粽子日记
发布时间:2023-06-22 粽子日记粽子日记。
我们写周记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周记是记录一周内发生的事情和感想的工具。相信在读书期间,大家都写过周记。通过写周记,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好习惯和不好的习惯。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家,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经过多次优化,为您制作了这篇“粽子日记”精选文章,希望您能够收藏本网址,以免遗忘!
粽子日记(篇1)
今天太高兴了,因为马上就到端午节了,下午尹老师要给我们发粽子吃。到了下午第二节课,尹老师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一个粽子,要我们自己把皮剥下来吃。我先试着剥了剥,感觉手好粘啊。我真想出去洗个手,但是这时外面已经下起了很大的雨,风也很大,我没带伞,洗不成了。不过,尹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纸巾,我把手好好的擦了擦,把粽子的皮也都剥下来了。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真好吃啊,里面有枣、花生、红豆,甜甜的,很快我就吃完了,真想再吃一个。课上,我们还在电视上看了端午节的来历,知道了好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今天过得真开心啊,明天我还要吃粽子。
粽子日记(篇2)
端午时间回家看望老人,正好到家时婆婆在包粽子,是清水粽,纯糯米的,不包任何东西,这样的清水粽是家乡的习惯。我从小到大吃清水棕,所以现在尝到超市买的速冻肉棕啊蛋黄棕啊非常不习惯,口感太不好了,大家不要觉得奇怪哦,中国大了,确实各个地域风俗不同,理解至上哦!
话说我看到婆婆很娴熟的将泡的白胖的糯米和粽叶卷在一起,差不多半分钟不到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出现了,一边惊叹一边冒出了学习的念头。我是个好学的好孩子吧,其实是从小妈妈工作就忙,家里从来没包过粽子,今天有机会,我想体验学习下,会了就回家像她炫耀下。
婆婆对我要学包粽子很高兴,一个动作一个细节的分解给我看,嘿嘿,那就开始吧。首先,选两片粽叶错开并列拿好,在根部卷出一个小漏斗,然后填入糯米,压压紧,再将粽叶盖上,延漏斗卷紧。别看我这个首先然后说的简单,实际是一点也不轻松啊,不是在卷的过程中糯米漏了,就是粽叶被我拉破,囧啊。
在认真的分解多次动作,在我浪费了十多片粽叶后,在半个小时快过去时,婆婆终于忍不住说:“我前几天做的米酒好了,你要不和**去尝尝吧?”呜,不是我笨手笨脚啊,实在是粽叶不好,不老实的听我指挥。只好乖乖的去找吃的,失败啊。
学艺不成,只好发泄在食物上,婆婆做的米酒很清甜,吃了很多,走时还捎带了一罐头瓶,当然少不了难包的粽子了,一起带走!幸福啊。
粽子日记(篇3)
星期四,可是一个大好的日子,因为今天是20xx年农历5月初5,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大家应该想出了这个节日,没错今天就是端午节,我想大家在端午节这一天里都会干些什么事,我想大家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是吃粽子,说道吃粽子我想大家都会吃,接下来我给大家说一粽子的来历。但是只是简单的说一下。传说,屈原有一颗爱国之心,他非常爱自己的祖国,但是有一天他的祖国灭了,于是屈原说了一句:“国亡人亡”祖国按来陪你了,于是他跳河自尽,所以人们把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来看待,所以人们把这一天来划龙舟吃粽子,来祭奠屈原。
所以,我们这一天一定要好好的玩耍,和尽情的吃粽子,只要我们大家都开心就行。
粽子日记(篇4)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
一大早,我就在卧室里闻到了一阵阵粽子的香味,我急忙起床来到餐桌前。哇!今天的早餐是吃粽子!妈妈说:“今天的粽子品种可多了!有红线捆的红豆粽,有白线捆的清水粽,还有花线捆的五香牛肉粽呢!”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五香牛肉粽,剪开线,撕掉粽叶,只见一粒粒饱胀的糯米像一颗颗珍珠相拥在一起。我使劲咬上一口,觉得香香的,还有一丝丝甜味呢!也许是我吃得太快,连牛肉的影子也没看见。在看看妈妈的红豆粽,红色的豆子像一颗颗红宝石镶嵌在糯米团里,里面还有花生呢!突然,爸爸说:“我这个清水粽像什么?”我说:“像一个宝塔!”于是爸爸粘上白糖,我一口就把宝塔的塔尖咬去了。我们一家三口吃得津津有味,爸爸还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当时朝廷腐败,屈原不堪奸臣陷害,含恨投江自杀。老百姓知道后,为了不让鱼虾啃食屈原的`尸体,于是老百姓划船到江中,投下粽子、咸蛋等食物喂鱼虾。所以,每到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咸蛋,甚至划龙舟比赛。”
今天,我不但吃到了香甜的粽子,还增长了不少课外知识,我会记住这个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粽子日记(篇5)
星期一早上,我看见桌子上有一大串粽子,我便问奶奶:"奶奶,这粽子哪里来的?”奶奶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便说:“是我早上包的。”我立马拿了一个粽子准备要吃,可奶奶把粽子拿了下来,说:“粽子不没煮,到中午才能吃。”我真盼望中午早点到。
中午终于到了,我连忙去叫奶奶帮我把粽子拿出来,可奶奶不在,我想:“既然奶奶不在,我就自己拿。”我飞快的拿起毛巾,把它包在手上,然后飞快的去拿,粽子终于在我的努力下拿了起来,我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红枣心的特别好吃。
到了下午,我在吃粽子,大伯看到了,立马阻止了我,指着粽子对我说:“这粽子里面没熟。”我低头一看,果然没熟,怪不得我吃起来有“嘎喳”的声音,还咬不动。奶奶给我换了一个粽子,可这时我已经吃不下了。就到房间写作业了。
粽子日记(篇6)
我从小到大经历过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它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更加珍惜生活。
每年端午节都是我最期待的日子,因为那天,奶奶就会包粽子给我吃。奶奶包的粽子可好吃啦,清香的粽叶、糯软的米粒、多种口味的棕馅,想想就让人流口水。
记得刚上一年级的那一年端午节,我趴在奶奶身边看做粽子,奶奶笑着对我说“蔚啊,是不是愿意学包粽子啊,奶奶今天教你”。我当然愿意,乐呵呵地拿起了粽叶学包粽子。开始,我觉得包粽子很容易,可又不知道怎么搞的,我这双灵巧的手在包粽子的时候就不听使唤了,糯米都像在玩滑滑梯一样,从粽叶的缝隙间一个一个滑下来……好不容易把糯米搞定了,准备包扎时,由于我用力过猛,糯米又像爆米花一样爆出来,狼狈的样子让奶奶边摇头边笑。几经失败后总算包成了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粽子,青青的黛叶、清香的气味,看着闻着就让人垂涎三尺。那天的粽子特别美味,爸爸妈妈吃了都说好,我心里可高兴了,像吃了蜜一样甜滋滋的。
学包粽子是生活中极其普通的一件事情,但很多普通的事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弥足珍贵,如果童年往事是一颗颗珍珠,那么回忆就是串起这一颗颗珍珠的线,我喜欢回忆,美好的回忆让我的生活更加精彩。
粽子日记(篇7)
今天我们小记者来到乡村大宅院,见场面非常壮观,几百人凑在一起有说有笑,热闹极了,原来是包粽子大赛。上午九点半比赛时间到了,大家都准备起材料。随着主持人一声“开始”,大家纷纷投入“战斗”。
有位爷爷动作可快呢!就像机器人一样,经过她那双巧手,理、拢压扎,便成了这有楞有圆的粽子。旁边的阿姨也不甘示弱,一个接一个的包。看到米堆一点一点地减少,看到粽叶一张一张地抽出,我和*小记者在一边为她们加油呐喊。
“强中自有强中手”,不远处的奶奶更熟练了,只见她把线拴在了桌腿上。拿起粽叶、装上糯米,缠线两圈,一个精致的三角粽就包好了。记者见那位奶奶包粽子与众不同,并且包的粽子又结实有好看,速度还快。连忙拿起话筒采访,听奶奶说:“在家里包粽子啊,粽叶要先煮好,如果往糯米里加一些花生、绿豆、板栗、香肠、腊肉,味道会更好!”由于奶奶在六分钟内包的特别快,不一会儿,主办方提供的粽叶就用完了,正应了那句“姜还是老的辣”。
今天,我们在端午佳节时和大家一起包粽子,充满了端午气息,真是浓情端午粽飘香啊!
延伸阅读
粽子的日记(经典九篇)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粽子的日记”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篇文章,你知道哪些简短可读的范文呢?现代办公室中文档处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技能,一般写作之前都会阅读欣赏一下相关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给人很不错的构思参考,仔细阅读本文您会得到不少贵重的收获!
粽子的日记(篇1)
明天就过新年了,每年这个时候奶奶都要包粽子,我和妈妈帮奶奶包粽子。
妈妈教我包粽子,先把粽叶弄成漏斗形,放三分之一的米,放一块肉,再把米放满,最后把它扎起来。看起来好像非常容易可我包的时候把米放进去就漏了一半,等我想拿线把它扎起时米就漏光了,我尝试了几次都失败了。包粽子实在太难了,我就想放弃,这时妈妈告诉我要想做好一件事都不是很容易,需要耐心和毅力,于是我又继续学,我相信我一定能包出一个粽子。
粽子的日记(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可以吃上美味的粽子,一想到美味的粽子口水就直流。
这个端午节听说我们辅导班要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举行一个包粽子比赛,一进教室就看见满桌子食材有:糯米、大枣、红豆、粽叶,看得我眼花缭乱。“不就是包粽子嘛,这有什么难的?曲曲一个小粽子是难不倒本天才的,我可是最厉害的,没有什么能难倒我的。”我在心里暗暗窃喜。
“同学们先看老师的示范。”老师先把叶子做成竹筒形,再放糯米和大枣,再用叶子包好,最后用绳子把它系好,一个完美的粽子就包好了。看完老师的示范我们就开始了,可是没有想到这么难包,粽子像一个不听话的小孩子,给它包好了,它又给蹬开了,再次捆扎可是糯米又出来了,我怒气冲冲的把粽子扔到了一旁,不想包了。可是我看见前面的同学也失败了,不过没有放弃,这时我想到了妈妈的一句话:不要放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我拿起棕叶又开始包了,这回我请教了一旁的老奶奶终于把那个小粽子包好了。
不听话的粽子终于被我驯服,它再次让我体会到熟能生巧的道理。
粽子的日记(篇3)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就要吃粽子,每年我家里的粽子都是妈妈自己包的。
妈妈对我说:“包粽子先要把糯米和竹叶泡在水里泡一天,才好包又好吃。”所以妈妈昨天就泡了糯米和竹叶,并备好了一些包粽子的配料。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拿起粽子叶,把一头一卷,就形成了甜筒状,接着把少许糯米装进去,再放上一块五花肉,然后把粽子叶折好捆紧,一个肉粽就包好了。接着妈妈一边包粽子一边示范给我看,我仔细看着,学着妈妈的样子慢慢的包着,终于包好了一个,虽然形状还不太好,看着我包的第一个肉粽子,我高兴极了。后来我终于包的一个比一个好,“好棒!”妈妈笑着说。
粽子煮熟了。我闻着清香解开粽子,一边吃着一边听妈妈讲端午节的故事。
粽子的日记(篇4)
端午节快到了,今天老师非常开心地教我们包粽子,我们也很开心。
我们准备的材料有芦苇叶、糯米、线,我喜欢吃枣、白糖口味的。
首先,洗芦苇叶,洗干净后拿起来放在手上,铺平,折起来,卷一卷,舀几勺糯米放进卷成圆锥形的芦苇叶里,把左边的叶子往右压,把右边的叶子按到左边,再把上边的叶子往下盖,用线裹绕在粽子上。这样就包好粽子啦!
接下来是煮粽子,先把粽子放进锅里再点火,大约要等30分钟。然后熄火,打开锅盖,拿起筷子夹一个粽子起来,放在鼻子边闻一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我非常高兴。
今天,我包的粽子,是我的第一次尝试,我下次还想包粽子。
粽子的日记(篇5)
今天,我跟妈妈学包粽子。
我不会包,只好先看着妈妈包。只见妈妈用大拇指按住粽叶,往中间一卷,一个尖尖的粽子的头就出来了。妈妈往粽子里放满糯米,再把剩下的粽叶饶了几圈,还装了一个小角,最后用线捆住,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我也试着跟妈妈一样包粽子,不过包出来的粽子很丑。妈妈看见了,就手把手地来教我,不过我也太笨了,过了好一会,我才学会了。这时,一位老婆婆看见我们在包粽子,就也包了起来,不过她包出来的粽子竟然是方的,哈哈,真有趣!
哈哈,我学会包粽子啦!
粽子的日记(篇6)
今天外婆家包粽子,我问问外婆:“能不能教教我怎么包粽子?”外婆说:“那好吧。”外婆说:“第一步,把粽叶像三角形一样包起来。第二步,先抓一点糯米,再放一块五花肉,上面再盖一层糯米 ,然后摁紧。可是我怎么也抓不好,还是等着吃粽子吧!过了半天,终于可以吃粽子了。哇!可真香啊!这是我吃过的吃的粽子了!
粽子的日记(篇7)
今天,我学书法回家的时候,在家门口就闻到粽子的香气,进门一看原来是妈妈在包粽子。我忍不住吃了一个,中间夹着梅干菜和肉,香香的,好吃极了。我也想包一个,可是包粽子比包饺子还要 难,所以妈妈让我帮她剪包粽子的线,我剪的又快又好,妈妈在我的帮助下很快就把粽子包完了。端午节我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粽子的日记(篇8)
端午节快到了,按照我们本地的习俗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今天,乘着双休天在家跟妈妈学习包粽子。首先,妈妈把糯米洗干净,再拿来箬叶和线。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拿了一张箬叶把它折成三角形,然后把糯米装进去,再用长的一边的箬叶盖住,最后用线把它牢牢的系住,这样一只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学着包了一个粽子,虽然没有妈妈包的好看,但是我心里很高兴。因为我基本上学会了包粽子。
粽子的日记(篇9)
关于端午节的小知识,在学校我们的翟老师已经讲了很多,我们班的同学都知道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国大诗人屈原的。而且,我们在学校还吃粽子了哪。不过,包粽子我可是第一次尝试。
做粽子的材料可真多,有包粽子的`叶子、糯米、蜜枣、花生、捆扎的绳子,妈妈早早的就把这些材料准备好了,就等今天大家休息时一起包粽子,妈妈先把粽叶先卷一下,然后我和哥哥就把糯米、蜜枣、花生往里放,放好后,站在一旁的爸爸就用绳子一圈一圈的把它扎紧,就这样一个粽子从我们家的生产流水线上成功诞生了。我们说说笑笑,做了很多粽子,这样做出来的粽子一定是最香甜的。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的是一篇关于“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的优秀文章。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大家会接触或处理各种不同的文档,范文使用的频率很高的, 学习优秀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文学创作和写作技巧。请多留意我们网站的更新以便不会错过任何重要内容!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1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三年级的同学们都来到学校里包粽子。这是我们学校的传统活动,每年都会有。大家都很兴奋,期待着今天的活动。
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赶到学校门口。发现学校门前已经布置好了一座粽子摊位,摊位上摆放着各种粽子的材料。老师们也早早地来到学校,为我们准备了粽叶、黄米、豆沙、红枣等包粽子的食材。每个同学还得到了一个小竹杆,用来固定粽子。
我们三年级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老师来帮助我们。我的小组由十个同学组成。我们站在摊位前,聚精会神地讨论着如何包粽子。同学们纷纷献计献策,提出各种创意。
我们先用清水洗净了粽叶,然后将黄米浸泡在水里。接着,我们从老师那里领了一把黄米和一些红豆沙。我们先将黄米煮熟,然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待黄米冷却后,我们开始用蒲扇将粽叶底部展开,形成一个漏斗。
我们将锅中的粽叶摆好,底部交叠,使之成为一个“口”。这样,我们就可以将黄米和红豆沙放入粽子中。我们小组分成两个小队,一个小队负责放米,另一个小队负责放馅料。大家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我负责放米的小队,我们将粽子包装得非常整齐。我们把糯米放在粽子的底部,然后均匀地放入红豆沙。我们再放入一些红枣,让粽子更具口感和口味。
当粽子的底部和两侧都略为封口后,我们将竹杆插入粽子顶部,用它固定住粽子。这样,粽子就包装好了。我们争着插竹杆,希望自己的粽子是最美味、最好看的。
包好粽子后,我们放入蒸锅里用旺火蒸约三个小时。这个过程中,我们一边聊天一边等待着粽子的完成。蒸锅里渐渐飘出了诱人的香气,我们的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起来。
我们小组的粽子终于蒸熟了。我们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取出,等它们稍微冷却后,我们一起品尝了粽子的美味。这是我们花费了几个小时努力制作的成果,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
整个活动结束后,我们不仅学会了包粽子的技巧,还收获了合作和团队精神。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创造出美好的事物。
这个端午节,我度过了一个充满乐趣和教益的日子,我为自己能参与到包粽子的活动中感到非常自豪。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继续努力,更加珍惜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快乐。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2
今天是一个非常有趣又充满挑战的日子!我们三年级全体同学集体参加了包粽子活动。早上,我迫不及待地来到学校,迎接着这个令人兴奋的日子。
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粽子的由来和包粽子的意义。粽子是中国传统的食品之一,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通常会包粽子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学习包粽子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我们坐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老师的指导。我所在的小组有五个人,我们是彼此的好朋友。我和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准备粽叶、糯米和馅料,有的负责包粽子。
包粽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粽叶很滑,糯米有时候容易糊在一起。但是,我们大家都用心对待,努力克服困难。我们每个人都争取将自己包的粽子做得最好。队友之间互相鼓励,一起分享经验,这增加了我们团队的凝聚力。
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秘诀,那就是粽叶搭配合适的糯米可以更好地保持粽子的形状。馅料的选取也需要考虑口味的搭配。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点一滴地学到了很多技巧。
包了一上午,我们终于包好了一大堆粽子。亲手包的粽子都不一样,有的小而精致,有的大而厚实,更有的形状有些奇特。我们迫不及待地期待着品尝自己的杰作。
午餐时间终于到了,老师将粽子们一一开封。我们都垂涎欲滴地看着自己制作的粽子。我们品尝了咸粽子,里面有肉、蛋黄和糯米。它的味道很丰富,肉香与米香交织在一起,让人胃口大开。接着是甜粽子,里面有豆沙、枣泥和糯米。它的香甜味道让我们陶醉其中。
品尝完粽子后,老师给我们发放了端午节的小礼物,每人都得到了一张粽子卡片。我们拿着卡片互相交流,祝福彼此度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参加这次包粽子活动,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的技巧,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互相合作、互相学习。这次经验让我明白,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心连心、手牵手,就一定能攻克任何难题。
这次包粽子的日子对我来说将会是永远都难以忘怀的日子。我非常感谢老师组织这次活动,让我们不仅在知识上得到了收获,更在团队的感受上有了成长。我相信,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三年级的同学们一定会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勇敢。
期待下一次的活动,让我们用心感受、用手努力,一起创造更多精彩的瞬间!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3
天气渐渐转暖,端午节临近了。在家里,端午节意味着包粽子的时刻到了!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动手,一起包粽子,真是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早晨,我迫不及待地蹦到妈妈的床边,高兴地说:“妈妈,今天我们包粽子吧!”妈妈笑着点点头,说:“好啊,我们先准备材料吧!”
我们整理了所需的材料:糯米、粽子叶、肉馅、蛋黄、红豆和红枣等。妈妈告诉我,糯米需要提前浸泡,这样才能保证煮熟后粘在一起。而馅料也需要提前准备,妈妈特别为我准备了我最喜欢的肉馅和红豆馅。
准备好材料后,我们开始动手了。妈妈先将煮熟的糯米沥干水分,然后用油和盐搅拌均匀。我则专心地包粽子叶。我小心翼翼地将粽子叶展开,看着长长的叶子,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我把粽子叶洗净,然后在粽子叶上面码一层糯米,再加上一些肉馅和红豆。
包粽子是一项需要耐心和巧手的工作。我小心地将叶子包起来,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确保粽子不会散开。妈妈告诉我,包好的粽子需要绑好线,这样才能保证粽子不会散开。我绞尽脑汁地想着怎么绑好粽子,最后妈妈教会了我一个简便的办法。
上午过得很快,一下子就过去了。中午,我们准备煮粽子。妈妈把所有的粽子放入锅里,加水煮沸,然后慢慢转小火煮上约两个小时。期间,我们还看着粽子在热水中漂浮,看着它们渐渐变得饱满,颜色也慢慢变得金黄。
终于,我们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打开粽子叶,露出可口的馅料。第一口,我就感受到了粽子的浓郁香味,口感也特别棒!妈妈夸奖道:“孩子,你包的粽子真棒!”我得意地笑了起来。
下午,我把剩下的粽子拿到了学校,和同学们分享。大家纷纷夸赞我的粽子好吃,有些同学还来了个大大的眼神“击掌”。
包粽子的过程虽然有些累,但是看到自己包的粽子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赞美,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和分享的喜悦。这次包粽子的经历,让我更加珍惜手中的每一份美食,也更加懂得了付出的意义。
端午节的这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亲手制作出一份美味的礼物,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爱。这个端午节注定会在我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痕迹。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4
今天是端午节,也是我第一次参加包粽子的活动。我很激动,因为我一直对包粽子很感兴趣。早上,我迫不及待地来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开始了包粽子的活动。
老师给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和包粽子的重要性。她说,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个叫屈原的伟大诗人投江自尽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包粽子来投入江中,以防鱼虾吃掉他的身体。我听了老师的介绍,更加明白了为什么要包粽子了。
然后,老师把准备好的糯米、粽叶、豆沙、红枣和葱花等食材分发给。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小心翼翼地把材料放在自己的桌子上,准备开始包粽子了。
我先把糯米用水洗净,然后放在锅里蒸熟。虽然我平时不太会做饭,但是我很仔细地照着老师的教导操作。蒸好的糯米特别香,我禁不住忍不住了好几口。
是包粽子的关键步骤——把豆沙放进粽子里。我小心翼翼地用勺子把糯米放在粽叶上,然后在中间放上一小块豆沙,再用糯米盖住。虽然我力气不大,粽子却包得很饱满,整齐划一。我看着自己的成果,很自豪。
接着,我用线把粽子捆起来,将它们一个个放进锅里煮熟。在等待的时间里,我和同学们聊天、笑声不断,渐渐地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当粽子煮好的时候,整个教室都弥漫着浓浓的粽叶香气。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一只粽子,一股香甜的味道飘了出来,看着里面的豆沙,我感觉都要流口水了。我咬了一口,甜蜜的味道顿时充满了我整个口腔。
下午,全班同学都带着自己包的粽子去参加学校举办的比赛。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色粽子,形态各异。有的班级的粽子呈三角形,有的呈圆形,有的还有冰淇淋粽子。
班的粽子则是颜色鲜艳,外形美观。我很自豪地展示着自己包的粽子。评委认真品尝后,给了很高的评价。虽然没有获得第一名,但是我对自己的努力很满意。
回到家里,我将自己包的粽子分给了爸爸妈妈和弟弟。他们都夸我包的粽子好吃,我自豪地笑了。
通过今天的包粽子活动,我不仅学到了如何包粽子,还明白了背后的文化故事。从现在开始,我也要每年端午节都亲手包一些粽子,以纪念那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包粽子的活动,我充满了喜悦。我想,以后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参加包粽子,保持这一美好的传统。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5
端午节,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外婆家。外婆正在包粽子,看着外婆的熟练手法,我也心痒痒了,于是我对外婆说:“外婆,我也要包粽子,你教我包吧。”外婆答应了:“我这就来教你。”外婆教我把粽叶捏成圆锥状,再把糯米倒进去……经过外婆的一番指导后,我心想:原来包粽子不难呀,看我也来包一个!我从水中拿起两片粽叶,可是怎么也捏不出圆锥状。于是向外婆请教,外婆告诉我这其中的技巧:不能用太大的力气,否则粽叶容易变形。于是,我又开始了第二次尝试。这次我小心翼翼的,生怕折断粽叶,先把粽叶卷起来,再把手曲起来,耶!终于把粽叶包成了圆锥形,再用筷子轻轻地加进糯米并压实,最后把粽叶的两条小尾巴收起来,然后用线紧紧地缠上去。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亲手做的第一个粽子诞生了。虽然外形看上去歪歪的,但毕竟是经历了重重难关才做出来的,分外珍爱。
不多久,粽子就出锅了。看着眼前的粽子,放进嘴里,真是香甜鲜美呀!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6
今天是端午节,也是三年级举行包粽子活动的日子!我早早地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学校,心里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上午,先在教室集合,班主任老师带领一起做好准备工作。她向介绍了包粽子的历史和传统,告诉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并解释了包粽子的意义。然后,老师分发了粽子的原材料给,有糯米、粽叶、绿豆、红枣、蜜枣等等。都争先恐后地去洗糯米、浸泡粽叶,准备开始包粽子的制作。
下午,来到学校的大操场,老师和几位家长已经在那里搭起了一排排的桌子。每个同学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手里拿着粽叶和糯米,准备投入包粽子的忙碌中。
我拿起一片粽叶,小心翼翼地折叠起来。老师耐心地示范着,告诉要将糯米放在叶子的中间,然后加入适量的绿豆、红枣等配料。要再次将粽叶紧紧地包裹起来,使粽子变成三角形状。大家看着老师的示范,都动手开始包粽子。
起初,我包的粽子形状不太好看,有些歪歪扭扭的。但我并不灰心,不停地练习和改进。慢慢地,我越包越熟练,粽子的形状也越来越漂亮。旁边的同学们互相交流经验,不仅学到了更多包粽子的技巧,还收获了友谊和团结。
包粽子的过程虽然有些繁琐,但我乐在其中。我发现包粽子不仅需要耐心和细心,还考验着的团队合作精神。因为粽叶很滑,有时候需要同学们互相帮助,才能把粽子包好。互相搀扶、互相照应,仿佛一家人一样。大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快乐的氛围洋溢在整个操场上。
用线将粽子扎紧,交给老师放入大锅中煮熟。整齐排列的粽子在锅中慢慢地膨胀,发出诱人的香气。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煮熟的粽子,嘴巴都直流口水。
煮好的粽子,一人分到一只。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粽子叶,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咬下一口,糯米软糯而有嚼劲,搭配着绿豆和红枣的甜味,简直是美味极了!我和同学们一边吃一边笑着聊天,度过了一个愉快而难忘的端午节。
通过包粽子的活动,我不仅学到了传统文化知识,还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我明白了团结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团结一致、互相帮助,才能包好每一个粽子,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就到这里了。这次活动让我收获满满,我会将这份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在心底,感恩老师和家长们的辛勤付出,同时也祝愿屈原的精神能永远流传下去!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7
端午节到了,又可以吃又香又粘的粽子了,今天,我们家决定吃粽子,我们听了,十分高兴。妈妈拿来了提前泡好的的糯米和粽叶,还有又大又红的枣,我们便开始包了。妈妈边做边给我讲解怎么包粽子,我在旁边目不转睛的听着,觉得很简单,于是,我拿起两片粽叶,叶子发出阵阵香味,不用想,这粽子一定很香,我再把粽叶卷成圆锥形,然后抓了一把米和一颗枣,放进去,最后,我把粽叶包好,系上绳,可是,这粽子真是四不像,既不是圆锥,也不是长方体,妈妈见了,笑我包的真好笑,我想:怎么包不好呢?这时,我看着妈妈,一步一步的包着,终于,一个比较规范的粽子出现了,我喜出望外,这次,妈妈没笑我,还说我包的好。
一会儿,包完了,我迫不及待地把种子放进锅,希望快点蒸好。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等待,香气十足的粽子出锅了,粽子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十分诱人,我兴奋地咬上了一大口,吃着都那竹子的清香味。
粽子的可真是不一般,因为它带着我们对屈原的纪念和回念,这味道也十分美味。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8
今天是我三年级的一天,我们班全体同学都很兴奋,因为今天要学习包粽子了!我对包粽子一直很感兴趣,因为我喜欢吃粽子,而且我还从来没有尝试过亲手包粽子。所以,今天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早上,我们的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包粽子的步骤和材料。她告诉我们,包粽子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习俗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传统食品。粽子由糯米、肉类和其他配料包裹在竹叶中而成,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会包粽子来纪念屈原。
下课铃一响,我们全班一起去食堂准备包粽子的材料。食堂的大厨已经提前准备好了糯米、肉馅、豆沙馅、竹叶和绳子。桌子上还放着切菜刀和厨房纸,我们知道这些都是用来包粽子的工具。
我迫不及待地洗净双手,开始包粽子。我们先学习了如何洗净竹叶,因为竹叶是包粽子的外层包裹。我们小心地用水冲洗竹叶,并用厨房纸擦干净,这样才能保证粽子的外观整洁并且有好的口感。
接着,老师教我们如何将糯米泡发。我们将糯米放在盆中,加上适量的水,然后搅拌均匀并静置一段时间。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开始准备粽子的馅料。我选择了肉馅,因为我喜欢吃肉。老师告诉我们,肉馅需要用酱油、盐、糖和一些其他调料来腌制,这样会更加美味可口。
当糯米泡发好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我拿起一片竹叶,将其捧在手掌心并扣在手指上,像一个小碗一样。然后,我用勺子将一些糯米放入竹叶里,并在上面加上一些肉馅。我发现包粽子需要一定的技巧,因为如果放太多糯米或者馅料,粽子会包不紧实。所以,我小心翼翼地包起来,尽量避免出现漏口。
包好一个粽子后,我用绳子将其扎紧。然后,我将之扔进一锅烧开的水里,煮上一个小时。这段等待的时间仿佛过得很慢,我迫不及待地想品尝自己亲手包的粽子。
终于,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把煮好的粽子捞出来,晾凉一会儿。等粽子完全变凉后,我们就可以打开它们,品尝了!我小心地解开绳子,剥开竹叶,一股香气扑面而来。我终于可以品尝到自己亲手包的粽子了,真是太美味了!粽子的糯米外层软糯,肉馅的鲜美也让我回味无穷。
通过今天的包粽子活动,我不仅学到了制作粽子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端午节的意义。我意识到传统的食物和习俗是我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通过亲手包粽子,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一点。
今天是我三年级包粽子的日子,我收获了很多。我学到了制作粽子的技巧,也品尝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美味粽子。更重要的是,我了解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食物的重要性。这一天将成为我珍藏的记忆,激励我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十篇
大家学习中总是少不了写作文吧。经常写作文可以快速提高我们行动能力,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不要东拉西扯,不符合语言逻辑,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注意些什么?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十篇”,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1
明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民间会有很多习俗,比如包粽子,赛龙舟,插艾叶……老师为了能让我们亲身感受端午节,便决定今天在我们班举行包粽子的活动。上课铃声向后,我们把包粽子想要的材料都放在桌子上,洗好手,准备包粽子,由于我们的外援还没来,所以先由钱雨佳教我们包粽子,她说:“先拿两片粽叶重叠一半,然后用手把粽叶的‘头’卷一下,卷成一个万花筒的形状,不过不要太大,之后……”我左卷右卷可还是卷不好,过啦好久,我才卷好一个,接下来向里面加肉和糯米,下面的步骤我就不知道了,我问她接下来怎么做,可她很忙,我便向朱佳怡“求经”,朱佳怡先帮我做好一个,然后让我捆住,可是在捆时,我没捆好,再一次失败了。这是我们的外援来了。我心想:“这次我要抓住机会,好好学习,一定不能再失败了。”我们的外援动作很娴熟,手法灵巧,不一会儿就包好了很多。我瞪大双眼,把她的包粽子的主要步骤记在心里,经过我的一番努力,我终于包出一个完好的粽子。
虽然,我们经常吃到粽子,可是我们并不知道包粽子其实很复杂。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会了很多东西。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2
端午节的前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在家包粽子。这天,妈妈买回了许多粽叶、大米、红枣和麻绳。一切东西准备就绪后,我和妈妈准备开始包粽子,妈妈对我说:“你去帮我把大米罐子拿过来吧。”可我却鬼使神差地拿来了小米罐子,还口误道:“爸爸,我把大米给你拿来了!”更好笑的是正睡得稀里糊涂的爸爸说道:“爷爷,你拿大米干嘛呀?”我连忙说道:“爸爸,对不起,是我口误了。”于是,爸爸转过头去没再理我,直接走到卧室,躺在床上呼噜呼噜睡大觉去了。我把小米罐子递给了妈妈,她瞪着眼睛疑惑地问:“你拿小米干嘛?我要的明明是大米啊!”然后,我又匆忙取来大米罐子递给妈妈。
妈妈清理好粽叶后,抓一把大米放到粽叶里,然后折成一个三角形,最后用麻绳一圈一圈地缠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接着,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煮十五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
端午节到了,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在一起吃着粽子,开心极了。通过这次包粽子的经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一丝不苟,不能马虎大意。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3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吃粽子大家都会吃,可包粽子,估计不少人不会包吧!我也不会,不过今天我就要和婶婶学包粽子了。一大早,婶婶就把糯米煮好了、粽叶泡好了。吃过早饭,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婶婶先拿起两片粽叶,一反一正重叠在一起,然后用剪刀把粽叶两头剪掉,卷成小喇叭的形状,再把糯米和蜜枣放进去,把粽叶捏紧,最后用绳子缠上,打了个结,一个粽子就这样包好了。轮到我了,我学着婶婶的样子,把粽叶卷成小喇叭;放糯米和蜜枣;缠绳子,哎呀!粽叶烂了,不应该啊,我都是学着婶婶的样子做的。我又仔细看了一遍,终于发现了问题,原来是我把糯米放得太多了,把粽叶撑破了。我又试了一次,这次终于成功了,虽然样子不是太好看,不过能吃就行。
中午,婶婶把粽子煮了,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这真是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4
今天是五月初四,明天就是端午节了,你看,奶奶卷起袖管坐了下来。只见她挑了两片又宽又长的竹叶,左手一扭,右手一转,竹叶拢成了一个喇叭。我在一旁帮着把米和肉放到喇叭(是说粽子)里,然后奶奶把留在外面的两片叶梢往喇叭口上一按,左手捏住粽子,右手拉住一个线头,另一头用牙齿咬住。粽子在奶奶手里翻筋斗,线一圈圈绕在粽子上。嗨,一只像样的粽子包成了。一个多小时后,奶奶包了一大筐粽子。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5
今天是端午节,我非常兴奋,因为我要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包粽子啦!老师提前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让我们带上食材和包粽子的技巧,一起在学校里度过一个有趣的端午节。
早上,我们迫不及待地来到学校。老师已经在教室里准备好了小桌子和材料。每个同学都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食材。有糯米、红枣、猪肉、粽叶等等,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所以粽子的味道也各不相同。
老师先给我们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包粽子的示范。她先将一个粽叶打开,把适量的糯米放在粽叶上,然后再加入自己喜欢的食材,最后将粽叶包裹起来。看起来好简单啊!我迫不及待地动手试试。
我把糯米洗净后,加入了一些红枣和猪肉。然后,我将粽叶打开,把糯米放在上面,再把粽叶包裹起来。刚开始的时候有点不好把握力度,糯米和食材总是漏出来。但是经过几次的尝试,我终于掌握了诀窍,成功地包好了一个可爱的粽子。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同学们忙着包粽子,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粽子香味。有些同学包得很利索,一个接一个粽子裹好;有些同学则包得比较慢,小心翼翼地保证每个粽子都包得漂亮。大家的动作都熟练了起来,看着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粽子,真的觉得美味可口。
包粽子的过程中,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欢声笑语不断。有些同学发现自己的粽子包不好时,就会向旁边的同学请教。每个人都在尽力地包好自己的粽子,有时还会争论哪种食材更好吃。我沉迷于包粽子的世界,忘却了一切烦恼。
包粽子的时间过得真快,很快就到了午饭时间。老师把大家包好的粽子收集起来,好准备一起品尝。午饭时间,我们聚在一起,每个人拿了自己包的粽子,开始吃起来。
啊!那一刻,粽子的香气和滋味充满了整个口腔。红枣和猪肉的味道交织在一起,真是美味极了!我和同学们各自交换着自己包的粽子,品尝着不同的味道。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粽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我们边吃边聊天,开心地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午餐时间。
傍晚时分,我带着满满的愉快和记忆回到了家。我讲述了今天在学校包粽子的经历,爸爸妈妈听了也觉得很开心。他们说下次可以一起包粽子,整个家庭一起度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通过今天的包粽子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我相信,这个美好的记忆会伴随我们一生,成为我们人生中的一段美好回忆。我感到十分幸运,能够在三年级的时候和同学们一起度过这样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6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和我的同学们在学校里举行了一个有趣的活动——包粽子。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心里既兴奋又有些紧张。
早上,我们就开始准备,老师带来了丰富的粽子材料。我们拿到了自己的材料,有糯米、红枣、豆沙和粽子叶子。同学们围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两个同学,我们一起商量着包粽子的方法。
我们先将糯米用清水泡软,然后用漏网把水沥干,糯米变得有点粘粘的。然后,我们把细细的线放在桌上,把粽子叶子放在上面,用线横穿过粽子叶子的两个洞,把叶子稍微拉直。我们将糯米放在叶子的中间,再加入一些红枣或豆沙,这样我们的粽子就有了香甜的味道。
我们将粽子叶子包成一个三角形,用叶子捆紧。同学们纷纷动起了手,各显神通。有的小组包得非常快,有的小组则包了许多次才能包好,但大家都兴高采烈。
包好的粽子被老师们收集起来,放进大锅里煮。锅里冒出了一股浓浓的粽子香气,让人垂涎欲滴。我们都等不及想品尝一下自己包的粽子了。
等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尝了一口。哇!真好吃!外面的粽子叶子松软而有嚼劲,里面的糯米和馅料一起煮熟了,甜而不腻。我们吃得津津有味,一边吃一边交流着包粽子的经验。
包着粽子的手艺不仅考验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有时我们会出现意见不合,但我们都学会了互相倾听,尊重对方的意见,最终达成了一致。这让我们更加团结,并且更加珍惜彼此的友谊。
这次包粽子的活动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在享受包粽子的乐趣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传统粽子的制作方法和文化背景。妈妈告诉我,端午节包粽子是我国的传统风俗,粽子代表了人们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而我们今天的活动也是为了感受这份传统的情怀。
这次包粽子的日子,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的技巧,也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温暖。我会将这份经历珍藏在心中,和同学们一起去发掘更多有趣的事情。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到此结束,希望大家喜欢。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7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热闹的春节,思乡的重阳节,团圆的中秋节,当然还有香喷喷的端午节。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如约而至,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我们南方人喜欢包粽子,挂艾叶。这一天清晨,妈妈准备好洗净的粽叶和淘好的糯米,还有各种小食:蜜枣、腊肉、板栗……准备开始包粽子了,先拿出两片粽叶,把它围成一个兜,接着把糯米和喜欢的小食放进粽叶兜里,用筷子戳紧实,做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再把剩下的那一半粽叶盖在米上,最后用线把它绑好,一个漂亮的锥形粽子就包好了,就这样,我们包了几十个粽子。
然后,妈妈把它们一起放进大锅里煮。煮了三个多小时后,锅里已经开始飘出了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问妈妈:“妈妈,粽子好了吗?”妈妈说:“马上出锅”。我津津有味地吃着甜甜糯糯的粽子,特别满足!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8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三年级的同学们都来到学校里包粽子。这是我们学校的传统活动,每年都会有。大家都很兴奋,期待着今天的活动。
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赶到学校门口。发现学校门前已经布置好了一座粽子摊位,摊位上摆放着各种粽子的材料。老师们也早早地来到学校,为我们准备了粽叶、黄米、豆沙、红枣等包粽子的食材。每个同学还得到了一个小竹杆,用来固定粽子。
我们三年级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老师来帮助我们。我的小组由十个同学组成。我们站在摊位前,聚精会神地讨论着如何包粽子。同学们纷纷献计献策,提出各种创意。
我们先用清水洗净了粽叶,然后将黄米浸泡在水里。接着,我们从老师那里领了一把黄米和一些红豆沙。我们先将黄米煮熟,然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待黄米冷却后,我们开始用蒲扇将粽叶底部展开,形成一个漏斗。
我们将锅中的粽叶摆好,底部交叠,使之成为一个“口”。这样,我们就可以将黄米和红豆沙放入粽子中。我们小组分成两个小队,一个小队负责放米,另一个小队负责放馅料。大家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我负责放米的小队,我们将粽子包装得非常整齐。我们把糯米放在粽子的底部,然后均匀地放入红豆沙。我们再放入一些红枣,让粽子更具口感和口味。
当粽子的底部和两侧都略为封口后,我们将竹杆插入粽子顶部,用它固定住粽子。这样,粽子就包装好了。我们争着插竹杆,希望自己的粽子是最美味、最好看的。
包好粽子后,我们放入蒸锅里用旺火蒸约三个小时。这个过程中,我们一边聊天一边等待着粽子的完成。蒸锅里渐渐飘出了诱人的香气,我们的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起来。
我们小组的粽子终于蒸熟了。我们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取出,等它们稍微冷却后,我们一起品尝了粽子的美味。这是我们花费了几个小时努力制作的成果,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
整个活动结束后,我们不仅学会了包粽子的技巧,还收获了合作和团队精神。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创造出美好的事物。
这个端午节,我度过了一个充满乐趣和教益的日子,我为自己能参与到包粽子的活动中感到非常自豪。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继续努力,更加珍惜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快乐。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9
今天是端午节,也是三年级举行包粽子活动的日子!我早早地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学校,心里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上午,先在教室集合,班主任老师带领一起做好准备工作。她向介绍了包粽子的历史和传统,告诉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并解释了包粽子的意义。然后,老师分发了粽子的原材料给,有糯米、粽叶、绿豆、红枣、蜜枣等等。都争先恐后地去洗糯米、浸泡粽叶,准备开始包粽子的制作。
下午,来到学校的大操场,老师和几位家长已经在那里搭起了一排排的桌子。每个同学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手里拿着粽叶和糯米,准备投入包粽子的忙碌中。
我拿起一片粽叶,小心翼翼地折叠起来。老师耐心地示范着,告诉要将糯米放在叶子的中间,然后加入适量的绿豆、红枣等配料。要再次将粽叶紧紧地包裹起来,使粽子变成三角形状。大家看着老师的示范,都动手开始包粽子。
起初,我包的粽子形状不太好看,有些歪歪扭扭的。但我并不灰心,不停地练习和改进。慢慢地,我越包越熟练,粽子的形状也越来越漂亮。旁边的同学们互相交流经验,不仅学到了更多包粽子的技巧,还收获了友谊和团结。
包粽子的过程虽然有些繁琐,但我乐在其中。我发现包粽子不仅需要耐心和细心,还考验着的团队合作精神。因为粽叶很滑,有时候需要同学们互相帮助,才能把粽子包好。互相搀扶、互相照应,仿佛一家人一样。大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快乐的氛围洋溢在整个操场上。
用线将粽子扎紧,交给老师放入大锅中煮熟。整齐排列的粽子在锅中慢慢地膨胀,发出诱人的香气。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煮熟的粽子,嘴巴都直流口水。
煮好的粽子,一人分到一只。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粽子叶,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咬下一口,糯米软糯而有嚼劲,搭配着绿豆和红枣的甜味,简直是美味极了!我和同学们一边吃一边笑着聊天,度过了一个愉快而难忘的端午节。
通过包粽子的活动,我不仅学到了传统文化知识,还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我明白了团结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团结一致、互相帮助,才能包好每一个粽子,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就到这里了。这次活动让我收获满满,我会将这份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在心底,感恩老师和家长们的辛勤付出,同时也祝愿屈原的精神能永远流传下去!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10
今天是一个非常有趣又充满挑战的日子!我们三年级全体同学集体参加了包粽子活动。早上,我迫不及待地来到学校,迎接着这个令人兴奋的日子。
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粽子的由来和包粽子的意义。粽子是中国传统的食品之一,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通常会包粽子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学习包粽子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我们坐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老师的指导。我所在的小组有五个人,我们是彼此的好朋友。我和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准备粽叶、糯米和馅料,有的负责包粽子。
包粽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粽叶很滑,糯米有时候容易糊在一起。但是,我们大家都用心对待,努力克服困难。我们每个人都争取将自己包的粽子做得最好。队友之间互相鼓励,一起分享经验,这增加了我们团队的凝聚力。
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秘诀,那就是粽叶搭配合适的糯米可以更好地保持粽子的形状。馅料的选取也需要考虑口味的搭配。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点一滴地学到了很多技巧。
包了一上午,我们终于包好了一大堆粽子。亲手包的粽子都不一样,有的小而精致,有的大而厚实,更有的形状有些奇特。我们迫不及待地期待着品尝自己的杰作。
午餐时间终于到了,老师将粽子们一一开封。我们都垂涎欲滴地看着自己制作的粽子。我们品尝了咸粽子,里面有肉、蛋黄和糯米。它的味道很丰富,肉香与米香交织在一起,让人胃口大开。接着是甜粽子,里面有豆沙、枣泥和糯米。它的香甜味道让我们陶醉其中。
品尝完粽子后,老师给我们发放了端午节的小礼物,每人都得到了一张粽子卡片。我们拿着卡片互相交流,祝福彼此度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参加这次包粽子活动,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的技巧,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互相合作、互相学习。这次经验让我明白,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心连心、手牵手,就一定能攻克任何难题。
这次包粽子的日子对我来说将会是永远都难以忘怀的日子。我非常感谢老师组织这次活动,让我们不仅在知识上得到了收获,更在团队的感受上有了成长。我相信,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三年级的同学们一定会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勇敢。
期待下一次的活动,让我们用心感受、用手努力,一起创造更多精彩的瞬间!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精品
怎样在周记中全面地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呢?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周记是充满回忆的宝藏,而在学习和工作中写周记也是很常见的。有关“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这一主题,以下是一些相关资源供您参考。建议您将本页添加至浏览器收藏夹,以便下次查看。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篇1】
明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民间会有很多习俗,比如包粽子,赛龙舟,插艾叶……老师为了能让我们亲身感受端午节,便决定今天在我们班举行包粽子的活动。
上课铃声向后,我们把包粽子想要的材料都放在桌子上,洗好手,准备包粽子,由于我们的外援还没来,所以先由钱雨佳教我们包粽子,她说:“先拿两片粽叶重叠一半,然后用手把粽叶的‘头’卷一下,卷成一个万花筒的形状,不过不要太大,之后……”我左卷右卷可还是卷不好,过啦好久,我才卷好一个,接下来向里面加肉和糯米,下面的步骤我就不知道了,我问她接下来怎么做,可她很忙,我便向朱佳怡“求经”,朱佳怡先帮我做好一个,然后让我捆住,可是在捆时,我没捆好,再一次失败了。这是我们的外援来了。我心想:“这次我要抓住机会,好好学习,一定不能再失败了。”我们的外援动作很娴熟,手法灵巧,不一会儿就包好了很多。我瞪大双眼,把她的包粽子的主要步骤记在心里,经过我的一番努力,我终于包出一个完好的粽子。
虽然,我们经常吃到粽子,可是我们并不知道包粽子其实很复杂。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会了很多东西。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篇2】
在暖暖的微风中,在灿烂的阳光里,在雪白的云朵下,我们迎来了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戴香囊,插艾草,赛龙舟其中,最平常的就属包粽子了。今天,我有机会和小伙伴一起学习包粽子喽!
我选了一片深绿色的粽叶,上面有着淡淡的纹路,虽然有一点破了,但是一点也不影响我包粽子的心情。我先把它卷成漏斗状,然后用手紧紧捏好,然后把像玉粒一般,洁白如雪、饱满的糯米均匀地撒进漏斗里,再放进一颗像红宝石似得,又大又红的枣子,最后盖上一层糯米,把枣子锁在里面。再用剩余的粽叶轻轻地封地严严实实,没有一丝空隙。最后,就可以用绳子拦腰捆好,一个粽子就在我手中诞生了。
我迫不及待地去看小伙伴包的粽子,有方形的,有三角形的,还有特别奇怪的不知道啥形状,但个个千姿百态。仔细看看自己的粽子,被我五花大绑地捆着,活像一个漏斗。
这一天,在快乐与忙碌中结束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想象着粽子煮熟后暖暖糯糯的样子,满心期待着这个粽叶飘香的端午节。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篇3】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包粽子、吃粽子,但是你们知道怎样包粽子吗?
下面,就和我一起来跟奶奶学包粽子吧。包粽子的时候,首先,要把这几样东西准备好:花生米、枣、江米和粽叶。这几样东西准备好以后。首先,要把花生米和江米洗净,然后,再把粽叶也洗净之后。就可以包粽子了。
包粽子的时候,先把粽叶握成漏斗的样子,但不要有空隙;然后再在里面放一些江米、枣和花生米。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就是把粽子包起来。为什么说是最难的一步呢?因为我跟奶奶学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学会,奶奶给我讲了三四遍我还是没有学会,我自己在那儿琢磨了半天,终于会包了。
通过包粽子这件事,我知道了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只要有耐心,遇到什么难题都不用怕了。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篇4】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吃粽子大家都会吃,可包粽子,估计不少人不会包吧!我也不会,不过今天我就要和婶婶学包粽子了。
一大早,婶婶就把糯米煮好了、粽叶泡好了。吃过早饭,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婶婶先拿起两片粽叶,一反一正重叠在一起,然后用剪刀把粽叶两头剪掉,卷成小喇叭的形状,再把糯米和蜜枣放进去,把粽叶捏紧,最后用绳子缠上,打了个结,一个粽子就这样包好了。轮到我了,我学着婶婶的样子,把粽叶卷成小喇叭;放糯米和蜜枣;缠绳子,哎呀!粽叶烂了,不应该啊,我都是学着婶婶的样子做的。我又仔细看了一遍,终于发现了问题,原来是我把糯米放得太多了,把粽叶撑破了。我又试了一次,这次终于成功了,虽然样子不是太好看,不过能吃就行。
中午,婶婶把粽子煮了,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这真是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篇5】
端午节到了,又可以吃又香又粘的粽子了,今天,我们家决定吃粽子,我们听了,十分高兴。
妈妈拿来了提前泡好的的糯米和粽叶,还有又大又红的枣,我们便开始包了。妈妈边做边给我讲解怎么包粽子,我在旁边目不转睛的听着,觉得很简单,于是,我拿起两片粽叶,叶子发出阵阵香味,不用想,这粽子一定很香,我再把粽叶卷成圆锥形,然后抓了一把米和一颗枣,放进去,最后,我把粽叶包好,系上绳,可是,这粽子真是四不像,既不是圆锥,也不是长方体,妈妈见了,笑我包的真好笑,我想:怎么包不好呢?这时,我看着妈妈,一步一步的包着,终于,一个比较规范的粽子出现了,我喜出望外,这次,妈妈没笑我,还说我包的好。
一会儿,包完了,我迫不及待地把种子放进锅,希望快点蒸好。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等待,香气十足的粽子出锅了,粽子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十分诱人,我兴奋地咬上了一大口,吃着都那竹子的清香味。
粽子的可真是不一般,因为它带着我们对屈原的纪念和回念,这味道也十分美味。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篇6】
端午节到了,家家门上都挂上了艾叶,到处都飘着粽子的香味。
早上,我来到姥姥家,姥姥正忙着包粽子。只见一个大盆里放着泡好的糯米,还有胖嘟嘟的花生和诱人的红枣,另外一个盆里放满了洗好的粽叶,只见姥姥熟练地拿起一片粽叶窝成三角形状,再放上一些糯米、花生和红枣,然后把粽叶灵活地绕了几个来回,最后用线捆结实,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在旁边看着心里直痒痒,也想自己动手包一回粽子。谁知我的手却不听使唤,不是糯米洒出来了,就是粽叶被我弄烂了。我有些急了,这时姥姥对我说:“做事要有耐心,光靠着急是不行的。”听了姥姥的话,我静下心来,慢慢地、仔仔细细地包了一回,终于成功了。虽然模样不太好看,但却是我精心包出来的。
中午,吃着自己包出来的粽子,心里真是甜蜜极了!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篇7】
今天早晨,奶奶老早就起来包粽子,我问奶奶:“您能教我包粽子吗?”奶奶回答说:“当然可以了,你过来。”首先把粽叶子的两头尖尖的东西剪去,然后把它做成碗样的形状,接着放四勺米,最后用绳子把它绑好。我按照奶奶的话,细心地包着粽子。我包完后,拿着奶奶包的粽子和我自己包的粽子比对了一下,感觉我的包的喝奶奶包的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因为我把粽子包成了长条形状,像个绿色的方枕头。于是我又包了个三个粽子,但它还是长条形状的。奶奶说:“倘若你实在是包不成,就别浪费粽叶和米了。不过,你别灰心,如果接下来的几个中还是包不好的话,那你就别包了。我说:”我这次一定能成功的,一定行!“我紧张地包着最后一个粽子,头上汗都冒出来了,连衣服也被汗弄湿了。果然不负有心人,我真的包好了一个四个角的粽子,虽然没奶奶包的漂亮。
包粽子可真不容易呀!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篇8】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独特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妈妈每年都会在端午节前夕包粽子。嘿嘿!今年当然也不例外,这可是我最爱的美食之一呢!
下午放学回到家,我看到妈妈提前准备了煮好的粽叶和泡好的糯米,还有大蜜枣,准备包粽子。我用最快的速度写完作业后,对妈妈请求:“我可以一起包粽子吗?”妈妈笑着说:“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试试看。”于是我很兴奋地开始仔细观察妈妈包粽子。
只见妈妈拿起粽叶折成三角形,先放上糯米,再放上一颗蜜枣,然后把粽叶折叠包好,最后用线把粽子扎结实,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心里想,包粽子这么简单呀,可是接下来我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小小的粽叶太调皮了,一点儿也不听我的话,当我捏住左边,右边开了;捏住右边,左边开了;捏住中间,两边又都开了。唉!这时我恨不得变成章鱼姑娘!最后在妈妈的帮助下,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只是那模样儿真有点对不起观众。平时一直都很爱美的我,肯定是不满意的。于是我继续小心翼翼的一次一次包,一次一次学。终于一个漂亮又可爱的粽子宝宝诞生了!我心里美滋滋的。很快,我和妈妈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着我们的杰作,心里得意极了!
包粽子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同学们,大家也来一起体验一下包粽子的乐趣吧!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篇9】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我最喜欢的端午节快到了。
一说端午节,肯定少不了包粽子,今天我和妈妈也一起包粽子。先把绿油油的粽叶清洗干净,糯米用水泡上煮一会儿,这样的米包好之后会更容易煮熟,然后准备包粽子需要的绳子和馅料。第一步,拿一片大粽叶折成一个尖尖的角,接着抓一把米放进去,中间放上喜欢吃的红枣,再放点米填满,把粽叶折过来绑成一个三角形,这样一个粽子就完成了。可是我怎么也包不成一个三角形。妈妈看到了之后,给我讲了一个小技巧,经过妈妈的指导,我茅塞顿开。不一会儿,一个圆鼓鼓的三角形粽子就包成了。最后一步,用绳子把粽子拴得紧紧的,这样煮的时候,米就不会漏出来。粽子终于包好了!我学会了包粽子,心里特别自豪。
粽子煮好了,诱人的清香味扑鼻,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感觉真幸福啊!
你们的端午节,都做了什么馅的粽子呀?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篇10】
下午放学一回到家,我就看见妈妈把许多江米,黑米,还有红枣都泡在水里,于是我就问妈妈:“妈妈你泡这么多米干嘛呀?”妈妈说:“今天是端午节,我们要包粽子。”“我可以帮忙吗?”妈妈 说:“当然没问题。”“可是我不会包呀,这可怎么办?”妈妈说:“没关系,让爸爸来教你吧。”于是爸和我洗过手之后,就准备开始包了。
首先,爸爸拿起一片粽叶折成三角的样子,然后里面放些米、枣,还有葡萄干,再然后把叶子顺着三角的方向包紧,最后用线缠结实,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做好了。爸爸一边跟我解说一边操作,我觉 得差不多了,就拿起粽叶学爸爸的样子开始包,左弄右弄就是不像样子,还得爸爸帮忙才勉强做成一个,哎,真是看着容易做着难啊!
一家齐下手,很快一盆粽子就包完了,半个小时左右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吃着自己动手包的粽子,格外香甜哎!
关于吃粽子的日记范例十篇
大家从小应该就有写作的经厉吧,作文,是内心情感和外界的桥梁,好的作文是可以引起读者共鸣的,优秀的作文是怎么样写的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关于吃粽子的日记范例十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关于吃粽子的日记 篇1
今天是端午节。也是我妈妈的生日。一大早,我就早早的起了床,和爸爸一起开始给妈妈准备过生日。
我和爸爸、妈妈到集市上买东西。可到了集市上一看,那里早就是人山人海了。我们东瞧瞧、西看看,我们又是买粽子,又是买桃子,还买了艾叶、排骨、冬瓜……时间可过的真快呀,等我们买完了这些东西已经是十点多了。
回到家,爸爸开始做饭,我和妈妈在一旁帮忙。一会妈妈又和我开始吃粽子,妈妈还给我讲屈原的故事。屈原的一生写了许多的爱国诗篇,后来,他的爱国主张没有得到国王的认可,导致国土沦丧,他也心怀忧愤,跳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到了这一天人们纷纷包粽子投江来纪念他。听完了这个故事,我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我们团团圆圆地吃了个中午饭。我也想到了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珍惜国家的和平的环境,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关于吃粽子的日记 篇2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重头戏当然是粽子。一大早起来,妈妈就开始包粽子,用翠绿的粽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黑黑的豆沙,再加上一些鲜红的枣。粽子包成后,就像一个个绿色的三角形,放进锅里,就开始煮啦!粽子的清香缓缓地从锅中溢了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一缕棕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煮好以后,轻轻剥开青绿色的粽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露出乳白色的糯米。沾上白糖,轻咬一口,嗯,粽子的味道真好!
过端午的时候,老人们总会用五彩丝线编一些手绳,给调皮的孩子系在手腕上,还会挂上漂亮的小香囊,据说是辟邪驱毒的。妈妈也给我买了几个香囊挂在身上,味道香香的,漂亮极了!
端午节还有门上插艾蒿,饮雄黄酒,赛龙舟等习俗,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浸透着浓浓的亲情,乡情。我喜欢端午节,更喜欢吃粽子!
关于吃粽子的日记 篇3
星期四,可是一个大好的日子,因为今天是20xx年农历5月初5,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大家应该想出了这个节日,没错今天就是端午节,我想大家在端午节这一天里都会干些什么事,我想大家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是吃粽子,说道吃粽子我想大家都会吃,接下来我给大家说一粽子的来历。但是只是简单的说一下。传说,屈原有一颗爱国之心,他非常爱自己的祖国,但是有一天他的祖国灭了,于是屈原说了一句:“国亡人亡”祖国按来陪你了,于是他跳河自尽,所以人们把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来看待,所以人们把这一天来划龙舟吃粽子,来祭奠屈原。
所以,我们这一天一定要好好的玩耍,和尽情的吃粽子,只要我们大家都开心就行。
关于吃粽子的日记 篇4
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英语日记带翻译优秀范文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妈妈的好朋友给我们送来了粽子,妈妈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说过节了得有节日的'气氛。
Today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in memory of the great poet Qu Yuan. Every family needs to eat zongzi. My mother's good friend sent us zongzi. My mother prepared a rich lunch and said that the festival must have a festive atmosphere.
我有点想念爸爸,不知他有没有吃粽子,让妈妈留一个放冰箱里等爸爸回来吃,妈妈说我是懂事的好孩子!
I miss my father a little. I don't know if he eats zongzi or not. I asked my mother to leave one in the fridge and wait for my father to come back to eat. My mother said that I was a good and sensible child!
关于吃粽子的日记 篇5
今天,妈妈在接我画画的途中看到了有卖棕子的老爷爷,妈妈说:给你买个棕子吃吧!我说好的,看得我嘴都流了 口水,真想马上吃上一口。回家以后,我看到棕子是用绿色的叶子包成的,呈三角形的样子。我赶快把棕子拿出来放 在盘中,上面洒了一些白糖,并在吃棕子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三颗枣,中间包有些红糖,还有很多江米。味道非常的甜 ,非常的好吃。我大嘴的把棕子吃完了。吃完以后,那棕子的甜味在仍在嘴里回荡。
今天早上,妈妈为我们准备早饭,我想吃粽子,妈妈先把水烧,开然后再把粽子放到篦子上开始蒸,大概八分钟就好了,弟弟帮妈妈拿盘子,妈妈把热腾腾的粽子端上来了。粽子的外面是用线结结实实绑着的。用剪刀剪断线,再小心的剥开绿色的粽叶就看到粘粘的陷,米里包着肉或者豆、枣。吃在嘴里香香的,每一种都很好吃。
关于吃粽子的日记 篇6
端午节,妈妈准备包粽子。东西准备好了,有糯米、有蜜枣、还有花生和粽子叶,妈妈用心的包着粽子。我看着这些东西,心想:粽子又甜又香,一定很好吃。就迫不及待的让妈妈先煮上几个,半个小时以后,我闻着锅里香甜的粽子味,馋的我直流口水,妈妈就给我盛出来一个,用凉水冲了一下,放在小盘子上面,剥开粽子叶,嗯、米粒像“珍珠”一样亮晶晶的,枣儿像“红娘”一样和“花生小姐”亲密的挤在一块,妈妈在粽子上撒了一些白糖,我就开吃了,呀!甜蜜蜜、香喷喷、软乎乎,三两下我就吃完了,还想吃……
听老师讲过,吃粽子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是祭奠伟大诗人《屈原》的。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吧!我就不多说了。你们都吃粽子了吗?最后,祝大家端午节愉快!合家欢乐!
关于吃粽子的日记 篇7
星期一早上,我看见桌子上有一大串粽子,我便问奶奶:"奶奶,这粽子哪里来的?”奶奶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便说:“是我早上包的。”我立马拿了一个粽子准备要吃,可奶奶把粽子拿了下来,说:“粽子不没煮,到中午才能吃。”我真盼望中午早点到。
中午终于到了,我连忙去叫奶奶帮我把粽子拿出来,可奶奶不在,我想:“既然奶奶不在,我就自己拿。”我飞快的拿起毛巾,把它包在手上,然后飞快的去拿,粽子终于在我的努力下拿了起来,我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红枣心的特别好吃。
到了下午,我在吃粽子,大伯看到了,立马阻止了我,指着粽子对我说:“这粽子里面没熟。”我低头一看,果然没熟,怪不得我吃起来有“嘎喳”的声音,还咬不动。奶奶给我换了一个粽子,可这时我已经吃不下了。就到房间写作业了。
关于吃粽子的日记 篇8
端午是一个一年演一次,但永远也演不玩的戏。
端午的主角是粽子。粽子吃起来方便,包起来难,先把苇叶卷成碗型,放入少许糯米,也可在中间放红枣、腊肉等,然后捏紧,卷为斜四角形,用绳子捆起来,苇叶也要在水里浸软方适用。粽子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做法,总是蘸糖食用,个头较小,煮熟后粘韧而清香,保你未尝便开始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熟糯米脆而嫩,尤其是还热气腾腾的,吃进嘴里,心里就暖暖的,粽香会回溢在喜欢嘴中,久久不散去。谁能不这小巧玲珑,且散发出诱人清香的粽子呢?
端午的配角是赛龙舟。在这一天里,湖的四面八方都挤满了人。在这热闹非凡的场面,几支龙舟飞速行驶,舟上坐着一群强壮的小伙子,他们都卖力地晃动船桨。“加油”声一阵比一阵高,湖水也一浪比一浪高。在比赛中,他们也用起了“杂技”:有的把龙尾踩低,使龙头高翘,船头的急浪便从龙嘴中喷吐出,如同吞云吐雨一般;有的船头船尾的人有节奏的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
艾草也把端午点缀了一番。端午前夕,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悬挂了艾草。据说艾草是百福的象征,是一种治病的药草。也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俗语。
关于端午节的历史故事也数不胜数。如伟大诗人屈原为了让皇上相信他的观点而纵身江河,从而人们把食物投入江中,以怀念以身殉国的屈原。
端午着场戏环环相扣,是一场百看不厌的戏。
关于吃粽子的日记 篇9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要去大姨家吃粽子。
路上我问妈妈:“‘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妈妈说:“‘端午’的‘端’是开端的意思,也就是初。午指五,端午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被秦国包围后,写了《怀沙》这首诗,跳入汨罗江,自杀而亡。南方人这时候还会赛龙舟呢!”
一进大姨家,香喷喷的粽子味迎面扑来。“啊,真香!”我大叫一声,吓他们一跳。大姨笑着端上穿着绿色“粽子衣”的粽子,脱下衣服露出了雪白的身子,还有一个红“嘴巴”。粽子一端上来,我和大姨夫迫不及待地吃起来,大姨夫咬了一口,满嘴长了许多白“胡子”。我们哈哈大笑。大姨夫却津津有味地舔了下嘴唇,说:“啊!又香又甜十分美味!”我们在一片欢笑中,都吃了粽子,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每到此时家里都会从外买现成的来吃,虽说各式各样,有三角,有五角,有枕头样的;也都很好吃,有肉馅的,有蛋黄馅的,但还是没自己包的吃的爽。今年,我再也不想错过这个大好时机,商量好下午跑到有包粽子习惯的邻居家去学包粽子。
一到邻居家,受到热情款待,吃吃这个尝尝那个,小半时间都过了。“办正事,包粽子”他们便拿来粽叶,肉,米等一系列工具,开始包粽子。邻居家奶奶先把洗干净的粽叶叠成一个“蛋筒”形状,上面露出一片“大叶子”,再把糯米倒入“蛋筒”中,塞肉,然后再倒糯米,用筷子剁实,最后,把粽子折成一个狗头形状,用绳子把它捆起来。就这样,一个粽子完成了,看起来挺简单的。我开始动手,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她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有奶奶她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到了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看我大显身手。我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飞快的飞出粽叶,还好我反应算快,及时捧住,减轻伤亡,但还是给邻居添了不少麻烦。幸好两家交情很深 ,要不然・・・・・
“不要紧,继续学,残局我来收拾” 听了邻居家爷爷的话,宽慰了很多。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几个包完后,我想给粽子换换照形。我用心地包着,一个比一个有趣。粽子下锅后,我没尝到我亲自包的粽子,我也不知道我最爱的蛋黄馅的粽子怎样包,但是我从包粽子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端午节吃粽子日记]
关于吃粽子的日记 篇10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要去大姨家吃粽子。
路上我问妈妈:“‘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妈妈说:“‘端午’的‘端’是开端的意思,也就是初。午指五,端午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被秦国包围后,写了《怀沙》这首诗,跳入汨罗江,自杀而亡。南方人这时候还会赛龙舟呢!”
一进大姨家,香喷喷的粽子味迎面扑来。“啊,真香!”我大叫一声,吓他们一跳。大姨笑着端上穿着绿色“粽子衣”的粽子,脱下衣服露出了雪白的身子,还有一个红“嘴巴”。粽子一端上来,我和大姨夫迫不及待地吃起来,大姨夫咬了一口,满嘴长了许多白“胡子”。我们哈哈大笑。大姨夫却津津有味地舔了下嘴唇,说:“啊!又香又甜十分美味!”我们在一片欢笑中,都吃了粽子,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今天是端午节,早上起来,我看见桌子上放着好多的粽子。
我连忙拿起一个,看了看,发现这些粽子是三角形的,跟平时吃的竹筒粽子不一样。剥开竹叶,吃了一口,真香。我想: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我跑进房间问妈妈:“妈妈,过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由来与屈原有关。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他投江后,人们怕他被鱼吃掉,就往江里丢粽子、饭团、鸡蛋等食物。后来,在每年的 五月初五 ,就有了赛龙船、吃粽子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优选6篇)
学习时,我们经常被要求写作文,多写作文可以加深我们对日常事物和文学的积累。在平时我们可以参考一些优秀作文来完善自己的作文,如何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优选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1
端午节到了,又可以吃又香又粘的粽子了,今天,我们家决定吃粽子,我们听了,十分高兴。妈妈拿来了提前泡好的的糯米和粽叶,还有又大又红的枣,我们便开始包了。妈妈边做边给我讲解怎么包粽子,我在旁边目不转睛的听着,觉得很简单,于是,我拿起两片粽叶,叶子发出阵阵香味,不用想,这粽子一定很香,我再把粽叶卷成圆锥形,然后抓了一把米和一颗枣,放进去,最后,我把粽叶包好,系上绳,可是,这粽子真是四不像,既不是圆锥,也不是长方体,妈妈见了,笑我包的真好笑,我想:怎么包不好呢?这时,我看着妈妈,一步一步的包着,终于,一个比较规范的粽子出现了,我喜出望外,这次,妈妈没笑我,还说我包的好。
一会儿,包完了,我迫不及待地把种子放进锅,希望快点蒸好。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等待,香气十足的粽子出锅了,粽子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十分诱人,我兴奋地咬上了一大口,吃着都那竹子的清香味。
粽子的可真是不一般,因为它带着我们对屈原的纪念和回念,这味道也十分美味。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2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天气渐渐转暖,端午节临近了。在家里,端午节意味着包粽子的时刻到了!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动手,一起包粽子,真是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早晨,我迫不及待地蹦到妈妈的床边,高兴地说:“妈妈,今天我们包粽子吧!”妈妈笑着点点头,说:“好啊,我们先准备材料吧!”
我们整理了所需的材料:糯米、粽子叶、肉馅、蛋黄、红豆和红枣等。妈妈告诉我,糯米需要提前浸泡,这样才能保证煮熟后粘在一起。而馅料也需要提前准备,妈妈特别为我准备了我最喜欢的肉馅和红豆馅。
准备好材料后,我们开始动手了。妈妈先将煮熟的糯米沥干水分,然后用油和盐搅拌均匀。我则专心地包粽子叶。我小心翼翼地将粽子叶展开,看着长长的叶子,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我把粽子叶洗净,然后在粽子叶上面码一层糯米,再加上一些肉馅和红豆。
包粽子是一项需要耐心和巧手的工作。我小心地将叶子包起来,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确保粽子不会散开。妈妈告诉我,包好的粽子需要绑好线,这样才能保证粽子不会散开。我绞尽脑汁地想着怎么绑好粽子,最后妈妈教会了我一个简便的办法。
上午过得很快,一下子就过去了。中午,我们准备煮粽子。妈妈把所有的粽子放入锅里,加水煮沸,然后慢慢转小火煮上约两个小时。期间,我们还看着粽子在热水中漂浮,看着它们渐渐变得饱满,颜色也慢慢变得金黄。
终于,我们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打开粽子叶,露出可口的馅料。第一口,我就感受到了粽子的浓郁香味,口感也特别棒!妈妈夸奖道:“孩子,你包的粽子真棒!”我得意地笑了起来。
下午,我把剩下的粽子拿到了学校,和同学们分享。大家纷纷夸赞我的粽子好吃,有些同学还来了个大大的眼神“击掌”。
包粽子的过程虽然有些累,但是看到自己包的粽子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赞美,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和分享的喜悦。这次包粽子的经历,让我更加珍惜手中的每一份美食,也更加懂得了付出的意义。
端午节的这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亲手制作出一份美味的礼物,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爱。这个端午节注定会在我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痕迹。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3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包粽子的活动呢!早晨,阳光明媚,我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学校。走进教室,看到同学们早已忙碌地做好了准备,每张桌子上都摆着竹叶、糯米、红豆等包粽子所需的材料。
老师让我们先观看包粽子的示范。她先取出一个洗净的竹叶,用手轻轻擦拭干净,然后打开它,展现出了一个漂亮的菱形。接着,她将糯米放在竹叶中央,再加入适量的红豆,再用手巧妙地包起来。包好之后,她用一根黄色的丝线将两头扎牢,形成了一个精美的粽子。
老师示意我们可以开始了。我和朋友们一起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大人帮助我们。我和我的搭档小明决定从最简单的正方形粽子开始。我们选了一个适合大小的竹叶,擦拭干净后摆在桌上。然后,我们轮流将粳米放在竹叶上,小明提议我们再加入一些我们喜欢的红薯丁。不过,他们说红薯丁比较容易烂,可能会影响到粽子的口感。我们决定听从老师的建议,只放入红豆。
包粽子的过程很有趣。我们把竹叶对折,捏住四角,将糯米包裹其中。小明小心翼翼地扎住两端,直到我们包出一个美丽的正方形粽子。
我们决定尝试制作菱形粽子。这个形状比较复杂,所以我和小明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我们先将竹叶摊开成菱形,再将糯米放在中间,边包边用绳子扎紧。尽管我们的努力,最终包出来的粽子并不是很完美,但我们感到非常满意。
包粽子是一项非常需要团队合作的工作。我们小组里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任务,有的负责擦拭竹叶,有的负责加入材料,有的负责捏捏绳子。大家分工合作,互相帮助,使整个包粽子的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
随着我们的努力,越来越多的粽子被制作出来。桌上摆满了各种不同形状、香气扑鼻的粽子。我看见同学们笑得合不拢嘴,大家都感到非常骄傲和满足。
到了中午,我们终于煮熟了那些美味的粽子。教室里弥漫着粽子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老师帮我们分发粽子,我们小组的成果竟然被评为最佳粽子!我们开心得合不拢嘴,不停地给老师鞠躬致谢。
这次包粽子的活动,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的技巧,还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我明白了团队中每个人的付出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获得最好的成果。
今天的经历让我感到特别温暖和满足。我将永远铭记这个美好的五月初五,不仅因为我第一次参加包粽子的活动,更因为这个活动传达了团结、友爱和美味的意义。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4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我最喜欢的端午节快到了。
一说端午节,肯定少不了包粽子,今天我和妈妈也一起包粽子。先把绿油油的粽叶清洗干净,糯米用水泡上煮一会儿,这样的米包好之后会更容易煮熟,然后准备包粽子需要的绳子和馅料。第一步,拿一片大粽叶折成一个尖尖的角,接着抓一把米放进去,中间放上喜欢吃的红枣,再放点米填满,把粽叶折过来绑成一个三角形,这样一个粽子就完成了。可是我怎么也包不成一个三角形。妈妈看到了之后,给我讲了一个小技巧,经过妈妈的指导,我茅塞顿开。不一会儿,一个圆鼓鼓的三角形粽子就包成了。最后一步,用绳子把粽子拴得紧紧的,这样煮的时候,米就不会漏出来。粽子终于包好了!我学会了包粽子,心里特别自豪。
粽子煮好了,诱人的清香味扑鼻,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感觉真幸福啊!
你们的端午节,都做了什么馅的粽子呀?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5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今天是我三年级的一天,我们班全体同学都很兴奋,因为今天要学习包粽子了!我对包粽子一直很感兴趣,因为我喜欢吃粽子,而且我还从来没有尝试过亲手包粽子。所以,今天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早上,我们的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包粽子的步骤和材料。她告诉我们,包粽子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习俗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传统食品。粽子由糯米、肉类和其他配料包裹在竹叶中而成,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会包粽子来纪念屈原。
下课铃一响,我们全班一起去食堂准备包粽子的材料。食堂的大厨已经提前准备好了糯米、肉馅、豆沙馅、竹叶和绳子。桌子上还放着切菜刀和厨房纸,我们知道这些都是用来包粽子的工具。
我迫不及待地洗净双手,开始包粽子。我们先学习了如何洗净竹叶,因为竹叶是包粽子的外层包裹。我们小心地用水冲洗竹叶,并用厨房纸擦干净,这样才能保证粽子的外观整洁并且有好的口感。
接着,老师教我们如何将糯米泡发。我们将糯米放在盆中,加上适量的水,然后搅拌均匀并静置一段时间。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开始准备粽子的馅料。我选择了肉馅,因为我喜欢吃肉。老师告诉我们,肉馅需要用酱油、盐、糖和一些其他调料来腌制,这样会更加美味可口。
当糯米泡发好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我拿起一片竹叶,将其捧在手掌心并扣在手指上,像一个小碗一样。然后,我用勺子将一些糯米放入竹叶里,并在上面加上一些肉馅。我发现包粽子需要一定的技巧,因为如果放太多糯米或者馅料,粽子会包不紧实。所以,我小心翼翼地包起来,尽量避免出现漏口。
包好一个粽子后,我用绳子将其扎紧。然后,我将之扔进一锅烧开的水里,煮上一个小时。这段等待的时间仿佛过得很慢,我迫不及待地想品尝自己亲手包的粽子。
终于,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把煮好的粽子捞出来,晾凉一会儿。等粽子完全变凉后,我们就可以打开它们,品尝了!我小心地解开绳子,剥开竹叶,一股香气扑面而来。我终于可以品尝到自己亲手包的粽子了,真是太美味了!粽子的糯米外层软糯,肉馅的鲜美也让我回味无穷。
通过今天的包粽子活动,我不仅学到了制作粽子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端午节的意义。我意识到传统的食物和习俗是我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通过亲手包粽子,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一点。
今天是我三年级包粽子的日子,我收获了很多。我学到了制作粽子的技巧,也品尝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美味粽子。更重要的是,我了解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食物的重要性。这一天将成为我珍藏的记忆,激励我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篇6
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老师让我们三年级的同学一起组织一个包粽子的活动,来庆祝这个传统节日。我非常兴奋,因为我从来没有包过粽子,这是一个全新的体验。
早上,我早早起床,换上一身整洁的衣服,急忙来到学校。我看到学校操场上摆满了各种食材和包粽子所需的工具,一桌一桌排列得整整齐齐。我迫不及待地与同学们打招呼,大家都充满了期待和兴奋的神情。
首先,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粽子的发展历史和包粽子的方法。我们知道,粽子是因为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而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他而设立的。老师还告诉我们,包粽子是一项传统技艺,代代流传至今。听完讲解,我更加激动了,迫不及待地开始包粽子的实践。
首先,我们挑选了粽叶。粽叶是用特殊树木的新叶剪裁而成,闻起来有一股清香。我们要把粽叶洗净,然后用清水泡一会儿,让它柔软而有弹性。
接下来,是包粽子的关键步骤——拆香肉。我们用刀将已经熟透的猪肉切成小块,然后放入碗中。老师告诉我们,要加入一些调料,如盐、酱油和五香粉等,使香肉的味道更加鲜美。我小心翼翼地跟着老师的步骤,把调料倒入香肉中并搅拌均匀。通过自己亲手制作,我更加理解了食物的味道是由精心的调料配比带来的,这也让我对烹饪产生了更深的兴趣。
然后,我们开始包粽子。每个同学都拿到了一片泡软的粽叶,固定在手上。我们把糯米倒入粽叶中,用勺子将其平整压实。接着,我们在糯米上放入一块香肉和一些葱花,再用糯米将其包裹起来。老师告诉我们,要用细绳子缠绕住粽子,以确保其不会散开。我小心翼翼地跟着老师的示范,觉得绳子的劲道正好,恰到好处地将粽子牢牢地包住。
包好第一粒粽子,我兴奋不已,看向同学们,大家都面带笑容,包得不亦乐乎。我们成立了小组,互相交换包粽子的心得和经验。有的同学说,他们发现香肉包得太多了,下次要减少一些。还有的同学表示,他们想尝试不同的口味,如豆沙粽子或咸蛋黄粽子等。
整个包粽子的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在短短的时间里,同学们互帮互助,尽情享受着这个传统活动。最后,我们将自己亲手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蒸煮。蒸煮的过程中,我闻到了粽子特有的香味,越发觉得意犹未尽。
最后,我们终于迎来了尝粽子的时刻。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品尝着自己包的粽子,笑声和赞叹声此起彼伏。粽子的香肉鲜美多汁,糯米软糯香甜,整个口感丰富而美味。我非常自豪地说:“我自己包的粽子真好吃!”大家都笑着点头,纷纷表示自己也自豪并喜欢包粽子。
这一天,我不仅学到了包粽子的技巧,更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文化。通过亲手制作,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食物的美味是需要用心去制作的。我相信,未来的每个端午节,我都会继续包粽子,让这个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这个三年级包粽子的日记将我那充满了快乐和成就感的一天记录下来了。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包粽子的乐趣,并传承这个传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