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教案(系列9篇)

发布时间:2023-06-17

天姥吟留别课件教案。

每位教师在上课前都必须准备好教案课件,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因为教案课件是制定教学路线图的重要工具,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真细致地准备好。接下来,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主题是“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教案”,希望各位读者喜欢本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李白,了解李白诗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熟悉诗人当进的写作心境,体悟诗歌所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绪。

3、在朗诵中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和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

教学重点

诗人抒情的手法及其浪漫主义特征是教学的重点。

在理解诗歌的抒情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是重点。

教学时数

两教时

教学设想

本诗反映诗人的思想情绪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归类。教师要将李白整个的人生经历及思想发展过程讲解清楚,然后由学生探讨总结,真正的认识李白,读懂本诗。

背诵是难点,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还要作段落层次划分指导学生顺利完成背诵任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对李白的这样的评价:“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二、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是唐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这是他一直都没有放弃的一个信念)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

三、解题,进入本诗

吟,是古文体的一种,也称“引”。梦游,梦中游历。留别,临别留下的赠言。

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每每受挫。李白诗中展示的精神翱翔,大多是建立在现实的苦闷之上。本篇作于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借梦游表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佛洛依德认为文学家的创作是做白日梦,那本诗就是李白做的一个白日梦。

四、播放录音,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诵。

2、这首诗形式错落,屈伸自如,语言富有自然节奏感,朗读时应有意识地注意语感流动,把握语言的节奏、音调、情态和诗人感情的巧妙配合。

3、学生自读课文一遍(读出声来)。

五、诵读并分析课文

(一)诵读并分析①段

1、齐读①段并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在“梦游天姥”四字下标示双横线),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小结:第一段写入梦之由。

板书:第一段入梦之由——瀛洲难求,天姥可睹。

(二)诵读并分析②段

1、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请同学们听老师诵读②段,并思考: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边分析边板书)

月下清丽之景——1至3句(飞:夸张,形容心情急切。送:拟人)

梦游天姥日升明快之景——4、5句(引人入胜之景)

第二段山中奇幻之景——6至10句(殷:作动词用。栗、惊:使动用法)

天空盛大之景——11至13句烟霞如仙人

梦醒——14、15句

2、品味重点字词:飞、送、殷、栗、惊等(点名回答)。

明确:“飞”“送”两字先后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轻快、神往的心情。“殷”“栗”“惊”分别活用为动词、使动、使动。

3、点名或分组读每一幅图景,再次品味诗的妙境。

4、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板书:梦醒)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三)诵读并分析③段

1、段意讲解:第三段惊梦长叹——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1、请一位同学诵读③段,其余的同学思考: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讲解一些李白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性格作提示)?

明确:“别君”二字照应题目“留别”(在“留别”二字下标示双横线)。段中主要流露出的是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板书:蔑视权贵,傲岸不屈)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的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过多地苛责李白。在污浊的封建官场,该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没了自我,没了人格,诗人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能够如李白这般傲岸不屈、洁身自好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2、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联系全诗小结:英国诗人柯尔律治说:“诗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支撑相互解释的。”读至此,再体会1、2两段,我们心里豁然开朗:高大雄奇的天姥山,不正体现了诗人所羡慕的人格形象吗?富丽堂皇,超脱尘世,和睦美好的仙境不正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吗?抒情主人公最后发出的感慨和呼喊,不也正是为梦中图景心旌激荡的结果吗?我们知道了,诗人对壮丽奇伟的崇高美的向往,正是因为人生征和的激情的驱动,虽然有苦闷,但洋溢着热情!诗歌也由此气势流注,奔放飘逸,形成了内在强大的精神力量。

本课重点字词

◆解释下列加点词

我欲因之梦吴越:代神游天姥山的愿望

失向来之烟霞:代上文神异的景象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低头

势拔五岳掩赤城:超过

◆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字

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的确、实在)

云霞明灭或可睹(灭,暗)

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

◆找出文中的多义字

訇然中开(打开,动词)

使我不得开心颜(舒展,动词)

古来万事东流水(事情,名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动词)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事”作动词,侍奉)

云青青兮欲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

2、名词用作状语

对此欲倒东南倾(方位名词“东南”用作“倾”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

訇然中开(“中”用作“开”的状语,在中间)

古来万事东流水(方位名词“东”用作“流”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

3、使动用法

栗森林兮惊层巅(栗,使……颤栗;惊,使……惊)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体诗的一些特点,在此基础上把课文熟读成诵,了解李白及其诗作的相关背景。

2赏析诗歌的巧妙构思,理解诗作的主题思想。

3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的消极反抗,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

鉴赏“梦游”的意境,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

鉴赏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鸳鸯蝴蝶梦》歌曲:“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熟悉的旋律响起,学生兴趣调起,教师借机发问,歌词化用了哪位诗人的诗?学生答,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学生齐背,“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这首诗作为古体诗的特点非常清晰,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这首诗的特点,由此明确古体诗的特点。

二古体诗的特点: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句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篇幅一般较长,容量也较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一首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简介李白及写作背景。

由以下几句李白的诗串接介绍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十五好剑术”“五步杀一人,千里不留人”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素有“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之志,盼望有一天能由“布衣”而“卿相”。

长安三年,占尽了风光,终被赐金放还。此次辞别东鲁诸君,准备南游吴越,本文为离别前梦游,也就是真正“南游吴越”之前的梦游。

四诵读课文

1播放录音或教师朗诵

强调字音、语调、情感。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诵读提示)

3学生齐读课文(字音正确,有气势就行)

五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指正读法,同时理清思路,弄清诗歌大意。

问:1题目中说是“梦游”,诗中写梦游的部分是第几段,梦游的高潮又在哪里?

2“梦游”之外的内容又是写什么的?

由此可以明确脉络:

入梦缘由——梦游历程——仙境出现——梦醒时分——留别语

六指导诵读,品味鉴赏

1品析第一段

第一段,交错使用五七言,长短多变化,强调诵读节奏,前四句应轻读,语气稍带夸张,后四句要雄浑有力,气势贯通。欣赏表现手法:起兴、夸张、烘托,体会其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掌握本段内容:入梦缘由。

2品读第二段

学生齐读第二段

诵读指导:开头两句应轻读,“飞”

字可稍重些,以下四句应读得轻快些,读出作者的轻松愉悦欢畅之情。“千岩…

…惊层巅”

四句应为一个小高潮,语气厚重夸张些最好,这也是为了与下一句的“平静”形成对比,使情感显出起伏。当然,“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一句的轻、慢、抑,就是为下文“仙境”出现蓄势,“列缺霹雳”两句,犹如一石击起千层浪,极好的烘托了仙境的到来。奇幻、瑰丽的仙境到来,让人惊叹自然界的神力,语速应放慢些,尽可能夸张些,以表现诗人的无限惊喜之情。然而,当美梦化为泡影,当理想回归现实,作者是怅然若失,长叹不已!最后四句应放慢语速,融入深情以表现梦醒时分的怅惘之情。学生按以上指导,再读、品第二段。

重点鉴赏仙境

要求:学生依据诗歌,通过合理想象,用现代散文的语言再现诗中意境。

参考例文:闪电划过天际,惊雷震响长空。山峦崩塌,大地动摇。仙境的石门轰然一声从中间打开。放眼望去,青色的高空广阔无边,望不到边际,在日月的光辉照耀下,金银的亭台楼阁发出夺目的光彩。云中的神仙们披着彩霞作为美丽的衣裳,架着长风当作自己的宝马,纷纷赶来,参加盛大的宴会。你看,那弹琴的是温柔的老虎,那架车的是妩媚的鸾鸟。仙人们济济一堂,欢歌笑语,其乐融融!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体会作者蔑视权贵,反抗现实,向往仙境,追求个人精神解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一)教学内容

指导诵读,放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的内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注重学生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加以指导,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难点:诵读方法的指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

该诗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属古体诗,内容并不艰深,学生结合注释和借助工具书,基本读懂是没有问题的。但要深入理解从而把握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则并不容易。传统教法——教师串讲唱独角或师生双边活动唱双簧,效果不会很佳。

鉴于此,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紧扣课文本身的特点(句式参差:以七言为主,兼含四言、五言、六言、九言;感情丰富:既蕴含着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又表现啦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更凸现啦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同时,也夹杂着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篇幅长短:不似绝句体、律诗体那样短,也不像《孔雀东南飞》《琵琶行》等诗歌那样长,可谓长短适中,易于把握,与一节课的容量也相符),在诵读指导的基础上,切实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大胆让学生进行诵读实践,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去感悟、去体味,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做法。

四、教学媒体设计阐述

(一)充分体现诗情画意。李白这首诗描写梦游天姥的具体景象时,诗人的想象力像天马行空一样无拘无束,想象的羽翼随意飞翔,在笔端展现出啦变换万千的景象,创造出啦和丑恶现实完全对立的神奇壮丽的境界,炫人眼目,动人心弦。媒体要尽可能地通过音乐(精选风格迥异、优美动听的配乐)、语言(名家配乐诵读)和画面(精心设计每一幅页面,特别是第二段,为啦展示李白登山所见包括梦中所见,特精选啦大量名山大川的风景图片制作成动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把这种美展示出来。一是为教学服务,把学生带进李白诗歌美妙的意境中去。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二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享受美的熏陶。

(二)对象页面转换的便捷性。为啦节约课堂时间,提高媒体的使用效率,考虑到学生欣赏诗歌和朗诵诗歌要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象之间、页面之间,比如,范读的各个片断之间、配音的各种音乐之间转换非常方便,或通过鼠标,或通过键盘左右键,或通过快捷键。

(三)体现媒体设计的充足性原理。现代媒体较传统媒体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但也绝不是媒体使用越新越好、越复杂越好、越多越好。事实上,任何事物总得有个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也是如此,要做到“恰到好处”。那种媒体满堂“灌”的语文课自然热闹非凡、新奇无比,但语文课的特点(语文课应着力表现语言文字的艺术)却失去啦。该设计中,不管是导入新课的体现诗人个性的名句动画展示(让学生快速走近李白、啦解李白、亲近李白、喜爱上李白)、还是风格各异的配乐曲子的选择(与诗歌中丰富而多样的感情相配合),都遵循着充足性原理:围绕学情而设,充分而且必要。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利用自修课投影或印成讲义发放

资料一:创作背景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玄宗征召入京,李白以为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的时机来到啦,于是他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兴高采烈地到啦长安,但仅被任命为供奉翰林,这只是一个御用闲职,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干,却有幸目睹啦最高封建统治集团的昏庸腐败,他那种蔑视权贵、不趋炎附势的处世态度,和桀骜不驯的顽强性格,招致啦权贵们对他的谗毁。不到三年,便以“赐金还山”为名,被玄宗赶出啦长安。冷酷的社会现实无情地粉碎啦他那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是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长安的。之后,他又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当他离开山东鲁南游吴越时,写下啦这首诗,留赠给他的朋友。整个题目的意思是:把梦游天姥山的情景写成诗,留给朋友作别。

资料二:李白五首诗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意与境的有关知识。

2、品读诗中描述的梦境;理解诗人在诗作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3、体味本诗奇特的构思和夸张多变的语言特点,学习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

说明:

诗人在写作时是十分注重意境的。诗人在写作时是十分注重意境的。因此.作为鉴赏者在欣赏诗词时也必须要注重对意境的把握。意境是什么呢简而言之,是情和景的和谐统一。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意境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的结合,这一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这正如古代诗词评论者听说的,情与景谐,思与境共。具有完美意境的诗词,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不仅仅是情景交融的,而且还能情景相映,也就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互增光彩。

“以意为主”,这是清人王夫之《姜斋诗话》里多次强调的中心论点。《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云:“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口巾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将意(作品的思想资料、意旨)放在首位,就象军队的统帅一样。并认为“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等各种题材,“寓意则灵”。

“心不孤起,仗境方生”,这是清人吴乔在讨论“唐人命意”时所阐述的一个观点。《围炉诗话》卷一:“心不孤起,仗境方生。熟读《新旧唐节》、通鉴》、稗史、杂记,乃能于作者知其时事,知其境遇,而后知其诗命意之所在。”那里注意到了作诗时诗人环境和遭遇对诗歌立意的影响。吴氏认为作诗不是凭空立意的,而是由诗人的具体环境和遭遇决定的。熟读各种史书,才能了解唐代诗人作诗的命意所在。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但是李白没有这么作,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李白一生倘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到达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述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了。

李白这首古体诗,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诗,但这首诗又不完全记梦、游仙,而是透过记梦、游仙的形式抒发自己不满黑暗现实、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诗中的完美境界,寄托着诗人的生活理想,曲折地反映出他对上层社会中污浊、丑恶现象的鄙弃和厌恶,展示出诗人高尚的人格和铮铮傲骨。

全诗共分三段,首段从开头至“对此欲倒东南倾”,借“越人语天姥”,极力夸写天姥山的雄奇俊伟和自己热烈向往的情绪。中段,起句承前启后,度人梦境,不露痕迹,写梦游天姥山的种种惊心动魄的奇观幻景。末段,以“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勾连,写由梦游回到现实,慨叹述志,揭示“不事权贵”的主旨。

李白是一位天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以高度夸张的象征的艺术手法,徜徉于梦幻与现实之间,虚虚实实,将一腔郁愤之情,凝聚成为生动的艺术形象,结构出一幅非幻非真的梦游图。

因此,从本诗奇特的构思入手,品读诗中描述的梦境,是引领学生鉴赏本诗的关键。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深入文本,在对具体梦游过程和语句的体味品读中,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2、教学难点:《梦游天姥吟留别》意与境的关系。

说明:

语文学习需要沉浸,教学过程是带领学生解读文本、理解认识作者思想情感的过程,更是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各种语文学力的过程。所以,要给学生思考活动的时空、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表达各自见解,不断提升潜力。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文学史上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是盛唐昂扬奋发、自信进取的时代精神的产物。他的诗抒写了“济苍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表达了对封建制度下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反抗,抒发了向往光明和自由的愿望,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感情,歌颂了祖国河山的神奇壮丽。他的诗感情激越奔放,想象丰富、奇丽,夸张大胆惊人而又真实生动,形式自由多变而又运用自如,语言清新自然而又瑰丽多彩,构成了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成为后人追慕而又难以企及的典范,极大地开拓了诗歌艺术的新境界,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品的意境,又与作者的阅历、情趣、心境以至创作风格等密切相关。有的作者擅长表现磅礴的气象,抒写激越奋发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宏伟壮丽的意境;有的作者擅长描述雅静的景物,抒写缠绵细腻的情思,因而构成一种柔婉幽深的意境。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真是胜似仙境。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天姥山临近剡溪,传说登山的人听到过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与天台山相对,峰峦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堕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觉。浙东山水是李白青年时代就向往的地方,初出川时曾说“此行不为鲈鱼鲐,自爱名山入剡中”。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对那里的山水不但十分热爱,也是十分热悉的.

天姥山号称奇绝,是越东灵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岭如我国的五大名山——五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见大巫之别。但是李白却在诗中夸说它“势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还更挺拔。有名的天台山则倾斜着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样。这个天姥山,被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这座梦中的天姥山,就应说是李白平生所经历的奇山峻岭的幻影,它是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笔下夸大了的影子。

之后展现出的是一幅一幅瑰丽变幻的奇景:天姥山隐于云霓明灭之中,引起了诗人探求的想望,诗人进入了梦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飞渡过明镜一样的镜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镜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谢灵运当年以前歇宿过的地方。他穿上谢灵运当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谢公当年以前攀登过的`石径——青云梯。只见:“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傈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继飞渡而写山中所见,石径盘旋,深山中光线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鸡高唱,这本是一片曙色;却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暂憩之中,忽觉暮色降临,旦暮之变何其倏忽.薯色中熊咆龙吟,震响于山谷之间,深林为之战栗,层巅为之惊动。不止有生命的熊与龙以吟、咆表示情感,就连层巅、深林也能战栗、惊动,烟、水、青云都满含阴郁,与诗人的情感,协成一体,构成统一的氛围。前面是浪漫主义地描述天姥山,既高且奇;那里又是浪漫主义地抒情,既深且远。这奇异的境界,已经使人够惊骇的了,但诗人并来到此止步,而诗境却由奇异而转入荒唐,全诗也更进入高潮,在令人惊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时间“丘峦崩摧”,一个神仙世界“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现。“云之君”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皆受命于诗人之笔,奔赴仙山的盛会来了。这是多么盛大而热烈的场面。“仙之人兮列如麻”1群仙好象列队迎接诗人的到来。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异彩缤纷,何等的惊心眩目,光耀夺人!仙山的盛会正是人世间生活的反映。那里除了有他长期漫游经历过的万壑千山的印象、古代传说、屈原诗歌的启发与影响,也有长安三年宫廷生活的迹印,这一切透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齐,才有这般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描绘。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最后在惊悸中回到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本来诗意到此似乎已尽,但是最后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埋没无闻l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较开明的,较为重视人才,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人才在当时仍然摆脱不了“臣妾气态间”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词出之于东晋的陶渊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赋“归去来”.李白虽然受帝王优宠,也但是是个词臣,在宫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约能够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称“天子”,君临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抹煞了一切人的尊严。李白在那里听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平常人的伟大之处。

这首诗的资料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它的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但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鉴赏梦游的意境;

3、情感目标: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2、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也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

教学难点:鉴赏梦游的意境。

主要教法:诵读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抓关键字把握文脉,抓关键句体会诗情,抓关键语段感悟意境。

教学用具:朗诵带、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忆李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诗句。

二、整体把握

1、学生试读,看注解,懂得字面意思;

①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

②以时间顺序概括全诗的每节大意,把握总体脉络。

三、品味鉴赏

1、赏析第1节:

①问题背景设计:梦游的原因是什么?文中哪一处的关键词语暗示了第1节是梦游的原因?

②写五岳、天台的作用是什么?(板书)

③最后四句,作者为了突现天姥山的高峻挺拔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④析或,云霞明灭或可睹给在梦境中才能游览的天姥山蒙上了一层什么样的色彩?

2、赏析第2节:

①导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天姥山到底是一番怎样的景致呢,让我们跟着诗人一步步地向那梦幻境界飞去!

②学生齐读。思考:请找出本节中写仙境的部分。

③第三层:

A、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B、学生随朗诵带齐读,把握节奏,感受意境,

C、学生评价、教师点拨;

D、检查预习情况:以抒情散文的笔调译写仙境;

(投影)要求:

a.不能直译原文;

b.文笔要流畅优美;

c、要能体现意境的特征。

E、交流点拨;

F、其实,诗人在登上天姥山后至梦见仙境之前,也看到了许多奇异景象,虽不是仙境,但所渲染的意境似乎已接近仙境了,这与仙境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G、体会浪漫主义创作特色:

a.再次出示李白的有关诗句,学生归纳;

b.在读过的1、2两节中,其浪漫主义创作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

2、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析留别(带讲背景),这首诗是为留给东鲁的朋友而作的,那么诗人要告诉东鲁朋友的真意是什么?(板书)

②找依据;

③但诗人梦醒之后的感受是什么?(找依据)

A、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B、哪几句诗体现了诗人对此采取的做法?

C、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板书)

四、教师小结,学生背诵仙境部分。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2.完成练习册。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教案(篇6)

设计意图

这首诗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李白专题的第一首诗,最能体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因此,教师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本诗独特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对李白的诗仙形象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据此,本节课确定了“理解本诗的情感脉络并赏析艺术特色”“探究李白被称为诗仙的原因”两个目标。关于这首诗的主旨历来都有争议,课堂上教者提供了相应的背景材料,让学生通过辩论,探究诗歌的丰富内涵。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诗的情感脉络并赏析艺术特色。

2.结合本诗探究李白被称为诗仙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由“梦”导入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峰,而他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则是他诗歌的高峰,是他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作。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李白,走进李白“梦”的世界。(投影展示学习目标)

提问:我们欣赏一首诗的时候,往往应该从题目入手,题目是理解诗歌的一扇窗户,是打开诗歌的一把钥匙。这首诗的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二、整体感知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自由读,概括思路。

三、赏析“梦由(前)”部分

指名读写天姥山的六句话,赏析诗句。

明确:写天姥山就是突出其神奇、高大的特点,表达自己的向往之情;主要运用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

四、赏析“梦中”部分,品味梦境

情景导入:现在我们就进入时间隧道,让时光倒流,重温诗仙李白的一个流传千古的奇梦。

1.先把这段描写切分为几部分。

学生思考:梦中的景色与情感经过了怎样的变化?(相机板书:美丽险怪辉煌;愉悦惊恐复杂)

2.赏析“我欲因之梦吴越……迷花倚石忽已暝”一段,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品一首诗就犹如品一杯美酒,品出滋味,品出情感,首先品一品诗人的炼字。

品味“飞”“送”二字的妙用。

明确:“飞”“送”两字先后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轻快、神往的心情。

3.赏析“熊咆龙吟殷岩泉……訇然中开”一段,

理解“殷”“惊”“欲雨”等词语的意思。

问:“列缺霹雳”,有人说“列缺”不能简单翻译成闪电,为什么?

明确:“列”可以理解成通假字。“列缺”为什么不能简单理解为闪电,主要原因是“列缺”描摹出了电光从云霓中决裂而出的样子,“列缺”实际上是将云层整个撕开(教师用动作表现)的感觉。“列缺”一词描摹出闪电在一刹那间的形状,然后紧接着才是霹雳,就是雷声,山峰崩塌开裂,乱石横走,地陷天塌。这就是和缓处则按辔徐行,紧急时又短兵相接。

朗读一下这几个短句,读出效果。

师:有没有发现,上下文句子的字数长短不一,跟前几天学的古诗不一样,为什么?

相机介绍“吟”这种古诗体。(投影出示)

①字数不定,有四言、五言、七言、九言,随诗人情感起伏而变化。

②压韵自由,可以换韵。③对仗无严格要求。

4.赏析“青冥浩荡不见底……仙之人兮列如麻。”

师:将“青冥浩荡不见底”一句中“青冥”换成“天空”行不行?

针对学生对“青冥”一词理解可能有的错误,教师提醒:我们可以驰纵想象,语文有很大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并不是无限的,我们去想去创造,并不是随便去想,并不是没有正误之分。有的想象不合常理,没有办法同整个诗句融为一体。所以一定要调整自己的思维,一定要校正你的思维,要让它和全诗融为一体。这里青冥要比天空显得深远些,它强调的是一种空灵的感觉,有开阔之势,感觉到有点昏暗,又不是完全的暗,有一点点微弱的光。

5.“诗人的‘梦,是美梦,还是噩梦?请结合诗句及背景资料,表达你的看法,看看谁才是李白的隔代知音。

投影出示背景资料,列举古人和今人的争议。如:

李白是一个爱做梦,并对梦有着奇特体验的人,他在许多诗里直言不讳地说过,供奉翰林是一场梦。如“一官即梦寐”;“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鲁中送二从第赴举之西京》);“长安如梦里”;“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登高丘而望远海》)等。

北大教授葛晓音《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一文片段:“这首诗的奇特在于梦境的不确定性,它可能是李白所向往的自由境界,也可能是他精神上迷惘失意的反映。甚至包含着他对长安三年一梦的嗟叹。正因如此,这诗才在给人奇谲多变、缤纷多彩的丰富印象的同时,又启发了多方面的联想。”

学生展开辩论。

师相机点拨:①梦中的景物、人物、动物或其他东西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影子吗?②请注意教材中文章后面的注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注释。

小结:梦境是宫廷生活、官场道路的折射。“一夜飞度镜湖月”的轻松愉快其实就是他被召入宫时的心情。“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就是出入官场的那种短暂的成功体验。而当他想逐渐融入时,却发现他曾经热切向往的上流社会原来并非那么美好:“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就是对官场的迷茫;“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象征着官场让人心惊胆战;“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象征着官场的变幻莫测。“云之君、仙之人”其实就是那些达官贵人。“日月照耀金银台”就是皇亲国戚们居住的宫殿;“虎鼓瑟兮鸾回车”就是达官贵人们出门时候的锣鼓开道。可见,梦游过程其实就是现实的曲折反映,梦中的仙界其实就是现实的官场,梦境中的奇特景象正象征着官场的险恶和变幻莫测。

五、赏析“梦后”

提问:这不是送别诗么?怎么没有那种杨柳依依的送别之情呢?没有那种“执手相看泪眼”的苦楚呢?

师:李白的诗常常不按套路出牌,打破常规,天马行空,自由驰骋。

重点赏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明确:李白一生经历坎坷,这句话道出了他对腐朽现实的憎恨与鄙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诗人也绝不低眉顺眼奉事权贵,宁可放浪山水之间,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傲岸与高洁。

提问:通过梦后所感,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请用一个词概括,请一小组同学依次回答。

学生交流:傲岸不屈、豪放不羁、追求自由、消极避世、寄情山水、无奈、愤激……

六、结合本诗探究李白被称为诗仙的原因

1.师:李白有一个美誉,大家也一定十分熟悉。这个美誉是哪两个字?

明确:“诗仙”。

2.学生结合这首诗讨论李白被称为诗仙的原因。

①诗的风格豪放飘逸,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投影出示资料:明代王思任《天姥》节选:

“天姥(比之于天台),仅当儿孙内一魁父,焉能‘势拔五岳掩赤城耶?”

师:这段话的大意是:“天姥山和天台山相比很矮,只能算是儿孙辈,充其量身材比较魁伟罢了,怎么可能‘势拔五岳掩赤城呢?”王思任似乎怀疑李白在“开玩笑”!其实源于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他塑造的梦境就是从他头脑中想象出来的,这就是浪漫主义诗作的两大标志:瑰丽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相机板书: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手法)

②文中的意象

结合诗句分析“瀛洲”“天姥”“白鹿”等仙界的意象。这是游仙诗的重要特征。

③李白的行为

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捞月而死。“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自青年时代就向往名山大川中的道士仙人,曾学道多年,跟很多道士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也为之写了不少诗文。(结合学生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④别人的评价

李白因一曲《乌栖曲》得到了“四明狂客”贺知章“谪仙人”的评价。同时代诗人元稹评李白“以奇文取”。白居易也说李白“才矣奇矣”,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热烈地赞颂李白:“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⑤李白书法

用大屏幕展示李白唯一存世的书法作品《上阳台帖》,让学生揣摩飘逸豪放的道骨仙风。教师模仿落款“太白”二字,在黑板上已写的“诗仙”二字旁写下太白。

七、总结全文,理清思路,指导背诵

一代诗仙已经作古,但浪漫主义的大旗却永远飘扬在人间。同学们要从李白的浪漫中找到激情,找到力量,找到美。让我们用李白的大浪漫去追求人生的大境界,高境界,开辟人生的新天地,将我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宽,更远!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人抒情的手法及其浪漫主义特征。

2、缘景明情,结合诗歌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3、通过诵读,置身诗境,了解诗人的情感。

4、感悟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怀,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挫折。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在《怀李白》中写道:“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今天,让我们再来欣赏他的另一篇诗作——《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解题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天姥山: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留别:明本诗写作目的。

三、朗读感知四、赏析全诗

(一)入梦缘由

1、诗人因何入梦?找出诗句。

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

2、为何从瀛洲谈起?表现天姥山何特点?又为何谈到五岳、赤城和天台?衬托神秘美妙、高大巍峨

瀛洲是传说中的三座仙山之一,虚无缥缈。这是以瀛洲陪衬天姥山,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山的念头。

谈到五岳、赤城和天台,是以这些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地勾起了诗人神

游天姥山的强烈愿望。

在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却把那高耸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仿佛那高耸挺拔、时隐时现的天姥山就在我们眼前。我们不由得跟着诗人的足迹,一步步向那梦境飞去。

(二)梦游之旅

1、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以时间、地点为序探究梦游之旅,并分析所见之景的'特点。

魂飞剡溪——凄清幽静着屐登山——高峻雄奇黄昏山景——幽深恐怖

洞天仙境——金碧辉煌、热闹非凡魂归枕席

(1)诗人是怎样到达天姥山的呢?——“一夜飞度镜湖月”

诗人是“飞”到剡溪的,一个“飞”字,夸张地表现出了诗人游天姥山的急切心情。

那么,诗人来到天姥山后先后看到了什么样的景呢?请以时间、地点为序探究一下诗人的梦游之旅,并分析所见之景的特点。

(2)魂飞剡溪

“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诗人梦见自己在湖光月色的照耀下,一夜之间飞过镜湖,又飞到剡溪。看到谢公投宿过的地方渌水荡漾,猿声清远,景色十分幽雅。“明月”“清猿啼”描绘出了一幅凄清幽静的剡溪美景图。

(3)着屐登山

“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登上天姥山上直上云霄的石阶,站在高山之巅,看到东海的红日在半山腰涌出,听见天鸡在空中啼叫。表现出了天姥山高峻、壮观、雄奇的特点。

(4)黄昏山景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则是展现了天姥山黄昏之时幽深恐怖的一面。

(5)洞天仙境

突然间,景象又起了变化。“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此时,在我们面前,霹雳闪电大作,山峦崩裂,“轰”的一声,通向神仙洞府的大门开了。从之前的昏暗恍惚到惊天动地,前者烘托后者,形成了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

接着,神仙出场。“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神仙纷纷出场了,穿着彩虹做的衣裳,乘着长风如骑着骏马,老虎在奏乐,鸾凤来拉车。诗人的想象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任意奔驰,展现了一派金碧辉煌、热闹非凡的神仙世界。此时,梦境已经达到了最高点。

(6)魂归枕席

可惜,好景不再,好梦不长啊!“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心惊梦醒,一声长叹,枕席依旧,刚才灿烂夺目的神仙世界已经不再。诗歌在梦境的最高点戛然而止,直转而下。

2、诗人为什么要着力塑造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知人论世)

背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

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临行作本诗。(幻灯片呈现)

用幻想世界的美好衬托现实世界的丑恶,用诗人在幻想世界的自由翱翔衬托他在现实世界的失意和碰壁。

虽然是在写梦境,但诗人依然是着眼于现实,为了一吐在长安之时积累的怨愤之气。

(三)惊梦长叹

1、梦醒了,梦碎了,诗人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慨?

(1)古来万事东流水,世事虚幻无常,人生如梦。(消极)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积极)

2、人生既会有灿烂的阳光,也可能有凄冷的风雨。面对逆境厄运的考验,古今中外人物是如何应对的?

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

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

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被显示的。——培根《谈厄运》

渔父:“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3、面对人生的沉浮,李白发出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愤慨。(主旨句)

五、小结:

李白的人生在天宝三年经历了一次沉重的挫折,但经历了挫折后的李白却走出了与官宦之道不一样的精彩人生,秀口一吐,就吐出了半个盛唐。人生总会有灿烂的阳光,也会有凄冷的风雨。让我们从李白人生如梦的感慨中感悟到他积极一面,相信乌云上面有晴空,风雨过后是彩虹。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

在朗诵中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和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

2、知识目标

认识李白,了解李白诗歌深远的影响和好处。

3、情感目标

熟悉诗人当进的写作心境,体悟诗歌所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绪

重点难点

1、鉴赏雄奇瑰丽、变幻莫测的梦境以及深层含义。

2、感悟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学习他独立傲岸的人格。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副对联: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请问:这幅这联写的是谁?(李白)

这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专题》。李白是我们陌生的老朋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与人称“诗圣”的杜甫是唐代诗坛的双子星座。

二、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是我国古代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是唐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思想,期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李白奉召进京,本想能借此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只给了他一个侍御闲职,并不重用他。而且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了权贵,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

政治上的失败使他情绪十分苦闷,也使他看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证明自己情绪的诗。

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一向是以诗仙的形象活在人们的心目中的。他渴酒“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文“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五岳寻仙,浪迹山水,就连他的出生和逝去也染上神奇色彩。传说他的母亲“梦长庚星而诞”,又说他的死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在人们心里李白并没有死去,只是去追赶他所喜欢的月亮了。李白诗自然隽永,雄奇飘逸,充满着超尘脱俗的浪漫主义情调。

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三、解题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成为乐府歌行体的一种。“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梦游是借“别”证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另名《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之后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古体诗。

四、字,词,音

天姥、瀛洲、剡溪、渌水、澹澹、霹雳、石扉、訇然、青冥、魂悸、鼓瑟、觉时、天台、语天姥、谢公屐、殷岩泉、栗深林、鸾回车

五、赏析第一节

1、齐读并思考:

①前四句诗写了什么?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什么要从瀛洲写起?

明确:写天姥山的神秘飘渺、迷离恍惚。

以瀛洲来陪衬天姥(侧面描述)。天姥山像传说中的瀛洲一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②后四句诗写了什么?用的是什么方法?

明确:写天姥山的高峻、雄伟。

比较、衬托。用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用“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句说明其高大无比。再以天台作陪衬,说天台之高“一万八千丈”,但在天姥面前却显得十分矮小,好象要拜倒在它的脚下。这样高大雄伟的天姥山,这样美丽的大自然,怎能不引起诗人梦游之念呢?

2、小结:

概括大意

本节总写天姥山的高峻、雄伟、神奇,这是入梦之由。

六、赏析第二节(结合多媒体)

第二小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可划分为梦到剡溪、著屐登山、夜间景象、神仙洞府、梦境消失五个层次,请概括景物的特点以及李白情绪的变化。

(1)梦到剡溪:清幽寂静

我想依据越人的介绍,梦游吴越,一夜之间就飞过洒满月光的镜湖。湖光月色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美丽的剡溪。谢灵运住过的地方现今还在,清清的溪水荡漾,猿猴的啼声凄清。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直挂云帆济沧海——飘然快意春风得意的李白踌躇满志兴高采烈的李白

(2)著屐登山:壮美奇绝

我脚上穿着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身子登上直入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还听到空中天鸡的鸣啼。山岩重叠,不明白拐了多少弯,我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陶醉的乐而忘返的李白

(3)夜间景象:离奇险怪

熊在怒吼,龙在长吟,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中间。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黑云沉沉啊将要下雨,水波摇动啊升起烟雾。

迷惘震惊苦闷抑郁的李白

(4)神仙洞府:壮丽辉煌美妙无比

电闪雷鸣,山峦崩塌。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青色的天空广大无边望不见底,日月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阙。穿着彩虹做的衣裳乘着风,云中的神仙啊纷纷降下。老虎弹奏瑟啊鸾鸟驾着车,排列的仙人啊象麻一样难以数清。

飘飘欲仙的李白

(5)梦境消失(过渡句,写应对现实的无限痛苦):

如此景象令我的魂魄忽然惊动,恍然站起身来,又长叹不已。醒来时身边只有睡过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更加失落惆怅郁闷的李白

总说:那里的象征意味是多重的。

梦游天姥的历程与作者寻梦长安的经历何其相似。

这不也是人生历程的写照吗?满怀理想,苦苦追寻,始达目的,但曲终人散,终归沉寂。

但那里更是作者新的理想追求,山川的俊美,仙境的奇妙,神人的自在,都深深吸引了作者,引发作者深沉的思考:什么才是人生的至境?什么才是真正的追求?

一个梦境即如是完美,那么真的名山大川呢?真的神仙洞府呢?

七、赏析第三节

1、“世间行乐亦如此”中的“此”指什么?

明确:指上节所写的梦境如烟,瞬息即散。这证明了作者陷入重重矛盾后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和伤感情绪。“世间”两句,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矛盾里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2、“古来万事东流水”一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与深沉感慨,这同时也证明,浪迹山水,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寻仙问道,正是为了心灵的抚慰。

3、“且放”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一方面,放鹿青崖、骑访名山反映了诗人与现实的对立,对恶势力决不妥协;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诗人放达的情怀和逃避现实的态度。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性格?在全诗起什么作用?

明确:

①傲岸性格,表现了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②是“诗眼”,起了揭示主题的作用。

八、鉴赏要点

从表面看,这是一首游仙诗,它的主体部分(“云青青兮欲雨……仙之人兮列如麻”)是关于神仙世界的描述;但诗人的游仙之念决不同于那种完全置身于世外的幻想,他之所以向往这个世界,是因为他厌恶眼前的黑暗的现实世界。这一点,诗人在诗尾有明确的表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才是全诗的主旨。从那里能够看出诗人追求个性解放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很明显。一是丰富的想象。诗人的想象有来源于民间传说,例如关于仙境的种种细节描述;也有出于诗人的人性爱好的,例如明月“送我于剡溪”,这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一样,是诗人把月看成最亲密的朋友。二是大胆的夸张。这种夸张不是简单的放大事物,而是融合着诗人完美的感情,如诗的开头写天姥山横空出世的雄姿,其中蕴含着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杜甫说李白“飘然思不群”,于此可见一斑。

概括主题:透过描述梦境,反映了作者政治上不得意,写出了诗人憎恨现实,追求自由

无限哀痛、留恋

延伸

以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作为资料,以“尊严”为话题,谈谈人生。

布置作业

把仙境改写成一个想象成一个场面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教案(篇9)

一.检查背诵

指名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文本鉴赏

1.研习第一节(入梦缘由)

⑴齐读第一节

⑵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

⑶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

2.研习第二节(梦游幻境)

老师语: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

⑴学生齐读第二节

⑵前后桌四人交流: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l-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⑶学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

⑷自由熟读“梦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诵。

3.研习第三节(抒情表态)

⑴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明确:

进步性:

⑵鉴赏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三.诗歌小结

1.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

2.你从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读出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

明确:

3.艺术特色

⑴构思奇特。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写出他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⑵想象丰富。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⑶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兼用长短句,打破“七言”的束缚。

四.作业布置

阅读文本中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写一篇400字左右的鉴赏。(小作)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教案(系列9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天姥吟留别课件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集锦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能帮老师们更好的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有了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幼儿园教案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集锦”,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学习目...
    2023-05-24 阅读全文
  • 刘姥姥进大观园课件教案9篇 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你整理了以下的“《刘姥姥进大观园课件教案》”。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写好教案课件,可以确保重要内容不被遗忘。欢迎你来品鉴本文!...
    2023-03-24 阅读全文
  • 游子吟课件14篇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些能用到的资料。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参考资料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才会更加好!只不过,你是否知道有哪些幼师资料种类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游子吟课件14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教...
    2023-05-13 阅读全文
  • 氧气课件教案系列(9篇)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整理了一些《氧气课件教案》资料。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 精心编制的教学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重点。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2023-05-03 阅读全文
  • 山中课件教案(系列9篇) 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山中课件教案,还希望您能从本网页有所收获。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 学生反应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
    2023-04-10 阅读全文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能帮老师们更好的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有了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幼儿园教案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集锦”,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学习目...

2023-05-24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你整理了以下的“《刘姥姥进大观园课件教案》”。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写好教案课件,可以确保重要内容不被遗忘。欢迎你来品鉴本文!...

2023-03-24 阅读全文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些能用到的资料。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参考资料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才会更加好!只不过,你是否知道有哪些幼师资料种类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游子吟课件14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教...

2023-05-13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整理了一些《氧气课件教案》资料。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 精心编制的教学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重点。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2023-05-03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山中课件教案,还希望您能从本网页有所收获。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 学生反应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

2023-04-1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