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去括号说课稿精选9篇

发布时间:2023-06-09

括号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我们的工作任务写说课稿是少不了的,为了让小朋友们的学习基础打牢,我们通常会在上课前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好的说课稿有助于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为了避免幼儿园说课稿随大流,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去括号说课稿精选9篇,带给大家。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去括号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尝试练习法、合作学习法。

课前准备PPT、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师: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新的内容吗?你对混合运算已有了哪些认识?

2、说一说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

(1)180-1206(2)1596(3)168(15+6)

二、自主探究

1、师:去过商店吗?下面我们一起去一家文具店看看。

出示:(图片)

钢笔:12元三角尺:2元文具盒:20元

2、师:能看懂吗?能试着编一道应用题吗?

生思考,指名回答。

3、现在老师要买5支钢笔和10把三角尺,一共要付多少元?怎样解答?请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口答,师板书。师:会计算吗?试一试。

有针对性地指名板演,其余在自己本子上完成。

集体评议。师:你是怎样想的?这样算行吗?

4、师:你能再接着提问吗?该怎样算?

同桌交流,指名说说。师:对于刚才学习的混合运算,你有什么收获?

5、出示:试一试

150+12065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评议。师: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

6、总结:刚才的这几道题目都没有括号(补充完整课题),想一想,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应怎样计算?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小组交流:这些题分别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独立完成计算,指名4人板演。

(3)集体订正,反馈、改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找一找错在哪里,再改正。做完后,同桌交流,集体评议。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

师:观察,每组算式有联系吗?估计一下它们的答案可能会怎么样?同桌每人选择一组算一算,看看有什么发现?

做完后,交流:你的估计正确吗?能说说为什么吗?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和第5题

学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集体订正。

四、总结质疑

1、师:本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学习什么?

2、布置作业:想想做做第6题和补充的混合运算题。

去括号说课稿 篇2

设计说明

本设计注重让学生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顺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一方面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解题思路和过程,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1、注重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解题思路和过程。

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本设计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组织学生充分表述解题的思路,在学生理解了“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基础上,结合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设置冲突引导学生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在引导学生解决例2时,仍然注重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解题思路,再列出算式。由于例2含有两级运算,因此学生列出的算式会呈现几种不同情况,由学生的解答入手,抓住冲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讨论,进一步体会规定保证结果唯一及追求数学表达简洁的目的,使学生深入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计算题。

(1)用竖式计算:45+37= 90-48=

(2)指名板演,并说出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2、出示口算题。

(1)口算下面各题。

2+4+3= 30+40+20= 2+30+5=

70-30-20= 17-7-5= 14-9-2=

(2)引导学生思考:连加、连减算式要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那么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一环节学习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自主探究,总结同级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出示教材47页例1主题图。

(1)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主题图,说一说图中的同学们在做什么。

(学生观察,互相交流)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思考: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

3、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4、全班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这道题的计算方法。

(2)每组派代表展示算法,并汇报计算方法。

预设

生1:因为要求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就要先求中午时阅览室有多少人,所以先列式计算53-24=29(人),中午有29人,再加上下午来的38人,就可以求出下午一共有29+38=67(人)。

生2:要求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要先求中午时阅览室有多少人,再加上下午来的人数,就是下午阅览室的人数,列综合算式是53-24+38=67(人)。

(3)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解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汇报。

生3:不同点是第一个算式是分步计算;第二个算式是综合算式。相同点是都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5、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理解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6、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时,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去括号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2、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能用三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资源:

投影、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回忆一下,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能说说在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怎样算吗?(生答)那么,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一个问题。

揭示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题:计算300-(120+25×4),说说:这道题有什么样的特征?

2、先独立计算,并指名一人板演;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合同范本网 WwW.JHT868.COM)

4、在班内汇报交流算法;

5、小结: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也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在计算中还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三、巩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2人板演;

(2)指名板演学生说一说: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3)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任选其中一组独立进行计算,想想:这一组的三道题有什么联系?同时指名2人板演。

(2)集体订正;

(3)分别比较这两组题,说一说:各组中的3道题目,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指出:在含有小括号的两步与三步混合运算中,都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和第5题

(1)分别先了解清楚题目中告诉我们的信息;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学生理清数量关系;

(3)汇报交流解题的思路;

(4)学生口答列式。

四、总结质疑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想想做做”第3题、第4题和第5题。

板书设计: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300 -( 120 + 25×4)

=300 -(120 + 100)

=300 - 220

=80

先算小括号里的,在计算中还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去括号说课稿 篇4

一、学生状况分析

“去括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的第5节。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本章第一节《字母表示数》后,对字母表示数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特别是经历了用火柴棒摆正方形的数学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比较、猜想与归纳。结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充分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突出了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及其发展过程的整体认识。

学生天生就有一种追求完整,化繁为简的审美情结,也就是说: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去括号地冲动。因而不必担心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教师要组织学生立足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引导他们每一个运算步骤都要依据的重要性。相信学生能很好地掌握,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

“去括号”是从已有的知识构建回顾出发,遵从情景引入的理念,灵活地、创设性的处理教材的一节课。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有“观察,分析,比较情景中的问题→建构数学模型→猜测→总结,交流→验证”的情感体验与经历。本节课由于其内容简单,大部分学生也具备独立探究去括号法则的能力,鉴于此,本节课除了让学生体验自主求知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本小节教材大量的基本运算、严密的代算推理的特点。从注重双基、揭示知识发生过程着手,更好地发展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中要求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突出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本课时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大胆去说,去观察,探讨,引导学生去发现、比较、猜想与归纳。注重的是学生自己探索性活动的投入程度和积极性,突出“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的教学价值理念。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去括号法则.

2、应用:应用去括号法则,能按要求去括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不要只考虑括号内的部分项,而要考虑括号内的每一项.

2、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知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去括号使代数式中符号简化,也便于合并同类项,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去括号法则的探索与运用

教学难点 利用运算律去括号

教学方法 发现尝试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民主意识的体现

学法引导 练习→去括号法则→练习巩固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与分析:

本节课由六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① 回顾导入;②新课讲解;③ 验证新知;④应用举例 ,巩固法则、 练习提高;⑤归纳小结。⑥布置作业。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

第一环节、回顾导入

内容:

给出教材上的问题情境,引导全班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注意学生的不同解法、引导他们讨论各自解法的合理性。

目的:

在于从回顾已有的知识出发,遵从情景引入的理念,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兴趣, 让学生体验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效果:

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计算搭建正方形所用火柴棒的根数的同时,屏幕上辅助显示其形成过程,这样做巧妙地滲透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在思考、观察的时候,很自然的想到尽管观察的角度不同,但计算搭建正方形所用火柴棒的根数应该是相等的,但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呢?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它们作进一步的比较。”同时板书课题。于是教学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学生因急于解决问题而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第二环节、新课讲解

内容:

师生一道继续上述问题的数学求解活动:运用运算律,化简上述答案,并作比较。

目的:

经过师生交流,屏幕显示两道运用运算律化简的例子,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全面参与教学活动,体验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进一步体会到字母可以表示数,运算律对于含字母的代数式的运算也适用的道理。目的在于借助运算律化简,得出几种不同的表示火柴棒根数的结果是一致的,从而为归纳去括号的法则作铺垫。

效果:

本环节从过去所熟悉的运算律入手,师生共同交流较为充分,在互动的过程中不仅有机滲透了字母表示数的思想,也通过运算律解决了学生心中的悬念(几种不同的表示火柴棒根数的结果是否一致?),让学生体会到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得出去括号法则

第三环节、验证新知

内容:

请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合理地解释:a-b-c,也可以表示成:a-(b+c), 因此: a-(b+c)= a-b-c

目的:

在同学们归纳了去括号法则的基础上,再应用生活中的经验加以验证,更进一

步认同去括号前后几种不同的表示火柴棒根数的代数式所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从另一方面为了说明数学是来源于生活而运用于生活的道理。此时安排同学们联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也是为了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

效果:

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并留心观察学生中出现的个别特例. 课堂上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形成有机的结合,课堂气氛因此显得格外轻松.

第四环节、法则运用

内容:

⑴ 讲解实例,巩固法则;⑵ 随堂练习,讲练结合。

目的:

通常情况下,教师应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即使连续三天用一种教学法,学生照样厌烦。本环节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和巩固练习,这其中既不乏自主讨论,归纳总结,又强调了学生明晰每一个运算步骤都需要依据的观念,培养了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同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设置试一试、想一想等有创新思维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在数学发展方面的需要。

效果:

学生都能独立完成课本中随堂练习,再通过互相交流后对课后习题也基本上能解答出来。

第五环节、师生交流,归纳小结

内容:

结合课本第108-110页 的内容,讨论有关的问题,并说说学习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总结以下内容:

1.今天,我们利用乘法分配律得到了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和“+” ,括号里各项不变号.

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和“-” ,括号里各项都变号.

2.大家应熟记法则,并能根据法则进行去括号运算,现在,大家再一起跟着我说一遍去括号法则顺口溜:

去括号、看符号,符号变换最重要,括号前面是正号,里面各项保留好;括号前面是负号,里面各项全变号.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目的:

师生交流、归纳小结的目的是让学生准确全面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及时归纳 知识的习惯。

效果:

课堂上,学生发言非常积极,而且能够准确全面的表述。

四、教学反思:

1、辩证的看待任何事情,包括教学,是科学的态度,也是课改应坚持的原则,传统的课堂有没有优势?有没有可取之处?回答应是肯定的。如何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即如何寻求热烈的课堂氛围与扎扎实实地落实“双基”的有机结合,这都要求现代教师要具备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扎实的专业水平作后盾。

2、学生总是从自己已有的想法、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去理解教学中碰到的新事物。学生曲解,甚至修正新知识的含义,以适应原有的认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学生们想当然的自己制造一个定理去解决所遇到的题目,以至于错想成自己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确。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应追究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让学生真正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即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3、课改、新教材显示了其强大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只要在把握新教材的育人理念的前提下,立足双基,巩固提高,再恰当地采用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和手段,那么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就顺理成章了。

去括号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小括号》是在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例2中出现,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重点是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通过学生熟悉的购买面包的情境,解决“还剩多少个面包?”这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解决。使学生感受到不只是单纯的计算题有不同的算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重在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在一年级新教材中,小括号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编排。从剪星星的情境入手,通过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感受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明确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最终落脚点是运算顺序,强调的是算法。在这里,小括号的出现,也增加了式题的变化,能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因此本节课的定位是让学生通过问题情境,感受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明白小括号的意义,知道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会按照正确的顺序口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不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有一定计算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同时,学生在前面的口算学习中,会用圈、画等符号标注口算过程,这为学生“创造”小括号提供了素材。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结合学生知识经验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我们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计算。

2、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3、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知道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四、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比思考——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中,通过问题情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学习中。学生自主尝试动脑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去探究、发现新知。教师适时指导并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思维指向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探讨,想出办法、找出途径,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自主建构知识,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计算的顺序。

3、巩固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首先通过一分钟常规口算练习,将学生的计算训练落实到课堂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再通过一组加、减两步式题口算,回顾没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的计算顺序,为新知学习做铺垫。

(二)引导与尝试

从三个层次进行新知教学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课件动态展示教材74页例3的情境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活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通过直观操作,为新知提供研究的素材,并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形成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是学生熟悉的连减方法,列出算式并标出计算的过程,算出结果;另一种是先加后减的思路。在此过程中注重发散学生的思维,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训练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过程,抽象成算式,使学生经历从实物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的思维过程。

然后聚焦到“先加后减”的方法,通过尝试将两道算式写成一道算式,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不能先算加法该怎么办?让学生感受到引入符号的必要性,进而想办法“创造”符号,最后统一符号,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

3、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主要是促进知识结构的形成、新知识模块的建立、解题技能的优化和思想方法的提高。因此在学生经历了刚才的“创造”过程,已经初步明白小括号的作用,再通过几个式题练习,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总结归纳出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三)巩固运用

做一做:通过算一算、说一说、比一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没有小括号的算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练习十七第3题:通过一道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小括号的意识和能力。

摘苹果:趣味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巩固运算顺序。低年级学生要保持长久的学习状态,必须有吸引他们的内容,摘苹果增强计算的趣味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继续参与的积极性。

去括号说课稿 篇6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的意义,认识它的作用,掌握带的加减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的加减两步式题.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的作用

教学难点

掌握带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卡片)

3+8= 4+5= 6+7= 12-7= 12+6=

13-8= 18-7= 13-4= 15+2= 7-4=

2、说出下面各题的计算过程

5+2+8= 9-4-2= 4+6-7= 8-2+5=

师:刚才我们做的加减两步式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从左往右)

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你们愿意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帮小明解决一个问题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设疑引出

师: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看望姥姥,回来的时候,姥姥家的小方姐姐送给小明一把糖果,小明把这些糖果按照颜色分了类,你们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呀?演示课件“”

你能帮小明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块糖吗?

学生自己算出糖果的数量以后,集体进行交流.

问: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算的?如何列式?

学生汇报,老师随之板书或继续演示课件“”.

学生一:先把2块黄色的和3块绿色的糖加起来是5块,再把5块和7块红色的糖加起来就是12块.(板书:2+3+7=12)

问:谁和他的算法不同?

学生二:先把2块黄色的和7块红色的糖加起来是9块,再把9块和3块绿色的糖加起来就是12块.(板书:2+7+3=12)

学生三:先把3块绿色的和7块红色的糖加起来是10块,再把2块黄色的和10块加起来就是12块.(板书:3+7+2=12)

师:这个算式的第二步还是2加10吗?(不是,是10加2)

怎样列式才能表示第二步是2加10呢?(把2放在最前边)

修改板书:2+3+7=12

问:连加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从左往右)

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和你们刚才说的计算过程还一样吗?(不一样了)

要按照你们刚才说的算法,又要和以前学习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相符合,怎么办?(学生产生疑惑)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能帮你们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是(出示:( )).你记住它的样子了吗?请你随老师一起写一写(学生书空的写法).

(2)认识的作用

师:有了,就可以改变原来算式的运算顺序了,的作用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来.这道题我们要先算3加7,就把3+7用括起来.(板书:在3+7处用红笔画上)

问:有了,“2+(3+7)=”这道题要先算什么?(3加7等于10)再算什么?

板书:

2、教学例3

师:我们知道了的作用,如果遇到带的算式,你会算吗?

板书:15-(6+2)=

学生试着算一算,然后进行交流.

问: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加2等于8,再算15-8=7)

3、运算顺序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那么带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它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师生共同出: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54页的做一做

12-5+4 = 14-9–3 =

12-(5+4)= 14-(9-3)=

学生独立完成以后,集体订正: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比较:每组的上下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强调:做计算题,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

2、下列题中,哪题先算“3+4”?为什么?

3+4-5 15-3+4 15-(3+4)

3、给下面的算式添加运算符号,使算式成立.

7○6○3=10 5○2○4=11

14○2○8=4 9○5○3=7

12○9○7=10 16○6○4=6

四、课堂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课题:

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想法吗?(学生自由发言.)

五、作业

教材第55页的练习十三1、2

1. 13-4+5= 7+7-6=

13-(4+5)= 7+(7-6)=

2.6+(40+30)= 5+(46-6)= 20+50+9= 80-(50+20)=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变魔术

活动目的:

巩固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活动准备: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人,选出组长.

每组发给3个数字卡片、2个加号、2个减号和一个.

活动过程:

1、各组组长分配卡片(其中三人各拿一个数字卡片,另外两人各拿两个运算符号,剩下的一个人拿).

2、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商量魔术变换的步骤(六个人手拿卡片,怎样变换位置,分别组成不同的两步式题,变换的题目越多,成绩越高)

3、各组按顺序进行变换题目的魔术表演,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计算,大家做裁判.每个组表演结束后,要统计出变换题目的数量.

4、表演全部结束以后,根据各组变“魔术”的质量和数量评选出优胜小组.

去括号说课稿 篇7

第十课时小括号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二)能力训练点

1、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3、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地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直接说得数。

15-6=17-8=5+4=8+4=

5+6=11-4=

2。说说14-8-3、8+6-7、15-7+5的计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两步式题。

2、教学例2。

⑴出示糖果投影图:

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⑵同学们拿出圆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①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②把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

③样列算式呢?板书:“10—2—3=”“10—(2+3)=”

第一种算法: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板书课题:“小括号”

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

10—2—3=10—(2+3)=

④引导学生计算。

10—2—3=先算10—2=8,再算8—3=5。(板书结果)

10—(2+3)=先算2+3=5,再算10—5=5。(板书结果)

(三)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明确: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板书)

教师指出:这个括号与前面的填括号的题不同,如5+()=11是要在括号里填一个数6,而10—(2+3)括号里给出了数和加号,是要先算2+3=5

板书设计:

春季,教学

去括号说课稿 篇8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以及前后联系:

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继合并同类项后学习的,在今后所要学习的整式加减、分解因式、分式运算、解方程以及今后的数学运算都经常用到,学生对本节课掌握如何,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因此去括号这一节内容在本章中甚至在以后的学习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去括号法则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能否准确使用它,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去括号法则,通过学生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突出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括号前是-号,去掉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符号处理。这是根据学生年龄的特征,他们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不够,考虑问题有欠周全而确定。在突破难点中,主要是通过应用法则时,列举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错误,例如:学生在去括号时,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掉负号后,学生往往只会改变括号内第一项的符号而忽略了其它项的符号。针对这些错误的解法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而突破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能用运算律去括号。总结去括号法则并能用法则解决简单的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对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观察、比较归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新知的精神,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建立自信心。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采用了设计问题情景,引导探索、发现法则、应用法则的模式展开。

数学情景教学中应该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各种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和接近实际生活的情景创设,巧妙地把学生的数学认识活动和情感交流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原则在设计问题情景的教学中采用令学生感兴趣的火柴棒搭正方形的探索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利用多媒体演示三种不同的搭建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图形变化的同时全身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去,亲自参与思考、发现和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探索新知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展开讨论,探讨去括号的方法,教师则进行巡视并引导学生利用分配律去括号。学生在利用分配律去括号时可能会对第二个式子中-1的出现产生一定的困惑,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会先让学生思考-2可以分成哪两个数的乘积?学生容易得出-2等于-1乘2,通过类比学生也就容易明白-1的出现。

为了帮助学生对法则探索,这里还设计了接近实际生活的问题2,在学生完成式子的变形后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式子中等号两边画红线部分的变化情况,并回答下面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括号中各项符号的变与不变是由什么确定的,有了上面几个问题做铺垫,去括号的法则已经是呼之欲出了,然后我再以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具体体现如下:括号前是正号,去掉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的符号变还是不变,括号前是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的符号变还是不变;为了强化学生的记忆力,这里把法则编成顺口溜,去括号看符号是正号不变号是负号全变号。

探索法则、发现法则是这节课的重要部分,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探索、交流、讨论的.空间,让学生自己体验法则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和掌握。

发现法则后接下来的是应用法则,在应用法则中,这里设计了三道例题,例1的目的是想让学生熟悉去括号法则初步学会用法则去括号其中三题使学生明白去括号还可以简便运算,例2的设计主要是让熟练法则、掌握法则并突破重点、难点。例3的设计是通过变式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在例题的教学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先独立思考完成并进行小组交流成果,而教师只是进行巡视并收集他们的错误解法进行板书,让学生展开讨论错在哪里,加强学生对法则的理解。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分析

教学心理学认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与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本节课采用了设计问题情景、引导探索、发现法则、应用法则的模式展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法则、发现法则、应用法则,教师只是做适当的引导与启发,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课程标准理念。

2、学法分析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记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合作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根据这一原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发现规律,逐步掌握,自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养成交流与合作的习惯,形成勇于创新的科学。

去括号说课稿 篇9

一、巩固准备

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5梅742梅680梅439梅363梅956梅8

45梅596梅854梅672梅664梅451梅3

3脳204脳1227脳245-39

2、谁最棒

47-(23+14)63梅(14梅2)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1)说说我们在计算中,见过那些括号?

(2)我们已经知道,在列式时为了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要用到括号。但有时只用小括号还不够,还要用到中括号。(板书[])

说明:像这样的括号,叫做中括号。(说明中括号的写法)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带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式题。(板书课题2、教学例题。

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这道算式,(板书例题):请大家说一说,这道题有怎样的特点?说明小括号外面还有中括号。让学生说一说要先算哪一步。

⑴认真观察,全班交流讨论

⑵汇报观察的结果,全班交流讨论

⑶教师提问:有了中括号的参与,你明白了运算顺序吗?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规范的进行算式计算的板书

3、算一算、比一比

请学生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三、课堂练习

1、教材上的练一练

2、补充练习

为支援受灾学校的学习,新华小学部分学生开展了捐书活动,四年级捐书120本,

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捐20本,六年级捐的书是五年级的3倍,根据新华小学捐书的本数,25所这样的学校可以捐书多少本?

问: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谁?

2、说说带有中括号的算式,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板书设计:中括号

47-(23+14)360梅[(12+6)脳5]

=47-37=360梅[18脳5]

=10=360梅90

3梅(14梅2)=4

63梅7

=9

相信《去括号说课稿精选9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说课稿,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括号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去括号课件教案5篇 基于您的需求,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为您提供去括号课件教案。每位教师都需要撰写教案和制作课件,以便在授课时进行依据。现在正值编写教案和课件的时候。我们相信,您一旦参考了这些资料,一定会有所收获!...
    2023-05-21 阅读全文
  • 螺号说课稿精选 作为幼儿园教师,说课稿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学会准备的东西,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欲望,我们将会准备一份生动有趣的说课稿,有了说课稿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优秀有创意的幼儿园说课稿要怎样写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螺号说课稿精选”,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教学...
    2023-04-27 阅读全文
  • 《鲸》说课稿精选9篇 要想充分的改善课堂气氛,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的完成自主学习过程,教师每天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教案必不可少。写好教案可以带动课堂氛围,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请阅读由栏目小编为你编辑的《鲸》说课稿,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2023-03-23 阅读全文
  • 埃及说课稿精选9篇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需要有能力来保证课程的顺利开展,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一般都会准备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育目标。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埃及说课稿"这样的内容,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2023-04-08 阅读全文
  • 《插秧》说课稿(精选9篇) 一个毫无特色的教师,他所教育的学生同样毫无特色。因此,老师应该认真制定教案,为课堂授课打好基础。一份完整的教案通常包括三个部分:摘要、过程和反思。现在,栏目小编为您准备了关于《《插秧》说课稿》的内容,希望您喜欢并与您的朋友分享!...
    2023-05-19 阅读全文

基于您的需求,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为您提供去括号课件教案。每位教师都需要撰写教案和制作课件,以便在授课时进行依据。现在正值编写教案和课件的时候。我们相信,您一旦参考了这些资料,一定会有所收获!...

2023-05-21 阅读全文

作为幼儿园教师,说课稿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学会准备的东西,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欲望,我们将会准备一份生动有趣的说课稿,有了说课稿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优秀有创意的幼儿园说课稿要怎样写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螺号说课稿精选”,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教学...

2023-04-27 阅读全文

要想充分的改善课堂气氛,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的完成自主学习过程,教师每天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教案必不可少。写好教案可以带动课堂氛围,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请阅读由栏目小编为你编辑的《鲸》说课稿,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2023-03-23 阅读全文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需要有能力来保证课程的顺利开展,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一般都会准备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育目标。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埃及说课稿"这样的内容,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2023-04-08 阅读全文

一个毫无特色的教师,他所教育的学生同样毫无特色。因此,老师应该认真制定教案,为课堂授课打好基础。一份完整的教案通常包括三个部分:摘要、过程和反思。现在,栏目小编为您准备了关于《《插秧》说课稿》的内容,希望您喜欢并与您的朋友分享!...

2023-05-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