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汇总

发布时间:2023-05-28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通过各种社交媒体,感言可以迅速地传达出去,在我们经历非常重要的事情时。就会有感而发的感慨一番,发表一些感言,感言给予了我们表达内心的机会也鼓舞了别人。今天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篇充满智慧的“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文章,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1】

高拱年岁已长,身体渐衰,是看不到张居正下葬了。虽然张居正在高拱临终前的几个月专程拜访了闲赋乡舍的高老,似乎二人已前嫌尽弃、间隙消弥,尘事尽散,梦渐安平。但高拱可以不见张居正之丧,却不能让张居正安寝于墓中,其一纸《病榻遗言》却致一生荣耀致极的张首辅落得个家产尽抄、褫夺谥号、迫夺御赐、子孙充军;惟没有开棺鞭尸,算多少保全了些体面。高拱的“阴招”之险,古今无人能及。张居正生前观世悟禅自言的“如入火聚,得清凉门”终变成了破败的华梦,真正“入火聚得清凉”的却是他的继任首辅申时行。人性的阴阳、事情的正反,参悟与执迷,事事与非非,尽在眼前身后。这一切正应和了“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

开朝洪武以来的文官制度,历二百年,早已由制度化为骨气,融到了文人的血液里。古怪、清贫而又铁骨铮铮海瑞不得不说是这种骨气的一个典范。一名文官即然为讪君直言可以不惜性命,那官印、荣华又岂能羁绊了骨气。这是一种执拗,也是一种单纯,但却缺少了些情趣。“他的思想不是得之于天赋,而是来自经常的、艰苦的自我修养”,也许固执的海瑞永远无法理解“一个女人如有情趣,那么不论她过去是娼妓、已经结婚或正在怀孕都毫无妨碍”。

戚继光虽有些孤独,但终是生逢时、命合运的,外有倭寇之患,内有首辅之助。他虽然改变不了陈旧的体制,这是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但在可能的范围内,他已经最大地适应环境发挥他的军事天才了”。“戚继光的天才之处,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这也许就是戚继光止止堂的座右铭吧!“他的长处,在于他没有把他人事上的才能当成投机取巧和升官发财的本钱,而只是作为建立新军和保卫国家的手段”。

李贽是一个矛盾体,矛盾得让人理不出头绪。“一个农民家庭如果企图生活稳定并且获得社会声望,惟一的道路是读书做官”,李贽也走了这条路了,读了经史子集,做了官。可后来却辞了官,寄居于朋友家研究起了史学,要做学问家。这读书是目的呢?还是路径呢?怎么当路径走了一程,转而又变成目的了呢?既然把读书变成了目的,一介儒生,后来为什么又遁入空门,出家了呢?逃离了世俗的羁绊,又去研究世俗的经史,这倒底是出世了?还是入世了呢?李贽终其一生,不过是一个追求个性与自由的孩子。他极度自我,却又没有自我,正如“自我只是一种幻影,真正存在于人世间的,只有无数的因果循环”。他在狱中自裁气绝前写了王维的“七十老翁何所求”来解释他的死因,也是极为贴切的,不知求何所求?他不知在这个世界上应当建设些什么,但他从他的阅历与思考中知道,为了得到自由与解放应当打破些什么,只是生命将息,力不从心,无所求了。

这就是万历十五年,自此以后,万历不朝。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2】

洋洋洒洒近三十万字的《万历十五年》今天终于读完了。一部历史书竟能让我如饥似渴、手不释卷地读完,连我自己都感到些许诧异。一部书只写了一年 —— 万历十五年,写了几个人,写了几件事,场景不可谓不小,正如该书作者黄仁宇所言: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听人言,大师就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人。比起许多鸿篇大作,《万历十五年》实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却浓缩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兴衰成败,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将整个中国历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仿佛读完这一年,顷刻间便能在读者的脑海中建构起清晰的历史脉络一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以知一叶而知全秋的写法,将整个中国历史映耀脑海。同时黄仁宇先生的文学化写法,使读者丝毫感觉不到干巴枯燥、索然无味的历史书,而是在品味小说,鉴赏诗词般,一泻千里地读完。读完后还感觉唇齿留香,余香满颊。细细玩味着,浅浅尝茗似的,在脑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简直就是在品尝一道大厨精心制作的文化大餐。

当我们品味这道美食时,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国是一个有极强文化传统的封建王朝,在秦统一中国,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废黜百家以来,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发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精神上的统一引导中国的发展。众所周知,先秦哲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可到了汉代却独尊儒术,这并不能归咎于生物的随机选择,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这在以土地为基本生活资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钱穆先生曾说,中国的国家是国与家的结合,上至君主下至户主,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是具有绝对权威的。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内户主具有权威是生理中产生的,而君臣关系则是一种社会关系,儒家的“仁”很好的调和了个中矛盾,使得家国一体。家是一国,国是一家。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万历皇帝是具有绝对权威,自己可以随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张居正、申时行等代表的士官阶层对皇权却是一种无形的钳制。这与西方的三权分力是不同的,三权分力讲究平等,而一士官阶层对皇权的钳制则是不平等的。士官对皇权要尽忠、尽孝、尽义,是为了辅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给予的拘束。这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而士官对自己也是从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己。这就造成了重礼轻法,重道德轻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围了。每个文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有自己的良心,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从这里看,张居正死后被谏,乃至于被鞭尸,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家国同构的社会,讲究尊上敬祖。尊上为忠,敬祖为孝。自古以来,忠孝占据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儒家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中的礼可以用于治国,孝可以上升为忠。观其《万历十五年》一书,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等,哪个不是先强调家,再来治国的呢?

《万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图。它就是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兽。它要吃人,它将人变成怪兽。张居正死后被吃,海瑞被吃,申时行被吃,戚继光被吃……还有无数人都被这张沾满鲜血,腥臭无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这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3】

万历四年,1576年,朱翊钧收到了一举报信。辽东督查刘台,举报张居正。刘台罗列的七大罪状,这也都是疾风骤雨改革中常有的事,虽然每件事情本身问题不大,却是其中的张居正的要害,首辅怒了。

在明朝,官员之间互相举报和弹劾,本身明朝特色,为何首辅对此事怒了呢?是因为他怕是吗?非也!关键是举报他的人,既非他的上司,也非政敌或同僚,而是他心血栽培、一手提拔的学生。

一个人要想成功,考取功名只是一小步,而有人支持那才是王道。而刘台得到了首辅大人的支持,因为张居正的提携。他在高中进士后仅仅两年,就成为辽东督查,那他为什么要这样黑老师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老师以前一直给他鸡蛋,忽然有一天没有给,他不高兴了,因为他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属于谁?辽东将领事李成梁,打了大胜仗,刘台眼红,抢先写了喜报邀功,这种事是犯禁的,按制度应该降职惩罚,当然作为首辅的张居正也可以低调处理,大概是想教育一下学生,以儆效尤,首辅法人就对刘台予以公开训斥、通报批评,这下鸡蛋没吃到,学生不干了,黑了老师。

其实这样的弹劾在明一朝,不算新鲜事,但是抛开事情本身来说,却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在以尊儒礼制为核心的治理模式下,连自己的学生都起来反对自己,这是多么挂不住面子的事情啊!为此,首辅提出辞职,未果。加之首辅本身的私德并不是多好,后来的清算,从个人到制度,将本来可以振作起来的明朝,重新带回了死亡之路,首辅的心血也成了回光返照。以道德治人、整人,这在明朝也是极为推崇的一件事,任何事情,只要和道德关联,死亡概率大大提升,道德要不要讲?那肯定是要讲的,但是讲什么,是要有选择的,每次看到宣传孝道的“二十四孝”图时,后背就发凉,那些手法极端、思想错误的尽孝方式原封不动的示众并加以宣传,是懒啊?还是没有甄别的能力?

一个王朝也罢,家庭也好,亦或个人,好多东西是相通,但我们自身轨迹运转一段时间之后,必然形成惯性,有些东西是好的,应当予以坚持,但是对于那些不合时宜,与历史潮流逆向的东西,一定要摒弃,予以革新,这也算读书的一点浅薄收获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4】

历史沧桑,到头来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逝在我们目光尽头。又是一个长假,终于又拿起了读了一半的《万历十五年》,重新翻开读到孤单的将军戚继光,读到首辅张居正,读到万历皇帝。曾有人感叹道:历史竟然可以这么写!是的,在读本书时,我也有同感,这本书不是单纯的描述历史,而是生动的分析历史。本书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到英文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读到所在,我想本书说到的末端小结也许正是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结证。

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黄仁宇先生由于为了写一个论文从此结缘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让读者对历史长胜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但他应该知道,实际上文官集团的力量是一个皇帝难以约束的。我终于知道,一个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读到张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便是牺牲品。戚继光和张居正一样是很有作为的,戚继光发明的战法确实令人惊叹,这让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发明了各兵种协同作战,并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将军炮,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应用,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西方国家已经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这一年正值西欧历史上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扩展阅读

万历年心得感悟


 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感言, 感言是关于生活和人生真谛的精妙呈现,一篇感言要怎么才能写好呢?您是否了解“万历年心得感悟”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1

曾经有同事和我讨论《万历十五年》,问我“张居正、申时行、海瑞,你愿意做哪一种人?”我说哪一种都不做,因为他们都是失败者。

张居正是万历首辅,他的初衷很好,激进而大刀阔斧的推行万历新政,国库确实充实了很多,明朝也出现了一些暂时的新气象,算得上是一个有作为的人,但是他推行的清丈田亩脱离实际,不符合当时的情形,推行不下去的时候,他不仅不会从技术的层面来思考其中障碍,反而刚愎自用,强行推广,结下了很多仇怨,加快了他后来下台的速度。

张居正从小聪明过人,十六岁考中举人,饱受传统教育,他把道德放在首位,按照申时行的说法,认为人的欲望有“阴阳”两面,阴的一面是人自己内心的、不可告人的私欲,而阳的一面就是可以公示于人的表现。所以作为首辅,张居正理所当然的赞同节俭,也要求官员节俭,这是他“阳”的欲念。另一方面,他出生于一个秀才之家,从未大富大贵,一旦高居显位,就极度奢靡,在他看来,自己作为首辅,劳心劳力,享受一下是可以的。政策上的刚愎自用,个人生活的阴阳两面,成为了张居正被人攻击的原因,以至于死后都不能入土为安。这让我想到了在竞选制的国家,在审查竞选资格的时候,竞选人的财产也要被列为参加竞选的条件,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万历年间文官不睦,是申时行上台后着重要解决的问题,他以“和事老”的姿态出现在万历年间的政治舞台上,认为大明的最大事务就是缓解文官之间的矛盾,大明王朝能够在平衡状态下得以运行。他之前追随张居正,亲自目睹了张处理文官不睦的方法,是主观上控制或者严禁文官之间的不睦,当然他也见证了张居正最后的结局:一次偶然的病就让他莫名其妙的死去。

申时行要吸取他前任的教训,他的经验就是: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看它与所有文官的习惯是否相悖,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是空中楼阁。尽管如此,三派文官对他还是不满:搜刮自肥的人认为他太假,甘守清贫的人不满于他对贪官的温和,而大多数人认为他没有是非观念.....,所以一旦机会来临,他也被众人踩在脚底下。

海瑞是大明王朝的异类。和他的同僚不同,海瑞不相信治国的根本大计,是在上层悬挂一个抽象的至善至美的道德标准,然后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的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他尊重法律,按照最高限度执行,但是又始终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他认为人的行为可以简单的分为“善、恶”两个范围,甚至在一些不能决断的案件上,也可以凭借善、恶来裁决。他认为君子为官的动机,无非就是恻隐与义愤,所以他的信条和个性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其悲剧性的结局说明了以个人的道德之长,仍然不能弥补组织和技术之短!

张居正的美好初衷和强硬手腕,开创了万历新政,但是并没有让他成为流芳百世的不朽,由于主观能动性过大,反而是落到了死后几乎被挖出来鞭尸的地步。申时行一生奉行“周而不比”的处世原则,最后让自己成为了所有文官的敌人。海瑞的执着与坚守,一生的仕途阴差阳错,他的死,让很多人叹息:这个人终于死了!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2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评价很高的书。暑假中读后颇有感触。下头分几个部分谈一谈。

一、先说说黄仁宇先生其人。黄仁宇,湖南长沙人,以往学过工科,在报社工作过,当过兵,之后又在美国攻读历史。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历史有了自我独特的思考。

他在自序中提到他与明史的联系,博士论文做的就是明代的漕运。为了写书、做论文,他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读完了《明实录》133册,再加上写书的时间,一本不厚的书竟用了7年的时间!如此严谨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而正因为他的治学作风才有可能写出如此精彩,有影响力的巨著。

二、谈谈这本书。明朝税重民穷,水深火热是众所周知的。《万历十五年》之前的很多作品有的认为税收过多是百姓贫困的首要原因。而黄仁宇先生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民穷的根本在于律制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自肥腰包。明朝采取极其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并不着眼于提倡辅助先进的经济以增加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

书中有如下论述:“万历二十年(1592),北京宛平县知县沈榜声称它每年要向27个不一样的机构缴款,总数则不出白银一千两。与其相似,全国布满了这段距离的补给线,此来彼往,侧面收受,既无架构,而提出的统计数字,经常为一纸具文,以致发生了上述税率参差不齐的现象。”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有书中可见中国两千年以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犹以为甚,乃是明朝衰落的症结。书中所记述的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督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官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名裂或不得善终,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一切都是因为制度已经山穷水尽,上至天子,下及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

三、谈一谈引申出来的思考。就以中的海瑞为例。海瑞作为一个御史,尽他的职责,直言敢谏,甚至冒着杀头的风险直指皇帝的过错,实为清正。而他的作风不但皇帝看不惯,连朝中百官都人人对他的行事习惯有怨言,其中不乏许多忠良之士,原因何在?

海瑞的信条和个性固然令人尊敬,却没有一人按照他这个榜样来办事。原因就在于人们已经习惯了另一套为大众所理解的形式方式。海瑞的行事方式乃是正道,而这正道上已是人迹罕至。

举一例说明:当时朝廷上派遣钦差到各地巡查。名为巡查,实则捞油。每到一处必是明里或暗里的向地方官员要好处。而地方官员也正好趁此机会送钱打点,一则为自我官场升迁打基础,二则能够保住官位,在所辖之地横征暴敛而不被处理,两厢情愿,心照不宣,何乐而不为?而两袖清风的海瑞可不管这一套,青菜豆腐招待上官,钦差几次暗示却反被海瑞参奏一本,引得人人自危,就怕自我的那点事儿也被揭发。

按理说海瑞的做法并无不妥且是极为正确,可在当时的规则之下必定是要引起惊涛骇浪的。何也?是时此种上下官员的交易方式已经不再是地下的受贿而似乎有正大光明的趋势。系统之中的每个个体已经在此制度中找到了自我的平衡点,找到了晋升的途径和维持生计的办法,习惯成自然,只要人人都能够得到自我想要的,灰色交易市场已经构成,为什么要改变呢?偏偏就在此时,海瑞半途杀出,非要搅个天翻地覆。一旦当前的系统被颠覆,每个个体都必须重新定位去适应新的规则和关系,此刻的既得利益到时候就不明白能否找回,谁愿意去改变呢?海瑞的行为就像一个印第安部落里闯入的欧洲人,无异于砸天下所有当官的饭碗。习惯了一套能够让他们获益的规则的人们会在有人想颠覆它的时候奋起反抗的,习惯和利益是罪魁。海瑞正是所以被碰得头破血流,赋闲在家,晚年凄惨。制度造成了这一切。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3

《万历十五年》是我寒假读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红楼梦》,我在读完《红楼梦》之后,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本书留给我最初的印象,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复杂,而更多的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而读罢《万历十五年》,我又不得不为黄仁宇深刻的思考所触动,中国社会的管理过多的依赖道德而不是法制,这哪仅仅是明朝所特有的呢?殊不知,在接下来的清朝一直到如今,社会上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或轻或重的管理问题。

《红楼梦》是小说,尽管有许多内容是虚构的,但是毫无疑问,小说的情节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的,是生活的再现与升华,所以里面大部分内容可以作为我接下来论述的凭据。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提到过:中国人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这一点在《红楼梦》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或者说《红楼梦》当中的人物关系是建立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展开的,随便举一两个例子,比如黛玉刚进贾府,一个“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一方面反映了黛玉的心思缜密,深谙人情事理,但更反映了在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交流与相处存在的一种隔阂;又比如众人讨贾母的喜欢,泼辣的王熙凤、“佛爷”似的王夫人、正经而又严肃的贾政还有那宝玉这些自不用说,单说贾母给宝钗庆生辰请邢夫人、尤氏和惜春,一个“不敢不来”已经将伦理体系的大家长所具有的威慑力体现出来。

《红楼梦》里面还体现出了一种强烈而又自然的“脸面观”。在《红楼梦》当中,我们能经常听到婆子骂丫环,或是主子骂奴才,而其中经常出现的词就是“上了脸了”,毕竟在奴才或是丫环的心里,脸面与身份是对等的。“上了脸了”,其实一方面是由于身份对他人脸面价值的内心的不认可,而另一方面是对脸面的有无并且多少与地位的直接挂钩深表赞同。

以上所详述的身份、脸面都是建立在儒家道德的基础之上的,而贾府被抄家,同样也是由于道德,即在道德层面上社会的不认可。而贾家在道德上的失败,归根仍旧是道德治家的的缺陷。

由家上升到国,这种问题就更加深刻并且以新的形式地暴露在社会管理层面,这在《万历十五年》中有较为详尽的叙述。

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以历史上极其普通的1587年切入,从波澜不惊的表面深入剖析了时代背后涌动的暗流,而这股暗流,即社会的发展与传统的文官制度之间的矛盾,即将浮出水面。作者在《万历十五年》中分析了这种文官制度的“顽固性”(姑且称之为顽固性)。尽管有身体力行,得到皇上支持且努力想变革,更确切地说,改善各种制度的首辅张居正,但是以一己之力对付“全天下的读书人”,结局可想而知,并且由于张居正侵害了文官集团的利益,最后死后落到身败名裂的下场;尽管有清楚地认识到文官的双重性格,并且努力地折衷调和的申时行,但是作为首辅的他,承担着文武百官的表率以及与皇帝最亲密的大臣双重身份,一旦不能够履行好其中之一尤其是前者,他将自然为统治者或大臣所不容,所以在最后他对立储的立场被公布之后,自然而然地为百官踢出。以上两位首辅一则自起炉灶,希望行政效率的提高,却适得其反,由于严厉的政策导致的高压气氛最终使文官集团破裂;二则从中调剂,恕道待人,来补救文官之间的空隙,但是单单纯粹的补救永远也挽不回这座欲塌的高楼。他们都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试图来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然而文官制度像固执的一头冲向悬崖的牛,虽然这种制度已经愈发暴露出它的弊端——财政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军备的效能极低,腐败问题严重……国家处于这样的困境之中,但是只要人民能安分守己,这种得过且过的日子,文官们并不准备拒绝。

宋朝的这种文官制度的思想基础是建立在“四书”上的,而“四书”则是这一个庞大帝国的圣经。“四书”被千千万万的读书人所诵习,朝廷通过科举制度选出优秀的“‘四书’学习者”,组成文官集团,而大大小小的文官,他们所共通并且共同恪守的信条就是“四书”的训示。毫无疑问,一个人并不可能时时刻刻恪守这些信条,纵然有也不会被时代所接纳,举出海瑞的例子,海瑞在大部分的人心中是一代清官,没有错,他一生为官廉洁,死后只留下白银20两,他是令人尊敬的,但这也恰恰反映了文官集团并不是一个团结的共同体,相反的,内部才会出现像海瑞这样的道德模范。说海瑞是道德模范,是因为他也是文官制度的产物,并且拥有恪守所有道德准则的信念与勇气,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为官时并不被大家所喜欢。最初制定这一信条的统治者,希望依赖这文化的传统来维持和运转整个国家,但是这种文官制度随着时间慢慢变质,而变质的原因,便是因为人具有阴阳两个不同的方面同时又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而仅仅凭借儒家一些简单、粗略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有效实行的原则来束缚人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还有一样事物能够弥补以上所有的不足,那便是法律。如果百官恪守的是法律而不是简单的信条,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潜力还很大,但情况并不是这样,法律并没有成为国家被治理的依据,相反地,法律在这个帝国的体现简单而又粗略,一些简单的民事纠纷只是由乡间的仲裁来判定,只有刑事案件由官府审理,而官府对于这些案件都有固定的规则,如“杀人偿命”等等。而导致这一情况产生的原因,其一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整个帝国实质上是由大大小小的乡村集合起来的集合体,所以如果以法律为本,实际运行中就会遇到操作繁琐、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等问题;其二是因为现行的法律制度是为文官制度服务的,司法从属行政,那么政府的统治便可以实现一元化,归根结底,这有利于巩固文官的统治地位——这也就是文官的双重性格,即表为公仆实为主人。所以,帝国的一点烛光并不能带领这个帝国走出黑暗。

然而,并不能就这样否定文官制度存在着巨大弊端,毕竟,它曾作为治国的政策并且取得不错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么这种制度的维持,必定是再也不能为时势所容许,但是许多社会管理问题依旧会存留。

文官制度的实质即为道德治国,回归到《红楼梦》中贾府抄家事件,其中的皇上并不曾正面出现,但我们不难感受到,皇上的喜怒决定着贾府的荣衰。试想元妃省亲之时,家父是何等的荣耀,但在道义上被皇帝否决之后(这一点不难从西平王在转达的皇帝旨意:“贾赦交通外官,依势凌弱,辜负朕恩,有忝祖德,着革去世职。”),家族很快便衰败了。岂止是贾府,社会上所有家庭都处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处境之中。这不难反映在人治社会中,财产权无法得到保护。反过来说,就是家庭需要法律与契约的保护梅因在其著作《古代法》中提到:”所有社会的进步运动,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而从不平等到平等,从等级制度到平等契约,正体现契约精神即法治精神。从《红楼梦》中体现出的“家”的困境,到《万历十五年》中体现的“国”的困境,我们不难看出道德立家与立国的弊端。由此,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以依靠道德为主要途径来感化他人的道路上,而应该加强法制建设,利用法律进行社会管理,必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4

《万历十五年》,名头很大,总觉得自己之前读过,即使没读过,也考虑到曾经读了《明朝那些事》,或许没必要专门去读《万历十五年》。

也是这次读书会,促使自己真真正正坐下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读了之后才发现,这本书包罗万象,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一方面是黄仁宇独特的写法,似乎能证明科学与艺术是相伴相生的。黄先生虽然是研究历史的,但不得不说他写这本书的方式方法是典型的工科做法,或许这也是搞研究的科学方法吧。首先他选择了一个科学研究最标准最典型的方法——排除干扰法,选择最平淡、无其他因素干扰的一年——开始研究大明王朝,或者说研究封建王朝,探询王朝兴亡的本质。其次他选择了不同个体比较的方法,从七个不同的人物视角描述了巍然耸立的王朝内部细节。最后是他选择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结果,不掺杂个人主官意志。尤其是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描写没有张居正的王朝运转日常,表现出黄先生很喜欢也很善于用侧面细节描写反衬主题主线。总之,黄先生的写法让我感觉到,不管文科还是理科,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一样的,最终两者终能殊途同归。

另一方面是申时行的生平,好像在说读书就能够读出个宰相来。我们承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也承认每个读书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目标就是当宰相,但我们也要承认有很多人追求的是宋朝赵恒的《劝学诗》中写到的那样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因此,读了“首辅申时行”的章节,我有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读书就能做大官?申时行是靠读书读出来的,是在张居正的提拔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只知道他考上进士,进了翰林院,后来当了首辅。他被人评价“老成”,是因为编撰整理了本朝的历史,其实可能就是眼界开阔些,经验丰富一些,但他处理事情的能力不得不说还差一些。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毫不影响他的仕途晋升,毫不影响他拿几千年来的经验稳住当时的王朝。真真的应了《圣经》里那句话“太阳之下没有新鲜事”。

第二个问题是京官就能管天下?这一章节里也介绍过,申时行之前的大多数首辅,都是终身在京为官,从未到地方上去任职,这不得不令人怀疑,没有基层经验能够管理好国家吗?且不说我们现在常常提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拿秦朝和宋朝来说,商鞅是变法前实地查看了秦国的风土人情,王安石年轻时不愿做京官只愿做地方县官,莫非这只是谋划改革、胸怀大志的官员的特质?

第三个问题是个人人生规划到底应该是什么?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国家体系比封建王朝完备许多,当然也还能看出不少以往传统的痕迹,毕竟我们的历史上下五千年,还是要有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所以,个人的人生规划,还是要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同时要把握现实需求,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说我个人,作为研究所行政管理的一员,如果仅仅停留在以往的“身份管理”上,学习晋升级别的政策制度,必定跟不上时代,必须看到现在是人才引领发展的时代,沉下心来到科研一线看看世界是如何运转的才是正确的成长途径,才能找到正确的管理方法。而且,黄先生已经教了我们方法——从不同的人物视角探寻单位运行的细节——下面要做的就是用实践检验真理了。

最后呢,还想跟大家探讨交流一个问题,万历皇帝是“活着的祖宗”,而我们目前的单位,尤其是企事业单位,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祖宗呢?面对这样的祖宗我们又能够采取什么办法呢?而这样的祖宗的存在,到底预示着什么样的王朝发展局势呢?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5

读罢黄仁宇的《万历十万年》,不得不对本书作一个高度的评价。短短四个 篇章,从万历及两位首辅的角度揭示了大明帝国在长期“不事朝政”的万历手下正常运转的奥秘;后三 篇章选取了万历年间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人剖析了万历这个时代。其中最令人感慨的,必是张居正、申时行两位首辅。在笔者眼中,前者是一位素质过硬的政治家,后者是一位聪明绝顶的官僚。但如果给他们打分的话,两者我都不会给满分,因为两个聪明一世的人在同一个问题上犯了不同的错误,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在分析、对比这两位首辅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阐明这样一个观点: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历史。同样一段《明实录》中的史料,由于史官对事件背后的故事不会有详尽交代(甚至是为了政治利益可以篡改历史),不同的人会从同一段史料中得到不同的结论。

例如在谈到隆庆年间的首辅高拱被黜一事时,黄仁宇认为是高拱一句“十岁孩童如何治天下”的言论体现了其谋逆之心,从而得出张居正与冯保联合罢黜高拱是维护了大明江山的结论。在笔者看来,这一结论多少有些荒谬。第一,从政治意图来看。明朝文官大部分是政治动物,他们的所作所为必定符合“赢利远大于风险”这一定律。“高拱谋反”的获利无非是继续做首辅或者自己登基,而付出的却是身家性命乃至九族安危。况且太平盛世谋反乃是滑天下之大稽!第二,从史料看来,并无充足的资料能够证明“高拱谋反”(史料中并无高拱收买内侍、准备兵丁武器等行动)。若将黄仁宇先生的“谋反”理解为“摄政”,那么对于一个10岁的天子,任何人成为首辅必然都会“摄政专制”。第三,从结果来看,如果高拱是真的谋反,他的下场会是罢黜这么简单吗?第四,就张居正、冯保和高拱的关系来看,他们完全有理由陷害高拱。张居正并非高拱的亲信,高拱对权力的独揽已经引起了诸多大学士的不满,自然也危及张居正的安全。而高拱对冯保的升迁也屡次阻拦,足以引起他的愤恨之情。所以,高拱被黜是张居正和冯保的阴谋,他们将高拱原话中的“孩童”改为“天子”,这句话便有了十足的杀伤力。这么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获得的回报便是张居正的首辅地位和冯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职。可以说除了获利之外,张居正可以自保,冯保可以复仇。

除了对“高拱罢黜”一事笔者与黄仁宇先生观点不同外,“徐阶是强占土地的富豪、地主”和“郑贵妃是聪明的女政治家”的观点笔者也不是完全认同。此外还需指出黄仁宇先生在第一章中所犯的一个小错误,即宫女“许配”给太监后并非成为“答应”。“答应”是侍奉皇上的地位较低的宫女,而这种被称为“对食”的现象并非是光明正大的。

下面笔者将对“官僚”和“政治家”连个名词进行简单的解释。在笔者看来,政治家相对于官僚,对政事更加负责,出发的角度基本上是江山社稷、道德礼仪;而官僚关心更多的是自身的地位和安全。在这里不妨列举几位名人。徐阶(嘉靖年间首辅)是政治家和官僚的综合体,而且他在这两方面都相当出色,在嘉靖年间的首辅之争中不但政绩上有所建树,最终也得以保全自身;严嵩是不折不扣的官僚,他面对蒙古骑兵入侵京城附近地区的行为作出的“不抵抗”的决定至今令人唾弃;海瑞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家(实际上他是懂得官场之道的,但是却绝不践行),但很不幸的是他也是一个不合格的政治家;抗倭名将戚继光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官僚的综合体。

笔者说张居正是一名政治家,并非说他不懂为官之道,只是他升迁太过刚愎自用,不知韬光养晦,才在死后遭挖坟鞭尸抄家(这和多尔衮何其相似!),所以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官僚;说申时行是一位出色的官僚,但同时他也是一名较为合格的政治家,毕竟治理黄河和封贡互市都是他不可抹杀的功劳,但因为他在“争国本”事件中太过圆滑,首鼠两端的行为触犯了文官集团坚守的道德礼仪,所以才黯然退出政治舞台。若两人做对比的话,张居正是政治家的代表,而申时行是官僚的代表。

自古以来,君权和相权是一种博弈平衡的关系。但是在明代,作为君权外围的宦权也加入了这种博弈。君权的外围有宗室、外戚和宦官三种,但在明朝,宗室被打压(为了防止靖难之役重演),外戚势力弱小,宦权得以提高(尤其是东厂出现之后)。就相权而言,在明太祖朱元璋撤销宰相后跌入低谷,但后来出现的内阁又极大地提升了文官集团的权力。大学是手中有权力,而言官御史们有战斗力,他们的目的有的是为了个人私利,但大部分是为了江山社稷或道德礼仪,所以文官集团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君权时而联合相权对抗宦权,时而联合宦权对抗相权,但都是为了寻找权力的平衡点。若宦权与相权联合,那儿皇权便岌岌可危(天启年间的魏忠贤及阉党造成的**就是一例)。对于张居正和申时行而言,前者维护的是相权(是自身的相权而非整个文官集团的权力),后者维护的是君权。

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两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张居正当政时,万历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不可能完全独立地把握政局,因此张居正扮演了臣子、导师和严父三种角色。他是一位合格的教师,教习经史,并适当调整科目以使万历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了万历沉迷书法而重蹈宋徽宗的覆辙);他也是一位合格的臣子,对于一个10岁的天子,他联合宦官冯保、外戚李太后稳定了政局,避免了朝政动荡。同时在前期,他肃清吏治,任用贤人,使得大明帝国可以正常运转。但作为一名“严父”来说,他的行为太极端,在万历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暂且不说,他当政后期任人唯亲、扶植私党、排除异己都在与他有利益冲突的文官心中埋下了导火索。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张居正和其亲信势力过于庞大,影响到了皇权,所以张居正死后的悲惨结局也可想而知。张居正确实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但太过刚愎自用、傲慢自大,才不会有一个完美的收场。此外,还需张居正一个并非高瞻远瞩的决策,那就是“考成法”。最初施行时确实增加了财政收入,但也导致了明朝中后期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矛盾——流民现象。所以张居正当政前期的表现令人叹服,但后期其盲目自大却又令人扼腕叹息!

作为张居正的亲信和万历的老师,申时行成为首辅的时候,万历已经成为了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加之张居正的前车之鉴,申时行的政治风格更倾向于温和稳重。例如张居正刚去世时,言官大臣纷纷上述弹劾,申时行既不参与弹劾自己的老师(在其他人眼中他不搞政治投机),也不维护自己的老师(不与众矢之的统一战线以维护自身安全),但暗中他还是极其照顾张居正的家人,多次暗中阻止吵架等活动。由此可见,申时行处事确实圆滑。而却他上任之后立刻废除了张居正的“考成法”,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他任用潘季驯治理黄河,对蒙古采取封贡互市政策,这都是他不可磨灭的攻击。但作为一名官僚而言,他对君权的态度在“争国本”事件上与文官集团的道德立场完全相悖,导致辞官回家的惨淡收场。

在对待君权的态度上,张居正的极左做法触怒了君权,申时行的极右做法触犯了相权,因此他们在权力博弈中并未找到平衡点,结局也就不那么完美。可是在“成王败寇”的权力斗争中,千百年来哪有完美的结局呢!

黄仁宇先生在书中也降到了海瑞、戚继光和李贽三人,他们代表了不同阶层不同环境的人,但同样怀有“治国平天下”的梦想。当年明月曾说过:“‘知行合一’这句话,张居正读懂了,海瑞没有读懂。”我想戚继光和李贽也都读懂了,只有海瑞一个人生活在他那“非黑即白、非是即非”的教条主义世界中。

面对同样的现实,戚继光顺从了,人们在他的杀敌保固与为官的左右逢源中却读不出他的无奈与孤独;李贽选择了出价,却始终无法割舍对这个社会的关心,同样更不会有人读懂他孤傲的悲凉。

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大明帝国这台生锈的机器已经经不起任何折腾,只是依靠文官集团和几个强有力的君主在维持着齿轮的正常运转。张居正的折腾(京察、考成等)造成或加剧了社会矛盾,而申时行、王锡爵等人的“无为而治”反而更加有效。但最终,崇祯皇帝,这个有勇气、有骨气、有决心但是缺乏知人和远见之明的君主改革了驿站制度,社会矛盾加剧,加之四方战火和天灾人祸,导致了整个大明帝国的灭亡。

之后建立的大清帝国,类似的体制、类似的经济模式也预示着历史的大失败会继续上演。中国的这种所谓的封建专制体制并不见得比资本主义落后,只是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制度在腐败的铁锈出现后,自然落后于一杆新制的枪炮。

一本书,让我们看透了历史的博弈平衡,看到了明代的政治家与官僚的相同于不同,也看到了现代发展的启示。所以,必须要感谢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要感谢当年明月,他引导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角度。

万历年心得感悟 篇6

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是指:以一个时间基点为原点,前后各推一段时间,梳理整个大历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终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观感”。具体到万历十五年,即为1587年为基点,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和李贽等历史关键人物为代表,着重挑选具备后世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性的事件进行阐述。

明清两代为中国封建制度画上了一个句号。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从明成祖设立内阁,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明清政治达到专制顶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庆新政和张居正改革为后世治国者所称道。经济上,从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开始,到清代中期的摊丁入亩政策,农业人口激增,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耕文明达到极盛。

在江浙一带,则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制造业、纺织业等成为解决地方人口就业的重要产业。军事上,统一多民族国家背景下的边防矛盾呈现由内向外转移的过程。行省制度得以完善,中国疆域空前辽阔。

北方诸镇的边防措施——万里长城得以修复,火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军事领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装在镇压内部起义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学高度统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选拔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有关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怎么写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在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有提前准备可能会使用到资料的习惯。资料一般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内容啊?小编现在向你推荐有关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怎么写,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1)

这本书——《万历十五年》是无意间发现,起初是以为与大明王朝一样,是小说,是演绎,后来却发现不是这个样子,如作者所言,这本书既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报,也不能算严格意义的商业产品。

作为一个多年旅居国外的华人,文字的写作风格已经深受影响,中国人做的史书多数很隐晦,虽不至于像段子里讲的,中国的史书里除了名儿是真的,情节全是假的,但是读起来总感觉悬在空中,纪传体由司马迁发明,我不确定这是不是武侠小说的起源。这本书的文风平淡如水,婉婉道来,但是这水不是清流急湍,而像泡老了的带着茶末的水,总感觉沉沉闷闷,但是又说不出哪里有问题,就如同书里的那些主角一样,在大道德的规范下,都低着头,弓着腰,不能突破,也不敢突破,就像头顶一层厚厚的云层,这就是这本书整体的感觉。

作者的大历史观,要放到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历史的变迁,王风起于青萍之末乎?还是客观的事物规律有其必然解决,这本书里对于现状我看不到解决的方式,太多的无奈可奈何,太多的无能为力,最终只能被历史的洪流推动着,最终被碾为粉剂,唐宋元明清,秦皇汉武,唯独这个明的味道有些特殊,逻辑思维有几期节目讲的就是这个大明,有意思,可以看,这本书,也值的一看。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2)

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万历十五年平淡无奇,明朝注定灭亡。"也就是说,在平淡无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后,导致了一个不平凡的大帝国的灭亡,这实在是非常经典的。你仿佛看到冰山上面的一角,然后感觉到底下有一个巨大的冰山,在支撑着它,使你认清一个历史的必然性,明朝的灭亡并不是决定在李自成打进北京城,而是决定在万历十五年。

我们可以把万历十五年这个时期的明朝看作是一个家族企业,万历皇帝就是这个家族企业的继承人、董事长;把第二章所写的首辅申时行当做是他任命的CEO;把第三章写的张居正这个人,当作是一个前任的CEO,你可以比较前面的CEO跟后面的CEO做法有什么不一样,从而影响了什么样的一个未来;第四章,"活着的祖宗",你可以看作是这个家族企业所遗留下来的一些企业文化、企业的价值观,所带来的一些制约,祖宗虽然已经死了,可是仿佛活着,你的权力和限制都是来自祖宗,但是到底对一个人影响有多大,又与这个人的能力有关系,如果万历是唐太宗或者康熙这样的皇帝,把他摆在同样一个地方,做的肯定是不一样的事情。

第五章所写的海瑞,是一个低阶别的政府官、地方官,有点像我们分公司、办事处的主管。他们直接接触客户,立即服务,为当地服务。然后他也会产生书中所讲的困惑:到底是听朝廷的,还是要听老百姓的?类似这种矛盾。像以服务为导向的部门,自然是以客户为先。但是,朝廷的意愿与百姓的心声,永远是两难的选择。

接下来戚继光。戚继光是一个将领,他去打倭寇,这比较像行销部门,跟竞争对手作行销的战争。例如我从台湾被派到大陆来,就是一个外派的将领,就是要来攻打这个市场。而在打仗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用掉公司大量的资源,但这个仗要怎么打,公司就要因此决定怎样去分配资源。

如果说"活着的祖宗"代表了历史的包袱、历史的价值观、或者是朝廷上层的价值观,第七章讲到的李蛰正好相反,代表的是下层平民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他比较接近老百姓,可是跟上层的思想体系有一些冲突,是"自相冲突的哲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学家"。这就好像刚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生,感觉公司的上层,就像是"被腐化的知识分子",权力很高,已经萎靡了。

从第一章念到第七章,从"公司董事长"内心的转变,一直看到普通人的思想。然后你会慢慢醒悟,平淡的"万历十五年"如何决定了几十年后明朝的灭亡。把它归到你现在的企业里面,或许这一周也是平淡无奇,和以前一样,但可能公司未来的五年就决定在这一周,不是因为这个礼拜产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变局,不是!而是在这一周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冰山、一个很大的体系在运作,有形的官僚体系,加上无形的思想体系在运作,而导致了你五年后的景况。

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所以很值得我们去品读。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3)

高拱年岁已长,身体渐衰,是看不到张居正下葬了。虽然张居正在高拱临终前的几个月专程拜访了闲赋乡舍的高老,似乎二人已前嫌尽弃、间隙消弥,尘事尽散,梦渐安平。但高拱可以不见张居正之丧,却不能让张居正安寝于墓中,其一纸《病榻遗言》却致一生荣耀致极的张首辅落得个家产尽抄、褫夺谥号、迫夺御赐、子孙充军;惟没有开棺鞭尸,算多少保全了些体面。高拱的“阴招”之险,古今无人能及。张居正生前观世悟禅自言的“如入火聚,得清凉门”终变成了破败的华梦,真正“入火聚得清凉”的却是他的继任首辅申时行。人性的阴阳、事情的正反,参悟与执迷,事事与非非,尽在眼前身后。这一切正应和了“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

开朝洪武以来的文官制度,历二百年,早已由制度化为骨气,融到了文人的血液里。古怪、清贫而又铁骨铮铮海瑞不得不说是这种骨气的一个典范。一名文官即然为讪君直言可以不惜性命,那官印、荣华又岂能羁绊了骨气。这是一种执拗,也是一种单纯,但却缺少了些情趣。“他的思想不是得之于天赋,而是来自经常的、艰苦的自我修养”,也许固执的海瑞永远无法理解“一个女人如有情趣,那么不论她过去是娼妓、已经结婚或正在怀孕都毫无妨碍”。

戚继光虽有些孤独,但终是生逢时、命合运的,外有倭寇之患,内有首辅之助。他虽然改变不了陈旧的体制,这是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但在可能的范围内,他已经最大地适应环境发挥他的军事天才了”。“戚继光的天才之处,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这也许就是戚继光止止堂的座右铭吧!“他的长处,在于他没有把他人事上的才能当成投机取巧和升官发财的本钱,而只是作为建立新军和保卫国家的手段”。

李贽是一个矛盾体,矛盾得让人理不出头绪。“一个农民家庭如果企图生活稳定并且获得社会声望,惟一的道路是读书做官”,李贽也走了这条路了,读了经史子集,做了官。可后来却辞了官,寄居于朋友家研究起了史学,要做学问家。这读书是目的呢?还是路径呢?怎么当路径走了一程,转而又变成目的了呢?既然把读书变成了目的,一介儒生,后来为什么又遁入空门,出家了呢?逃离了世俗的羁绊,又去研究世俗的经史,这倒底是出世了?还是入世了呢?李贽终其一生,不过是一个追求个性与自由的孩子。他极度自我,却又没有自我,正如“自我只是一种幻影,真正存在于人世间的,只有无数的因果循环”。他在狱中自裁气绝前写了王维的“七十老翁何所求”来解释他的死因,也是极为贴切的,不知求何所求?他不知在这个世界上应当建设些什么,但他从他的阅历与思考中知道,为了得到自由与解放应当打破些什么,只是生命将息,力不从心,无所求了。

这就是万历十五年,自此以后,万历不朝。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4)

九五之尊,受人牵制——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天子之重任,在于其肩上也;天子之任命,在于其臣下也;天子之无奈,在于其内心也。

—题记

记忆中的天子,记忆中的皇帝,是穿着嵌着玉龙的皇袍,带着串着一条条珠子的皇冠,高高在上地坐在列主列宗所传下来的皇位上。他的一个指令,所有人都要听之任之,甚至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圣旨,代表着上天的指令。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去,这一切都是表面现象。深藏其中的悬秘,是他才能无法施展的无奈,是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他人的关注,是他的私生活受到他人的干扰。

皇帝,这两个字眼让人联想起的便是“九五之尊”这四字。那么,你肯能会问,即是九五之尊,那么他会受谁牵制?有怎样牵制呢?其实,皇帝受臣下牵制在过往朝代中不少,但是过往朝代的皇帝好像都能选择出正确的决定。李世明之时,虽有多数官臣进谏,但那只能算得上是建议与指责罢了,李世明也会听从臣下正确的建议而采取措施。而万里在任时却与之不同,万历很小的时候就上任了,受着臣下的辅佐,所以官臣进谏已经算不上是建议,而是带这威胁之意。

明朝时代是极重视礼仪和仪式的,明朝时也是主张以道德、伦理治国,而不是以法制国。早朝和午朝是明代以来特例独行的,早朝过往的举行是风雨无阻,礼仪也极其讲究,到了万历之时才被罢免了。而经筳是皇帝不可免去参加的一种仪式,经筳是通过讲历史来劝谏皇帝。虽极为繁琐,但万历皇帝仍作为学生未缺席过。

转折发生在张居正死后以及立嗣问题上。作为皇帝的老师兼首辅张居正先生,生前有着功名,用自己的权利压制一切反对他的势力。死后,各种污名被清算,受贿赂,动摇皇帝的决策,各种罪名使皇帝对自己的老师连一点的敬仰之情都不剩。立嗣的争执,万历想要“废长立幼”却不能直接提出,万历便一拖再拖,最后不得已,只能听从文官的安排。经历了各种变故使万历看透一切,本对生活无热情可言,现在只对生活充满厌倦,他开始消极的方式对待,以无为治国。最后他连经筵也不出席。受阻之后,他便不再出紫禁城一步。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文官集团出现了“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小事倒有人夸荐”仗权欺人的形式。最后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以致出现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一种局面。

这样的皇帝这样的九五之尊,所以多人羡慕,却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其实,作为老百姓更为好些。虽没有九五的权利,但有着柴米油盐简单的乐趣:虽没有九五之尊高高在上的霸气,但有着自己内心的自由。虽被称为庶民,但也有着贫穷的快乐。

这样的皇帝这样的九五之尊,所以多人羡慕,却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九五之尊,并不是最完美的,因为皇帝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九五却是处处受绊。

权力与羁绊,永远都是关联在一起的,当你想要拥有权利识别忘了还有约束在你身旁,“简单就好”,“且行且珍惜”,这两句话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这两句话也是在告诫我们满足当下的生活。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5)

万历四年,1576年,朱翊钧收到了一举报信。辽东督查刘台,举报张居正。刘台罗列的七大罪状,这也都是疾风骤雨改革中常有的事,虽然每件事情本身问题不大,却是其中的张居正的要害,首辅怒了。

在明朝,官员之间互相举报和弹劾,本身明朝特色,为何首辅对此事怒了呢?是因为他怕是吗?非也!关键是举报他的人,既非他的上司,也非政敌或同僚,而是他心血栽培、一手提拔的学生。

一个人要想成功,考取功名只是一小步,而有人支持那才是王道。而刘台得到了首辅大人的支持,因为张居正的提携。他在高中进士后仅仅两年,就成为辽东督查,那他为什么要这样黑老师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老师以前一直给他鸡蛋,忽然有一天没有给,他不高兴了,因为他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属于谁?辽东将领事李成梁,打了大胜仗,刘台眼红,抢先写了喜报邀功,这种事是犯禁的,按制度应该降职惩罚,当然作为首辅的张居正也可以低调处理,大概是想教育一下学生,以儆效尤,首辅法人就对刘台予以公开训斥、通报批评,这下鸡蛋没吃到,学生不干了,黑了老师。

其实这样的弹劾在明一朝,不算新鲜事,但是抛开事情本身来说,却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在以尊儒礼制为核心的治理模式下,连自己的学生都起来反对自己,这是多么挂不住面子的事情啊!为此,首辅提出辞职,未果。加之首辅本身的私德并不是多好,后来的清算,从个人到制度,将本来可以振作起来的明朝,重新带回了死亡之路,首辅的心血也成了回光返照。以道德治人、整人,这在明朝也是极为推崇的一件事,任何事情,只要和道德关联,死亡概率大大提升,道德要不要讲?那肯定是要讲的,但是讲什么,是要有选择的,每次看到宣传孝道的“二十四孝”图时,后背就发凉,那些手法极端、思想错误的尽孝方式原封不动的示众并加以宣传,是懒啊?还是没有甄别的能力?

一个王朝也罢,家庭也好,亦或个人,好多东西是相通,但我们自身轨迹运转一段时间之后,必然形成惯性,有些东西是好的,应当予以坚持,但是对于那些不合时宜,与历史潮流逆向的东西,一定要摒弃,予以革新,这也算读书的一点浅薄收获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6)

早就耳闻过《万历十五年》,一直很好奇,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好书呢!然而本人才识短浅,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又不甚感兴趣,终日只做些个打发时间的无聊之事,并无意志能够沉下心来拜读大作。近日,机缘巧合,我终于有幸能够跟着黄仁宇先生一起去走向那个年代,用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眼光来审视那段历史和那段历史中的人物。不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油然而生,也然世之传言--这着实是一本能够并已经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的好书。

《万历十五年》,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Significance”。正如作者自译的这个名字一样,1587,相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发生过无数大事件的国家来说,这一年真的太平静了。然而作者却凭借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治学成果带领我们从这个毫无大事可记的年份中发生的一些小事看起,去鸟瞰整个明王朝的衰败的背影,进而分析整个中国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1587,始于万历皇帝要举行午朝大典的一个谣传,终于皇帝要对前宰辅张居正调查。期间作者洋洋洒洒数万言,尽述万历皇帝的悲苦而又机械的一生。万历并非像我们原先想象中的一样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他也有理想,小时也很机敏,也想成为彪炳千古的一代明主,到最后都想做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然而那个急需一个明主的时代,却恰恰是一个容不下明主的时代,于是万历终于从文官集团终日拿来教育人,管理社会的虚伪的封建道德礼教的枷锁中心灰意冷下来,对朝事日趋冷淡,对人生日趋失去希望!当他最终在立储这件事中屈服的时候,他也就成了真正的“活着的祖宗”。他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但是他又决断不了任何大事。他悲剧的一生,他有似工具的一生告诉我们的是这个时代的带给人的无尽的痛苦。

1587,距离首辅张居正过世已经五年了。虽然他早已不在人世,但围绕他的**并未随他而去。此刻万历正在重新认识这个他昔日的老师,他绝对信任首辅!然而,在文官集团的集体操纵和诽谤下,现实告诉他的是,这个他绝对信任和尊敬的人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伪君子。

从昔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绝对权威的首辅到现在为“万人唾弃”的伪君子,我们仅仅感叹于世态沧桑似乎还不够。张居正在位的时候,为国办了不少好事,他想成为相管仲乐毅那样的人物,他想匡扶社稷,拯救苍生。他要辅佐8岁的皇帝成为新的彪炳史册的贤主明君,开创“万历盛世”。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7)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评价很高的书。暑假中读后颇有感触。下头分几个部分谈一谈。

一、先说说黄仁宇先生其人。黄仁宇,湖南长沙人,以往学过工科,在报社工作过,当过兵,之后又在美国攻读历史。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历史有了自我独特的思考。

他在自序中提到他与明史的联系,博士论文做的就是明代的漕运。为了写书、做论文,他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读完了《明实录》133册,再加上写书的时间,一本不厚的书竟用了7年的时间!如此严谨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而正因为他的治学作风才有可能写出如此精彩,有影响力的巨著。

二、谈谈这本书。明朝税重民穷,水深火热是众所周知的。《万历十五年》之前的很多作品有的认为税收过多是百姓贫困的首要原因。而黄仁宇先生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民穷的根本在于律制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自肥腰包。明朝采取极其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并不着眼于提倡辅助先进的经济以增加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

书中有如下论述:“万历二十年(1592),北京宛平县知县沈榜声称它每年要向27个不一样的机构缴款,总数则不出白银一千两。与其相似,全国布满了这段距离的补给线,此来彼往,侧面收受,既无架构,而提出的统计数字,经常为一纸具文,以致发生了上述税率参差不齐的现象。”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有书中可见中国两千年以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犹以为甚,乃是明朝衰落的症结。书中所记述的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督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官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名裂或不得善终,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一切都是因为制度已经山穷水尽,上至天子,下及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

三、谈一谈引申出来的思考。就以中的海瑞为例。海瑞作为一个御史,尽他的职责,直言敢谏,甚至冒着杀头的风险直指皇帝的过错,实为清正。而他的作风不但皇帝看不惯,连朝中百官都人人对他的行事习惯有怨言,其中不乏许多忠良之士,原因何在?

海瑞的信条和个性固然令人尊敬,却没有一人按照他这个榜样来办事。原因就在于人们已经习惯了另一套为大众所理解的形式方式。海瑞的行事方式乃是正道,而这正道上已是人迹罕至。

举一例说明:当时朝廷上派遣钦差到各地巡查。名为巡查,实则捞油。每到一处必是明里或暗里的向地方官员要好处。而地方官员也正好趁此机会送钱打点,一则为自我官场升迁打基础,二则能够保住官位,在所辖之地横征暴敛而不被处理,两厢情愿,心照不宣,何乐而不为?而两袖清风的海瑞可不管这一套,青菜豆腐招待上官,钦差几次暗示却反被海瑞参奏一本,引得人人自危,就怕自我的那点事儿也被揭发。

按理说海瑞的做法并无不妥且是极为正确,可在当时的规则之下必定是要引起惊涛骇浪的。何也?是时此种上下官员的交易方式已经不再是地下的受贿而似乎有正大光明的趋势。系统之中的每个个体已经在此制度中找到了自我的平衡点,找到了晋升的途径和维持生计的办法,习惯成自然,只要人人都能够得到自我想要的,灰色交易市场已经构成,为什么要改变呢?偏偏就在此时,海瑞半途杀出,非要搅个天翻地覆。一旦当前的系统被颠覆,每个个体都必须重新定位去适应新的规则和关系,此刻的既得利益到时候就不明白能否找回,谁愿意去改变呢?海瑞的行为就像一个印第安部落里闯入的欧洲人,无异于砸天下所有当官的饭碗。习惯了一套能够让他们获益的规则的人们会在有人想颠覆它的时候奋起反抗的,习惯和利益是罪魁。海瑞正是所以被碰得头破血流,赋闲在家,晚年凄惨。制度造成了这一切。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8)

前几个礼拜看《大国崛起》,其中有一集是讲关于英国如何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励志图强,锐意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英国如何通过光荣革命,逐渐走向现代工业社会文明的历程叙述。而我的手中,正捧着一本《万历十五年》。

1587年,就在西班牙从海洋出兵准备攻打萌芽中渴望成长的英国的前一年。我们的泱泱帝国,大明王朝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腐烂的气息。

1587年,没有特别的大事,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一年,在作者看来却隐含了很多后来诸多历史事件的伏笔。

六个人,六个主要故事,多声部手法,犹如历史的长镜头,探讨一个深刻而尖锐的问题:中国是如何从唐、宋强盛后,逐渐地失去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机会。是什么样的体制和力量在从中作祟?又是什么样的传统惯性和现代科学的缺失,让我们的帝国丧失掉革命的机遇?

作为皇帝的万历;两位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申守时;古怪的模范官员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和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他们是是历史剖面,是一系列的象征。

虽然贵为皇帝,但当时的体制,皇帝也不过只是一个排位,万历从小即位,却在母后、张首辅和宦官的包围中成长。当他独自执掌朝纲时,他既不能摆脱不了烦人的经筵,也改变不了国家的运行机制。当他明白,事实上,他活在死去的祖宗的限制时,他对自己的地位迅速失去了兴趣。他把自己的在位变成了漫长的怠政年代。

张居正为改变政府作风,增强效率,防止贪官污吏,不遗余力。但他没有明白,他想改变的是落后的生产力和现实政治的平衡。在信息不发达和行政管理手段落后的前提下,只能通过抑制先进生产力,保护落后经济的方式,来达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综观中国历史,这样的历史场景,不胜枚举。在经历了漫长的十年改革后,伴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改革的努力最终化为乌有,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诽谤和复辟,中国社会的现代商业元素和经济元素,最终覆灭在强大的文官体制中。

作为后来者,申守时使文官体制达到了控制国家运行轨迹的高处。文官们,不关心经济发展,不关心国家前途,只关心利益团体。整个国家表面的稳定,掩盖了内部发展停止的事实,迅速地走向空心化的过程。向衰败的深渊走去。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式,即使是在清王朝取代明王朝后,相似的历史选择,再次重演。历史既是分时的,又是共时的,何其让人感叹!

在大多数关于好人和坏人的情景剧中,无论怎么说,清官海瑞,还有爱国将领戚继光都是百姓喜欢的人物。但如果抛开忠孝节义的道德评判,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热血沸腾的激情,而是冰冷的现实:

理想和期望的社会现实,跟真实的现实成反比:我们期望清官,就说明腐败已经司空见惯;我们呼唤英雄,就说明这个时代真的缺失正义。

社会的道义,需要英雄来支持。但是,对于国家的强盛来说,则过于单薄,无济于事。《万历十五年》是六个社会精英人物的命运和缩影: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中挣扎、逃逸,饱受煎熬。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中,没有人可以功德圆满。

看《万历十五年》,让你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看:历史是有延续性的,你不能把某个时间指定为封建社会,现在也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投射在我们的现实之中,根本无法剥离或回避。你也不能用唯一的道德审判来让大家闭嘴,不妨让我们放眼4前,抽丝剥茧,从各个细节还原历史的真实,这才是用历史认识现实的价值。

万历十五年心得精选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幼儿园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都会提前准备很多资料。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那么,关于幼师资料你了解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万历十五年心得精选”,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1

海瑞其人——他的身份作为一个传奇比他活生生的本人更为有血有肉。面对这个污浊的世界,海瑞以为只有自己看到了黑暗,他认为,自己是唯一的清醒者。

然而他是糊涂的,事实证明,徐阶看到了,高拱看到了,张居正也看到了,他们不但看到了问题,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海瑞唯一能做的,只是痛骂而已。当他回顾他的做官史,他还是一个小小教谕的时候,面对知府的视察,他拒不下跪,因此得名“海笔架”。纵观他那没有一丝灰色收入的一生,可以称其为“自然经济的忠实拥护者”。当他成为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他敢于直接向皇帝上奏,说他一意修炼成仙;竭尽老百姓的脂膏,滥兴土木;二十多年不临朝,法规纪律松懈。官吏贪赃枉法,胡作非为,老百姓无法生活,水旱灾害时常发生,盗贼四起而且越来越厉害。

陛下试想当今的天下,是什么样子啊?连嘉靖看了都连连摇头,说:“这个人大概是比干吧,可惜我不是纣王。”看到了帝国的黑暗,只是一个义愤填膺的勇士,却不是一个好的执行者。他的身份作为一个传奇比他活生生的本人更为有血有肉。从始至终,他只是一个传奇的榜样,和一件好用的工具。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2

曾经有同事和我讨论《万历十五年》,问我“张居正、申时行、海瑞,你愿意做哪一种人?”我说哪一种都不做,因为他们都是失败者。

张居正是万历首辅,他的初衷很好,激进而大刀阔斧的推行万历新政,国库确实充实了很多,明朝也出现了一些暂时的新气象,算得上是一个有作为的人,但是他推行的清丈田亩脱离实际,不符合当时的情形,推行不下去的时候,他不仅不会从技术的层面来思考其中障碍,反而刚愎自用,强行推广,结下了很多仇怨,加快了他后来下台的速度。

张居正从小聪明过人,十六岁考中举人,饱受传统教育,他把道德放在首位,按照申时行的说法,认为人的欲望有“阴阳”两面,阴的一面是人自己内心的、不可告人的私欲,而阳的一面就是可以公示于人的表现。所以作为首辅,张居正理所当然的赞同节俭,也要求官员节俭,这是他“阳”的欲念。另一方面,他出生于一个秀才之家,从未大富大贵,一旦高居显位,就极度奢靡,在他看来,自己作为首辅,劳心劳力,享受一下是可以的。政策上的刚愎自用,个人生活的阴阳两面,成为了张居正被人攻击的原因,以至于死后都不能入土为安。这让我想到了在竞选制的国家,在审查竞选资格的时候,竞选人的财产也要被列为参加竞选的条件,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万历年间文官不睦,是申时行上台后着重要解决的问题,他以“和事老”的姿态出现在万历年间的政治舞台上,认为大明的最大事务就是缓解文官之间的矛盾,大明王朝能够在平衡状态下得以运行。他之前追随张居正,亲自目睹了张处理文官不睦的方法,是主观上控制或者严禁文官之间的不睦,当然他也见证了张居正最后的结局:一次偶然的病就让他莫名其妙的死去。

申时行要吸取他前任的教训,他的经验就是: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看它与所有文官的习惯是否相悖,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是空中楼阁。尽管如此,三派文官对他还是不满:搜刮自肥的人认为他太假,甘守清贫的人不满于他对贪官的温和,而大多数人认为他没有是非观念.....,所以一旦机会来临,他也被众人踩在脚底下。

海瑞是大明王朝的异类。和他的同僚不同,海瑞不相信治国的根本大计,是在上层悬挂一个抽象的至善至美的道德标准,然后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的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他尊重法律,按照最高限度执行,但是又始终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他认为人的行为可以简单的分为“善、恶”两个范围,甚至在一些不能决断的案件上,也可以凭借善、恶来裁决。他认为君子为官的动机,无非就是恻隐与义愤,所以他的信条和个性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其悲剧性的结局说明了以个人的道德之长,仍然不能弥补组织和技术之短!

张居正的美好初衷和强硬手腕,开创了万历新政,但是并没有让他成为流芳百世的不朽,由于主观能动性过大,反而是落到了死后几乎被挖出来鞭尸的地步。申时行一生奉行“周而不比”的处世原则,最后让自己成为了所有文官的敌人。海瑞的执着与坚守,一生的仕途阴差阳错,他的死,让很多人叹息:这个人终于死了!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3

明史有“税重民穷”之说。如果意在说明当日官僚贪污百出,无力百姓被摊派的赋役过重,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言之成理。要是认为全国税收总额过高而导致百姓贫困,则与事实有所出入。同期英国税收约银二千余万两,和人口为三十倍的中国大体相等。“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的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大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

中国幅员辽阔,情形复杂。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结构,类似“潜水艇肉夹面包”——上面是一块长面包,大而无当,此乃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长面包,也没有有效的组织,此乃成千上万的农民。其中三个基本的组织原则,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没有一个涉及经济、法制和人权,也没有一个可以改造利用。

张居正精明能干试图经济改革,申时行中庸诚信试图建立和谐社会,海瑞奉行儒家传统道德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戚继光实干主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李贽清高矛盾试图打破儒家的一元宇宙观,结果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或身败名裂。就连九五之尊的万历皇帝,本有中兴之愿,但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形象反转,天子家事又屡被臣下干预,眼看死后都不能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并肩长眠,早已厌倦在各种典礼上充当木偶的他也终于心灰意冷,怠政三十多年。

帝国的官僚们一意保持传统与稳定,从而丧失了主动性,甚至不惜行事不公。明朝的特征在于依靠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其意识形态充斥了帝国的各个方面,无论从强度还是从广度来说,都是空前未有。意识形态提倡操守,提倡精神追求,不计较个人私利,讲求奉献和牺牲,鄙夷物质利益。这样,官员们过简单朴素的生活也成为必需,只能用精神力量补助着体制上的欠周全。

单一意识形态体制所造成的困局还表现在,它不能承认自己自己存在问题,因为怀疑终极价值,就等于怀疑一切的基础。如此往复,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执行者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必然是掩盖之。在这个体制之下,因为终极价值理论上的不可怀疑和体制事实上的漏洞百出,整个体制事实上已经沦为一个形式:人人都在用阳的一面,也就是终极价值来掩盖自己的阴的一面,也就是个人私利。当社会日趋参差多态之时,体制所要求的单一化,同质化已就不能做到,整齐划一的集体开始崩解,由己及人的行为方式已经进入死胡同,其必然碰壁。当现实基础严重脱离体制时,体制又不能自我否定,只好强行将现实拉回原初的设定状态。但是构成体制本身的官僚阶层自身已经发生了改变,其行为也有所偏差,最后的结局必然是体制的分崩离析。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既无资本主义发展的组织能力,也决不愿私人财富扩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为王朝的安全之累。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万历十五年公元为1587年,距鸦片战争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中央集权,技术不能展开,财政无法核实,军备职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做标准,则前后想通。1840年的鸦片战争,其情形仍与1587年相去无几。

中国传统社会无法局部改造。过去政府与民间的联系着重于尊卑男女长幼,纯考科举制度做主。1905年停止科举之后,上层机构与下层机构更为脱节,满清之覆亡,更无可避免。

民国肇造后,军阀割据,也是当然趋势。新的力量还没有产生,过渡期间,只能由私人军事势力撑持。这私人军事势力,限于交通通信等等条件的'束缚,也只能在一两个省去里有效。省区外的竞争,更酿成混战局面。

国民党专政期间,创造了一个高层机构,总算技术了军阀混战,但是全靠城市经济维持。

共产党的土地革命,在农村中创造了一个新的底层机构。现在中国当前的任务,则是在高层机构和底层机构间敷设有制度性的联系,才能从上至下,能够以经济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脱离官僚政治的垄断。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而潜水艇夹肉面包的结构,也有其根源,主要原因还是受亚洲大陆天气地理关系的影响。

自小读史,常有中国不如别人之感,何以日本明治维新,几十年内就凡事做得头头是道,而中国似乎越做越糟。现在才看的明白,中国文化是亚洲大陆地理的产物,欧美和日本的物质文明有他们海洋性国家的经验;况且每个国家发展,也有他们先后程序,而其中最大的差别,则是现代先进的国家以商业的法律作为高层机构及低层机构的联系,落后的国家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及机构作为行政基础。

传统日本好像很受中国儒家学说及佛教的影响,但是因为它国家低处重洋,对外安全,无须中央集权,与中国的结构相差至大。它在德川幕府的末期,国内组织已经商业化。所以,表面上好像是短期突进,其实则是长时间的演变,最后出头露面而已。

因为世界工商业技术的进步,所有国家都要从以前闭关自守的形势,将社会生活方法作彻底额改造,以期适应新的世界金融经济,中外无可避免。西方的民主与自由,以“市民特权”为基点,和日本的大名政权,授权于藏元的情形类似,所以改造比较容易。中国立国以来以贫民及小自耕农的经济立场作基础,农村内部复杂的情形不可爬梳。

今日中国所称“一国两制”,骤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宣传工具,但是荷兰初成的联邦制也实际上是“一国两制”的表现。英国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思想作为司法的基础,利用司法制度不声不响地使社会融合,也是渐渐由“一国两制”造成一国一制。但是“一国两制”不是没有危险的,美国开国时以保障人权为前提,却又因联邦制在南方姑息奴隶制度,终发生内战。

在技术方面讲,这一国两制的实行在中国必有很多困难,但是不是不可能的。中国过去在汉朝以儒家笼括发夹、到家及阴阳家的思想,在隋唐时代又笼括了佛家的思想,都是在矛盾中得到统一。可见时势需要,即不成能亦成为可能。

总体而言,《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可分割,也不变妥协,如果道德上的争执持久不能解决,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则迟早必导致于战争。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4

前几个礼拜看《大国崛起》,其中有一集是讲关于英国如何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励志图强,锐意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英国如何通过光荣革命,逐渐走向现代工业社会文明的历程叙述。而我的手中,正捧着一本《万历十五年》。

1587年,就在西班牙从海洋出兵准备攻打萌芽中渴望成长的英国的前一年。我们的泱泱帝国,大明王朝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腐烂的气息。

1587年,没有特别的大事,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一年,在作者看来却隐含了很多后来诸多历史事件的伏笔。

六个人,六个主要故事,多声部手法,犹如历史的长镜头,探讨一个深刻而尖锐的问题:中国是如何从唐、宋强盛后,逐渐地失去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机会。是什么样的体制和力量在从中作祟?又是什么样的传统惯性和现代科学的缺失,让我们的帝国丧失掉革命的机遇?

作为皇帝的万历;两位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申守时;古怪的模范官员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和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他们是是历史剖面,是一系列的象征。

虽然贵为皇帝,但当时的体制,皇帝也不过只是一个排位,万历从小即位,却在母后、张首辅和宦官的包围中成长。当他独自执掌朝纲时,他既不能摆脱不了烦人的经筵,也改变不了国家的运行机制。当他明白,事实上,他活在死去的祖宗的限制时,他对自己的地位迅速失去了兴趣。他把自己的在位变成了漫长的怠政年代。

张居正为改变政府作风,增强效率,防止贪官污吏,不遗余力。但他没有明白,他想改变的是落后的生产力和现实政治的平衡。在信息不发达和行政管理手段落后的前提下,只能通过抑制先进生产力,保护落后经济的方式,来达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综观中国历史,这样的历史场景,不胜枚举。在经历了漫长的十年改革后,伴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改革的努力最终化为乌有,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诽谤和复辟,中国社会的现代商业元素和经济元素,最终覆灭在强大的文官体制中。

作为后来者,申守时使文官体制达到了控制国家运行轨迹的高处。文官们,不关心经济发展,不关心国家前途,只关心利益团体。整个国家表面的稳定,掩盖了内部发展停止的事实,迅速地走向空心化的过程。向衰败的深渊走去。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式,即使是在清王朝取代明王朝后,相似的历史选择,再次重演。历史既是分时的,又是共时的,何其让人感叹!

在大多数关于好人和坏人的情景剧中,无论怎么说,清官海瑞,还有爱国将领戚继光都是百姓喜欢的人物。但如果抛开忠孝节义的道德评判,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热血沸腾的激情,而是冰冷的现实:

理想和期望的社会现实,跟真实的现实成反比:我们期望清官,就说明腐败已经司空见惯;我们呼唤英雄,就说明这个时代真的缺失正义。

社会的道义,需要英雄来支持。但是,对于国家的强盛来说,则过于单薄,无济于事。《万历十五年》是六个社会精英人物的命运和缩影: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中挣扎、逃逸,饱受煎熬。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中,没有人可以功德圆满。

看《万历十五年》,让你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看:历史是有延续性的,你不能把某个时间指定为封建社会,现在也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投射在我们的现实之中,根本无法剥离或回避。你也不能用唯一的道德审判来让大家闭嘴,不妨让我们放眼4前,抽丝剥茧,从各个细节还原历史的真实,这才是用历史认识现实的价值。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5

最近看完了《万历十五年》,明朝万历年间的重臣,张居正、戚继光、申时行、海瑞……无一不以悲剧收场。甚至万历自己,在这种文官集团体制之下,也只能无为而治。由此可以看到一种强大体制惯性所带来的悲哀。他们每个人都各有特点,亮光闪闪,也试图做出改革,但最终失败,大部分人还落得个革职、入狱、自杀的下场。一群文官为了整个集团的平衡,国家的武备、科技的革新、商业的发展都陷于停滞。

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是指:以一个时间基点为原点,前后各推一段时间,梳理整个大历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终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观感”。具体到万历十五年,即为1587年为基点,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和李贽等历史关键人物为代表,着重挑选具备后世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性的事件进行阐述。

明清两代为中国封建制度画上了一个句号。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从明成祖设立内阁,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明清政治达到专制顶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庆新政和张居正改革为后世治国者所称道。经济上,从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开始,到清代中期的摊丁入亩政策,农业人口激增,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耕文明达到极盛。

在江浙一带,则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制造业、纺织业等成为解决地方人口就业的重要产业。军事上,统一多民族国家背景下的边防矛盾呈现由内向外转移的过程。制度得以完善,中国疆域空前辽阔。

北方诸镇的边防措施万里长城得以修复,火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军事领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装在镇压内部起义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学高度统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选拔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下部书准备看看《彩色欧洲史》。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6

这本书——《万历十五年》是无意间发现,起初是以为与大明王朝一样,是小说,是演绎,后来却发现不是这个样子,如作者所言,这本书既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报,也不能算严格意义的商业产品。

作为一个多年旅居国外的华人,文字的写作风格已经深受影响,中国人做的史书多数很隐晦,虽不至于像段子里讲的,中国的史书里除了名儿是真的,情节全是假的,但是读起来总感觉悬在空中,纪传体由司马迁发明,我不确定这是不是武侠小说的起源。这本书的文风平淡如水,婉婉道来,但是这水不是清流急湍,而像泡老了的带着茶末的水,总感觉沉沉闷闷,但是又说不出哪里有问题,就如同书里的那些主角一样,在大道德的规范下,都低着头,弓着腰,不能突破,也不敢突破,就像头顶一层厚厚的云层,这就是这本书整体的感觉。

作者的大历史观,要放到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历史的变迁,王风起于青萍之末乎?还是客观的事物规律有其必然解决,这本书里对于现状我看不到解决的方式,太多的无奈可奈何,太多的无能为力,最终只能被历史的洪流推动着,最终被碾为粉剂,唐宋元明清,秦皇汉武,唯独这个明的味道有些特殊,逻辑思维有几期节目讲的就是这个大明,有意思,可以看,这本书,也值的一看。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7

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位人物,就是首辅申时行。如果说张居正是一个理想高过现实的人,在改革上雷厉风行,撇开当时的文官集团,重用自己的亲信,那么申时行却是一个现实高过理想的人,他当官有很大的现实感。他明白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都有“阴阳”两面。阳的一面就是对道德伦理圣人教诲上级命令的遵守,阴的一面就是要为自己谋私利,以及如何首鼠两端,两面为人。所以为官为政之道,就在于调和折衷,大家拿出诚意来,彼此团结和谐又不触犯自己的私利。所以申时行大多数的时候是以和事老的面目出现。下属有派系争斗了,他要去调和;大多数的官员跟皇帝意见不一了,他要去调和。可是这么一个调和大师也实现不了调和的目的。不但调和不了,还牵连于己。张居正死后清算张居正的运动就让他只剩半条命,首辅的位置已经在摇坠,因为申时行属于张居正这一派的人物,受到张居正的赏识提携才能居高位;立儲**则是终结了他的政治生涯。万历皇帝和群臣之间在谁立为太子的意见上不一。朱常洛为长子,但万历并不喜欢他,也不喜欢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原本是万历母亲慈圣太后的侍女;朱常洵出生得晚,但他的母亲是郑贵妃,万历非常喜欢郑贵妃,也非常喜欢朱常洵,之所以郑贵妃能得万历欢喜,除了容貌这一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郑贵妃爱读书,有才,能够跟万历两人进行思想上心灵上的交流,这在其她嫔妃以至于皇后都是望尘莫及的,也因此宫女太监们经常看到皇上和娘娘一起看日落,吟诗作对。万历信佛,万历也经常和娘娘俪影双双,在西内的寺院拜谒神佛。这样的事迹能够流传下来,就表明皇帝从自己有第一个女人开始,第一个女人就是指皇后嘛,终其一生只宠幸一位贵妃,这本身就是一个稀罕的情形,当时的人认为这样的情形发生在皇帝身上是稀缺的。万历不仅在和郑贵妃一起的时间长,而且和郑贵妃在一起,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喜怒哀乐发自内心。立儲**是这样的,许多大臣们坚持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坚持儒家教化;可是万历当然要立自己喜欢的儿子做太子,也就是朱常洵。那首辅申时行说得难听点叫首鼠两端,在万历面前,说万历说得对,常洵如何如何优秀,要立常洵为太子;在大臣面前,又说要尊重传统,立长子为太子,申时行把解决问题寄托在时间上面以及自己作为首辅的调和折衷能力上面。可到了后来,是两面都不是人,大臣参劾他表里不一,欺骗圣上,排挤陷害同僚,万历也难办,一直拖着不办,最后见参劾他的人越来越多,自己只好上疏辞官。一个以调和折衷之道为官的人,反而被同僚的参劾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这无疑是一个嘲讽。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8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800字:

这本书我是在大学的时候读过,主要是当时阅读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对明朝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进而阅读了一点明朝的历史著作,当年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因为这本书是一本群像画书,描绘的是那个年份下苦苦挣扎的君臣,而我其实更喜欢宏观性长跨度的叙事。

再次读完这本书,发现当时的社会貌似是一个无解的死局。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集权,取消了千年的丞相制度,可不曾想后期的子孙们却被文官集团困住了手脚,文官集团以道德来限制皇帝,而皇帝面对这些群臣打压一个冒出一群,着实无解。这帮文臣在朝中无法无天,在自己的老家也是呼风唤雨,成为帝国最大的蛀虫。相较于嘉靖躲在幕后和群臣斗,万历索性甩手不管了,所以很多人说明朝亡于万历。在和书友的讨论中都在想假如我回到那个时代该怎么办,貌似也没有什么解决之道。所以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个结论,被重农轻商思想束缚的中国生产力无法发展,进而推出‘社会无法从内部生长出革命力量来。如果没有西方人打破国门,强行输入异种文化元素,中国的传统社会及其文官制度将一直延续下去,再过很多个世纪’。

我本人是不赞同这样的观念,我其实有点觉得这是成王败寇,落后是唯一的原罪。我们站在现在去回顾那段历史很容易就陷入历史绝对论里面,也就是认为历史在短时期充满偶然性,在长时期则存在必然性。读后感·我是持有历史偶然性观点的,这主要是受《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这本书的影响。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卡尔.波普提出了他经典的五段论:

人类历史的进程受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而科学知识的增长是不可预测的,所以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摈弃理论历史学的可能性,即摈弃与理论物理学相当的历史社会科学的可能性。没有一种科学的历史发展能作为预测历史的根据。所以历史决定论方法(预测未来)的基本目的是错误的。

我是认为以史为鉴大多数时候是无法成立的,古时候的博学之士接受的历史教育远比我们多,却依然无法摆脱困境。而西方文化的成功则是知识偶然爆炸所引起的连锁反应。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功之时,就是讨论中式思想的优越性的时候?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9

这是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1979年首先在美国出版,并多次重印。我是在阅读了王小波的“不新的《万历十五年》”一文后,才上网购得此书阅读的。在读书中,通过书里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兴趣的书来读,这种是我自称为“顺藤摸瓜”读书法。由于这个读书法,我最近重点购买了一些“读书笔记”类的书籍来阅读。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历史学范畴的书。在我的读书目录里,应该是文(文学)、史(历史)、哲(哲学)三类为主。在阅读一个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阅读他的传记或者简介,这样,才会对作者写作的立场、背景、动因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个也是我自称为“摸清背景”的第二个读书法。由于这第二个读书法,我也购买了比较多的人物传记来阅读。

通过读书,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读书方法和阅读书目体系。

再来谈谈《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吧。全书以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为历史时间的横断面,然后讲述了与这个横断面有关的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所以,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

读了这本书后,引发了我的另一个思考,就是我们现在一再提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究竟我们民族历史那个阶段、那种机制值得我们骄傲,更值得我们在当今列强环伺的国际形势下提出“复兴”的口号?如果说中国的汉唐盛世值得我们后人“复兴”,那么,万历十五年的悲剧,不是由汉唐而来的吗?

希望通过阅读更多的历史书籍和做历史的思考,能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10

读罢黄仁宇的《万历十万年》,不得不对本书作一个高度的评价。短短四个 篇章,从万历及两位首辅的角度揭示了大明帝国在长期“不事朝政”的万历手下正常运转的奥秘;后三 篇章选取了万历年间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人剖析了万历这个时代。其中最令人感慨的,必是张居正、申时行两位首辅。在笔者眼中,前者是一位素质过硬的政治家,后者是一位聪明绝顶的官僚。但如果给他们打分的话,两者我都不会给满分,因为两个聪明一世的人在同一个问题上犯了不同的错误,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在分析、对比这两位首辅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阐明这样一个观点: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历史。同样一段《明实录》中的史料,由于史官对事件背后的故事不会有详尽交代(甚至是为了政治利益可以篡改历史),不同的人会从同一段史料中得到不同的结论。

例如在谈到隆庆年间的首辅高拱被黜一事时,黄仁宇认为是高拱一句“十岁孩童如何治天下”的言论体现了其谋逆之心,从而得出张居正与冯保联合罢黜高拱是维护了大明江山的结论。在笔者看来,这一结论多少有些荒谬。第一,从政治意图来看。明朝文官大部分是政治动物,他们的所作所为必定符合“赢利远大于风险”这一定律。“高拱谋反”的获利无非是继续做首辅或者自己登基,而付出的却是身家性命乃至九族安危。况且太平盛世谋反乃是滑天下之大稽!第二,从史料看来,并无充足的资料能够证明“高拱谋反”(史料中并无高拱收买内侍、准备兵丁武器等行动)。若将黄仁宇先生的“谋反”理解为“摄政”,那么对于一个10岁的天子,任何人成为首辅必然都会“摄政专制”。第三,从结果来看,如果高拱是真的谋反,他的下场会是罢黜这么简单吗?第四,就张居正、冯保和高拱的关系来看,他们完全有理由陷害高拱。张居正并非高拱的亲信,高拱对权力的独揽已经引起了诸多大学士的不满,自然也危及张居正的安全。而高拱对冯保的升迁也屡次阻拦,足以引起他的愤恨之情。所以,高拱被黜是张居正和冯保的阴谋,他们将高拱原话中的“孩童”改为“天子”,这句话便有了十足的杀伤力。这么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获得的回报便是张居正的首辅地位和冯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职。可以说除了获利之外,张居正可以自保,冯保可以复仇。

除了对“高拱罢黜”一事笔者与黄仁宇先生观点不同外,“徐阶是强占土地的富豪、地主”和“郑贵妃是聪明的女政治家”的观点笔者也不是完全认同。此外还需指出黄仁宇先生在第一章中所犯的一个小错误,即宫女“许配”给太监后并非成为“答应”。“答应”是侍奉皇上的地位较低的宫女,而这种被称为“对食”的现象并非是光明正大的。

下面笔者将对“官僚”和“政治家”连个名词进行简单的解释。在笔者看来,政治家相对于官僚,对政事更加负责,出发的角度基本上是江山社稷、道德礼仪;而官僚关心更多的是自身的地位和安全。在这里不妨列举几位名人。徐阶(嘉靖年间首辅)是政治家和官僚的综合体,而且他在这两方面都相当出色,在嘉靖年间的首辅之争中不但政绩上有所建树,最终也得以保全自身;严嵩是不折不扣的官僚,他面对蒙古骑兵入侵京城附近地区的行为作出的“不抵抗”的决定至今令人唾弃;海瑞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家(实际上他是懂得官场之道的,但是却绝不践行),但很不幸的是他也是一个不合格的政治家;抗倭名将戚继光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官僚的综合体。

笔者说张居正是一名政治家,并非说他不懂为官之道,只是他升迁太过刚愎自用,不知韬光养晦,才在死后遭挖坟鞭尸抄家(这和多尔衮何其相似!),所以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官僚;说申时行是一位出色的官僚,但同时他也是一名较为合格的政治家,毕竟治理黄河和封贡互市都是他不可抹杀的功劳,但因为他在“争国本”事件中太过圆滑,首鼠两端的行为触犯了文官集团坚守的道德礼仪,所以才黯然退出政治舞台。若两人做对比的话,张居正是政治家的代表,而申时行是官僚的代表。

自古以来,君权和相权是一种博弈平衡的关系。但是在明代,作为君权外围的宦权也加入了这种博弈。君权的外围有宗室、外戚和宦官三种,但在明朝,宗室被打压(为了防止靖难之役重演),外戚势力弱小,宦权得以提高(尤其是东厂出现之后)。就相权而言,在明太祖朱元璋撤销宰相后跌入低谷,但后来出现的内阁又极大地提升了文官集团的权力。大学是手中有权力,而言官御史们有战斗力,他们的目的有的是为了个人私利,但大部分是为了江山社稷或道德礼仪,所以文官集团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君权时而联合相权对抗宦权,时而联合宦权对抗相权,但都是为了寻找权力的平衡点。若宦权与相权联合,那儿皇权便岌岌可危(天启年间的魏忠贤及阉党造成的**就是一例)。对于张居正和申时行而言,前者维护的是相权(是自身的相权而非整个文官集团的权力),后者维护的是君权。

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两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张居正当政时,万历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不可能完全独立地把握政局,因此张居正扮演了臣子、导师和严父三种角色。他是一位合格的教师,教习经史,并适当调整科目以使万历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了万历沉迷书法而重蹈宋徽宗的覆辙);他也是一位合格的臣子,对于一个10岁的天子,他联合宦官冯保、外戚李太后稳定了政局,避免了朝政动荡。同时在前期,他肃清吏治,任用贤人,使得大明帝国可以正常运转。但作为一名“严父”来说,他的行为太极端,在万历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暂且不说,他当政后期任人唯亲、扶植私党、排除异己都在与他有利益冲突的文官心中埋下了导火索。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张居正和其亲信势力过于庞大,影响到了皇权,所以张居正死后的悲惨结局也可想而知。张居正确实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但太过刚愎自用、傲慢自大,才不会有一个完美的收场。此外,还需张居正一个并非高瞻远瞩的决策,那就是“考成法”。最初施行时确实增加了财政收入,但也导致了明朝中后期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矛盾——流民现象。所以张居正当政前期的表现令人叹服,但后期其盲目自大却又令人扼腕叹息!

作为张居正的亲信和万历的老师,申时行成为首辅的时候,万历已经成为了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加之张居正的前车之鉴,申时行的政治风格更倾向于温和稳重。例如张居正刚去世时,言官大臣纷纷上述弹劾,申时行既不参与弹劾自己的老师(在其他人眼中他不搞政治投机),也不维护自己的老师(不与众矢之的统一战线以维护自身安全),但暗中他还是极其照顾张居正的家人,多次暗中阻止吵架等活动。由此可见,申时行处事确实圆滑。而却他上任之后立刻废除了张居正的“考成法”,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他任用潘季驯治理黄河,对蒙古采取封贡互市政策,这都是他不可磨灭的攻击。但作为一名官僚而言,他对君权的态度在“争国本”事件上与文官集团的道德立场完全相悖,导致辞官回家的惨淡收场。

在对待君权的态度上,张居正的极左做法触怒了君权,申时行的极右做法触犯了相权,因此他们在权力博弈中并未找到平衡点,结局也就不那么完美。可是在“成王败寇”的权力斗争中,千百年来哪有完美的结局呢!

黄仁宇先生在书中也降到了海瑞、戚继光和李贽三人,他们代表了不同阶层不同环境的人,但同样怀有“治国平天下”的梦想。当年明月曾说过:“‘知行合一’这句话,张居正读懂了,海瑞没有读懂。”我想戚继光和李贽也都读懂了,只有海瑞一个人生活在他那“非黑即白、非是即非”的教条主义世界中。

面对同样的现实,戚继光顺从了,人们在他的杀敌保固与为官的左右逢源中却读不出他的无奈与孤独;李贽选择了出价,却始终无法割舍对这个社会的关心,同样更不会有人读懂他孤傲的悲凉。

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大明帝国这台生锈的机器已经经不起任何折腾,只是依靠文官集团和几个强有力的君主在维持着齿轮的正常运转。张居正的折腾(京察、考成等)造成或加剧了社会矛盾,而申时行、王锡爵等人的“无为而治”反而更加有效。但最终,崇祯皇帝,这个有勇气、有骨气、有决心但是缺乏知人和远见之明的君主改革了驿站制度,社会矛盾加剧,加之四方战火和天灾人祸,导致了整个大明帝国的灭亡。

之后建立的大清帝国,类似的体制、类似的经济模式也预示着历史的大失败会继续上演。中国的这种所谓的封建专制体制并不见得比资本主义落后,只是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制度在腐败的铁锈出现后,自然落后于一杆新制的枪炮。

一本书,让我们看透了历史的博弈平衡,看到了明代的政治家与官僚的相同于不同,也看到了现代发展的启示。所以,必须要感谢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要感谢当年明月,他引导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角度。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11

万历四年,1576年,朱翊钧收到了一举报信。辽东督查刘台,举报张居正。刘台罗列的七大罪状,这也都是疾风骤雨改革中常有的事,虽然每件事情本身问题不大,却是其中的张居正的要害,首辅怒了。

在明朝,官员之间互相举报和弹劾,本身明朝特色,为何首辅对此事怒了呢?是因为他怕是吗?非也!关键是举报他的人,既非他的上司,也非政敌或同僚,而是他心血栽培、一手提拔的学生。

一个人要想成功,考取功名只是一小步,而有人支持那才是王道。而刘台得到了首辅大人的支持,因为张居正的提携。他在高中进士后仅仅两年,就成为辽东督查,那他为什么要这样黑老师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老师以前一直给他鸡蛋,忽然有一天没有给,他不高兴了,因为他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属于谁?辽东将领事李成梁,打了大胜仗,刘台眼红,抢先写了喜报邀功,这种事是犯禁的,按制度应该降职惩罚,当然作为首辅的张居正也可以低调处理,大概是想教育一下学生,以儆效尤,首辅法人就对刘台予以公开训斥、通报批评,这下鸡蛋没吃到,学生不干了,黑了老师。

其实这样的弹劾在明一朝,不算新鲜事,但是抛开事情本身来说,却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在以尊儒礼制为核心的治理模式下,连自己的学生都起来反对自己,这是多么挂不住面子的事情啊!为此,首辅提出辞职,未果。加之首辅本身的私德并不是多好,后来的清算,从个人到制度,将本来可以振作起来的明朝,重新带回了死亡之路,首辅的心血也成了回光返照。以道德治人、整人,这在明朝也是极为推崇的一件事,任何事情,只要和道德关联,死亡概率大大提升,道德要不要讲?那肯定是要讲的,但是讲什么,是要有选择的,每次看到宣传孝道的“二十四孝”图时,后背就发凉,那些手法极端、思想错误的尽孝方式原封不动的示众并加以宣传,是懒啊?还是没有甄别的能力?

一个王朝也罢,家庭也好,亦或个人,好多东西是相通,但我们自身轨迹运转一段时间之后,必然形成惯性,有些东西是好的,应当予以坚持,但是对于那些不合时宜,与历史潮流逆向的东西,一定要摒弃,予以革新,这也算读书的一点浅薄收获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12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在这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书中着重写了万历皇帝、改革家张居正、调和者申时行、清流海瑞、武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六人的事迹和思想,从正面或侧面描绘了该王朝的面貌,让今人读来,能够感知那个年代,也对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

对明王朝道德的认识:

明王朝没有西方一样强大的宗教力量,他们只有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规范着帝国的道德,儒家文化是明王朝的根本,成为指导人们的唯一的道德标准,进而成为治国标准。道德规定着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的行为和思想。地方乡绅自治用传统道德为标准;官员判案以“四书”为准绳;皇帝欲废长立幼也要受到伦常的制约。道德纲常为国之根本,它不仅可以指导判案,甚至可以替代法律。用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治国,缺乏“公正性”。道德至高无上,它不仅可以指导行政,而且可以替代行政。没有了“公正”的法律,用“人治”的方式,社会的腐败容易滋生,腐败者本人,多数为人治的执行者。

对明王朝政治的认识:

尽管明王朝的皇权在历朝中已经非常强大,但是书中则反复强调文官集团和皇权的博弈,文官集团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万历皇帝坐姿不雅,他们会立马批评,万历皇帝喜爱书法,他们会加以限制,万历皇帝欲立三皇子为太子,他们则坚决反对。以至后来万历仅为皇权的象征,其权力的行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官的制约。万历本人可以免去或诛杀冒犯他的文官,但却对整个文官集团无能为力。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因缺乏调和者而导致万历长达二十年的消极怠工。

《万历十五年》给予我的启示: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2、一个国家体制僵化,发展停滞,没有活力,必须改革。成功则兴旺发达,不彻底则江河日下,不改革或改革失败则坠入深渊。

3、人有两面性,阴面和阳面,人是自私的。明朝一直依靠儒家思想、四书五经的原则来管理人民是行不通的。

4、历史自古就是强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狱,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

5、当皇帝也有当皇帝的无奈,万历皇帝虽然为一国之君,但其实活的也很不自在。

万历十五年心得合集


当我们阅读文章产生了理解或者感触时,这时就可以把我们的思考写下来。在写学习体会时,应细读深思,盯住一点,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阐述,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精心整理了一份符合您要求的“万历十五年心得”,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1】

《万历十五年》是我寒假读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红楼梦》,我在读完《红楼梦》之后,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本书留给我最初的印象,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复杂,而更多的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而读罢《万历十五年》,我又不得不为黄仁宇深刻的思考所触动,中国社会的管理过多的依赖道德而不是法制,这哪仅仅是明朝所特有的呢?殊不知,在接下来的清朝一直到如今,社会上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或轻或重的管理问题。

《红楼梦》是小说,尽管有许多内容是虚构的,但是毫无疑问,小说的情节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的,是生活的再现与升华,所以里面大部分内容可以作为我接下来论述的凭据。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提到过:中国人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这一点在《红楼梦》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或者说《红楼梦》当中的人物关系是建立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展开的,随便举一两个例子,比如黛玉刚进贾府,一个“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一方面反映了黛玉的心思缜密,深谙人情事理,但更反映了在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交流与相处存在的一种隔阂;又比如众人讨贾母的喜欢,泼辣的王熙凤、“佛爷”似的王夫人、正经而又严肃的贾政还有那宝玉这些自不用说,单说贾母给宝钗庆生辰请邢夫人、尤氏和惜春,一个“不敢不来”已经将伦理体系的大家长所具有的威慑力体现出来。

《红楼梦》里面还体现出了一种强烈而又自然的“脸面观”。在《红楼梦》当中,我们能经常听到婆子骂丫环,或是主子骂奴才,而其中经常出现的词就是“上了脸了”,毕竟在奴才或是丫环的心里,脸面与身份是对等的。“上了脸了”,其实一方面是由于身份对他人脸面价值的内心的不认可,而另一方面是对脸面的有无并且多少与地位的直接挂钩深表赞同。

以上所详述的身份、脸面都是建立在儒家道德的基础之上的,而贾府被抄家,同样也是由于道德,即在道德层面上社会的不认可。而贾家在道德上的失败,归根仍旧是道德治家的的缺陷。

由家上升到国,这种问题就更加深刻并且以新的形式地暴露在社会管理层面,这在《万历十五年》中有较为详尽的叙述。

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以历史上极其普通的1587年切入,从波澜不惊的表面深入剖析了时代背后涌动的暗流,而这股暗流,即社会的发展与传统的文官制度之间的矛盾,即将浮出水面。作者在《万历十五年》中分析了这种文官制度的“顽固性”(姑且称之为顽固性)。尽管有身体力行,得到皇上支持且努力想变革,更确切地说,改善各种制度的首辅张居正,但是以一己之力对付“全天下的读书人”,结局可想而知,并且由于张居正侵害了文官集团的利益,最后死后落到身败名裂的下场;尽管有清楚地认识到文官的双重性格,并且努力地折衷调和的申时行,但是作为首辅的他,承担着文武百官的表率以及与皇帝最亲密的大臣双重身份,一旦不能够履行好其中之一尤其是前者,他将自然为统治者或大臣所不容,所以在最后他对立储的立场被公布之后,自然而然地为百官踢出。以上两位首辅一则自起炉灶,希望行政效率的提高,却适得其反,由于严厉的政策导致的高压气氛最终使文官集团破裂;二则从中调剂,恕道待人,来补救文官之间的空隙,但是单单纯粹的补救永远也挽不回这座欲塌的高楼。他们都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试图来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然而文官制度像固执的一头冲向悬崖的牛,虽然这种制度已经愈发暴露出它的弊端——财政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军备的效能极低,腐败问题严重……国家处于这样的困境之中,但是只要人民能安分守己,这种得过且过的日子,文官们并不准备拒绝。

宋朝的这种文官制度的思想基础是建立在“四书”上的,而“四书”则是这一个庞大帝国的圣经。“四书”被千千万万的读书人所诵习,朝廷通过科举制度选出优秀的“‘四书’学习者”,组成文官集团,而大大小小的文官,他们所共通并且共同恪守的信条就是“四书”的训示。毫无疑问,一个人并不可能时时刻刻恪守这些信条,纵然有也不会被时代所接纳,举出海瑞的例子,海瑞在大部分的人心中是一代清官,没有错,他一生为官廉洁,死后只留下白银20两,他是令人尊敬的,但这也恰恰反映了文官集团并不是一个团结的共同体,相反的,内部才会出现像海瑞这样的道德模范。说海瑞是道德模范,是因为他也是文官制度的产物,并且拥有恪守所有道德准则的信念与勇气,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为官时并不被大家所喜欢。最初制定这一信条的统治者,希望依赖这文化的传统来维持和运转整个国家,但是这种文官制度随着时间慢慢变质,而变质的原因,便是因为人具有阴阳两个不同的方面同时又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而仅仅凭借儒家一些简单、粗略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有效实行的原则来束缚人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还有一样事物能够弥补以上所有的不足,那便是法律。如果百官恪守的是法律而不是简单的信条,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潜力还很大,但情况并不是这样,法律并没有成为国家被治理的依据,相反地,法律在这个帝国的体现简单而又粗略,一些简单的民事纠纷只是由乡间的仲裁来判定,只有刑事案件由官府审理,而官府对于这些案件都有固定的规则,如“杀人偿命”等等。而导致这一情况产生的原因,其一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整个帝国实质上是由大大小小的乡村集合起来的集合体,所以如果以法律为本,实际运行中就会遇到操作繁琐、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等问题;其二是因为现行的法律制度是为文官制度服务的,司法从属行政,那么政府的统治便可以实现一元化,归根结底,这有利于巩固文官的统治地位——这也就是文官的双重性格,即表为公仆实为主人。所以,帝国的一点烛光并不能带领这个帝国走出黑暗。

然而,并不能就这样否定文官制度存在着巨大弊端,毕竟,它曾作为治国的政策并且取得不错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么这种制度的维持,必定是再也不能为时势所容许,但是许多社会管理问题依旧会存留。

文官制度的实质即为道德治国,回归到《红楼梦》中贾府抄家事件,其中的皇上并不曾正面出现,但我们不难感受到,皇上的喜怒决定着贾府的荣衰。试想元妃省亲之时,家父是何等的荣耀,但在道义上被皇帝否决之后(这一点不难从西平王在转达的皇帝旨意:“贾赦交通外官,依势凌弱,辜负朕恩,有忝祖德,着革去世职。”),家族很快便衰败了。岂止是贾府,社会上所有家庭都处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处境之中。这不难反映在人治社会中,财产权无法得到保护。反过来说,就是家庭需要法律与契约的保护梅因在其著作《古代法》中提到:”所有社会的进步运动,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而从不平等到平等,从等级制度到平等契约,正体现契约精神即法治精神。从《红楼梦》中体现出的“家”的困境,到《万历十五年》中体现的“国”的困境,我们不难看出道德立家与立国的弊端。由此,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以依靠道德为主要途径来感化他人的道路上,而应该加强法制建设,利用法律进行社会管理,必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2】

读罢黄仁宇的《万历十万年》,不得不对本书作一个高度的评价。短短四个 篇章,从万历及两位首辅的角度揭示了大明帝国在长期“不事朝政”的万历手下正常运转的奥秘;后三 篇章选取了万历年间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人剖析了万历这个时代。其中最令人感慨的,必是张居正、申时行两位首辅。在笔者眼中,前者是一位素质过硬的政治家,后者是一位聪明绝顶的官僚。但如果给他们打分的话,两者我都不会给满分,因为两个聪明一世的人在同一个问题上犯了不同的错误,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在分析、对比这两位首辅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阐明这样一个观点: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历史。同样一段《明实录》中的史料,由于史官对事件背后的故事不会有详尽交代(甚至是为了政治利益可以篡改历史),不同的人会从同一段史料中得到不同的结论。

例如在谈到隆庆年间的首辅高拱被黜一事时,黄仁宇认为是高拱一句“十岁孩童如何治天下”的言论体现了其谋逆之心,从而得出张居正与冯保联合罢黜高拱是维护了大明江山的结论。在笔者看来,这一结论多少有些荒谬。第一,从政治意图来看。明朝文官大部分是政治动物,他们的所作所为必定符合“赢利远大于风险”这一定律。“高拱谋反”的获利无非是继续做首辅或者自己登基,而付出的却是身家性命乃至九族安危。况且太平盛世谋反乃是滑天下之大稽!第二,从史料看来,并无充足的资料能够证明“高拱谋反”(史料中并无高拱收买内侍、准备兵丁武器等行动)。若将黄仁宇先生的“谋反”理解为“摄政”,那么对于一个10岁的天子,任何人成为首辅必然都会“摄政专制”。第三,从结果来看,如果高拱是真的谋反,他的下场会是罢黜这么简单吗?第四,就张居正、冯保和高拱的关系来看,他们完全有理由陷害高拱。张居正并非高拱的亲信,高拱对权力的独揽已经引起了诸多大学士的不满,自然也危及张居正的安全。而高拱对冯保的升迁也屡次阻拦,足以引起他的愤恨之情。所以,高拱被黜是张居正和冯保的阴谋,他们将高拱原话中的“孩童”改为“天子”,这句话便有了十足的杀伤力。这么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获得的回报便是张居正的首辅地位和冯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职。可以说除了获利之外,张居正可以自保,冯保可以复仇。

除了对“高拱罢黜”一事笔者与黄仁宇先生观点不同外,“徐阶是强占土地的富豪、地主”和“郑贵妃是聪明的女政治家”的观点笔者也不是完全认同。此外还需指出黄仁宇先生在第一章中所犯的一个小错误,即宫女“许配”给太监后并非成为“答应”。“答应”是侍奉皇上的地位较低的宫女,而这种被称为“对食”的现象并非是光明正大的。

下面笔者将对“官僚”和“政治家”连个名词进行简单的解释。在笔者看来,政治家相对于官僚,对政事更加负责,出发的角度基本上是江山社稷、道德礼仪;而官僚关心更多的是自身的地位和安全。在这里不妨列举几位名人。徐阶(嘉靖年间首辅)是政治家和官僚的综合体,而且他在这两方面都相当出色,在嘉靖年间的首辅之争中不但政绩上有所建树,最终也得以保全自身;严嵩是不折不扣的官僚,他面对蒙古骑兵入侵京城附近地区的行为作出的“不抵抗”的决定至今令人唾弃;海瑞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家(实际上他是懂得官场之道的,但是却绝不践行),但很不幸的是他也是一个不合格的政治家;抗倭名将戚继光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官僚的综合体。

笔者说张居正是一名政治家,并非说他不懂为官之道,只是他升迁太过刚愎自用,不知韬光养晦,才在死后遭挖坟鞭尸抄家(这和多尔衮何其相似!),所以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官僚;说申时行是一位出色的官僚,但同时他也是一名较为合格的政治家,毕竟治理黄河和封贡互市都是他不可抹杀的功劳,但因为他在“争国本”事件中太过圆滑,首鼠两端的行为触犯了文官集团坚守的道德礼仪,所以才黯然退出政治舞台。若两人做对比的话,张居正是政治家的代表,而申时行是官僚的代表。

自古以来,君权和相权是一种博弈平衡的关系。但是在明代,作为君权外围的宦权也加入了这种博弈。君权的外围有宗室、外戚和宦官三种,但在明朝,宗室被打压(为了防止靖难之役重演),外戚势力弱小,宦权得以提高(尤其是东厂出现之后)。就相权而言,在明太祖朱元璋撤销宰相后跌入低谷,但后来出现的内阁又极大地提升了文官集团的权力。大学是手中有权力,而言官御史们有战斗力,他们的目的有的是为了个人私利,但大部分是为了江山社稷或道德礼仪,所以文官集团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君权时而联合相权对抗宦权,时而联合宦权对抗相权,但都是为了寻找权力的平衡点。若宦权与相权联合,那儿皇权便岌岌可危(天启年间的魏忠贤及阉党造成的**就是一例)。对于张居正和申时行而言,前者维护的是相权(是自身的相权而非整个文官集团的权力),后者维护的是君权。

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两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张居正当政时,万历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不可能完全独立地把握政局,因此张居正扮演了臣子、导师和严父三种角色。他是一位合格的教师,教习经史,并适当调整科目以使万历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了万历沉迷书法而重蹈宋徽宗的覆辙);他也是一位合格的臣子,对于一个10岁的天子,他联合宦官冯保、外戚李太后稳定了政局,避免了朝政动荡。同时在前期,他肃清吏治,任用贤人,使得大明帝国可以正常运转。但作为一名“严父”来说,他的行为太极端,在万历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暂且不说,他当政后期任人唯亲、扶植私党、排除异己都在与他有利益冲突的文官心中埋下了导火索。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张居正和其亲信势力过于庞大,影响到了皇权,所以张居正死后的悲惨结局也可想而知。张居正确实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但太过刚愎自用、傲慢自大,才不会有一个完美的收场。此外,还需张居正一个并非高瞻远瞩的决策,那就是“考成法”。最初施行时确实增加了财政收入,但也导致了明朝中后期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矛盾——流民现象。所以张居正当政前期的表现令人叹服,但后期其盲目自大却又令人扼腕叹息!

作为张居正的亲信和万历的老师,申时行成为首辅的时候,万历已经成为了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加之张居正的前车之鉴,申时行的政治风格更倾向于温和稳重。例如张居正刚去世时,言官大臣纷纷上述弹劾,申时行既不参与弹劾自己的老师(在其他人眼中他不搞政治投机),也不维护自己的老师(不与众矢之的统一战线以维护自身安全),但暗中他还是极其照顾张居正的家人,多次暗中阻止吵架等活动。由此可见,申时行处事确实圆滑。而却他上任之后立刻废除了张居正的“考成法”,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他任用潘季驯治理黄河,对蒙古采取封贡互市政策,这都是他不可磨灭的攻击。但作为一名官僚而言,他对君权的态度在“争国本”事件上与文官集团的道德立场完全相悖,导致辞官回家的惨淡收场。

在对待君权的态度上,张居正的极左做法触怒了君权,申时行的极右做法触犯了相权,因此他们在权力博弈中并未找到平衡点,结局也就不那么完美。可是在“成王败寇”的权力斗争中,千百年来哪有完美的结局呢!

黄仁宇先生在书中也降到了海瑞、戚继光和李贽三人,他们代表了不同阶层不同环境的人,但同样怀有“治国平天下”的梦想。当年明月曾说过:“‘知行合一’这句话,张居正读懂了,海瑞没有读懂。”我想戚继光和李贽也都读懂了,只有海瑞一个人生活在他那“非黑即白、非是即非”的教条主义世界中。

面对同样的现实,戚继光顺从了,人们在他的杀敌保固与为官的左右逢源中却读不出他的无奈与孤独;李贽选择了出价,却始终无法割舍对这个社会的关心,同样更不会有人读懂他孤傲的悲凉。

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大明帝国这台生锈的机器已经经不起任何折腾,只是依靠文官集团和几个强有力的君主在维持着齿轮的正常运转。张居正的折腾(京察、考成等)造成或加剧了社会矛盾,而申时行、王锡爵等人的“无为而治”反而更加有效。但最终,崇祯皇帝,这个有勇气、有骨气、有决心但是缺乏知人和远见之明的君主改革了驿站制度,社会矛盾加剧,加之四方战火和天灾人祸,导致了整个大明帝国的灭亡。

之后建立的大清帝国,类似的体制、类似的经济模式也预示着历史的大失败会继续上演。中国的这种所谓的封建专制体制并不见得比资本主义落后,只是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制度在腐败的铁锈出现后,自然落后于一杆新制的枪炮。

一本书,让我们看透了历史的博弈平衡,看到了明代的政治家与官僚的相同于不同,也看到了现代发展的启示。所以,必须要感谢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要感谢当年明月,他引导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角度。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3】

初读《万历十五年》,幸而,这显然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历史书,作者运用了平和的记叙手法,这点倒是让我想起了曾十分爱看的《易中天》品三国,当然这本书更严肃一点,通俗易懂的文字将我们置身于明朝之殿,以及其错综复杂的利益争斗,人情善恶,和让万历及读者都有些倍感无奈地政治体制,文官体制。

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但就像风暴前的平静,又如同作者黄先生所说:“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万历皇帝10岁登基,在位长达48年,又有张居正这样的能臣亦或是奸雄,这不禁让我想起清朝一位流芳百世的英明神武的君主——康熙皇帝。同样是幼年登基,在位时间冠绝该朝,同样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却为何命运迥异,一个被认为是明朝衰败的根基所在,一个却开创了康雍乾盛世。首先,不得不提对万历有着深远影响的大学士张居正。

在万历年幼时,张居正在危难之际保全了皇室的安全,并进而成为首辅大臣,对于万历的种种事物牢记于心,他是一个有野心的政治家,是他首先意识到明高祖所建立的统治制度,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流逝,越发显得不合时宜,他力推改革,成就了万历即位以后第一个欣欣向荣的十年。但我认为,也正是他毁掉了万历,张居正权倾朝野,组建利益集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颇有鳌拜功高盖主的味道,为积弊已久的朝堂埋下了隐患的种子。而万历皇帝呢?对于张居正他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怀有对前辈的尊敬,还是对他庞大的政治力量有所依赖,有所依仗,还是对于这位朝中具有无可比拟地位的大臣,心生恨意? 张居正去世半年后,因为各种言论,弹劾对张居正的冲击,让这位亲政不久的皇帝感到对他的信任简直就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张居正和冯宝,万历年少时最为亲近的两人,后来都不得善终,这对万历的心理上觉得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和难以磨灭的创伤。

另一个让万历变得不死朝政的原因就是让他倍感无奈的政治体制——文官体制。身为九五之尊,也只能是一个“活着的祖宗”。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不仅是正统思想,更是统治思想,本来这是帝王用来喝令权臣,统治天下的思想利器,个人认为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便是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岳飞亦或是《水浒》里的悲情英雄宋江,都未能摆脱这一思想,但时至万历,已经变成了万历想励精图治的巨大障碍,没有统治,只有约束。万历无能为力,只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朝政,对待群臣所谓的道德压力,于是开始了不理朝政,不思进取的万历年代。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但以秦国商鞅变法为先,统一全国,依法治国的效力可见一斑,但秦国又迅速地覆灭,秦王的横征暴敛,滥用劳力,民不聊生,固然是一方面,但哪个朝代的后半期又不是这样?我认为当时的人文思想没有统一,没有被君君臣臣的思想所束缚住,也是原因之一。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不仅仅是一种人文思想,更是一种统治文化,一种将天下士子的思想能集中统一的利器,是一种帝王之术。古代科举制度的论题一般也以孔孟之道,四书五经之类为题,而一般不以时事政治,怎样具体的治理国家为题,因而这种道德至上的风气一直伴随着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重德轻法的弊端便是许多行政,经济,管理问题变得政治化,道德化,上纲上线,难以以统一的数字化标准来衡量好坏,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作者也在书中评注道:“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

万历虽也曾有雄心壮志,但终究还是一个悲情皇帝,思想道德上的束缚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虽在位长达48年,但长期不理朝政的他还是留下的骂名与非议。 当我们徘徊于王朝的兴盛与没落之间,我们是否能够回归历史,正视历史。本书留给我们的最大思考,便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显然万历的悲剧说明了以道德代替法律荒谬之极,但反观当今社会,我们拥有了比那时健全的多的法律制度,名目繁多的法律多到直接催生了律师这一职业,但显然道德的缺失又成为了一大问题,道德问题无法通过规章条例来硬性规定,如同小悦悦事件的冷漠路人,他们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但如果受到法律的制裁,是否也是一种悲哀?是否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精神?那怎样才能找回社会所应具备的基本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这又是一个当今社会继续思考的问题。

当我们行走与历史与现实之间,我们是否能以史为鉴,哀之鉴之。万历的悲剧我们不会重演,但我们应积极思考现代社会给我们带来的问题,避免成为下一个悲剧。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4】

说实在,我这次很认真地看这部书,还因为我想找找这部书到底有没有明显地参杂个人的观点。历史学家罗克齐就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现在我读历史,都要很小心、很谨慎地去读了,半信半疑,生怕中了圈套。

后来还去知网上查了相关的文献,确实,发现了这本书中的不足之处。一下我来简要说一下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作者在这本书小心翼翼地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和一般的历史著作不同,由于作者试图通过他的“大历史观”来描绘历史,所以这本书的叙事风格与小说非常接近。作者给读者娓娓道来地讲述了一个历史上有据可考的故事,书中充满着文学性与小说性的色彩。怪不得喜欢历史的我看不下这本书,因为这是一部“非虚构性的历史小说”,而我看不下小说。

比如书中开篇这一句:

“这一年阳历的三月二日,北京城内街道两边的冰雪尚未解冻。天气虽然不算酷寒,但树枝还没有发芽,不是户外活动的良好季节。然而在当日的午餐时分,大街上却熙熙攘攘。原来是消息传来,皇帝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

与二月河开篇:

“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檐下、破庙里挤满了这些人。”

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书中描写人物的心理环境、夹叙夹议等等,都有小说的色彩。

我在阅读过程中就感到了一股压抑的气息。作者这种尽量还原历史的叙事风格、多种故事、人物关系的交错描写,在我看来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必然的结局。特别是张居正改革又被废除、海瑞不得志、戚继光晚年凄凉等悲剧性结局,另我感到满满的宿命。又如文末叙事的戛然而止:“当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表面上四海升,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他发展的尽头。”有种余韵悠长的感觉,就好比我看《百年孤独》的时候那种感觉一样,一瞬间《万历十五年》书中的场景在我脑海中重现,有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感觉。

作者所写如此悲剧性结局的故事,有他的目的。正如前文所说,作者认为古代中国以儒家的道德原则代替法律,所产生的悲剧结局便是必然的。他主张否定文人治国,推动法治、经济、商业与科技的发展。

但是现实如何呢?当今中国的法治、经济、商业与科技相比于数十年前已然有巨大进步,但是当今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与之相比却是缺失的。而且作者对儒家的批判与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其的批判是相同的,否认儒家,强调摒弃。但是现在学者对儒家的态度已经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所以还是有偏颇的。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汇总》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万历年心得感悟  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感言, 感言是关于生活和人生真谛的精妙呈现,一篇感言要怎么才能写好呢?您是否了解“万历年心得感悟”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2023-05-23 阅读全文
  • 有关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怎么写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在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有提前准备可能会使用到资料的习惯。资料一般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内容啊?小编现在向你推荐有关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怎么写,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这本书——《万历十五年》...
    2023-04-04 阅读全文
  •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汇总 写作或许是大家都曾经历一个过程,写作文能够锻炼我们的语感,如果我们的写作词汇量不丰富,写作就会容易“卡住”。优秀的作文怎么样才能看到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汇总,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在之前九天的读书过程中,我体会了过万历为人君主却身不由己的无奈;嘲讽过名誉投机的文官;寻求...
    2023-05-16 阅读全文
  • 万历十五年心得精选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幼儿园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都会提前准备很多资料。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那么,关于幼师资料你了解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万历十五年心得精选”,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海瑞其人——他的身份作为...
    2023-04-26 阅读全文
  • 万历十五年心得合集 当我们阅读文章产生了理解或者感触时,这时就可以把我们的思考写下来。在写学习体会时,应细读深思,盯住一点,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阐述,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精心整理了一份符合您要求的“万历十五年心得”,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5-12 阅读全文

 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感言, 感言是关于生活和人生真谛的精妙呈现,一篇感言要怎么才能写好呢?您是否了解“万历年心得感悟”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2023-05-23 阅读全文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在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有提前准备可能会使用到资料的习惯。资料一般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内容啊?小编现在向你推荐有关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怎么写,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这本书——《万历十五年》...

2023-04-04 阅读全文

写作或许是大家都曾经历一个过程,写作文能够锻炼我们的语感,如果我们的写作词汇量不丰富,写作就会容易“卡住”。优秀的作文怎么样才能看到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汇总,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在之前九天的读书过程中,我体会了过万历为人君主却身不由己的无奈;嘲讽过名誉投机的文官;寻求...

2023-05-16 阅读全文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幼儿园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都会提前准备很多资料。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那么,关于幼师资料你了解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万历十五年心得精选”,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海瑞其人——他的身份作为...

2023-04-26 阅读全文

当我们阅读文章产生了理解或者感触时,这时就可以把我们的思考写下来。在写学习体会时,应细读深思,盯住一点,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阐述,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精心整理了一份符合您要求的“万历十五年心得”,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5-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