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实践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05-05

实践观后感。

观看视频已经取代看书成为人们知识获取的一种主要方式,观后感是一种关于记忆人生时间和世界的强大洞见,观后感加深了我对作品的认识,到底该如何写好有关作品名的观后感呢?关于“实践观后感”我们想分享一些真实的案例和经验,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实践观后感(篇1)

今天是暑假科技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虽然于昨天相比,雨下得更大了,但我们还是按时到校集合。然而,这次倒是司机迟到了十几分钟,才来到了我们学校。

做了一个多钟的车,我们来到了广州特种机电检测研究院。讲解员先让我们参观了他们部分的工作地点,然后给我们讲解了许多关于特种机电的问题。比如说,蒸炉、观光梯、自动手扶梯……等等的安全知识。

之后,讲解员又带我们去参观了一个机械展览室,机械展览室里有一个缩小版的观光梯模型,大家都争着去拍照,大胆的同学还用手去摸一摸,按一按上面的按钮。讲解员跟我们介绍说,这是一个电梯模型,可以模拟电梯的上升和下降,但不能模拟故障。讲解员继续解释,上面是电机,模型的背面还有一个类似飞机的“黑匣子”,来记录电梯的运行状态。

最后,讲解员又向我们介绍了几台比较大型的模拟器械,大都属于起重机这些类型的。我也试着操控了一下。

参观完广州特种机电检测研究院,就我们又去了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在哪里,我们有认识到了许多有关衣服纤维的知识。比如,衣服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以及衣服常见的不合格种类。

这次的参观活动,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知道了许多有关特种机电和衣物纤维的知识,我期待下一次的暑假科技实践活动!

实践观后感(篇2)

我读了毛泽东的《实践论》,深刻理解《实践论》是毛泽东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以马克思辩证主义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具体社会实践,深刻揭示了认识和实践的密切关系。

《实践论》说:“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外部世界了解的真理标准。”用于指导实践,实践用于验证理论。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无论是工作还是认识自然,都是从点到面,单方面到更多方面。只有结合理论,用实践积累自己的经验认识,把自己的直接实践经验与别人的经验(学到的知识)相结合来判断事物,才能更加科学客观地认识事物,开展工作。

我们可以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积累一定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达到了理论水平。当然,理论要经过实践的验证。也就是说,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所有的认识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实践论》表示:“只有感觉到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不管谁需要知道什么,除了接触那个事物,即生活在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没有办法解决。“这个看法看起来很平淡,但实际上是很多人忽视的真理。

《实践论》说:“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整个宇宙发展过程中,各具体过程的发展是相对的。因此,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承认对各发展阶段具体过程的认识只有相对真实性。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的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单独识别,不能用任何一句话来说明。因为人们对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有相对的真理。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实践的正确和系统的看法,对指导当时中国革命,指导当前和未来的各种实践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践观后感(篇3)

文章指出: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明的基本途径,它的目的是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深刻理解教育的真正含义,并为之做出不不懈的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往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要么过分强调社会要求而忽视个性发展,要么过分强调个性发展而忽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其实,这两者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因为,健全的社会需要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有赖于健全的社会。因此, 我们今天的教育,追求的是实现促进人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双重功能。这是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教育的双重功能给予高度重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教育先是博采众长、之后才逐步有了构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自觉追求。

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尽管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还需要走很长的路,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从世界范围看,重视人的素质培养也是国际教育的共同趋向。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专题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宣示,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和发展,是未来教育的4大支柱。四个“学会”的核心就是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以诚立德,以勤立业。

与此同时,终身教育、个性化教育、教育民主与平等、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等先进理念也得到广泛推崇和积极有效的实践。特别是,我校作为一所成人高校,对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推崇终身教育、个性化教育、教育民主与平等、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等先进的教育理念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不断的努力并进行积极有效的实践。

可以说,今天中国教育变革的深刻性、广泛性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些变革的总体方向就是让教育更好地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工作的重点转到如何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如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

十六大提出了今后20年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我们要为实现这一目标努力奋斗。我们一方面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也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人民群众看到,我们正朝着他们预期的方向一步一步地努力。

追求教育卓越发展,必须顾及“教育生存”;

高扬教育理想旗帜,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引领未来。教育发展并非单向的服从社会发展,教育同时负有推动历史进步、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我始终认为,坚定不移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对人民群众根本的、长远的利益的体现和实现。

用实干代替争论,用实践回答疑问,用发展解决矛盾,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教育发展、学生成长的建设性的环境。

实践观后感(篇4)

10月26日我们聆听了肖成全教授的《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讲座,肖教授系统的讲授了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涵义诠释、策略举例和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修炼方法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老师们进行剖析和策略指导。其中对于有效教学的研究定位中,肖教授说:教学是做良心的事儿。是呀,我们天天在教书育人,要想做到对学生的一生负责,难!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听完讲座,三个"效"(效果、效率和效益)一直在我脑袋里回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以最高效率取得最好的效果、获得最好的效益?"对此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在追求师生平等、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今天,要求教师应具有更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要能巧妙科学地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有序的开展学习探究活动,这是组织有效教学的前提与根本,只有具备较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才能顺利实施有效教学。

二、活学活用理论,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学习,活学活用理论,不断提高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有效教学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或者课堂讲授的内容过难、过易,都将使学生困惑,以至于丧失信心,降低学习兴趣与效率。要充分认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性,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种学科、每个年龄段甚至不同时代出生的学生都有很大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我们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了,这就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多走进学生,了解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我们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一种教学的资源并充分地合理地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这是实现教学增值。

三、"标"、"本"兼顾,实现有效教学的长效性。

很多老师经常上公开课、研究课,无疑,大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是做得相当不错的,但一节课的有效性是片面的、脆弱的,我们更应关注日常教学的有效性,日常教学的有效性才是长效的,也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我们要做到"标""本"兼顾,让学生每堂课上都做到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和谐发展,建立课堂有效教学的长效机制。

另外,当前信息的高速发展以及网络化日益普及,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畅通,教师必须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教育需要,要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工作,注意有效教学的时效性,必须不断地得到来自于学生中的反馈信息,不断地反省自己,也要不断地提高职业素质,跟上时代的步伐,确保自己的教学人人有效、时时有效。孙荣春

实践观后感(篇5)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这段时间我认真阅读了王林波老师的《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实践》一书的上编“我的语用教学探索”。感觉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在上编中,王林波老师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语文教学世界。说熟悉,是因为他的.课堂与我们的课堂一样也有读书、对话、思考等;说陌生,是因为这些读书、对话和思考并没有把学生导向理解本位、感悟至上的泥沼,而是将他们引向语言应用、言语提升的学习之途。王老师在自序中写道:“语用教学,扎实展现魅力;情感熏陶,无痕彰显智慧。”他主张教学中情感的激发,态度的指引等都应该力求无痕,在语言文字的习得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一般润物无声。

《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王老师提到“基于“语用”,让思辨走向深入”,强调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入。列举了《晏子使楚》一课的教学实例。《晏子使楚》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改编自《史记》,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文中的晏子以精炼得当、机智巧妙的语言让原本想侮辱他的楚王尴尬至极,这一刻无疑是训练学生是辨别能力很好凭借。青年名师何捷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巧妙设计,将学生引入认知冲突的漩涡之中,让学生的思考不断走向深入。

王老师在谈到“聚焦语言文字,让工具性与人文性同生共长”这一观点。举例《搭石》一位老师教学中紧扣“伏”这个字进行教学,凸显了工具性,但在这个字的教学过程中,又有着浓浓的人文情怀,这就是两者的同生共长。我细细地品读着这个教学片段,感受到了浓浓的语文味,心头有暖暖的感受,甚至被这淳朴的民风所打动。读后我思考着作为老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学习新理念,钻研教材,博学善思。让学生们爱上语文,学到语文真本领,能用语言文字高效解决问题,让语文增值,令生命舒展。

学生最美的样子是读书时的专注,老师最美的样子亦是读书时的沉思。龙应台说:“文字是一粒种子,应该落在广袤的大地里。”语文是一隅方塘,应当映照出万千世界的丰富。不辜负语文教育的本意和初衷,在教学中秉承信念,才会让孩子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真正的成长!我们将继续跋涉语文之路,追寻语文教学的梦想!

实践观后感(篇6)

在一节课当中,如果是45分钟,通常前面30分钟都在讲基础,后面会留在一点点时间来让学生进行高阶活动,比如讨论和碰撞,可是常常到这里已经没有时间了,这就意味着,我们其实需要有一个长时段来保证学生对于核心知识的讨论和思考。这也跟我们的271课堂相联系,为什么要在大情景,大任务下进行我们的课堂学习,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对我们的课堂整体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且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境中去运用这些知识。学生对本节课核心任务的讨论,去思考,去合作,去推理,去进行思维散发,从而用高阶思维引领低阶思维。

通过对《项目化学习设计》一书的阅读,发现尤其作为新教师的我们还有许多不足,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去突破、去成长。在项目化学习设计中,还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去体会、去感知。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真正的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让每个孩子的一生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

实践观后感(篇7)

内容简介:本书以作者多年来所积累的丰富的3G市场竞争案例为基础,从产业研究的角度总结了3G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从中观层面考察3G时代市场竞争格局新特征、3G对移动运营市场格局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总结国际标杆运营商运营经验,分析运营商3G运营策略。同时,《3G运营策略与实践》运营篇的各部分结合中国3G市场的现状进行适度的剖析和对比,便于相关人士在了解国外3G发展和运营经验的同时,能够把握国内3G市场的态势。《3G运营策略与实践》读者对象是电信运营商的市场决策人员、市场策划和市场运营管理人员,以及经营分析人员、战略策划人员等。《3G运营策略与实践》也适合作为邮电通信类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课外读物,

3G运营策略与实践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以丰富的3G市场竞争案例为基础,总结3G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总结国际标杆运营商运营经验,分析运营商3G运营策略;深度剖析中国3G市场现状,帮助读者把握国内3G市场态势。《3G运营策略与实践》对欧洲、北美和亚洲地区十多个主要移动运营商在3G启动和发展策略、业务体系与优势业务建立、终端发展和运营策略、客户定位和资费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给出了国内电信运营商发展3G的策略性建议。

3G运营策略与实践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本书作者团队所在的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是中国电信的三大研究院之一。广州研究院长期关注全球电信市场的发展动态,并承担集团公司、省公司和地市分公司多个层面的研究和运营支撑工作,相关工作团队既担任着市场观察员的角色,也不断地经受着市场实战的洗礼。他们见证了3G在全球十年发展的跌宕起伏。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思考、实践的沉淀和升华,希望能够对国内电信业同行有所启迪和帮助。

实践观后感(篇8)

作者徐徐,1米58,用4年的时间从150斤的大胖子减到了不到100斤,期间没有使用任何减肥产品。因为前一段时间和好友去商场买衣服,试一件不行,再试一件还是不合适,记得以前去商场的时候,随便一件衣服拿来一穿都很合身,朋友老夸我身材好,而这次朋友毫不留情地说:你胖成啥样了?圆嘟嘟的,全身是肉。于是我决定减肥,我也知道“管住嘴,迈开腿的道理,我也知道减肥得坚持,这是对毅力、恒心、意志力的考验。机缘巧合,我发现了这本书,于是迫不及待地打开它,一口气把它读完。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我身上这多出的10斤肉并不是一天或者长出来的,一个正常的人在海吃海喝又不加锻炼的情况下,一年也就会长10斤肉,所以要减掉它,何尝容易?所谓的一个月能减掉多少,都是扯蛋,我们必须做好长期的准备。作者说,她日行一万步,其实我也是一样,我要求自己晨起先快走一万步,已经坚持了半个月了,这还得长期坚持下去。

与其说这是一本减肥书,不如说它是一本心灵成长书更合适。从这本书里,我切切实实地了解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身的,有些还会不自觉地进行代际传承下去。当然,我的原生家庭也一样,母亲是 善良的,但是她的固执、偏激、喋喋不休真的会影响孩子,她的很多问题就影响了我,她的问题必须在我这儿终止,不能再传染给我的孩子。我也不能老想着去改变她,得平静地接受她,并进而去影响她。当然,我的老公也一样,他的问题比我母亲的问题更多,以前我总想着去改变他,总渴望有一天他能变成我最喜欢的样子,孰不知,他可能也是他的原生家庭的受害者,他又读的书少,要改变他,何其艰难,我决定不改变他了,也接受他,并进而影响他

这本书也教给了我一个方法,徐徐上高中的时候,有一个英语老师是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因为知青下乡来到了徐徐所在的高中,徐徐说他对记不住单词的学生教了一个方法:拿一碗黑豆,用左手把它 一颗一颗挑到另一个空碗里边。她说当时老师没解释是为什么,当她就读的高中没有文科班,而她不得不在理科班读文科,当时那个心境应该是快要崩溃了吧,求助她的妈妈却没有得到帮助,她一个人流着眼泪一颗一颗地用左手数黑豆,等数完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的目标也清晰了,整个心灵好像也得到了洗礼,意志力似乎也增强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以后当自己无法操控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完全可以用这个方法。

另外,这本书也教给我和人沟通的办法。比如,徐徐在做了心理咨询师后,她和别人沟通的时候,找准别从感兴趣的话题,循循善诱,这也是我们和人 应该的沟通方法。

总之,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净化心灵、自我成长的书,强烈建议大家都看看。

实践观后感(篇9)

针对于我们学科的特色,假期我选读了夏雪梅博士所著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读这本书之前,我也常常想项目化到底能创造怎样的教育结果和价值?在中国实施下去能否有明显的意义?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对于单一的为应试教育而学而教的传统而言,项目化需要以多元视角投入其中,我们并不是培养分数高的孩子,而且综合素养好的孩子。有关做事、做人的教育,中西方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项目化学习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方式就是要突破主要重视读书所造成的弊端,强调通过一个个经过设计的项目学习去做事!

我们要组织和推进活动的真实问题,最终形成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如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学会读书、做事既是阶段性目的,又是终极性目的的手段,学会做人才是最终目的!所以会做人,会真实的生活,才是项目化学习的本质目标。

实践观后感(篇10)

近期把夏老师的这本书读完了,这本书是写在《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的后一本书,前一本书关注的是项目化学习的设计,这本书关注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相辅相承,对应于理论和实践。

两本书的质量都非常高,实施这本书读起来更容易些,设计这本书更偏理论化。本书的读书笔记或书中提到的工具也同样会记录到豆瓣相册中。一个好的专家绝不是空谈教育理论,而是站在顶层设计的角度思考好的教学设计模式,同时也能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教学实施的痛点。

全书共分为四大章节,第一章介绍国际上的先行国家、地区和学校是如何实施项目化学习的;第二章项目化学习实施的中国建构意味着什么;第三章项目化学习实施的中国建构:学校层级;第四章项目化学习实施的中国建构:教师层级。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HTH、P21、BC省、新加坡的项目化学习情况。关于HTH有一部纪录片《Mostlikelytosucceed》,也非常推荐观看,看国外项目化的例子,会让人觉得理想的教育应该就是这样,你可能没法完全一一列举它的好处(呵护孩子的兴趣,培养核心素养,锻炼综合能力等),但就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认同感。当然也无需神话项目化学习、神话国外的教学理论,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肯定也存在其不足的一面。关于这点我的深切思考是一些数理基础的训练而言,直接做题夯实基础更为有效(如中科大学生刷吉米多维奇的高数练习题),再如啃谢惠民老师的《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或其他老师的大部头书籍如舒幼生《力学》,这种晦涩书籍对人的思维与毅力锻炼是有极大的影响的,可以极大夯实学生的数理基础,培养超强的数理逻辑能力,这对从事基础学科的研究帮助极大。

第二章介绍项目化学习实施的中国建构,从百年前中国建构的历史开始讲起,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引入中国,时任南高师附小校长的俞子夷对设计教学法进行探索和创新改造;俞在一些关键的实施问题上做的探索如下:

①、对课程内容进行领域的综合化处理,同时非常注重技能训练

②、灵活的课程表设置,并根据当天事件和学生学习情况生成随后的课程内容(教师研讨会在那时提出,教师共同讨论研究问题)

③、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重新编辑教材和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参考资料(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编写适龄的教材)

同时俞还为教师和学生的实施过程设定标准,教师的实施过程共有八大标准,关注儿童自主探究和教师教学之间的关系、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过程中的探究和反思、设计中的团队领袖的形成、教师的教学艺术;学生的实施过程共有十八大标准,这些标准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设计、反思、报告、合作性讨论、发表观点和见解、提出假设与做验证、组织调查、合作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能力。这些标准我认为实际就是评价的制定,夏老师的项目化设计设计书籍也详细介绍了全程评价的多个维度,但制定评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评价要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填写又不刻意与虚假。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俞做的一些工作还是很有前瞻性,并且俞也没有一味接受外来教育思想,而是在其基础上探索和创新改造。俞也带给当今实施项目化学习带来了一些启示:

①、中国建构不是一次成功的,需要持续地科学地关注具体的“做”,这点类似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不断实践去检验教育教学理论,然后反馈纠偏,才能接近完美的项目化学习。

②、依据中国国情为师生的实施过程订立标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中国的国情与国外还是有巨大的差别,很多学者以芬兰(PISA)、HTH等为例,但中国的国情是中国是一个教育人口大国,教育资源稀缺,城镇与乡村、城镇与市级、市级与市级的教育资源都是存在差异的。我们只有先“吃上饭”,才能考虑“吃好饭”。以我读书的时候为例,在乡村教学的老师数量极少,有些老师实为“赤脚”老师(与赤脚医生类似),或教师身兼多门学科,我在读四年级时语文与数学老师就是同一人。后来去到县城小学又着实感到了教育资源与教学水平的差距,县城的多媒体设备齐全,课外活动丰富。再后来去到县城最好的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更是如此,聚集了全县最好的教师与学生,学习的氛围也是远远优于其他学校。

③、实施成功需要充足的教师数量和高水平的教师。如王素老师所言,采用项目化学习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教师懂套路、懂方法,而我们的教师大多来源于师范学校的单一学科,参与的跨学科项目较少,或对项目化学习的了解也较少,也不是特别认同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模式,这无疑给开展项目化学习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④、实施的成功重在“细节”,在新的教学设计结构中,平衡传统教学法的内容、比例、序列、时空资源。正因为推行项目化学习容易受诸多因素影响(教师水平、学校层面、家长期望、升学等),因此在实过程就需要做妥协。从传统的教学法一步一步改进,逐步革新。

针对不同学段的项目化学习定位,夏老师也给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幼儿园进行项目化学习是可行的,项目需要关注儿童的声音,驱动性问题来自幼儿真正感兴趣的问题,项目更具有生成性和延续性,从一个项目中生长出另一个项目,而不是用固定的预设的项目区框住幼儿;侧重培育幼儿的学习品质,锻炼幼儿的执行能力,培养计划性。

义务教育阶段进行项目化学习鼓励学生提出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将所学知识和真实世界建立起联系,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这一使时期的项目同样不应该片面强调学生的项目成果,应侧重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问题进行整体思考,学会反思项目历程,同时还要珍惜和重视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新想法,引导学生评估他人的想法。这一时期的学科项目、跨学科的比例有一定的提高。在项目选择上仍需要考虑其领域覆盖面的均衡,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提供项目的多元选择,即使在同一个项目中,也可以提供指向不同学习程度和类型的任务。

高中时期的项目化更多关注真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驱动性问题往往来源于更本质的学科重点问题,或是真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学生可以参与到真实的组织中发现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像真正的领域专家一样参与到研究和产生成果的过程中,对研究成果的可信、可靠,所运用的资源、工具、技术的复杂性都有所要求;这一时期的学科项目、跨学科项目比例有所提高,项目周期可以更长,可以有持续一个学期甚至几年的项目。项目选择上,需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支取,也鼓励学生在新的项目中发现自己的潜能;这一时期的项目应该让学生在探索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上提前感受和分析自己在真实世界中的擅长之处,澄清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更喜欢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第三章介绍学校层级的项目化学习实施的中国建构,分析了学校层级的学科项目实施路径以及跨学科项目实施路径。学校层级的项目化学习实施需要学校有较高的自由度,从而可以实现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其中探索3的实例“智造小农家”的项目经历了完整的入项、知识与能力建构、合作探究、形成与修订成果、出项、反思阶段。整体感觉十分具有参考意义。可以再搜集上海的PBL的课例,做一些整理与吸收。

第四章介绍教师层级的项目化学习实施的中国建构,具体到教师如何开展实施项目化学习围绕六大维度,研制实施方案、入项探索、知识与能力建构、合作探究、形成与修订成果、出项与复盘,讲述相应的工具,给教师搭建学习支架,以促使教师能够更好开展项目化学习。

专家的顶层意见永远也只是意见,而教学实施的落地则需要不断实践去检视理论的正确与否。教师参加各种报告、分享讲座,但这些是否真正从站在教师的角度进行了考虑?生命倏忽易逝,百代兴废转瞬成空。唯爱与信仰成就人类的永恒,成就个体永恒的内心安宁。

实践观后感(篇11)

◎你越是学习就越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无知,但不管怎样,行程本身就是回报[嘿哈]

①彼得·圣吉所说我们所有的看法从来就不是‘真理’,都只是一些假设——我们只是通过我们的心智模式看世界,而心智模式总是不全面的,特别,长期以来它就是非系统性的。

真相本应当是我思故我在,然而,现在社会中却呈现出一种畸形的后真相主义——我认为的就是真相,导致这种对真相的误解的原因:人们习惯用自己的选择性视力看待事物,再加之长期以来习惯性防卫思维方式;如此恶性循环,真相就慢慢离我们远去……

②盲目的慈悲绝不是善!

我们通常把慈悲心看成是一种人们之间关怀的情感状态,然而,慈悲心还需要一定的认识水平做基础,最起码,应当有基本的价值判断,在这个基础上的慈悲为怀才是行善。

③这个世界需要批判,但是只会批判别人绝不算是一种立场,

人,至少要有自己的立场,否则你的批判也将遭到批判

④毛姆说:只有平庸的人,才总是处于自己的最佳状态。

可是我想的是,如果没法做到行动与愿景之间连头发丝都放不进去,那就保持最佳状态平庸下去吧

平庸不同于堕落,保持平庸同样需要上进心的支撑,不然连平庸都算不上,

就像毛姆自己说的:用尽全力才过完平凡的一生那个样子

相关推荐

  • 最新实践论读后感精选 阅读完作品后,我们会对自己是否喜欢这部作品产生决断,读后感就是将自己读后的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在写作品的读后感时如何去结合实际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为你精心整理的“最新实践论读后感”,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2023-01-23 阅读全文
  • 管理的实践的读后感11篇 幼儿教师教育网内容专辑推荐:“管理的实践的读后感”,敬请浏览。...
    2023-02-20 阅读全文
  • 《管理的实践》的读后感5篇 我们在学习中,读完书或文章,都可以去尝试写一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第一次读作品,里面的情节深深的吸引住了我。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的延伸。小编花时间为你编辑了《管理的实践》的读后感,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2023-02-15 阅读全文
  • 最新《实践论》读后感1000字通用 读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阅读作品后,书中的世界将我深深吸引,内心无比向往。读后感就是将自己的经验和书中的知识相结合,更好的提升我们的一种方式。作品的读后感,哪些方面是让你印象深刻的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最新《实践论》读后感”,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01-22 阅读全文
  • [最新]管理的实践个人读后感 刚接触书籍时,仔细阅读书中的情节,我们会产生自己的想法。阅读过程之中,我们会有很多的感触,可以用读后感的形式记录,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精心为你整理的“管理的实践个人读后感”,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2023-02-25 阅读全文

阅读完作品后,我们会对自己是否喜欢这部作品产生决断,读后感就是将自己读后的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在写作品的读后感时如何去结合实际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为你精心整理的“最新实践论读后感”,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2023-01-23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内容专辑推荐:“管理的实践的读后感”,敬请浏览。...

2023-02-20 阅读全文

我们在学习中,读完书或文章,都可以去尝试写一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第一次读作品,里面的情节深深的吸引住了我。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的延伸。小编花时间为你编辑了《管理的实践》的读后感,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2023-02-15 阅读全文

读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阅读作品后,书中的世界将我深深吸引,内心无比向往。读后感就是将自己的经验和书中的知识相结合,更好的提升我们的一种方式。作品的读后感,哪些方面是让你印象深刻的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最新《实践论》读后感”,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01-22 阅读全文

刚接触书籍时,仔细阅读书中的情节,我们会产生自己的想法。阅读过程之中,我们会有很多的感触,可以用读后感的形式记录,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精心为你整理的“管理的实践个人读后感”,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2023-02-2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