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因数和倍数教案

发布时间:2023-04-26

因数倍数教案。

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准备的与您所需相关的资料《因数和倍数教案》,欢迎你来品鉴本文。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师的成功备课离不开完备的教案。

因数和倍数教案【篇1】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对乘法运算和对长方形的长、宽、面积的关系已有认识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教材设计让学生经历操作引入概念、探索寻求方法、观察概括规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建立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概括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征,为此,教材安排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第一,用12块大小同样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得出乘法算式,进而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直观描述概念的意义。第二,在学生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意义的基础之上,通过问题引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寻求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概括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征;第三,概念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部分内容层层递进,浑然一体,“四基”“两能”的落实,为后继学习夯实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系统掌握了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认识了一个数的几倍等,经历过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等学习活动,积累了部分数学活动经验,这些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虽然此阶段的学生仍以直观思维为主,但抽象概括的能力也正逐步完善,加之小学生天生的模仿能力,使得探索学习本课知识成为可能。但小学生注意力分配能力不强,纷繁复杂的概念关系和倍数因数的多样求法易让其晕头转向,令人欣慰的是小学生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总有一探究竟的欲望,新概念的学习必然会引起其极大的兴趣。

(三)教学环境分析

本课,依托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撑,整合了视频交互系统的摄像、批注、抓捕、音视频链接等多种功能,外显学生内隐的思维过程,展示学生个性化的思考,有利于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更好地实现课堂的开放性和交互性。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学习轻松愉悦,积极主动。

基于这些思考,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写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2、通过观察、交流等数学活动,探索一个数的倍数、因数的特征。

3、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维的水平,培养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下面我结合教学流程图,说说多媒体视频交互系统如何与本课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作简要分析。

整合点一:视频创设情境,趣味导入揭课题

倍数和因数是表示关系的一类概念,有关系是建立概念的必要条件,为此,链接视频《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以创设情境,“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有父子关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有倍数和因数的关系”,用生活概念类比数学概念,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巧妙地揭示了课题。

整合点二:批注整理语序,形象支撑突重点

活动一,拼图写算式,引入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因为倍数和因数之间关系复杂,描述概念的语句冗长,学生常常被绕晕了头,甚至混淆概念。课中,采用白板的批注功能描出“语序”,图示注明概念表述的语言顺序,辅之以形象支撑,降低了学习难度,突出了教学重点。

整合点三:抓捕学习信息,以学定教破难点

活动二和活动三,探索方法,概括特征。学生的思维具有独特性,写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也多样化,形成了教学的难点。为此,设计“学”在“教”前,让学生先行尝试,采用摄像择点抓捕(课件呈现捕获图片),调研学情,对比全面的和漏缺的、有序的和杂乱的……捕获差异资源,把“学”的信息变为“教”的资源,让“学”为“教”所用(课件呈现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在互动探究中互补,从而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出写倍数和因数的方法。随后再次采用电子白板的随机批注功能,聚焦倍数和因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数一数数量,拖拉板书,总结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征。在视频捕获、聚焦对比、互动交流中突破了教学难点。

整合点四:链接互动游戏,巩固新知巧检测

借助白板的视频链接和PPT的批注功能,设计“心随我动,快乐大转盘”游戏,巩固概念,检测新知:说说两个数的关系,任意转动一次,用上倍数因数说出所指数和指定数的关系;设计转盘上的数字,写出指定数的倍数和因数,巧妙地巩固了新知,最后完成检测作业。

五、教学感悟

本课,有了多媒体视频交互系统的支撑,在“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之下,用动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片段创设趣味性情境,架设了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引发学生形成了积极的学习心向;调研学情,视频择点抓捕,捕获“学”的差异资源为“教”所用,实现了知识的自主生成;巧用批注以聚焦观察,在互动互补的快捷反馈中,强化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课末,“心随我动,快乐大转盘”游戏更是把课堂学习推向高潮,引领学生享受着幸福的学习之旅。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敬请指导,谢谢!

因数和倍数教案【篇2】

第一单元 倍数与因数

3的倍数的特征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奇偶性

[教学目标]

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1:利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教师适当进行“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

试一试:

本题是让学生应用上述活动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最后的结果是:翻动10次,杯口朝上;翻动19次,杯口朝下。解决问题后,让学生以“硬币”为题材,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开展游戏活动。

活动2: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

先研究“偶数+偶数”的规律,在经历“列式计算—初步得出结论—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后,再引导学生用这样的研究方式探索“奇数+奇数”“奇数+偶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最后让学生应用结论判断计算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还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减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板书设计]

数的奇偶性

例子: 结论:

12 + 34 = 48 偶数+偶数=偶数

11 + 37 =48 奇数+奇数=偶数

12 + 11 =23 奇数+偶数=奇数

因数和倍数教案【篇3】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00以内的数表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揭示目标

师:上节课我们把数进行了分类整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

⊙回顾与整理

1、回顾旧知,构建知识网络。

(1)回顾:因数和倍数这部分知识有哪些概念?

(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

(2)讨论: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组内交流)

(3)梳理: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知识梳理。

(4)汇报:各自的知识梳理方法。

(课件展示学生的梳理方法,肯定其优点后,引导其完善树状知识网络图)

2、复习、理解相关概念。

(1)因数和倍数。

①在数学上,关于“因数”和“倍数”是怎么定义的?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或者说整数B能整除整数A。

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B≠0)整除,整数A就叫作整数B的倍数,整数B就叫作整数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如45能被9整除,所以45是9的倍数,9是45的因数

师: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指的是非零整数。

②举例说明因数和倍数各有什么特征。

预设

生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如20的因数有1,2,4,5,10,20。共6个。

生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如4的倍数有4,8,12,……

生3: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它最小的倍数。

(2)质数与合数。

根据一个数所含因数的个数的不同,还可以得到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①什么是质数?最小的质数是什么?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②什么是合数?最小的合数是什么?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3)公因数和公倍数。

①什么叫公因数?什么叫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②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请举例说明。

预设

生: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3的倍数有3,6,9,12,15,18,…其中6,12,18,…是2和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因数和倍数教案【篇4】

设计说明

1.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而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质量的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兴趣切实可行的好方法,新课伊始,利用数字卡片组除法算式引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使学生初步感知算式中各数的关系是相互的,为学生探究新知奠定基础。

2.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形成自学能力。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教学中结合除法算式设计小组同学自学倍数与因数的概念的活动,并通过知识的迁移,要求学生利用18的乘法算式说说谁是18的因数。这样学生在阅读、质疑、交流中,逐步形成自学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导入

1.用下面的数字卡片组除法算式。(生认真观察并列出算式)

2.导入:可别小看这些除法算式,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就在这里。

设计意图:通过组除法算式,为学生自主建构概念提供准备,同时沟通与新知识的联系。把学生引入新内容的情境,并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自学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学生独立把上面的算式分类,并阅读教材5页的内容,自学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通过讨论明确:

(1)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2)在这节课我们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二者不能混淆。

3.汇报:

(1)看黑板上的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2)出示算式c÷a=b,(a,b,c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让学生说说在这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4.强调: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阐述因数和倍数时,一定要说清楚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探究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一、探究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出示教材6页例2:18的因数有哪几个?

(1)提问:怎样去找18的因数呢?(同桌互相讨论,然后汇报)

(2)汇报:第一种方法,列出积是18的乘法算式,得到18的因数有1,2,3,6,9,18;第二种方法,列出被除数是18的除法算式,得到18的因数有1,2,3,6,9,18。

(3)讨论:无论是乘法算式还是除法算式,在思考时都要注意什么?(要从最小的数找起,都是非0的自然数)

(4)书写:在书写一个数的因数时要注意什么?(要注意一头一尾地成对写因数,这样做不容易漏写)

(5)介绍集合图:18的因数也可以像这样表示,如图:18的因数

我们称它为集合图,这就是用集合图表示因数的方法。

2.练习。

教材7页2题(1)。

因数和倍数教案【篇5】

一、说教材

《倍数和因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型na=b直接给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铺垫。(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略)

二、说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但采取借班上课的形式,选取了四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已经分段认识了亿以内的整数,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刚学完)。但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和个人思维发展的不同,在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但由于本课是由乘法引入,且减少了以前老教材关于“整除”等繁杂概念,大大简化了叙述和记忆的过程,预期学生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

三、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在设计理念上,本人总结四点特点,而这四个特点也刚好在我教学的四个环节中生成:

第一,从生活切入,实现数形结合,完成概念的有意义建构。

数论的内容,如果从数字本身出发进行研究,对小学生来说就抽象了些。本节课,教师以解决问题“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为引子,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避开了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建构。同时,在解决问题时,学生思考“哪几种拼法”时,教师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可以想象,也可以在本子上画一画,这样既符合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有不同,老师有针对的引导,其次,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数字上的认识,而且能与操作活动与图形描述联系起来。学生经历了“先形后数”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抽象的过程。

第二,抓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学会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的技能与方法。

能列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节课技能目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学活动中,教师牢牢的抓住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独立的列举一个数的因数,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追问“用什么方法找的?”让学生充分暴露个性化的思考方法,教师点拨出学生思维中各自的优势:一对一对的找;从“1”开始有序的找,再通过有效分析,取得学生整体的认同。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互相讨论过程中,学习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技能与方法,做到即关注了过程,又关注了结果。

第三,充分借助生成的素材,实现有效的合作探索,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归纳寻找共性。

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单凭记忆也不难接受,为防止学生进行“机械学习”,教师提出问题“任意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观察6、11、16和24的因数,思考: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教师在研究方法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引导,学生的思维有了明确的指向,便于通过探索发现规律。

第四,重视数学意义的渗透与拓展,力求用数学的本质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持续发展。

数学教学,要树立为学生的继续学习、终身发展服务的意识,不能关注短效、急功近利。本节课的设计,教师就注意到了学生的学习后劲。如在备课之初,在是否需要完美数的介绍这一抉择上,教师反复考虑: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为表达因数与倍数的整体关系,很多老师在设计内容时,都在一个课时就将求因数和求倍数的方法全部包含。但最终本人选择舍去求倍数,把它放在了后面的课时学习,将完美数的介绍以及小故事纳入本节课的教学,虽然此内容和现行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都不大,但却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所需要的,因为只有有了文化的气息,数学才变得有了灵魂,让学生感觉数学的厚重、数学的魅力,才能让学生透过枯燥,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

四、说教学效果

上完课后,一些老师认为有部分学生并掌握到教学目标里的知识技能目标,未掌握到有效的方法,学生思维水平与表达方式有限,把这个内容拿来在四年级上并不合适。首先,本人认为,教师这节课的引导是有不足的,教学目标并未很好的实施。本人也曾经看过有大量名师找了四年级甚至三年级的学生上过这节课。从理论上说,只要基本能完成整数乘除法的学习的学生都可以进行这部分的学习。

当然,放在每个年级来上出现的效果理应都会有不同。同样,这节课四年级的学生有着他们自己的思维水平,由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有限,出现一些思维的无序是非常合理的,作为老师不能太关注短效,不能太急功近利。然而,究竟是否该放在四年级来上,如果可以上,究竟怎样把握教法与学法的度,各家之谈,本人仅是做了一次不成熟的尝试,只希望抛砖引玉,老师们可以给出更多的意见,作为一次有意义的谈论

因数和倍数教案【篇6】

教学内容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和因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初步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数的所有倍数。

2、学生经历探索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能对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作出合理的解释。在教师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归纳与类比,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究倍数和因数

教学难点

倍数和因数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结合“水果店”情境图,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1、谈话引入。

2、出示水果店情境图。

(1)学生活动:找一找。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我能找到几个?全班进行交流。

(2)教师提示:还有要补充的吗?(目的是让学生找出图中隐含的数字,比如0,1/2等。

(3)学生活动:分一分。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学生单独活动,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全班再进行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出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的结果。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引导,为下面教学自然数和整数做准备。

(4)根据学生的分类情况,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揭示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什么样的数是整数?并让学生举出例子来进一步说明和巩固。

二、利用整数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1、解决:买5千克梨需要多少钱?

5×4=20(元)

2、利用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1)说明含义。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需进一步使学生明确,20是4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4是20的因数,5也是20的因数)关于倍数和因数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学生第一次接触,教师要让学生多说一说,并通过一定的例证进一步说明。

(2)举例说明。举出一个乘法算式,说出其中的因数和倍数关系。

(3)练习:说一说。第3页“说一说”先自己试说,同桌之间交流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3、说明研究倍数和因数的范围。教师根据课堂生成,相机给出“只在自然数(零除外)的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这个规定。

三、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第3页:找一找。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后,先自己找出7的倍数,小组内交流自己找的方法。全班交流时让学生在比较后得出用乘法算式的方法来找一个数的倍数比较方便快捷。同时使学生领悟到:这个数是7的倍数,那么7同时也是这个数的因数。通过试一试:你还能找出7的其它倍数吗?使学生体会到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

2、同桌练习:你写我说。在学生弄懂题目意思后,再开展活动。活动后让中后生进行全班交流。

3、比一比:看谁找的快。(1)自己找,比比谁找的快。要求作出各自的符号。(2)组织交流,比比谁的方法好,比比谁找的对。(3)归纳。说说哪几个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为学习公倍数作准备。

4、独立练习。写出100以内全部6的倍数。交流时,体会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进一步明确方法。

5、讨论:根据除法算式如何说倍数和因数。例如:15÷3=5.

四、全课小结。

五、板书设计:

倍数与因数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买5千克梨需要多少元?

5×4=20(元)

因数和倍数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1、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齐读教材第12的注意。

二、自学预设:

1、仔细看例一,什么叫因数和倍数?像这样的乘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之间还有另一种说法,你想知道吗?

2、怎样找因数?例如18,36的因数是什么?

3、因数有什么特点?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多少?有几个因数?(举例说明)

师:从12的因数可以看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课件出示

5、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1.谁能举一个算式例子,并说说谁是谁的因数?

3.注意:(1)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但不包括0。(2)这节课我们研究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名称的“因数”,两者不能搞混淆。

1.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得因数?

2.下面得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讲评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五、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因数和倍数教案【篇8】

大家上午好!我们团队所执教的是《因数和倍数》。

一、说教材:

《因数和倍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 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教材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 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给出因数与位数的概念。这节课是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的引入,为本单元最后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 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须且重要的铺垫。

根据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前后关系,确定了以下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因数与倍数的方法。

情感,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出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缺少主动性,一部分学生怕困难,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考虑问题也不够全面。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主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 堂学习的参与性,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

三、教法与学法指导

当今社会,人类的语言离不开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要围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出发,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特征来进行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设计。

1、遵循学生主体,老师主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线的理念,利用学生对乘法的运算理解概念。

2、小组合作讨论法。以学生讨论,交流,互相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四,教学过程

1、揭示主题

老师直接揭示主题,大胆创新,打破了传统的为了导入而导入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提供了开放的空间。

2、合作交流,理解因数,倍数的概念及其意义。

教师出示前置性作业,小组内交流,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适时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交流中培养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有了更好的理解。

3、学习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是本节课中技能目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独立的列举一个数的因数,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得出。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真正地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加深理解,化解难点。

4、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寻找共性,找出不同,得出一个数的因数,使学生学会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技能与方法,做到即关注了过程,又关注了结果。教师的教学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则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引导学生置疑,集体交流,化解疑问便于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更好的消化理解。

五、练习

练习题设计形式多样,有梯度。既注重基础,又有所提高,从而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因数和倍数教案【篇9】

教学内容:因数与倍数(P12-13例1及P15题1、2)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指名生说一说)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

齐读教材第12的注意。

二、自学预设:

1、仔细看例一,什么叫因数和倍数?像这样的乘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之间还有另一种说法,你想知道吗?

2、怎样找因数?例如18,36的因数是什么?

3、因数有什么特点?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多少?有几个因数?(举例说明)

尝试练习

试着完成P13的做一做练习

三、认识因数与倍数,展示交流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师:从12的因数可以看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18的因数有: 1,2,3,6,9,18)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课件出示

5、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我的质疑

1.谁能举一个算式例子,并说说谁是谁的因数?

2.讨论:0×3 0×10 0÷3 0÷10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3.注意:(1)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但不包括0。(2)这节课我们研究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名称的“因数”,两者不能搞混淆。

四、反馈检测

1.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得因数?

16和2 4和24 72和8 20和5

2.下面得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3、完成P15第2题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讲评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五、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18的因数有: 1,2,3,6,9,18

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因数和倍数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教师适当进行“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

试一试:

本题是让学生应用上述活动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最后的结果是:翻动10次,杯口朝上;翻动19次,杯口朝下。解决问题后,让学生以“硬币”为题材,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开展游戏活动。

先研究“偶数+偶数”的规律,在经历“列式计算―初步得出结论―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后,再引导学生用这样的研究方式探索“奇数+奇数”“奇数+偶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最后让学生应用结论判断计算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还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减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因数和倍数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2.自主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

3.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过程中,感知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并初步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二、新课引入:

1.师:同学们的桌上都放着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请你每次用这12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注意你不同的摆法?(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看谁的方法多?速度快?会用算式表示你的摆法吗?

学生交流几种不同的摆法。随着学生交流屏幕上一一演示。2.进行交流:

如: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你会用算式表示吗?

师: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的长方形,可以用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来表示,千万别小看这些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我们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屏幕出示)

43=12,

师:在这个算式中,你认为4、3、12有什么关系呢?

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

读读看,能读懂吗?

三、探索研究:

1.师:我们刚才初步认识了因数和倍数,下面要进一步来研究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

师: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4、18都是36的因数,你也发现了吗?

师:看来要找出36的一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你能不能把36的所有因数全部找出来(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找出36的所有因数。如果能把怎么找到的方法写在纸上更好。

板书:36的因数:1、2、3、4、6、9、12、18、36。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有办法了吗?有没有方法不重复也不遗漏?试一个。

观察36、15、16的所有因数,你有什么发现吗?

3.师:找一个数的因数掌握的不错,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吗?

⑴ 12是4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⑵ 8是16的因数,8又是4的倍数。

⑶ 1没有因数。

⑷ 5是倍数。

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1.春游。

乘坐小艇每人应付4元,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24个同学表演团体操,把队伍的排列情况填写完整。

2.做操。

表中的排数和每排人数与24都有怎样的关系?反馈:表中的'应付元数都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4的倍数)

3.存钱。

有一位青年志愿者要省下30元生活费,买学习用品送给生活困难的同学。他每天存出一样的钱数,请问有几种存法?

五、课堂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研究、认识了倍数和因数,你学得怎样?

因数和倍数教案【篇12】

《倍数和因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整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型na=b直接给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铺垫。

这是一节概念课,对于学生而言可能比较抽象和枯燥。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和个人思维发展的不同,在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但由于本课是由乘法引入,且减少了以前老教材关于“整除”等繁杂概念,大大简化了叙述和记忆的过程,预期学生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

1、动手操作,感受并认识因数和倍数,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因数、倍数的意义,知道因数、倍数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使学生学会用因数、倍数描述两个整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1、建立因数、倍数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掌握。

2、学会有序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理解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2、使学生理解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这里的“因数”的不同,过去学习的“倍”的概念和这里的“倍数”的不同。

一、课前交流:

课开始之前,与学生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关系、父子关系等人与人的各种关系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师:下面我们就做一个摆一摆的小游戏。每个小组的信封里有12个小正方形,用上所有的小正方形你能把它们摆成一个长方形吗?开始。

生:2×6=12 (点击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击相应的课件】

师:当然也可能是一行摆(2个),摆了(6行)。

师:(点击课件)第二种摆法我们只要把它一旋转就跟第一种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摆,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避开概念的抽象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建构。除此之外,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数字上的认识,而且能与操作活动与图形描述联系起来。学生经历了“先形后数”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抽象的过程。)

师:那大家再来看看这三道乘法算式中的数,都是一些什么数?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因数和倍数”就是在整数的范围内研究的,一般不包括0。(板书:因数和倍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本身出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助于学生更有目标的参与数学活动。)

师:以2×6=12为例,先请同学们自学大屏幕中的知识,看看从中你知道什么?

在自学完后设计了4个小过程: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这里,边说边指着数,让学生视觉与听觉相结合)

3、(点击课件,文字消失)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

4、再指名让学生根据算式2×6=12,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强化学生对于因数、倍数的理解。

接下来:

师:谁能结合这两道题(3×4=12,1×12=12)来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师:谁能出道这样的乘法算式,让大家再来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师:看这道算式中有没有因数倍数关系?你怎样想的?

4和20中,(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

(设计意图:从乘法算式到除法算式再到两个整数之间,慢慢渗透,最终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这个抽象的概念。)

师:对啊,都有8,可8一会儿是24的因数,一会儿又是2的倍数,一会儿因数,一会儿倍数,怎么回事?

(设计意图:课件中的8变红,突出8,在同中求异,从而更加深入理解因数与倍数是两个整数之间的关系,同样一个数,在和不同数的组合中它的意义也是不同的。)

师:也就是8一会儿因数,一会儿倍数,与谁有关?

得出因数与倍数指的是两个整数之间相互依存的一种关系。

师:那今天我们学习的因数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一样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与已有的经验形成认知冲突,区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和今天学的“因数”的不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师:再来一个 8和8,谁来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师:因数、倍数是在什么数范围内研究的?(同时大屏幕呈现刚才所有的式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注意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不同,体会“倍”的概念比“倍数”的概念要广,在比较中加深概念的理解。)

师: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说谁是谁的因数吗?

师:有没有好的方法,把18的因数一个不漏的全部找到?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一号作业纸,需要借助算式的把算式写在下面,开始。

师:也就是从1开始,一对对的找。找到了1,也就找到了18,1后面是2,找找到了2,也就找到了9,依次往下。

接下来呈现写法(两头写)并用课件展示也可用集合圈的方式来表示一个数的因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互相讨论过程中,学习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技能与方法,做到即关注了过程,又关注了结果。)

11的因数有:

师:(课件呈现所有数的因数)观察这几个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进行知识的梳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内化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觉数学的厚重、数学的魅力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

第一,从生活切入,实现数形结合,完成概念的有意义建构。

数论的内容,如果从数字本身出发进行研究,对小学生来说就抽象了些。本节课,教师以解决问题“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为引子,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避开了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建构。除此之外,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数字上的认识,而且能与操作活动与图形描述联系起来。学生经历了“先形后数”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抽象的过程。

第二,抓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学会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的技能与方法。

在找一个数的因数环节,教师适时的追问“用什么方法找的?”,让学生充分暴露个性化的思考方法,教师点拨出学生思维中各自的优势:一对一对的找;从“1”开始有序的找,再通过有效分析,取得学生整体的认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互相讨论过程中,学习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技能与方法,做到即关注了过程,又关注了结果。

第三,充分借助生成的素材,实现有效的合作探索,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归纳寻找共性。

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单凭记忆也不难接受,为防止学生进行“机械学习”,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思考: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规律。

第四,重视数学意义的渗透与拓展,力求用数学的本质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持续发展。

将完美数的介绍纳入本节课的教学,虽然此内容和现行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都不大,但却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所需要的,因为只有有了文化的气息,数学才变得有了灵魂,让学生感觉数学的厚重、数学的魅力,才能让学生透过枯燥,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

除此之外,本节课还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认知冲突,比较原来学的“因数”、“倍”与今天学的“因数”和“倍数”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提炼深化,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喜欢《因数和倍数教案》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教案,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因数倍数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关于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通用版1000字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平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的意义非常的广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样东西所需要的素材。参考资料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才会更加好!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内容啊?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关于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通用版1000字,相信你能从中...
    2023-02-26 阅读全文
  • [精品]因数倍数教学反思1000字精选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幼儿园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都需要提前寻找一些资料。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所以,关于幼师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因数倍数教学反思1000字精选,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倍数和因...
    2023-01-25 阅读全文
  • 通用版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系列10篇 收获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身为教师,我们应当为自己编写一份合适的教案。教案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编辑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通用版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2023-01-23 阅读全文
  • 最小公倍数教案通用 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 学生反应的准确性可以帮助教师消除教学中的顾虑,那有哪些值得参考教案课件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最小公倍数教案,敬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以免遗忘!...
    2023-04-01 阅读全文
  • 最小公倍数课件教案精选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身为一位优秀的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教孩子们学到一些知识,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幼儿园教案内容吗?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最小公倍数课件教案精选”,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
    2023-04-09 阅读全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平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的意义非常的广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样东西所需要的素材。参考资料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才会更加好!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内容啊?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关于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通用版1000字,相信你能从中...

2023-02-26 阅读全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幼儿园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都需要提前寻找一些资料。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所以,关于幼师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因数倍数教学反思1000字精选,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倍数和因...

2023-01-25 阅读全文

收获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身为教师,我们应当为自己编写一份合适的教案。教案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编辑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通用版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2023-01-23 阅读全文

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 学生反应的准确性可以帮助教师消除教学中的顾虑,那有哪些值得参考教案课件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最小公倍数教案,敬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以免遗忘!...

2023-04-01 阅读全文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身为一位优秀的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教孩子们学到一些知识,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幼儿园教案内容吗?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最小公倍数课件教案精选”,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

2023-04-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