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数学体积与容积说课稿(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23-03-24

数学体积容积说课稿。

任何时候,教师一定要对教育事业做好准备,教案有利于教师更全面地考虑教学方法,教案具体怎么写呢?以下是由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带来的数学体积与容积说课稿,本网页内容仅为您提供参考!

数学体积与容积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熟练掌握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的方法和体积单位间的换算。能熟练计算分数的混合运算,系统复习百分数问题。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

学生分组合作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找出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生分组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地整理,并进行记录。

二、把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根据学到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并与同学交流。

三、练一练

1、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计算长方体的长、宽、高、表面积、体积。

2、说一说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在计算第2题,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3、做第4题,先要学生根据图分析怎样切,再求能切多少块。

四、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体积容积体积单位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分数混合运算

百分数

教学反思:

数学体积与容积说课稿 篇2

立体图形的体积(容积)

教学内容:

立体图形的体积(容积)复习

教学目标:

1、整理复习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并归纳、分析各立体图形体积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V=sh

2、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集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分析、归纳各立体图形体积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媒体的准备:

CAI教学课件、实物投影、摄像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今天,我们来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立体图形的体积(容积)

师:我们都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怎样计算它们的体积?

生:长方体: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板书:V长=abh

生:正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板书:V正=a3

生:圆柱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板书:V柱=sh

生:圆锥体:圆锥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板书:V锥=sh

小结: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二、回顾整理,构建体系

出示:罐装椰汁(圆柱体)、软包装椰汁(长方体)

师:昨天我上超市买了两种包装的椰汁,通过测量我得到一些数据。

课件出示(略)

生1:先计算出它们的容积,再比较就可以啦。

生2:因为它们的高相同,所以,只比较它们的底面积就可以了,谁的底面积大,谁盛的椰汁就多。

(在学生回答同时,课件中的高13厘米变成红色,以加深学生印象)

师:请你们自己算一算哪种包装里的椰汁多?

(学生独立动手计算、允许用计算器)

学生汇报:罐装的椰汁多,因为它的底面积比软包装椰汁的底面积大。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在计算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或容积时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都可以用底面积高

演示课件:

边演课件教师边小结:这四种立体图形底面和形状虽然不同,但它们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只不过圆锥体再乘就可以啦。

师:用字母怎样表示?

生:V=sh

板书:

V长=abh

V正=a3V=sh

V柱=sh

V锥=sh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昨天买椰汁时,我还看到了一则广告

课件出示。

师:大家想不想试试?

生:想

师:要给250克大米设计外包装我们必须先知道什么?

生:先知道250克大米的体积。

师:那么,怎样才能知道250克大米的体积呢?请大家分小组想想办法。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1:可以把米堆成圆锥形,量出底面半径和高再求体积。

生2:还可把米放在长方体的容器里(如文具盒等)量出长、宽、高再求出它的体积。

生3:把纸围成圆柱体,把米倒里去,量出它的底面周长和高再求出体积。

师:你们想得很好,现在请你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动手测量有关数据,并计算出250克大米的体积。

(摄像机和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动手测量250克大米的体积)

师:谁愿意说说你们组的测量过程和计算结果?

学生汇报:

生1:我们组把250克大米倒在了长方体的容器里,然后量出米的长、宽、高,再根据V长=abh求出250克大米的体积,大约是285立方厘米。

生2:我们组用纸围成了一个圆柱体,把250克大米倒进去,量出圆柱体的直径和大米的高,再根据V柱=sh求出250克大米的体积,大约是305立方厘米。

生3:我们组把250克大米堆成一个近似圆锥体,量出圆锥体的半径和高,再根据V锥=sh求出250克大米的体积,大约是276立方厘米。

师:都是250克大米体积为什么不同?

生1:因为我们在测量的数据存在着误差。

生2:我们把米堆成的形体不一样,所以测得体积也有误差。

生3:米粒与米粒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间隙,所以测量时也会存在误差。

师:老师用几种不同的方法,经过测量,发现250克米的体积大约是290立方厘米。

师:知道了米的体积你打算做个什么样的外包装?

生1:长方体。

生2:正方体。

生3:圆柱体。

生4:圆锥体

师:请你们小组合作,根据你们设计的外包装算出有关数据,然后动手制作外包装,看谁设计制作得最漂亮!

学生动手实验(使用摄像机和实用投影展示:学生动手制作外包装的过程)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的制作过程?

学生汇报:

生1:我们组设计的是长方体的包装,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300立方厘米。

师:为什么这样设计?

生1:因为米粒与粒之间存在间隙,所以外包装的体积应250克大米的体积大一些。

生2:我们组设计的是正方体的外包装,棱长是6.7厘米,它的体积是300.763立方厘米。

生3:我们组设计的是圆柱体的外包装,半径是4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301.44立方厘米。

师:外包装设计完了可是还不够漂亮,回家后你们再装饰一下比比谁设计的图案最有新意。

四、反馈归纳,自我评价

师:通过给250克大米设计外包装,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

生1: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给250克大米设计了外包装,以后再有这样的广告,我就可以去试一试。

生2: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生3:我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总结:今天,我们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板书设计:

立体图形的体积(容积)

V长=abh

V正=a3V=sh

V柱=sh

V锥=sh3

数学体积与容积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经历体积与容积的概念的建立过程,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感知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大小,能正确地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相应数量的计量。

2、在亲历感知,在感悟中形成对学科学习的内在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参与试验、分析与尝试,掌握体积和容积概念,会确定体积和容积相应并能正确地把握体积的大小。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分析、合作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盛水的量杯一个土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

二、感受物体的体积

1、分组实验

方法:将土豆放入一个盛水的量杯中,注意记录放入前后的水位高度。

猜想:量杯中的水位会发生什么变化?

观察:通过对上面实验的观察,有什么发现?看到土豆放入时,水位上升了;取出时,水位又基本复原。

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土豆占有空间,入水时,水会被挤开,造成水位上升;而取出时,土豆所占的位置空出,水于是又复原。

2、体积的意义:

师引导学生读书57页中间文字并结合实验同桌交流自己所理解的体积的概念。

3、想一想:你还能用其它方法感受物体的体积吗?

三、感受物体的容积

1、①1箱牛奶的体积与6盒牛奶的体积比?(1箱牛奶体积大于6盒牛奶的体积。)②1盒牛奶的体积与1杯牛奶的体积比?(1盒牛奶的体积大于1杯牛奶的体积。)

从上面的结论中你想到了什么?(整个容器体积大于内中装的体积)

2、归纳容积的意义(板书)

3、同桌互相举例说明物体的体积与容器,及其大小比较。

四、体积单位

1、长度、面积和体积基本单位的确定:

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厘米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分米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米

感觉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

(1)如果同学们在正方体模型中蹲着,会蹲下几个?

(2)如果把书包放在这个正方体模型中垒起来,大约可以垒多少个?

2、容积单位的确定:

师指出:我把能容纳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物体的容积的大小分别叫做1毫升和1升。

在生活中计量液体的体积常以毫升和升为单位。(让学生认真阅读理解5960页中的文字,然后同桌相互说一说)

3、课堂活动:60页1、2题。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在搜索和交流中熟悉和增强体积和容积单位大小的实感。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课本62-63页练习十二第1、2、5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体积单位、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能正确地进行单位间的改写。

2、让学生参与单位间进率的探究中感知。深化认识与把握。

3、感悟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进而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借助对模型的分层探讨,理解常用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间的进率的由来,并掌握体积单位改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知识迁移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一瓶矿泉水的标签写着:净含550ML,表示瓶中水的(容量、体积、容积)是550ML。

让学生认真一议,弄清问题是什么。显然是针对水的,由于水不是容器,不可能有容量、容积之说。所以只能是体积。

2、复习常见的体积单位

回顾一下常见的体积单位

3、导入新课

板书:体积与体积单位

二、合作探究

1、例5的教学:体积单位进率的的探讨

(1)课件展示例5: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小组探究

全班反馈:一排10个,一层100个,10层1000个。

(2)探讨

(3)填空

(4)熟记。

找出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规律

同桌互说互测

2、例6的教学:体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1)课件展示例6;说一说,算一算

先让学生议一议:

所示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怎么解决?再独立完成,最后进行全班反馈

反馈:问题的实质方法

思路的再反思

三、课堂活动:练习与操作

1、小组合作:估一估,量一量

2、练一练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体积单位,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转化方法。

五、布置作业

4、6、7

数学体积与容积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的基础上,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之后的教学内容,《体积与容积》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二、说教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手、眼、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三、说学法:

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小组交流

四、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五、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建立体积和容积的表象。

突破方法:通过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使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变得直观,容易理解。通过直观的比较使学生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六、说教具

两个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形状不同的石块、小正方体、水。有关课件、茶叶罐,可乐瓶等容器。

七、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出示课件乌鸦喝水动画视频。

师:看完了动画片,谁能说说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呢?水面为什么会上涨呢?是不是原来的水增加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

师:我们周围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只不过有的占的空间大,有的占的空间小。例如,课桌占的空间大,墨水瓶占得空间小;我占的空间大,粉笔头占的空间小;教室占的空间大,黑板擦占的空间小。你能这样的对比着举几个例子说一说吗?(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索活动做好铺垫。)

2、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出示两块形状不同的石块,(一块扁状,一块球形的)谁占的空间大呢?,(1)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

(2)指名说说看法。

师:看来,只凭观察我们无法判断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了。那你能不能想想办法,看看究竟谁占的空间大呢?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3、观察实验,感知体积的意义。

演示:将两块石头放入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杯子里。

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口答后,师追问:

师: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呢?上升的高度一样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引导生理解:两块石块在量杯中都会占一定的空间。所占的空间大,水面上升的就高;所占空间小,水面上升的就少。

从而揭示课题: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同时出示课件)

现在你能用“体积”这个词来分别说说课桌、墨水瓶、教室和黑板擦吗?如:课桌墨水瓶比,课桌的体积大,墨水瓶的体积小......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有空间的大小不同。学生经历了实验、观察、交流等探究过程,感知了体积的实际含义。)

4、认识容积。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物品,都可以用来装东西。如:可乐瓶,茶叶罐,水杯,胶水瓶,

像量杯、纸箱、可乐瓶,茶叶罐这样能装其它东西的物体叫容器。你还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多,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少?(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装满水的水杯,问:哪个水杯装的水多?

引导学生认识:两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是不同的。

揭示: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这个容器的容积。

师:杯子里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茶叶罐装满茶叶,茶叶的体积就是这罐子的容积。

5、区别体积和容积。

出示:用来装小正方体的塑料盒和正方体教具。

师:谁能指出这两个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呢?

交流中使学生明白:这两物体体积相同,但正方体教具没有容积。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具有容积。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

出示课件:体积与容积的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感知“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别,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解决问题,巩固应用

1、试一试(P42)

出示两个相同小正方体让学生比较大小,然后用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出形状不同的物体,让学生判断它们体积的大小。

师: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体积的大小与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无关。(同时出示课件)

2、课件出示:(第42页“练一练”的第4题)

(1)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的体积相同。

(2)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

(学生先独立按要求操作,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学生搭出的图形可能会不一样,这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体积相等,形状可能不一样,这样可以为下一题的练习打下基础。)

3、说一说。(第42页“练一练”的第1、2题)

(课件出示插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回答,说出理由。)

4、想一想。(第42页“练一练”的第3题)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是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四)评价体验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对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数学体积与容积说课稿 篇5

指导:卓玉仪(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小学)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页体积与容积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体积与容积》的学习。这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积单位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感知体积单位。

【学生分析】

这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为了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我将视野拓宽到生活的空间,重视现实世界中有关体积和容积的问题,把它们作为教学的基础。学生在他们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经验,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疑问是:体积和容积差不多呀,怎么分呢?测量体积是不是从物体的外围量,而容积是不是从容器的里面量呢?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

②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

③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换算。

④会进行体积和容积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②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都看见过动画片《猫捉老鼠》吧?为什么每到一个地方,小老鼠能轻易的通过,而猫却被撞的非常惨?

2.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的例子吗?

3.比较一些容易看出大小的物体。

(师手中拿着两个不一样大的铅笔盒)

问:这两个铅笔盒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师: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

师:这样的例子是举不完的。老师手中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看一下哪个大?(请同学猜一猜)

师:用眼睛看很难做出判断。想想看能用什么办法解决?(生想办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放的物体有多有少。

二、实验

(师出使两个有刻度的量杯,里面盛有同样多的水)

师:请大家观察一下,现在的水在哪个位置?

先把苹果放入水中,同学们观察发生什么变化。

水面上升了,说明什么?(苹果占了空间,把水往上挤)

把梨放入水中,水面也上升。

师:观察比较两个杯子的水位,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小结: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两个果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但所占空间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其实,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如:某某占有一定的空间,课桌占也有一定的空间。你还能举出例子吗?

师:物体占有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

揭示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师:比一比,老师的体积与某同学比谁大?像这样的例子你会举吗?

结论:这说明苹果或梨占有一定的空间。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设计意图:采用直观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苹果和梨的大小问题,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步明白体积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随后揭示体积概念。

三、想一想

(出示盛水的杯子)

师:这是一个装水的容器。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容器?

(出示杯子和碗)

师:杯子和碗谁装的水多?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说办法。选择一种全班实验

实验:将杯子和碗装满水,然后将水倒入同样大小的有刻度的杯子中,观察水位的刻度。

师: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杯子装的水比碗多,我们就说杯子的容积比碗大。

师:什么是容积?说说你的理解?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演示:倒半杯水,这时候所装的水量是不是杯子的容积?再倒满,此时杯子所容纳的最大容量才是杯子的容积。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体积和容积,你对它们的定义有什么不理解,可以提一提。

问:杯子有体积吗?杯子的体积和容积分别指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直观感知什么是容积,从而得出容积的概念,这样就会从一种感性认识很容易升华为理性认识。)

四、习题设计

1.42页试一试

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你有什么办法知道?

怎样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

2.玩玩橡皮泥(伴乐)。

要求:用一团橡皮泥,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如果捏成任意形状的物体,体积有没有变化?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同一物体形状发生了变化,但体积保持不变。

3.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充分观察讨论。

(同样10枚硬币,第一堆与第二堆比,因为一枚1元硬币比一枚1角硬币大,所以第一堆体积大;而第一堆与第三堆比,都是同样的硬币,只是堆放的方式不同,所以体积不变。)

3.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如果每个杯子的大小不同,那么3杯就可能等于2杯)

五、全课总结(略)

数学体积与容积说课稿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具准备

土豆(大小各一个)量杯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1、师:(手中拿着两个铅笔盒),这两个铅笔盒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2、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比较大?

哪些物体比较小呢?

3、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是有大小的。

指名学生上来指出铅笔盒的大小

生1:讲台比较大,

课桌椅比较小

生2:我的橡皮大,他的橡皮小

生3:老师比家的小房间大。

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放的物体有多有少。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二、实验

1、老师手中有两个学生进行猜测土豆,同学们看哪有的学生认为1号土豆,个大,哪个小?为了方便大家比较,我给土豆编个号码:1号、2号。

2、出示

两个有刻度的量杯,里面盛的同样多的小。

将1号土豆放入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进行猜测土豆,同学们看哪有的学生认为1号土豆,个大,哪个小?为了方便大家比较,我给土豆编个号码:1号、2号

学生进行操作用两个有刻度的量杯,里面盛的同样多的水。

将1号土豆放入水中,合作的同学进行记录

2号同样进行。

采用直观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两土豆的大小问题,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步明白体积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

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随后揭示体积概念。

板书设计:

数学体积与容积说课稿 篇7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在观察中操作活动中,发展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具准备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

师板书课题

二、进行练习

1、求图形的体积

请学生看书上的图然后回答: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知识未判断。

3、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一块橡皮约10

一本词典约900

一个文具盒约0.35

一个用品约0.6

学生打开书,观察第1题的两个长方体和1个正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指否回答否,再让学生计算

学生先找一找,再让学生交流思考的方法。

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

学生先说一说计算方法,

然后进行计算。

集体订正

学生仔细观察图,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通过让学生独立计算,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进一步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4、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说一说表面积和体积的不同计算方法。

5、让学生理解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两个图形的体积;

三、布置作业

让学生独立在课堂本上完成第2、6、8、9、10题。

可以结合实物,指一指。

第一个图形:431=12cm;

第二个图形的体积的策略可以多样化,可以移下面两个侧面,从而转化为一个长方体。

通过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体会虽然结要相同,但表面积和体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板书设计:

数学体积与容积说课稿 篇8

教学目标: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积、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2、在比较活动中,体会并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3、在观察、操作中,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知识点:

1、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基本常识:边、棱和面

2、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试举例说明。

二、基本练习。

1、学生板演,并指名分析。

2、小组作业,校对分析。

4、实践分析:

三、机动性的作业:

1、

指名学生分析:对表面积的影响,有哪些因素?当不同个数量的物体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表面积会如何变化?

七、课堂作业。P23页6.7.8

学生当堂完成,教师尽可能在边上辅导,并批改部分。

数学体积与容积说课稿 篇9

教学内容:

体积与容积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了解体积和容积,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

2、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探究并掌握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

在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两个量杯、土豆、红薯、水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能够观察教室的物体,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哪些容器放东西多?哪些容器放东西少?

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二、自学指导

1、感受和测量物体的体积。

教师出示土豆和红薯让学生比较一下哪个大一些?

学生观察后纷纷回答。

2、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测出土豆和红薯的体积?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讨论探究物体的体积。

⑴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

⑵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出同学们设计的最佳方案。

⑶让学生分组分小组测一测土豆和红薯的体积。

⑷教师提问学生测量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⑸量杯里的水一定要完全能够浸泡土豆和红薯。

⑹教师提问学生对描述有困难得学生及时帮助。

2、比较物体的容积。

教师出示一个量杯和一个水槽,并问学生哪个装水装的多一些?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

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方案。

学生小组内演示自己的设计方案。

3、感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师提问学生这两个方案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验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四、反馈交流、精讲点拨

体积:物体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容纳物体的大小

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体积大不一定容积大;容积大一定体积大。

五、当堂训练、检测

让学生做课本37页的课后练习题1、2.

教师巡视并学生的小组活动进行参与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

体积和容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七、作业布置

教材37页第3、4题。

板书设计:

体积与容积

体积:物体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容纳物体的大小

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体积大不一定容积大;容积大一定体积大。

数学体积与容积说课稿 篇1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体积与容积(教材41—42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能力目标: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1、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生自由发言)

师:乌鸦喝水的故事其中蕴藏着什么数学知识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明白。

(设计意图:利用故事导入,激兴设疑。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体有大小。

师:你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一大、一小的两个纸箱,教师边说边从纸箱中拿出2个量杯、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等物品。)

生1:一个大纸箱和一个小纸箱,三个玻璃杯。

生2: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

师:你认为纸箱和量杯哪一个比较大?

生:纸箱大,量杯小。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呢?(学生例举生活中的物体,并指出谁大谁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2、提出问题,研讨解决方法。

师:你们说红薯和土豆比,谁大?

生1:红薯大。

生2:土豆大。

生3:不一定,因为它们的形状不一样不好比较。

师:谁说得对呢?你们能想出办法让大家知道哪个大,哪个小吗?

(1)学生独立思考想办法。

(2)指名说。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引导。)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观察实验,感知体积的意义。

师:你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到量杯里,哪个水杯水涨得高,哪个就大,好,老师现在就来给大家演示一次。

师:为了能很公正的知道红薯和土豆哪个大,应该在两个相同的量杯里放入同样多的水,而且放入的水不能太多,以免水溢出来,无法正确判断。请大家在下面注意观察,两个杯子的水面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把红薯和土豆分别放到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量杯里。)

生1:杯子的水面升高了。

生2:放红薯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多,放土豆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少。

师: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呢?

生:因为红薯和土豆会占一定的位置,水并没有增加。

师:那就是说红薯和土豆在杯子中都会占一定的空间。

师:为什么水面的高度不同呢?

生:因为红薯和土豆的大小不一样。

师:你现在认为红薯和土豆,谁大?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独立思考。

(2)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

生1:红薯大。因为放红薯的杯子里的水升得高,说明红薯占的空间大。

生2:土豆比红薯小,因为土豆占的空间比红薯小。

师:从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红薯和土豆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其实,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如,粉笔占有一定的空间,数学书也占有一定的空间,你能再举出一些物体占有空间的例子吗?

(学生举出各种实例说明物体是占有一定空间的。)

教师揭示概念并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有空间的大小不同。学生经历了实验、观察、交流等探究过程,感知了体积的实际含义。)

设计实验方案,感知容积的意义。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教具,它们都是放在哪里的?

生:老师把它们都放在纸箱里的。

师:像量杯、纸箱这样能容纳物品的器具叫容器。你还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多,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少?(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

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水杯)这两个水杯哪一个装水多呢?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分组上台做实验。)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①先把一个水杯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水杯,如果第二个量杯中的水不满,说明第二个水杯大;如果第二个水杯中的水正好也满了,而且没有剩余,说明两个杯子一样大;如果第二个水杯中的水不仅满了,还有剩余,说明第一个水杯大。

②先把两个水杯都装满水,再分别把水倒入第三个水杯,以第三个水杯里的水的多少来判断谁装的水。师:两个杯子装得水不同,说明两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板书)。杯子里所能容纳的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

师: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生1:纸箱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纸箱的容积。

生2:冰箱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冰箱的容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为学生提供实物进行直观操作演示,使学生充分感知容积的意义。)

4、区别体积和容积。

(出示:魔方和装满沙子的木盒)

师:比一比,它俩谁的体积大?谁的容积大?

(交流中使学生明白: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具有容积。)

师:木盒的体积和木盒的容积有什么不同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生1:木盒的体积是木盒所占空间的大小,木盒的容积是它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生2:木盒的容积就是盒子里所盛的沙子的体积。

生3:木盒的体积比它的容积大。(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感知“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别,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师:现在谁能说一说,故事中的乌鸦运用了什么数学知识?

(引导学生联系体积和容积的知识来理解乌鸦的策略,并适时揭示课题:体积与容积。

三、巩固应用。

(出示课件)

(1)学生独立思考。

(2)同桌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教师验证。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是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三、课后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对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

喜欢《数学体积与容积说课稿(精选10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说课稿,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数学体积容积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关于《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通用 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精心整理的"关于《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做人做事都需要做好准备,教案是老师每天都会准备的工作内容之一。教案可以让老师更有效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2023-02-05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教案《容积守恒》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容积守恒,对量的守恒感兴趣。 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容积守恒问题。 3、乐意参加讨论和交流,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
    2019-12-23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公开课数积木 这是大班数学公开课数积木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设计思路: 在区角活动和游戏中,孩子很喜欢用积木经行建构,在活动中,经常会听到孩子有这样的讨论:“我的房子比你造的高...
    2021-08-11 阅读全文
  •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1500字 请阅读由我们为你编辑的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需要有能力来保证课程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一定离不开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师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的实践性教学文件。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2023-03-12 阅读全文
  • 小班数学活动:身体积木 小班数学活动:身体积木 活动目的: 1.复习不同的形状。 2.积极动脑,大胆发言。 3.提高肢体的表现能力。 4.享受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形式: 全班/小组 活动准备: ‧布偶、积木、录音机、音乐磁...
    2019-12-25 阅读全文

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精心整理的"关于《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做人做事都需要做好准备,教案是老师每天都会准备的工作内容之一。教案可以让老师更有效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2023-02-05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容积守恒,对量的守恒感兴趣。 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容积守恒问题。 3、乐意参加讨论和交流,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

2019-12-23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数学公开课数积木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设计思路: 在区角活动和游戏中,孩子很喜欢用积木经行建构,在活动中,经常会听到孩子有这样的讨论:“我的房子比你造的高...

2021-08-11 阅读全文

请阅读由我们为你编辑的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需要有能力来保证课程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一定离不开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师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的实践性教学文件。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2023-03-12 阅读全文

小班数学活动:身体积木 活动目的: 1.复习不同的形状。 2.积极动脑,大胆发言。 3.提高肢体的表现能力。 4.享受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形式: 全班/小组 活动准备: ‧布偶、积木、录音机、音乐磁...

2019-12-2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