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荐]《画》教学设计如何写(精选12篇)

发布时间:2023-02-21

教学设计。

栏目小编向您分享了《画》教学设计如何写,请收藏本文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优秀的教案需要教师不断认真地探索物理本身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对于教师而言,教案就是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的“剧本”。

《画》教学设计如何写(篇1)

一、教材分析:

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章站 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 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考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生 物与环境之间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学习作好预设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另一就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呈现的方式也 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个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是一 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 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

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3、学 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观点;

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和难点的确立: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 影响是重点又是难点;

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是重点,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利用好每一次活动,来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 片和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本节“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并不难 ,运用前一节的探究活动方法完全能够完成,所以这个活动我安排在课前,课上主要是组织各小组交流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处理方法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体验中,让成 功的喜悦体现于精彩的交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

五、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 前的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 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启发学生例举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导入新课,这样 导入有两个好处,1、既考验了前一节课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体现了两课内容的紧密联系;2、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兴趣,让人自然而然想到生物对环境有没有影响呢,行云流水 般引入新课

(二)新知学习: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重点又是难点,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步:让学生观察教材的四幅图片,引导从“形态结构” 、“生活方式”与环境间的联系展开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选择一幅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创设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可是思维发展的肥沃土壤,也是我的课堂风格在 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充满灵性的

第二步:启发学生还能找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吗?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 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

第三步:媒体呈现配有介说词的图片,如:乌贼的墨囊;含羞草的叶与多暴雨的环境相适应;尺蠖的拟态等等,让同学们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与环境摩合,自身不断进化、生存下来而形成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完整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便提,以后高中会学到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这部分的知识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让学生亲身验证“生物也可以影响环境”这一结论:

课前亲自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课上交流这样安排体现1 、有做事的过程;2、有明确的目标;3、有明确的结果;4、使用语言传达信息5、体现过程的真实性这是任务型教学的五要素交流时注意: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程是比结果更重 要,但在这儿,由于结果涉及到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应以激励和引导

学生从“做中学”中亲身验证了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有利于认 识生物是可以影响环境的

第二步:再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a、地下耕耘者是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

b、为什么我国开发西部强调要退耕 还林和还草?从生物对环境产生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认识生物的存在确实影响着环境

第三步:让学生尝试举例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并及时反馈学 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

第四步:播放动画“屎克螂出国记”,以生动的画面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在学生注意力即将分散的时候再一次激起他 们的兴趣

3、技能训练:

这是新教材的一个别有用心之处,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看 谁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培养思维能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这点很重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及时帮助他们构建概念,点睛突出“生物与环境是一 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生物圈,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回报给人类,所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重要!

(三)、作业练习:(见教材 )

1、在一个繁殖季节里,一条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而一般的小型鸟类只产几个卵,你能其中的道理吗?这是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山羊绒又细又柔软, 组成的产品十分昂贵山羊比绵羊好养,它连草根都啃食于是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这对环境会有什么影响?

这是两道开放性题,既能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又能煅炼 思维,体现知识与社会、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有所用

整个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就是这样安排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创设一个民主 、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生物课堂中,愉快地“享受”学习。

《画》教学设计如何写(篇2)

第一课时

学习目的:

1.学会复韵母ie、e,学会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

3、能正确拼读声母和复韵母iee组成的音节。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会复韵母ie、e和特殊韵母er的音形,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区别韵母ie、e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的用法。

教学准备:拼音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情趣复习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拼音朋友,前几天我们又认识了6个复韵母,我们来认一认他们吧。

出示:aieiuiaoouiu开火车认读,教师及时纠正。

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再来认识三个新的复韵母朋友。

二、故事贯穿教学ieue

1、学习ie和ye

师: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三个复韵母朋友,他们在沙滩上玩,d、t、n、l也要跟我们去。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了,哦,那边有一棵什么树呀(椰子树),是谁在爬树呢,只见他爬上去又滑下来,爬上去又滑下来。那不是ei吗,d、t、n、l兴奋地大喊:嗨!小ei!没想到他转过头奇怪地说:你们认错人了吧。那他是谁呢

出示ie

师:原来是ie,,哪位小朋友认识他,来介绍一下。指名读,范读,开火车读,齐读。

师:原来他跟ei是双胞胎,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吗?指名说,区别读。

师:ie说,我还有一个好办法让你们记住我,因为我会变魔术呢,我可以把小I就变成了大y。

板书:ye

师:你们还认识他吗,他还是读ie。但已经变成整体认读家族的成员了,跟他打个招呼吧。指名读,齐读,分组读。

师:ie的本事真大呀,还会变魔术,所以老师要奖给他四顶帽子,带上了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出示卡片,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师:d、t、n、l现在和ie成了好朋友,你看他们手拉手出来了,他们成了朋友怎么读呢?(卡片出示,指生拼读,范读,齐读)谁能选择一个找朋友或联系生活说话呢?指生说。

2、学习ue

师:不知不觉天渐渐黑了,太阳公公回家了,ie也回家去了,d、t、n、l继续在拼音乐园里玩。你们看,月亮姐姐出来了,咱们跟月亮姐姐打个招呼吧

生齐说:月亮姐姐,你好!

师:月亮姐姐特别喜欢上课专心听的小朋友,瞧,她看着小朋友呢。(组织教学)

就在这时d、t、n、l突然听到有人在哭,会是谁呢?

出示ue,

师:哪位小朋友认识她。指名读,范读,齐读。

师:d、t、n、l他们连忙过去问他为什么哭?n、l拉着他的手叫他别哭了,n、l和ue在一起该怎么读呢?(出示音节,指生拼读,范读,齐读)

师:j、q、x听到ue的哭声也过来了,ue见到j、q、x马上把眼泪擦掉了,该怎么读呢?(卡片出示音节,指生拼读,范读,齐读)

3、学习yue.

师继续编故事:你们知道ue刚才为什么哭吗?原来她因为贪玩,忘了回家的路了。可是d、t、n、l、j、q、x都不认识他的家,他又开始哭了,怎么办呢。这时候,大y走过来对她说:我认识你家,我带你回家去,但有个条件就是把你的眼泪擦去。ue一听连忙擦去眼泪。

板书:yue。

师:大y带小ue还读ue,只是成了整体认读家族的成员了。来,跟她交个朋友。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师:带上帽子后,你还能认出她吗。带调读,并选择一个说话或找朋友。

三、猜谜引出er的教学

师:这儿有个谜语请小朋友猜一猜。

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指名说(耳朵)

师:耳朵能帮我们干什么呢?

生:听故事,听老师讲课

师:看哪位小朋友用好自己的小耳朵了,认真听了。(组织教学)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最后一位拼音朋友就是er,耳朵的耳读第一声就是他的名字。

范读,跟读,练读,指名读,正音,开火车读。

师:这位小er很特别,他不像其他韵母喜欢跟声母交朋友,他喜欢独来独往,人们都叫他特殊韵母。瞧,他带着帽子走来了。带调读er的四声。并选其一联系生活说话。

四、小结巩固

师:今天,咱们在拼音乐园认识了不少拼音朋友,该回家了。咱们来点一下名,送他们回家吧。

出示:ieueer

yeyue开火车读,齐读。

五、看一看,描一描,写一写

完成作业本中的抄写,注意写字姿势要正确。

《画》教学设计如何写(篇3)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泊船于瓜洲之上,眺望江南时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思乡、爱乡和急于返乡镇的心境。

诗句语言凝炼,意境优美,同时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热爱。由此可见,本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良好教材。

鉴于以上的认识,根据教材要求,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结合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启发想象,领会意境,进行热爱家乡教育。

2、动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充分理解诗意,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诗歌“只有入境,才能悟神”因此,我把想象意境,领会诗情,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指导学生学习古诗,再现诗歌描绘的情境是教学的关键。

根据以上几点,在教学作如下尝试:

首先让学生回顾描写春天的诗句。这样,复习了旧知,加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通过有感情的背诵把学生引入到了学诗的情境当中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不是第一次学古诗。因此,学习课文的开始,我就让学生回顾学古诗的方法。然后,进行归纳,给出方法。这样设计实际是给出了学生的学路。同时,也渗透了教者的教路,使教和学统一起来。通过学法的运用,促进小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

在理解诗意中,我采取了“先扶---后放”的办法。先扶学前两句,“读诗句----解字词-----串讲诗意----体会两句话的作用”。为配合诗意的理解。教师板书,目的是在学法上“教”学生,使其掌握方法为其智力经验的形成奠定基础。让学生自学三、四句,并以汇报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板书)

通过对学习方法的运用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大意,为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奠定基础。

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我放在引导学生领会诗的意境上。

这一过程,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进行。

第一种方法:设境想象法

运用画面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述情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美的配乐,美的解说,美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体验,学生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受到了美的熏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了发展,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深刻体会到了诗人所表达了情感。

第二种方法:重点字词剖析法

这样设计,意在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诗中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同进,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避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无重点,无深度,无层次的串讲串问,加大了“学诗”的密度,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教学的第三个步骤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最后,让学生动笔,完成以下的巩固练习。避免在古诗教学中,只动口不动手的现象,通过练习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接收信息反馈。

总体上讲,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

1、挖掘诗句的内涵,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

2、积极创设情境,进行学法指导。

3、抓住重点剖析,进行扎实的训练。

《画》教学设计如何写(篇4)

教学要求:

1、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阅读“译文”弄清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多诵读,体味诗的意蕴,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3、收集一些自己能读懂的古诗,增加语文积累。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凉州词》。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第二课时

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天学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2.教师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l)秦时明月汉时关:(学生理解不了。教师提示讲解)这一句应用了一种古修辞方法(“互文”),应当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也就是说,明月照在关塞上的景象,自秦汉一来,一直如此。

(2)万里长征人未还;表面意思是,万里远征的人还没有回来。实际上是说,战乱终年不止,远征的战士还没有返回家园。

(3)教师简介“龙城”“飞将”“胡马”“阴山”等词语。以利于学生理解这两句诗。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7、布置作业

《画》教学设计如何写(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白鹅说课稿_白鹅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

(生:我觉得白鹅很美丽。)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白鹅”这篇课文。读课题。

2.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丰子恺,我们来了解一下丰子恺先生。出示课件简介.《曾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他一生涉猎于文学、绘画、音乐、翻译、书法等各个领域,并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词语课件,读新词。

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这些词大家都能读正确吗?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特别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2.师:知道什么是“净角”吗?(播放“净角”脸谱图像)。

3.师:打开书第63页,大声地把课文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一想,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交流:师: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高傲 )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师:那么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第一、二自然段,你认为哪些句子很重要,和全篇课文有紧密的联系?用横线划出来。(自学)

师:你划了哪些?白鹅说课稿_白鹅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生: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为什么要勾画这里?

生:因为整篇文章都在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的。

师:请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师板:高傲)

师:我认为第二自然段更重要(出示第二自然段,齐读),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吗?(不仅联系了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还告诉了我们全篇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鹅的高傲的?)

生:叫声、步态、吃相

师:(板书:叫声、步态、吃相)我们来读一读这几个词。

生读。

2.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所以说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这3方面写出了白鹅高傲的特点。

3.师: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白鹅的叫声怎样表现它的高傲的?默读第三自然段,找一个最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个词,你能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在词语旁写一写。

生默读,师巡视。

师:你找到了哪个?

生:我划了“厉声叫嚣”

师:这是“厉声叫嚣”,这是古人写的“嚣”……厉声说明鹅怎么样?

生:“凡有生客进来……”

师:“必然厉声叫嚣”(教读)

分组练读。

师:好象在说? (你是谁啊?我从来都没见过你,别再过来了!)

师:带着你的想象,来读一读这句话,好吗?

指名读。白鹅说课稿_白鹅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师:就像她这样,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你还找到了哪个词语?

生:引吭大叫。

师:为什么找这个?

生:这个词好像是说:这是我的地盘,你走开!

师:带着心中的感受,再来试一试。

生读。

师:有进步。好了,刚才大家展开了想象,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体会到作者观察仔细用词准确,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以后学习中要多多体会。

师:刚才我们已经体会到,白鹅是一种高傲的动物,请再读一读第一、第三自然段,看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自己读一读。

生读。

师:想好了,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再次交流: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雪白的大鸟”可以看出鹅十分可爱;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相机板书:令人喜爱。

4.师: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令人喜爱。

5.带着感情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换词说(尽职、勇敢、令人喜爱)。品味作者对白鹅的赞美之情。

6.齐读: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感悟作者认真观察的态度和写作方法。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

生:第四自然段是用拟人的方法来写出了白鹅的特点的。

生:我觉得第四自然段是用比喻、比较的方法来写白鹅的。

师:读到这里,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说像净角一样出场?

师:谁见过净角出场?想不想看净角出场的样子?

(播放净角出场的视频)

师:你想到用什么词语来表现净角出场的样子?

生:大模大样

3.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自由朗读,抒发喜爱之情。

师:为什么又写鸭呢?

4.小结后齐读第四自然段,加深体会。

六、积累运用,读写结合。

1.课文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事例写出了鹅的高傲。你愿意把自己当作一只高傲的白鹅,向别人介绍自己吗?能用上文中的两三个词,加上自己的想象更好。

出示“快乐写话卡”:

我是一只_______的白鹅。__________________

2.练笔,展示,评议。

七、总结下课。

《画》教学设计如何写(篇6)

一、说教材

《望月》一课是苏教版第十册第六组中的一篇散文,课文以生动的笔调写了“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学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的形象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感悟作者,诗人和小外甥眼里的月亮,知道景随情生,一切皆情景的道理。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语言的兴趣,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反映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和理解品析描写小外甥对月亮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

二、说教法、学法

(1)采用营造情景,激发兴趣。即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一个诗情画意环境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学法迁移,合作探究。

(3)知识拓展,自主学习。

(4)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力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多感官的全面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学习第一段)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望月(齐读)

2.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

3.交流:(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二、学习第一段,感悟作者望月: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用心细细品味,想想读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交流:(作者描写的月光江景太美了,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那你能把美的感受用朗读来表达出来吗?

3.指名读,齐读。

4.小结过渡:月亮是美的,月光是柔和的,月光下的万物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这美景使我陶醉了。当“我”偶尔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和小外甥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那他们之间交谈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5—13节,体会其中的意思。

三、综合性学习,体会小外甥望月: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可同桌读,学习小组读。然后讨论讨论,再作交流。

2.他们交谈了些什么?交流(比背诗句)

(1)出示诗句

(2)原来小外甥和我以比背诗句为交谈方式,的确让我感到愉快,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些诗句意思及出处、作者吗?

(3)学生再作交流,并相机出示图。

(4)分角色读第5—13节。

3.学到这里,你想对小外甥说些什么呢?(板书:聪明好学)

4.拓展延伸:小外甥会背的我们也会背了,说明我们班学生不比小外甥差,老师真的很高兴,那么,老师相信你们平时也一定积累不少诗句,那么你还知道有关月亮、山、水的诗句吗?背给大家听听好吗?(学生交流,看来,同学们知道得也不少。)

5.总结:同学们,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6.突然,小外甥又留出一个题来,月亮像什么?(出示)请同学们读读14—20节,边读边圈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同桌可讨论。

(1)学生读,圈划。

(2)交流,出示:“……像……”

(3)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

(4)小结:小外甥想象和奇特,月亮在小外甥眼里充满了童真,充满了幻想,他真是一位爱幻想的小男孩(板书:爱幻想)

(5)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段。

7.小外甥爱幻想,我知道我们班的每位学生也像小外甥那样富于幻想,那么老师也为准备一组图片,让我们也展开想象的翅膀。

8.出示图,(学生说说)看来,同学们的想象也很丰富奇特。

四、总结:

今天,我们也望了一次月,我们不光感受到了月亮的美丽,而且通过望月有了许多新的收获,认识了一位爱幻想,爱学习的小男孩,相信同学们以后一定会书中的小男孩一样认真对待每件事。

五、齐读课文:

作业:

1.把你喜欢的描写月光的句子抄写下来。

2.准备举行一次小型赛诗会。

《画》教学设计如何写(篇7)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但本人觉得:运用本文来进行诚信教育不是最好。面对越来越现实、理性的四年级学生来说,进行诚信教育最好选择生活中的事例,或者是直白深刻的名人名言、成语、寓言故事等,这些在中国便有很多。所以,本人想轻讲本文教材,重在诚信教育。

二、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本文。

3、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四、教时安排:2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时目标:

学会生字词,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初读课文,要求把文章读正确,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对于刚才的疑问多读几遍。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去年的事?理由是什么?试着分段。

4、深入阅读课文:

(1)带着课后习题1的问题细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讨论后完成口头填空联练习: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为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儿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课文情感:

(1)课文最后一段中鸟儿唱歌时,前后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在想什么?

(2)树被伐木人砍倒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

6、朗读指导: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7、总结并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事例等

第二教时

一、教时目标: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形式:开一个故事介绍会。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四人小组内自由介绍故事内容,相互评议

3、请学生自愿向全班同学介绍故事内容,然后集体评议。

《画》教学设计如何写(篇8)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以及能在数轴上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内容解析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等关系,也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常见行程问题的不等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再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索,引出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几个概念.前面学过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通过类比教学、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几个概念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又进行数形结合,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这样直观形象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在数轴上.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

4.用数轴来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目标解析

1.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正确区别不等式、等式以及代数式.

2.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理解不等式的解是解集中的某一个元素,而解集是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3.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理解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解集的一个过程.

4、达成目标4的标志是: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数形结合的又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学习不等式的一种重要工具.操作时,要掌握好“两定”:一是定界点,一般在数轴上只标出原点和界点即可,边界点含于解集中用实心圆点,或者用空心圆点;二是定方向,小于向左,大于向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实质是一节概念课,对于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以及解不等式可通过类比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类比教学,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以及在数轴上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课前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动画演示情景激趣

多媒体演示:两个体重相同的孩子正在跷跷板上做游戏,现在换了一个大人上去,跷跷板发生了倾斜,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创设情境,从“等”过渡到“不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立足实际引出新知

问题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km,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然后小组反馈交流结果. 最后,老师将小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学生没有讨论出来的思路老师进行补充)

1.从时间方面虑:2.从行程方面: < >50

3.从速度方面考虑:x>50÷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习惯,使他们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梳理与补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紧扣问题概念辨析

1.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

设问2:能否举例说明? 由学生自学,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比如:是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设问2:不等式的解是唯一的吗?

由学生自学再讨论.

老师点拨:由x>50÷得x>75

说明x任意取一个大于75的数都是不等式3.不等式的解集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 <,>50的解. <,>50, x>50÷都

设问2: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由学生自学后再小组合作交流.

老师点拨:不等式的解是不等式解集中的一个元素,而不等式的解集是不等式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4.解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解不等式?

由学生回答.

老师强调:解不等式是一个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有计划、有条理地设计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老师再适当点拨,加深理解.

(四)数形结合,深化认识

问题1:由上可知,x>75既是不等式的解集.那么在数轴上如何表示x>75呢?

问题2:如果在数轴上表示 x≤ 75,又如何表示呢?

由老师讲解,注意规范性,准确性.

老师适当补充:“≥” 与“≤”的意义,并强调用“≥”或“≤”连接的式子也是不等式.比如x≤ 75 就是不等式.

设计意图:通过数轴的直观让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进一步加深理解,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什么是不等式?

<的解集,也是不等式>50

2、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3、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它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流心得,不断积累学习经验.

(六)布置作业,课外反馈

教科书第119页第1题,第120页第2,3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六、目标检测设计

1.填空

下列式子中属于不等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x +7>

②②x≥ y + 2 = 0④ 5x + 7

设计意图:让学生正确区分不等式、等式与代数式,进一步巩固不等式的概念.

2.用不等式表示

① a与5的和小于7

② a的与b的3倍 的和是非负数

③ 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它的周长不超过160cm,求x满足的条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既要正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大于(小于)、非负数(正数或负数)、不超过(不低于)”等等,正确选择不等号,又要注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实际意义.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以及能在数轴上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内容解析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等关系,也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常见行程问题的不等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再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索,引出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几个概念.前面学过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通过类比教学、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几个概念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又进行数形结合,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这样直观形象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在数轴上.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

4.用数轴来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目标解析

1.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正确区别不等式、等式以及代数式.

2.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理解不等式的解是解集中的某一个元素,而解集是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3.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理解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解集的一个过程.

4、达成目标4的标志是: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数形结合的又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学习不等式的一种重要工具.操作时,要掌握好“两定”:一是定界点,一般在数轴上只标出原点和界点即可,边界点含于解集中用实心圆点,或者用空心圆点;二是定方向,小于向左,大于向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实质是一节概念课,对于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以及解不等式可通过类比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类比教学,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以及在数轴上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课前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动画演示情景激趣

多媒体演示:两个体重相同的孩子正在跷跷板上做游戏,现在换了一个大人上去,跷跷板发生了倾斜,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创设情境,从“等”过渡到“不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立足实际引出新知

问题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km,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然后小组反馈交流结果. 最后,老师将小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学生没有讨论出来的思路老师进行补充)

1.从时间方面虑:2.从行程方面: < >50

3.从速度方面考虑:x>50÷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习惯,使他们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梳理与补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紧扣问题概念辨析

1.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

设问2:能否举例说明? 由学生自学,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比如:是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设问2:不等式的解是唯一的吗?

由学生自学再讨论.

老师点拨:由x>50÷得x>75

说明x任意取一个大于75的数都是不等式3.不等式的解集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 <,>50的解. <,>50, x>50÷都

设问2: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由学生自学后再小组合作交流.

老师点拨:不等式的解是不等式解集中的一个元素,而不等式的解集是不等式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4.解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解不等式?

由学生回答.

老师强调:解不等式是一个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有计划、有条理地设计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老师再适当点拨,加深理解.

(四)数形结合,深化认识

问题1:由上可知,x>75既是不等式的解集.那么在数轴上如何表示x>75呢?

问题2:如果在数轴上表示 x≤ 75,又如何表示呢?

由老师讲解,注意规范性,准确性.

老师适当补充:“≥” 与“≤”的意义,并强调用“≥”或“≤”连接的式子也是不等式.比如x≤ 75 就是不等式.

设计意图:通过数轴的直观让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进一步加深理解,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什么是不等式?

<的解集,也是不等式>50

2、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3、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它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流心得,不断积累学习经验.

(六)布置作业,课外反馈

教科书第119页第1题,第120页第2,3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六、目标检测设计

1.填空

下列式子中属于不等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x +7>

②②x≥ y + 2 = 0④ 5x + 7

设计意图:让学生正确区分不等式、等式与代数式,进一步巩固不等式的概念.

2.用不等式表示

① a与5的和小于7

② a的与b的3倍 的和是非负数

③ 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它的周长不超过160cm,求x满足的条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既要正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大于(小于)、非负数(正数或负数)、不超过(不低于)”等等,正确选择不等号,又要注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实际意义.

《画》教学设计如何写(篇9)

《第一场雪》说课设计之一

一、教材分析:

《第一场雪》是六年制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情溢言表,充分体现了作者由这场雪预见到明年粮食的丰收而无比喜悦之情。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深入研读课文,感受下雪后景象的美,丰富学生对下雪的认识。

2、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发展目标:培养和发展想象力与探究能力。

三、学习重点: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四、教学难点:领悟作者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采用感情朗读法利用极富感情的语言表达,紧扣重点词、句细嚼慢咽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

学法:教给学生四读的学习方法,仔细品味重点段、句、词,体会文中的情感。

六、教学准备:利用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趣阅读

先让学生回顾下雪前,下雪时的情景,接着播放《雪绒花》课件,激起学生阅读下文的兴趣。

2、回顾学法,整体感知先复习上节课所总结的学习方法,再引导学生整体品读文段,然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心中的感受如何?

3、精讲细读,释疑拓展,体会情感这一环节,是教学重点,采用感情朗读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情感。先让学生边读边想,捕捉关键词语读出雪后景象的特点,再引导学生质疑并品析好词好句的妙用,用自己的话语赞一赞作者遣词造句的绝妙,最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悟景悟情,并结合课本拓展延件拍雪景,想象作者接着还会说什么?

4、揭示背景,情感升华。

先介绍本文作者峻青的写作背景,接着以一个反问(如此:瑞雪兆丰年!作者能不高兴?我们能不高兴?)升华情感,最后让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这一环节,从部分回归整体,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升华情感,完成教学任务。

5、研读运用,深化发展。

在这一环节中,先师生共同总结写作方法,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反复朗读,达到背诵。

6、作业设计:以生为本,高度自主。

这次设计的作业是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在《小蜜蜂》积累本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7、板书设计。

19、第一场雪

雪前:骤然变冷一读:呈现画面

雪中:纷纷扬扬二读:品词品句

雪后:雪大景美人欢喜爱三读:领悟情感

联想:瑞雪兆丰年喜悦四读:以情带读

这个板书既概括了全文的内容,又体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及学法;既展示了文章的层次条理,又体现了所述事物的特点;既新颖别致,又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画》教学设计如何写(篇10)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板书

第四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3、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都需要买一些文具,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介绍三家文具店——“奇奇文具店”、“丁丁文具店”、“豆豆文具店”。现在我们就请三家文具店的售货员分别给我们介绍商品的价钱,请同学们注意听,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由三个同学扮演售货员,分别介绍商品的价钱。)

师:听完售货员的介绍,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三家商店都有卖橡皮的,但价钱不一样。

生2:我发现到“丁丁文具店”卖的书包会便宜一些。

生3:我发现同样的铅笔盒在“奇奇文具店”与“丁丁文具店”卖的价钱不一样。

师:由这些发现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1: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卖的价钱可能不一样,我们买东西时要进行比较后再买。

生2:我们应该到价钱比较低的商店买东西。

师:在生活中,我们喜欢到物品价钱比较低的商店去买东西,我们的这种做法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货比三家”。 师出示课题:货比三家。

二、学习新知。

1、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师:大家都知道买东西应该“货比三家”。如果我要买铅笔盒到哪家文具店买便宜呢?

生:到“奇奇文具”店买便宜。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奇奇文具店”的铅笔盒是4.9元,“丁丁文具店”的铅笔盒是5.1元,只要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就知道了。

师:怎样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想出的办法最多。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策略一:

4.9元=4元9角 5.1元=5元1角 5元1角大于4元9角

策略二:

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

策略三:

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数,小数点前面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小数点前面的数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数,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师小结: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关于比较小数大小的办法,真棒。

2、提出关于比较小数大小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有关比较小数的大小的问题,你们能根据情境图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吗?下面请同学们轮流在小组里提出问题,请小组的同学来回答。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全班交流。

师: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请一个同学来回答。

生1:我要买一个书包到哪一个文具店买便宜呢?

生2:到哪家买橡皮便宜?

(解决这个问题涉及三个小数的大小比较,要让学生来说一说怎样比较这三个小数的大小。)

生3:“奇奇文具店”的什么东西最贵?

生4::“丁丁文具店”的什么东西最便宜?

……

三、拓展运用。

1、游戏——抓珠子。

(1)介绍游戏规则:

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个很在意思的活动——抓珠子游戏,这盒子里有红珠子和蓝珠子和绿珠子,一个红珠子代表1元钱,一个蓝珠子代表1角钱,一个绿珠子代表1分钱。你们任意从里面抓出一把珠子,看看可能会得到多少钱?

(2)老师示范。

(3)小组活动。

师: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这样的盒子,小组同学轮流从里面抓一把珠子,并填写在统计表中。

填完统计表之后,在小组里比一比谁抓出的钱多。

红珠子几个蓝珠子几个绿珠子几个共几元几角用小数表示(几元)

3元2角1分3.21元

(4)师:请各小组抓出的钱最多的同学向大家汇报自己抓了多少钱,我们最后来比一比全班的冠军是谁?

(5)小结:想一想,抓到多少钱跟什么有关?

2、完成书上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互相说一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

四、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真好,上完这节课之后,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喜欢哪一个活动呢?

《画》教学设计如何写(篇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和课文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借助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初步具有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具、学具

教具:自制CAI光盘,课文放大彩图,生字卡片,画有小鱼、荷叶、东南西北图案的头饰。

学具: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利用CAI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们采莲和水中鱼儿戏游的情景。(学生一边看画面、听音乐,一边想象)

小朋友,看了刚才屏幕上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个地方美吗?想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想不想到那里去游玩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书课题。学生借助拼音齐读课题两遍。

教师讲解:江南就是我国的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特别要读准生字的音。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行,是由几句话组成的。

3.检查自读情况。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抽几个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用“·”画出生字,教师抽查。

4.教师范读、领读。

三、学习生字

1.

指名分句朗读,结合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江、可、采;第二句:叶、何;第三句:鱼、戏、间。

2.学生拿出生字卡自读,教师相机正音。

注意“江”、“间”的读音一个是后鼻音,一个是前鼻音。“采”的读音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可”和“何”韵母相同,“叶”和“鱼”的读音是自成音节。

3.检查识字情况。先打乱顺序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卡,抽读,开火车读,齐读;再朗读包含这些生字的句子。

4.指导写字:可、江、采、鱼。

(1)记住字形。

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识记生字。可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笔画和熟字来分析记忆字形。

“可”:有五笔。扩词:可爱、可口、可以。

“江”:三点水加“工”。江与水有关,所以有三点水。口头组词:江水、江边、江上、长江、江岸。

“采”:上下结构,采要用手,注意上面是一个爪字头。口头组词:采花……

“鱼”:下边的一横是“鱼”的尾巴,利用课件展示。口头组词:鱼儿、鱼尾巴……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5)生练习写生字后师点评。

四、精读课文

1.

学习诗的一、二行。

(1)指名朗读诗的一、二行。

(2)指导学生看图,观察荷叶。荷花长得怎样。“何”:表示感叹,惊讶;“田田”:指荷叶长得层层叠叠,茂盛鲜亮,非常可爱。

(3)指导反复朗读,展开联想,从这两行诗中你知道了什么?从中感受荷叶茂盛鲜亮、非常可爱的样子。

2.学习诗的后五行。

(1)指明朗读诗的后五行。

思考:在荷塘里除了荷叶、荷花、莲蓬之外,还有什么?(鱼儿)鱼儿在干什么?(游水嬉戏)

(2)鱼儿在莲叶间是怎样游动的?哪些地方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

指导反复朗读:“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北。”

课件展示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的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感受鱼儿的快乐和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并让学生动手画出方位图。这里的东南西北是指荷叶的四周。

展开想象:鱼儿在莲叶间游玩,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桌互相描述鱼儿在莲叶间游玩的欢快情景。

教师揭示:鱼儿在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又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又滑到了北面。五个“戏”字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东、南、西、北”则写出了鱼儿在水间自由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问:小朋友,当你看到鱼儿那样欢快,你心情怎么样呢?

怀着高兴的心情朗读鱼儿戏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顿。

五、背诵课文

1.尝试背诵。(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练习背诵课文。)

2.抽生背诵,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背诵课文。(看图记、根据重点字词记、想象记)

六、戴上头饰表演鱼儿在荷叶中戏游的欢乐情景

4个同学戴着东、南、西、北的头饰扮演东、南、西、北,3个同学戴着小鱼的头饰扮演小鱼,6个同学戴着荷叶的头饰扮演荷叶,边背诵边表演。

七、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们以后要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本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体会到了阅读古诗的乐趣,希望今后继续努力,多阅读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

《画》教学设计如何写(篇12)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位任务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看了课题,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恶劣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3)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惧怕:害怕。宽恕:宽容。昏庸:糊涂而愚蠢。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理解“负荆请罪”。

2、(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2)谁向谁请罪?

(3)为什么要请罪?此题不作过高要求。

(3)结果怎样?

3、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五、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

二、精读剧本第二幕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海洋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

3、指导归纳出不懂的几个主要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2)廉颇是怎样的人?(知错就改。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3、论:“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

(3)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4、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斜面我们来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

5、知道分角色朗读。

三、作业:将剧本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第二幕剧本。

过渡:在第二幕剧本中,我们认识了勇于改过的廉颇,对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临行如也有一定的了解,要想进一步了解蔺相如,还得认真地读读剧本第一幕。

二、精读剧本第一幕

1、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体现在什么地方?

2、分组讨论。

4、指名说。

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样?”)

5、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6、分角色朗读这几句话。

三、分角色朗读。

四、学生质疑。

五、总结课文: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负荆请罪

廉颇蔺相如

对不住你过去的事别提了要是……

宽恕我

背荆条避让扔在一边

跪下扶起

(勇于改过)(顾全大局)

为了赵国的利益

喜欢《[荐]《画》教学设计如何写(精选12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学设计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如何写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吹牛”这种大胆想象方式带来的乐趣。 2、能大胆想象,能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3、能区别吹牛与说谎的不同。 4、喜欢听故事,能安静地听老师讲故事。 二、活动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
    2022-05-11 阅读全文
  • 网友荐稿:秋天幼儿园教学设计如何写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中,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需要的资料。资料的定义范围较大,可指代生产资料。参考资料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才会更加好!所以,你是否知晓幼师资料到底是怎样的形式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网友荐稿:秋天幼儿园教学设计如何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活动目标:1、充...
    2022-05-16 阅读全文
  • 优质范文:环保教育教学设计如何写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当幼儿园教师的工作遇到难题时,我们经常会用提前准备好的资料进行参考。资料包含着人类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和研究过程中所汇集的经验。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内容啊?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优质范文:环保教育教学设...
    2022-06-13 阅读全文
  • [教案范本] 中班安全教学设计如何写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会认真负责对每一堂课做好准备,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优秀有创意的幼儿园教案要怎样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 中班安全教学设计如何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
    2022-11-21 阅读全文
  • 范文模板: 《种子》中班教学设计如何写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当幼儿园教师的工作遇到难题时,我们经常会用提前准备好的资料进行参考。资料一般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幼师资料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范文模板: 《种子》中班教学设计如何写》,欢迎大家阅...
    2022-06-19 阅读全文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吹牛”这种大胆想象方式带来的乐趣。 2、能大胆想象,能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3、能区别吹牛与说谎的不同。 4、喜欢听故事,能安静地听老师讲故事。 二、活动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

2022-05-11 阅读全文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中,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需要的资料。资料的定义范围较大,可指代生产资料。参考资料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才会更加好!所以,你是否知晓幼师资料到底是怎样的形式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网友荐稿:秋天幼儿园教学设计如何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活动目标:1、充...

2022-05-16 阅读全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当幼儿园教师的工作遇到难题时,我们经常会用提前准备好的资料进行参考。资料包含着人类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和研究过程中所汇集的经验。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内容啊?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优质范文:环保教育教学设...

2022-06-13 阅读全文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会认真负责对每一堂课做好准备,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优秀有创意的幼儿园教案要怎样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 中班安全教学设计如何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

2022-11-21 阅读全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当幼儿园教师的工作遇到难题时,我们经常会用提前准备好的资料进行参考。资料一般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幼师资料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范文模板: 《种子》中班教学设计如何写》,欢迎大家阅...

2022-06-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