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2023教学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3-02-21 教学教案设计

2023教学教案设计1000字合集7篇。

幼儿教师教育网内容专辑推荐:“教学教案设计”,敬请浏览。

2023教学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培养处理题材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教学设想

1.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描写人物,刻画出了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课本就诗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组织了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扣住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诗篇对人物所作诸多描写的表现力量,把此种练习统一于人物形象分析当中,深刻理解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2.这首诗叙述详略得当。对此单独进行分析,以免影响分析人物形象的集中。

3.这首诗的语言富有民歌特色,刚健明快,引导学生注意朗诵和背诵。

这首诗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准备出征的急切,奔驰征途的思亲。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现代诗歌,引到将要教学的古代诗歌,引出《木兰诗》(板书诗题)。

2.教师指出:《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它叙述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板书:木兰)。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4.出示小黑板,引导学生读准上面加黑字的音,辨析一些字的形、义。

机杼:zhù,织布梭子。不能念zhū,左旁偏旁从“木”,不能与“抒情”的“抒”相混。

可汗kèhán?,专用名词,不能念kě?hàn?。

鞍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不能念jiàn?。

辔头:pèi?,缰绳。

燕山:yān?,山名,不能念yàn?。

胡骑:jì?,战马,不能念qí。

戎机:róng,军事。与“戍”的念shù,当防守讲,形音义都不相同。

朔气:shuò,北方。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与“析”的念xi,当劈开讲,形音义都不相同。

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

著我旧时裳:zhuó,穿。与“著作”中的“著”,念zhù,当写讲,形同而音义不同。

傍地走:bàng?,靠近,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5.教师范读全诗。

6.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

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以分为五个部分。1、2段为第一部分,写出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第3段为第二部分,写出木兰准备出征和奔驰征途。第4段为第三部分,写出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5、6段为第四部分,写出木兰功成身退,返回家乡。第7段为第五部分,吟唱诗歌的人赞美木兰。

如果有学生把前三段合为一个部分,或把第7段与前两段合为一个部分,也都有道理,应予肯定。

7.指定学生朗读第一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诗篇怎样写出故事的开始?这样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诗篇由“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表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组对偶句表现出木兰停机不织,只是连声叹息,自然地引出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板书:母问女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

(2)木兰的答话表明了什么情况?表现了她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锐的矛盾,表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板书:表明缘由)。“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毅然决定代父从军(板书:毅然代父从军)。

8.指定学生朗读第二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先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心情(板书:排比铺陈?匆忙购置?急切准备出征)。

(2)这一部分还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旦辞黄河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只。前后四句之间构成对偶并运用了间隔反复修辞方法。“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这两组对偶句之间,间隔反复,层嬗递进(板书:反复),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的荒凉地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之间,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板书:烘托),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板书:思亲情切);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板书:奔驰遥远征途)。

布置作业

初一语文《木兰诗》教学教案设计相关文章内容就分享到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范文3篇

2.初中七年级语文《木兰诗》优选教学教案

3.初中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材教案

4.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5.初中七年级语文《狼》优选教案设计

6.七年级上册语文流沙河《理想》教案设计3篇

7.初一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教案

8.七年级语文《春》的教案设计范文3篇

9.初中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教学设计教案

10.初一语文试卷讲评课的教学设计

2023教学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1)明确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

(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4)纠正认为“y=f(_)”就是函数的解析式的片面错误认识.

教学重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分段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什么才算“恰当”?分段函数的表示及其图象.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复习:函数的概念;

常用的函数表示法及各自的优点:

(1)解析法;

(2)图象法;

(3)列表法.

新课教学

(一)典型例题

例1.某种笔记本的单价是5元,买_ (_∈{1,2,3,4,5})个笔记本需要y元.试用三种表示法表示函数y=f(_) .

分析:注意本例的设问,此处“y=f(_)”有三种含义,它可以是解析表达式,可以是图象,也可以是对应值表.

解:(略)

注意:

函数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等,注意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函数图象的依据;

解析法:必须注明函数的定义域;

图象法:是否连线;

列表法:选取的自变量要有代表性,应能反映定义域的特征.

巩固练习:

课本P27练习第1题

例2.下表是某校高一(1)班三位同学在高一学年度几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及班级及班级平均分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王 伟 98 87 91 92 88 95 张 城 90 76 88 75 86 80 赵 磊 68 65 73 72 75 82 班平均分 88.2 78.3 85.4 80.3 75.7 82.6 请你对这三们同学在高一学年度的数学学习情况做一个分析.

分析:本例应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要求,做学情分析,具体要分析什么?怎么分析?借助什么工具?

解:(略)

注意:

本例为了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离散的点用虚线连接,这样更便于研究成绩的变化特点;

本例能否用解析法?为什么?

巩固练习:课本P27练习第2题

例3.画出函数y = | _ | .

解:(略)

巩固练习:课本P27练习第3题

拓展练习:

任意画一个函数y=f(_)的图象,然后作出y=|f(_)| 和 y=f (|_|) 的图象,并尝试简要说明三者(图象)之间的关系.

课本P27练习第3题

例4.某市郊空调公共汽车的票价按下列规则制定:

(1) 乘坐汽车5公里以内,票价2元;

(2) 5公里以上,每增加5公里,票价增加1元(不足5公里按5公里计算).

已知两个相邻的公共汽车站间相距约为1公里,如果沿途(包括起点站和终点站)设20个汽车站,请根据题意,写出票价与里程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分析:本例是一个实际问题,有具体的实际意义.根据实际情况公共汽车到站才能停车,所以行车里程只能取整数值.

解:设票价为y元,里程为_公里,同根据题意,

如果某空调汽车运行路线中设20个汽车站(包括起点站和终点站),那么汽车行驶的里程约为19公里,所以自变量_的取值范围是{_∈N_| _≤19}.

由空调汽车票价制定的规定,可得到以下函数解析式:

()

根据这个函数解析式,可画出函数图象,如下图所示:

注意:

本例具有实际背景,所以解题时应考虑其实际意义;

本题可否用列表法表示函数,如果可以,应怎样列表?

实践与拓展:

请你设计一张乘车价目表,让售票员和乘客非常容易地知道任意两站之间的票价.(可以实地考查一下某公交车线路)

说明:象上面两例中的函数,称为分段函数.

2023教学教案设计 篇3

《基本营养物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3.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简单分类、主要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信息搜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①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检验方法;

③蔗糖的水解反应及水解产物的检验

三、教学方式:问题解决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小组实验探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新课引入: 同学们中午都吃些什么? 米饭、面条、蔬菜、肉、鸡蛋 以拉家常方式引入课题,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环节一:三大营养物质的组成特点 提出问题:根据表3-3思考讨论如下问题:①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上有什么共性;你能说出它们的类别?②糖类各代表物的分子式有何特点?它们之间又有何联系?③分析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式有何特点?④通过以上分析你对哪些物质属于糖类有何认识?

⑤油和脂在组成上有何区别?⑥如何鉴别它们?检验?

小组热烈讨论,汇报结果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糖有个基本的认识,

环节二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强调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分组实验,记录现象,总结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检验 自己动手,让学生在做中学

环节三水解反应(共性) 蔗糖水解教师边演示实验,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油脂的水解较复杂,由酯化反应的特点----水解反应---油脂水解的产物----两种环境下产物的差异---皂化反应

蛋白质水解产物----各种氨基酸

观察、记录、思考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自主学习三大营养物质的存在与应用 阅读、讨论 了解常识,培养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表达能力

环节五课堂小结 见板书 特出重点,形成知识体系

环节六课堂小测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一、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1.共性和属类

都含C、H、O 三种元素 都是烃的衍生物,其中油脂属于酯类

2.分类与同分异构现象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鉴别方法)

(一)特征反应(特性)

1.葡萄糖①新制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医学上用于诊断糖尿病

②银镜反应 制镜工业,热水胆瓶镀银(还原性糖或者-CHO的检验方法)

2.淀粉—常温下淀粉遇碘(I2)变蓝

3. 蛋白质 ①颜色反应 ②灼烧

(二).水解反应 (共性)

①单糖不水解,二塘、多糖水解产物是单糖

②油脂酸性、碱性水解(皂化反应)

③蛋白质水解产物氨基酸

2023教学教案设计 篇4

三、幼儿验证安装结果

1.教师提供多个气球,供幼儿验证自己的安装结果,并要求他们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验证过程有着意想不到的困难,那11个幼儿很快败下阵来,他们发现管子插在红色口子上,不仅不能给气球打气,连那个打气筒也像坏了似的,刚踩下去就彻底瘪了。有不少幼儿第一个反应就是“打气筒是坏的!”“科艺廊的打气筒一脚踩下去还会弹回来,现在的这个怎么不弹回来呢?”他们一边说,一边去调换打气筒,可是,换来的打气筒依旧不见起色。好在,过程中很快也有人获得了成功,当他们欢呼时,一些幼儿发现那些成功的人是将管子插在蓝色口子上的……他们又迅速将管子换到了蓝色的口子上,这下终于成功了。)

2.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实验过程。

教师鼓励已完成任务的幼儿去帮助没有成功的幼儿。

2023教学教案设计 篇5

第一题《界碑》赞颂边防军人含辛茹苦,守卫边疆,捍卫祖国的崇高精神。《冷巷》赞颂了一群盲人专心灵的眼睛关爱别人,引导别人,鼓舞别人走进糊口,不中断前进的精神境界。

第二题但愿有更多的年青人像边防站长一样,不畏艰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边防站长早日调回内地,和大家一样享受幸福的糊口。《题记》顶用‘希望”一词也从侧面表现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第三题点明中央,深化主题;瞎子们成立盲人推拿所,不只是为病人解除痛苦,更是点燃起病患者糊口的但愿,引导和鼓舞他们在糊口的道路上健康、快乐、布满决心信念地前进。

第四题

1.以壮烈的景物描写渲染悲壮的气氛,以绚丽的背景衬托边防军人高大的英雄形象。

2.冷巷的灯光,也就是瞎子们的夸姣心灵,给病患者以但愿,引导和鼓舞他们布满勇气地投入新的糊口。

2023教学教案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1、欣赏一组江苏民歌,了解江苏的地理位置,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2、进一步了解号子、山歌、小调 、的体裁特点,体会节奏、旋律在表达作品内容、情感方面的作用。

3、通过听、看、唱、奏、说等多种形式的参与,通过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了解、感受江苏民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对比分析江苏民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用亲切的音乐语言互致问候,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导 入:投影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江苏的位置。并指出江苏可以分为苏南 和苏北两个部分。教师讲述:我们江苏山水秀丽、风光明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江苏人民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组江苏民歌。

三、说说江苏民歌:上节课我布置同学们回去搜集江苏民歌,现在就请大家来说说你们所知道的江苏民歌。(学生讲述)

四、听江苏民歌,说出歌名。

1、《紫竹调》(教师用竖笛演奏)

2、《拔根芦柴花》(听录音)

3、《月儿弯弯照九州》(教师演唱)

五、欣赏、分析一组江苏民歌。(老师语言导入)

1、《打麦号子》

a、 听录音。

b、 启发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作用、演唱形式等。

c、 教师领,学生合,念说白部分,体会歌曲铿锵的节奏和炽热的感情。

2、《唱唱扬州三把刀》和《无锡景》

a、 听两首歌的录音。

b、 带领学生演唱或演奏这两首歌的旋律。

c、 对比这两首歌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d、 学习用江淮方言唱《唱唱扬州三把刀》;用吴方言唱《无锡景》。

3、《搭凉棚》

a、 听录音。

b、 启发学生分析这首歌曲的体裁特点、表现手法、歌词风格等。

六、表演江苏民歌选段。

1、分组准备(自选歌曲、自定形式)

2、各组汇报。

3、全体同学演唱《茉莉花》。

2023教学教案设计 篇7

1、时代背景: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

在文学上,人们已不满足于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激情、抽象的_和呐喊,而要求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揭露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

2、主要代表:

巴尔扎克自称法国社会的“书记员”,《人间喜剧》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托尔斯泰:俄国人,是人们公认的世界文豪,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赞扬了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具有非凡的艺术成就.

法国: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等;

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萧伯纳《苹果车》;

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以上后3点一般了解)

3、评价:

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腐朽和丑恶的本质,描绘出极为广阔的资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

其经典作品不仅是人们认识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而且为人类文学艺术宝库增添了光彩夺目的瑰宝。

由于历史局限,批判现实主义未能指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他们“批判”现实,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四、荒诞派

1、时代背景:

19世纪末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产生失望、苦闷、迷茫等精神危机,现实的丑恶、人生的痛苦成为荒诞派作家不断重复的主题。

2、代表:

贝克特,法国人,代表作《等待戈多》,是荒诞派的开山之作和经典之作,是世界戏剧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3、特点: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反传统的:没有鲜明的人物刻画、台词对话、情节结构、完整的主题等。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数学教案设计1000字合集


请阅读由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你编辑的数学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教学上,要做教师兼学者;在写作上,要做学者兼教师,选择公正的教案内容,是备课的必要条件。在教学方案的设定上,要做好学生们引导,常需要做到温故知新。

数学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曲”与“直”的转化,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

3、通过小组会议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圆与转化后的图形的联系。

教具、学具:剪刀、图片,圆片4等份……64等份的拼图对比挂图

教学过程:

一、以新引旧、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回忆一下平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4、小结:我们总是把新的图形经过剪、拼“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

5、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面积相等吗?

6、(出示图形):这是什么图形?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7、那些圆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该怎样推导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数学教案设计 篇2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 三角板 圆规 搜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例子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

师:这些图案漂亮吗?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这些图案很漂亮,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什么叫作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征?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梳理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轴对称)

⊙回顾与整理

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1)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学生分组讨论,回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3)指名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教师说明: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这个图形的对称轴。通常用虚线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

(5)让学生试着画出课件中图案的对称轴。

(6)请学生说说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①学生借助不同形状的纸板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并在纸板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②教师听取学生的汇报,并进行总结。

已学过的图形

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的条数

长方形

2

正方形

4

等腰直角三角形

1

等腰三角形

1

等边三角形

3

等腰梯形

1

无数

2.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1)课件出示:

(2)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中间的一条虚线表示什么?点A与点A′在这幅图中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有什么特征?你是怎么知道的?点B与点B′呢?点C与点C′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学生根据从图中获得的信息自由交流并汇报。

(4)教师小结。

这幅图画的是轴对称图形,中间的一条虚线表示对称轴。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3.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我们共同回忆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让我们根据这个特征,画出下面小房子的另一半。

课件出示:

(1)讨论:要画出这个小房子的另一半,你想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小结:要画出这个小房子的另一半,首先要抓住几个关键的对应点,如屋檐上的点、墙与屋檐的连接点、墙角的点等。然后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让学生自己动手试画。

数学教案设计 篇3

课 题:

复习圆、轴对称图形,数学教案-复习圆、轴对称图形。

教 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图形的特征及运算。

2、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公式及计算。

教学难点:技能技巧。

教具准备:小黑板 幻灯机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

在听算本上听算《口算卡片》(38 )。

(1) 统计3分钟以内做完的同学加以表扬,然后指名报答案。

(2)全班统一核对,老师选重点点拨,集体订正。

2、口答:

指名回答上一节课所学知识。解答百分数应用题应该注意什么?

二、进行新课:

1、复习圆的概念。设计如下问题:

(1)圆的圆心是如何确定的?

(2)什么是半径、直径,同一个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3)不同的圆有不同的圆周率吗?

(4)什么是圆的周长?什么是圆的面积?

2、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1)做143页的第11题。

(2)集体讲评,让学生说一说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及面积的计算公式。

(3)教师和学生一起回忆公式推导过程,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复习圆、轴对称图形》。

(4)在小黑板上出示如下问题:让学生口答。

A、填空:圆周长是其直径的( )倍。

大圆的半径是小圆的3倍,大圆的圆周长是小圆的( )倍。

B、判断:圆周率等于3。14 ( )

圆的面积大小只与半径的长短有关。 ( )

集体讲评。

3、复习轴对称图形。做练习三十五的第二十六题。然后集体讲评。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 三十五 的第23 题:

(1)全班座练,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补偿生。

(2)统一讲评,集体订正。重点讲清:图形的特点。

2、做练习三十五 的第24 题:

(1)全班座练,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补偿生。

(2)统一讲评,集体订正。重点讲清:运用的公式。

四、当堂检测:(当堂效果验收,是课堂作业)

在A本上做练习 三十五 的第30 题。

五、当天检测: (当天效果验收 ,是家庭作业)

在B本上做练习三十九 的第28、29 题

教后感:

数学教案-复习圆、轴对称图形

数学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会用复平面内的点和向量来表示复数;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2.通过建立复平面上的点与复数的一一对应关系,自主探索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教学重点:

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教学难点:

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我们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实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那么,复数是否也能用点来表示呢?

二、学生活动

问题1 任何一个复数a+bi都可以由一个有序实数对(a,b)惟一确定,而有序实数对(a,b)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是一一对应的,那么我们怎样用平面上的点来表示复数呢?

问题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A与以原点O为起点,A为终点的向量是一一对应的,那么复数能用平面向量表示吗?

问题3 任何一个实数都有绝对值,它表示数轴上与这个实数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任何一个向量都有模,它表示向量的长度,那么相应的,我们可以给出复数的模(绝对值)的概念吗?它又有什么几何意义呢?

问题4 复数可以用复平面的向量来表示,那么,复数的加减法有什么几何意义呢?它能像向量加减法一样,用作图的方法得到吗?两个复数差的模有什么几何意义?

三、建构数学

1.复数的几何意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复数a+bi的实部a为横坐标,虚部b为纵坐标就确定了点Z(a,b),我们可以用点Z(a,b)来表示复数a+bi,这就是复数的几何意义.

2.复平面: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其中x轴为实轴,y轴为虚轴.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除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

3.因为复平面上的点Z(a,b)与以原点O为起点、Z为终点的向量一一对应,所以我们也可以用向量来表示复数z=a+bi,这也是复数的几何意义.

4.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可由向量加减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到,两个复数差的模就是复平面内与这两个复数对应的两点间的距离.同时,复数加减法的法则与平面向量加减法的坐标形式也是完全一致的.

四、数学应用

例1 在复平面内,分别用点和向量表示下列复数4,2+i,-i,-1+3i,3-2i.

练习 课本P123练习第3,4题(口答).

思考

1.复平面内,表示一对共轭虚数的两个点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如果复平面内表示两个虚数的点关于原点对称,那么它们的实部和虚部分别满足什么关系?

3.“a=0”是“复数a+bi(a,b∈R)是纯虚数”的__________条件.

4.“a=0”是“复数a+bi(a,b∈R)所对应的点在虚轴上”的_____条件.

例2 已知复数z=(m2+m-6)+(m2+m-2)i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求实数m允许的取值范围.

例3 已知复数z1=3+4i,z2=-1+5i,试比较它们模的大小.

思考 任意两个复数都可以比较大小吗?

例4 设z∈C,满足下列条件的点Z的集合是什么图形?

(1)│z│=2;(2)2

变式:课本P124习题3.3第6题.

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复数的几何意义.

2.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3.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学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知道轴对称物体及轴对称图形,明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能判断已知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会判断常用的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有几条对称轴。

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向学生渗透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会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常用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会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常用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自主学习式;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设计

思 路

一、实物导入

由轴对称物体向轴对称图形过渡。

举例: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和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特点及判断方法。

二、寻找对称轴

1、出示一组图形,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通过操作寻找对称轴。

2、学生动手操作,寻找常用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三、巩固练习

出示图形进行判断,并找对称轴。

数学教案设计 篇6

三、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老师与幼儿商讨游戏玩法,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规则:老狼说时间,幼儿扮小时钟正确表示。

[设计意图:孩子自主游戏时,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多少人扮演数字,几个人扮演指针;游戏的组织——数字怎样站,指针怎样站;游戏的玩法——时针与分针怎样运转才能正确表示时间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孩子们需要讨论、尝试、商量、协调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对时钟的认识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与同伴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体验到独立解决问题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因为代表烟台市特级教师向全市教师展示的教学活动,因而多次地在不同班级试讲。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情绪非常好,积极参与活动,尤其是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让孩子们14人一组,自己想办法站成时钟的样子,孩子们非常喜欢,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与管理能力,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

数学教案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

2、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认真计算,并能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难点:按运算顺序灵活选用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复习回忆

课件出示:

1、计算

2、解方程

独立完成后指生回答。

3、出示湖北云梦风景图片及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统计图

师: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处美丽的景区(出示图片),这是湖北省的云梦森林公园景色,那里崇山峻岭,风景优美,森林里到处有高大的乔木林、低矮的灌木林,还有大片的草地。

这是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统计表(出示表格),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还有谁来说?(先请2位学生说,再一起读一遍。)

生:乔木林占公园面积的1/2,灌木林占公园面积的3/10,草地占公园面积的1/5。

师:我们把这些信息绘制成一个扇形统计图,黑板画扇形,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口头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在本子解答。(反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2、提出问题:

师: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占公园面积的几分之几呢?你会列式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1/2+3/10—1/5 1/2-1/5+3/10 3/10-1/5+1/2)

3、引出课题

比较:这些算式与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引出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例1(1):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师:怎样计算这几个算式呢?,你能用学过的知识选其中两种进行计算吗?

(1)尝试计算

(2)反馈评讲

反馈:a、说说解题思路先算什么?(指名说,同桌说)

B、观察这三种计算方法的运算顺序你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比较归纳得出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c、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3)老师强调书写格式及注意事项:用递等式计算,等号一律对齐,分数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注意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2、例1(2):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过度语:森林多会给环境带来什么好处呢?这云梦公园地处长江中下游,雨水特别充足(下雨动态图)。这么丰富的降水量都转化成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的表格)一起读一读:“森林和周边裸露地面降水量转化情况统计对比”。

师:仔细读这个表格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先让学生解读表格,再引导学生理解表格意思。)

(1)降水后,森林里的雨水储存为地下水、地表水和其他形式分别是多少?(7/20、1/4、2/5)把谁看做单位“1”?

(2)提出问题:

再来看看周边裸露地面的降水量转化情况:地表水11/20、其他2/5,那么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先想一想怎样解答,再做在本子上。

(3)尝试解决

(4)反馈评讲(课件上出示两种方法)

请板演的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再比较两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强调带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最后强调答案)

(5)渗透情感教育

师:我们知道雨过天晴后,地表水和其他形式的雨水一般都会被挥发,只有地下水被储存起来。比一比,森林和裸露地面的地下水的储存情况?

发现这种情况,你想说什么?(渗透环保意识)

小结:你说的非常好,我们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行动起来,一起绿化环 境,保护水资源。

3、归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归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整数加法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往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结合例题板书:从左往右 先算小括号里)温馨提示: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

师:今天学习的知识在书本第117到118页,请大家打开书看一看。

三、巩固应用。

过度语:同学们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1、用递等式计算。先说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用今天学会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擦黑板和擦玻璃的学生比扫地的学生多还是少?多几分之几?

(2)过度语:我们每位学生一天的时间会有以下几方面的分配,(出示练习)读书时间占一天时间的( ),吃饭时间占( ),玩乐时间占( ),求睡觉时间占几分之几?会求吗? 一个人每天的睡眠时间约占一天时间的几分之几?

师:其实据专家们的最新报导,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最好能达到10小时,这样更有利于你们的生长发育,记得晚上一定要早睡。

师:同学们真的挺能干,这些问题轻松就解决了,下面老师给出一题难一点的题目: (3)留在家中的同学比出门的同学多还是少?少几分之几?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数学教案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和相关的性质。

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4、掌握直线的平移法则简单应用。

5、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

难点:对直线的平移法则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过程:

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次函数:一般地,若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对于 y=kx+b,当b=0, 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k为正比例系数。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1)从解析式看:y=kx+b(k≠0,b是常数)是一次函数;而y=kx(k≠0,b=0)是正比例函数,显然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推广。

(2)从图象看: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而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过点(0,b)且与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

基础训练:

1、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 3)的函数解析式为:

2、直线y=—2X—2不经过第 象限,y随x的增大而。

3、如果P(2,k)在直线y=2x+2上,那么点P到x轴的距离是:

4、已知正比例函数 y =(3k—1)x,,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是:

5、过点(0,2)且与直线y=3x平行的直线是:

6、若正比例函数y =(1—2m)x 的图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

7、若y—2与x—2成正比例,当x=—2时,y=4,则x= 时,y = —4。

8、直线y=— 5x+b与直线y=x—3都交y轴上同一点,则b的值为 。

9、已知圆O的半径为1,过点A(2,0)的直线切圆O于点B,交y轴于点C。

(1)求线段AB的长。

(2)求直线AC的解析式。

数学教案设计 篇9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117 、118 的内容及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一4 题。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

2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 .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 重点难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8-13 16-4+21 24-(18+3)

2 . 老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例1 的表格。

( l )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 2 )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

( 3 )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

( 4 )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方法一: + 一 方法二: + 一

= + 一 = + 一

= 一 =

= =

( 5 )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2 .出示例1 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 l )先让学生看懂表格内容,然后老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 ? 是什么意思?

( 2 )请学生列出算式:1 - - 或1 -( + )

( 3 )请学生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1 - - 1 -( + )

= - - =1 -( + )

= =1 -

=

提问: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

3 .。

提问: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 .完成教材第118页的"做一做。

学生试着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看运算顺序及书写美观情况。

5 .完成教材第120 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 4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 - 4 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思维训练

某市举办一次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综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材第119 页的内容及第121 页练习二十三第5 ? 8 题。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 .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3 .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三 重点难点

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53 + 36 + 64 + 97 1 . 5 + 3 . 8 + 6 . 2

2 .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形式。

3 .老师板书:

加法交换律:a + b = b 十a

加法结合律:a + b +c = a 十(b +c)

(二)教学实施

1 .老师设疑:当上面式中的字母表示分数时,这个定律还适用吗?

2.出示教材第119 页的例2 ,学生计算两边是否相等,集体交流结果。

板书: + ○= +

( + )+ ○= +( + )

提问:① 两组算式的特点各是什么?(两组算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都相同,第一组中加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中改变了加的顺序。

② 这一特点与整数加法的什么运算性质相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3 .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4 .完成教材第119页"做一做"的第l 题及第121 页的第5 、7 题。学生在教材上填写,集体订正。

5 .完成教材第119 页"做一做"的`第2 题。

学生根据数的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进行简算。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6 .完成教材第121 页练习二十三的第8 题。

学先计计算出3 个算式的结果: - = - = - = 。然后让学生观察,找规律,归纳出: - = (≠0)再应用规律计算 + + + 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四)思维训练

1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 + ) 5 - - - +

- + - + - - -( + )

2 .请将 、 、 、 、 和 填在圆圈中,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

3 . 计算。

(1) + + + +

(2) 1- + - + - + - +

(五)课堂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如何应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分数加法。今后,在计算分数加法时,要注意认真审题,根据题目中数的特点,灵活应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的速度。

2023音乐教案设计1000字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身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所以你在写幼儿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3音乐教案设计1000字”,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2023音乐教案设计 篇1

一、 教学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潜海姑娘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潜海姑娘》,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情景,并能描述,感受管弦乐器的表现力,感受吉他的音色。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电吉他的表现特点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资料(视频、音频、图片)

教学过程:

导言:我曾经有一个梦,希望能去海边,吹着海风,听着海鸥的叫声,感受下大海淘气般的可爱。可惜这个梦一直没有实现,只能在电视中偶然感受到。在前几天,我在互联网上下载了一段音乐,愿与大家分享。(播放《我的海洋》)你从中听到了什么?

一、 欣赏《潜海姑娘》

教材分析:

《潜海姑娘》是同名记录片中的主题曲。该曲犹如一篇优美的散文小品,音乐抒情而富于色彩,反映了我国第一代女潜水员在南海绮丽的海底世界紧张愉快的劳动生活。乐曲主题用带有南国色彩的五声音阶写成,多种乐器在不同调性上,结合不同背景反复出现,不仅表现了潜海姑娘青春健美的形象和崇高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描绘出海底的美丽景致。乐曲配器手法新因新颖,采用吉他演奏主题,给人一种清澈透亮的海底世界的联想和恬静舒展的感觉,其他乐器的伴奏恰如在涌动的海洋中,各种海洋动物嬉戏、追逐、活泼而又富于生气。

1、 初步欣赏,大胆想象

这里还有一器乐曲,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与大家分享下你脑海中的景象。(学生交流)那我们一起来哼一哼乐曲的主旋律。那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主旋律呢?

2、 介绍吉他

出示图片,大家了解这种乐器吗?请吉他来做个自我介绍吧!看,这就是我的样子;听,这就是我的声音,你感受到什么吗?

3、 再欣赏,提出问题交流

我们刚听到的是《潜海姑娘》,它是同名记录片的主题曲,由王立平作曲。该乐曲犹如一篇优美的散文小品,音乐抒情而富有色彩,反映了我国第一代女潜水员在南海绮丽的海底世界紧张愉快的劳动生活。

那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潜海姑娘去海底世界吧!并请大家想一想(出示):

(1) 全曲共分为几段?哪两段的旋律基本相同?这两段的伴奏有什么不同。

(2) 第二段的情绪怎样?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示?或者什么颜色?和其他段落相比,它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3) 哼唱第一段,说一说乐曲描绘的是什么?

4、 完整欣赏

吉他的技巧在其中的表现作用如何?再来仔细的回味回味!你再听了之后,还想说些什么?想对那潜海姑娘说些什么?

二、 总结下课

三、 作业:完成课后的思考题。

四、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一、教学安排

八孔竖笛:《落水天》

二、常规练习

1、 师生礼仪

2、 发声练习

三、八孔竖笛《落水天》

1、 出示乐谱

2、 视唱旋律,注意唱准前倚音。

3、 3用第二种指法演奏。它所奏出的音色比第一种指法明亮,它在与比它低的各音相连接时,避免了开、闭高音孔的特殊动作要求。

4、 听范奏,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速度。

5、 练习吹奏。

四、作业

练习吹奏《落水天》。

五、课后小结:

2023音乐教案设计 篇2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尝试根据歌词做动作。

2、在游戏活动中,能在转圈时不与他人发生碰撞。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与他人共同游戏的快乐。

4、学习创编歌词。

二、活动准备:

图谱一份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教师戴上猫妈妈的头饰。

老师:宝宝们,你们好,知道我是谁呀?你们喜欢我吗?愿意和我一起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游戏动作:叉腰、转圈、摸地、学小猫。

老师:宝贝们,游戏好玩吗?我们把这么好玩的的动作唱出来好吗?

幼儿跟着老师学唱歌词“转一圈,摸摸地”。

猫妈妈呀不仅想听到宝贝们好听的声音,还要看到你可爱的动作,可以吗?幼儿一边唱歌词一边表演动作。

2、学唱歌曲教师演唱歌曲一遍

(1)一边出示图谱,老师一边按图谱清唱一遍。老师讲解图谱所表示的意思,用歌词说明。圆圈表示什么?泥土表示什么?小猫的头饰该怎么唱?“喵”又该怎样唱。

(2)老师带领幼儿共同演唱2遍。

(3)加上动作集体表演唱2遍。

(4)找朋友演唱2遍。

3、创编歌词老师:

小朋友,我们转一圈除了摸摸地,还可以摸哪里?把幼儿创编的歌词进行表演唱。

老师:我们除了学小猫叫,还可以学什么叫呢?把幼儿创编的歌词进行表演唱。

2023音乐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认识3/4派的拍号,并能感受其强弱规律以及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指导学生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唱《童心是小鸟》,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唱《童心是小鸟》。

教学难点:

唱出三拍子的韵味、联姻与断音的对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声问好

2、发声练习

二、学习3/4拍子

1、老师用打击乐器分别敲打2/4拍子和3/4拍子节奏。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2、学生自己来打击2/4、3/4的节奏。更好的理解3/4拍子的强弱规律。并能区分2/3和3/4拍子。

3、老师讲解3/4的含义及书写形式。

三、新授课

1、导入新课

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春天。

学生交流看到的春景。

2、听音乐

第一遍:边听音乐边打拍子。要求学生能听出歌曲的拍子,并能跟着歌曲录音进行边听边打拍子。

第二遍:感受乐曲的韵味,能轻轻跟唱。分析歌曲的结构。理解歌曲的含义,为更好地演唱歌曲做准备。

3、学唱歌曲

先学生自学歌曲,跟琴轻唱歌曲。

通过一遍学唱,把感到困难的乐句提出来。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唱的乐句。可以通过听音、听唱、模唱等形式进行学唱。

再轻轻跟唱。

要求:A:能唱准歌曲的旋律;

B:能用歌声准确表达歌曲中的连音和断音。次听音乐,进行比较。

4、巩固练习

分组来演唱。

分领唱齐唱进行表演。

四、小结

第2课时“欣赏、竖笛”

教学目的:

1、复习:“童心是小鸟”

2、欣赏“战台风”

3、学吹竖笛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节奏练习:xxx|xxx|xxxx|x0|

tttatttattttta

二、音乐游戏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这个游戏的题目叫做《找一找》。老师这儿有只可爱的流氓兔,过会儿我会把它悄悄地藏在一个小朋友身边。老师还要请一个小朋友来找一找,小兔藏在了谁身边。在他找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边拍手边唱歌,可以给他提示,但是不是用目光(眼睛老盯着藏玩具的小朋友、或者直接告诉他,而是用你们的歌声和掌声的变化来进行提示。找玩具的同学离玩具越远,歌声、拍手声越响;离玩具越近,歌声、拍手声越轻。明白了吗?希望大家要遵守游戏规则。

2、教师总结:离玩具越远,我们的歌声就变强,而且是()变强,还可以用哪个词。对了,是渐渐变强,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变化叫做渐强,它是这样表示的〈。你还能想出用怎样的图形来表示呢,也可以用一组图形来表示。反过来,谁来说说看?(声音越来越弱)。也来画画,好吗?

谁来用你的手势来表示渐强渐弱。

3、结合游戏来演唱歌曲《童心是小鸟》

三、欣赏“战台风”

1、初步听赏全曲。

2、试哼唱书上旋律,乐曲中这两段旋律情绪上有什么不同?说一说你的理由。

3、选择乐曲与小伙伴合作表演。

四、学吹竖笛(书上5页)

五、小结

第一单元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雨中曲”

教学内容:

欣赏:“落水天”“雨中曲”“雷鸣电闪波尔卡”“第六(田间)”

歌曲:“水花花、泥巴巴”“水中”

创造:创编旋律

第一课“水花花、泥巴巴”

教学目的

1、用活泼、跳跃地情绪来学唱歌曲“水花花、泥巴巴”,体验雨中跑着勇敢的小娃娃。

3、欣赏我国民歌“落水天”,感受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唱准乐谱、欣赏教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听音练习

1、老师先弹奏以出示的音,并认识音名。

2、老师完整的弹奏旋律乐句,学生仔细听辨并能准确填写音名。

3、把旋律完整的演唱。

三、学唱乐谱

1、学生先自己认识音名。并根据歌曲旋律音高来演唱乐谱。

2、老师把有难度的乐句提出来师生一起解决。

3、轻声跟琴来演唱歌曲乐谱

5、分组来演唱歌曲乐谱。

四、新授歌曲

1、导入:从新课内容进行导入。

2、教师范唱

3、用声势感受歌曲旋律

4、师:这首歌曲是几几拍?二四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强弱规律:强弱。

5、按节奏朗读歌词

6、跟琴学唱歌曲

五、创编动作

1、观赏、体验“小脚丫”在雨中跑的动作

2、根据歌曲集体创编动作,创设情景进行表演。

六、欣赏“落水天”

1、听赏“落水天”歌曲,并跟着哼唱,体会歌曲的情绪

讨论:1):在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2):请你随着音乐做动作。

第二课“雨中”

教学目的:

1、学唱歌曲“雨中”,用肢体动作表现雨点欢快地落下、区别类似雨声的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

2、欣赏“雨中曲”

3、创造:用“do、re、mi、fa、sol”五个音旋律。

准备:塑料纸、听雨盒、手指游戏、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小雨滴

老师:我们一起来做个小雨滴的游戏。(手指游戏)

二、感受雨声、欣赏“雨中曲”

1、请你们听赏一首“雨中曲”,并请说出有几种雨声?

2、你们为乐曲配上好听的大雨、小雨的声音,出示听雨盒和塑料纸。

分发给每个学生一个道具,请演示大雨和小雨不同的不同声音。

三、学唱“雨中”

1、听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

2、跟琴轻声演唱歌曲旋律;视唱歌谱。

3、轻声跟着钢琴伴奏哼唱歌曲,要求学生能唱准歌曲的节奏,对一些歌词集中的地方要唱清楚每个字,不能含糊地带过。

四、情景表演:下雨啦

2023音乐教案设计 篇4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演,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在课件的提示下,感受乐曲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并理解乐曲ABC的结构特征。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动画课件、猫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动画演示,启发幼儿讨论并大胆表演不同的形象。

1、(画面一:小鱼们在欢快地游来游去。)

师:小电脑把我们带到了哪里?你看到了小鱼是怎么游的?

2、那我们就来学一学快乐的小鱼吧!师:小鱼们!幼:哎!

师和幼儿一起表演快乐的.小鱼形象。(提示、鼓励同伴间的相互学习。)

3、小鱼们在一起真快乐呀!听!谁来了?

(放猫的音乐)它到小河边想干什么?瞧,小猫真的来了。

(画面二:小猫扛着鱼竿)小猫会怎么钓鱼呢?

启发幼儿大胆表现小猫甩鱼竿的动作。

二、听辨乐曲,了解乐曲的内容及结构。

1、小电脑里有两段音乐,讲的就是小鱼和小猫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哪一段讲的是小鱼?哪一段讲的是小猫?

2、老师:我们来听一听,小猫甩了几次鱼杆?(欣赏小猫的音乐,听辩乐句)

3、我们来学一学。

4、尝试用两个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两段不同的音乐。(图谱是否先提示一下)

(启发幼儿从速度、力度来表现)

5、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音乐内容。

A:小鱼和小猫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接着看。

B:幼儿欣赏课件三。

C:提问:小猫怎么会掉到河里?师和幼儿分别扮演小猫和小鱼,表演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河。(跟着节拍)

D:哦,这原来是一个小鱼钓猫的故事,我们完整地听一听,什么时候音乐里讲小鱼们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了河?(完整欣赏乐曲)

E: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鱼和小猫,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表演一次。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是通过幼儿扶台闭眼的状态下倾听故事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专注的、清楚的听故事。并经过一问一答理解故事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接着我用视屏图像《小猫钓鱼》的图像展现给幼儿,在次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在幼儿尝试用生动的语言复述故事这个环,有四分之一的幼儿能连续生动的讲故事,小部分幼儿还是不敢讲,我想我对幼儿的启发、鼓励方面可能还需加强吧

2023音乐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藏族风格歌曲的特点。

2、学生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感情地演唱。

3、体验带装饰用演唱的音乐特点及演唱方式,感受乐曲两个乐段不同的情绪对比。

重难点:

1、学唱歌曲并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音乐风格。

2、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音阶练习

2、发声练习

二、导入

1、中华民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藏族歌曲《天路》

2、请学生描述一下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青藏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它被称为“世界屋脊”,“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

三、新歌教学

1、播放《天路》音乐,整体把握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

2、介绍歌曲背景资料。

3、跟随音乐哼唱,并分析该歌曲的曲式结构。

4、训练歌曲节奏,加强节奏练习。

5、学唱曲谱,教师钢琴伴奏,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6、读歌词,学唱歌词,教师伴奏。

7、欣赏韩红演唱《天路》,让学生分析比较,你更喜欢哪种形式的演唱,为什么?

8、视情况分小组练习或采取其它方式进行演唱练习。

四、拓展学习

五声调式:我国古代将1(do)、2(re)、3(mi)、5(sol)、6(la)叫做“宫、商、角(jue)、徴(zhi)、羽。”分别以这五个音为主音构成的五种调式。(详见P53)

五、教师总结

太阳和月亮同有一个母亲,那就是光明。藏族和汉族同有一个母亲,那就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最后,学生在歌曲《爱我中华》的歌声中离开教室。

2023音乐教案设计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反复感受歌曲,能较好地感知音乐形象和主要内容。

2.感受和表现小鸭子的愉快心情和有趣形象。

3.激发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室内“快乐的小鸭”墙饰布置(表现各种游泳姿势的小鸭);

2.池塘边的情境创设;

3.小鸭头饰人手一份;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老师扮鸭妈妈,幼儿扮小鸭,在音乐“快乐的小鸭子”声中一边做动作一边进教室。“瞧,这是什么地方啊?今天妈妈真高兴,我想为你们唱首好听的歌曲。”(放录音)

二.感知欣赏

1、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2、听了歌曲,你感觉怎么样?

3、引导孩子们边听歌曲边学小鸭拍翅膀状为歌曲打节奏。

三.唱唱跳跳

1、一起和“妈妈”唱唱歌。(鼓励孩子们用好听的声音快乐的演唱)

2、小鸭是怎么游泳的呢?

(1)集体听音乐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孩子们听音乐较合拍地做各种游水动作。

(2)个别孩子示范,教师从旁指点动作要点,规范孩子动作。

(3) 引导孩子们模仿个别孩子的优美姿势

(4)集体听音乐再次尝试

采用“超级变变变”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表现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游水动作。

教师用手做照相机,巡回指导,鼓励能力较弱的孩子大胆表现。

(5)教师组合幼儿动作表现音乐。

(6)引导孩子们自由组合一起“游泳”。鼓励能力强的孩子带能力较弱的孩子一起游戏。

四.复习歌曲“欢乐蹦蹦跳”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2023语言教案设计1000字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预先准备教案,也是教师应该肩负的责任。上课时按教案进行教学,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栏目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2023语言教案设计》,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2023语言教案设计 篇1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巩固对五官的认识。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反应灵敏。

活动准备:

1、一张人脸的画(五官要具体的)

2、幼儿对五官的认识,可以说出名称以及指出正确的位子。

游戏规则:

老师说眼睛,幼儿就不可以指眼睛,一定要指脸上其他的五官,比如鼻子,嘴巴等。

注意:

1、先选能力比较强的,而且控制一下时间,三四轮后可以换人,争取让更多的幼儿参与)

2、在课前,可以利用示范画向幼儿再介绍一下五官以及作用,帮助幼儿巩固。

3、如果是两个幼儿互相玩的话,可以让他们边玩边说,比如:(甲:我指我的眼睛 乙:我指我的眉毛)让他们可以实物对应。

2023语言教案设计 篇2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知道颠倒的含义。

2.感受儿歌的幽默风格所带来的乐趣。

3.能根据所提供的图片初步尝试进行创编。

活动准备:

与内容有关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笔可以干什么?教师倒拿着笔做写字的动作,引发幼儿笑。

师:我真粗心,写字时应该笔尖朝下呀,闹了一个大笑话,哈哈,真好笑!

2.理解儿歌内容

师:有个小画家比我还粗心,他画了一些画很好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尝试找出图中错误。

用追问、对比等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颠倒

老师用儿歌里的句子总结幼儿的发言。

P1:图上有谁?在哪里?你觉得这幅画好笑吗?好笑在哪里?(如幼儿不能说出颠倒就直接告诉幼儿)哦,原来颠倒了就觉得好笑。

P2:你觉得这幅画有没有颠倒?颠倒在哪里?(本来森林里谁是大王?现在呢?指老鼠头上的王冠)学动作

P3:哦,真粗心,他还会画什么呢?画得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下一页吧!

这幅画上什么地方颠倒了?学动作 哈哈,真好笑。

P4:更好笑的还在后面呢,睁大眼睛仔细看看哦!这一页上的内容谁会用颠倒的句子说一说?

封面:这本书真好笑,小画家把里面的内容全弄颠倒了,这本书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颠倒歌》,为什么叫颠倒歌呢?(引出:颠倒歌,说颠倒)

3.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师:你们想听这首好笑的颠倒歌吗?先听老师来念一遍

(1)老师夸张地进行朗诵。

师:你们想学吗?让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哦!

(2) 幼儿完整念儿歌(结合图片)

师:刚才你们念得真好,有点小朋友还加上动作,念得很好笑

(3)配上动作幼儿再次完整学念儿歌(刚才你们念得很好,如果速度再快一点就更有趣了)师:有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和其他小朋友PK?

(4)分组或个别念儿歌 (分句念)

4.创编儿歌

师:颠倒歌念起来真好笑,我们也来编首颠倒歌。老师这儿有一些图片,你会不会用颠倒的话来说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1)幼儿相互讨论

(2)师幼共同创编

(3)我们一起看着图片把我们刚才编的颠倒歌来念念。

师:现在我们也会编颠倒歌了,有些事情颠倒了真好笑,今天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编首长长的颠倒歌好吗?

2023语言教案设计 篇3

福气糕

活动目标

(一)理解红包的祝福意义,体验祝福带给人的快乐。

(二)倾听故事,学说祝福语。

活动重难点

重点: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理解祝福的含义,体验祝福带给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磁带或CD;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9~12页《福气糕》。

活动过程

(一)福气糕的来历(欣赏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大致内容,并理解理解红包的祝福意义,体验祝福带给人的快乐。)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叫《福气糕》。福气糕为什么有一个笑眯眯的猫脸呢?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3.大年夜,福气猫去给人们送红包,他送的红包里面装着一句什么话?(恭喜恭喜,新年福气)

4.福气猫走到年糕师傅家的时候,已经快要天亮了,福气猫为什么觉得年糕师傅应该有最多的福气?(年糕师傅不停地为大家做年糕,一个晚上都没有休息)

5.引导幼儿阅读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9~12页《福气糕》,仔细观察画面,逐幅理解画面含义。

6.年糕师傅的年糕是怎么变成福气糕的?(红包送完了,福气猫给年糕师傅不停地鞠躬,一不小心,福气猫的脸碰到了年糕上。福气猫看见年糕师傅很喜欢,就在每一块年糕上都印上了自己的笑脸)

7.买了福气糕的人为什么都给年糕师傅送红包?(年糕师傅为大家做年糕,所以大家送红包给年糕师傅)

8.完整倾听故事录音,感受喜庆祥和的新年气氛。

(二)学习祝福(学说祝福语,感知祝福来的快乐。)

1.引导幼儿模仿福气猫的口吻,学说:恭喜恭喜,新年福气。

2.鼓励幼儿配上动作互相讲祝福语。如右手握拳,左手抱在右拳外面;一边拱手,一边注视着对方,充满诚意地互道祝福语。

3.幼儿园里谁在为大家辛勤劳动?你想怎样祝福他们?

4.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去给幼儿园工作人员送红包,说说祝福语。

2023语言教案设计 篇4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设计:下雨了

活动目标:

1、能有兴趣地观察下雨的情景,知道夏天会下雷雨。

2、充分体验听雨、看雨、玩雨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课件图谱xxX小花、小窗、小门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打招呼

二:基本部分

1、让幼儿观察大屏幕,看到了什么?

幼儿:下雨了

师:听到了什么?

幼儿:下雨的声音

2、继续欣赏,让幼儿听一听下雨天鼹鼠发生了哪些故事?

附故事:

雨天的声音

晚上,小鼹鼠正想睡觉呢,可是,它听到大门外有声音。它就走出门,打开门一看,谁也没有,不过,它看见夏雨了,那是夏天的雨。小鼹鼠就关上门,回到屋里想睡觉。可是,外面还是有声音,小鼹鼠知道,那是朋友们在雨天里发出的声音,可是,到底是谁呢?

小鼹鼠竖起耳朵仔细听,小鼹鼠听到:沙沙沙,小草,是你吗?

小鼹鼠有竖起耳朵仔细听:叮叮叮,小窗,是你吗?

小鼹鼠竖起耳朵仔细听:咚咚咚,小门,是你吗?

3、提问:雨天里,小鼹鼠的哪些朋友发出了声音?

幼儿:小门、小草、小窗户(老师把图片粘贴到黑板上)

师:还记得鼹鼠朋友小草、小门、小窗,发出的什么声音吗?(把沙沙沙叮叮叮咚咚咚粘贴到相应的图片上)

幼儿:小草发出的是沙沙沙的声音

小门发出的是咚咚咚的声音

小窗发出的是叮叮叮的声音

师:它们发出声音的时候发了几下?

幼儿:3下

师:仔细听一听这3下声音中,哪一下声音是最长的?(老师示范)

幼儿:第三声是最长的

三:1、展示图谱

(1)出示xxX

师:用这三个x来表示小草沙沙沙的声音,哪一下是大X发出的声音?

幼儿:第三下,最长的声音

(2)Xxx让幼儿看一看怎么发声音?

幼儿:小草:沙沙沙

小窗:叮叮叮

小门:咚咚咚

(3)xxx让幼儿观察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三个x是一样的,但是多了一条横线,代表快的意思。

师:让幼儿用手打打节奏(啪啪啪)

(4)xxx让幼儿看看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用手打打节奏?

幼儿:啪啪啪

2、这些都是鼹鼠朋友声音打出的节奏,你还知道和它们不一样的节奏吗?

师:谁还能打出不一样的节奏?

幼儿:xxxxxxxxxxx

四:让幼儿观察大屏幕,提问:

(1)师:看到了什么?

幼儿:高楼、路灯、小桥、树、椅子、垃圾桶、草地、小路

师:我们看到的这些东西在雨天里会发出声音吗?

幼儿:会

小草滴答滴答

小木桥咚咚咚

路灯当当当

(2)我们就像鼹鼠一样的来问问它们,是不是它们发出的声音?(老师出示几个不同的图谱,让幼儿根据图谱的节奏回答)

幼儿:滴答滴答,小花,是你吗?

咚咚咚,小桥,是你吗?

咚咚咚咚,小椅子,是你吗?

(3)出示更多的图片

五:继续故事

(1)小鼹鼠就这样听着雨天里的声音呼呼呼的睡着了。

师:看了那么多雨天的声音,听了那么多雨天的声音,想了那么多雨天的声音,你们是不是像小鼹鼠一样想睡着呢?

(2)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小女孩在雨天里玩水

师:她的样子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小女孩穿着雨鞋、雨衣、戴着雨帽

六:活动结束

2023语言教案设计 篇5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场情景模拟,让小朋友身临其境的描述和表达这个场景。

2、培养小朋友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作文和讲说课打基础。

教学准备:

书本、课桌、凳子、话筒、杯子等。

教学流程:

1、根据全班人数把小朋友分成几个小组;

2、各组由一个组长指导排练一个小的场景,排练时间在30分钟左右;

3、先由一组小朋友进行表演,表演完之后,该组成员,在大家面前讲出场景意思;

4、一个小组结束后换成其他小组表演、演讲;

5、全部结束后,老师根据小朋友的表演进行实际指导,指导小朋友该如何进行良好的语言表达。

小精灵温馨提示:

孩子的表达能力是要十分注重的一个教学部分,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表达水平进行指导,这样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场景训练,是模拟实际情况进行的,通过表演,可以看出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如何看待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的,有助于今后的幼儿教育。

2023语言教案设计 篇6

买衣服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发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

2、激发幼儿听说的兴趣,培养初步的听说习惯。

活动准备

1、创设服装店环境。

2、爸爸说话的录音带及电话机一部。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教师以妈妈身份带领幼儿开车去买围巾、帽子、衣服。

指导语:冬天好冷呀!怎样让自己暖和一点呢?

今天,妈妈带你们去买可以保暖的东西,好吗?

二、购买物品,并以与爸爸打电话形式,展开游戏。

1、观察并说说商店里有哪些保暖的冬装?

2、指导幼儿购买:你想要买哪件保暖衣服,就告诉店里的阿姨,阿姨就会给你。

3、以电话铃声召集幼儿围坐在妈妈身边。

妈:是谁打电话来了,让妈妈来接。喂,请问你是谁?

录音:我是爸爸,我现在在上海,很想念你们,孩子们冷吗?

妈:不冷,今天我带他们去买东西了

录音:真的!让孩子们告诉我,他们买了什么?(幼儿自由争说)

录音:哎呀,那么多孩子一起说话,爸爸听不清楚,怎么办?(让幼儿思考)

妈:那我们把讲的话录下来送给爸爸听,好吗?

三、幼儿录音妈:谁来告诉爸爸,妈妈给你买了什么东西?

先录2-3人的话,然后播放给大家听,引起幼儿兴趣的同时给予一定指导。

注意:

1、幼儿各自买物品,较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鼓励个别幼儿。

2、引导幼儿各自互相交流,各自穿戴打扮。

2023语言教案设计 篇7

花脖子

长颈鹿的脖子,长长的,光光的。

长颈鹿送小兔过小溪小兔抱住长脖子亲了亲,脖子上印个红红的小唇印。

长颈鹿帮小熊摘果子小熊抱住长脖子亲了亲,脖子上印个红红的小唇印。

长颈鹿帮小羊找到了自己的.家小羊抱住长脖子亲了亲,脖子上印个红红的小唇印。

长颈鹿爱帮助别人,脖子上印满了红红的小唇印

一个唇印一朵花,长颈鹿的长脖子,变成了漂亮的花脖子啦!

专家导读

爱的灿烂唇花

《花脖子》是一篇荡漾着爱的暖意的童话,是一篇颇有哲理的小品。它告诉我们,以爱的温暖沃土培养,可以让孩子的生命意义变得无比美好。

长颈鹿是故事的主角,他的脖子长长的、光光的口但是,长颈鹿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因为,他爱帮助别人,有一颗最宝贵的爱心。他利用自己脖子长的优势,送小兔过小溪、帮小熊摘果子、帮小羊找到自己的家,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他周围的人以热情的帮助。看到这些,谁还能再说长颈鹿的脖子没什么用呢?更为温馨的是,长颈鹿的爱心。得到了别人的承认,小兔、小熊、小羊在他的花脖子上留下了可爱的唇印,那些唇印组成了一朵朵美丽的花,让长颈鹿的长脖子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形式上,都焕发出美丽的光彩。

因此,不用奢求孩子在各方面都有完美的表现,更不需要改变他们独特的一面,但我们需要在孩子幼嫩的心田里种下一粒爱的种子,在最需要他展现的时候,只要有这颗爱的种子的激发、他就自然会像长颈鹿一样,展现出生命中最灿烂的那一部分,并在获得社会承认的那一瞬间,感悟到宝贵的个体价值。

活动指导

作品人物形象突出,渲染了爱的温情,同时人物的动作和语言重复。符合3一4岁的幼儿感性认知和理解记忆的年龄特点。因此,阅读中采用直观演示,画面感知、讨论交流和游戏活动等策略,帮助幼儿形象地把握作品的重难点。

首先,利用图片教具演示故事内容。让幼儿直观地阅读图片感知故事内容,清晰地感知故事中人物的各种动作,更加.直观地感受长颈鹿与小动物之间的动作交流。其次,在初步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实物投影仪放大幼儿用书画面,再通过教师具体的语言提示引导幼儿阅读画面。这一步对于幼儿来说是必要的阅读步骤,能够逐步帮助他们把握阅读的线索,提高阅读能力。再次,以自我为中心是这一阶段幼儿最常见的心理现象,采用提问、讨论以及游戏活动亲一亲的方式,可以帮助幼儿理解、体验故事中互相帮助、相互关爱的情感内涵。

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欣赏、阅读故事,初步感知理解关心别人也能得到别人关爱的道理。

2.通过观察图片演示表演以及教师提供的问题线索。把握阅读重点,并尝试有感情地面内容。

3.乐于参与亲一亲的游戏活动,感知体验朋友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册幼儿用书(第2册)。

2.实物投影仪。

3.背景图:果树、小河、树林丛中有一座小房子。图片:脖子可以活动的长颈鹿、小兔、小熊、小羊以及红红的唇印三个。

4.活动前,用大红色唇膏给每位幼儿徐上红红的小嘴唇。光脖子长颈鹿半身大图片贴在黑板上或固定在主题墙上图片的高度不高于幼儿的身高)。

活动过程

1.欣赏阅读图片表演《花脖子》,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你们见过长颈鹿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一只长颈鹿的故事吧!

教师操作教具,演示故事《花脖子》,最后将红唇印贴在长颈鹿光光的脖子上。

教师:你看到了谁?他们在做什么?

2.投影放大幼儿用书画面,引导幼儿阅读故事,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

教师:画面上有谁?他想做什么?长颈鹿是怎样帮助他的?

教师:小兔(小熊、小羊)可高兴了!他做了什么?长颈鹿帮助了别人,现在他的脖子成了什么?

3.引导幼儿阅读图画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讲述放大的画面内容,并用等待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画面重复的语言。

人手一册幼儿用书,带领幼儿完整地阅读故事。

4.游戏活动亲一亲。

教师:长颈鹿用长脖子帮助了小动物,小动物非常喜欢它,他们都亲一亲长颈鹿,你们喜欢长颈鹿吗?你想亲亲长颈鹿吗?

出示光脖子长颈鹿的图片,启发幼儿用自己的小嘴巴在长颈鹿脖子上和身上亲一亲,印上红红的唇印。

5.组织幼儿讨论。感知关心他人和被他人关爱的快乐。

教师:小动物得到了长颈鹿的帮助,他们高兴吗?长颈鹿帮助了别人,也得到了朋友们对他的爱,还得到了漂亮的花脖子,你觉得长颈鹿高兴吗?

教师:长颈鹿用长脖子帮助了小兔、小熊和小羊,假如你遇到了他们,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们呢?

教师:小朋友之间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只有乐于帮助别人,别人才会喜欢你,也愿意帮助你,你也会得到更多的朋友,更多的快乐)

活动建议

教学变式:活动开始时,也可以利用扮演角色进行情景的表演的方式,引发幼儿的兴趣。这种生动形象的表扬有利于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可以在活动开始时,给幼儿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培养幼儿主动阅读画面的习惯,让幼儿感知画面上的人物和动作,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延伸:在阅读幼儿用书的基础上,准备扮演动物的道具以及情景表演的背景道具,引导幼儿学习表演童话故事《花脖子》,进一步感知体验小动物之间相互关爱的友情。

区角活动:在语言区提供幼儿用书,鼓励幼儿有表情地阅读故事。

家园共育:建议家长在加重倾听幼儿朗诵故事和仿编故事,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让幼儿带到幼儿园和大家交流。

领域渗透:开展美术活动纸团印花脖子或手指印画花脖子,让幼儿在装饰长颈鹿的活动中,体验玩色游戏的快乐。

2023语言教案设计 篇8

活动目标

1、能围绕话题进行谈话,会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感受,理解同伴的心情。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面部表情

2、图片-小熊娃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今天我看到小朋友都很开心!

你们看老师脸上是什么表情?(幼儿回答)

2、教师出示开心的脸谱

3、出示其他表情

这些是什么表情呢?你还认识哪些表情呢?

二、讲述自己在幼儿园的经历

1、教师:我们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肯定也有过这些表情,对吗?

你们在出现这些表情的时候肯定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藏在那里。

2、请2—3个幼儿讲述

教师引导幼儿讲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心里的想法等。

3、幼儿分组讲述

要求幼儿5人一组,没组选一个表情,轮流讲述跟这个表情有关的事情。

4、小组或个人交流自己讲述的故事。

三、画画自己的经历

1、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只介绍了一个表情出现时发生的事情。

你们还想把和其它表情有关的事情也讲出来给大家听吗?

2、幼儿每人选一个表情,并将和这个表情有关的事情画下来,然后在向同伴讲述。

3、幼儿做画,教师观察。

引导幼儿完整的讲述事情。

2023英语教案设计1000字


幼儿教师教育网特意搜集并整理了2023英语教案设计。教师要创造良好的物理情境,使师生共同置身于情境之中,教案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智力和思想教育。对于板书的书写模式,在教案中应该也是有所体现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英语教案设计 篇1

幼儿园大班英语教案

活动目标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句子Lets go to school.,并在适当的场合熟练运用。

尝试让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在自然的语境中用英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英语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情境活动中,体验英语活动的乐趣。

材料准备

幻灯片、英语教科书、磁带、录音机。

活动重点

掌握并熟练运用句子Lets go to school.

活动流程

1、warm up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 Good morning, Miss Wu!

T: How are you?

S: Fine, thank you! How are you?

T: Im fine, thank you!

2、revision

英文小律动。(Follow me)

复习学过的知识。(pencil 、pen、 ruler 、eraser、bag、 desk、 chair、)

3、导入

观看幻灯片。教师提问:看这些小朋友背着书包要去做什么啊?引导幼儿说出小朋友背着书包要去上学。

4、板书

写出我们一起去上学。Lets go to school.先教去上学的英语go to school教师发音,幼儿模仿跟读,再逐一加单词,说出整个句子。提问幼儿,纠正个别幼儿发音。

5、游戏教学

把幼儿分成三组A\B\C。哪一组说的好及时给予奖励,在黑板上画苹果。

6、听录音

教师放录音,幼儿听音,模仿跟读。

7、看英语教科书

幼儿翻开教科书,教师做解释、然后跟读三遍,再一起读。

A: Good morning, Bob.

B: Morning.

A: Lets go to school.

B: All right.

8、英文歌曲(Bingo 、Do Re Mi)

活动延伸

在每天来幼儿园的路上见到其他小朋友时,要适时使用这句话,熟练运用到实践中。

2023英语教案设计 篇2

中班英语Slowly and Fast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自身的动作体验,初步感受slowly、fast的不同含义,在游戏中鼓励幼儿跟说slowly、fast。

2、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布袋一只内装玩具狗、兔、鸭子,磁带、录音机。

2、胸饰狗、兔、鸭子若干。

3、幼儿已学过动词run、jump、swim

【活动过程】

一、Sing a song “Clap Your Hands”

二、通过身体动作初步感知slowly、fast

1、T:Great!sit down at me(教师先慢后快拍手)Look again (边拍边说)slowly slowly slowly , fast fast fast stop!follow me.

2、T:Now,look at my hands. Touch shoulders(边说边做)slowly slowly slowly , fast fast fast stop!follow me.(师生共同做)

3、T:Look at my hands(绕手臂)Can you?Lets do it together. xx, very here, se do it for us.(在孩子做的同时教师在旁说) slowly slowly slowly,wonderful! Look at me, fast fast fast(快速绕手臂)follow me. fast fast fast slowly slowly slowly,very good!

三、通过模仿各种动物动作,进一步感知slowly、fast,鼓励幼儿跟说slowly、fast。

1、学习run slowly 、run fast

T:Now,close your eyes slowly(拿出布袋)open your eyes fast. Look , I have a s, whats in it?(让幼儿充分猜)Let me touch it,(把手伸入布袋中)touch touch (拿出dog )whats this?

C:Dog.

T:It’s a dog run run run d up,please . follow me run run down at me,run slowly slowly slowly fast fast fast d up follow it after me .(鼓励幼儿跟说)

2、通过玩具兔学习jump slowly 、jump fast (方法同上增加个别幼儿练习的机会)

3、通过玩具鸭子学习swim slowly、swim fast (方法同上增加教师说幼儿做的练习)

【结束活动】

T:Today you all did very Lets go out and play with dog rabbit and d up please follow me.(把玩具给个别幼儿抱好,师生共同听音乐离开活动室)

2023英语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课文故事,了解问物品是谁的及回答。

学习新单词:whose computer CD video radio television .

2.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功能句型的用法。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识词能力。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功能句型Whose CDs?学习单词whose computer CD video radio television .

教学准备:单词卡片, flash song and the text

实践活动:听读故事。运用句型问答。

板书设计:

Unit 3 Whose CDs?

Whose computer is this? It’s Aunt Booky’s.

Whose CDs are these? They are Uncle Booky’s.

小结 在教学重要注意帮助学生区分单数和复数的变化。如问一个物品时 Whose CD is this?It’s Uncle Booky’s两个以上的物品时要问:What CDs are these? They’re Aunt booky’s.

教学过程:

1、Time5’5’10’10’ 1.Let’s sing

2、学习某人的某物:. 例如:用学生物品说:高安泰”s book

3.揭示课题:this class, we will learn Unit 3 Whose CDs?

4.learn the word: CD. Take out a CD ,say: This is a CD. This is Miss Wang抯 CD.

5.learn the word: whose.Write the meaning in Chinese under it on the board.

6.play the text flash one whole time,then ask:where are they? Learn the word, study use the flashcard.

7.play the text flash the second time to learn the other new words.T:What things can you see?Use the flashcards to learn the new words.

8.play the third time to learn the pictures and the structures.T: whose things are they? let’s look at them.T: what happened in Uncle Booky’s study?( to learn picture8.9.and 10.)

9.play the fourth time text.10.sum up the Structure: write them on the board.

11.review the new words and practice structures.12.homework: listen and read the text with the tape.

学生根据物品和物主练习说。

Read the title after me. 学生读单词个别读---集体读

Read the title.

Watch and listen

Answer the question and learn the word.

Answer the question

Say with the flash and learn the structures.Say and think.

read the text after the flash while look at their own books.

Read them.Use the flashcard to say. Notes要求学生带上名字卡。

2023英语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会朗读Let's read部分,能够完成选词填空练习。

2、能够完成Task time的任务。

3、能写简单的路线说明并了解写信的基本格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能够听、说、认读句子:Start from the bus stop……Look for me near the door.

 教学准备:

录音机和录音带,本课时的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热身

师生共唱歌曲“Ten Little Candles Dance”。

 二、预习

师生进行日常会话。

三、新课导入

Let's read。

(1)教师课前安排一名学生站在教室外面充当邮递员,引出句子:This letter is from Sarah。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说:Look!It's Sarah's old is she?Where is her home?How can we get to her home?Let's read again.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对话,提出不懂的单词或句子,教师答疑。

(3)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选择填空。

(4)指导学生朗读。

(5)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指示路径的六个句子,随意打乱顺序。让学生来排序。

四、巩固和延伸

完成作业本中的作业。

2023英语教案设计 篇5

幼儿园大班英语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农场里的不同小动物。

2、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3、能够说出几种动物的名称。

二、活动准备

1、磁带、配套光盘

2、大苹果、西瓜、饼干、梨头饰若干、图片等。

三、活动过程

(一)Greeting :

情景表演引出课题。

(二)Story time:

1、运用故事展开知识点,学习cow pig turkey chick等。

2、通过提问的形式回顾知识。

3、让幼儿和小动物游戏来巩固知识。

4、采用游戏来复习所学,运用机器人的游戏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5、出示百宝盒让幼儿取出所学卡片复习巩固。

(三)Ending :

教师放大屏幕与幼儿一起复习所学。

四、活动结束

相关推荐

  • 数学教案设计1000字合集 请阅读由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你编辑的数学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教学上,要做教师兼学者;在写作上,要做学者兼教师,选择公正的教案内容,是备课的必要条件。在教学方案的设定上,要做好学生们引导,常需要做到温故知新。...
    2023-02-28 阅读全文
  • 2023英语教案设计1000字 幼儿教师教育网特意搜集并整理了2023英语教案设计。教师要创造良好的物理情境,使师生共同置身于情境之中,教案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智力和思想教育。对于板书的书写模式,在教案中应该也是有所体现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02-18 阅读全文
  • 2023音乐教案设计1000字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身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所以你在写幼儿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3音乐教案设计1000字”,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2023-02-08 阅读全文
  • 2023语言教案设计1000字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预先准备教案,也是教师应该肩负的责任。上课时按教案进行教学,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栏目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2023语言教案设计》,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2023-02-04 阅读全文
  • 游戏教案设计1000字合集 游戏教学是幼儿园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幼儿园游戏有利于小朋友手眼脑协调能力更加和谐。幼教必须保证幼儿游戏的自主、自愿、自由的基本特点。那么,有哪些值得参考的幼儿园游戏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游戏教案设计1000字合集》,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设计:和绳子一...
    2023-02-25 阅读全文

请阅读由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你编辑的数学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教学上,要做教师兼学者;在写作上,要做学者兼教师,选择公正的教案内容,是备课的必要条件。在教学方案的设定上,要做好学生们引导,常需要做到温故知新。...

2023-02-28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特意搜集并整理了2023英语教案设计。教师要创造良好的物理情境,使师生共同置身于情境之中,教案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智力和思想教育。对于板书的书写模式,在教案中应该也是有所体现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02-18 阅读全文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身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所以你在写幼儿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3音乐教案设计1000字”,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2023-02-08 阅读全文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预先准备教案,也是教师应该肩负的责任。上课时按教案进行教学,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栏目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2023语言教案设计》,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2023-02-04 阅读全文

游戏教学是幼儿园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幼儿园游戏有利于小朋友手眼脑协调能力更加和谐。幼教必须保证幼儿游戏的自主、自愿、自由的基本特点。那么,有哪些值得参考的幼儿园游戏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游戏教案设计1000字合集》,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设计:和绳子一...

2023-02-2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