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202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02-10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幼儿教师教育网内容专辑推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敬请浏览。

何为读后感?就是指阅读后自己对其的感悟和想法罢了,在读了作品之后,心中汹涌的感动久久不能平静。该如何构思读后感呢?有请阅读我们为你编辑的202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202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篇1

总在彷徨,彷徨一切,直至人生。

朱光潜所写的第十二封信中,他对人生的两种看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儿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在第一种里,我与世间万物万事共享,不该过分地高傲,也不该过分的低微自轻。顺着本性生活,像草木虫鱼一样。而第二种,朱光潜先生指导我们,要学会用悲悯之心去观察生活,在生活的悲喜剧之中,品悟人生的百态,但好像过于有着同情心,对待事物又并非那么理性,反倒过于感性。

其文中又有一段话:从草木虫鱼的生活,我觉得一个经验。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世间少我一个,多我一个,或者我时而幸运,时而受灾祸侵逼。我以为这都无伤天地之合。便又结合朱光潜曾经说过的三此主义,生活在此处,正是他的生活哲学,其生活哲学能够树立更加豁达的心态。无论是在逆境或是顺境,也应当乐观洒脱地面对,在生活中找到心灵自在的栖息地。若在心灵恐惧下,保持着一种乐观、向上、开朗的心态去坦然面对,总会有着成功。

与感情思想最为直接的,便是语言文字,沉下心来,去面对,多阅读,对人生又有了另一种感悟。总而言之,青年人应保持谦逊,沉心学习,踏实做事,要从根本上做学问工夫,而不能急功近利,贪图世俗的利益。

202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篇2

青年是什么?

这几天细读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每一封信都朴实无华,都使我受益匪浅。在读这本书时,我总能透过字里行间感受到对我们的关怀与期望。用真实的例子,和蔼可亲的语言让读者感到信服。

作者将我们生活中种种不同的社会现象点明在书中,给予了我们成长的方法与方向,给那些深处迷茫的青年带来拨云见日的力量。我相信在这个有电的时代,许多青年都喜欢上网看电视,玩游戏,很少有人在认真地读书。朱光潜先生说过读书是在于你有没有决心,现在的青年对于读书不会有决心,只是觉得看看文字,念念讲义就是在读书,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你没有抓住文章的重点,没有读懂文章中所包涵的道理,那你看了和没看有什么不同?读书也是和其他兴趣一样的,儿时喜欢读书,那你现在也喜欢看书。但若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才想去看,那就比登天还难。

读这么多书能有什么用呢?读书可以提高你的知识水平,让你的作文更生动,更有内涵。看别人写的文章时,可以把他和你的文章作比较,加以改正自己的缺点,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朱光潜先生的《谈读书》与《谈作文》这两封信就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的确,读书与写作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作为青年不能沉溺烦恼,要用心去感受书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景仰不计成败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202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篇3

大家都知道人有善恶之分,那么我们是否有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何为善,何为恶?有些人见了都会说,做了好事的人就是善良,做了坏事的人就是坏人,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现实生活中,若一个人打了另一个人,打人的人一定是坏人吗?你是否知道它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它背后的苦衷。你知道事情的起因吗?若不知道,你又为何说他是坏人。若打人辱骂人就是坏人,那么世界上又有哪些好人?刘备历史上被称为好人,他一定是好人了吗?他也杀过人,他也骂过人,又有什么证据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当年胯下侮辱韩信的少年也是坏人吗?他日后不也成就了韩信吗?

那有人又问了,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善恶呢?我只有两句话。但是道德的宇宙绝不是人生唯一的宇宙,而善恶也决不能算是一切价值的标准,而这是我们中国人往往忽略的道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不能只从一件事的角度上去区分别人的善恶,不能因为他打了人就说他是坏人,也不能通过他救人就认定他是好人。不管是他救了人还是打了人,都是有许许多多其他因素包含在里面的。比如一个社会小混混,你说他一定是坏的吗?他也可能去帮助别人。你还说他小时候也是坏的,那你又有什么证据呢?你连证据都没有,怎么说明他是坏的人?有可能他小时候也是善良的,只是因为社会中的种种因素才让他变坏的呢。你又说杀过人的一定是坏的,那你又怎么认定杀过人的人去杀的是谁呢?他杀的可能是小混混,也有可能是缠着他很久的人,也还有可能是令他感到厌恶的人,更有可能是他杀了逃犯。

善恶的区分很难,所以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评判一个人,不能因为此人做的坏事就说他是坏人,也不能因为他做的好事就说他是好人。要从不同的方方面面判定他的生平,去认定一个人的善恶。

202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篇4

青年应该如何读书?读什么书?

这些天,我读了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一章“误读书”,并且深有感触。

信中写到读书的重要性,而读书在现代似乎更偏向于上学时,人们剪贴出,用来上课的教科书的内容。但现代的青年的生活充满着无形和有形的各种诱惑,如:手机、电脑、电视、小说、漫画、网络游戏……现在,网络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青年沉迷到网络之中,如果他们能够静下心来,抽点时间,读一读自己感兴趣的好书,对自己的修养也会得到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读什么书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现代,读书是非常方便快捷的,只要手机在手,随时随地可以阅读。但现在网络上充斥着的是各种“没营养”的垃圾书籍,嚼之有劲,而食之无味,更无法下咽,纯属浪费时间。所以,正如书中所说“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所以你须要慎重选择,如朱光潜所说“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另外,书中也有教读书的方法:第一,凡是值得读的书,至少需两遍。第一遍应快读,着眼在解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要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应用笔记录纲要、精彩部分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但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的思考。

202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篇5

朱光潜老师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整本书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宽泛,无论是生活态度,还是社会交际,亦或是日常活动等,都有鲜明的观点和建议给到我们读者,可以说是一本给青年的人生百科全书。

就我阅读了一遍的感受:虽然内容讲的很广,但是,每一点都谈的比较表面,很多时候都是依据自己的经验以及日常观察得来的,也就意味着很多观点是带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意识且没有多大科学性而言的。可能是由于时代差引起的,从而使得很多观点在我看来是有待商榷的;

其次,整本书里面有很多地方文绉绉的,明明可以用很简单的词句解释,同时文言文、古诗词也不在少数,原谅文学功底不够的我有些并看不懂,找度娘也是没多大用处的,因此也使得每篇文章都略显冗长,其实中心意思无非就那么几句话,很多时候举例、引申等都太过类似,而显得没多少必要。

综上,我是不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的,并不是说它不好,只是就我个人而言,整本书阅读下来,收获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反而在阅读过程中稍显吃力。

202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篇6

自从读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后,我懂得了什么叫多角度分析,这本书令我收益匪浅。

朱光潜先生在此书中回答了当代青年的各种问题,由多方面去逐一回答,去解疑。如第二封信与第三封信谈动与谈静。郁由于静止,求泄的办法在动。是的,许多人的烦恼都是由于太清闲了,才有很多时间去烦恼,只要让自己动起来就没有时间去烦恼了。

而朱光潜先生在谈静中讲到了静趣以及静的修养。是的,一个人的内心越空灵,就不会觉得物界不沉寂,同时也不会觉得物界过于喧闹。这样自能体会到趣味,这便是静趣。而朱光潜先生在信中也说了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有内在因素,也有外界影响,这便是静的修养。

还在朱老先生所谈的多元宇宙,看似十分深远却又贴合实际。正如书中所讲,恋爱的宇宙无法与道德的宇宙相容。是的,道德与恋爱无法相容,社会当出现道德与恋爱冲突时,社会对恋爱者大肆诋毁,而这一点正合朱老先生的观点贴合。

由以上可见,朱老先生目光深远且富有洞察力,着实让人敬佩。

202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篇7

我们的生活过得太躁。看完朱光潜老先生送给我们的十二封信后,这是我最大的感受。十二封信,每一封有着一个主题,本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在我看来却包含了所有。每一封信中都显示着这位美学大师的学识渊博,相比之下,我们太过渺小。渺小的我们可能一生本就达不到那种高度,却仍不肯踏实下我们那颗浮躁的心。

先生在开端便推荐的那些书目,坦白讲,看过的聊聊无几。每天,我们都忙忙碌碌,有时连午休的时间都被占用。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各种各样的大赛、学生会工作,每天忙到不可开交,没时间上课、没时间做作业、更没时间看书。每天熄灯后,静静躺在床上,好累,却想不出来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对被消费的时间又充满愧疚,无能为力的进入梦乡。一个月后,又发现我们想做的一件都没有做成。我们真的很忙吗?答案,不忙,浮躁且急于求成。

每天抽出点时间读点书,在朱光潜先生看来这是最重要的吧,要不然也不会放在第一封信的位置。是啊,我们都在忙,不过应该每天留出固定的时间来看看书,并不一定要获得黄金屋,至少可以修身养性,增加修养。俞敏洪大学四年读了800本书,现在想想,平均一天半一本书,这还是要算上放假的时间。我们四年下来,能看上80本书的人,应该都算不少了吧。我们缺少的不是看书的时间,而是一颗愿意静下心来看书的心境罢了。

十二封信如碗圣水般洗涤我们浮躁的心,无论是读书、静动、选择,亦或是亲情、友情、爱情,给我们的不是直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而是用渊博的知识,一位长者的口吻,引发着我们的思考。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位作家刘同,用他亲生的经历,引发着每个共鸣器发出自己声波;用他奋斗的经历述说着,只要努力就有希望。他曾经说道:现在的学生,特别希望有人能告诉自己一个如何能够快速成功的方法,越来越焦急,可大多数只停留说,远离了做。是啊,我们多么渴望成功,能够有一番作为,太着急了。一颗急躁的心,又怎能造就一个踏实前进的自己。刘同像哥哥一样劝诫着众多的弟弟妹妹“现在大学生很多说话会经常伤害到他人,用词不准确,需要多读书。”

诚然如此,每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的我们,是时候需要静一静了。“终南捷径”隐居是入仕的捷径,同样静心是我们成功最大的捷径。我们一直在苦苦追寻,奔波于各个讲座,希望能从中获取如何成功的方法,可我们却错过了最简便的一种。

十二碗圣水喝下,明一词:静心。

202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篇8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感觉每一封信都令人嚼味,每封信都会给人带来新的感受,很多的话读来浅显易懂,却是我们往日思考的但无法表达出来的。我们只有结合自己的经历,才能体会出话中含意。在本书中,可以从中发现某一个触动你内心的句子,虽然里面有些章节可能感觉不太适合现在的步调,但是事物都是相通的,都会或多或少能从中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得到你所希望领悟的精华。

看起来这十二封信的主题毫无关联,实则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下面就我对本书的某些章节谈谈我的感想。(括号内的文字为我的看法。)

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一旦下定决心要读书,就算是国家总统,也会有时间读书。)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的多,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我们看书不在于多少天可以看完一本书,即看书的速度;也不在于看书的多少,即看书的数量。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很多学生一味读死书。这方面尤以高中生为代表,一天到晚抱着课本、练习题钻,到最后考试,可能因为知识不够全面就被淘汰下来了。因此忙也要看书,且要看的全面。)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的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心灵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在这个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不欢喜读书,不愿意读书,他们觉得与其看书还不如整天坐在电脑前玩游戏或在外面闲逛来的惬意舒坦。今日中国的世风日下,究竟是我们影响了世风,还是世风影响了我们,我们看待贪官污吏,想这个世界为何如此,为什么他们宁愿冒着失去自由或生命的危险去进行犯罪,也不愿意平平静静自由的做个守法公民。)

比方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的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很多想法来自我们的主观意识,同样是逛街,有的人觉得累,有的人不觉得。后者在购买完商品后要回家时才会觉得累,这是因为不用逛街的时候,周围的事物提不起他的兴趣,他的心感到疲惫,却并不是他的肢体感觉到的。由此可知,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首先应对它发生兴趣,然后才对它感兴趣,最后才会完成好它。世界上的事物都含有其内在规律,即有律可循。读书不能盲目的读,要有方法。花同样的时间,有的人事半功倍,有的人则事倍功半。前者带着方法,兴趣去学,效果更佳,后者只会越来越迷茫,失望,最终导致不良结局。)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需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一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现在着的书少,编的书多,即使穷其一生去看,也不尽能看完。因此要看书,就得有选择去看,或许读了一百本书,其中有用的可能只有几本而已。很多人乐意看书,却不愿意做些笔记,以至一本书读完,随着故事的终结,书中的情节也在脑海中消失殆尽了,再过些日子什么也不曾剩下了。如果我们能在看书的时候,做些笔记,积累点优美的词章摘句,下次偶闲时翻来看看,或多或少还能记起看过的书大概有哪些内容,不求博学多才,但也不能胸无点墨。如此,可以提高文学修养。)

在心气平和时,我景仰希腊廊下派哲学者,相信人当皈依自然,不当存有嗔喜贪恋,我景仰托尔斯泰,相信人生之美在宥与爱,我景仰白朗宁,相信世间有丑才能有美,不完全乃真完全;外感偶来,心波立涌,拿天大的哲学,也抵挡不住,这固然是由于缺乏修养,但是青年们有几个修养到不动心的地步呢?(今日既是昨日的明日,又是明日的昨日,生命可以说有始有终,也可以说无始无终,我想神话故事之所以吸引人,并不是因为它枯燥乏味的文字,而是其所包含的内涵,哲学之所以吸引人,一方面因为文字美,另一方面是它蕴含的哲理。)

朋友,闲愁最苦!愁来愁去,人生还是那么样一个人生,世界也还是那么样一个世界。假如把自己看的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的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低头,错过一路繁华;低头,错过一路风景,在低头的那些日子,可能错过了很多。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过了今天以后,又该如何,只是追忆,仅此而已。)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里方面也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境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要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然间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地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语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做高官就要替百姓忧愁,远离江湖就要为他的君主担忧。只要心随意动,即使在喧闹的环境中也能得到宁静,即使在幽静的环境中也能感到喧哗。)

202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篇9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当我看到朱光潜写了这么一句话时,我便知道"学问之海无涯无际。”便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留学英国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以书信的形式,每次探讨一一个话题,探讨读书、习俗、革新、道德、升学与专业、参与社会运动以及人生烦恼与乐趣等。作者娓娓地谈论了自己的观点,给青少年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指引。

作者在《谈在露浮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中所谈论的一个深刻的道理,我认为在当今是非常适合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过分推崇效率,做事难免轻浮粗率,所以难以做出艰苦卓绝的成就。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现象,希望我们青少年能够正确看待效率,做一个沉稳而不浮躁的人。

其中最令我受益的是《谈动》《谈静》这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中,作者道出了动与静的好处。他说,动是人的一种天性,人需要顺从这,种天性,心中的烦恼才得与宣泄,人才会感到快乐;静即静下心来感受,沉下浮躁的心,它能沉淀人的各种繁杂的思绪,过滤人的心情,让人感受到静中趣味。以前,我们总是被要求运动,理由是运动可以强身健体;总是被批评不能安静下来,理由是临近才能修身致远。于是我们开始讨厌课间十分钟的体操,又不能忍耐课上四十五分钟专心听课。我们开始逃避,当我们需要安静下来学习时,我们心里经常充斥着各种想法,变得烦恼重重,丝毫不得安宁。我认为,当我们明白动与静的深刻含义,我们应弄清楚什么时候该动,什么时候该静。相反,我们既没办法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又没办法让自己的成绩和学习搞好,反而还会变得消极低落、暮气沉沉,在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失去本该有的热情与活力。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对人生歧路时,我们不要一味地徘徊、顾虑,我们要学会摆脱得开,认定一个目标后,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将其余一切置之度外。

十二封信如碗圣水般洗涤我们浮躁的心,无论是读书、静动、选择,亦或是亲情、友情、爱情,给我们的不是直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而是用渊博的知识,一位长者的口吻,引发着我们的思考。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位作家刘同,用他亲生的经历,引发着每个共鸣器发出自己声波;用他奋斗的经历述说着,只要努力就有希望。他曾经说道:现在的学生,特别希望有人能告诉自己一个如何能够快速成功的方法,越来越焦急,可大多数只停留说,远离了做。

世界完美之处,便在于它的不完美,有缺陷方才有可能。成长的路上,不完美的我们总会被弄得遍体鳞伤,缺陷满满。直到后来,你才会发现,那些受伤的地方早已长成我们身上最“硬”的铠甲,为我们披荆斩棘,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202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篇10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学生离不开课堂,课堂离不开社会,社会离不开实践,这样的自然科学生活常识为什么为我们所接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证实中学生时代。是每一个小孩儿由儿童幼小无知心灵向青少年单纯朴实的心态过渡的时期,是长身体、学知识,把握人生成长基础健康发展的时期,固化这一阶段的思想,学识的积累,人生的成长导航就颇为关键。

人之初,性本善,此时的中学生已开始接触社会,在他们所见所闻中社会上所存在的善、恶、丑、美时常在身旁出现,社会上的对各种问题的讨论与渲染也毫无疑问地在影响着他们,当今社会,在中学生们看来,祖国繁荣兴盛,欣欣向荣。从地面到地下,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地下铁轨四通八达,大江大河上一座座举世瞩目,令人赞叹火车铁路大桥、公路铁路大桥飞架两岸,人们进入宇宙空间探索太空神秘已成现实,蛟龙入海探宝已超万米,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衣食住行丰富多彩,让人们为之感到幸福?老中青不同层次的人们都在享受这一切。故而中学生们也在感知之中。

在社会运动中体会生活的精彩,就此而言,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如此进步,到底靠的是什么?简而言之,是知识,是科学技术,是战斗在各行各业的人们用所学到的,从中学生开始的数理化、各项综合学科及社会课程上所学到的知识和具体工作、生产中的社会实践工程紧密结合的成果。

读书需要总结,我们是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是鱼,社会之大、之广阔、之富有、之精彩如百川入海,中学生必须将自身活跃在海水中,才能认识社会、掌握社会、同时也服务于社会,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然而有用之人又绝少不了,要学习掌握各种课堂理论知识,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根基打牢才能更好的生长。最后提及一句,就《读中学生与社会运动》一文中所提到的个人也好,学校也好,把学生与社会切割分开的教育,必将是不完善的,时间和成果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202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篇11

给青年的信,送晚熟的我。

朱先生的书都是从开头就看出是好书,不过也都因为自己语文水平太差,不管是《谈美》,还是《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都是读着读着就看不懂了。相信随着时间和累积,慢慢的也能读懂吧,反正是本很值得读第二遍,第三遍,反复读的书。

“现代生活忙碌,而青年人又多浮躁。你站在这潮流里,自然也难免跟着旁人乱嚷。“现实生活中,各种渠道都在贩卖着焦虑,人们在互联网上大肆展示着他们的成功和优越感。但这些其实都来自人们内心的自卑感,自卑感人人都有,但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自卑情结”而伪装出自己优秀的一面。阿德勒曾说“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如果只有一个人生活的话,根本不会有烦恼因为你根本没有任何参照物可以去参考。现在书店热销栏堆满了成功学、心灵鸡汤、效率至上的自我提升类的书。可真正从古代流传至今的哲学,好像从来都是像朱先生劝诫我们的一样:“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及自己,切勿盲目随从世俗,贪图近利。”

相关推荐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书心得集锦12篇 幼儿教师教育网相关栏目推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书心得”。当我们面临人生比较重要的一些时刻。心中想必有不少感想和见解,就可以将其记录在感言中,感言可以表达我们内心感受的语言,优秀的感言我们究竟该如何才能写好它呢?敬读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整理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书心得,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
    2023-02-04 阅读全文
  • 2023《周期》读后感模板 相信大家都经历过写作文吧,写作也是一个抓紧挖掘问题的独特过程,有些学生写作文时往往写了涂,涂了又写,就无法提高写作速度。你了解写出好作文的技巧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周期》读后感模板,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周期》读后感1000字!从2020年5月25日借到这本书,便开始读起来,...
    2023-02-08 阅读全文
  • 2023《飘》读后感通用 下面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大家整理的“2023《飘》读后感”,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读书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之一,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让人回味很久。我们可以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将书中优质的内容记录下来。...
    2023-02-09 阅读全文
  • 2023《呐喊》读后感精选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意搜集并整理了2023《呐喊》读后感,本文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读后感就是将自己读后的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
    2023-02-08 阅读全文
  • 2023《陷阱》读后感通用 栏目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2023《陷阱》读后感,在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后,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浓浓的兴趣。我们可以尝试把新的想法和见解写进我们的读后感里,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2023-02-09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相关栏目推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书心得”。当我们面临人生比较重要的一些时刻。心中想必有不少感想和见解,就可以将其记录在感言中,感言可以表达我们内心感受的语言,优秀的感言我们究竟该如何才能写好它呢?敬读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整理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书心得,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

2023-02-04 阅读全文

相信大家都经历过写作文吧,写作也是一个抓紧挖掘问题的独特过程,有些学生写作文时往往写了涂,涂了又写,就无法提高写作速度。你了解写出好作文的技巧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周期》读后感模板,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周期》读后感1000字!从2020年5月25日借到这本书,便开始读起来,...

2023-02-08 阅读全文

下面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大家整理的“2023《飘》读后感”,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读书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之一,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让人回味很久。我们可以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将书中优质的内容记录下来。...

2023-02-09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意搜集并整理了2023《呐喊》读后感,本文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读后感就是将自己读后的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

2023-02-08 阅读全文

栏目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2023《陷阱》读后感,在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后,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浓浓的兴趣。我们可以尝试把新的想法和见解写进我们的读后感里,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2023-02-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