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1篇

发布时间:2023-02-05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幼儿教师教育网相关栏目推荐:“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师不仅教导学生好好读书,更是教导学生好好做人,当老师准备讲述新的内容时,是很有必要准备一份新教案的。教案是体现备课的一个载体,如何写出清晰简单明了的教案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能穿几串”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玩过串珠游戏吗?

出示例7。

这里有些珠子,你会穿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7

出示题目的要求: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个别汇报。

(2)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样解答?体会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A、画图。圈一圈。

B、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所以能穿5串,还剩8个。]

(3)验证。1串是10个,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解答正确。

2、想一想:如果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

[可以运用例7中的画图策略或数的组成来解决,还可以利用10与5的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

[鼓励学生思考:数目较大时,如果不用圈一圈的方法,你能知道装几袋吗?你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解决。]

2、完成第47页练习十第1~4题。

[建议学生首先分清要分的“单位”不同,第1、2题物体的`总数没有直接给出,隐藏在文字和图中,需要学生找出来,再用数的组成去解决,如果选择用圈一圈的策略就不需要找出总数,反而简单。第3题要用到“一打一打”装的情况,一打12个,数较大,圈的过程中应细心。]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说一说,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地列式计算.

3.让学生能够说出生活中加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地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哑剧

(一)教师谈话:老师给你们演一个哑剧想看吗?谁知道什么叫哑剧?对,老师不说话,你们看完后,你说一说我演了什么,好吗?

(二)教师表演:左手拿2支笔,右手拿3支笔,做合起来的动作.

(三)教师提问:

1.谁说一说我演了什么?最后问大家一个什么问题?

(左手拿2支笔,右手拿3支笔,把它们合起来一共有几支笔?)

2.谁会列式计算?(板书:2+3=53+2=5)

3.谁再带大家读一遍算式?

4.2、3、5分别表示什么?

5.+表示什么?(+表示和起来的意思)

(四)小结:只要是把两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加法.

(板书:加法的初步认识)

二、活动二:摆一摆

(一)教师在黑板上左边摆1个桃子,右边摆3个桃子.

教师提问:一共有几个?说一说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1+3=4,一共有4个.(板书:1+3=4)

教师提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3+1=4,一共有4个.(板书:3+1=4)

教师:这两个算式都对,你喜欢哪个就用哪个.

(二)学生动手摆

教师:请你也摆一摆,说说1、3、4各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

(三)出示图片:摆桃子

三、活动三:理解图意

(一)教师:再看一个哑剧愿意吗?想一想这里有什么数学问题?

1.出示图片:汽车图

2.你能根据你看到的来编一道题?你会列式吗?

(二)再来看看这幅小鸟图,自己想一想图的意思,在书上写出算式.

1.出示图片:小鸟图

2.集体讨论小鸟图的图意.为什么用加法?

四、活动四:自编哑剧

教师:刚才你看了好几个哑剧了,你想不想自己也编一个哑剧呢?

1.出示图片:计算

请你挑出一道你喜欢的算式,然后根据这个算式编一个哑剧.自己想好了再和同桌说说好吗?

2.谁愿意说说你编的哑剧?其他同学认真听发言同学编的对不对、好不好,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一改.

五、活动五:寻找生活中的加法问题

教师:刚才大家编的哑剧都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且都是用加法计算的.这说明在我们的身边、家中、教室中有很多的加法问题.不信,咱们一起到小明家去看看吧!

1.出示图片:生活图片

请同学们4人一组说一说、算一算在这幅图中,有哪些加法问题,怎样列式?

2.集体讨论.比一比哪组找到的多.

六、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对加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看图说图意,并能列式计算,而且发现了生活中的加法问题.那你们说加法重要不重要?所以我们更要学好加法.

教案点评:

本课用学生感兴趣的哑剧贯穿全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注意到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设计从易到难、从形象到具体、从动到静,具有很强的层次感,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准备:

钟面、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电脑展示画面,你认识它吗?它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事情?

2、你能说说家里的小闹钟像什么吗?

(二)画钟面

1、我们家里的小闹钟真可爱,今天我们自己动手也来做一个。

2、四人小组合作一起做,做好后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画了些什么?

老师要求:①画好后说一说,画了些什么?

②哪个小组画好了就把钟面贴到黑板上来。

放轻松的音乐《玩具兵进行曲》

3、交流展示

选择4个钟面大家来说说,钟面上分别有些什么?

4、落实概念

时针:钟面上哪根针是时针?谁能说更准确一些?(又粗又短)

分针:哪根针是分针?(又细又长)

12个大格:数一数有几个格子?

12个数字:①你怎么记这12个数字的位置?(学生自由说)

②教师点拨,弄清位置。

请你闭上眼睛,记一记这12个数字的位置。

用手势指一指。12在哪里?6在哪里?9在哪里?你是怎么记的?

那么,7在哪里?你能很快找到吗?

(三)认识整时

1、指第一个钟面,这是几时?你能读出这是几时吗?

2、你是怎么看的?

3、小结:要看几时,我们应该怎么看?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4、(再指另一个)那这个怎么看?

分针指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

(四)巩固整时,并认识半时

1、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吧!

①巩固认整时。看着图你想说什么?

②并抽1个说说怎样看时间?

③你认为他这样安排合理吗?

④渗透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

2、认识半时。

刚才小朋友们特别聪明,都知道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时间老人他说还想请小朋友来帮一个忙,小朋友们你看:(出示一个半时的钟面)

①你看这是几时?

②这时分针,时针在哪里?

③如果2时半,分针、时针在哪里?

④8时半呢?

⑤小结:看半时它的分针都指着6,时针呢,指着几和几的中间。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两步思维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计算8加几的式题.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8加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具:磁铁黑板、红花、黄花图片、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学具: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数的组成.

2.连算.

8+()=108+()=108+()=10

10+4=()10+3=()10+7=()

8+2+2=()8+2+5=()

8+2+6=()8+2+8=()

3.口算.

9+4=9+7=9+5=

9+3=9+6=9+8=

师问:9+69+8你是怎样想的?

师指8+()=10问:8加几等于10?板书:2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了9加几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凑十法)

今天我们还用凑十法来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8加几)

1.教学例1.

出示例18+3=11

(1)出示黄花、红花图.

师说:根据图上黄花、红花的个数,请同学们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指名学生编出:格子里有8朵黄花,格子外面有3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师问:要求一共有几朵花,怎样列式?(板书:8+3=)

师问:8+3这道题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现在分小组讨论一下.

指名说计算方法.

(2)直观演示.

师说: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好,计算8加3时,可以用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凑十法来计算.

老师边说边演示:格子里有8朵黄花,如果把格子里凑满10朵需要放几朵?(放2朵)那就把8和几凑成十?(8和2凑成10)把外面的3朵红花分成几朵和几朵?(分成2朵和1朵)拿走2朵放在格子里,8加2得几?(8加2得10)10朵再加几朵?(10朵再加外面剩下的1朵)10加1得几?(10加1得11)所以8加3等于11.

(3)讲计算过程.

请一个同学把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式子上用连线表明.

师问:①为什么要把3分成2和1?

②计算8+3时怎样想?

引导学生说:这样想:

①先把8凑成10,把3分成2和1.

②8加2等于10,

③10再加1等于11.

2.教学例2.

出示例28+4=8+7=

(1)摆小棒,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根绿色小棒,右边摆4根红色小棒.(老师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出小棒)

师问:谁能看图直接列出加法算式?(板书:8+4=12)

师问:8加4等于12,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移动小棒,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多少?谁来试试?

指名上前移动磁铁小黑板上的小棒.

师问:你们都看清楚了吗?请你们摆一摆自己的小棒,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12.引导学生这样摆:把4根红色小棒分成2和2,再把其中2根推向8根绿色小棒一边.老师连线:

学生自己小声说计算过程.

(2)摆圆片,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个黄圆片,右边摆7个红圆片.(指名一个同学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圆片)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教师谈话: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

这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板书:12345(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点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通过介绍新朋友的情节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谈话: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

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点评:创设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数数,从而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

同时也激发学生数数、用数的积极性.)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学生2: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学生3:我准备拿5把玩具手枪请好朋友玩.

(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感悟出数物体的数量时要一一对应,为数更多物体数量进行渗透.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

(三)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玩具(1、2、3、4、5)

(四)指导书写.

教师谈话: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谁会写12怎么写

(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比较: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点评:先引导学生观察数的写法,有了认识之后再描,最后自己写,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在不知不觉的演示过程中学会了书写.)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6

一、学习要点

本课是第九单元的9加几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第96--98页。

课本创设了校园内各项体育比赛的场景,为9加几的计算方法准备了丰富材料。练习编排从具体到抽象,适合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

教学目标重点是:通过算法多样化,使学生较熟练口算9加几掌握、运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从生活中提炼数学,培养学生计算意识,教育学生多参加有益的体育活动,提高体素质。

教学难点:掌握9加几中的凑十法。

教具:课件或例1图片若干份

学具:两种颜色的小棒和图片

二、教学过程

(一)数乒乓球

出盒子里的9个白球和盒子外的3个黄球。

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问什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2、引导或抓住问题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请学生向其他同学展示数的过程。

学生操作解决问题,大概归纳为以下三种方法:

(1)点数,一个一个数出结果。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活动程序:

活动一:

创设情景,激情促思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袋子里装着什么吗?

生:想。

师:这里面装着各种形状的物体。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指一名生上台),闭上眼睛在袋子里摸物体,说出形状,如果说对了,同学们就用掌声表示,好不好?

(生分别摸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学生踊跃举手。师再多指几名生到讲台前摸物体都完成得很好,很自然。)

师:今天,我们上一节"认识物体"的活动课。

【设计意图: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形式引入,激发学生好奇心的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活动二:

合作探究,加深理解

师:你们真棒,能够摸出物体,并准确说出了它们的形状。如果告诉你们物体的形状,让你们摸一摸,你能从这么多的物体中摸出来吗?

生:(齐答):能。

师:谁愿意和老师做这个游戏?

(指一生上台,闭上眼睛,师说形状,生摸物体。)

师:下面请同桌两个同学合作,共同做这个游戏,好吗?

生(齐答):好。

(全班同学拿出学具,共同做"摸物"的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在众多物体中识别出这四类物体,加深对它们的认识,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三:

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师:同学们真能干,摸得这么准。那你们想一想在生活当中有什么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呢?

(学生汇报)

生1:冰箱是长方体,书也是长方体。

生2:足球是球。

生3:我家的药盒是正方体。

生4:铅笔上面的橡皮是圆柱。

生5:铅笔也是圆柱。(举了一根削了的铅笔。)

生4(反驳):不对,你那根铅笔不是圆柱,它上面是尖尖的。

师:你能把它变成圆柱吗?

生4:把上面尖尖的砍平。(做了一个"砍"的动作。)

生6:电视机是长方体。

生7(反驳):错,电视机后面是鼓鼓的,不是平平的。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知道那些物体的形状,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四:

搭拼学具,拓展创新

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四个伙伴随处可见,它们的用途可广了,不仅给我们带来方便,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呢!现在,请同学们用这些物体,搭一件最喜欢的东西,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

(学生动手搭学具)

师:谁愿意把你们最有创意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允许学生下位欣赏)

生汇报:有搭大酒店、火箭、电脑、大炮、滑滑梯、天安门、火车、足球场、高楼、公园、战斗机、坦克、动物园等等。

【设计意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亲自去尝试、去实践、去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了对这几种形状物体的认识。】

案例反思:

本节课以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首先从创设"猜猜看袋子里有什么"这一有趣的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行为产生强大的内张力。学生很自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参与着猜测、思考、表达等数学活动。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比较,主动探索出这四种物体之间的区别,从而加强对这四种物体的认识。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并和同桌说一说,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与同桌同学交流。在这里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时间,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大胆地探索知识,做到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不仅每个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得到满足,而且学生在探索中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圆形的特征。在整个过程中既有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又有同学的合作交流,最终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三"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将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体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末尾产生了两个学生争论不休的问题。如"削尖的铅笔是不是圆柱","电视机是不是长方体"等问题,把课堂推上一个高潮,学生在大胆质疑,互相争论中,不仅加深对这四类物体特征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敢想敢说敢质疑的能力。

"活动四"让学生搭拼学具,目的是再次扭转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此时学生的精神已开始处于一种疲劳,即将要分散转移的时刻,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好动特点,把学生的注意力再次收拢,让学生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搭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兴趣,而且学会在参与过程中运用知识、内化知识。在这一环节中,允许学生下位去观赏,给学生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再通过对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内容:

一、教学引入:

1、谈话引入:我们的教室里有讲台、有课桌,那么,我们的讲台有多长,课桌有多长呢?同学们该怎样量呢?

2、测量活动:

(1)分组让学生估计一下,讲台、课桌各有多长。

(2)实际测量:让学生用不同方法量。

(3)讨论交流:发现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到的数不同,从而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厘米:(课件展示)

认识刻度线,0刻度,1厘米的长度。

让学生先估计1厘米有多长,然后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让他们再用食指和拇指比划一下,建立1厘米的表象。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10

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的学习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数学教学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关注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本人就以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认识物体》为例,谈谈怎样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程序和设计意图

活动一:揭示概念,初步感知

1、摆一摆:

每4个学生为一小组,每一小组放置很多的由学生收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如:魔方、易拉罐、牙膏盒、小皮球等大的、小的不同颜色的都有)。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让大家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请你选择桌子上自己喜欢的实物拼摆出一个图形,拼好之后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摆的是什么?

学生兴致浓厚地拼摆,摆后互相交流。

生1:我摆了一张凳子。

生2:我拼了一辆轿车。

生3:我拼了一个机器人。

生4:我搭了架滑滑梯。

(设计意图:认识物体这一内容,我们一般常采用先展示一下同学们收集的实物,按形状进行分一分,从分一分着手展开教学。我认为学生直观感知薄弱,在得出长方体等名称之前,学生的活动仅仅是分一分实物,总感觉学生印象不够深刻。儿童认识某一事物,须从大量感性的具体材料中,经过感知,逐步抽象,进行认识事物的本质。因而在给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名称之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摆、去拼让学生充分经历感知这些形状的实物的过程,即与之耍熟再进行下一环节教学。)

2、议一议:

师随意指着一名学生作品中的长方体问:象这个物体的形状,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你能给取个名字吗?

生1:方形

生2:长形

生3:长方体

生4:长长方方体

生5:面体

生6:长方形

生7:长方块

师:大家的名字起得都很有特色,但为了交流和需要,人们都公认把这种形状叫长方体(板书长方体)。

接着依次手拿正方体、球、圆柱并板书名称。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给某一物体取名字,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他们会觉得有趣,尽管他们的名字有些让你瞧不起,但毕竟是孩子自己取的,他们也动过脑,是他们的创造)。

活动二,引导探究,了解特征

1、摸一摸

师:请大家把刚才起了名的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认真地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你会有什么感觉,并把你的感觉跟小组同学说一说。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老师和小伙伴们,你发现了什么?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数数量是8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知道8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8以内数的大小,掌握8的组成,认识8的序数含义.

2.初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观察、操作能力.

3.结合主题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

掌握8的组成,正确书写8.

教学难点

8的写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请同学们按顺序摆出学过的数字.(学生在桌子上摆数字卡片)

正着读一读,再倒着读一读.

问:比7小的数有哪些?和5相邻的数是几和几?7的前面是几?7的后面哪?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

板书课题:8的认识

探索新知

1.出示:8

师:你们看,8像什么?(小葫芦)今天我们就像认识7一样认识8,你想学习8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数数、8以内数的顺序,比较8和其它数的大小、8的组成等)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学习这些知识.

2.认识8的含义

出示教材40页8的主题图.

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教育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同时要注意安全)

谁愿意来教同学们数数?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带大家数图上物体的个数.(8个救生圈、8个人、8顶泳帽)

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表示8吗?

学生可以用8说一句话,也可以演示摆学具(如:摆8根小棒、8张卡片等).

3.数序及比较大小

师:谁为大家介绍一下,8以内数的顺序是怎样的?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介绍,说一说8为什么排在7的后面.

出示直尺图2,让学生按顺序读出尺子上的刻度.

学生再拿出直尺和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0到8各数的位置.

出示点子图3.

问:7和8比,谁大?你是怎么比的?

板书:7<88>7

4.区分基数与序数

演示动画基数、序数.

师: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你们看都谁来了?一共来了几个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8.下面我们以组为单位做抢答游戏,小动物提问题,你们抢答.(如,小青蛙:呱呱呱,我是谁?从右数我排第几?)

5.8的组成

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总结出8的组成情况,然后集体交流.

问:谁愿意到前面来演示一下,8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找学生到投影前演示.

共同总结出:

练习:两人一组,拍手说8的组成.

6.学习写8

师:我们认识了8的含义,那么怎样才能写好8呢?下面请看大屏幕.

(演示动画8的写法)

学生练习在书上写8,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巩固练习

1.按顺序填空

2.出示

☆☆▲□▲☆☆▲☆▲▲☆☆☆

一共有()颗☆.

在左起第()个.

在右起第7个图形下面画.

任意圈出3颗☆.

板书设计

YJS21.cOm更多小学数学教案小编推荐

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7篇


幼儿教师教育网栏目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欢迎阅读。

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保证教学的质量。备好教案是实现教学任务的第一步。良好的教案会合理的安排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等。教案多久写一次比较合适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整理的“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1

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7,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发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体会6、7的基数及序数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

师:我们一。一班的小朋友自从上小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不仅认识了新朋友,还学会许多知识和技能,老师很为大家高兴,不仅如此,咱们班有很多小朋友热爱劳动,能够积极主动的帮助老师打扫卫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小朋友打扫卫生的场面吧

二、6、7的基数含义

1.观察主题图。

师: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他们分工合作,干得多起劲啊,同学们应该向他们一样爱劳动,讲卫生,热爱我们的班集体

2.教学6和7

(1)、认识6

师:图上有几位小朋友在打扫卫生?还有数量是6的事物吗?

6张桌子、6个小朋友,可以用几个圆来表示?

像6个小朋友,6张课桌,6个圆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观察一下,6像什么?

(2)、认识7

师:图上有数量是7的事物吗?7个人、7把椅子都可以用几个圆来表示?

像7个人,7把椅子、7个圆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观察一下?7像什么?

2、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2个新朋友,6和7

(出示课题):6和7的认识

3、摆一摆

师:请小朋友们先拿出6根小棒,请你用这6根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比一比看谁摆的又快又好(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摆)

师:请同学们指着自己摆的图形数一数,你用几根小棒?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同桌之间互相欣赏一下

师:如果再添上1根是几根呢?你能用7根小棒摆出什么图形呢?请小朋友们快速的摆一摆(请一位同学上来摆)。咱们一起数一数他用了几根小棒,告诉大家你摆的是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4、拨一拨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培养,它叫计数器,计数器上面有很多漂亮的珠子,一会我们用这些漂亮的珠子拨一拨好不好?

师:请一位小朋友认真看,仔细数,看他拨的对不对

师:你能想他这样拨出5颗珠子吗,请你拿出计数器拨出5颗珠子,请同学再添上一颗,是几颗?再添上一颗呢?请同学们快速的在心里数一数你拨出的珠子

师:回忆一下你刚才拨珠子的过程,5添上31是几?6添上1是几?7比6多几?……

同学们做的非常好,你能把这把直尺补充完整吗?为什么这样填?

填完后让同学拍着手读一读

5、比大小

请同学从5、6、7三个数字中任选两个比较它们的大小,同桌互相说一说,看看哪个同桌说的多

三、教学6和7的序数

1、教学金鱼图

一共有几个鱼缸?每个鱼缸里的小鱼条数都不一样,请同学们在心里数一数每个鱼缸里面有几条鱼?

提问:左数第一瓶有几条鱼?左数第六瓶有几条鱼

有6条鱼的是第几瓶?左数第7瓶有几条鱼

谁 能像老师这样提出几个问题?并且你自己指名回答

2、游戏

师:请今天表现好的小朋友来前面扮演小动物

(1)、老师提问题,下面的同学注意听,看谁回答的又对又好

(2)、老师提问题,让这7只小动物做动作,如果他做对了,咱们就掌声鼓励鼓励,如果做错了,你举手告诉老师

四、总结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哪两个朋友啊?

五、教学6和7的写法

同学们认识了6和7,那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写6和7

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钟表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的方法。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识整时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钟面

学生: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猜迷:一家三兄弟,高矮个不齐,滴答提醒你,时间要珍惜。

或:嘀答、嘀答,没腿它会走,没嘴它会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猜猜它是谁?

(如学生不能猜出,则用第二个谜语作补充。)

二、自主探究

(一)认识钟表

1、逛钟表商店

课件出示各式钟表。

2、给这些钟表分分类,分成指针式和数字式。(如学生说出电子表也应肯定)

3、数字式钟表的认读,8:00和8时。

这两类钟表,你觉得那类看时间简单?(数字式钟表)7:00表示什么?你会读吗?

板书8:00和8时,指名读,齐读。

认读5时、11时和1时。

4、指针式钟表的表盘认识。

(1)、数字式钟表的秘密一下子就被你们发现了?那么指针式钟表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它有什么秘密,好吗?

(2)仔细观察你们手头的钟表,在表面上你可以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一下。呆会儿老师有问题要考大家。

问题1:你的钟表上有几个数字?看看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齐数)

问题2:你的钟表上有几根指针?这些指针是怎么转动的?

(3)、对,指针都是从小到大走过去的,这是按顺时针的方向走动。时间不会倒流,我们过了今天就不会再有今天了,小朋友过了5岁,也就不会再有5岁了。

(二)、认识整时

1、观察研究。

(1)、指名认1时,4时,6时。

(2)、你们能认出这些时间,那一定是有什么方法的,先说给同学听听,再告诉老师,好吗?

(3)、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间就是几时。这些整时的钟面,分针总是指着12。

2、认识整时。(课件出示钟表王国,认读11时、7时、1时、6时、2时、12时。)

3、拨时间:3时,7时、12时、9时。(教师说学生拨,学生说学生拨。)

三、反馈深化练习

1、小军的一天

小朋友们会认会说也会拨时间了,真了不起!那能不能写下时间呢?我们去看看小军吧。小军也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一天的都在做些什么呢?咱们去看看。

课件出示:早上7时洗刷,上午8时读书,上午10时做课件操,12时吃午饭,晚上6时看电视,晚上9时睡觉。学生作业纸上完成填写。

2、过几时是几时

(1)老师中午12时吃饭,过一个小时要午休,你知道老师几时午休的吗?

(2)老师晚上7时吃饭,过三个小时要睡觉,你知道老师什么时候睡觉的吗?

3、一天中两个10时。为什么同是10时,一幅图是在上课,而另一幅图却是在睡觉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很多的钟表知识呢,小朋友课后向爸爸妈妈等再学更多的钟表知识,好吗?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一份你一天的时间安排表。

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1、认识负数:教材第1—6页例1—例4以及练习一

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11页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图片2:南京的气温是0摄氏度

师:南京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出示图片3:北京的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

师:和南京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

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的呢?

6、练一练

(2)小小气象记录员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练一练(p6的1、2两题)

三、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出示:+3,-3,40,-12,-400,-155,+8848

师: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四、练一练

2、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p6第3题。

3、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物体进行分类方法。

教学具准备:

1.录像

(1)商场外景镜头

(2)商场物品远景镜头(依次播放食品类、家电类、鞋类、文具类、服装类)

(3)商场物品近景镜头

①柜台物品

②售货员正在摆放文具

③显示摆放结果

2.商品柜台及相应物品。

3.学具袋(6袋不同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类。

(1)播放录像①商场外景镜头。

(2)播放录像②商场物品远景镜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通过看录像,使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很多种。

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从生活引入,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看录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学生相互叙述,使叙述在观察、思维、想像、交流中初步感知分类的方法。]

2.明确分类。

(1)播放录像③

商场物品近景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

揭示概念:像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学生结合所看录像说说什么是分类。

[通过学生观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意义,分类使生活更方便了,同时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就有数学。]

(2)猜一猜

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通过学生观察、猜测、思考,进一步理解并学会分类,体验成功,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摆一摆。

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

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从而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分类中初步体验分类的必要性。]

2.分一分,完成做一做。

(1)教师导语,说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通过亲手操作进一步体验分类。]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

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

[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5

教学内容:《整理房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525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教学。

2、能力目标: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3、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经历分类过程,能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或者是按自己定的标准分类。

教学重点: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体验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教具、学具准备:远教课件、分类实物、图片。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师:小朋友们,爱逛超市吗?那现在跟老师一起参观超市好吗?(请看)播放视频:首先出现瑞福隆超市。这么快就认出来了,可见小朋友们对这儿真是太熟悉了,这就是瑞福隆超市。想不想进里边看看?那一会儿可要仔细观察,看谁在看完之后能告诉大家你都看到了什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超市东西这么多,那么在物品的摆放上你们有什么感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学生熟悉的瑞福隆超市作为创设情境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1、用课件出示图片。

那淘气小朋友的房间,是不是也象超市这么整齐这么美呢?这就是淘气的房间,看了淘气的房间你有什么感觉?(的确太乱了,)那我们一起帮淘气整理房间好吗?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与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因为有了刚才超市整齐、美的对比,这里将淘气小朋友凌乱的房间展现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帮助小淘气整理房间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思考方法。

师:那你准备怎样整理呢?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小朋友说一说。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有助于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避免学生思维的搭便车现象。]

3、课件演示:整理房间

用课件演示整理的过程。刚才小朋友说把书、笔、文具盒放在一起,为什把它们放在一起呢?因为它们都是同一类的,是学习用品,那接着应该把什么和什么放在一起?(同时板书:学习用品、玩具、服装。)课件演示整齐的房间问小朋友,现在整齐了吗?你有什么感觉?

[让学生感受分类整理的好处]

4、小结。

小结:大家把学习用品放在了一起,把玩具放在一起,把衣服放在一起,把相同或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的方法就叫分类。(板书课题:分类)我们用分类的方法整理房间,使整个房间又干净又整齐。大家以后要养成自己动手整理房间的好习惯,做个勤快的好孩子。能做到吗?

[适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品德教育]

三、课堂练习。

1、整理两类事物。

(1)给动物涂色。(课件出示动物图片)

师:刚才我们整理了房间,现在我请大家看一看可爱的小动物,(课件演示课本第52页练一练第1题的图。)你们认识吗?一起说说它们的名字吧。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请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

师:你认为应该把哪些动物涂上颜色?把你的想法跟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哪个小朋友愿意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还有不同意见的吗?(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把小动物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会飞的,已涂上了颜色,一类是不会飞的。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会飞的动物有什么特点?那我们也学着会飞的动物飞一飞好吗?站起来飞吧!

[学生学动物飞,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2)、分水果蔬菜。(课件出示水果图片)

师:小朋友们爱吃水果和蔬菜吗?老师这准备了一些水果和蔬菜,瞧,这是--(边说边打乱贴在黑板的中间)。(学生齐说水果和蔬菜的名字)你能分清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两位朋友,一位是水果娃娃,一位是蔬菜娃娃,现在老师请两位小朋友上来,一个小朋友把水果图移到水果娃娃的下面,一个小朋友把蔬菜图移到蔬菜娃娃的下面,其他小朋友看一看,他们分对了吗?你们还喜欢吃哪些水果和蔬菜?(同学们吃过的蔬菜可真不少,蔬菜中含有很多维生素,对人非常有好处,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

2、整理多类事物。

(1)举牌游戏。

请小朋友看屏幕上都有什么?(课件演示课本第53页第3题的图)学生说物体的名字。老师还给每个物品编了号呢!看1、2、3一直到12号,现在我们要把这些物品分成3类,一类是玩具,一类是文具,一类是服装鞋帽(学习用品也叫做文具,穿的我们把它叫做服装鞋帽,)老师发给了小朋友3个牌子,一个上面写的是玩具,一个上面写的是文具,还有一个写的是服装鞋帽,(跟老师读一读。)牌子放下。下面我们一起做举牌游戏,请大家听清楚游戏规则,老师指一个物品你很快地想一想它是哪一类,老师说举牌你就把哪个牌子举起来,并把它说出来。明白了吗?

[采用开放式的教学,通过设置操作、游戏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进行活动,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小结:我们把这些东西分成了3类,哪3类呢?

[从一年级开始就逐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总结能力]

(2)自由分学具。

小朋友们,老师请你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学具篮里准备:圆片、三角形、正方形塑料片)把它们分类整理在白纸板上,分完了后,请看看你的同桌跟你分的一样吗?然后互相说说想法。

[这一部分通过学生独立操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受分类整理的过程,进一步培养主角意识。]

师:展台展示学生作品。请问,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提问几种不同的分法,注意让学生说出自己是如何定分类标准的。)

[通过对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3)找生活中的分类。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我们教室都有哪些人?你能根据今天学的知识,把教室里的人分分类吗?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分类现象呢?(课件演示生活中的分类现象)

[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寻找身边分类现象的活动,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

四、总结延伸。

1、小结:大家打开课本第52页和第53页,看看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我们今天帮助淘气整理了房间,还做了一些分类的小游戏,大家都知道了,要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好习惯,你能做到吗?

2、延伸:刚才我们用过的书、学具、牌子,全堆放在桌上,你们看看是不是有点乱?现在老师请大家把桌子上的东西,整理整理,比一比谁的动作更快!谁愿意说说你刚才是怎样整理的?你们看,桌面多么整洁呀,老师希望大家把今天学到的本领带回家,把自己的房间也整理整理,好吗?

[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桌子,这对养成学生有条理地整理事物会有帮助]

五、课后作业(任选一个)

1.整理自己的房间.

2.整理教室的卫生用具.

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6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分类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意识。

2、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确定分类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具准备:电脑课件,学生每人若干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分类(二)]

分类可以按什么来分?(板书:1、用途2、特征)

分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对我们来说最平常不过的整理书包就要用到分类。

二、整理书包激发分类的兴趣

1、让小朋友把书包里的书本倒在桌面上,动手分一分,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连的整理书包激发了学生动手分类的学习兴趣。

2、汇报

可能有两种分法:

(1)数学书与语文书放在一起;拼音本、写数本、生字本放在一起。反馈,这样分的请举手。

想一想,按什么来分?(书与本子不同用途)

(2)数学书与算术本写数本放在一起;语文书与拼音本生字本等放在一起。反馈,这样分的请举手。

想一想:按什么来分?(数学、语文学科特征)(板书、学科)

(3)肯定学生的分类结果。

三、练一练

1、人物分类体验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1)这儿有几个人(课件出示)想一想可以怎么分类,说给同桌听。

(2)谁来说一说按什么来分的?板书:(男、女)几号是男的?几号是女的?(板书号数)

按男女分就是按性别来分(板书)按性别分的请举手。

(3)按大人小孩分,学法同上。

(4)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有无戴眼镜,有无戴帽、头发颜色)

小朋友想到了很多种分类方法真棒!

2、帽子分类了解分类标准确定的多角度。

瞧!这是我们生活中都离不开的帽子(课件出示)请小朋友拿出学具袋里的漂亮帽子分类整理。

(1)谁愿意把结果拿上台展示。

①按什么标准来分?(颜色,板书)分成几类?(三类)说明分类不仅可以分成两类,还可以分成三类,甚至更多类。

②还有其它标准吗?(冬天戴的、夏天戴的)就是按不同用途来分。

③除了颜色、季节用途,想一想还有什么分类标准?(样式)

(2)小结:遇到问题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对于分类标准的确定也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前后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是重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下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是难点。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数字卡片,四驱赛车。

教学过程:

一、学前预备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室里(活动一)

同学们,在教室里你能说出你座位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吗?

2、数字卡片(活动二)

请10个同学,每人手里拿着数字卡,按1、2、3……的顺序站好,请你说说你前边的数字是几,你后边的数字又是几?你前边有几个数字,你后边是谁?你后边的数字又是几?你前边有几个数字,你后边有几个数字?

3、排队(活动三)

请出一组同学站好队,请你说说你前边是谁?你前边有几个人?你后边是谁?你后边有几个人?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1、森林运动会——跑步(多媒体课件)

(1)秋天时节,一年一度的森林运动会开始了,我们先来看跑步场上都有谁在比赛?(电脑显示)谁来说说它们的名次?

(2)请同学们再来说说谁在小鹿后面?小松鼠的前边是谁?

(3)如果5个小动物继续赛跑,其前后顺序有可能变化,请同学们说说将会怎样变化?在跑步场上,小兔子接受了上次跑步骄傲失败的教训,这次它使了了全身的力气,它会跑第几名?大家(小组讨论)。

(4)我们也来一个跑步比赛。(赛跑活动)。

2、森林运动场的第二赛场——赛车场。

(1)赛车运动员都有哪几位呢?

(2)就目前的比赛情况,谁排在最前边?谁排最后边?2号车是第几名?5号车是第几名?3号车在几号车的前面?在几号车的后面?

3、(1)师:比赛继续进行,糟糕!排在第一的2号车出现了故障,怎么办?

师:赛车场上,小猫的汽车突然出了问题,你们猜猜看,谁会是第一,它的后边又是谁呢?

(2)想一想,你们能提出来什么问题?

4、赛车比赛(准备5辆四驱赛车)

请五名同学进行赛车比赛,5名同学的赛车的名次会不断变化,请同学们及时说出他们的名次,还要说出这个同学的前边是谁,后边是谁?(师生共同活动)。

三、巩固练习,扩展思维。第63页的2、3题。

四、思维创造训练

第63页的“数学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地编故事)。

请同学们看图编故事,开始小兔和乌龟谁在前谁在后?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各种活动,体会用前、后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前、后来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希望同学们在平时多注意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精品]最新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1000字(集锦11篇)


作为老师应该对教学内容持有谨慎的态度。为了在课堂上更为顺利的教学,老师常常会提前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您有搜集过优秀的教案模板吗?你可以读一下编辑整理的最新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 篇1

[教材简析]

教材安排了三次统计活动,让学生学习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初步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例题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物生日聚会的情境提出问题,体现生活里需要统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接着通过分类理一理,出现象形统计图,使学生认识它,并依据它描述分类整理的结果;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分类整理花的朵数,并引入简单的统计表,让学生用数据表示分类整理的结果。想想做做让学生调查本小组的小朋友各爱吃哪一种水果,统计爱吃每种水果的人数,填入统计表。这样安排,意在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经历和体会整理简单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喜爱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

学习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能进行有序观察和有条理地思考,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教学重点]:

1、通过实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3、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感受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

4、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题。

[教学难点]:

1、学生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中。

2、组织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合作。

[教学准备]:动物图象、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加大象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吗(显示大象图像,并伴音:小朋友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特别高兴,妈妈告诉我,待会儿会有很多客人来为我庆祝生日。看,它们来了!显示:小动物们戴着面具唱着生日歌依次出现。)

师: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答:我想知道它们是谁我想知道每一种动物有几只?)

二、实践操作,初步体验统计

师:是呀,大象家来了那么多客人,它们都是谁呢?分别有几只呢下面,请同学们帮助大象对来的客人做好登记。一个客人就拿张相应的动物头像贴在吹塑纸上。(显示:动物客人依次揭开面具)学生摆动物头像。

学生摆完后,师: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呢

生:大象家来了小狗、小猴、小猪。

师:他们分别有几只呢?

生:小猴有5只、小狗有4只,小猪有3只。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方法能一下子清楚地知道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分别有几只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引导学生想出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分类统计的方法。

师: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好不好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小组合作,先讨论怎么分,怎样排,然后动手理一理。

学生学习小组讨论、操作,然后教师把每一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一组排得最整齐、最漂亮呢(师为最漂亮的小组发一颗星。)

学生进行评价。引出课本第62页例图,请小朋友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横线下面的括号里。(学生在书上完成。)

师: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有这么多发现,都是通过我们自己动手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得到的。刚才我们做的这些就是统计。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分小组整理各种鲜花的朵数。

师讲述:客人们给大象送来了什么?(花)有没有关于花的问题想问别的小朋友呢?(花有哪些颜色?各有几朵?)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动手实践直观认识角。

教具与学具:

1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软体、一个大三角板、一个活动角等。

2学具:白纸2张、剪刀、尺子、小圆片、小纸条、三角板、一个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T:小朋友,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角,探索角的秘密。

现在我们先一起来观看一段录象。

(师生一起观看录象)

小朋友,刚才的录象你们发现了上面都有什么了呢?(角)

[出示综合图]

T: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了那么多角,那么从这幅图中,你能找到角吗?

A:找角,与同桌说说。

B:汇报。

T:小朋友,你们太厉害了,找到了这么多的角,那么在我们周围是否有角的影子呢?你能找到吗?

A:在小组内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角?

B:派小组代表汇报,均可补充。

二导入探究,学习新知。

(一)认识角

T:小朋友,你们刚才找到了好多的角,有一些老师都还没发现到,你们平

时的观察很仔细,很细心,给每一个小组往上爬一格。

现在请每个小朋友从桌面上找出一个角来。

A:找角

B:指出你找到的角再哪?汇报。

T:小朋友,老师终于知道角是怎样的,(教师画一点)原来是这样的。

A:学生判断

B:汇报

(学生判断错了,应该还要两条线)

哦,原来还要两条线。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些负面的解题,让学生再次进行判断,逐步形成角的意识。)

A:再次判断。

B:汇报:两条线要和那个点相连在一起。

[出示课件]

顶点

T:小朋友,我们把这两条线取个名字,叫边,这个点叫顶点。通常为了方便说出这个角,我们就记作:1。读作:角1。

(教师演示如何画小弧号:从上一条边往小一条边画一个小弧号,然后在旁边标上1。)

(二)第一次尝试练习。

A:独立思考,与同桌交流哪些是角哪些不是?WHY?

B:汇报。

(三)角大小的认识

T:小朋友,现在拿出你们桌上的圆片,有的同学是大圆片,有的同学是小圆片,然后想办法折出一个角。

A:动手折。

B:同桌(大、小)两人相互比一比,谁折的角大?谁小?

T:小朋友,通过刚才折角比角,我们发现了角有大小,对吧,那么,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折角,好,我们把圆片对折,然后再对折,最后对折。

A:思考:同样折三次,同桌两人折的角,谁大谁小?

B:再次比一比。

C:汇报。

T:一样大,可是好象怎么看都是那个大圆片折出来的角大呀,你们能告诉陈老师角的大小与边有没有关系呢?

(生汇报)

哦,与边没关系,那么角的大小跟什么才有关系?拿出桌上的两根小棒。

A:利用这两根小棒,制做一个角,再小组内讨论,动手实践,角大小跟什么有关系?

B:汇报,小结。

角的大小与边没关系,而是与角的两边的张口有关系。

C:教师利用活动角及课件加以演示。

三实践活动。

T:小朋友,我们发现了角这么多的秘密后,不知道你们现在能作出一个角来吗?

A:小组为单位,交流:有几种方法?

B:小组汇报。

C:全班参与评价。

四第二次尝试练习。

T:小朋友,这堂课我们发现了角什么秘密呢?

A:汇报

哇,挖掘了这么多的秘密,智慧爷爷说想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 篇3

教学目的

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巩固对乘法的认识。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

2+2+2+2+2+2()()=()

2、看图先填空,再写乘法算式。

()个()相加

()()=()或()()=()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认识,今天我们上一节练习课。看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板书课题:练习8)

二、练习8

1、练习八1

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每堆有几个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出:这道题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独立完成第2小题,集体交流时提问:求一共多少个草莓就是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

2、练习八2

(1)出示第一小题图,指名说说图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

独立完成第2小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买3只狗一共用多少元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

3、练习八3

出示第3小题图,提问:图中画了些什么?每种分别有几处?每处有几个?

你能列出多少个乘法算式?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汇报结果,每一道乘法算式都要求学生说出是求几个几的和。

作业布置:机动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 篇4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数数;

【教学难点】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小棒、铅笔

【教学设计】

一、数铅笔

教师出示铅笔,比一比,谁数铅笔的方法多。

(学生可能会一根一根地数,十根十根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数。)

如果铅笔非常多,可以一根一根地数,一十一十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数。

二、说一说

1、圈一圈,数一数

2、问:下面画了几个圈?你怎样数比较快?

你是怎样数的?把你数的方法表示出来。

3、用圆圈圈起来。

4、请几名学生回答。

三、拨一拨

1、拿出计数器,做拨数游戏。

2、一个学生说数,另一个同学拨珠子,并说说方法。

(十位上拨____,表示____个十;个位上拨____,表示____几个一。)

四、练一练

1、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来。

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

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六十一)

八十五(八十六、八十七、八十八、八十九、九十)

九十五(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一百)

2、看谁数得快?

请同学们找出格子的规律,小组讨论。

(一个一个地数;移一移,再十个十个地数)

看谁的方法最好?

3、接力赛

找出女孩子数数的规律,男孩子按此规律接着往下说,看谁发现规律最快?

女生:34,36,38(相差2)

男生:40,42,44

女生:20,30,40(相差10)

男生:50,60,70

女生:45,50,55(相差5)

男生:60,65,70

女生:22,32,42(相差10)

男生:52,62,72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单项口算.

老师分别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用手势表示得数.

2.复习10以内连加、连减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回答.(说出各题的计算过程)

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知道连加、连减表示的意义,那么如果一个算式里面内有加法,又有减法,它又表示什么含义呢?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出示图片金鱼图】

鱼缸里有几条黑金鱼?有几条红金鱼?求共有几条金鱼?应该怎么算?(板书:)如果捞走2条,求还剩几条?怎么计算?(板书:)

(1)如果我们把刚才演示的内容用图来表示(贴例题图)你能叙述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吗?

(引导学生叙述题意:鱼缸里有4条黑金鱼,3条红金鱼,捞走2条,还剩几条?)

谁会列式?板书:

(2)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叫加减混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3)加减混全式题应该怎样计算呢?结合这道例题,谁来说一说?(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先算4加3等于7,再算7减2等于5.)板书: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计算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2.教学例2.

(1)出示图片鸽子图

你能说出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吗?(学生分组说一说图意,然后指名叙述:有4只鸽子在吃谷子,飞走了1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有多少只?)

(2)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

这也是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齐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5

3.比较质疑.

两道例题有什么不同?(一道是加在前,减在后,另一道是减在前,加在后)

说明:无论是加在前,还是减在前,只要有加有减都叫加减混合,计算加减混合算式与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前、后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使学生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三者相比的相对性。

教具、学具准备:第2页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做个游戏。咱们玩老鹰捉小鸡好不好?(师做母鸡,一生做老鹰,其他生做小鸡)

二、学习新知:

1、师生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2、师提问:我的后面是谁?

生1:是xxx。

生2:是班里的很多小朋友。

我在谁的前面?我前面是谁?我后面的3位小朋友是谁?

3、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4、出示第2页主题图。

(1)自己根据图画提出问题。

(2)小组内解决问题。

(3)在书上填写。

三、练习:做一做第2题。

1、学生自己根据图意提出问题。

2、小组解决问题。

3、在书上填写。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 篇7

【教学设想与理念】

《认钟表》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数,理解大约几时的含义。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坚持这样的一个理念: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以下两点:

1、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首先,在课始通过猜谜来创设问题情境,紧接着,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创设了逛钟表店、逛大街的情境,领学生走入平时熟悉的生活情景,初步感知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使学生对时间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课中注意适时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探索新知保持浓厚的兴趣,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发生碰撞,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对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也能积极思考、积极讨论、积极交流。

再次,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原则,设计开放性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有熟悉。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因此,设计一些开放性活动,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多次开展交流、讨论,可以欣赏自己带来的闹钟,也可以向小组里的同学介绍自己的闹钟;又如:让学生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让同组的学生说说什么时刻了,拨得对不对;最后,又以小组为单位修钟表,每个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里开展评比,先评一评修得对不对,再评谁完成得最好,最后将最佳作品展示出来。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参与学习,学生的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和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数和大约几时。

2、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行为习惯。

3、通过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生活里需要认钟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教学难点】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对策】让学生通过拨一拨、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认识整时数和大约几时。

【教师准备】教具钟面两个、教具时针、分针各一根

【学生准备】自己的小钟面、水彩笔。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小朋友猜谜。

出示谜面。

①短腿腿,圆脸膛②兄弟三人齐上路

耳朵长在脑袋上有快有慢不停步

肚里声声滴答响走了三百六十日

提醒我们早起床没有走出玻璃铺

-------(打一生活用品)-------(打一生活用品)

学生猜谜,说出谜底。

2、老师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大街上、商店里逛一逛,欣赏各式各样的漂亮钟表。

出示各类钟表。

学生们欣赏各式钟表。

3、闹钟、手表的作用可大了,它们能告诉我们现在什么时间了,该干什么了。你们想学会这个本领吗?

请学生说说钟表的用处。

二、自主探索,体会领悟

1、认识钟面。

(1)出示一个钟面,问:钟面上有些什么?

学生观察后进行介绍,指出钟面上有四根针、还有1-12的数字、还有很多点。

(2)出示两个教具钟面。

学生按顺时针方向读1-12的数字,再请几个学生来指一指钟面上的6、8、10等等数字的位置。

(3)认识时针、分针,出示教具钟,让学生观察。指出:又短又粗的叫时针,又细又长的叫分针。(板书)

学生拿出自己的闹钟欣赏并指出时针和分针。

2、认识整时。

过渡:时针和分针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呢?

(1)出示例1的图片:这只钟和这块手表上表示的是什么时刻呢?

学生观察例1的两张图片,讨论各是什么时刻,再进行交流,说说怎么看出来的。

(2)出示教具钟面,教师拨几个时刻,学生说出是几时。

师生互动,教师拨,学生说。

(3)认识时间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出示例1的第三张图片,告诉学生这只钟上显示的也是5时。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也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

交流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表示方法,指名学生用这种方法表示几个时刻。

(4)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师:让我们去看看其他小朋友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看图说说什么时刻、谁、在干什么。再指名学生结合这题说说怎样看出是几时的。

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时针指着几,那时就是几时。

(5)你能在小钟上拨出3时吗?请你拨一个你喜欢的时刻,让别的小朋友来说说。

学生互动,拨时刻、说时刻,可以互相帮助,已经学会的学生教遇到困难的学生。

3、认识大约几时。

过渡:小明家离学校比较远,为了上学不迟到,早上7时一定要从家里出发。闹钟该怎么调呢?

(1)出示三个钟面。

学生仔细观察钟面,并展开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钟面上表示的各是几时。

(2)教师小结:时针指着7,分针马上要指着12或刚过12,我们可以说大约7时。(板书:大约7时)

学生感悟大约7时与7时的不同,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平时早上大约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的,感知生活要有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3)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看图,说说各是几时。

三、实践应用,巩固内化

1、议一议。

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

过渡:有一天,老师听到两个小朋友在争论一件和时间有关的事,小明说10时的时候他在上第二节课,小红说10时的时候她在床上已经睡着了。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再交流自己的想法。

2、画一画。

过渡:丁丁是个小马虎,画了几个钟面想考考大家,可是不是少画了这个就是少画了那个,到底少画了什么呢?我们赶紧去看看,帮丁丁改过来。

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给每位学生发一个钟面,学生动手画上缺的时针或分针,小组里评议谁画对了,谁画错了,谁画得最好,展示最佳作品。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上得真愉快,小朋友们一定学会了很多知识,谁来介绍一下,给我们今天学的知识起个题目。(板书课题)

请学生交流。送学生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要做珍惜时间,好学上进的学生。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单项口算.

老师分别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用手势表示得数.

2.复习10以内连加、连减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回答.(说出各题的计算过程)

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知道连加、连减表示的意义,那么如果一个算式里面内有加法,又有减法,它又表示什么含义呢?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出示图片金鱼图】

鱼缸里有几条黑金鱼?有几条红金鱼?求共有几条金鱼?应该怎么算?(板书:)如果捞走2条,求还剩几条?怎么计算?(板书:)

(1)如果我们把刚才演示的内容用图来表示(贴例题图)你能叙述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吗?

(引导学生叙述题意:鱼缸里有4条黑金鱼,3条红金鱼,捞走2条,还剩几条?)

谁会列式?板书:

(2)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叫加减混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3)加减混全式题应该怎样计算呢?结合这道例题,谁来说一说?(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先算4加3等于7,再算7减2等于5.)板书: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计算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2.教学例2.

(1)出示图片鸽子图

你能说出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吗?(学生分组说一说图意,然后指名叙述:有4只鸽子在吃谷子,飞走了1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有多少只?)

(2)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

这也是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齐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5

3.比较质疑.

两道例题有什么不同?(一道是加在前,减在后,另一道是减在前,加在后)

说明:无论是加在前,还是减在前,只要有加有减都叫加减混合,计算加减混合算式与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看算式摆学具:

出示: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请你用学具摆一摆.

2.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的做一做.

订正时说计算过程.

3.口算:(指名说答案,其他同学当裁判)

老师分别出示口算卡片:

4.竞赛:争做计算小能手.

每人一张小卷子,学生独立计算,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前五名完成的同学把卷子交到老师那里,全对的为计算小能手,其他同学订正后全对的第人发一朵小红花.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做加减混合式题要按什么顺序计算?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送信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

活动准备

标有数字0~10的信箱,写有算式(1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信

活动过程

1.在讲台上放上信箱.

2.发给每个学生一封信.

3.要求学生将手中的信送到相应的信箱中.

4.送信结束后,老师带全班同学检查有没有送错的信.

5.送对信的同学获合格邮递员称号.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坐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会读、写数字10.

2.使学生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

1.会数数量是10的物体,会读、写10.

2.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比较及10的组成.

教学难点

10的组成及写10.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投影仪、计数器、直尺、点子图、小棒、红花、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从1数到9,从9数到1.

2.填□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进行有关的思考教育.

学生观察图,看懂了什么?使学生明确:有10个人,10个气球.

2.出示有关印刷体10,启发学生10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用学具摆10个物体,多次感悟10是数出来的.

3.出示计数器,启发学生10是怎样得到的?

同桌或小组进行操作,使学生明确9再添1是10.

4.出示尺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同桌或小组进行操作.然后从1数到10,从10数到1,从2数到10,从10数到5

5.比较数的大小.

观察点子图,互相交流,并在○填写,用手势表示.说一说9小于10,10大于9.

6.10的组成.

(1)同桌同学用小棒摆一摆,把10根小棒分成两堆.学生填书.学生说一说,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2)进行对口令练习.

7.10的书写.

(1)教师指导10是一个数,由1和1组成,写成两笔.

(2)电脑演示动画10的写法,学生在书上田字格里练习写10.

三、巩固发展.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连线.

3.出示组成卡片.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数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知道了9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9在10的前面,10比0~9这几个数都大,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写1,右边写0.通过摆小棒,我们还知道了10的组成情况,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8□□

□9□7□

2.如果有10个草莓让你和爸爸、妈妈三人分吃,你会怎样分配呢?看有几种分法?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教案点评:

本节内容是在9的认识的基础进行教学的,因此在教学前先安排复习9以内的和9的组成,为学习新知识准备。

教学时注意抓住新旧知识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经验,体验新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直观到抽象,学生边摆小棒,边填写组成,并用语言表述使操作-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发展学生的思维。

练习时运用不同形式进行巩固发展,学生多次体验,有利学生掌握新知,并且激发学生学习数字的兴趣。

探究活动---手指游戏

游戏目的

熟练数10以内数.

游戏过程

教师与学生一起数手指,边数边比边说: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好朋友,花样变不完.伸出大拇指,我俩一样粗;伸出小拇指,你俩一样小:伸出一只手,中指最最高;伸出两只手,十指排排队.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 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式题.

教学难点

牢记前两个数计算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

2.看图列式计算.

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又走来几只小鸡?求一共有几只小鸡?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就要把吃米的3只小鸡和又走来的2只小鸡含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在吃米,走了几只?求还剩几只?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要用减法?(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整体5只里面去掉走了的2只小鸡,所以用减法计算.)

同学们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应用它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二、指导探索:

1.教学连加.

(1)理解连加的意义【出示图片小鸡图】

有几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几只?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3加2等于5)又走来1只,现在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5加1等于6)

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应该怎样叙述它的意思呢?(引导学生叙述题意:有3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2只小鸡,又走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有和他想法不一样的吗?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板书:

教师范读算式:3加2再加1等于几.

学生齐读算式.

说明: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叫连加.(板书:连加)

连加的算式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2)研究算法.

能直接算出结果吗?结合这道题的意思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先算再算.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 篇11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

2、教材简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5、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6、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二.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例11篇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形成切实可行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掌握教学进度,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的话题是本文的中心,如果您喜欢本网页请把它收藏起来!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1

《认识图形(二)》这一单元新课有3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变形这几个平面图形,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就是拼组图形,第三课时是七巧板的拼组。

反思本课的教学实施,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我认为比较成功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新课导入,可以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探究。

例如在导课的时候,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认识物体一课中认识了四种图形,它们都住在图形王国里(课件演示:出现宏伟的图形宫以及满天飞舞的各种各样的图形),现在请大家认一认,说一说。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王国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有平面图形家族,(课件演示――出示图形)谁认识它们?请介绍一下。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

二、引导操作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创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动脑和动手相结合,手是脑的老师,智慧出在手尖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操作探索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教学新课部分,我改变了“教师演示,学生当观众,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法,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尝试、去思考想象……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今天要认识的图形都住在立体图形上,你能想办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单独住到纸上吗?”

孩子们经过思考、讨论后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有的孩子说:“可以把这些盒子放在纸上,用铅笔沿着盒子周围画一圈。”有的孩子说:“可以沾一些印泥,再扣在纸上。”有的孩子说:“可以把纸包在盒子的周围,用手使劲折,就有一个图形的痕迹了。”还有的孩子说:“还可以把盒子放在纸张下面,用铅笔描……”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印或画一画?孩子们情趣高涨,纷纷回答“要”。于是教师提出自己动手画一画,通过动手,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以后将要改进的地方有:在放手让学生们画图形时,收放不能自如,还有学习图形拼组时,学生自己拼自己的,搞得到处都是纸,到处都是掉的七巧板,今后还要改进课堂,不能“放”的太过了。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材P116第1、2题,P118练习二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顾全册知识,建构知识结构的整体印象。

2、让学生在复习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会用数描述现实世界。

3、使学生能更熟练地数、读、写20以内的数,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进一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组成。

教学准备:

教具:计数器、小棒、练习题课件。

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你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

2、学生汇报,师总结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解决问题。

3、交待课题: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

二、复习。

(一)、数数、读数、写数。

1、有10个基本的数,任何数都是由它们组成的,请猜一猜、写一写。

2、举例:它们是数字也是数,可以表示物体的数量。如教室里有几展灯,用数字几表示。

3、出示数字卡片10~20,读出卡片上的数。

4、分别拿出13、20根小棒,并说说是怎样拿的?

5、出示0~20(数轴形式),看这列数,你能提出哪些有关的问题?

(复习数的大小比较、相邻数等。)

6、(课件出示)找规律填数:

A()9()()()1314B1012()()18()

C05()()()D()14()()()10()

7、P116第1题。独立完成。

(二)、基数、序数。

1、P116第2题。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2、圈一圈:数出14颗连续的珠子,把它们圈起来。

3、比一比:圈出的珠子和涂上色的第14颗珠子有什么不同?(前者表示所圈珠子的全部数量;后者表示这一颗珠子按顺序排列的位置。)

(三)、数的组成。

1、说一说:谁能很快说出5的组成?有什么窍门吗?

2、出示计数器,提问:我们认识了计数器上的哪些数位?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3、在计数器上分别表示6、10、17、20,请说出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思。

4、说一说:20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3个一和1个十组成几?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需要大家帮助?

四、课堂练习。

1、P118练习二十三第1题。独立完成。

2、P118练习二十三第2题。同桌做打电话游戏,巩固数的组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及自身的尝试活动认识钟面;初步了解时针、分针。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并能熟练认读这些时间。

3.结合日常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建立时间观念,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熟练地认识时间;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难点:整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钟)、学生(实物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联系师生情感。)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认知需要,揭示课题

(一)小小调查,引入课题:早上你是怎么起床的?(课件统计)

1.学生回答:某某叫的、自己醒的、用闹钟闹的、我看时间(表)、其它

2.教师归纳几种情况,进行统计。

3.从我们的统计中可以看出,怎样起床的人最多?怎样起床的人最少?

(二)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能自己按时起床的小朋友可真能干!他们是用什么知道时间的?(用闹钟、看表知道时间。)大家愿不愿意和他们一样,也通过认钟、表来知道时间,能够自己按时起床,都成为生活中的小能人!(愿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细观察、勤操作,多种感观参与认识

(一)认识钟面

1.寻找生活中的钟表

(1)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钟表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6~67页丰收的果园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日常生产、生活中存在着数学问题。

2.复习已经学习的数和计算,以及方位等有关内容,培养学生初步提问题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三、教学准备:

1、课前请小朋友去参观丰收的果园

2、制作丰收的果园主题图课件、扁豆博士电脑动画、小萝卜、番茄、小动物等头饰若干、评比表一张、红花若干等。

3、情境模拟一个丰收的果园的场景(苹果数5棵、梨树4棵)、算式水果、水果篮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趣:秋天到了,丰收的果园里可好玩了,小朋友们,你们想去吗(想)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去的时候一定要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人人都来当环保小卫士好吗那我们就出发吧!学生边表演边唱: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果园[课始创设情境,学生边表演边唱,既组织了教学,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全课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学习基调。]

(二)初步交流,学习新知

1、创设动态情境揭题,获取新知

①(播放课件:丰收的果园主题图,并揭题)小朋友们好,欢迎你们光临丰收的果园。你们瞧,迎面向我们走来了一队运水果的车队,它们都是谁呀?(课件依次播放小动物车队)请学生回答。

②小朋友们观察地仔细,回答扁豆博士提出的问题:①小猫的前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后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学生回答)

②运苹果的车有〔〕辆,是哪几辆?苹果一共有〔〕筐?请小朋友上台数一数,并说出算式,教师板书:3+3+3=9

③运梨子的车有〔〕辆?是哪几辆?梨子一共有〔〕筐?请学生上台数给大家看,并列式:2+2+2+2=8

[通过电教媒体,借助学生喜爱的动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巧妙地揭示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

2、情境表演:认识方位

1.由两位学生扮演小萝卜、番茄进行表演

(学生甲扮演小萝卜哭着从左边上台):果园太大了,我辨不清方向了,怎么办呀?呜呜呜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课本第55页及第59、60页的1-6题

教学目的:1、通过动手操作,熟练掌握8和9的组成,为8、9

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有规律的掌握8、9的组成。

教学用具:教具一箱、学具一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拍手游戏6、7的组成。

师:凑成6。我拍2,生:我拍4。

2、口算7以内的加减法。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8、9的组成。板书课题。

二、新授。

1、8的组成。

(1)让学生拿出8个五角星,把它们分成两堆,看有几种分法?

(2)学生汇报,师板书。

(1)这7种你只要记住哪几种就可以全部记住。整理得出: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材说明

教材说明

1.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这些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2.教科书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这是一个富裕的乡中心小学,校园内有飘扬的国旗、高大的教学楼,还有和蔼的老师、活泼的学生,还有小小气象站等;校园外有高耸的大楼、飞翔的鸽子,路边有葱郁的树木,美丽的农舍等。图中每种数量的事物不止一种(如数量是1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还有一座教学楼等),为的是给数数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通过让学生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各种人和物的具体数量见下表。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

2.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正确进行减法计算.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减法的意义,会计算减法.

教学难点

正确确定被减数.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出示:

学生填空,说数的分解.

问:你能根据2和3的组成情况列出几道加法算式吗?

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1+1=22+1=3

问:2+1=3表示什么意思?

师:除了加法以外,你还知道有什么算法?

生:减法、乘法、除法.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减法好不好?(板书课题:减法的初步认识)

学习新知

1.调出学生原有知识经验

师:有关减法的知识,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知道得真不少!老师也想把自己知道的和你们进行交流,可以吗?学习减法首先就要认识一位新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对,它就是减号(出示-),减号表示去掉的意思.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做减法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减法.

2.建立减法概念

演示动画减法的初步认识

师:这个小女孩儿手里拿着几个气球?

继续演示动画减法的初步认识

问:她不小心,怎么样了?

生:飞走了1个.

问:还剩几个?

师:小女孩儿原来有两个气球,飞走了1个,求还剩几个?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对!要用减法.

边演示边讲解边板书:原来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就是从2个里面去掉1个,应该用2-1.

问:2表示什么?

师:是从总数2里面去掉一部分,所以要把2写在减号的前面.

问:2个气球,飞走1个,还剩几个?

生:还剩1个.

师:所以2减1就等于1(板书:=1).

问:谁会读这个算式?

学生试读.

问:2-1=1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从总数2里面去掉飞走的部分1,还剩另一部分1.

3.进一步理解减法

(1)继续演示动画减法的初步认识

师:一共有几只小鸡?

边演示边讲解:去掉了1只小鸡,虚线圈表示走了,去掉的意思.

问:求还剩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谁会列算式?

板书:3-1=2

问:3表示什么?1和2呢?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继续演示动画减法的初步认识

师:请你先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然后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问,你是怎么想的?

4.摆一摆、说一说

摆3个圆片,去掉2个,还剩1个,3-2=1.

摆3个圆片,去掉1个,还剩2个,3-1=2.

5.总结算法

师:如果不摆学具、不看图,怎样想减法的得数?

3-2=□想:3可以分成2和几,3可以分成2和1,所以3-2=1.

巩固练习

1.看图说图意,然后列式计算.

问:为什么用减法?你是怎么想的?

2.直接写得数

2-1=□3-1=□3-2=□

3.游戏:摘苹果(详见探究活动)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情况下要用减法?怎么计算减法的得数?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板书设计

减法的初步认识

【板书设计】

【应用说明】

通过主题图画引导学生明确题意,提问:小朋友原来有几个气球?飞走了几个?还剩几个?谁能完整地说一遍?随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11(数字间稍微空开一些).

教师讲述:飞走了1个就要去掉一个,去掉也可以说成减去.从2里面减去1个,可以在2和1中间写-(板书),-是减号(板书减号).2减1就是从2里面减去一个,那么2减1得几?随着学生回答板书:=1.当学生熟悉了算式后,教师小结:所以这道题用减法计算.同时板书课题减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数的初步认识》,课本第7、8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2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1和2。

2.使学生掌握2的组成,初步认识符号。

3.结合插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画挂图、实物图片、计数器、画好四字格的小黑板等。

学生准备学具:小棒、2个小圆形等。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教育:检查学生课前的准备工作。

二、新课

教师:上节课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认识了数学知识,我们知道了数学知识呀非常的有用,小朋友们也兴致勃勃的告诉老师说要把数学知识学好,但是怎样才能把数学知识学好呢?那首先呢就应该从数字的认识学起,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习认数、写数、还有许多新知识。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听得最认真,最会动脑筋,学得最好。

1.1的认识。

(l)数数量是1的物体。

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为小朋友介绍一位新朋友:

①出示主题画挂图或让学生打开书,看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学习的一页。告诉学生:这个小朋友呀兰兰,她可是一个乖孩子哟,今天她就要和咱们一起来学习,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和饿她比一比看谁最会学习了。

②提问:

数一数这幅图里有几个小朋友?小朋友坐的姿势和拿笔的姿势好不好?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

还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1?

②出示小鹿圈,提问:

谁能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小鹿圈的外面画一个圈。

圈里有几只小鹿?

③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拨一个珠子,提问:

我拨了几个珠子?

④学生操作。提问:

请你在自己的桌子上摆出1根小棒。

请你举起1枝铅笔。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看到图上有1个小朋友正在学习,还有1张桌子,1把椅子,1本书,1个铅笔盒,1枝笔,田里有1只小鹿,在计数器上拨了1个珠子,这些人或物的数量都是几呢?(让学生齐答)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说,咱们能把这些人和物体数出来,还能用计算器把她们的个数拨出来,但是咱们用什么来把它表示出来呢?(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动脑筋想一想,说一说)然后老师引出数字1。

(2)认数字1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1字,然后解释:这个1呀,是一个数字,它的名字呢就叫1用数字1呀就可以把咱们刚才数的那些物体数量表示出来了。再让学生看教科书第7页中间的1字,告诉学生这些都是1字。

(3)写数字1

老师:小朋友们已经认识这个数字1了,但是你们会写吗?不会写也没关系只要愿意来试一试的都可以上来,现在老师就把黑板让给小朋友们。(学生写的1也许会存在大小、长短不一的情况,根据这种情况,老师可以说:学生写的1小朋友们还是挺不错的,都很聪明,老师还没教小朋友们,小朋友们就会写了,但是你们发现没有,你们的1有的长有的短,大小不一,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很不规范呢?那怎么办呢?老师引出田字格)。

指导学生在四字格里写1。告诉学生1要写在田字格的左边格里,再边讲边示范1的写法:从左半格靠近虚线的地方起笔,向左稍斜一些,写到左下边止笔。笔迹要写直。

让学生举起右手,伸出食指,按照1的笔顺带领学生书空两遍。

让学生在教科书第7页下面的写字练习格里,按虚线描数字1、教师注意巡视,予以指导。

2.2的认识。

(1)数数量是2的物体。

①出示主题画挂图或让学生打开书,找到有两个小朋友在玩飞机模型的一页。提问:

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画的是什么?你们喜欢飞机模型吗?

图上有几个小朋友?还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2?

②出示小鸭图,提问:这里有几只小鸭?

③提问:谁还能说一说,在咱们的生活周围,你见过的数量是2的还有哪些东西?

教师小结:我们看到图上有2个小朋友,2架飞机模型,2只小鸟,还有2只小鸭子,人有2只手,自行车有2个车轮等等。怎样用数字表示呢?

(2)认数字2。

教师在黑板上写2然后出示准备好的写有2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2。

教师指黑板上的2字,解释这就是数字2,用它就可以表示数量是2的物体了。

提问:谁能说一说2的字形像什么?(先让学生自己发现,然后再指出2的字形像鸭子,帮助学生记忆。)

(3)写数字2。

教师在田字格内示范2的写法。

让学生举起右手,伸出食指,按照教师在黑板上写好的2字的笔顺,带领学生进行书空练习,再在桌子上空写两遍,让学生把2的笔顺练熟。

指导学生在四字格内写2。教师要把起笔、拐弯、止笔处一演示清楚,让学生在教科书第8页下边第一行的字格里描写数字2,教师行间巡视,及时指导。

(4)教学1和2的顺序。

①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拨1个珠子,提问。

这是几个珠子?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拨上1个珠子,并提问:

现在有几个珠子?

教师说明:l个珠子再添上1个珠子就是2个珠子。

②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小圆形(或其它实物图)。教师边说要求边指导学生摆,先摆1个,再摆1个。提问:

先摆1个小圆形,又添上1个小圆形,现在有几个小圆形?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2是由1添上1得到的。

③教师在黑板贴上画有一只小鸭的图片,

提问:这里有几只小鸭?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的下面写1。

在上面那一只小鸭旁边再贴上一只小鸭图,提问:现在这里有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在只小鸭图下面写2。

教师:现在1和2排好队了,你能说出1的后面一个数是几吗?2的前面一个数呢?让学生自主观察,学习。

(5)比较1和2的大小。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水果苹果(老师可以说小朋友们,看到了老师手里的水果了吧你们想不想尝一尝呢,那只要小朋友门一会儿积极的动脑筋,老师下课后就把她作为奖品,给那些最会动脑筋的小朋友)。

然后先在左手拿2苹果,提问:这是几个苹果?学生回答后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在黑板上写上一个数字2,再在右手拿1个苹果,提问:这是几个苹果?也肯定学生的回答,在2的右边写上1。

提问:2个苹果和1个苹果相比,谁多?学生回答后,教师肯定2比1多。

教师:2比1多,平常我们就说2大于1。2大于1怎样写又好写又清楚呢?在2和1的中间画一个符号,开口朝着2,教师边讲边板书2>l,并带领学生读两遍2大于1。

三.巩固练习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1和2。

把预先准备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自愿到讲台上来,在图片的下面的小括号里,写上图片上物体数量(1或2)

出示数字卡片1和2,分别让学生读一读。

提问:2和1比,谁大?外出示卡片2>1,提问:它表示2大于几?

让学生在教科书第8页下面四字格里练习写1和2,先描,后独立写,对于写得好的给予表扬。

四.本节课的总结:

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的将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最后,给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在课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字1和2,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下去收集资料看哪一组收集的最多。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经历初步认识倍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倍的含义,经过自己探索,找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在认识倍的数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星星图让学生观察。提问:在美丽的夜空中,有什么?数数金星有几颗?(2颗)蓝星有几个2颗?(2个2颗)2个2是多少?你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2=4)再数数红星有几个2颗?(3个2颗)3个2颗是多少?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2=6)

2、小结:求几个几相加得多少,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

3、谈话:这些星星这么美,想摘吗?只要你肯动脑筋,你就能摘下它。

二、学习新课

1、教学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3倍。

(1)(出示图片)谈话:春天来了,公园里真美呀!看,花坛里开出了什么花?(板书:蓝花有2朵)黄花和蓝花一样2朵2朵地开出来了,开了几个2朵?(3个2朵)为了能清楚地看出黄花和蓝花的关系,我们来摆一摆,好吗?

(2)小朋友用蓝、黄花片进行操作。

(3)指名到黑板上摆。数一数,黄花摆了几个2朵?

(4)讲解: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这时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出示这句话,并让学生读。

(5)同桌互相说说为什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2、巩固对倍的认识。

(1)谈话:小明有3本书,小红有2个3本,(出示图)这时我们可以说小红的书是小明的几倍?(学生回答,并说说为什么。)

(2)谈话:妈妈买了4个苹果,草莓有4个4,(出示图)这时谁又能用倍来说一句话。(指名回答,并说说为什么。)

3、教学计算黄花的朵数。

提问:要求黄花有几朵?怎样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你怎么想到用乘法计算的?

4、教学计算红花的朵数。

(1)谈话:红花也和蓝花一样,2朵2朵地开出来了,开了几个2朵?(4个2朵)现在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2)学生操作学具,同桌合作讨论,讨论好的打开书列算式。

(3)反馈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摆的,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朋友这么了不起,把米老鼠也吸引过来了,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请把书翻到第82页,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学生填写在书上后提问:为什么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4倍?如果红带子再添上2段,现在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几倍?如果红带子仍然是4段,绿带子添上1段。那么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几倍?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看,又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小熊贝贝,它想出一道题目考考大家,愿意接受考验吗?把书翻到第83页,做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检查。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自己摆道具,填括号,写算式。做完后,一人报结果,全班学生一起订正。

4、拍手游戏。

请一位学生拍2下,教师拍6下,让该学生说说老师拍的是自己的几倍。然后采用教师说要求、学生拍手,学生说要求、教师拍手,同桌互拍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

5、数星星。

谈话:小朋友这节课上的表现都很棒,看看哪些小朋友摘到了星星。上来排排队。

(1)数一数金星、红星、蓝星各有几颗。

(2)你会用今天学的倍说一句话吗?

三、课堂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顾全册知识,建构知识结构的整体印象。

2、让学生在复习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会用数描述现实世界。

3、使学生能更熟练地数、读、写20以内的数,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进一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组成。

教学准备:

教具:计数器、小棒、练习题课件。

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你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

2、学生汇报,师总结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解决问题。

3、交待课题: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

二、复习。

(一)、数数、读数、写数。

1、有10个基本的数,任何数都是由它们组成的,请猜一猜、写一写。

2、举例:它们是数字也是数,可以表示物体的数量。如教室里有几展灯,用数字几表示。

3、出示数字卡片10~20,读出卡片上的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页的内容,第21页第5题、第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主题图;图片:9只小猴、4个梨、3个挑、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认读1~5各数

(二)排序

1.教师报数请学生拿:2、5、3、1、4。

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备课教案1


课题

0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10页的例1、例2、例3,课堂活动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

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规范整洁地书写0。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来感知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跳远起点条和一把长米尺。1——5的数字卡片。

谈话导入。

师: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他是谁?(利用投影仪出示例1,同时指导学生翻开课本第10页)

师:从图中你能看出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的意思。)

新授。

教学第一种含义。

揭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东东原来有几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生:用数字2表示。(边说边举出数字卡片2。)

师:后来,东东的气球全飞走了,用什么数字表示呢?(是根据课堂中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

师:气球全飞走了,一个也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教师板书:0的认识。)

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教师竖起2根手指,问:这可以表示数字几?

师: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也没有竖起来,这时指头的个数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大家能想办法用桌上的文具、书包里的书或其他东西表示“0”吗?

学生充分联想,利用手里的一切东西来表示“0”。

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例2)

揭示第二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让学生观察。

师: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学生从前往后读0——5,体会数越大离0越远。

师: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的长度,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物体的长度就越长。

(知道学生试着比较铅笔和橡皮擦的长度。)

师强调:量东西的长度时,“0”就是表示起点。

学生活动,体验起点。

师: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用长米尺示范性地量,说出大概远近,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事先在教室的前面地上贴上“0”起点纸条。)

指名学生到教室前面从老师设好的“0”起点起跳,比赛跳远。

说说怎样比才公平。(起点一样,都从0起点跳才公平。)

教学书写0。新课标第一网

观察0的写法,说说要写好“0”应注意什么?

教师边总结边示范写“0”。

学生跟着书空。然后全班同学在书上第10页描写“0”,最后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全班同学评价谁有缺点。

课堂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0——11页的第1、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说一说。师:想想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0,它表示什么意思?

数方格填空。

学生独立填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上往下,你发现了什么?从左往右,从右往左,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组汇报交流。

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1——5的认识之1——5各数的数、说、认

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的例1、例2、例3,课堂活动的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学会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数一数,说一说。

出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

认读1——5各数。

根据学生所说数字贴出卡片1——5,学生认读。

师说数,生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反馈实践。

师说数,生摆小棒。

你还能用其它方式表示吗?

感知数的顺序。

摆小圆片,边摆边数,逐步感知1——5的顺序。

整体感知。

出示点子图,打乱顺序摆在黑板上,师:大家来给他们排排队,先在小组里商量商量。

小组讨论后,请一个小组上台摆摆,并说说理由。

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开放性活动。

引导学生看书本第8页的例3。师:例3中的“2”表示什么?

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告诉你周围的小朋友。

猜谜游戏。

师生互动:这个书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呢?

小组互动。

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告诉小伙伴你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总结。

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1——5各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8页例4,第9页课堂活动第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生的比、画等活动,使学生感知1——5各数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数序的排列。

使学生在数数的基础上会读,会写1——5各数。

通过课堂活动中的数、写、圈、摆,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画、数、写、圈、摆等活动让学生愉快学习,掌握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数字卡片,小棒。

复习旧知。

复习数数。

新授。

教写“1”。

师:你能用手指表示1吗?

引导学生伸出1个手指。

师:如果用画圈来表示1的话,要画几个圈?

教师指导学生看例4,并用投影仪出示数字1。

师:请小朋友读一读1,并仔细观察1的写法,看看1像什么?

生:1像小棒。

师:它在田字格里是怎样放的?

师边写边指导写法。

然后让学生书空1,再让学生在第8页“写一写”中沿虚线描1,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学生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

教写“2——5“。(方法同教写“1”。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

放手让学生独立写1——5各数。

学生独立书写。

小组中交流并评选出最好的书写参加全班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课堂活动。

数一数,写一写。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注意强调学生的书写习惯。

集体交流反馈。

圈一圈,写一写。

教师帮助学生弄懂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集体反馈。(注意圈法的多样化。)

总结

师总结: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学会了1——5各数的写法,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姿势的正确。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5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21页的例1、例2,课本第22页的例3、例4以及课堂活动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两个连续性画面,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意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减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过程与方法

是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小棒、投影仪、5粒葡萄。

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喜欢玩什么游戏啊?

有3个小朋友喜欢荡秋千,我们一起看一看。指导学生看课本第21页的例1。

新授。

减法的含义。

引导学生观察例1的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引出减法。

图中本来有3个小朋友荡秋千,后来走了一个,还有几个小朋友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让学生试着做一做。)

师:三个小朋友走了一个,就是原来的三个去掉一个,我们用减法算式来表示:3–1=2(板书)

师:我们来认识新的符号“-”,读作减号,整个算式读作:3减1等于2。

师领读,生跟读。

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3–1=2是什么意思?

探索算法的多样化。

摆一摆。

师:大家拿出5根小棒,然后再从5根中拿走2根,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小棒。)

师:根据刚才摆、拿小棒的过程,你能提出个数学问题吗?

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5–2。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算一算,写一写。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集体交流。

说一说,算一算。

观察图,说说图意。

解决问题。

师:看看第一个小朋友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答吗?师:请小朋友解答问题,想想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和共同之处。

比较、分析。

比较这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课堂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第1、第2题。

说图意,列算式。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交流。

总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

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通过具体直观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感受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许多计算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圆片若干个、小棒。

创设情境,理解加法含义。

指导看课本18页图,创设情境。师:图中画了什么?

理解加法含义。师:2辆车和一辆车合起来是几辆车?你怎么知道的?

师根据学生回答指明:把两部分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5以内的加法。(板书:5以内的加法)

认识加号。

师:在数学上,2和1加起来,用“+“表示,等于3用”=“表示。

板书:2+1=3

读作:2加1等于3。

师领读,生跟读。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符号,你准备怎样记住它?

合作交流,探索算法的多样化。

摆一摆。

师:请拿出学具圆片。先摆3个圆片,再摆2个圆片,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圆片?你怎样列式?

生:3+2=5

小组合作,探讨算法的多样化。

师:3加2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

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算一算,写一写。

师:刚才大家想出那么多的计算方法,下面,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田字格中的3个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注意个别指导以及观察各学生的计算能力。

集体反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一图两式,体会加法交换律。

1、引导学生观察图,提出数学问题。

2、观察对比,找出规律。

师:一共有几枝铅笔,你会列算式吗?(引导学生说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大家观察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课堂活动。

说一说,填一填。

先让学生说说题意,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

画一画,算一算。

教师帮助学生弄懂图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集体反馈,订正。

看图填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互相交流。

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

学生独立操作、思考。

小组合作交流,看看一共能写出几个不同的算式。

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总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的例5,课堂活动的第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通过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使学生能熟练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动手操作来感知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数字卡片、5根小棒。

复习旧知。

复习写数。

新授。

创设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把5根小棒分成两堆,看谁的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动手分一分,师巡视指导。)

交流展示。

指名让分法不同的学生到投影仪前展示。

师: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看起来有点乱,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把每种分法都想出来,一个也不落下?同桌商量一下。

(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

师:老师发现有同学有一种好办法,下面请他来教大家。

学生展示按顺序分。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边说边自己按顺序分一分。

小结。

我们通过分小棒得到了5的组成,以后凡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出其中的规律,想出更好的办法。

小组学习4、3和2的组成。

学生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汇报展示。

课堂活动

出示课堂活动第3题,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有困难可以向同桌或老师请求帮助。)

反馈、集体评议。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先与同桌交流,再回家与父母交流。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比较

教学内容:课本第12——13页的例1、例2、例3,课本第14页的课堂活动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过程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和实践活动来感知数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蜜蜂、花朵的图片,圆片,小正方形。符号卡片,小棒,三角形。

导入。

指导看情境图1。

新授。

数一数。

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比一比。

引导观察,初步感知同样多。

师:花丛中有3朵盛开的花,有3只小蜜蜂在采蜜。(教师边讲解边出示蜜蜂图和花朵图,并把它们一一对应好。)

师:蜜蜂和花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答。

师:蜜蜂和花一个对一个,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蜜蜂和花同样多,用算式表示是:

3=3

学生认识“=”,书空后齐读。

动手操作,理解“多“和“少”。

师:蜻蜓和蜜蜂比,谁多,谁少?大家拿出圆片和三角形分别代表蜻蜓和蜜蜂摆一摆。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

学生反馈:蜻蜓比蜜蜂多,因为摆的时候有一只蜻蜓多出来了。

师:蜻蜓比蜜蜂多,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4》3

学生认识“》“,学生跟着老师书空,齐读。

师:蜻蜓比蜜蜂多,还可以怎么说?

引导学生说出:蜜蜂比蜻蜓少。

师:蜜蜂3只,蜻蜓4只,蜜蜂比蜻蜓少,可以写作:

3《4

学生认识“〈“号,跟着老师书空,然后齐读。

同桌讨论:大于号,小于号有什么不同?

写一写。

学生先描红,然后在田字格中独立书写符号。

摆一摆,填一填。

师:请小朋友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5个三角形,想一想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让学生独立完成书本第13页例3。)

小组交流,读一读3〈5和5〉3。

师强调: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开口都向着大的数。

应用拓展。

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一个同学摆,同桌摆的和他同样多。

同桌合作,一个摆的多,一个摆的少,并用几大于几和几小于几说一句话。

2、说出你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课堂活动。

看图填数。学生看图,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比多少,填一填。先说一说,数一数,图上画着什么,有多少?然后学生独立填一填,同桌交流。

游戏。教师先作示范,同桌之间玩游戏。

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同桌交流。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比一比

教学内容::课本第5页的比一比及第6页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的高矮、长短、大小及多少,以及会判断物体的高矮、长短、大小及多少。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初步比较物体高矮、长短、大小及多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五角星、纸袋、各种文具。卡片。

复习旧知。

数数

新授。

教学高矮。

创设情境。

在黑板上方贴一个五角星,下放也贴一个五角星,师:谁愿意把黑板上的五角星摘下来?

为什么小朋友只能摘下下面那个五角星,老师能摘下上面那个?

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请两个差不多高的同学站在讲台两端,问:大家能看出谁高谁矮吗?

小组讨论,交流比高矮的方法。

小组汇报、交流。

比长短。

引导学生观察:看看你桌子上的纸袋里有什么?

交流、汇报:有两枝铅笔,两把尺子。

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请学生说说:怎样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短些?

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小组汇报。

比大小。

出示两个球,一大一小,让学生比较他们的大小。

学生讨论交流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

比多少。

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认真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摆一摆,说一说。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说。

一个同学摆,同桌摆时和他一样多。

同桌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说出生活中多些、少些、同样多的例子。

课堂活动。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图意思,然后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比较的方法。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看一看,数一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2、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认数,数数。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实物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人、对物的爱。

教学重难点

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10的数字卡片。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师生相互介绍。

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打开第一页,教师有感情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

数数自己有几个手指。同桌合作数数。

数一数。

激发观察兴趣,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2——3页情境图,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什么?

先让学生随意观察,同桌互相说说,然后指定内容让学生说一说。

数图中的数量。

数出数量是1的。

出示卡片1,师领读,生自己小声读一读。

数出数量是2的。

师出示卡片2,请学生读读。

依次数出其它数量的事物。(教学方法同上)

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数。

1、寻找身体上的数。

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

学生之间互相观察,互相说。

集体反馈交流。

2、寻找教室里的数。

学生独立观察,寻找各数。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集体交流。

寻找校园里的数。

总结。

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26页例1-例6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对6-10的感性认识。2培养良好习惯,体验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1、8的书写。2、抽象出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10根小棒

有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看图:请你用有数字的话说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6、7、8、9、10

教学例2

学生对立用小棒摆6-10,(2)学生上台摆。

教学例3

问:你会用手指表示6-10吗?

涂方格表示6-10

观察方格,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感悟依次多1

读数,并用手指表示

书写

老师示范,学生书空,在书上写。

学习8的组成

每人准备8根小棒,按不同的分法分成两堆。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8的组成

让学生根据板书,再把8的组成完整摆一遍。

分小组讨论怎样记8的组成,教师归纳。

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区别

1、引导学生看例4,说说图意,在根据图意把图下的填空补充完整。

2、问:这里的1、2、3、……6是表示数量的多少吗?

3、答:是表示小动物排第几。

4、这些第1、第2、……第6,是表示小动物的位置与顺序的。一共有6个运动员的6才是表示数量。

5、联系实际,体会序数的含义。

六、看图填空

1、要求学生把6-10这几个数字填在尺子的方格里。

2、顺数一遍,倒数一遍。

板书设计

6-10的认识

678910

8的组成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28-29页课堂活动1-6题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突出10的认识,感悟10与1-9各数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确定物体位置是第几

教学准备

完成第1题

读题,明确要求,看数圈一圈。

完成第2题

出示题目,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填一填。

完成第3题

(1)读题,依次连线,这里写着数字1、2、3、4、……1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连起来,看看你最后连成了什么图形。

四、完成第4题

(1)读题,分清左和右,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五、完成第5题

(1)读题:数一数,填一填。

(2)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六、完成第6题

观察:这幅图说了什么,有谁知道发射火箭是怎样数数的?为什么倒数?

板书设计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30-31页6.7的加法算式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2.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复习.

对口令:如5.老师说1,学生说4.

二.新授.

1.教学例1:出示图,抽学生说图题意,问:怎样列式?板书:4+2=6说说怎样算?(1)同桌说,(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2.教学例2:(1)用小棒摆,左边4根,右边2根,可以怎样算?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4+33+4你怎样算?

3.教学例3:出示图,(1)说图的意思,(2)可以怎样列式?学生填在书上.1+6=77=( )+( )第二种学生讨论后填,(3)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三.课堂活动

1.31页1题,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看懂图,有几个要求:写加法算式,得数是7.先连线,在填算式.

2.31页2题,游戏:对手指,合起来是7.

3.31页3题,引导学生看懂图的意义,先画再填.第二幅图让学生探索多种画法,从而对应多种算式.

板书设计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32-33页例4、5、6和课堂活动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减法意义。2、掌握看图写两个减法算式。3、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1、探索计算方法多样性。2、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学具盒

复习:对口令

新授:

教学例4:

出示图:学生观察,并且用3句话说。

还剩多少匹马?怎样列式?

板书:6-2=怎样算6-2=

让学生说方法。在看图写出另一个减法算式。

教学例5:

学生拿5个黄圆,2个红圆摆一排。

学生根据摆的圆写两个减法算式。

7-2=7-5=

问:怎样计算?

教学例6:

出示图,看了以后说三句话。

自由说,全班交流。

怎样写算式?学生说一种图的意思,就写一个算式

板书:4+3=7-4=7-3=

观察:3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全班讨论。

小结: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两个减法算式

课堂活动

第一题:引导读题,理解有几个要求,独立完成。

看图填空,独立完成。

对口令:老师说加法算式,学生说两个减法算式。

板书设计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33-34页练习三第1-5题。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数表示物体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巩固6、7的加法。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10根小棒

完成第一题

读题:填数。你能又快又好的填出方格里的数吗?

交流,请一个同学说说填了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填的。

小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且后面一个都比前面一个大1。

完成第二题

读题,看书划小圆。

讨论题目要求,弄清题意。

答题,交流。看看谁填的最好。

完成第三题

出示第1小题:我的座位是第几组第几号。

出示第2小题:排队游戏后完成第2小题,找几位同学说一说小山排第几,你是怎么想的?

完成第四题

出示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

出示第(2)小题,写出6个比10小的数。

讨论:比10小的数有哪些?

0、1、2、3、……9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的。

选出6个填在方格里。

完成第四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相关推荐

  • 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7篇 幼儿教师教育网栏目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保证教学的质量。备好教案是实现教学任务的第一步。良好的教案会合理的安排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等。教案多久写一次比较合适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整理的“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希望能帮助...
    2022-12-26 阅读全文
  • [精品]最新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1000字(集锦11篇) 作为老师应该对教学内容持有谨慎的态度。为了在课堂上更为顺利的教学,老师常常会提前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您有搜集过优秀的教案模板吗?你可以读一下编辑整理的最新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2023-01-17 阅读全文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例11篇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形成切实可行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掌握教学进度,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的话题是本文的中心,如果您喜欢本网页请把它收藏起来!...
    2023-12-01 阅读全文
  • 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备课教案1 课题0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第10页的例1、例2、例3,课堂活动第1——4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规范整洁地书写...
    2021-09-29 阅读全文
  •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每当老师走进课堂,都会随身带一份教案。打磨教案是教师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教案能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各知识点,如何写出独特而简洁的教案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地为你收集整理“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2022-12-16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栏目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保证教学的质量。备好教案是实现教学任务的第一步。良好的教案会合理的安排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等。教案多久写一次比较合适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整理的“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希望能帮助...

2022-12-26 阅读全文

作为老师应该对教学内容持有谨慎的态度。为了在课堂上更为顺利的教学,老师常常会提前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您有搜集过优秀的教案模板吗?你可以读一下编辑整理的最新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2023-01-17 阅读全文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形成切实可行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掌握教学进度,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的话题是本文的中心,如果您喜欢本网页请把它收藏起来!...

2023-12-01 阅读全文

课题0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第10页的例1、例2、例3,课堂活动第1——4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规范整洁地书写...

2021-09-29 阅读全文

每当老师走进课堂,都会随身带一份教案。打磨教案是教师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教案能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各知识点,如何写出独特而简洁的教案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地为你收集整理“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2022-12-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