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语文第七单元教案2000字(精选11篇)

发布时间:2023-01-24

语文教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其教学内容应当是被学生所理解的。教师在上课时,一般都会带着课本和教案。教案能够帮助老师把握课堂每个部分的教学时间,教案到底该包含啥内容呢?也许下面的“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正合你意!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 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2、 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会默写《赠汪伦》;理解古诗句,了解诗句所描写的朋友之间离别的情景和诗人还乡时的所见、所感。

3、 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诗句,体会诗句的含义;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三首古诗,默写《赠汪伦》。

难点

1、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2、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赠汪伦》

1、 解题:题目中的“赠”是什么意思?赠了什么给汪伦?

2、 自己读读这首诗,再看看后面的注释。

3、 在小组内共同讨论诗句的意思。

4、 在全班发言,(老师贴出诗句,请同学讲解)

5、 练习背诵这首诗。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 导入新课

2、 解题:题目中的“之”是去,往的意思;“广陵”是今江苏扬州,在黄鹤楼李白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3、 学习生字。

4、 自己读读这首诗,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思。

5、 小组内讨论诗句的意思。

6、 同学发言(老师贴出诗句,同学讲解)

7、 背诵这首诗。

三、作业练习:

1、 背诵两诗古诗。

2、 写出下面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学习《回乡偶书》

1、 解题:这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作品,贺知章辞官回家后,感概很深,于是出于偶然写了这首诗,写了自己还乡时的感触。

2、 学习生字。

3、 自己读读这首诗,再看注释或查字典。

4、 在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

5、 在全班发言。

6、 朗读、背诵这首诗。

7、 试着把这首诗编个故事,参考下面的图,练习表演。

二、背诵本课的三首诗(个人背、小组背、全班背)

三、练习默写《赠汪伦》,互相批改

四、作业

1、 背诵《回乡偶书》

2、 从诗中摘录两组反义词。

3、 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26 桂花雨

教学要求

1、 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 自学课文中的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3、 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2、 想像课文描写怕情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有关桂花的挂图

一、引出新课堂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思考:

1、 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问题。

三、理解词语

四、学习课文

1、 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哪几段是写这件事的?

(1)小组内讨论。

(2)全班发言。

2、 学习第1、2自然段:读了这段你对“我”、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

3、 学习第3—6自然段。

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找出相关的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学习第7、8自然段。

你如何理解母亲说的话?杭州小山上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

5、 请大家带着感情朗读课文。

五、作业

27 她是我的朋友

教学要求

1、 学习小男孩在误以为献血后自己就会死去的情况下仍坚持献血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2、 学习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理解“她是我的朋友”这句话表现的思想品质。

3、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练习运用“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抓住描写小男孩献花血时神情、动作的句子,体会他内心活动的变化。

难点:

1、 理解“啜泣、呜咽、哭泣、抽泣”几个近义词的细微的差别。

2、 理解“她是我的朋友”这句话表现的人物的思想品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朋友”是大家多么熟悉的称呼,多么亲切的称呼。可是,你知道什么是朋友吗?(同学们自由发言,各抒已见)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这是一篇写战争时期的故事的课文,读了以后,我们会对“朋友”有更深的认识,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她是我的朋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思考:1、题目中的“她”是谁?“我”又是谁?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

1、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

2、标出全文共几个自然段,想想每段写了什么。

3、画出不懂的问题。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出示卡片) 2、理解词语。 3、检查朗读课文。

五、学习课文

1、请同学读第1—4自然段。

思考:(1)课文讲的事的起因是什么?

(2)从哪看出当时情很严峻?在书上画出。

2、共同讨论。

六、作业

1、看拼音写汉字。 2、在括号填上合适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

1、细读第5—11自然段,找出描写小男孩动作表情的语句,体会他的心理活动情况。(全班讨论,自由发言)

3、 请同学读第12—14自然段。

重点体会男孩回答医生的问题时说的话“她是我的朋友”

阮恒以为会把他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这样他就会死去,但即使是这样,他仍愿意献血,原因是“她是我的朋友”。这话说得多么轻松,但从这朴实的话里,可以看出“朋友”一词在阮恒心中的位置和分量,它比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从中看出阮恒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联系实际,谈谈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词填空(抢救、挽救)

(1)优共产党尚秀云靠细致的工作和爱心( )了一个又一个

失足青少年。

(2)如果不立刻( ),受重伤的小姑娘就会死去。

3、修改病句

男孩阮恒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用尽力气竭力制止哭泣。

28 争吵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自学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父亲说的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什么事。

2、 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布置自学

1、读读文中带拼音的字,想想它的意思。

2、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画出自己不理解词语,不明白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请同学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学习课文

1、理清课文层次。(全班讨论)

(1)默读课文,标出全文共几个自然段。

(2)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的原因?

(3)哪几个自然段写发生争吵后“我”和克莱谛的表现?

(4)哪几个自然段写放学后,克莱谛主动找“我”,我俩和好了?

2、学习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1)请同学读这部分课文。

(2)先同桌讨论,后全班讨论:“我”克莱谛发生争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发生吵后双方表现各是怎样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3、学习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

(1)请同学读这部分课文。

(2)自己默读,在书上批画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我”的心情。

(3)读读自己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4)老师引导,弄清下面两个问题。

A、“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这是为什么?

B、克莱谛两次说“我在外边等着你”,而“我”也回答:“我也等着你!”两人想的一样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4、学习第三部分。(第9—13自然段)

(1)读这部分课文,找找描写两个人表现的词句,你体会到什么?

(2)全班分两组,一组说“我”的表现,一组说克莱谛的表现。

5、读最后一段,理解父亲的话。(全班讨论后老师总结)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择正确的读音。 3、造句

积累,运用七

教学要求

1、教学学生懂得无论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多么微小,我们都应该对他人的付出表示感谢;通过实践活动,认识规范用字的重要,培养认真做事的习惯。

2、学习成语,会读、会背、了解它的意思;阅读短文,理解短文的内容;练习以《第一次×××》为题写作文,要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受。

3、能力;进行用字情况的调查,培养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

重点难点

1、 阅读短文,理解短文的内容,理解的中心思想。

2、 练习写《第一次×××》的作文,要会选材,写出合要求的作文。

3、 组织好实践活动,写出调查报告。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读、会背12个成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2、 阅读短文,理解短文的内容,体会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教具准备:成语卡片

教学过程

1、 学习成语xx

2、 说说成语的意思。

3、 按“一、二、三……的顺序背诵,看谁先会背。

二、阅读短文

1、 自由读短文,自学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 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掌握情况。

(2)朗读情况。

3、 共同讨论文后的两个题目。

4、 感恩节简介。

5、 共同讨论,自由发言(到了感恩节,你准备给谁什么感恩礼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明确习作要求,指导选材,指导习作。

2、 要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第一次×××的真实感受。

教学过程

一、习作指导

1、审题意,明确写作内容和范围。

请同学比较《第一次×××》和《一次×××》两个文题有什么不同。《一次×××》限于写《一次》,不能写两次、三次,但可以是任何一次;而《第一次×××》则限制在“第一次”这个范围内。

2、选好材料。

选材的思想要宽,选哪个方面的材料都可以:

第一次学习某项技能,内容有:剪纸、编中国结、钉扣子、做航模、写毛笔字、学骑自行车、滑冰……

第一次从事某项劳动,内容有:种树、洗衣服、擦玻璃……

1、 为了做到写清楚,应事先列个作文提纲,确定写作顺序。

2、 在叙事过程中要写出第一次×××时的心情、感受,要真实。

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2)

练习1

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上的两点省略的规则。

2.复习音序查字法,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和习惯。

3.继续认识句子基本结构,把句子补充完整。

4.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5.朗读背诵名人名言。

6.说话训练,指导学生分场合控制说话的音量。

7.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出示:绿色(l)女生(n)团聚(j)争取(q)徐徐(x)。

(2)指名读,说说这五个加点字的韵母都是什么?()

(3)复习讨论:为什么前面两个加点字韵母上面的两点不可以省略,而后三个可以省略?(韵母与声母j、q、x相拼时可以省略两点)

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排,得出以开头的韵母与声母j、q、x相拼时可以省略两点。

(4)小结:由此可见,上两点省略的规则是:韵母或者以开头的韵母在与声母j、q、x相拼时可以省略上面的两点,与声母l、n相拼时不能省略上面的两点。

3.练习。

(1)请学生说说下列韵母上的两点能否省略。出示:法律(l)掠夺(l)军队(jn)歌曲(q)学习(x)

(2)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认读。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复习讨论:

(1)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该怎么查?

(2)怎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义项?(将表中提供的解释带入词中进行比较,看其搭配是否相宜,然后决定取舍。)

3.练习。

学生自己查字典,同座位互相交流,教师巡回指导。比一比谁查得又快又对。

4.反馈。

交流讨论查字典的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查的,应该选择哪一个义项,教师相机点拨。注意:若学生字典不统一,表格中在字典中的页码一列的答案可能也不一致。最后一列应该选择的解释分别是①、③、③、②(供参考)。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出示:广场上。

(2)指名读,讨论这一句缺少什么,应该怎样把它补充完整?(广场上是个地方,这一句缺的是有什么或怎么样。)

(3)启发想象,让学生先口头练说,相互交流。

(4)让学生各自在书上填写。

3.练习。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完成其它三条练习,同座之间互相讨论,练说。其中第二小题,教师可适当点拨:这一句缺少的是谁有或哪里有。

4.反馈。

指名读补充完整的句子,师生评议,及时分析辨正典型的错误。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

2.准确认读。

(1)学生自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练读。

3.了解大意。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已经懂了的成语的意思。

(2)教师重点讲解分析以下三条成语的意思:

以身许国:把自己献给国家。

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大事和人民的疾苦。

浩气长存:盛大、刚直的正气或精神永远留存。

4.熟读成诵。

(1)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

(3)同座位相互练习背诵。

(4)集体背诵。

(5)指名背诵。

5.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成语。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读正确,读通顺。

(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由读。

(2)指名试读,教师正音。

3.了解大意,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两句名言的大概讲了什么意思?

(2)指名试说,教师相机点拨。(第一句大意:人生在世,谁能避免一死呢?但要死得壮烈,死得有价值。我愿留下一颗赤心,以彪炳史册,昭示后人。汗青是指史书。)

(3)在学生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要边读边体味这两句名言所蕴含的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

4.熟读成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读,练背。

(2)同座位之间互背。

(3)集体背诵。

(4)指名背诵。

5.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名人名言。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挂图

教学第六题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说话音量的高低变化是有选择的,有时需要声音响亮,有时需要轻言慢语,有时还要低声耳语,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在不同的场合,说话音量的高低怎样才合适。

2.板书:说话:说话音量要适当

二、读导语,讲清题目要求

1.轻声读导语,画出说话音量变化的三种情况。(声音响亮,轻言慢语,低声耳语)

2.请学生举例说说这三种说话音量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场合。

3.读题目要求,讲清题目要求:

(1)看懂三幅插图分别是什么场合。

(2)这三种场合,分别选择怎样的音量说话。

(3)设计话题,演练情景。

三、指导演练。

1.指导看图,选择音量。(最上面一幅图是在课堂上当众演讲,说话音量应选声音响亮;左下一幅图是两个小朋友坐在家里交谈,说话音量应选轻言慢语;右下一幅图是在阅览室里,说话音量应选低声耳语。)

2.让学生自行设计第一幅图话题,自由充分演练。

3.指名上台表演,师生评议,及时表扬设计合理者。

4.同座位之间选图对练。

5.指名上台演练,师生评议。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7.学写毛笔字。(略)

4秋天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4、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教具准备:

秋景的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激趣:同学们,一年四季,季节更替,转眼,又到了秋天。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让我们跟着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2、(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展示秋景)教师范读全诗。3、学生自由谈:看了秋景,听了写秋的诗,你对秋天有了怎样的印象呢?二、初读诗歌,理清诗歌的脉络。1、学生自读全诗,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来。2、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

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道

照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

4、再读全诗,将自己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

三、作业:

1、描红课后生字,小组给出评价。

2、熟读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读来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好吗?小组轮读课文。

二、进入新课

1、精读感悟,体会秋天各样的美

(过渡:跟着诗人我们走进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欢秋天的什么风景呢?读读课文,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读完课文后学生自由谈,教师相机板书:秋风、秋阳、秋色、秋实、秋香(可以打乱顺序)

重点品读:

A、秋风:

(1)你为什么喜欢秋风?指名学生答。(秋风像个淘气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韧的梳子。。。。。)

(2)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好像是风在一点一点擦拭脚印,掩盖夏的痕迹。)

(3)能把你的喜欢用读表达出来吗?(感情朗读这一小结,师生共同评价。)

B、秋实:

(1)秋天里,有哪些果实成熟了?都是什么样子的?(稻穗、向日葵、苹果、葡萄。。。。。。)

(2)自读第三到五小节,感受丰收的喜悦。

(3)汇报朗读,教师指导。

(4)全班赛读,看谁先背下来。

(5)在看到累累秋实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颜色呢?(红、黄、紫。。。。学生可以想象补充课文中没有的颜色。)

2、回归整体,感受诗的韵律美

(1)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呢?(写得美,读起来上口。。。。。。)

(2)你觉得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自由谈,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重点指导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流畅明快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秋天的美。

3、再读全诗,试着背诵全诗。

三、拓展延伸,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

1、同学们,金秋是美丽的,在每一个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礼赞自己心中的秋吧!

2、自由组合,分组活动:

(1)彩笔绘秋色,画出心中的秋。

(2)深情颂秋天,读出心中的秋。(小组合作编排诗朗诵《秋天》)

(3)妙笔描秋景,写出心中的秋。(即课后练习4,将诗句改成一段话。)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总结。

四、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后收集写秋天的诗,古诗、现代诗都可以。

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3)

第一课时

程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导学:“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你不会的一定要记得问老师!”小朋友们,这样的话你听过吗?你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吗?对,就是告诉我们要多读,多学,多问。这些话,在很早很早以前,很多名人就说过了,不过说的稍有不同。

2.比赛游戏形式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1)一比: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

(2)二比:和同桌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3)三比:指名领读。

(4)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5)他们说的和我说的有什么不同?(意思相同,但是表达言简意赅。)

(6)尝试背诵。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二、和大人一起读

1.引出主题,激起兴趣。

教师:你们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吗?你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听一首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2.教师播放多媒体,让学生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 你们仔细看看图文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再跟老师念一念,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跟念时,教师加重末尾一字的发音,引导学生发现“咚、空”等字押韵的规律。

3.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儿歌,从中体验活动中的快乐情绪。

教师通过打击乐节奏来逐步提高念儿歌的速度,增加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学生一边有节奏地敲击乐器,一边流利愉快地念儿歌。

4.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1)这首儿歌里你喜欢哪些人,不喜欢哪些人?说说你的理由。

(2)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设计恰当的表情和动作,看谁表演得最形象。

(3)指生到前面表演。

(4)老师打节奏,同学们一边读诗一边用自己喜欢的表情和动作表演。

三、课后延伸,亲子读诗

把这首儿歌推荐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一起用快乐的形式朗读儿歌。

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4)

学习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导学单,引入新课

1.教师引言:上节课我们通过读散文填表格,找到了作者对哪些景物进行了描写,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些景物写生动具体的。

(1)自由朗读三篇散文,边读边标出文中描写景物的生动的句子。

(2)在小组中交流标注的句子,再筛选出最生动的填表。

课题

《四季之美》

《鸟的天堂》

《月迹》

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

3.集体交流:品读句子。

学习步骤和要求:

先有感情的朗读段落,边读边思考,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画面,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动态美或静态美。

再配乐朗读,体会句子的生动形象。

(1)即使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萤火虫飞行的动态美)

(2)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对榕树的茂盛样子的静态动态相结合描写)

(3)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獭地是半圆,渐渐地爬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抓住月亮的不停变化进行动态描写。把月亮慢慢升高的过程写得活泼有趣。)

【设计说明:根据自主阅读内容,引导学生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的生动,并且通过小组中交流的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为后面的品读做准备。】

二、多种形式朗读散文,品味语言

1.出示例句:即使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预设:配乐指名读,哪些词体现了动态的美,(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配合图片引导想象再读。

2.出示例句: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预设:这句中写到的景物有:夕阳、归鸦、大雁,而抓住归鸦和大雁的动态来写,如:急急匆匆、飞去、比翼而飞,体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秋日黄昏图。指导有感情朗读。

【设计说明:根据课后的提示,来品读语言,想象画面,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培养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

3.对比句子

(1)读读这两句话,想象情景有什么不同。

(2)对比读,体会抓特点写具体的生动形象。

【设计说明:结合语文园地中的训练提示,通过句子对比的形式,帮助学生品味语言的生动具体,为习作中语言的建构和发展做铺垫。】

教学反思: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静态和动态描写,并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本节课就围绕语文要素确定了主题:第七单元多文本整合---动态描写。并预设了两个目标:一是通过品读课文,学习动态描写景物的方法。二是通过片段练习,学会动态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了三个环节:精读课文,体会语言;精读课文,品析语言;小试牛刀,片段练习。学生能快速、准确找出动态描写的句子,并能通过字、词、情感方面去品味,分析透彻说的很好。最后片段练习中孩子们写的动态描写不是很突出,可见本节课目标达成率不高,这与老师的引领有直接关系,本节课反映出老师问题:老师评价语言啰嗦,重复学生的语言,板书不合理,不规范,老师说的太多,语言不精炼,时间安排不合理,前松后紧。环节处理不微妙,评价语言太单调。还是备课不够充分,没有深入去设计,经验不足,能力不够,以后会多听课,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深入文本,精益求精。

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5)

灯塔

教材分析:

《灯塔》这篇童话讲的是大海上的一座灯塔日夜为航海的船只导航,得到船只和海鸥的欢迎,却也遭到潜藏在水下的暗礁的仇视。有一天夜里,灯塔遭遇到狂风暴雨和闪电雷鸣,可他毫无畏惧,依然坚定的履行自己的职责。第二天黎明,它告诉海鸥它之所以不惧怕,是因为它认为自己在做着对人们有益的事。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灯塔的品质,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联想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体会文章结尾画龙点睛的作用。小有有能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并体会灯塔的可贵品质。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联想到了什么,谈谈体会。

教学构想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自主读书的过程中了解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引导学生仔细读读对事物的每种描写,体会灯塔的可贵品质。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联想到了什么,谈谈体会。

教学准备:

投影片、投影仪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灯塔吗?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灯塔在大海中为人们指引方向。)

谁能说一说你所见到的灯塔是什么样子的呢?

教师适时评价

2.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灯塔有关的文章。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讲了灯塔不畏狂风暴雨的侵袭,依然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类服务。)

3.再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文中写了船只、海鸥、暗礁、灯塔、海浪。)

想一想写这些事物的原因是什么呢?它们有什么寓意呢?

指名说一说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事物的思想。

5.由这几种事物,你又联想到了什么?

(联想到了有些人为了维护正义,不畏艰险,努力去与恶势力抗争,最终取得胜利。)!

6.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谈收获

1、学了这片文章,你对灯塔又有了什么认识?你想怎样来赞颂灯塔呢?

2、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总结

希望同学们都能像灯塔下样做一个坚持正义的使者。

作业设计:

写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灯塔

坚定履行职责

为人类服务

课后反思:

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6)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围绕着“世界是大家的、各国人民是一家”这一主题选入了三篇讲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学习园地本组围绕着,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篇篇充满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爱意。

《太阳是大家的》以此为题,寓意“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一面五星红旗》蕴含着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赞美。课文中的我尊重、热爱国旗的表现,换来他人对“我”的尊重。

《卖木雕的少年》本文通过写“我”在非洲南部想买一个木雕,但因为过重无法购买,卖木雕的少年看“我”是中国人,特意送我一个木雕小象墩,而且不收钱的事,歌颂了少年的美好心灵和中非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意。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单元总体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句、会写生字词。

2、分析文章的内容,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感受世界人民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各国人民之间要相互关爱,世界才会更和平、稳定、发展。

【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明白世界和平人民幸福。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通过体会重点词句来感悟课文内容。

在每课的教学末尾,可以引导学生由课文内容延伸开去,联系自己的经历过或读过的各国之间的感人故事,感悟世界和平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单元教学时间】

《太阳是大家的》2课时。

《一面五星红旗》2课时。

《卖木雕的少年》2课时。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1课时。

《语文园地》4课时。

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7)

【课题】练习7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用词得体的习惯,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积累词句。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4、练习口语交际,敢于发表意见,说话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部分

【教学准备】小黑板等。

【教学时数】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安排课时

一、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句子,看看莹莹写给姑妈的信用词得体吗?问题出在哪?

(2)通过一读二思三议四改的步骤,指导学生知道如何用词得体。

2.教学第二部分。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词得体,体现文明与礼貌。读下面的词,你知道它们用在什么场合吗?

(2)学生读词。

(3)交流。

(4)出示《常用客套话》,让学生诵读。

3.教学第三部分。

(1)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括号里。

(2)集体交流,评议。

(3)总结。

二、诵读与积累。

1.出示与春夏秋冬有关的准韵文。

2.练习流利朗读12个词语。读准字音,尝试理解词语。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所理解词语的意思。

4.练习。

(1)练习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练习。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三、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大江保卫战》。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此字与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军旗、军徽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四、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

1.审题。

(1)学生读题,并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略加讲解:为环境保护提建议是用来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维护公共的利益,提建议时应全面考虑。

(3)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着提出各自的建议。

(4)学生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的建议。(想一想为什么提这样的建议)

3.练习。

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8)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作文:《童话故事创编》教学设计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延安分校郭建军

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9)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读物的习惯。

2、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让学生成为观察训练的主体,体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义和注意点,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带学生到图书室实地练习选择读物,体会方法,交流意义。

教学设计:

一、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

1、活动: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

2、谈话:(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

3、小结:选择读什么书,要根据需要而定,请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位书本朋友。

二、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

1、看图交流步骤:确定书类,按类查找----通过书脊,发现书名----轻拿浏览,确定办理

2、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

(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

(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

三、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

1、评选速度奖

2、评选专心奖

四、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

1、小队交流假日读书活动,评选优胜读书郎

2、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评选小博士

3、发下调查表选填

(1)我最想读的3本书是--------、-----------、-----------。

(2)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

(3)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书。

(4)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书

五、作业:制作名言书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由仿到创活学活用读书作记号的学问,实践体会,交流意义。

一、导入: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该怎样读书才算认真呢?(学生交流:四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做记号相机板书课题)

二、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

1、姿势同书写:三个一不能忘

2、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

生词、疑难----?----妙词佳句。。。。。重点句段**关键词句等

3、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

三、交流明法

四、实践深化

1、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

2、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

3、小结: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

4、各自读16课,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

五、总结提醒:

落笔要轻,保持整洁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张甫七录,善于摘抄

读书动墨,受益匪浅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从图启思,感受无字词典的重要,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缸金鱼、一盆盆景、分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

问: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

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二、学习观察静物

1、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结合第五页下图谈谈观察静物的方法

(1)同桌讨论----男女生比赛----小结板书:

按一定顺序、要有重点、展开想象、勤于动笔

(2)动静结合----象什么----当作活的----观察日记----填写表格

2、实践运用

(1)出盆景观察----默默构思----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小结评优

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

1、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

2、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

(1)活动:按照进行顺序,重经过

(2)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察

(3)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命力)

3、实践分组

(1)按照小队选择观察对象(如:低年级的体动课、小小鱼缸引力大)-------汇报交流------小结评优

四、总结、作业

1、总结:观察不但要细心,更要耐心、恒心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习惯,练出好眼力。

2、作业:一周观察日记

(1)选定目标反复看

(2)写出所得至少3篇

虎门销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实验目标:

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教具准备:

《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离景资料。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

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出示词语。

鸦片欺侮盐巴虎门销烟

历史装点顿时伟大壮举

(4)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精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2、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5、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自学能力的训练及概括分段能力的提高训练。

情感目标:初步走近徐悲鸿,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难点: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一、名言听说

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

1、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

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二、名画导入

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

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

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

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

三、名篇初读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怎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3、讨论上述思考题,划分段落,师板书。

第一段为什么?(第13自然段)

第二段怎么?(第46自然段)

第三段结果(第78自然段)

四、交流活动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

2、交流词语的理解。

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五、学习生字

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2、描红

3、当堂完成生字与词语的抄写

六、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

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能力目标: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一、复习反馈

1、默写本课词语

2、交流网络课上搜集的资料。

二、问题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

2、生自由朗读课文,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师出示本句,研读。

3、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三、情景再现

1、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2、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

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把表演语言再转化为朗读语言。

四、品味感悟

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

2、重点体会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说他如何更加奋发努力的,也可抓关键词。

3、学习构段

师: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

师: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

给一个总分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内化知识。

4、以读代讲

学习第七自然段

五、回归中心

1、读后理解震惊

2、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

3、朗读活动,谈体会。

六,积累内化

练习复述

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10)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三篇主体课文,《扫一室与扫天下》《井底之蛙》《三颗钮扣的房子》这组课文体裁各异,以古喻今,从不同角度阐述大与小的相对性,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语文天地围绕主体从积累、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创设了一个更大的语文学习空间,是主体课文的内容更加开阔。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34个生字,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2、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会脚踏实地的做事情,不盲目自大,学会容纳别人、善待他人。

3、在阅读实践中有选择的运用略读与精读。

4、在习作与口语交际中联系使用所学成语典故。

重点难点

1、体会“大”与“小”这两种相对的现象,感受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2、运用自己所积累纪录的词汇。

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以读代讲,感悟文章内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本文讲的是东汉时代,有个青年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打扫。他的父亲的朋友告诫他:连一件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这个故事还警示人们,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只有勤于“扫一室”,才能“扫天下”。

二、找学生朗读课文,检查一下生字掌握情况。

蕃薛喧蜘蛛

三、小组讨论学习,找出课文的层次。‘

第一自然段,整体概述东汉时代的青年陈蕃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惰。

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描述薛勤针对陈蕃的“扫天下”和“扫一室”的观点,阐述了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道理。

第三自然段,写了陈蕃的感悟。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许多琐碎的小事,有些同学善于从小事中汲取经验教训,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有些同学则认为事太小,无关紧要,往往忽略不计。那么这些事小吗?它们与同学们眼中的大事有什么联系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相关的课文。

2、齐读课题——“扫一室”与“扫天下”。

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推测一下课文可能写些什么?

二、检查预习,全文初探。

1、昨天布置了预习,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课件)这些生字词,你认识了吗?请几位同学度,视情况决定人数。

2、认识了生字词,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课文。其余学生注意:

①认真听,在你有疑问或有感受的地方做记号。

②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3、讨论交流,理清层次。

①(1)陈蕃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散。

②(2-5)薛勤告诫陈蕃,不扫一室是扫不了天下的。

③(6)陈蕃的感悟。

(梳理课文顺序,以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为契机,相机进行。)

三、精读课文,深层感悟。

1、自己再小声读读书,你认为陈蕃是个怎样的人?并谈出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会谈到“勤奋好学”“志存高远”“懒散”……,引导学生将课文一二三自然段中的内容尽数找出)

2、相机出示句子: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

薛勤一进书房,吓了一跳。

(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陈蕃书房的肮脏,体会出他的懒散、不拘小节,同时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确)

3、你认为陈蕃这样对吗?可他却怎么认为?指导学生体会“理直气壮”“得意”,试着读出这几句话。

4、如果让你劝劝他,你会怎样说?拿起笔简单列一列你发言的提纲。(将写引入课堂,读写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悟理,在写中明理。)

5、全班交流。

6、和我们大家的观点一致,薛勤也认为陈蕃的做法欠,北师大版第七册语文第十一单元教案

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11)

本单元教材是由三篇讲读课文,即《古诗二首》、《寓言二则》、《会摇尾巴的狼》,一篇阅读课文《群鸟学艺》和一个基础训练组成的。重点训练学生认真读懂课文中的每一句话,增强理解句子的能力。该训练项目既是对第六单元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每一句话的巩固提高,又是为第八单元训练学生注意了解作者怎样用完整、通顺的语句表达要说的意思,学会把句子写完整、通顺打下基础。本单元教材,从体裁上看,是由古诗、寓言和童话故事组成,内容浅显,形式为学生所喜爱,但是要真正读懂诗意和寓意,还得从句子入手,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认真读懂课文中的每一句话。单元训练突出认真读,就是要培训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教学中要根据课文特点,启迪学生思维,教给学生读思结合的读书方法,培训学生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认真读懂课文中的每一句话。同时,还要通过阅读古诗,了解封建制度的不合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从寓言、童话中学习看问题、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

古诗二首《古风》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诗中以纪实的手法,直叙了丰收之年,辛勤耕种的农民还饥饿而死的悲惨遭遇。《蚕妇》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张俞,诗中描写了蚕妇进城赶集引起的悲伤,揭露了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合理的封建社会现实。虽然诗歌反映的朝代不同,但都是对罪恶的剥削制度的抨击,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诗句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教学这两首古诗,除了加强朗读,熟读成诵,巩固学生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以外,更要围绕本单元训练重点,训练学生认真读懂诗句,体会诗意。由于诗句之间表达意思的跨度大,要重视启发学生想象,一是通过重点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二是想一想诗句与诗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整首诗的诗意。真正做到让学生读思结合,边读边想。其次,每首古诗配有一幅插图,画面上对比鲜明,可以充分利用插图把图文结合起来,让学生一边观察图,一边读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寓言二则,《揠苗助长》出自古书《孟子》,讲一个人想使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高些,想了个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的办法来帮助禾苗生长,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的故事,说明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使用外力往往会把事情办坏的道理。全文分四自然段,通过焦急急忙喘气等词语,勾画出了拔苗助长的经过和结果。《守株待兔》讲了一个人有一天得到一只偶然撞在田边树桩上的死兔,便认为每天都可能得到一只死兔。从此丢下锄头,专等死兔,结果一无所获的故事,告诉人们怀着侥幸的心理,希望不劳而获是不可行的。全文分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写看到兔死;第二段写得到死兔;第三段写等得死兔。两则寓言描绘了两个令人可笑的形象,故事浅显,说明的道理却深刻。

这两则寓言是从原教材七册中调整来的,因此要注意把握单元的教材安排意图。在抓住词语理解句子的同时,重点在于理解寓意。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充分感知描写两个人物形象言行举止和心理的语句上下功夫,认真读懂课文中每一句话,掌握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知道两个人哪些地方可笑,想一想为什么可笑,然后理解寓意,并让学生自己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受到教育。课文在描写两个主要人物言行、心理时,用词准确,十分生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增强理解句子的能力。

《会摇尾巴的狼》讲一只掉在陷阱里的狼想装成狗欺骗老山羊救它。老山羊识破了狼的本来面目,没有上当受骗。课文用了5次对话,写狼怎样装成狗欺骗老山羊所露出凶相威胁老山羊的,也是老山羊逐步认识和揭露狼的真面目的过程。5次对话,联系紧密,表明了本来不会装会暴露的必然性。这篇课文也是一则寓言,告诉人们要善于识破像狼一样的坏人,不要被它的假象欺骗,要看透它的本质。

教学《会摇尾巴的狼》,要运用学习寓言的方法,先感知形象,再揭示寓意。本课重点抓5次对话,通过认真读懂句子,知道狼与狗有什么不同,狼为什么要装成狗,狼的本性是什么,老山羊是怎么识破狼的假象的,再来体会寓意。课文对狼和老山羊的形象刻画深刻,五次对话中各自说话的目的、心理、动作、神态都在变化,要在朗读时指导学生注意提示语,读出双方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狼暴露本性的过程和老山羊识破狼的伪装的过程。

《群鸟学艺》是阅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向凤凰学习搭窝的本领,结果只有小燕子搭的窝最好的事。全文7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介绍群鸟跟凤凰学习搭窝。第二至六自然段以凤凰认真地教群鸟搭窝的全过程为线索,叙述了群鸟学习搭窝的不同态度。这五个自然段的叙述形式基本一致,先写凤凰教什么,再写其中一只鸟的学习态度,最后写这只鸟的行动。不同的学习态度,带来不同的结果。第七自然段对以上五个自然段正好是个总结,在结构上是从分到总的关系,也分别和五个自然段是因果关系。这篇课文说明了只有认真、虚心、耐心地学习,才能真正把本领学到手的道理。

教学《群鸟学艺》,要体现阅读课文的特色。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很适合学生阅读,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自己读懂课文,从二至六自然段与第七自然段的关系上理解童话要说明的道理。想一想三、四、五自然段中,凤凰教搭窝的过程为什么都使用了省略号,体会其作用,加深领悟课文要说明的道理。让学生根据第七自然段的提示,从群鸟学习搭窝的本领后,仍不会搭窝,有的搭的窝粗糙到小燕子搭的窝最好,按次序给鸟排个队,感知全文自然段排列的条理。

基础训练7是配合本单元教材进行的综合训练,包括四部分:字词句听说阅读和作文。训练重点是巩固字词教学,准确用词,把句子写具体、写通顺。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复习巩固部首查字法查字典,二至五题既是巩固字词,又是学习准确用词,把句子写具体、写通顺的训练,同时为下一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阅读材料《知了学飞》跟《群鸟学艺》思想内容基本相同。要注意训练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巩固读思结合的学习方法,培训学生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作文是进行观察、写话的训练,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的顺序,表达的顺序,培养学生连句成段的能力。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语文第七单元教案2000字(精选11篇)》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语文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推荐

  • 有关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 故事里的智慧 乌鸦喝水学习目标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11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心字底”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2.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课前准备...
    2021-10-09 阅读全文
  • 小学六年级上册作文第七单元800字精选4篇 大家在人生成长过程中接触到作文的频率是很高的,写作文能够记录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想要丰富写作语言,一定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动笔之前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小学六年级上册作文第七单元”,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2023-01-05 阅读全文
  • 有关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词语汇总人教版的教案 一易错生字:“短”:偏旁“矢”的最后一笔“捺”成“点”。“对”:偏旁“又”的最后一笔“捺”成“点”。“热”:上下结构,上半部分是“提手旁”加“丸”,不要忘记“点”。“吃”: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右半...
    2021-10-04 阅读全文
  • 精选小学六年级上册作文第七单元700字通用7篇 当下是写作最好的时代,写作绝对是一件有益身心的好事。优秀的文章需要的斟酌字句,那么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是什么吗?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精选小学六年级上册作文第七单元700字通用7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荷兰猪,是从荷兰买来的“猪”吧!不是的,它是一 种鼠科动物,我就有两只,可爱极了。那天早晨,...
    2022-12-28 阅读全文
  • 精选最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2000字通用11篇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做好自己的个人素质提升,教案是教师整体能力的体现。教案是根据教学日历的进度所完成的。什么样的教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为此,栏目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最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12-20 阅读全文

第七单元 故事里的智慧 乌鸦喝水学习目标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11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心字底”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2.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课前准备...

2021-10-09 阅读全文

大家在人生成长过程中接触到作文的频率是很高的,写作文能够记录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想要丰富写作语言,一定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动笔之前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小学六年级上册作文第七单元”,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2023-01-05 阅读全文

一易错生字:“短”:偏旁“矢”的最后一笔“捺”成“点”。“对”:偏旁“又”的最后一笔“捺”成“点”。“热”:上下结构,上半部分是“提手旁”加“丸”,不要忘记“点”。“吃”: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右半...

2021-10-04 阅读全文

当下是写作最好的时代,写作绝对是一件有益身心的好事。优秀的文章需要的斟酌字句,那么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是什么吗?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精选小学六年级上册作文第七单元700字通用7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荷兰猪,是从荷兰买来的“猪”吧!不是的,它是一 种鼠科动物,我就有两只,可爱极了。那天早晨,...

2022-12-28 阅读全文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做好自己的个人素质提升,教案是教师整体能力的体现。教案是根据教学日历的进度所完成的。什么样的教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为此,栏目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最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12-2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