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案系列] 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教案反思(一篇)

发布时间:2022-11-29

大班科学教案。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每一位任课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小朋友们能在幼儿园学到知识,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教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了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您知道幼儿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系列] 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教案反思(一篇),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设计意图:幼儿天性好玩好动,喜欢游戏,而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丰富多彩的自然物,千变万化的科学现象,是幼儿学习的最好内容。光随处可见,幼儿随时可以找影子,因此设计本活动,意在达到两个目的:引导幼儿认识光和影子的关系,培养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兴趣:让幼儿充分感受大自然带给自己的快乐,促进探素精神的发展。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同时通过探索让幼儿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使幼儿形成对光和影子的正确认知激发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应从幼儿的学习兴趣出发,让幼儿在玩中体会到光和影子的乐趣和作用。

活动目标:

初步感知物体与影子的联系,知道影子的成因是光被物体挡住了。

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探究与发现,体验探究影子的乐趣。

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已初步感知阳光下会有物体的影子。

材料准备:ppt课件、手电筒、森林情景、玩具车、房子、小树模型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只可爱的小伙伴,让我们一起来欢迎它吧。

提问:咪咪说的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样的?

二、引导幼儿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影子?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吗?

小结:哦,原来在阳光下会产生影子。

三、幼儿初步探究影子的形成,感知有光的地方才会有影子。

1.设置问题,引发幼儿猜想。

师:我们的小手有影子吗?怎样才能将小手的影子变出来?

2.提供手电筒让幼儿在白板前探究影子的形成。教师重点观察幼儿能否将光打在手上变出影子。

3.师幼交流分享探究的发现,从而获得影子形成的经验。

提问:你们变出影子了吗?你们是怎么做的?

4.小结:原来,有光的地方才会有影子,光照过来,有东西把光挡住了,就会出现了这个东西的影子。没有了光,影子就不见了。

四、幼儿再次探究记录,发现不同物体的影子是不相同的。

1.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再次探究记录。

提同:小朋友们发现有光的地方就会有影子。到底影子是什么样的?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有影子?它们的影子一样吗?

2.介绍材料,提出探究的要求。

在两边的桌子上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小车子、小房子、花朵、小树以及积木,等会就请小朋友拿上你们的手电筒去照一照,看看这些东西是不是都有影子,他们的影子一样吗?

3.出示记录表并介绍。

桌子上还有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记录表,请你们根据记录表上的图案观察这些物体的影子并将他们的影子画下来。

4.幼儿再次探究影子并在记录表上记录下来。

5.师幼分享交流:刚刚通过试验我们知道了,只要物体将光挡住了,就会出现这件物体的影子。不同物体的影子师不一样的。

五、观看课件及视频感受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其实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应用了光和影子制造的,比如说:皮影戏,就是根据"光和影"的原理制作而成的,你们看,老爷爷手中拿着皮影,皮影挡住了光,于是白布上就出现了这个皮影的影子。还有手影游戏,以及影子舞。老师这里有一段影子舞的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请幼儿到户外玩"踩影子"的游戏。

领域渗透:将手影游戏材料投放进科学区,让幼儿在照一照、变一变中进一步感受光和影的联系。

活动反思:

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以及“做中学”的理念能较好地在本次活动得到体现。

1.选材内容的生活化。教师抓住随时捕捉到的影子这一教育资源,和孩子们寻找不同的影子,一起和影子游戏,从而共同探索影子的变化与事物间的联系,继而了解影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本活动教师很好地把握了幼儿的兴趣点,运用游戏这一幼儿特有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以丰富而又有趣的游戏情节贯穿整个活动,和影子跳舞、玩手影、找小动物影子、演皮影等游戏环节,让孩子在玩中观察、探究影子的产生、影子变戏法的秘密等问题,在多次的游戏体验中,获得关于影子现象产生和变化的丰富经验。

3.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探索欲望。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利用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幼儿对影子的好奇心理,培养了幼儿观察、比较,主动探究的能力。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光和影》课件


活动意图:

在人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位置会有什么变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2、准确地记录人、太阳、影子之问的关系。

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阳光充足的日子、户外场地、记录纸、自制的日晷、时(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

2、经验准备:知道太阳光下能反射出人的影子;了解了影子是在物体、光源、反射面三个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钟表与日晷对照,初步了解了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问的工具等。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位置之间的关系。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对影子的变化进行猜想与验证。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活动前,教师在户外选定地点,放置一个大钟表和调置好的日晷。请幼儿猜测:假如上午9点,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儿?不同时问,太阳的位置会怎样变化?影子会有什么变化?

2、验证9点影子的位置。

参加活动的幼儿每人负责画一个时问段的影子,并在影子上记录时间和自己的名字。上午9点开始,请一幼儿选定面向太阳的方向站立,便于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再请一名幼儿把他的影子画下来。引导幼儿观察人、太阳、影子的位置,特别是人与影子的连接点。

3、根据9点的影子,再次猜测。

“10点影子会出现在哪儿,影子会有什么变化?”(影子逐渐变大)引起幼儿对问题的思考,然后进行验证。

4、11点影子在哪儿。

同样方法猜测、验证。然后通过三次影子的记录,引导幼儿观察,太阳升得越来越高,影子越小,反之,与之相反。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5、12点的影子在哪儿。

做完11点影子的记录后,引导幼儿猜测12点的影子会在哪儿。(人的正背后)。

6、猜测下午的影子在哪儿。

记录12点影子的时候,请幼儿再次猜测推断下午的影子会有什么变化?(影子又由小逐渐变大,而且左右影子对称)然后逐一进行验证。

7、根据记录结果,幼儿自己总结规律。

记录完影子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记录结果,自己总结出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太阳越低,影子越大;太阳越高,影子越小;太阳与人重叠时,影子最小。而且还发现了9点与15点的影子一样大、10点与14点的影子一样大、11点与13点的影子一样大,左右对称。

幼儿对此活动很感兴趣,一整天谈论的话题都是影子,总是提醒老师:“范老师,快到时间了,该上楼顶画影子了。”中午午饭后,迫不及待地上楼画影子,午睡时,为了等待画影子,兴奋地睡不着。轮到每人记录时,都非常小心,怕把影子画坏。

活动前,当教师提出“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里”时,9个人出现了7种答案,都说自己是正确的。正因为答案出现的分歧比较大,想实验的愿望就越强烈,都想证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9点影子出现时,大家都惊讶了,“啊!原来影子在这呀!”在猜测10点影子时,答案只有“左右”之后,大家都能推断出下一个影子的位置了,不再有争议。12点时,看到影子最短,然后猜测,“以后影子是什么样?”有人说长,有人说短,王郡桐小朋友说:“1点时你不就知道了吗”。中午1点我请没睡的i名幼儿上楼画了影子。起床后,周岐伤心地哭了,“老师,为什么不叫我?”当大家看到1点的影子后,一下推断出以后每个时间段影子的位置了。

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每隔一小时,孩子们就画一次影子。记录全过程后,不用老师做任何讲解,孩子们自己就很清楚地得出了结论:上午9点影子最大,以后越来越小。中午12点,影子落在人正背后,影子最小。下午1点后影子逐渐变大。也就是说,随着太阳(光源)位置的变化,影子也在变化着,太阳越低,影子越大,反之则相反。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很清晰地表达了这一变化规律。

太阳与影子观察记录表(一)

太阳与影子记录表(二)

研究太阳、影子、日晷

活动反思:

“光和影”这个活动主要是教师从偶发的事件中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了活动。通过教师敏锐地观察,捕捉到了有价值的东西,决定了下一次活动的发展方向。整个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有效地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使活动一步步向前推进。

不足之处:

教师的提问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启发性,只是表面性的提问,例如,“9点的影子在哪儿?”“10点的影子在哪儿?”同时,每小节活动之后及活动的最后教师没有进行总结性的提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及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在人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位置会有什么变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2、准确地记录人、太阳、影子之问的关系。

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阳光充足的日子、户外场地、记录纸、自制的日晷、时(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

2、经验准备:知道太阳光下能反射出人的影子;了解了影子是在物体、光源、反射面三个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钟表与日晷对照,初步了解了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问的工具等。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位置之间的关系。

2、难点:引导幼儿对影子的变化进行猜想与验证。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活动前,教师在户外选定地点,放置一个大钟表和调置好的日晷。请幼儿猜测:假如上午9点,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儿?不同时问,太阳的位置会怎样变化?影子会有什么变化?

2、验证9点影子的位置。

参加活动的幼儿每人负责画一个时问段的影子,并在影子上记录时间和自己的名字。上午9点开始,请一幼儿选定面向太阳的方向站立,便于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再请一名幼儿把他的影子画下来。引导幼儿观察人、太阳、影子的位置,特别是人与影子的连接点。

3、根据9点的影子,再次猜测。

“10点影子会出现在哪儿,影子会有什么变化?”(影子逐渐变大)引起幼儿对问题的思考,然后进行验证。

4、11点影子在哪儿。

同样方法猜测、验证。然后通过三次影子的记录,引导幼儿观察,太阳升得越来越高,影子越小,反之,与之相反。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5、12点的影子在哪儿。

做完11点影子的记录后,引导幼儿猜测12点的影子会在哪儿。(人的正背后)。

6、猜测下午的影子在哪儿。

记录12点影子的时候,请幼儿再次猜测推断下午的影子会有什么变化?(影子又由小逐渐变大,而且左右影子对称)然后逐一进行验证。

7、根据记录结果,幼儿自己总结规律。

记录完影子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记录结果,自己总结出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太阳越低,影子越大;太阳越高,影子越小;太阳与人重叠时,影子最小。而且还发现了9点与15点的影子一样大、10点与14点的影子一样大、11点与13点的影子一样大,左右对称。

幼儿对此活动很感兴趣,一整天谈论的话题都是影子,总是提醒老师:“范老师,快到时间了,该上楼顶画影子了。”中午午饭后,迫不及待地上楼画影子,午睡时,为了等待画影子,兴奋地睡不着。轮到每人记录时,都非常小心,怕把影子画坏。

活动前,当教师提出“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里”时,9个人出现了7种答案,都说自己是正确的。正因为答案出现的分歧比较大,想实验的愿望就越强烈,都想证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9点影子出现时,大家都惊讶了,“啊!原来影子在这呀!”在猜测10点影子时,答案只有“左右”之后,大家都能推断出下一个影子的位置了,不再有争议。12点时,看到影子最短,然后猜测,“以后影子是什么样?”有人说长,有人说短,王郡桐小朋友说:“1点时你不就知道了吗”。中午1点我请没睡的i名幼儿上楼画了影子。起床后,周岐伤心地哭了,“老师,为什么不叫我?”当大家看到1点的影子后,一下推断出以后每个时间段影子的位置了。

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每隔一小时,孩子们就画一次影子。记录全过程后,不用老师做任何讲解,孩子们自己就很清楚地得出了结论:上午9点影子最大,以后越来越小。中午12点,影子落在人正背后,影子最小。下午1点后影子逐渐变大。也就是说,随着太阳(光源)位置的变化,影子也在变化着,太阳越低,影子越大,反之则相反。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很清晰地表达了这一变化规律。

太阳与影子观察记录表(一)

太阳与影子记录表(二)

研究太阳、影子、日晷

活动反思:

“光和影”这个活动主要是教师从偶发的事件中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了活动。通过教师敏锐地观察,捕捉到了有价值的东西,决定了下一次活动的发展方向。整个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有效地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使活动一步步向前推进。

不足之处:

教师的提问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启发性,只是表面性的提问,例如,“9点的影子在哪儿?”“10点的影子在哪儿?”同时,每小节活动之后及活动的最后教师没有进行总结性的提升。

幼儿百科:影,汉语词汇,拼音为yǐng。影是指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如果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达到的地方就产生影。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

[教案系列]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精选一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因此,老师会在授课前准备好教案,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提升教课效率。那么一篇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系列]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精选一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4.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大班科学教案 有关《光和影子》课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1.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即物体挡住光就有了影子。

2.彩色纸剪的乌龟、金鱼、风车、小鸟、电扇、打鼓的小熊、钟等各种形象若干。

3.白纸、手电筒、胶水、擦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出示纸乌龟。昨天老师在手电筒和白纸的帮助下,让纸乌龟在纸上跳起了舞。它究竟是怎么跳舞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好吗?

二、引导幼儿操作

1.提供每个幼儿一支手电筒、一张白纸、一只纸乌龟、胶水等材料,启发幼儿设法让纸乌龟跳起舞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探索情况,引导幼儿大胆想办法解决问题。

3.组织幼儿交流讨论。

①请幼儿把自己玩的方法、过程与邻座同伴交流,并互相演示。

②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探索结果告诉大家,并演示过程。

③讨论:为什么有的“乌龟”会跳舞,有的“乌龟”不会跳舞?(组织幼儿交流,在幼儿发表意见时,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而是充分打开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主动克服困难的愿望。)

④教师小结:要让“乌龟”跳舞,乌龟的腿与纸之间必须有距离,也就是说只要把乌龟的身体粘在纸上即可,四肢不必粘上。

4.让每个幼儿自己纠正错误并验证,使其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1.是不是“乌龟”在跳舞?(是“乌龟”的影子在跳舞。)

2.提供各种形象 ,请幼儿任选一种材料,想一想这些物体的哪些部分适于活动,然后设法让它们动起来。

3.幼儿探索,教师应允许幼儿失败,鼓励幼儿创新,并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予以及时的指导。如当幼儿未能让“小熊”打起“鼓”来时,可启发幼儿思考:“鼓槌”的角度折叠得是否合适?手电筒移动的角度、方向是否与“鼓槌”的活动有关?

4.交流与讨论。

①请幼儿讲述操作方法并示范,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物体是怎么活动的。

②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手电筒左右移动时,影子也左右移动;手电筒上下移动时,影子也上下移动。)

③教师小结:当手电筒移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时影子也会变化,这些小熊、金鱼、风车等就会动得更加欢快,更加好看。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光线位置变化,影子也随之变化”的现象。

2.组织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探索有关内容,以保持幼儿浓厚的探索兴趣。

幼儿园教案《[教案系列] 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教案反思(一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教案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大班科学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光和影》课件 活动意图: 在人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位置会有什么变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
    2022-03-0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及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在人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位置会有什么变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
    2020-10-15 阅读全文
  • [教案系列]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精选一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因此,老师会在授课前准备好教案,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提升教课效率。那么一篇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精选一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活动目标...
    2022-07-28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教案 有关《光和影子》课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1.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即物体挡住光就有了影子。 2.彩色纸剪...
    2022-01-11 阅读全文
  • 实用教案:光和影子大班科学教案通用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会认真负责对每一堂课做好准备,为了将学生的效率提上来,老师会准备一份教案,有了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优秀有创意的幼儿园教案要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用教案:光和影子大班科学教案通用”,仅供...
    2022-08-09 阅读全文

活动意图: 在人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位置会有什么变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

2022-03-02 阅读全文

活动意图: 在人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位置会有什么变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

2020-10-15 阅读全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因此,老师会在授课前准备好教案,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提升教课效率。那么一篇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精选一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活动目标...

2022-07-28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1.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即物体挡住光就有了影子。 2.彩色纸剪...

2022-01-11 阅读全文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会认真负责对每一堂课做好准备,为了将学生的效率提上来,老师会准备一份教案,有了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优秀有创意的幼儿园教案要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用教案:光和影子大班科学教案通用”,仅供...

2022-08-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