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婴儿学学手语更聪明(图文)

发布时间:2022-03-09 婴儿早期教育 小学学科语文教案样本 小学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班会

婴儿学学手语更聪明

在美国,几年前,婴儿手语还是个新生事物,而现在,却已成为主流现象。《芝加哥论坛报》9月18日报道,研究显示,2岁前,教孩子多用手势,可以促使他们更快学会说话,甚至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智商。比如,表达吃时,用食指轻触嘴巴;喝则需要拇指抬起,四指微屈,形成奶瓶的形状;牛奶可以用牧民挤奶的动作代替,反复握紧、张开拳头。

尽管教给宝宝手语好处很多,但却非常难。以下一些建议或许可以使这项工作变得简单一点。

1.早点教:最好在孩子几周大的时候就开始。这就像学习一门语言,年龄越大,学习越难,教给宝宝手语也是如此。

2.从少数几个起步。例如吃、喝、爸爸、妈妈……因为吃、喝是宝宝每天都会做的事情,爸爸、妈妈是最常见的,宝宝们总是更容易接受最常见的或对他们最有帮助的手语。

3.让手语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4.借助书本和网络教学。孩子总是对电视上看到的东西怀有莫大的兴趣。因此,可以购买教宝宝手语的录像和光盘,或一些关于儿童手语的书籍。

5.制作手语卡片。就像教孩子写字一样,你可以制作手语卡片。

6.手势与实物相联系。教宝宝手语就像教说话。所以,在教手势时,也要记住把手势与实物联系以来。

7.手语与语言相结合。手语是宝宝说话的桥梁,对于简单的容易发音的词,他会尝试着说;对于难发音的词,宝宝也会用手语表达,这样无疑会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8.循序渐进。宝宝学习手语要有合适的进度:0—8个月,以父母的手语演示为主;8—12个月的宝宝可以自己用一些手势了,父母也能从日常生活中逐渐观察到宝宝用手语表达自己;12个月以上的宝宝,往往能够更快地学习,当他们可以说出词语的时候,将会减少使用手语的频率。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多交流使婴儿更聪明


想培育出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的父母,首先应学会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和宝宝交流。父母不用担心这种交流会变成单方面的意愿,因为宝宝一出生就有了与人交往的能力,而且愿意和你们交往。

多交流使婴儿更聪明

妈妈是宝宝第一个和接触时间最多的交往对象,母子间目光相互注视就是交往的开端。母亲还可利用一切机会与宝宝交流,如喂奶、换尿布或抱宝宝等时候都要经常和他说话,并展示出微笑的面容,说一些诸如“看看妈妈”、“宝宝真乖”等亲密的话语。如果宝宝在吃奶时听那些话,就会停止吸吮或改变吸吮的速度,说明宝宝在听妈妈讲话。

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除了和宝宝“交谈”,还可以和宝宝逗乐,比如摸摸宝宝的头、轻轻挠宝宝的小肚皮,以引起宝宝注意,并逗引他微笑。当婴儿微笑时,要给予夸奖,更别忘了妈妈那轻轻一吻也是给宝宝的美好奖励。

利用一切机会和宝宝交往,使孩子在和父母的交往中辩别不同人声、语意,辨认不同人脸、不同表情,保持愉快的情绪。

会"玩儿"的孩子更聪明!


其实,玩耍是孩子的天性,玩耍帮助孩子更具创造力,更具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商更高……家长可不能一味地压抑孩子玩儿的欲望。不仅如此,您还得看看,自己的孩子究竟有没有"玩商"。来吧,看看如何让孩子适当地玩儿、科学地玩儿,帮孩子玩转"玩儿商"。玩耍不是孩子成才的对立面玩耍才是对学习的真正激励。

"我的孩子最近退步了,变得不爱学习了,整天只想着玩儿,教他儿歌不理不睬。"一位家长最近很烦恼。其实这位家长的潜台词是:衡量孩子进步的标准是孩子是否愿意学习,而"玩儿"这个行为则是带有某种负面效用的。

圝圝其实,孩子在书桌前度过时间的长短并不能决定其成绩高低。因为学习是件需要智力和情绪双轨并行来发展的事,成绩和孩子的情绪、情感完全呈正相关。如果孩子玩耍不足,其情绪和智力都会处于糟糕的状态,他的成绩也将会处于正常水平线下,出现磨洋工、不专注、理解力差等问题,比如有些孩子经常被评价为"挺聪明的,就是不好好学习"。

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的托尼·瓦格纳教授指出玩耍才是对学习的真正激励。"对学习的真正激励,主要是来自内心的激动。这需要理解三个因素:玩耍、激情、信念。玩耍是一种基于探索的学习,它可以导致年轻人产生激情并孜孜以求,并将激情转化为更为深层的信念。即通过玩耍将好奇心、兴趣变成激情,并成为一种信念和目标。因此,有意义的玩耍比学习成绩重要得多。"

玩耍让孩子更有创造力

双翼伸展,机头高昂,看上去很神气。更主要的是,它的身后背着一个"降落伞"。。举起飞机使劲朝上空一掷,只见飞机在空中划了一个弧线,身上的"降落伞"打开了,飞机缓缓降落,直到平稳地落在前方地面上。很难想象,这样一个设计精巧的纸飞机竟然出自一个5岁孩子之手。

其实,在自由玩耍中,孩子双手的灵巧性受到锻炼,因四肢运动与大脑思维之间的生理联系,而促使孩子大脑最富创造性的区域得到开发。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评论事物,喜欢尝试,思考变化多,反应迅速,不受已知信息的限制等。玩耍给了孩子一个安全的情感表达方式

圝圝活动玩耍是一种安全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可以表达过于复杂难以表达的情感。在玩耍嬉戏的时候,儿童可以创造一个神奇的世界,在那里他可以成为任何人并且无所不能。他可以安全平缓的释放自己的情绪,因为有些活动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为人接受,比如一些厮打、冲撞等侵略性的活动。一个孩子可能体验场景包含的有关失望,恐惧,愤怒或嫉妒等情绪。这样,孩子逐渐学会承受和面对自己的情感和他人的感受。游戏也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恐惧。他可能会装成一个医生去缝合伤口、一个猎人去捕获一头狮子、一个运动员去赢得一场比赛,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

圝圝不仅如此,在玩耍中,孩子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相处。在玩儿的过程中,孩子们往往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比如建筑小城堡,喝茶,举办一场节目)而努力。他们可以交换玩具,轮流着玩,相互交谈,一起玩玩具或者轮流着玩。他们学着去了解另一个人的想法,通过谈判和妥协解决冲突。这在无形中为孩子的社会交往做好了最初的铺垫。

会玩儿的孩子越来越少

不少老师,家长都反映,自己的孩子"不会玩儿了"。放假了,不是宅在家里、就是抱着电脑、手机,"都没见孩子下过楼"。

女儿晓琳的体重让周女士特别担心,才上二年级,已经是班上的"重量级"学生。

"不会玩儿"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很难找到健康的娱乐和减压方式,害怕独处、不爱运动、沉迷网络等情况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专家认为,这些都是因为从小没有培养起"会玩儿"的好习惯造成的,时间长了会让孩子丢掉了简单的快乐,"玩儿"这件事也要从娃娃抓起。

教你的孩子玩转"玩商"秘诀一 玩游戏也要呼朋唤友

一位妈妈说:"孩子2岁的时候,我发现他有了交友的欲望。每当听到小朋友从楼道里走过,他总禁不住要开门看看。每次从幼儿园回来,他总是流连忘返。但经常因为不够勇敢或别的原因,交友的欲望总是很难满足。妈妈曾经将一些小朋友请回家,结果几个孩子又哭又闹,效果不佳。"原来交友是一种能力,是需要培养的。

这个时候,家长不妨多给孩子们创造一些机会,教孩子一些能够和朋友们一起玩耍的游戏。这样,相当于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接触他人、与人交友的机会,在和朋友们的玩耍中,孩子的情商也会进一步提高,从而让游戏也变得更有意义。

秘诀二 让孩子走进自然,玩些"绿色游戏"

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转向了"自然体验"。带着孩子亲近自然,除了调节心理状态、增进亲情外,还可以预防"自然缺失症"。

"自然缺失症"这一概念由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在其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中首次提出,这是当今社会的一种现象,即儿童在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现代社会,城市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快,荒野和草地减少,电子产品成为生活中不可取代的部分,城市儿童患上"自然缺失症"的几率增大。所以,各位爸爸妈妈,不妨多带着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感受一下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热情,秋天的收获,冬天的雪白吧!

秘诀三 玩出炫酷文化感

旖旎风光的江南,曲阜孔子的故居,璀璨夺目的江南,神秘浪漫的云南……文化不仅是厚重的、是历史的,还可以是鲜活的。当孩子离开书本,真正来到这些昔日听过但没见过的地方,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感触。

带着孩子去"游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世纪明德介绍,游学是在上个世界产生的一种传统的学习教育方式,它让学生通过短暂的假期在名胜古迹、在各大学府学习,对当地的风俗、对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孩子们的人生影响是非常大的。"我发现在旅行当中人会成长得非常快。你会学到很多新东西,感觉在旅行当中,我20年所学的东西都被刷新了,很多东西都是我没有接触过的,包括地理常识,后来回忆起上学时候的地理考试一直这么混过来的,真正的地理知识是在旅行当中学的。我发现在旅行当中可以补充很多内容,在正常的教育当中所没有的东西。"纪实摄影师、Everykid创始人红杏带着孩子佳佳走遍了大江南北,"我就觉得我不能让这一课在孩子身上缺失。"在妈妈的带领下,佳佳七个月的时候第一次去藏区,从此开始了自己小小驴友的生活。

秘诀四 玩些创造性游戏

游戏是帮助孩子培养创造性的绝佳办法之一。

《纳尼亚传奇》、《怪物史莱克》的导演、编剧安德鲁·亚当森至今都庆幸父母在自己小的时候没有制止自己的玩耍:父母从没有觉得我整天唱唱跳跳涂涂画画是非常浪费时间的事情,从没有对我说过'你能不能干点正事'的话。的确,学习写字和算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认为允许孩子去做一件在别人看来毫无意义,但是他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事情更加重要。同样值得庆幸的是,我的父母没钱给我买复杂、精致的玩具,正因为这样,我才在自制玩具的过程中,激发了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他还将这一点用到了自己孩子的教育中:"我花大量的时间陪他们,和一起变化花样地玩耍,一起制定游戏规则,我们自己编歌然后给自己表演,我们还会分配小角色演出一幕小童话。我尽量不去限制孩子,鼓励他们的发明创造。我还会让他们看到我是如何进行创造的。我弹琴的时候,非常欢迎他们也来按上两下,虽然那声音很难听,但是我已就会表现出欣赏和快乐。我经常带他们到工作室玩耍,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地涂鸦。我们从不用过高的要求去浇灭他们的热情。当孩子看到父母欣喜于自己的作品时,是孩子最大的快乐和自豪。"

所以,爸爸妈妈不妨让孩子的玩耍中多一些"创造性游戏"。创造性游戏就是指由幼儿自己想出来的游戏,其意义在于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以模仿和想象创造地反映周围的生活,从而发展幼儿的设计和创造才能,培养有关的技能技巧。

婴儿期的孩子大脑最聪明


刚出生的婴儿,其大脑具有惊人的吸收能力。以“儿童之家”而闻名于世的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把它称之为“胎生的吸收精神”。越是接近零岁,这种吸收能力就越强。在零岁到两岁之间的孩子的脑子,是任何成人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不论难易,他们能够对给予的教育性刺激理解、接受,并且所记忆的图象之清晰高于高清晰度的计算机。而且,这一时期输入的信息将原原本本的进入到深层意识——潜在意识中。

婴儿学习说话,靠的不仅是单纯的记忆,更多得益于这种“吸收精神”。

每个宝宝都是如此,可以说,婴儿个个是天才。

然而,如果父母对这种情况一无所知,忽略了婴儿期的大脑开始,让孩子安静的渡过婴儿期,将失去很多机会。因为研究表明,在出生直至一岁,是神经细胞突触产生和消失的关键时期,人将失去一半的神经元和神经细胞。

“幸存”的神经元和突触决定了大脑的功能,因此,婴儿的经历和体验,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比如说,婴儿出生1-2天就有“认母”意识,6个月时就受到周围语言的影响。因此,父母、照料者以及经常与孩子相处的其他人员与孩子的成长密切相关。

因此,要尽早的同婴儿接触交流。并且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多采的环境。如接触大自然,聆听好的音乐等等。千万不要让宝宝寂寞的渡过婴儿期。

婴儿期孩子的大脑最聪明


以“儿童之家”而闻名于世的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把它称之为“胎生的吸收精神”。越是接近零岁,这种吸收能力就越强。在零岁到两岁之间的孩子的脑子,是任何成人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不论难易,他们能够对给予的教育性刺激理解、接受,并且所记忆的图象之清晰高于高清晰度的计算机。而且,这一时期输入的信息将原原本本的进入到深层意识——潜在意识中。

婴儿学习说话,靠的不仅是单纯的记忆,更多得益于这种“吸收精神”。

每个宝宝都是如此,可以说,婴儿个个是天才。

然而,如果父母对这种情况一无所知,忽略了婴儿期的大脑开始,让孩子安静的渡过婴儿期,将失去很多机会。因为研究表明,在出生直至一岁,是神经细胞突触产生和消失的关键时期,人将失去一半的神经元和神经细胞。

“幸存”的神经元和突触决定了大脑的功能,因此,婴儿的经历和体验,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比如说,婴儿出生1-2天就有“认母”意识,6个月时就受到周围语言的影响。因此,父母、照料者以及经常与孩子相处的其他人员与孩子的成长密切相关。

因此,要尽早的同婴儿接触交流。并且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多采的环境。如接触大自然,聆听好的音乐等等。千万不要让宝宝寂寞的渡过婴儿期。

延伸阅读:抓住宝宝大脑发育敏感期

0~3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婴儿大脑发育未成熟,可塑性较大。这时健全、良好、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充分激活神经细胞,促进大脑结构和整个功能的发育,建立高度复杂、功能强大的网络。此期,宝宝的脑重量和头围都快速发展。大脑重量可从出生时的370g,增至1岁时的900g。头围可从出生时的34公分增至1岁时的46公分。

大脑发育所需营养素包括:

A。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

B。脂肪: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DHA、脑黄金。

C。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D。铁:贫血时脑细胞数会减少20~30%,智力减低10~15%。宝宝就会出现吸收利用障碍,夜惊睡眠不安、生长激素分泌减少等症状。

E。锌:参与70余种酶的活动,会影响食欲。

F。维生素:维生素A~E、维生素K、叶酸等。

G。其他矿物质微量元素。

0~1岁是宝宝脑飞速发育的时刻,年龄越小智力提升机会就越大。如果适时开发,合理训练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粗细动作训练

粗动作:

抬头、抬胸、两手取物、坐、站立。

抬肩、抬臂、双手握物、手指取物。

先会抓物后放下,先向前、再向后。

精细动作:

3~4个月时,宝宝见东西手足乱动,但抓握能力不强。可以玩发出声音的音乐玩具、色彩鲜艳的悬挂玩具、球类玩具等。

5月见到东西一把抓,可给予柔软、便于抓握的绒毛类玩具。

7~8月时,训练宝宝把玩具放进盒子、从盒子里把玩具拿出来,拇指、食指取物,用手戳洞等。

手、眼、口初步协调。

相关推荐

  • 多交流使婴儿更聪明 想培育出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的父母,首先应学会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和宝宝交流。父母不用担心这种交流会变成单方面的意愿,因为宝宝一出生就有了与人交往的能力,而且愿意和你们交往。 多交流使婴儿更聪明 妈妈是宝...
    2021-11-19 阅读全文
  • 手指小游戏,宝宝更聪明 手部的活动越多,大脑的活动也越活跃。右手能刺激左脑,而左手能刺激右脑,只有同时活动双手,才能让左、右脑均衡发展。 触感骰子 适合月龄:6-15个月 效果:触感骰子的每一面,都能体会不同的触感。 玩法:...
    2019-12-16 阅读全文
  • 五个手指游戏 宝宝用手更聪明 小编整理了5个简单有趣的手指游戏,特别适合爸爸妈妈和儿童一起做,速速收藏吧! 1《小动物做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 小鸡小鸡叽叽叽 (双手食指伸出点作小鸡嘴状放在胸前) 你拍二,我拍二 小兔小兔跳跳跳 ...
    2019-12-16 阅读全文
  • 会"玩儿"的孩子更聪明! 其实,玩耍是孩子的天性,玩耍帮助孩子更具创造力,更具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商更高……家长可不能一味地压抑孩子玩儿的欲望。不仅如此,您还得看看,自己的孩子究竟有没有"玩商"。来吧,看看如何让孩子适当地玩儿、...
    2021-08-21 阅读全文
  • 六种双手游戏能让宝宝更聪明 在宝宝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游戏,锻炼宝宝双手,从而达到开发大脑的目的。下面,父母可不能错过了;六种双手游戏能让宝宝更聪明。 手又被成为第二个大脑,因此手部的活动越多,大脑的活动也越活跃。右...
    2019-12-16 阅读全文

想培育出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的父母,首先应学会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和宝宝交流。父母不用担心这种交流会变成单方面的意愿,因为宝宝一出生就有了与人交往的能力,而且愿意和你们交往。 多交流使婴儿更聪明 妈妈是宝...

2021-11-19 阅读全文

手部的活动越多,大脑的活动也越活跃。右手能刺激左脑,而左手能刺激右脑,只有同时活动双手,才能让左、右脑均衡发展。 触感骰子 适合月龄:6-15个月 效果:触感骰子的每一面,都能体会不同的触感。 玩法:...

2019-12-16 阅读全文

小编整理了5个简单有趣的手指游戏,特别适合爸爸妈妈和儿童一起做,速速收藏吧! 1《小动物做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 小鸡小鸡叽叽叽 (双手食指伸出点作小鸡嘴状放在胸前) 你拍二,我拍二 小兔小兔跳跳跳 ...

2019-12-16 阅读全文

其实,玩耍是孩子的天性,玩耍帮助孩子更具创造力,更具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商更高……家长可不能一味地压抑孩子玩儿的欲望。不仅如此,您还得看看,自己的孩子究竟有没有"玩商"。来吧,看看如何让孩子适当地玩儿、...

2021-08-21 阅读全文

在宝宝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游戏,锻炼宝宝双手,从而达到开发大脑的目的。下面,父母可不能错过了;六种双手游戏能让宝宝更聪明。 手又被成为第二个大脑,因此手部的活动越多,大脑的活动也越活跃。右...

2019-12-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