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 有关《绳趣》课件

发布时间:2022-02-24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程教案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程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绳子,知道绳子的种类、用途。

2. 探索绳子的各种玩法,体验玩绳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收集各种各样的绳子

2.各种绳织物品、各种带绳的玩具

3.课件:(1)杨浦大桥(2)人走钢丝(3)降落伞(4)缆绳

活动过程:

一、 以玩绳导入活动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玩具,请小朋友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来玩一玩吧。

二、 认识各种各样的绳子

1.刚才你们玩的是什么?这些玩具上都有什么?(绳子)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绳子,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根,看一看你拿的是什么样的绳子?(毛线绳、尼龙绳、草绳、塑料绳、线绳、弹力绳等)

3.引导幼儿比较发现绳子的不同(长短、粗细、软硬、颜色、弹力、原料不同)

4.归类:送绳宝宝回家(请幼儿根据类别送绳回家)

三、 说一说绳子的用途

1.这是谁的家?xx绳有什么用?可以用来干什么?

2.观看绳制品,并说出是用什么绳制成的

四、 拓展生活经验

1.除了刚才认识的绳子,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绳子?(鼓励幼儿交流分享经验)

2.播放课件:认识不常见的绳子的种类和用途(钢索绳、钢丝绳、牵引绳、缆绳)

五、 探索集体玩绳的乐趣

出示长绳和绳网启发幼儿说出不同的玩法,并组织幼儿多人玩绳,教育幼儿团结协作。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玩绳》课件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本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在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绳子,知道绳子的种类、用途的基础上,通过绳的多种玩法,激发幼儿用绳锻炼身体的兴趣。让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引导幼儿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通过玩绳,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平衡协调的能力。发展幼儿跳跃、钻、爬等基本动作。满足幼儿玩的需要、体验一绳多玩的乐趣。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合作能力, 训练幼儿的跳跃能力,增强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目标:

1.继续探究各种绳子的玩法及用途。通过绳的多种玩法,激发幼儿用绳锻炼身体的兴趣。

2.让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3.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和发散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绳的多种玩法,激发幼儿用绳锻炼身体的兴趣。

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和发散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长绳短绳若干。录音机,音乐磁带(做做热身操和放松动作时用)。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听音乐做律动进入活动场地,然后让幼儿做热身操活动一下。

2.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着什么?(绳子)过去我们已经知道了绳子的好多种玩法, 你们还记得吗?(记得)那下面老师和小朋友们先一起来复习一下过去我们玩过的绳子游戏吧。

(1)揪尾巴:

幼儿幼儿两人一队,各自在后腰带上系上短绳子当尾巴。游戏开始,四散跑开,每一对幼儿要想办法捉到对方“尾巴”,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先抓到对方“尾巴”者为胜。

(2)踩绳跳:

每人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两手捏住绳子的两端,双脚踩在绳子的中间部位,两手拉紧绳子,双脚用力前跳。

(3)走小路:

两条绳拉成相距有一定距离的平行线做小路,幼儿在小路中间走,踩绳、出绳为犯规。

(4) 顶绳:

幼儿把绳子顶在头上走,掉下绳子为犯规,锻炼幼儿的平衡性。

(5)走钢丝:

把绳子拉成——或S形,幼儿踩绳前进。

3.和幼儿谈话,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这么多绳子玩法,今天看谁能想出更好玩的方法,好吗?

(1)让幼儿自由分散玩绳:

可以让孩子自由选择绳子玩耍,探索不同的玩法。提醒幼儿互相合作进行游戏。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2)幼儿想出玩法后,教师和想出玩法的幼儿一起给小朋友们示范。

4.今天小朋友们又想出了绳子的这么多玩法,那老师把小朋友想出的玩法,编到游戏中去,让小朋友一起来玩游戏好不好。把幼儿分成几组,每组幼儿玩一种游戏,熟练以后可以交换游戏来玩,每种游戏每个幼儿都必须知道游戏的玩法并且都会玩。

(1)给娃娃打领结:可以集体玩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各队第一名幼儿手拿短绳当领带站在起跑线后。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幼儿去给娃娃系好领带后返回并拍第二个幼儿的手,比赛依次进行,快的为胜。

(2)左右行进跳:10人一组

把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一条绳子拉直在地上,各队第一名幼儿在绳的两边左右轮换进行跳,直至终点后,跑回排第二个幼儿的手,比赛依次进行,快的为胜。

(3)跨小河

将两条绳摆成35cm平行线为小河,幼儿练习跨过小河。

(4)钻绳

两人牵紧绳子的两端,全班幼儿依次从绳底钻过。

(5)跨绳

绳离开地面20cm高,幼儿依次从绳上跨过。

(6)摇绳:幼儿自由玩

幼儿用一手拿绳,随便摇,向小蛇一样。

(7) 挑扁担 :

幼儿两手拿绳放在肩头,做挑扁担状,可以两个幼儿一起玩,也可以自己玩。

(8)摆图形跳 :幼儿自由玩

幼儿可以把绳子摆成任意一个图形,跳着玩。

(9)踢毽子:幼儿自由玩

幼儿一手拿绳,用脚踢,想踢毽子一样。

(10)开火车:全班幼儿一起玩

幼儿双手拿绳,套在前面幼儿的身上,开火车,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

(11)跳绳:幼儿自由跳、两人带着跳、两人轮绳,一人跳绳。

5.放松活动:

小朋友们刚才又想出了各种玩绳的好方法并一起玩了绳子做了游戏,一定有点累了吧,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放松一下。随音乐和幼儿做一

些放松动作。

6.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都表现不错,回家后把我们今天刚学的玩绳游戏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做,好吗?

7.收绳:教会幼儿把绳子盘好,有利于下一次玩时,方便取。

活动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幼儿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本活动我觉得充分调动起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能够主动积极参与探索绳子的变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以往的老师教,幼儿被动地学。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创造了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了探究活动,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并获得了自我认知、身体运动、语言、思维力、想象力等方面的相关发展。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相关资料:

附热身操音乐:

健康歌

1 1 1︱ 1 6 5 ︱1 1 1 1︱3 1 6 5 ︱7 7 7 7︱0 7 6 7︱

左 三圈, 右三 圈, 脖子 扭扭 屁股扭扭, 早 睡 早 起 咱 们来

1 1︱ 1 0︱1 1 1 1 ︱1 1 6 5︱4 4 4 4︱ 4 — ︱

做 运 动。 动 动 手 呀 动动 脚 呀 做做 深 呼 吸 ,

5 5 5 ︱5 5 5 5︱3 1 2 2︱1 0 ‖

学 爷爷 蹦蹦 跳跳,永远 不 会 老 。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 有关《有趣的指纹》课件


活动目标:

1.了解什么是指纹及指纹的用途。

2.对指纹及其作用产生好奇并乐于探索。

3.喜欢用指纹来创作一幅作品。

活动准备:

放大镜、彩笔、橡皮泥、油泥、绘画纸。

活动过程:

1.通过故事导入活动——“小刚家被盗了,警察叔叔在窗户上发现了罪犯的指纹。几天后,罪犯被抓到了。”你知道警察叔叔是怎样破案的吗?引起幼儿的兴趣。

2.用放大镜仔细看看自己的指纹,用橡皮泥和油泥留下自己的指纹。

3.对比看一看自己的指纹和别人的有什么不一样,认识三种指纹类型,并学会辨认自己的手指类型。

4.想一想小手在不同的材料上印出的指纹是一样的吗?还可以在哪些地方留下指纹呢?

5.探索结束尝试用毛笔蘸少量颜料涂在手指上印画,用中性笔画上适当的修饰和加工,一起欣赏有趣的指纹画。

活动延伸:

1.找一找生活中什么地方容易留下指纹。

2.请家长或老师讲述与指纹用途有关的故事给小朋友听。

科学乐园

指纹就是手指表皮上突起的纹线。指纹在胎儿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指纹能使手在接触物件时增加摩擦力。虽然指纹人人都有,但各不相同。从基本线条形态上看,指纹可分三种:斗形纹、弓形纹、箕形纹。不同人种的指纹有很大差别,据说,全世界六十亿人中还没有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因此每个人的指纹是独一无二的。据此,可以广泛运用于考勤、侦破、保密系统。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 有关《沉与浮》课件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能够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记录操作结果。

3.初步大胆尝试,探索让下沉的物体上浮。

活动重点

能够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记录操作结果。

活动难点

初步大胆尝试,探索让下沉的物体上浮。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会记录实验结果。

2.物质准备:

a.各种实验材料(瓶盖、橡皮泥、雪花片、泡沫、回形针、橡皮泥、木块、钉子、记录表、操作盒子)人手一份。

b.自制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幼儿兴趣,感知物体的沉与浮的现象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做实验了,这里我为大家准备了很多的操作材料有:水、瓶盖、橡皮泥、雪花片、泡沫、回形针、橡皮泥、木块、钉子、记录表。请小朋友试一试,看一看哪些物体会沉下去?那些物体会浮上来?用符号标记。

2.师:在操作时请小朋友注意以下几点:a.请小朋友把你的记录结果记录到记录纸上;b.操作时请小朋友尽量不要把水洒到桌子上;c.每一种材料都要尝试。

3.师: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并对于个别操作较慢的幼儿进行指导和鼓励。

4.师:并现场验证幼儿猜测的正确与否。对不同意见(如同一种物体,有的幼儿认为沉,有的幼儿认为浮)通过实验验证,统一认识。

5.师小结:我们通过操作后发现金属类的物体放入水中会下沉像(回形针、钉子、硬币)木质和塑料类的物体放入水中会上浮像(泡沫、筷子、木块、雪花片、瓶盖)。由此可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本身的材料有关。

二、 尝试探索如何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1.师:刚才的结果中我们都看到了,物体在水中的现象都是不一样的,接下来老师要加大难度了,请小朋友尝试操作,如何让下沉的物体上浮?看看有什么样的办法。(有的是通过借助外力,还有的是改变自身形状)一起来探索。

2.师:鼓励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小结: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了,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会下沉,但是我们通过改变它的形状,由原来的下沉变成了现在的上浮。()橡皮泥在自身比重不变液体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它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了。它就会浮在水面上了。在此环节中渗透了有关浮力的知识,引导幼儿对浮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潜移默化地熏陶幼儿对有关浮力的了解。

三、迁移生活经验,寻找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观看课件,轮船、游泳圈、竹筏等。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我们知道改变橡皮泥本身的形状可以让原本下沉的物体上浮。那你找一找你的身边还有什么物体也可以这样来操作?大家搜集一下,然后通过实验的方法自己来试一试,看一看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 有关《涂颜色》课件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列。

3.培养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排列规律的卡片。

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贴绒图案若干。

3.操作卡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观察卡片上物体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补充规律。找出卡片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

3.幼儿动手操作,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补。

4.分组操作:

第一组:按颜色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颜色的木块进行间隔排列。

第二组:按几何图形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几何图形进行间隔排列。

第三组:按图案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列。

5.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进行有规律排列。、

6.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玩绳》课件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本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在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绳子,知道绳子的种类、用途的基础上,通过绳的多种玩法,激发幼儿用绳锻炼身体的兴趣。让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引导幼儿探索绳子的...
    2022-02-25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 有关《有趣的指纹》课件 活动目标: 1.了解什么是指纹及指纹的用途。 2.对指纹及其作用产生好奇并乐于探索。 3.喜欢用指纹来创作一幅作品。 活动准备: 放大镜、彩笔、橡皮泥、油泥、绘画纸。 活动过程: 1.通过故事导入活动...
    2022-02-24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 有关《沉与浮》课件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能够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记录操作结果。 3.初步大胆尝试,探索让下沉的物体上浮。 活动重点 能够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记录操作结果。 活动难点 初步大胆尝试,探索...
    2022-02-1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 有关《涂颜色》课件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列。 3.培养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排列规律的卡片。 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
    2022-02-25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教案 有关《有趣的滚动》课件 活动目标: 1、对滚动的物体发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2、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2022-02-17 阅读全文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本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在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绳子,知道绳子的种类、用途的基础上,通过绳的多种玩法,激发幼儿用绳锻炼身体的兴趣。让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引导幼儿探索绳子的...

2022-02-25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了解什么是指纹及指纹的用途。 2.对指纹及其作用产生好奇并乐于探索。 3.喜欢用指纹来创作一幅作品。 活动准备: 放大镜、彩笔、橡皮泥、油泥、绘画纸。 活动过程: 1.通过故事导入活动...

2022-02-24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能够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记录操作结果。 3.初步大胆尝试,探索让下沉的物体上浮。 活动重点 能够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记录操作结果。 活动难点 初步大胆尝试,探索...

2022-02-18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列。 3.培养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排列规律的卡片。 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

2022-02-25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对滚动的物体发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2、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2022-02-1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