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美国:和孩子一起敲键盘

发布时间:2022-02-24 关于和爸妈一起买年货的日记 幼儿园优秀说课稿和你在一起 外研社一起小学二年级英语教案豆丁

◎计算机应该做为补充──而非取代──的活动或是工具。它不能取代艺术、沙堆、水、书籍、音乐、户外活动探险、戏剧和与其它孩童的社交活动。

◎父母应该在孩子使用计算机时在旁指导。就在近处随时帮助你的孩子,回答他的问题,当他使用计算机时与持续与他互动。

◎花时间观察并参与孩子的计算机活动,以了解他在想些什么及学些什么。观察孩子使用计算机,可以对他如何思考、解决问题有更多的认识。

◎和你的孩子一起使用计算机,并鼓励他和兄弟姐妹或朋友这么做。和他人一起使用计算机可以协助他发展重要的社交技巧,像是轮流使用东西、合作,并帮助你的孩子建立说话及聆听的能力。

◎为你的孩子多学些软件,并在孩子使用软件前小心地检查过。尽管多数软件都是高质量的产品,但有一些软件由于过于困难、强调暴力的主题,或是无法促进孩子的语言能力和学习,并不适合年轻的孩子使用。

◎把计算机放在全家人可以共享的公共空间里,像是厨房或是客厅,这样假如电话铃声响起或是厨房烧的开水沸腾了,你孩市在孩子伸手可及可以随时求援的地方。

◎对计算机使用时间做严格的限制,并请严格力行。建议3到5岁的孩子一次使用的时间不超过20到30分钟。并建立家庭计算机使用守则──像是不边使用计算机边吃饭、用完计算机后一定要把软件取出等等。

至于父母如何和孩子一起透过科技产品成长呢?很简单。陪伴是最佳的策略,在他使用计算机时帮助他解决问题、或是欣赏他所制作的一个画面。父母也可以透过和他谈谈在计算机上面做了些什么,来鼓励孩子的语言发展,虽然较小的孩子需要父母直接的帮助,较大的孩子则只要父母就近答询问题即可。不管孩子几岁,你在旁边其实是在告诉他,打计算机的时刻是个可以和其它人分享的时刻。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和孩子一起度过美好的人生


传说上帝给了人一个任务,叫人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蜗牛已经在尽力地爬了,但每次只能挪动那么一点点。人拉它,催它,吓唬它,责备它,甚至踢它,蜗牛仍然不紧不慢地往前爬。人在极端疲惫、懊恼之余,开始向上帝抱怨,为什么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人朝着天上喊,天上一片安静。

咳!人没有办法了,只得任蜗牛慢慢往前爬。

咦?人忽然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听到鸟鸣,看到晶莹的露珠在树叶和草茎上闪烁,人困惑了——路边原来有这样美丽的花园,为什么我以前没有看到?

莫非是蜗牛在带着我散步?

假如人是父母,而蜗牛是上帝派来带给我们从容、幸福的孩子,那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父母是不是那个经常试图拽着蜗牛快点到达目的地的人呢?

多少次,我们逼迫刚放下小提琴的孩子,马上拿起画笔;多少次,我们要求孩子诵读唐诗,无视孩子想玩游戏的眼神;多少次,我们责备和埋怨孩子识字的数量比不上邻居的孩子……

我们一味的催促他们——快点,再快点,“孩子,快快长大”,“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对速度的崇拜和对效率的迷恋,带给我们浮躁和功利,让我们丧失了细细品位人生的心境,辜负了一路上的花香、露珠和鸟鸣。

被踉跄拖扯着奔跑的孩子也许就此丢失他们烂漫的童年,可能就此开始本应充分展开但现在却严重缩水的人生旅程。

为什么不按照蜗牛自然的节奏去散步呢?当我们放慢脚步、放松心情的时候,或许我们会和孩子一样获得蜗牛的世界,遇见广阔连绵的美丽风景。

反之,把婴儿淹没在各种刺激、识字卡片、运动训练之中,以成人决定的速度强迫儿童加速学习,强迫儿童学习阅读、算术、体操、游泳或者掌握音乐技能,往往使他们感到厌烦和压抑,就像在温室里强迫植物早开花一样,对正常的发展是有害的。

有些父母控制着孩子的一切,规定孩子玩什么和学什么,好像自己尚未入学的孩子已经登上了通往名牌大学的快车。实际上,这是他们用牺牲孩子的健康发展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意愿,不仅欲速而不达,甚至适得其反。

如果我们也认为拔苗助长是不明智的,我们就不要做那样的农夫。

和孩子一起看漫画


经常做功课或读书不到半小时,就会以上厕所、喝水…种种理由离开书桌的儿子,居然一动也不动的坐在书桌前大半天,那异乎寻常的”用功”,让为娘的我在感动之余也起了疑心。为了打探虚实,我以一盘切好的水果为道具,以慈爱体贴为面具,轻步掩至其身后….

“好小子,怪不得大半天坐着不动呢,原来是在看漫画!”我大声嚷到,儿子吓得从椅子上跳起来,连忙把漫画书一合往我手上一送:“好啦,给你给你,让你先看啦!”

“这才象话,古人说-有酒食先生馔。今妈添言道-有漫画书要先呈给妈妈阅读。知道不?!”训话完毕,我就地一坐,翻开漫画书开始津津有味的看起来。儿子也将身子溜到地板上,把头凑过来,指指点点的向我简介这本漫画书的故事大纲、主配角名字和背景-

“这个主角将太,是日本北海道一个寿司店主的儿子,为了想要学得做寿司的技艺,帮助父亲把寿司店经营得更好,在中学毕业后,就独自一人跑到东京去拜师学艺。他吃了好多苦,受到好些人的欺负,但都不气馁,最后终于赢得了寿司新人比赛冠军,成为日本最有人气的寿司大师傅。”

“你看这个叫佐治的人,他是将太的师兄,他坏死了,老是找将太的麻烦,和设计谋陷害将太,结果,哈哈,坏人有坏报!他在寿司新人赛时,因为急着想要表现自己的技术,没有把食客喜好的口感考虑进去,结果就被将太给打败了。”

我边听儿子的”剧情人物介绍”,边翻看着漫画书,越看越欲罢不能,当天的午餐就让家人去”自谋生路”,下午则和儿子携手共奔去书店,搬回了全套”将太的寿司”漫画集,母子两人肩并肩、头挨头的用功读书,并不时停下阅读来讨论书中寿司的做法,拿来和我们以往曾在日本料理店所吃过的寿司做比较…

越看越对于日本师傅要制作出一个博得客人称赞的小小的寿司,竟然要从选米、煮饭、挑选鱼贝类、切食材的刀功、捏饭团…等等任何细节,都不能有丝毫马乎,皆得花费多年心力去琢磨练习,才能练出的制作功力不由得心生叹服。

同时也对这本漫画书的作者心生敬佩,因为想必他为了制作这套漫画,肯定在从寿司的制作到寿司店经营这方面的知识,下了不少功夫去观察了解,才能用如此循循善诱方式,将枯燥的制作寿司理论,和严肃的鼓励努力向上、遇挫不馁的人生大道理,化作引人津津悦读的漫画。

最后,在看完一套漫画书,我和儿子一起被激起”有为者当如将太”的雄心,两人跑去买了一整套做寿司的器具与食材,把漫画书当成食谱,一步步的学做起寿司来。

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是一名幼儿教师。但我却觉得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做的很不称职。女儿从小性格内向,脾气固执,我一直有意识的改变他,可也没有多少改变。儿子的性格和女儿正好相反,活泼可爱,乖巧听话,话也特别多,深的家人的喜欢。

可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我却觉得孩子越来越难管了,越来越不听话了。我知道该好好反思自己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知识、对社会、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也越来越多,他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是我们几句话就能打发得了的了。这时候,我们仅凭以往的经验已经不能实现我们所要的效果了,自然就感觉到孩子难管了。所以,我们也要不断地学习,多方面了解孩子的想法,学习更多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做到对症下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辅导孩子的作业,你需事先对孩子的作业或学习内容有所了解,这样才不至于让自己措手不及,或让孩子抱怨“和老师讲的不一样”。另外,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我在一边读读书、看看报陪着,比干坐那里监督会更能让孩子接受。实际上,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家长自我完善的过程,我们在用心教育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成长、成熟。

总之,教育孩子是个急不来的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家长,尤其是妈妈们多一份细心观察,多一份耐心引导,用心做一个智慧母亲,和我们的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和孩子一起看书一起交流的经验


导读:首先我要培养女儿的阅读兴趣。我根据女儿的年龄特点,选择色彩鲜艳、形象具体直观、富有情趣的图书来吸引她。

我的女儿今年四岁了,她平时最喜欢看书。每拿到一本书,她都要认真翻看,而且还会根据书上的画面进行简单的讲述,虽然她讲的往往和书中的情节有出入,但却很好地锻炼了她的想象力、观察力及口语表达能力,而这也是我指导她看书的初衷。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也是语言教研组的教研员,我特别重视班上幼儿的语言发展。但是通过对家长的调查,我发现家长对孩子语言发展并不太关注,例如只有很少的家长能做到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和孩子一起看书,陪孩子交流。于是我经常和家长们进行交流、沟通、探讨,教给家长一些幼儿阅读方面的知识与方法。对自己的孩子,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我要培养女儿的阅读兴趣。我根据女儿的年龄特点,选择色彩鲜艳、形象具体直观、富有情趣的图书来吸引她。我还记得当女儿拿到这些书时,兴奋极了,缠着我说:“妈妈,妈妈,快给我讲,给我讲。”我说:“你自己先看一看。”我发现女儿看书的速度非常快,只浏览一下画面,一本书一会就从头翻到了尾,说看完了,又马上要去换另一本书。这和我班上的孩子看书是一样的。让她说说书里的故事内容,她讲不出来。于是我拿过书,首先了解了书中的内容,然后和女儿一起看,我在讲的同时向女儿提出一些问题,如小鸭子要干什么?猜一猜大灰狼怎么了?有了这些问题,和女儿边看边猜,特别有意思。每次女儿都能猜出不同的答案,很有趣味,我也不用固定的对错来限制她。女儿现在最喜欢猜图了,通过猜图的形式,她能自己看一本简单的书。由于女儿识字不多,她对图书的喜爱程度深受成人影响,因此我在给她讲故事时,全神贯注、声情并茂、孩子特别受感染,能调动孩子看书的积极性,并能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而每晚睡前给女儿讲一个故事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我还和女儿约好,每两周去书店一次,每次可以买一本书。女儿的书越来越多,我们给她添置了一个小书架,女儿非常高兴,每天都会整理自己的书架。

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女儿不满足与只看书,她还想认字,于是我把看书与认字相结合,引导她结合画面看文字。女儿虽然只认识其中的几个字,但对照画面,联想过去听过的故事,背诵过的古诗,居然都能将故事中简短文字“读”了下来。这充分说明先培养兴趣的阅读方法对于女儿认字、增长知识、发展语言能力确实大有益处。

由于女儿语言能力突出,每次上课,女儿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且回答经常出人意料,使老师的活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小朋友们也很喜欢女儿——她会给小朋友讲图书、故事,都是小朋友爱听的,所以她在班中的好朋友非常多。

相关推荐

  • 和孩子一起游戏 在一次研讨活动中,听到了钱园长跟我们讲的一些上海幼儿园的例子,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如何才算让幼儿真正的玩起来。上海的幼儿园里是那么的“放的开”,老师是那么的大胆,他们认同孩子们的观点,他们做一个观察者...
    2020-11-27 阅读全文
  • 和孩子一起聊天 在一日生活的某些环节,如活动前,起床后。孩子们很容易兴奋,常常会大喊大叫。这样既不利于保护嗓子,又制造出许多噪音。使整个教室变得很噪杂;于是我尝试着教孩子聊天:出一个或几个有趣的话题。让他们三三两两地...
    2021-11-24 阅读全文
  • 和孩子一起成长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和孩子一起成长”!一颗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
    2020-07-06 阅读全文
  • 和孩子一起度过美好的人生 传说上帝给了人一个任务,叫人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蜗牛已经在尽力地爬了,但每次只能挪动那么一点点。人拉它,催它,吓唬它,责备它,甚至踢它,蜗牛仍然不紧不慢地往前爬。人在极端疲惫、懊恼之余,开始向上帝抱...
    2020-08-13 阅读全文
  • 和孩子一起看漫画 经常做功课或读书不到半小时,就会以上厕所、喝水…种种理由离开书桌的儿子,居然一动也不动的坐在书桌前大半天,那异乎寻常的”用功”,让为娘的我在感动之余也起了疑心。为了打探虚实,我以一盘切好的水果为道具,...
    2021-03-29 阅读全文

在一次研讨活动中,听到了钱园长跟我们讲的一些上海幼儿园的例子,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如何才算让幼儿真正的玩起来。上海的幼儿园里是那么的“放的开”,老师是那么的大胆,他们认同孩子们的观点,他们做一个观察者...

2020-11-27 阅读全文

在一日生活的某些环节,如活动前,起床后。孩子们很容易兴奋,常常会大喊大叫。这样既不利于保护嗓子,又制造出许多噪音。使整个教室变得很噪杂;于是我尝试着教孩子聊天:出一个或几个有趣的话题。让他们三三两两地...

2021-11-24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和孩子一起成长”!一颗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

2020-07-06 阅读全文

传说上帝给了人一个任务,叫人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蜗牛已经在尽力地爬了,但每次只能挪动那么一点点。人拉它,催它,吓唬它,责备它,甚至踢它,蜗牛仍然不紧不慢地往前爬。人在极端疲惫、懊恼之余,开始向上帝抱...

2020-08-13 阅读全文

经常做功课或读书不到半小时,就会以上厕所、喝水…种种理由离开书桌的儿子,居然一动也不动的坐在书桌前大半天,那异乎寻常的”用功”,让为娘的我在感动之余也起了疑心。为了打探虚实,我以一盘切好的水果为道具,...

2021-03-2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