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遗传病的治疗和预防

发布时间:2022-02-12

小学预防艾滋病总结。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遗传病的治疗和预防”,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遗传病造成智力或肢体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负担。为减少残疾儿的出生,我们国家进行严格的产前检查和产前诊断。但因为技术等其他原因,还不能做到100%诊断出来,而遗传病患儿可否通过治疗使病情改善呢?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目前已发现的遗传病或者有遗传因素的疾病大约4000种,不同的病治疗方法也不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

一、饮食疗法:一些遗传病由于某种基因变异,造成负责该物质体内转化的酶的缺失,从而引起代谢障碍、毒素堆积。苯丙酮尿症即属于此类。给患儿喂食低苯丙酮酸的东西,控制体内苯丙氨酸的水平,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二、药物疗法:如先天性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可以注射免疫球蛋白制剂进行治疗。又如肝豆状核变性,主要是体内铜代谢障碍,使血液中铜的含量过高,而造成胎儿畸形。可以采取限制吃含铜的事物,同时服用促进铜排泄的药物,以保持体内铜的正常水平,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手术治疗:对于多指(趾)、兔唇、联体等畸形,可以通过手术修复。

四、基因疗法:近年来,科学家们已成功克隆了一些遗传病的基因,对相应的正常基因进行提取纯化和人工合成,导入到病儿体内,达到根治遗传病的目的。

五、遗传病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加强产前咨询、普及遗传病知识、严格产前诊断等,从而避免或减少遗传病儿的出生。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杨威:儿子遗传了我的闷骚和妈妈的有主见


杨威接受采访时说,杨阳洋的闷骚遗传自他,而有主见和坚持自己的想法则是遗传了妈妈杨云。到底哪些因素是来自于父母的遗传呢?关于遗传,你了解多少?

“我今年叫杨文昌,我属狼……”不少朋友通过《爸爸去哪儿》第二季认识了杨威的儿子——杨阳洋(大名叫杨文昌)。

从低气压男孩到泥地足球场上为了队友而爆发,从在艰苦的“水云间”给爸爸扇扇子到鼓起勇气独自一人勇闯鸡窝拿鸡蛋,不少观众喜欢这个小男孩身上体现出的独立、坚强、懂事,还有一些小闷骚。

近日,杨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得意的表示,杨阳洋的闷骚遗传自他,而有主见和坚持自己的想法则是遗传了妈妈杨云。

“遗传了我小时候的闷骚”

不少网友认为杨阳洋有一股可爱的小“闷骚”。他那狡黠的小眼神、贼精贼精的笑容,还有时常陷入思考的表情,都让观众觉得杨阳洋是一个“闷骚男”。

杨威说,其实儿子跟他小时候一模一样,有时候在家可以半天不讲话,一调皮却根本停不下来,“我们那时候管这叫蔫儿坏,但后来进入国家队,比赛压力越来越大,就慢慢变正经了。我儿子遗传了我小时候的闷骚,还有我现在的沉稳。”

尊重规则:父子俩如出一辙

运动员出身的杨威很注重比赛规则。在第一站武隆天坑抢早餐环节,原本跑得最快的杨威反而被其他抄近路的爸爸无情赶超;浙江新叶村“铁人五项”,他又一马当先,没想到跑错路变成最后一名。

杨阳洋身上也表现出了对规则的尊重。在新叶村篮球赛上,他委屈的向“村长”申诉,提出吴镇宇不应该用左手投篮,而应该和大家一样用右手。

尽管这个提法让人忍俊不禁,但是大家还是看出了杨阳洋和爸爸杨威一样,对规则十分认可和尊重。

“也继承了妈妈的有主见”

在新叶村的服装走秀中,杨阳洋帅气的打扮为自己加了不少分。他不仅用给自己打扮成了“国际范儿”。在节目的访谈中,杨威也提到,儿子也继承了他妈妈的有主见。“他特别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想法和喜好。”

说说遗传的那些事

1.遗传到底听谁的?

事实上,遗传由基因做主。根据遗传基因的孟德尔定律,基因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其中一个成员来自父本,另一个成员来自母本,二者分别由精卵细胞带入。

爸爸的精子带着23条爸爸的染色体,妈妈的卵细胞则带着23条来自妈妈的染色体,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宝宝的23对染色体。那么孩子会更多继承哪一方呢,难道就像电脑合成图一样,是“相加然后除以二”?遗传学可没这么坏,孩子更像谁,这主要是由等位基因决定的。

每对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就叫等位基因,它们控制的是同一性状,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如果一对染色体上两个等位基因都是显性或者一个显性一个隐性,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只有当两个等位基因都是隐性时,才表现出隐性性状。

2.性格会遗传给孩子吗?

是的,孩子性格的形成跟遗传密不可分。心理遗传学认为,儿童的性格的遗传包括直系亲属的DNA遗传以及血型遗传。如果从父母一方获得的遗传物质DNA可以确定子女的身体特征,那它也会影响他们性格的某些方面。

因此,像激动、胆怯或者外向这些性格表现都是从母亲或父亲的基因中遗传下来的。

心理遗传学尚未系统化。据说性格一半来自遗传,一半来自后天。“根本性格”是心理遗传学中性格的深层部分,即:活泼、开朗、冷静、急躁等几方面受遗传影响很多,现在几乎已经成为定论。“根本性格”的遗传,关系到家庭气氛,而一个家庭轻松民主或严肃沉闷的氛围,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最终性格的形成。

3.男孩像妈、女孩像爸,是真的吗?

坊间一直流传这样的说法:男孩像妈,女孩像爸。一些家长也乐于听到这样的评价。那么,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专家观点:这个说法不科学

事实上,孩子从爸爸妈妈那里获得基因的影响力是相同的。“男孩像妈、女孩像爸”的说法并不科学。妈妈的卵子和爸爸的精子通过遗传因子将基因传给了宝宝,从眼睛、鼻子、嘴等面部特征到体形特征,宝宝会同时从父母那里继承到各种身体要素的遗传因子,因此很难说父母哪一方的特征更容易遗传给宝宝。

多动症防治治疗原则


一、防护措施:

1.加强优生优育宣传教育,避免孕妇情绪激动、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孕期不能滥服药,杜绝近亲婚配,防止产伤。

2.防止头部外伤及药物中毒,预防和及时治疗脑炎、脑膜炎等多种疾病。

3.饮食应富于营养又易于消化吸收,多食用富含健脑和维生素类食物,少吃或尽量不吃含铅多的食物、含色素、防腐剂的饮料和小食品。

4.自小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按时作息,注意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培养孩子的正确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5.要注意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粗暴强制的教育方法和过度溺爱、过度保护,事事关心和干涉都可使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养成任性、脾气暴躁、注意力差的不良习惯。

6.要注意学校和老师的影响。老师对儿童的教育方法欠妥,可引起儿童的逆反心理,从而诱发此病的发生,另外学校应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兴趣,防止因功课负担过重而给孩子带来的身心疲劳。

二、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目前国内外西医治疗主要用中枢神经兴奋药(如利他林)和三环类抗抑郁剂(如丙咪唪),但6岁以下患儿由于中枢神经兴奋药物对活动过多的症状改善不明显,故不主张用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的特点是:起效快、价格便宜,但付作用大,疗程长,不易坚持。

此外,还可采用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的方法有多种,包括针灸、推拿、耳针疗法、中成药治疗等,因中成药服用方便,故采用者较多。

中药治疗的特点是:毒付作用少,疗程相对较短,疗效较稳定,但起效慢,价格比较贵。

2.感觉统合训练:这是一种使儿童乐于参与的寓治疗于游戏之中的治疗方法,疗效较好,特别是对运动协调功能差的孩子效果较好,无任何付作用。

3.心理行为训练:因为多动症的孩子多半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异常,所以心理治疗在治疗多动症的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以心理行为训练常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哭闹宝宝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小嘴一瘪,脸一拉——宝宝要发脾气了?!他们可不管这是在家还是在公共场合,不高兴就一定要表现出来!

一个发着脾气又哭又闹的宝宝有时候真的会让妈妈和周围人“抓狂”,如何安抚孩子突如其来的哭闹呢?看看我们的“发脾气全攻略”吧,爸爸妈妈们一定会大有收获!

光光是个普通的1岁半男孩儿,不过在有些时候,他可表现得不那么“普通”。

“我们带他去商场购物时,常会把他留在商场提供的儿童娱乐场,当买好东西准备带他离开时,他就会大声哭闹,经常把周围的人吓一大跳。他会大声尖叫、抽泣,还会把娱乐场里的充气玩具丢向闻声而来的工作人员。”

“这种事情发生实在让我们觉得丢人,每每受到在场所有妈妈们的注目,我唯一的做法就是——迅速抓起孩子,然后立即消失。”

在类似的情形下,小孩子大发脾气是由于他们的大脑对于情绪的控制机制发育得比较慢;相反的,对于自身的喜好、意愿等发育得比较快一些。换句话说,你的小家伙已经开始懂得向你表达他的想法了,只不过在“方式选择上”有些让人难为情。

推荐阅读:宝宝又哭又闹,原因多多爸爸搞定哭闹宝贝10绝招

作为父母,振作起精神吧,努力了解暂时性发脾气是怎么回事,一定会有帮助的。

场景1 购物中心“摊牌”

发生地点:购物中心,玩具店,超市等。

直接起因:劳累,行动受限制,有明确的物质愿望没能得到满足。

年龄层次:从18个月到6岁,尤以2~3岁的幼儿居多。

典型征兆:坐在购物车中焦躁地不停扭动,要求玩具或者甜食等。个案描述:

金薇饱受此类孩子暂时性发脾气之苦。她告诉我们,最近在一家商场购物时,她2岁的女儿坐在购物车里突然开始不停地扭动。“当我试图阻止她爬出来时,她就开始大声哭闹。此时旁边的一位妇女非常气愤地对我说:‘你怎么这样带孩子!?’”金薇试图向这位陌生人解释,她这样做是为帮助孩子克服暂时性发脾气,然而这位妇女显然不能理解这样让孩子哭泣,并且不让她爬出来的“虐待”行为能有什么用。“我真想痛哭一场,觉得自己实在不是个称职的母亲”,金薇说。

预防和处理方法:

●分散注意力:幼儿对于大人做鬼脸以及幼儿园老师教的童谣有很好的反应能力,可以试着用这些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也可以拿出一根香蕉或者苹果什么的。

●远离“旁人压力”:每次购物时留意商场提供的特别服务处,这样在突发事件临头时,你就可以从容地把购物车推到服务处寄存,然后到人少的地方去处理你的问题了。

●忽略旁观者:把精力集中在你的孩子身上。毕竟让你的孩子能从中了解并记住什么要比旁人说些什么更重要。

●检讨自己的情绪:如果你在超市里“塞车”或者排队结账时不停咒骂、着急上火的话,想想坐在车里的小家伙会从中学到些什么呢?

●随时提醒自己孩子在不停地变化:或许上个月时你的宝宝还非常乐意坐在购物车里,但这个月时,如果你依然让他老实坐下,他就会“大发雷霆”。独立性会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而慢慢增强,即使是对于只有3岁大的小家伙也是如此。比较好的预防办法是在他愿意拉着你的手或者扶着购物车的情况下,允许他自己下地走。

场景2疼痛的哭闹

发生地点:医务所,医院等。

直接起因:让人不安的治疗经验,吓人的医疗器械和空气中的味道,狭窄的治疗室。

年龄层次:18个月~6岁

典型征兆:不停踢腿

儿童口吃的心理治疗


关键词:

导读:口吃属于心理疾病,因此,纠正口吃应从心理治疗入手,重点应放在排除孩子的心理障碍。还有一种情况父母应该引起注意,孩子非经常性的,短暂的言语重复现象或口误性言语停顿不应视为口吃症,随着年龄增长和智力发展,会自行痊愈。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神情紧张地面对孩子

口吃属于心理疾病,因此,纠正口吃应从心理治疗入手,重点应放在排除孩子的心理障碍。还有一种情况父母应该引起注意,孩子非经常性的,短暂的言语重复现象或口误性言语停顿不应视为口吃症,随着年龄增长和智力发展,会自行痊愈。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神情紧张地面对孩子,甚至斥责他“怎么这样说话”,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真的导致口吃症。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纠正儿童口吃越早越好。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多让孩子听表达流畅、声音优美、简洁明确的语言。如儿童故事、幼儿诗歌等。父母可以神情自然地跟着孩子一起讲,一起念。2、正确示范。父母耐心、细心地多与孩子谈话,多做示范,少做纠正,消除孩子的心理压力,让他在说的过程中从心理上轻松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纠正。3、与孩子说话的时候速度可以放慢一些。如果孩子一时没接上来,也不要急着提醒,父母可以自然而铸地继续往下说,使孩子沉浸在自然交谈的气氛中,不加强注意自己是否口吃的心理,久而久之,口吃带来的心理压力就会缓解甚至消除。相反,“你看,怎么又口吃了!你不能想清楚,把一句话一下子说完吗?”父母这样的纠正方法恰恰加强了孩子说话的心理压力。4、帮助孩子确立纠正口吃的信心。设法让小伙伴们不要嘲笑他,对孩子表现出耐性和信心,不要急躁。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口吃基本上就能得到缓解和纠正。

儿时的“创伤”会遗传吗?


有很多朋友都夸我有预见性,原因是我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关注与研究亲子教育,并且一直坚持到“亲子热”成为时尚与主流文化的今天。这里面有很多“情节”,比如我从小喜欢当老师、我喜欢孩子、我喜欢和孩子一起互动游戏。但“喜欢”终究不能算是强大的动力,我觉得有必要对自己进行一个深入的剖析,用精神分析的方式寻找到儿时那个叫做“创伤”的动力源泉。

与父亲的关系。我生活在一个相对民主、相对小康的家庭。我的父亲是一个没有考上大学的文化人,读书很多,并且善于引经据典,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不要求我背诵,却经常在家中背诵诗词歌赋。我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木兰辞》、《长恨歌》。父亲曾是崇文区书法家协会的理事,写了一手好字,却由于他不强迫我和他一样,而没有对我进行书法教育。印象中父亲只踢过顽皮的我一脚,便再无其他肢体惩罚。他的简朴、善良与睿智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

父亲是一个内向的中国男人,他很少与陌生人说话。在我的记忆力,从年幼到大学毕业,父亲与我的沟通都是有限的。这个沟通指的便是一对一的关于生活与成长的交流。父亲像很多中国男人一样,爱一个人却不善于表达,其内敛程度让人经常恍惚于他的存在。沟通的缺乏让孩子体会不到深藏的爱;身体接触的缺乏让孩子缺少自信与安全感,可以想象中国的父亲,总是很少拥抱孩子或亲吻孩子的,还好80后的奶爸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与母亲的关系。母亲是一个单纯、可爱、反应快、急脾气的胖夫人。她很善于交流,也非常享受交流。父母在80年代末便辞去了稳定工作,双双下海经商。母亲是天生的生意人,她勇敢而机智,有一定的强制力又很讲道理,所以她的下属们既怕她又信她。她可以与政府部门的人谈笑风生,也可以与地摊小贩滔滔不绝。

儿子总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发觉得母亲的伟大。当你想到她的严厉批评,你终会理解那是她对的你的期望与关心;当你回忆起她的棍棒伺候,你也明白她怕你在社会上受到真正的伤害与威胁;当你耳边感觉缺少啰嗦与叨唠声时,你才想起那是母亲的挂念与担心。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得不提母亲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当然这并不能怪她。我从小在爷爷奶奶的身边长大,父母忙生意而住在另一个地方。我记得幼小的我,总是独自站在十字路口,远远地张望与等待,希望他们二人能够骑着单车在下一秒出现——这甚至是我童年最深的回忆之一。

这不是孩子的矫情,而是孩子的敏感。如果说我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当父母在对我进行教育的时候,我一半心思在听从,另一半则在反思。如果我是父母,我会怎么样教育我的孩子?就像上面提到的,有谁知道孩子需要的只是简单的陪伴,聊天,拥抱,甚至是“举高高”的游戏呢?当我们是小孩的时候,我们当然都有体会,但当我们成为了小孩的父母,我们便忘却了曾经的“伤疤”。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女儿,长得又很像小时候的我。在与她的陪伴、游戏与亲热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而我也得到了心理上的“治愈”。如果爱一个孩子,就要了解她的需要,我希望这本《亲子关系公开课》能够通过“理性爱”的理念与方式给更多的家庭带来温暖,减少遗憾。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母,我永远爱你们。

多动症治疗护理:需“静养”


据新华社消息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大约1000万~2000万左右的儿童患有多动症。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有关专家提出,对于患多动症的儿童,应该创造环境让其“静养”。

儿童多动症在医学上称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包括注意缺陷和多动冲动两大症状。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主任医生张挺秀介绍说,与大多数同龄儿童不同,儿童多动症患者通常表现为过度活动、注意维持困难和冲动控制困难。在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隐藏的是自控能力发育障碍。这些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困难,因此容易出现情绪障碍、逆反心理、酒药成瘾、抑郁、孤独等其他心理障碍。

据介绍,5岁前的儿童无意识注意占优势,到了5岁以后,有意识注意开始迅速发展。对于注意缺陷型多动症,张挺秀建议在孩子3岁以后就开始训练有意识注意,能够有效纠正其多动症。而对于多动冲动型多动症,更重要的是创造环境让孩子“静养”。

张挺秀说,5岁前儿童的大脑皮层还没有发育完善,兴奋大于抑制,自控能力差,“我要做什么”容易,“我不做什么”难,但如果6岁后还是兴奋大于抑制就不太正常了。因此,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非常重要,对于孩子好的行为,一定要多加表扬,不断强化鼓励,促使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不好的行为千万不能纵容,否则就会形成习惯固定下来。但“否定”孩子必须讲方法,例如,往往该吃饭时,很多孩子玩得正开心,此时父母不应该马上强制制止,而应该给他一点缓冲时间,否则会让孩子兴奋和抑制产生强烈冲突,进而大哭大闹。

张挺秀还介绍说,是否患有多动症,必须到6岁后才能定性,但早期会有所表现,因此对可能患有多动症的儿童,要训练他们玩一些安静的游戏,如画画、弹琴、做美工等,有利于培养注意力和控制力的提高。孩子患多动症不必紧张,严重的才需要药物治疗,轻微的患儿通过行为矫治完全能够治疗。

多动症儿童的特点及治疗措施


多动症发生于儿童时期,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俗称。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和孩子一起玩喜欢的游戏,可增加注意时间

多动症孩子的一大特点

学习成绩与智力明显不符

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导致孩子学习困难的第一位原因就是多动症。这也是多动症的孩子为什么上学后才比较容易被发现的原因,同时也使许多孩子误诊。当您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智力水平明显不相符的时候,就一定要引起关注。他们的表现一般有几个症状:

1.注意缺陷

该障碍患儿注意集中时间短暂,注意力易分散,常常不能把无关刺激过滤掉,对各种刺激都会产生反应,常有以下表现:

A、听课、做作业或做其它事情时,注意力常常难以保持持久,好发愣走神;

B、经常因周围环境中的动静而分心,东张西望或接话茬;

C、难以始终遵守指令完成任务。做事不能坚持,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

D、不注意细节,常因粗心大意而出错;

E、经常有意回避或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集中精力的任务,如写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这些任务。

F、丢三落四或好忘事。与他/她说话,也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等。

2.活动过度

活动过度是指与同年龄、同性别大多数儿童比,活动水平超出了与其发育相适应的应有的水平。活动过度多起始于幼儿早期,但也有部分患儿起始于婴儿期。

婴儿期,患儿表现为格外活泼,爱从摇篮或小车里向外爬,当开始走路时,往往以跑代步;

幼儿期,患儿表现好动,坐不住,翻箱倒柜,难以安静玩耍。

上学后,因受到纪律等限制,患儿表现更为突出。上课坐不住,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常常玩弄铅笔、橡皮、书包带,甚至与同学说话、下座位;下课后招惹同学,话多,好奔跑喧闹,难以安静地玩耍。

青春期,患儿小动作减少,但可能主观感到坐立不安。

3.好冲动

该障碍患儿做事较冲动,不考虑后果,常常会不分场合地插话或打断别人的谈话;会经常打扰或干涉他人的活动;老师问话未完,会经常未经允许而抢先回答;常常登高爬低而不考虑危险;会鲁莽中给他人或自己造成伤害。

患儿情绪也常常不稳定,容易过度兴奋,也容易因一点小事而不耐烦、发脾气或哭闹,甚至出现反抗和攻击性行为。

4.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部分该障碍患儿存在空间知觉障碍、视听转换障碍等。虽然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由于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和认知障碍,患儿常常出现学习困难,学业成绩常明显落后于智力应有的水平。

多数患儿症状可延续至成年

治疗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以往认为,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自限性疾病,随年龄增长可自然消失。现经长期追踪观察发现:仅部分多动症患儿可自愈,多数患儿的症状可延续至成年。治与不治,早治与晚治,在疗效和预后上,可有显著差异。

目前,多动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社会治疗、家庭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尽管如此,许多患有这类疾病的青少年却未得到适当的治疗。原因是,人们对该病的治疗存在着种种误解,同时担心药物的副反应,使相当多的患者贻误了治疗时机。

多动症的维持治疗是一个连续过程,节假日亦不主张停药。只有全天候的连续治疗,才能使多动症儿童获得最好的康复。国内目前多数专家认为,治疗期限应该在病情临床痊愈后维持1年以上。

单纯心理行为治疗效果差

但仍然为很多家长所偏爱

多动症最理想的维持治疗方案,是药物与行为的联合治疗。

美国儿科学会曾研究药物治疗、药物和行为治疗的联合应用、社区水平的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4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其中前3种治疗有明显的核心症状改善,而单用心理行为治疗,对多动症核心症状的改善并不见效。

我们的临床实践观察到,行为治疗如不结合药物治疗则难以奏效,其原因可能是:行为治疗需要花费时间,需要家庭和学校的配合;多动症儿童在疾病状态下,对行为治疗的应答较慢。尽管如此,因为家长对药物治疗顾虑重重,仍偏爱首选行为治疗。

不过,有报道认为,行为治疗如结合药物治疗或单独行为治疗,可使患儿减少对立、违抗行为或违纪事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行为治疗有三个期待的效果:一是加强了教师和父母对多动症患儿的认可;二是在药物和行为联合治疗的情况下,在适当时机可降低药物剂量但仍维持药物减量之前的同样疗效;三是家庭要求联合药物、行为治疗时,患者的破坏性行为、亲子关系及社会交流技能均有较好的改善。

给父母的贴心提示

1、应认识到多动症是一种疾病,积极寻求治疗,而不应采取粗暴、歧视、冷淡、责骂、惩罚等措施,否则会加重患儿的病症和自卑、忧虑、孤僻、反抗心理。

2、不要订立过高的目标,马上要求他们变成安静的乖孩子。对这类孩子的要求要点,是防止他们的鲁莽行为损伤自己或危害别人,所订的规矩能达到目标就行,不宜制定过多清规戒律。

3、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着眼孩子喜欢的东西,如和他一起游戏,使他的注意时间加长。

4、让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社会活动,宣泄其过剩的精力。

5、鼓励孩子的安静行为,逐步培养他们养成能静坐、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和做事的习惯。

6、培养孩子一心不二用。例如,吃饭时不看电视等,不迁就孩子的某些兴趣。

7、消除家庭中导致多动症的不良刺激或精神紧张因素,不在孩子面前吵架。父母关系不好也是引发多动症的原因之一,良好的家庭气氛,还可防止孩子心神不宁、焦虑紧张和兴奋。

8、避免含铅食物。铅中毒是引发多动症的原因之一,不给孩子吃含铅食物,如皮蛋、爆米花等,不给孩子用铝制器皿。

9、多鼓励孩子,给孩子减少压力。不要因为他不会数数、不会弹琴就把他说成“笨小孩”,让他轻松成长。

10、恰当对待。不能歧视、责骂或殴打他们,也不能以“病”为借口而过分迁就,使他们更加任性和好斗。父母要主动与学校老师保持经常的联系,相互反馈信息,共同促进患儿的好转。(北京安定医院副主任医师/崔永华)

喜欢《遗传病的治疗和预防》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学预防艾滋病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大班键康活动预防手足口病 这是大班键康活动预防手足口病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
    2021-08-03 阅读全文
  • 病狮和狐狸的幼儿故事 1、病狮和狐狸的幼儿故事 从前,有一只老狮子,身体越来越衰弱,捕食越来越困难,有时,甚至呼吸也不畅顺呢。到底,它是一只聪明的狮子,不多久,全森林的野兽都知道狮子生病了,大家都来探望牠。 日子一天一天过...
    2020-08-07 阅读全文
  • 家园共育:家长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转眼之间,已经到了三月了,紧接着而来的四月不管是天气还是温度等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值得人期待的!不过,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样也是病毒细菌的最爱,各种春季流行病一个接一个,而其中最令父母头疼的大概就是让人望而...
    2020-06-2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预防及处理方案 一、方案由来 春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为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染,以及接触疱疹液,或被污染食物、衣服、用具等由消化道间接感染。为增强全园教...
    2019-12-3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键康活动:《预防手足口病》 活动目标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重难点: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措施。 活动准备:手足...
    2019-12-12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键康活动预防手足口病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

2021-08-03 阅读全文

1、病狮和狐狸的幼儿故事 从前,有一只老狮子,身体越来越衰弱,捕食越来越困难,有时,甚至呼吸也不畅顺呢。到底,它是一只聪明的狮子,不多久,全森林的野兽都知道狮子生病了,大家都来探望牠。 日子一天一天过...

2020-08-07 阅读全文

转眼之间,已经到了三月了,紧接着而来的四月不管是天气还是温度等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值得人期待的!不过,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样也是病毒细菌的最爱,各种春季流行病一个接一个,而其中最令父母头疼的大概就是让人望而...

2020-06-28 阅读全文

一、方案由来 春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为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染,以及接触疱疹液,或被污染食物、衣服、用具等由消化道间接感染。为增强全园教...

2019-12-3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重难点: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措施。 活动准备:手足...

2019-12-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