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与汉字的“亲子关系”

发布时间:2022-02-09

良好的亲子关系建建立。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孩子与汉字的“亲子关系””,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每个人都知道亲子很,它关系到子女一生的身心健康。但有可能没有人会意识到,孩子与汉字之间,也需要“亲子关系”。孩子是否觉得汉字亲切,是否热爱汉字,它关系到的是孩子一生的幸福感及人生成就。

一个孩子长大后是否热爱文字,是否爱看书,同样取决于他童年时是否与汉字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小被逼识字,被逼写字,甚至心中憎恨汉字的孩子,长大后会爱书爱文字!

可是我们的孩子与汉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正是在忍受着这样的“酷刑”。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只知把孩子根本无法理解的汉字粗暴地摆在孩子面前,强行让孩子记忆、书写。

也许孩子是认识了几个字,是会背几句经文,家长也很高兴,我的孩子终于会识字了,殊不知,这样一来却断送了孩子对文字的兴趣和热爱,也许孩子一生都讨厌读书写字。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孩子,他这一生又能有怎样的前途和人生呢?

所以说,孩子对汉字的最初感情,也就是孩子与汉字之间是否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决定着孩子这一生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

但是有人在做这样的工作吗?有人在教育孩子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字吗?现在几乎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都在教育孩子,你要不惜一切代价学好英语。

为了让孩子对英语感兴趣,不惜变出各种花样吸引孩子。但偏偏是对比英语不知伟大多少倍的汉字,中国人自己却采取了粗暴的方式让孩子去学习,从一开始就阻断了孩子与汉字之间的“亲子关系”!

中国为什么所有影响世界的了不起的成就和了不起的人物都诞生在古代?为什么现在所有象征着思想和智慧的伟大奖项都与我们无关?我们看看古人对待文字的态度就可知一二:

在古代,凡是写了字的纸,是不能用来擦拭污渍的,废掉不用的纸,只要上面有字,就不能随便撕掉扔掉,更不能被脏物玷污,只能在一个叫字库的地方集中焚烧。而现在,却是整个民族都对汉字没感情!

而整个民族都对汉字没感情又是如何造成的呢?正是因为这个民族的孩子从小就对汉字没感情!没有任何人做着在孩子与汉字之间建立亲子关系的事情!

为什么现在的中国人不能将研究如何吸引孩子对英语感兴趣的精力,放在研究如何让孩子喜爱上汉字呢?一个喜爱汉字的孩子,一个从小与汉字建立了亲子关系的孩子,才应该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啊!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与孩子轻松建立安全、健康亲子关系


在临床实践中,我经常遇到一些家庭在孩子抵达某个年龄段后出现危机。

第一个年龄段是13个月左右。此时,孩子开始学习走路,并开始闹情绪。有些父母会寻找一些积极策略,确保小宝贝得到安全保护和恰当指导,并使他相信爸爸妈妈一直在他身边。

这些家庭处于双赢状态,只要他们保持倾听,避免惩罚,关注任何矛盾,他们就能永远与孩子保持密切关系。

那些开始惩罚孩子的家庭又怎么样呢?

他们每惩罚孩子一次,对孩子的影响力就会削弱一分,但是他们对此并不清楚。

当他五六岁时,我们就很难从身体上对他控制,他也会表现得非常叛逆。

到十几岁时,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他们会夺门而出,从所有错误的地点寻找缺失的爱,幼稚地拒绝家人的保护。

孩子天生爱父母——即使受到父母伤害,他们也会爱自己的父母。

如果你惩罚他们,你的孩子就会有足够的证据认为你与他们对立。

所以,惩罚只能削弱你对孩子的影响力,破坏你与孩子的亲密关系,随着孩子的成长就会愈发明显。

现在再改正是否已经太迟了?

永远不会。你永远可以修补受损的亲子关系。不过,你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拥有坚强的意志,以及对孩子深深的爱。

一、如何与孩子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没有数量,就谈不上质量。如果你一直工作,陪伴你女儿的都是朋友、电视和保姆,你不可能期望与她有着良好的亲子关系。

因此,尽管你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压力,但如果你希望与孩子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你就必须腾出时间,每天都腾出时间,确保亲情的培养。为了培养亲情,你无需做非常特别的事情,每次互动都会塑造亲子关系。一起购物,一起乘车,一起洗澡,与你安排的盛大的生日聚会相比,这些活动的重要性毫不逊色。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如何处理每一个挑战,是你们关系和他精神的一块基石。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只要你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就是一种分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打电话或者开始做饭时,孩子就会捣乱的原因。即使你带着孩子出去办事,他们也会注意到你的注意力放在一系列事件和商店店员身上。于是,他们会捣乱,希望引起你的注意。

当他们与我们分离,就会需要一个替代者,他们会选择老师、教练、电子设备或同伴作为自己行动的中心点。

当你从身体上将孩子重新拉入你的轨道时,要确保他在情感上同时回归。

二、如何知与孩子的关系需维护

亲子关系需要维护的最明显证据,是孩子桀骜不驯的行为。如果他们有不听话的表现,说明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

因此,桀骜不驯并非自律问题,而是关系问题。

大多数父母认为,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很好。我们当然知道,我们爱自己的孩子,尽管我们会发脾气。

● 如果你感觉自己不能与孩子顺利交流;

● 如果你的孩子看上去不听你的话,或者不按你的要求行动,或者看起来越来越习惯了你的愤怒;

● 如果你经常大喊大叫,发出“威胁”,或者限制孩子的行动

那么你与孩子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维护。

许多孩子难以沟通,因为他们身体不舒服、意志坚定,或者天生具有挑战性,例如,对焦虑或压抑具有某种遗传品质。还有一些孩子遭遇了风险因素,例如,离婚、疾病、分离、母亲的产后抑郁症、当他们还很小时另外一个兄弟姐妹出生等。

许多父母沿用一些过时的育儿理念,希望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

我们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告诉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充满挫折和焦虑的情感包袱会让孩子不堪重负,缺少亲近感。最后,由于人性本质,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必然会出现冲突。这是一种危险信号,要求我们必须设法修复与孩子的关系。

由于每天都会发生亲子分离和冲突,所以每天都要尝试细微的情感修补。较大修补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有时甚至需要治疗师的帮助,但是这种细微修补是完全可能的。

在孩子的心目中,没有人能够取代你的位置,你永远是孩子的父母。他可能看起来对你变得冷漠,但是你可爱的孩子一直渴望着与你重新建立亲情。

三、与顽劣的孩子建立亲情

如果你的孩子对亲情沟通表现冷漠,怎么办?

患有孤独症或感觉处理存在问题的孩子是非常典型的例证。他们内心渴望沟通。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种情况,我强烈建议你不要放弃与他沟通。细心观察你孩子的反应,然后相应调整你的沟通方式。

那么,如何处理专门与你作对的孩子呢?

他们故意尖叫,用手指挖你的鼻孔,或者对着你吐口水,拒你千里之外。

事实上,消除他们这些乖张行为的方式是强化交流,而不是一避了之。

乔纳森13个月时,总是没完没了地啼哭整天哼哼唧唧。他好像下定决心,总是一门心思在进行捣乱。

布鲁克感到,作为母亲,她肯定犯了某种严重错误。布鲁克开始自己带孩子——这永远是育儿的第一责任。

每天早晨,她都会带着乔纳森到户外活动,与其他父母和孩子一起玩耍。乔纳森的啼哭现象开始减少。她开始调整与孩子发生冲突的做法。为了降低自己的愤怒感,布鲁克彻底布置了家中摆设,确保孩子安全。当孩子“撞倒东西”,她只是简单地耸耸肩,告诉自己乔纳森在锻炼自己的情商,通过各种活动在培养他的独立意识。

这些变化让育儿过程变得轻松,但是乔纳森有时仍然很不听话。

布鲁克决定尝试新的沟通方式。

她尽可能多地以温和的眼神注视乔纳森,主动给他爱抚。她开始和乔纳森在家中尽情玩耍。

接下来,布鲁克开始以尊重的方式接触乔纳森的身体,让他自己洗脸,在他站立着玩耍时给他换尿布。乔纳森越来越乖巧,布鲁克也意识到,乔纳森过去的粗鲁行为只是渴望沟通的一种暗示。

她开始以嬉戏的方式对孩子做出反应。这种做法再次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采用新方法一个月后,布鲁克说,乔纳森发生了彻底转变。他仍然非常倔强,但是比过去快乐了许多,生活也变得更加轻松。

这种做法是否永远如此轻松?

不是。孩子教育的难点五花八门。

但是,强化亲子关系,永远有所帮助,不论孩子多么顽固,情况多么糟糕。

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是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还是家里的一个精雕细琢的盆景?“自然界的树所吸收的东西、成长的环境与盆景不同,盆景的成长环境太苛刻,遇到强风则难存活,其实是非常局限的。”

很多人都问杨洪教育孩子有什么好方法,杨洪认为,其实种树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与技术,反而栽培盆景需要更多的技巧与方法。“家庭教育首先学的不是方法,而是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育孩子如同一场长征。现在有很多错误观念,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长征是一个长久的、需要有战略眼光的事,孩子的人生并非是在同一起跑线的百米冲刺,而更像一场马拉松,陪跑的多在第一排,真正的冠军都在后排站着。有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背唐诗,其实超前教育是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事,诗词是高度抽象的,而孩子的抽象思维进入初中后才渐渐发展,小时候是形象思维迅速发展期,所以孩子们爱看广告、动画,因为画面转换很快、丰富多彩。走得最早的,不一定走得最久远,万里长征有它的规律,违背规律就会碰一鼻子灰。”

长征路注定不是一帆风顺,孩子要适应社会,必须承受一些挫折、打击和失败。现在有不少挫折教育的训练班,杨洪认为有的没有必要:“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挫折训练班结束后,家长去接孩子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个动作:他们习惯性地把包扔给父母。这样的挫折训练真是白费了。其实在家里就可有这样的教育,如奶奶做的面条不爱吃,你可以选择不吃,但不可以选择别的。你正看电视,动画片精彩得不得了,7点到了,爷爷要看新闻联播,你就要换台。虽然简单,但这就叫挫折教育。什么叫挫折教育?愿望不能满足就叫挫折,要让孩子在生活中不断去体验、去适应,否则人生就是‘旅游’,而不是长征。”

“有的家长老抱怨孩子不听话,其实,孩子听不听你的话,取决于孩子跟你的关系如何。当父亲与孩子没有良好的关系,当他想施加对孩子的影响时,就只剩下武力。”因此,与孩子保持密切的亲子关系,是家长对孩子施加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亲密的、平等的、建设性的亲子关系。

但这常常为中国家庭所忽略,这就需要家长具有现代理念,如家长蹲下来与孩子交流,这不仅是形式上的,更是人格上的,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血缘的差异,因此孩子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我们接纳他、信任他,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

有位父亲很伤心地对杨洪说:“孩子一年多没叫我爸爸,只有在要钱时才叫,我有时想讨好他,放学后要陪他打球,儿子说累了不去,可吃饭的时候,他却拿着拍子说下去打球,真是故意跟我过不去,我对他是这样地爱……”杨洪指出,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孩子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如果你的爱表现得不恰当就是问题,如果孩子感觉到你是在控制我、干涉我,那就更糟糕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在平等基础上,亲子关系出问题,大多就在于不平等、家长制,“现在还出现了家长制的变形,有的父亲说现在家庭成员的地位排序是‘孩子、妻子、狗,自己只能排第四’,但过度保护或过分放纵与溺爱,这样的‘爱’只能让孩子长不大、幼稚化,因为家长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不能成为参天大树,最终只能成为弱不禁风的小盆景。”

夫妻与亲子关系哪个重要?


你的最爱是丈夫还是孩子?

亲子重要还是夫妻重要?

圣经说: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 二人成为一体。

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粘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而他,则势必会找一个伴侣,也会有自己的孩子。

等他的孩子长大后,他也会向父母学习,把他的孩子推向更宽广的世界。

爱,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地传递,从我们的原生家庭传递到我们的新生家庭。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家庭是传递爱的载体,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不过,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1.糟糕的婆媳关系;

2.严重的恋子情结。

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其实,在新家庭中,如果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那么一般可以推断,在婆婆以前的那个"新家庭"中,也曾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而那个糟糕的婆媳关系,让婆婆与其儿子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对这个婆婆而言,儿子,而不是丈夫,是她最亲密的人,是她最割舍不下的人。

于是,当儿子要分离,去找一个爱人,并建立一个自己的新家庭时,作为婆婆,她会是多么难过。她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她会有意无意地阻止儿子与媳妇建立最密切的关系。

而儿子,他以前就知道,他是母亲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对于母亲而言,他比爸爸还要重要。以前,他为此而自得,现在,他要"回报"母亲。于是,他也不忍心"背叛"母亲而与妻子建立最亲密的关系。

这是很多婆媳关系难以相处的心理秘密。

相反,如果婆婆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一直是丈夫而不是儿子,那么儿子的分离,就不是那么难受。相反,她会欣喜地看到,儿子找到了他最爱的人,他可以拥有他的家庭、他的人生了。这时,这个婆婆会祝福媳妇,祝福媳妇和儿子即将走上她和丈夫曾经走过的幸福之路。

温馨提醒:

不健康的家庭关系模式

模式1.烦丈夫,爱儿子

模式2."没"丈夫,爱儿子

模式3.太愚孝,轻妻子

——势必要分离的,不是最爱

要想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系统,必须将夫妻关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但是,不管你多么敬爱父母,你终究要离开他们,去过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么爱儿女,他们也终究要离开你,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

而配偶,才是那个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并且,为了父母的健康,我们不要太恋父母的某一方,认为自己与他(她)的关系胜于他们的关系。为了儿女的健康,我们也不要太恋他们,认为自己爱他们胜于爱配偶。因为,最爱的我们都必然是最难割舍。所以,势必要割舍的,不要让它成为最爱。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把最多的资源留给配偶。相反,当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时,我们必须要把更多的资源给他们。但是,我们一定要懂得,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们一生的伴侣,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寄托。

如果是儿子,就要对自己说,爸爸才是妈妈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女儿,就要对自己说,妈妈才是爸爸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父亲,就要对女儿说,我爱你,但妈妈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如果是母亲,就要对儿子说,我爱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这才是健康家庭之道。

父母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的基础是什么?


Mymo的一位小伙伴,是个家有1岁儿子的辣妈,今天中午,她开开心心地跟我们分享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的一件趣事:

儿子还不太会说话,以往都是通过咿咿呀呀的娃娃语,配合表情、动作,来跟爸爸妈妈提出各种需求,比如,要喝水、要拿玩具等;前两天,小宝贝竟然学会“指挥”妈妈做更复杂的事情了,他先指了一下本来放在饭桌的水杯,又指了一下梳妆台,妈妈从他的咿咿呀呀中猜测孩子想把水杯换个地方放,于是照做。之后,孩子开心地鼓起了掌,一副满足的样子。

看似平常的养娃琐事,其实正是父母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孩子在婴幼儿和童年时期内心需求的亲子互动,无非就是这样一个个不起眼的瞬间的集合。

大家都知道,“玩”是孩子的第一天性,从玩中学,从玩中乐,从玩中动,从玩中活.....那么,他们的第二天性是什么?

第二天性,就是后天环境造就的人类习性。大脑的结构是由遗传基因和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而逐渐形成的,而后天环境给孩子提供积极影响的方式就是——通过你来我往的互动。因此,对于孩子来说,这种互动,就是第二天性。

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子互动是需要即时给予回应和关注的,大量的交互式互动,能够为孩子的大脑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定要注意,这种互动需要孩子和家长双方的参与!

开头提到的Mymo那位辣妈小伙伴的做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在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和需求,并且即时地给予了孩子反馈。

但是,可能很多爸爸妈妈面对还在咿呀学语,或者表达能力尚处于发展中的宝贝,不知道该怎样去互动,要么不理解他们的意思,要么不知道该怎么去说、去做,才能让他们明白和接受,甚至满意。今天,Mymo就来教您与孩子进行交互式互动的步骤和技巧。

Step 1

捕捉孩子发出的表达需求的信号

孩子是在看着或者指着什么东西吗?是在发出声音或做出什么表情吗?是不是在动TA的小胳膊或小腿了?这都是孩子的需求信号,要想敏锐捕捉,关键是要留意孩子的注意力在哪里。虽然你不能每时每刻都关注着孩子,但一天下来,总能找到各种机会,比如,给宝宝穿衣服、带TA在外面玩耍的时候。

Step 2

孩子发出信号后及时表达支持和鼓励

您可以给TA一个抱抱,或者用温柔的声音给予回应,比如“我看到了!”哪怕仅仅一个微笑、点头或者一个表情,也能让TA知道爸爸妈妈在关注TA,在关注TA关注的事物。当然,您还可以把TA指的东西递给TA、跟TA玩一玩。

Step 3

说出这些事物的名字

当你回应孩子时,可以通过描述你所看、所知、所做、所感,用这些特有的词语,帮助孩子在大脑中建立起重要的语言连接,即使孩子还不能说话或不能完全理解大人的意思,这种语言的刺激对于孩子大脑的发育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您可以跟孩子描述任何事物——一个人、一件东西、一个动作、一种感受……例如,孩子指着自己的脚,您可以学TA的样子,指着脚告诉TA:“对,那是你的脚!”

Step 4

和孩子轮流表达

每次回应完孩子,请记得也要给孩子回应的机会,和孩子轮流表达。这种轮流有时可以很快速,家长跟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即可完成,有时却进行得比较缓慢,此时作为家长,您一定要学会“等待”,因为孩子需要花时间去思考和组织自己的回应行为,尤其是当TA需要同时学习几种新的事物的时候,您的等待,是交互式亲子互动顺利进行下去的关键。

Step 5

随着孩子结束并开始下一个活动

当孩子玩够了或准备进行新的活动时,他会发出信号。也许TA会放下当前的玩具,去捡新的玩具,或者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东西上,甚至可能会走开,开始变得烦躁,不管怎样,如果您一直在密切关注孩子的需求,您是能分辨出孩子什么时候希望结束当下的活动的。这时候,您就要跟着他们开始新的探索和实践啦!

科学研究证明,人在幼年,尤其是3岁以前与父母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影响着一生的爱和安全感。而积极的、交互式的亲子互动经历,能让孩子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乐趣,进而发展成他们的第二天性。每一天的亲子互动,将为孩子发展一生的学习能力、行为习惯、身心健康以及面对挑战等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教育的成败


衡量孩子教育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看孩子能否感受到愉悦和幸福,能否与周围人和谐相处,能否在亲子关系中融洽自如。

亲子关系,在青少年时期,胜过许多教育,甚至决定孩子教育的成败。据研究,如果孩子在12岁之前没有和父母建立很亲密的亲子依恋,那么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很难建立,尤其是6岁之前,如果父母没有拿出足够的精力陪孩子,亲子之间很难再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和依赖。

不妨问问自己,是否更关心孩子如何变得让自己“有面子”?是不是更希望他能考高分,却很少关注他是否快乐,有没有朋友?这些关怀的缺失,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间总是有层隔膜,孩子总是表现叛逆,总是和父母“对着干”。在孩子长大后,和父母之间“没话说”、“聊不来”。

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前提是,父母必须明白,爱是无条件的,孩子存在本身就是父母给予爱的理由。教育的艺术首先是倾听的艺术。父母必须学会倾听,学会去欣赏、理解孩子的成长。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以为是,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其实不然。如果你的孩子在你眼中满是缺点,那么你可能是一个很失败的父母。

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健康的人格。身为父母,不要太重视孩子外在的成功。孩子的成绩好坏,上的大学好不好,有没有找到好工作,这些外在的标准固然对家庭很重要,但是父母必须意识到,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爱和幸福的能力。

信息时代动摇了老年人的权威。过去的父母可以很傲慢地跟孩子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到了今天,反倒是孩子们经常跟父母很不屑地说“你懂什么呀!”青少年对新技术、新观念的得心应手更加映衬得父母很“老土”,是个在网络上笨手笨脚的“菜鸟”。

所以,我认为,21世纪是父母和孩子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时代。父母需要从孩子那里学习的,不仅仅是新技术新知识,还有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生活理念。学习的前提是互相尊重,尊重孩子的特性,尊重孩子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人格。

亲子关系需要信任


1、相信孩子才能成就孩子

昨天,我和好友各自带着孩子在广场玩。期间,又来了一位妈妈,手里牵着3岁的娃。那孩子见到两个大孩子很是兴奋,极力想融入他们。

不过大孩子对小孩子意兴阑珊。一个说:我们要不要和小不点玩?另一个说:小不点什么也不懂,还是不要了吧?

对话被年轻妈妈听到了。她气急败坏地冲到俩人面前,怒斥。熊孩子吓得连连后退。

被怒火点燃的妈妈,像一枚小钢炮,对准两个小哥哥连发。指责他们用小不点三个字给自家孩子造成了多严重的创伤。“肇事者”吓得不知所措,泪眼汪汪。被母亲护在身后的孩子也受到惊扰,放声大哭。三个妈妈劝的劝,哄的哄,局面顿成一锅粥。

目睹此景,不免为年轻妈妈担忧。孩子的世界原本纯净透明,不掺杂质。“小不点”只是大孩子向小孩子发出的善意的社交符号,并无贬低、羞辱之意,但被焦虑过度的母亲误读,采取了激烈的应对方式。

表面上护子心切,实际上是母亲内心既不相信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善意地对待自家孩子,也不相信自家孩子有能力进行同伴间的交往。这种不信任持续存在很可能会造成孩子的怯懦,无法发展良好的社交技能。

我想起近期刚刚上映的电影《重返狼群》。一部讲述人类帮助一只脱离群体的小狼格林如何一步步返回狼群的纪录片。

故事中,收养小狼的李微漪与小狼的关系何尝不是母亲与孩子的关系。

为了帮助小狼重返狼群,她首先让格林与藏獒生活在一起,这段经历对小狼成功重返狼群至关重要。因为久离狼群的格林需要学习如何与野兽共处,如何在危难时刻,展开自救。

李微漪当然明白让养尊处优的格林身陷藏獒窝是一步险棋,但她像母亲相信孩子那样相信格林有能力在獒群里生存下去。

小狼格林果然使出了惊人的智慧。它趁藏獒不注意的时候,选了一个绝佳的位置,偷偷刨土挖坑,直到可以藏进自己的身体。洞口狭小,挤不进獒头。每当藏獒来犯,格林麻利地躲进洞穴,静观其变。

格林的生存能力深深打动我,试想如果不是李微漪懂得放手、给与信任,那么每天只能围绕主人膝头转圈的格林要到哪里学习独立生存、面对险恶的本领,最后也不可能重返狼群,成为真正的自己。

养育孩子不正如此么?我们相信孩子什么,才会激发他什么,最终才能成就他什么。

2、幼年是培育信任的关键期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要经过八个成长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心理危机需要面对。平稳度过每一个心理危机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特质。

孩子面临的第一个心理冲突便是信任危机。婴幼儿是人一生中最为孤弱的时期,他们完全依赖成人满足需要。如果父母能以慈爱温柔的方式满足其身心需求,孩子便能形成基本的信任感。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足够好的母亲。意思是说在婴幼儿时期,为了培育孩子对世界的信任感,母亲付出何种程度心甘情愿的爱与关注都不为过。

幼年是孩子形成信任感的关键期。而父母的言行对塑造信任感又起到关键作用。

我有两个同事,同处于事业发展期,年幼的孩子常常面对妈妈外出培训的状况。

其中一位妈妈每次外出前都显得非常焦虑,担心家里人照顾不好孩子,担心孩子过度思念母亲,她选择连夜收拾行囊,天不亮就溜出家门,从来不正大光明地和孩子道别。

结果,每次孩子都需要很长时间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她不在时,孩子哭闹不止,不易安抚,她回来后,黏住母亲,深怕又不辞而别。

另一位妈妈则不同。她每次接到出差任务都高高兴兴的,提前两三天开始和似懂非懂的孩子聊天:

过两天,妈妈要出个远门,不过别担心,妈妈不在,还有爸爸和奶奶,他们一样很爱你。每天呢,妈妈可以和你视频。过了三天,妈妈就回来了。回来时,给你带礼物。

每次听妈妈这样说,孩子都很高兴,分别的时候,孩子也很淡定,目送妈妈出门,迎接妈妈回家,从不躲躲闪闪,并没有明显的情绪不适。

孩子接受现实的能力远比成人想象中的强大。反而是父母们遮遮掩掩,患得患失的举止和态度干扰了他们处置不良情绪的能力,也破坏了内在的信任感。

3、父母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道德经》里面说:信不足矣,有不信焉。孩子不信任父母,通常和父母不遵守承诺有关。

今年儿童节,浙江某幼儿园规定,父母可以下午接走孩子过节。某个班有二十几个孩子的父母信誓旦旦地答应接孩子。最后实现承诺的却只有三位父母。剩下二十几个没有被父母接走的孩子翘首期盼。盼着盼着,哭声一片。

原来这么多父母并不重视对孩子的承诺。他们也没有想到,自己随口说出的话会被孩子们认认真真地记在心里。

父母的集体食言爽约,显然给孩子做了非常不良的示范,这等于告诉孩子:你不用相信别人,因为他们说的话不可信。

《韩非子》里记载了曾子杀猪的故事。

曾妻去集市,儿子哭着要跟去。曾妻说:你在家等着,我等下杀猪给你吃。”曾妻回家时,听到丈夫正在杀猪。连忙说:“我不过就是开个玩笑而已。”曾子正色道:父母教导孩子听从长辈教导。现在你骗孩子,就等于教他欺骗别人。

曾子的故事发生在几千年前,但仍有现实意义,它告诉我们培养孩子的信任感要从父母自身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开始。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任何良好的合作关系都源于相互信任。

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也说:父母需要把孩子当成客人一样对待,平等而信赖。

相信《孩子与汉字的“亲子关系”》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建建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与孩子轻松建立安全、健康亲子关系 在临床实践中,我经常遇到一些家庭在孩子抵达某个年龄段后出现危机。 第一个年龄段是13个月左右。此时,孩子开始学习走路,并开始闹情绪。有些父母会寻找一些积极策略,确保小宝贝得到安全保护和恰当指导,并使他...
    2021-07-30 阅读全文
  • 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是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还是家里的一个精雕细琢的盆景?“自然界的树所吸收的东西、成长的环境与盆景不同,盆景的成长环境太苛刻,遇到强风则难存活,其实是...
    2020-09-23 阅读全文
  • 夫妻与亲子关系哪个重要? 你的最爱是丈夫还是孩子? 亲子重要还是夫妻重要? 圣经说: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 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
    2021-07-31 阅读全文
  • 父母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的基础是什么? Mymo的一位小伙伴,是个家有1岁儿子的辣妈,今天中午,她开开心心地跟我们分享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的一件趣事: 儿子还不太会说话,以往都是通过咿咿呀呀的娃娃语,配合表情、动作,来跟爸爸妈妈提出各种需求...
    2021-07-30 阅读全文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教育的成败 衡量孩子教育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看孩子能否感受到愉悦和幸福,能否与周围人和谐相处,能否在亲子关系中融洽自如。 亲子关系,在青少年时期,胜过许多教育,甚至决定孩子教育的成败。据研究,如果孩子在12岁之前...
    2021-03-05 阅读全文

在临床实践中,我经常遇到一些家庭在孩子抵达某个年龄段后出现危机。 第一个年龄段是13个月左右。此时,孩子开始学习走路,并开始闹情绪。有些父母会寻找一些积极策略,确保小宝贝得到安全保护和恰当指导,并使他...

2021-07-30 阅读全文

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是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还是家里的一个精雕细琢的盆景?“自然界的树所吸收的东西、成长的环境与盆景不同,盆景的成长环境太苛刻,遇到强风则难存活,其实是...

2020-09-23 阅读全文

你的最爱是丈夫还是孩子? 亲子重要还是夫妻重要? 圣经说: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 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

2021-07-31 阅读全文

Mymo的一位小伙伴,是个家有1岁儿子的辣妈,今天中午,她开开心心地跟我们分享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的一件趣事: 儿子还不太会说话,以往都是通过咿咿呀呀的娃娃语,配合表情、动作,来跟爸爸妈妈提出各种需求...

2021-07-30 阅读全文

衡量孩子教育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看孩子能否感受到愉悦和幸福,能否与周围人和谐相处,能否在亲子关系中融洽自如。 亲子关系,在青少年时期,胜过许多教育,甚至决定孩子教育的成败。据研究,如果孩子在12岁之前...

2021-03-0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