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规则的破坏会给男孩带来不安全感

发布时间:2022-02-05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规则的破坏会给男孩带来不安全感”,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男孩是讲究“规则”的动物(关于这一点,以下章节中将详细讲述),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小男孩在进入新的团体之后,他首先想了解的是,这个团体的成员都听谁的,这个团体的内部规则是什么样的……这些信息被他掌握后,如果发生了重大变化,将会给男孩带来很大的不安全感。

磊磊今年8岁,他的父母离婚了,现在他与妈妈一起生活,但每周的星期天,他会跟爸爸在一起。因此,对于磊磊来说,每周的星期天是最有意义的一天。

但一年之后,事情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磊磊的爸爸又结识了一位新的女朋友。之后的星期天,爸爸只有在磊磊没空的时候才和女朋友约会,后来,爸爸的女朋友也加入了磊磊与爸爸的约会之中。但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磊磊会突然变得很安静,而且做什么事情都畏畏缩缩的。

后来一个星期天,爸爸打电话告诉磊磊,由于工作原因,他不能带磊磊出去玩了。但磊磊却从妈妈打给爸爸的电话中得知,爸爸并没有去加班,而是和女朋友一起去旅游了。

此后,磊磊突然觉得爸爸很讨厌,他开始有意与爸爸疏远。尽管后来爸爸因为这件事向他道了歉,但磊磊还是无法恢复对爸爸先前的那种信任。

“规则”对于男孩来说非常重要,如果父母首先打破了“规则”,就会令男孩非常震惊、失望和痛苦。就像上述事例中的磊磊,当他得知爸爸在骗他之后,所感受到的伤害也许永远都无法弥补。因此,家长们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不要去打破男孩的“规则”。

男孩是讲究“规则”的动物,而他们最关注的也是“规则”。进入一个新环境,或者接触一个新事物,如果家长告诉男孩规则是什么,违反规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会令男孩更有安全感。

家长了解了这一点,还可以利用它作为教育男孩的一种手段。例如,男孩在刚刚进入学校时,家长在对他们讲述规则的时候,还应让男孩了解自己的期望,如可以这样对男孩说:“这里的孩子都已经是大孩子了,他们都争着做一个与老师合作、认真学习的学生。妈妈希望你会成为他们当中最优秀的一个。”喜好竞争的男孩一般都会朝着家长期望的方向去努力。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男孩的安全感来自母亲,价值感来自父亲


一位母亲这样描述丈夫与儿子的关系:有时,我觉得丈夫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像一个谜,他们总是扭在一起打打闹闹、你追我赶、互相挠痒痒。他们之间打闹的性质与我和儿子之间完全不同。我觉得他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语言。例如,当丈夫与儿子打闹之后,他们会一同躺在床上,摸摸对方的肚子,然后安静地休息一会儿。但一旦他们其中一个人有了小动作,另外一个人就会马上进入警觉状态,就好像他们心有灵犀一般。母爱给男孩满足感父爱给男孩方向感父亲和儿子之间确实有一种属于父与子之间的语言。他们在一起可以不分长幼地打闹、可以不断触碰对方的身体……行为学家表示,父与子在打闹中所进行的身体之间的接触是父子之间所进行的一种深层次的沟通。正是由于这种深层次沟通的存在,男孩知道,他将要成长为像父亲那样的男人。在父亲身上,他们能看到自己的未来,他们会自觉地以父亲为榜样。每个男孩的成长都需要家长的爱,但父爱与母爱完全不同。母爱细腻、温柔,在母爱中,男孩能得到满足感;而父爱博大、粗犷,在父爱中,男孩能找到方向感。如果一个小男孩长时间接触不到父亲,或者感受不到父爱,他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进而会迷失方向。例如,长期接触不到父亲的男孩会产生女性化倾向。另外,在长期感受不到父爱的情况下,很多小男孩为了使自己有机会与父亲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常常会用一些坏行为,如撒谎、偷盗、打架等,来吸引父亲的眼球。当然,还有很多小男孩不惜伤害自己,以赢得父亲的关注。男孩是需要父亲的,他们需要从父亲身上看到自己的定位,他们需要模仿父亲的行为来使自己成长为男子汉。所以,为了男孩的健康成长,父亲千万不要以“工作忙”为理由而忽视了儿子。父亲的行为、语言以及思想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男孩,但并不是所有的父亲都能成功地承担“儿子榜样”这一角色。很多父亲就常常在无意识中把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传达给了儿子。一位幼儿园老师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当我把孩子们的餐具都洗好时,一个小男孩正好在我身边。我请他帮我整理餐具,没想到却遭到了这个小家伙的严词拒绝。他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不,我不能帮你做这些事情,因为这些事情是女人做的,我爸爸从来都不做这些事情。”看,这就是父亲的作用。一个刚刚有了性别意识的小男孩,就已经在主动模仿父亲的行为,他不自觉地把父亲当成了自己的榜样。生活中,如果父亲很少帮妻子做家务,那么当母亲要求男孩帮自己做一些家务时,男孩就会理所应当地拒绝。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产生了这样的思想:做家务都是女人的事情,男人有权不去帮忙。不同年龄段男孩的父亲应树立不同的榜样形象作为男孩的父亲,如果你对做男孩的榜样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不妨借鉴以下几种观点和方法:1、面对幼儿期的男孩,帮他们完成对母亲的依恋曾有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母亲的爱让我们迷恋,但母亲过度的爱却会使一个男孩长不大,使他永远停留在小男孩的状态。的确,有很多这样的小男孩,他们不喜欢与别人接触,整天寸步不离母亲,甚至到了上学的年龄,还整天跟在妈妈后面,不肯去幼儿园或学校。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这样的男孩长大后很难融入集体。而且,不管是与人相处还是做其他事情,常常会被强大的自卑心理包围。事实上,这些男孩长大之后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没有很好地完成幼儿期的心理发展任务造成的。幼儿期,男孩需要完成的心理任务很多,最主要的一点是完成对母亲的亲密分离。即让他们从对妈妈一个人的依恋中走出来,开始接纳爸爸和其他人。这一时期,爸爸的任务是巨大的,需要爸爸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男孩,鼓励他与自己沟通。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讲,父亲的关爱意味着一种特殊的意义。一位成年男性曾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我的父亲将近70岁了,一次,我们一起翻那些老照片。忽然,翻到了我3岁时的那张照片,父亲抱着我把我举过了头顶,我脸上的笑容很灿烂,也很自豪。我把这张照片放入我的钱夹内。之后,父亲第一次跟我谈起了他与他的父亲之间的关系:“我的父亲从来没有抱过我,我甚至都没有在他的腿上坐过……”说到这里,父亲已经是泪流满面了。我能深深地感受到,即使现在父亲即将70岁了,但他仍对小时候父亲没有抱过他而感到遗憾。那么,父亲应该如何向儿子表达关爱之情呢?还是让我们来听听这些小男孩自己的心声吧:“我喜欢爸爸带我出门,这样我会因为爸爸在身边而感到很自豪!”“我喜欢坐在爸爸的腿上,让他不停地颤我,有他那大大的手掌扶着我,我一点也不害怕。”“我喜欢爸爸把我举过头顶,这样我能感觉到爸爸的力量,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力大无比的神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想让儿子成功地摆脱对母亲的依恋也不难,当然,这主要需要爸爸的配合。其实,爸爸需要做的也很简单:在显示自己男性力量的同时,对儿子多些关注和细心的爱护就可以了。2、面对儿童期的男孩,明确规则,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一位幽默的父亲曾这样说:“要想与儿子很好地相处,一定要学会摔跤!”这位父亲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男孩喜欢父亲与自己打成一片。其实,这也正是很多心理学家都在研究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父亲和儿子在一起总喜欢打打闹闹,甚至是打成一团呢?心理学家表示,男孩在与父亲的打闹中所学到的东西,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与爸爸的打闹中,爸爸能让他们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则的。一位父亲说:儿子4岁时,我喜欢给他挠痒痒,他也喜欢我这样做,每当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我们父子俩就会围着整个房间跑来跑去。但有一次,我看儿子躺在床上,便过去给他挠痒痒。那天儿子也许不高兴,他没有像平时那样“咯咯”笑,而是狠狠地踹了我一脚。我被儿子的反应惊呆了,但我并没有冲他发脾气或指责他,而是平静地对他说:“你受了伤会痛,爸爸受了伤也会痛,如果爸爸受了伤,那以后就不能陪你玩了。所以,我们需要制定一些规则,例如,不允许使劲踢别人、打别人,或是抓别人!你能遵守这样的规则吗?”儿子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因为我看到他在点头。其实,父亲与男孩相处的过程,就是向他们传输各种基础规则的过程。受体内睾丸素的影响,任何一个男孩都可以被称为“破坏大王”、“带有攻击性的机器”。如果家长对他们的这种破坏性和攻击性听之任之,任其发展,那男孩真的会变成人见人怕的破坏性“机器”。但如果家长对他们的这种破坏性和攻击性进行强行压制,那男孩天生的探索欲望和创造欲望就会逐渐泯灭。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他们规则是什么,让他们自己去把握行为的“度”。在这一过程中,男孩学到的不仅仅是生活技巧,还有自控力,他们开始学习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了。3、面对青春期的男孩,让他们感觉到道德约束的力量大家都说青春期的男孩容易变“坏”,有心理学家表示,青春期的男孩是否会变“坏”,与他们是否与父亲在一起有很大的关系。一位心理学家曾在一所中学里进行了调查。他发现这些初中的男孩子都是以“群”而居的。一般情况下,爱学习的男孩们总会在一起玩儿,而那些爱打架、调皮的男孩总在一起。心理学家想深入了解这个现象,便问那些爱学习的男孩:“你为什么不喜欢跟他们一起玩?”“因为我跟他们不是一路人。我们都是有父亲的人,他们要么没父亲,要么不跟父亲生活在一起,所以,他们总会干坏事。”孩子们的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人类行为学研究表明,劳改所里80%的“少年犯”都属于这样一种情况:他们要么没有父亲,要么不与父亲生活在一起,要么就经常得不到父亲的关注。由此可见,对于青春期的男孩来讲,父亲就像一股道德的力量,他在时刻束缚着儿子的行为。男孩进入了青春期,母亲的管教似乎已经对他们不起作用了。有时,为了让母亲看清这种局势,他们甚至常常向母亲的权力挑战。这时候,父亲最需要做的是与母亲站在一起,两个人用同样的态度教育儿子。在尊重女性方面,男孩需要父亲给他们做出榜样。当然,要想让青春期的男孩认同家长的教育,父亲必须要和母亲达成统一战线。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父亲的态度一定要真诚。如果父亲并不想帮助妻子,而是逢场作戏式,那男孩就会越来越不尊重母亲,甚至还会越来越多地向母亲的权力发出挑战。其实,当男孩进入了青春期,不是母亲的力量变弱了,而是男孩的“翅膀”变硬了。这时候,他们需要父亲给他们约束的力量,并为他们指引方向,所以,在这一阶段,男孩是否会变“坏”,大部分原因取决于父亲。

删减童话故事的不安全情节


童话时间一个妈妈的忧心忡忡:4岁的林林和3岁的网网在院子里玩,不知怎么回事儿吵了起来……“我是强盗,啊呀呀!一刀砍了你的头!”林林对网网比划着挥舞大刀砍头的动作。“哼!我才不怕!我给你吃毒苹果,涂上蛇的、癞蛤蟆的、还有、还有……反正是好多的毒药!”网网说。“你是大灰狼,我是猎人,剪开你的肚皮、扔到河里!”

林林和网网的妈妈林丽在窗内越听越是坐不住,孩子吵架的情节,就出自书架上那一本本童话故事。早就听说《白雪公主》和一些经典童话在西方遭到了现代父母的排斥,难道说我们真的要给童话分级?

孩子睡了,妈妈坐在书架边开始阅读——

大灰狼的N种死法

“大灰狼把小红帽和外婆都吞下了肚子,然后倒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小红帽》的图画书里,大灰狼这时正露出了尖尖的牙齿和血红的长舌头。

记得林林2岁时看到这一页总会快快地翻过去,大叫“猎人快来呀!”——猎人来了,“怦!”地一枪打死了大灰狼,然后用剪刀剖开它的肚皮,救出了小红帽和外婆。

自然界狼的死法有许多种,被人或更强大的动物猎杀、饿死、冻死,但死得最具创意的还是在童话故事里。童话世界的大灰狼无一例外死于酷刑,死前饱受折磨——除了上面的死法还有被三只小猪烫死,被羊妈妈用犄角顶破了肚皮,放进大石头沉到河里淹死。

狼和小白兔、小山羊、小猪一样都是地球上的动物,为什么总是要它在故事里扮演大坏蛋呢,而比它更凶猛的虎、豹、熊还有机会成为小动物小朋友的好朋友。太不公平了?

记得有一次电视播放北美洲辽阔的草原,苍凉的管风琴中,播音员正用沉痛的声音说:“在北美大陆,狼群日异减少,政府已经禁止猎杀狼群。“林林大眼睛困惑得不得了——大灰狼,不能统统杀死?!童话能不能也给大灰狼一次机会?

《白雪公主》的4种害人方法

放下大灰狼,仔细“审查”《白雪公主》的故事,才发现串连的主线并不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而是一起又一起的阴谋与毒杀。

皇后下令卫兵杀死白雪公主,而且声称要看到白雪公主的心脏。卫兵不忍心杀死白雪公主,就杀死了一头无辜的鹿(亲爱的孩子,你知识替罪羊是怎么回事了吗?),剖出它的心脏去欺骗皇后。

皇后得知白雪公主没有死,决定亲自出马,她化妆成一位老妇人,用花言巧语骗得白雪公主让她进了屋——“老婆婆进门后,趁白雪公主转身的时候,用丝带勒住了白雪公主的脖子,越勒越紧,直到白雪公主躺倒,一动不动,才松开手,逃向森林里了。”

白雪公主还是没有死,皇后又给她送来了有毒的木梳子。

白雪公主还是没有死,皇后用毒蛇、癞蛤蟆、蜥蜴做成了毒药,涂在苹果上,让白雪公主吃。原来一个白雪公主的故事讲下来,林林和网网已经学习了至少4种害人的手段。还以为他们只记得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一起跳舞的情节呢。还是将它放在书架的最上层吧。

又惊又喜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是上星期刚买的,已经给林林讲过两次了(他很喜欢这个故事)。

那里面有杀头的情节——我要砍下你的头,强盗一刀砍下了人头。强盗是坏人,坏人是残忍的,那么好人呢?故事接着写道:“阿里巴巴聪慧的女仆,发现强盗藏在袋子里,于是找来一大桶油,用锅把油烧得滚烫滚烫的,再把滚烫滚烫的油倒入每一只皮口袋里,一袋、两袋、三袋……一共39袋,袋子里的强盗连口气儿也没吭,都给烫死了。”

阿里巴巴看得又惊又喜。妈妈看得心惊肉跳,虽然对坏人我们要以牙还牙,不能心慈手软,但是这手段也太……要不要爬上梯子,把它藏到书柜最上层的最里面呢?希望林林忘记那个聪慧的女仆。

王子和幸福的生活“网网,长大想当什么?”“公主!”“为什么要当公主呢?”“结婚,和王子。”

白雪公主嫁给了王子、灰姑娘嫁给了王子,他们都“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大人们都知道,故事只能写到这里,否则结果就很难说了。可是小孩子却开始做梦啦——仙女送来的水晶鞋、王子漂亮的城堡、王后的金冠、女仆……她们不知道,其实王子和公主开始吵架了,王子常常不回家,公主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然后天天追问王子去了哪里,再后来她要么离开王子、离开城堡,要么变成怨毒的皇后老太婆。

王子是什么东东?一个漂亮的大男孩,老爸很有钱。可是妈妈的女儿只有嫁给老爸有钱的漂亮男孩子才会幸福吗?妈妈的女儿可以自己买水晶鞋、自己开步走,根本不用因为王子的恩赐低眉顺眼,脸色羞红。

王子和公主,这一段过时的童话——放到书架上层去吧!一直以为童话是收容孩子的安全地带,不成想里面竟有成人世界所有的危险、杀戮、背叛和欺骗。虽然我们不能让孩子生活在水晶瓶里,但是我更愿意在今后的现实中让他们慢慢地去了解,而不是早早用童话去搅扰他们可贵的单纯与宁静。

儿童教育学家的童话观——警察还是故事妈妈?

如果你和孩子过马路,你会怎样做?你会告诉孩子怎么过马路,教给他怎样遵守交通规则,怎样保护自己的安全。你肯定不会指挥车辆停下来,因为你是妈妈不是警察。

童话作为一个虚拟的世界,是我们将现实世界告诉孩子的一个载体。就像每一个现实事件都不仅为我们传达一个信息,一个童话也不只给我们一个道理。给孩子讲童话不应简单地照本宣科,而是要通过“讲”童话与孩子交流对世界的认识。学习做一个会“讲”故事的妈妈,你会发现没有什么故事是“不安全”的。

对于2~3岁的孩子,某个故事并不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大多会在5岁左右忘记更小时候听到的故事。这个年龄的孩子,往往将自己和故事中的人物相混淆,所以故事情节越简单越好,一些可爱的动物形象更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对于4~5岁的大孩子,你可以通过让他们“讲”故事的方法了解他们对故事中人物和情景的理解。可以问问孩子,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要留意听孩子关于“为什么”的解释,那才是孩子的认识和想法。这样你就可以知道,这个故事对孩子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再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落下一些情节。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你可以有选择性地落下一些情节,尤其是一些可能令孩子感觉不安和伤心的情节。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比如:“女仆发现强盗藏在袋子里,就把强盗杀死了”,几乎没有孩子会追问:“她是用什么方法杀死他们的?”

落不下的大灰狼。有些情节你不可能落下,比如《小红帽》中的大灰狼,它是故事的主要人物,还有就算你落下了,孩子也会在幼儿园和小朋友那里看到。你需要解释,这里面的大灰狼扮演的是一个坏蛋,猎人剪开它的肚皮是为了救出小红帽和外婆,顺便告诉孩子对待陌生人的常识。

注意选择睡前故事。不是所有的童话都适合睡前。睡前童话应该是令孩子感觉到温暖安静的。比如《雪人》是一部适合在冬天的夜晚讲给孩子听的童话,《柳林风声》可以在春天开始的时候讲,也可以按照不同的季节分段进行。

扩大选择范围:其实有许多名作家都写过童话,比如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柳林风声》的作者),如果你的儿子已经6岁了,为什么不给他讲《汤姆·索亚历险记》呢?虽然不是童话,但是故事中有趣的情节和小汤姆的勇敢精神,没有男孩子不喜欢。

回忆一下你童年时看过的那些用漂亮的水墨画画成的中国童话故事和上海美术制片厂出品的动画片,别忘了将它们介绍给你的孩子。

明确的疆界和规则,是孩子安全感的保障


明确的疆界和规则,是孩子安全感的保障**妈妈看了关于承担生活责任的那篇博文,提出的问题是这样的:看了这个文章,刚好有个衍生的问题想要请教一下老师们。张子木小的时候我们有时会随手给的一些硬币,让他存起来。可现在变成习惯,他只要看到硬币就会想要,不给他他会有一些小小不高兴。我于是便效仿有些家长,开始让他通过自己帮助做一些小家务的行动来换取报酬。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他只要帮助我们做一些事就会索要回报。这样我又怕他以后会金钱至上,不会再愿意帮助别人。唉,教育孩子真是个难题,请老师们帮帮我!

那么我的观点是:最开始,在**还比较小的时候家长随手给硬币,随着他年龄发展,自我意识的建构,慢慢开始有“我”“我的”“我的东西”的概念,他问大人要很正常,因为在他看来这就是“他的东西”。【一直以来你们都是无条件的给我的,为什么现在没有什么理由的突然就不给我了呢?】他心里会觉得委屈,不高兴。这个时候妈妈就要跟他讲清楚,【这一枚一枚的硬币放家里不好保管,所以大人们希望**帮忙保管一下存起来,但这并不是“你的”,如果有需要家里的人都可以拿这里面的硬币用;如果你想拥有自己的“财产”,那你就要像爸爸妈妈一样“工作”挣钱。】其实妈妈的方法挺好,就是让他做家务换取报酬,问题出在你们的【规则】没有建立好。如果每一件家务他都要收费,长此以往是比较容易出问题。我的意见是,【规定某一项家务,作为有偿劳动。】譬如他现在中班了,是不是可以安排他洗家里人的袜子、汗巾?规定洗一次多少钱。除此之外的其他工作,譬如帮妈妈拿鞋,帮奶奶捶背,还是要请他做,并且告诉他这是无偿劳动,不给钱的,因为他是家里的一份子,大人为你付出,你也要为大人付出。制定好规则,大人们一定要统一战线,坚持原则。

而说到规则,也许有的家长会说,要给孩子自由。这话也没错,但还是要给孩子制定规则,孩子需要适当的“被管”,因为疆界让孩子感觉安全;规则要温和而坚定的执行。

家长给孩子提供自由,就好比给了他一大片空地让他自由玩耍活动;规则是什么?是空地四周的围墙。在你刚砌上围墙的时候,孩子会过来试探性的推一推(他可能会有意无意的触犯规则),他是在测试围墙的坚固程度;如果这个时候围墙够坚固(不管他怎么挑衅,家长都不为之所动坚持原则——当然坚持的态度一定要是温和的),那么孩子就会收获安全感,知道围墙是坚固的,“哦我可以在这里面放心的活动了,围墙会保护我”,他会这么觉得。这就是有名的“围栏测试”和“纸墙测试”。

对孩子真正的保护,是让孩子过上有规律、有规则的生活。

父母怎样给孩子安全感?


父母怎样给孩子安全感?最近在xx联合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里因为孩子问题来咨询人特别的多,全国著名的资深心理专家xxx所长指出:有安全感的孩子意味着:安全感充足,儿童才能发展自己,不会受到外界的左右和干扰,也不会遇见困难轻易放弃努力。一旦确认他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儿童就可以继续发展自己,不会再浪费精力和时间去获得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总是感觉到世界是有危险的、父母是不爱自己的,觉得会被父母抛弃。他总是在想办法证明:父母是爱我的,他们会照料我,不会抛弃我。

父母怎样给孩子安全感呢?有以下几件事情我们要做到:

1.长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尤其是孩子入睡之前的陪伴。

2.不批评、责备、惩罚孩子,而是欣赏、鼓励、支持孩子。

3.不要挟、威胁孩子,不从身体和感情上抛弃孩子。(不说“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或者“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

4.鼓励孩子独立,接纳孩子个性。

5.给孩子树立恰当的规则。

6.修炼自己,以身作则。

事实上,父母的安全感好,孩子的安全感才充足。父母相信自己、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信任世界,孩子才能获得坚实的安全感。

建好安全感,孩子才自信


孩子要有安全感,才会更好地探索世界。

安全感是孩子心灵成长的一块重要基石。在生命早期,如果孩子所需的生理、心理营养都能得到充分满足,形成安全依恋的亲子关系,那么他下一个阶段的成长就会相对自然、顺利,也为社会化发展、情绪控制、课业成绩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安全感的建立是和父母功能的发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能生存下去吗(0~90天)

从舒适的子宫降生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以前丰富、稳定的营养现在完全中断,羊水中的自由自在也被一种铅一样沉重的感觉代替。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剧烈的:想喝水不能自己拿,想吃饭不知道饭在哪里;头不能抬,甚至连笑也不会;不能向别人示好,不能满足别人任何需要,而自己的需要却多得不得了,吃喝拉撒睡都是问题……会有人能毫不厌烦地悉心照料帮我生存下去吗?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之初,就是伴随着这样的焦虑、惶恐和疑问度过的。

怎么做?

这个阶段孩子最大的需求就是生存,从生理营养和心理营养两个方面获得满足以便生存下去。生理营养即各种生理需要的满足,而心理营养则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这个时期婴儿的心理营养主要有两种:

其一,被无条件接纳。

其二,被看成是最重要的人。

如果孩子在“无条件接纳”和“重要感”两个方面得不到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很可能会出现问题,占有欲强,长大后可能会特别“黏人”。

我能做我自己吗?(90天~36个月)

这个时期,总体来讲,孩子开始学习分离和独立,以及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4~10个月

孩子比以前已经长大了很多,自我意识从此开始萌芽。另外孩子开始学会一些自我安抚的方法,如吃手,或者迷恋一些毛巾、柔软的毛绒玩具等。孩子已经不像上一个阶段那样完全依赖母亲了。

怎么做?

这个时候考验的是母亲自己有没有安全感,是否能够忍受孩子不再完全需要自己。如果母亲安全感不足,就会把放手看做失去,从而给孩子过多的照料和关注,以求孩子像以前一样完全需要自己。故而妨碍了孩子分离和独立。

10~16个月

孩子开始学会走路,这大大拓展了他的生活空间。孩子开始更多地交替尝试亲密与分离。常见的表现是,一会儿跑到你身边让你抱,一会儿又跑到旁边自己玩。

怎么做?

最好的做法是,当他需要你抱的时候满足他,当他想自己玩时也要允许他自己玩。而不是跟着你的情绪走,高兴时不管孩子的意愿拉过来就抱,不高兴时却又不理孩子。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能掌握主动,想抱的时候可以去抱,但是如果孩子表示拒绝,就马上放下,让他自己玩。

正常情况下,经过多次的交替尝试亲密和分离,孩子建立了初步的安全感,就不会那么黏人,也不会排斥别人抱他。

16~24个月

开始尝试更多的分离和亲近,表现出明显的“脾气”,有时候显得不是那么好理解。比如:你帮他穿好衣服,他却脱下来要自己穿,可是自己又不太会穿,穿不上就急切地要你帮,你去帮他,帮多了,他又不耐烦、生气。

孩子的心理多少有些矛盾:他迫切地想要“自己来”,但是自己不会、不能的时候,又迫切想要你的帮助和支持。但是如果你过多地参与,他又会感到你干涉和妨碍了他的自主尝试。

怎么做?

不要威胁。千万不要对孩子说“再闹我就不喜欢你了”这样的威胁性语言,听到这样的话,孩子会更加不安。

失去了安全感,不但不利于规矩的建立,更有可能损伤孩子探索新事物的动力。

最好的方法是跟着孩子的需要走。他想“自己来”,就给他空间,让他自己做。他没主动要你帮助,无论他做成什么样,只要没有危险就不参与。但是在他表示需要帮助时,你也要马上回应,当他觉得不需要的时候再停手让他自己做。

24~36个月

这个时期孩子能走了,会跑了,探索的空间更大了,他对许多事物都充满兴趣。但是这时他的生活经验也相对匮乏,不太了解水、火、电、煤气、攀高等危险因素的存在。如果你毫不在意,那孩子就会出现危险。但要注意不能因噎废食,过分保护。

怎么做?

在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孩子探索自己和世界的活动应该被保证。同时用各种方法让孩子了解危险,而不是严厉地禁止。比如,可以轻轻碰一下冒着热气的水杯,让他感受到热水的温度。

另外,“分离”并不仅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如果你准备好了,在和他相处时,就不要把目光全放在他身上,不做他的手,不做他的脚,更不做他的代言人。

影响安全感建立的2大家庭要素

1.和谐的夫妻关系

对于小婴儿和低龄的幼儿来讲,父母就是他的整个世界。因为还不能够区分自己的行为和环境的关系,孩子经常把父母间的冲突归因于自己不好、不乖,从而产生很大的不安和负疚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父母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美好的婚姻,这不仅直接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对于孩子社会化、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也是大有裨益。

2.母亲有足够的安全感,情绪稳定

只有母亲本人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足够时,才不需用通过成为“好妻子”或者“好妈妈”来证明自己好。如果过度期望通过“好妈妈”来证明自己,母亲常常会陷入焦虑。而自信、稳定、成熟、理智的养育态度,既能减少妈妈不必要的内心消耗,同时也会带给孩子安全而平和的状态与气质。

专家简介

孟迁: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劳动部高级育婴师资培训师。CCTV少儿《成长在线》《宝贝一家亲》、CETV《父母大人》、BTV《宝贝星计划》等节目客座专家。著有:《做好父母这件事》、《上帝也是单亲》、《孩子是棵树》等。

10大妙招培养宝宝的安全感


“爸爸抱抱!”

“妈妈别走”

“你们是不是不要我了?”

您家宝宝是否出现过类似的惊恐情况,的确,人人都需要充足的安全感,小孩子更是,安全感对孩子日后成长及发育都有着重大影响,必须从小开始用心培养。

既然安全感对于孩子心理发展如此重要,那需要从哪些方面去注意和培养呢?有着丰富幼教经验的薛兰香园长根据长期的观察和思考,在此给家长提出10大妙招,相信对建立宝宝的安全感会有很大帮助。

第1招:维持和谐的家庭气氛

当孩子经常处于父母言语不合或是肢体冲突的不安环境中时,孩子会有恐惧的猜测,爸爸妈妈是不是因为我不乖才吵架?他们是不是不爱我了?他们会不会离开我?由于孩子对大人们的争吵无能为力,因此只能躲在角落里暗自哭泣,或是独自生自己的闷气,后者会把这股怨气累积在心中,长大后心中将会有扭曲的价值观。因此,拥有一个安康快乐的生长环境,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第2招:经常且规律的亲情陪伴

现在有许多俗称的“假日父母”,即父母平常都将孩子托付给保姆或是长辈照顾,自己则因为工作应酬而很少陪伴孩子,甚至不接孩子回家,孩子难得与父母见上一面。而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就像是玩伴一样重要。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将很难养成良好且规律的生活习惯,安全感自然也就无从建立或培养了。

第3招:拥有稳定的经济基础

这里指的并非是生长在富豪之家,而是指家长有能力维持孩子生活上必需的支出,让孩子衣食无虞。现在时常有父母因为抚育孩子的难题而陷入困境,北京的一位父亲甚至因为上户口不顺利而亲手摔死了自己的儿子,还称“将来受苦不如早日解脱”。所以一定要保证稳定的家庭经济条件。

第4招:故事拉近亲子间距离

故事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好的桥梁,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尤其喜欢从爸爸妈妈口中说出来的故事。家长可以固定在家中某一块区域布置一个听故事的环境,可以在床上,也可以在沙发上,每天都有一段固定的时间用来讲故事。一边听故事,一边将孩子搂在怀里,通过这种语言上的沟通及肢体上的接触,从中建立孩子所需的安全感。当孩子逐渐长大后,他学会使用的词汇也愈来愈丰富,此时父母也可以陪伴孩子阅读童书绘本,通过书面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不但能够训练孩子的口语能力,同时还能丰富孩子的想像力。

第5招:找出孩子不安的原因

有些大自然或外在环境上的灾害可能使孩子感到不安,比如说地震、天空中的闪电等,这就是有些孩子对大自然感到恐慌的原因,或者是过大的声响、突然的惊吓等,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不安的来源。这时父母可以寻求心理治疗师或其他音乐、艺术的治疗,协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第6招:从游戏中得到安全感

陪伴孩子参与活动,或是通过游戏中的肢体接触,这都有助于建立安全感,父母平时可以多花点心思,设计一些简单的家事、游戏,或DIY手工劳作等,让孩子从做中学,同时也让亲子情感升温,沟通更加顺畅!

第7招:容许孩子哭泣

有时一些小小的挫折就可能让孩子感到很委屈或孤立无援,比如生病、争宠,或是被隔壁小孩子抢走一颗糖果等,这时孩子哭泣只是想要吸引大人的注意力,来寻求一些安慰。不过有些父母却以训斥的方式不准孩子哭泣,薛兰香园长认为此举是不可取的,因为适当的哭泣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可以及时排除负面情绪,协助建立安全感。

第8招:别把应酬带进家庭

对于3岁以下的幼儿来说,家中的访客不宜过多或过于频繁。除了孩子可能会模仿大人一些不良习惯,例如打麻将、大声喧哗之外,同时也会因访客的到来而扰乱孩子平时规律的生活作息。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来说,除了公园或是书店之外,尽量不要带孩子去嘈杂的场所,因为外在环境有太多不可预知的突发状况,单纯而规律的生活环境及作息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更为有利。

第9招:不要将教养责任推托出去

良好的家庭依附关系对孩子有着一辈子的影响力,养育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保姆或幼儿园等毕竟只能提供协助,根本无法取代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而恰巧有些家长的观念就不是特别科学,他们让为既然已经付钱给幼儿园或学校,那么老师就应该负起所有的教养责任。殊不知如果父母不能以身作则的话,那么孩子回到家中一样会受到不良影响,同时也无从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第10招:分阶段排除不安因素

造成孩子不安的因素可能有很多,亲人的离开、吵杂喧闹的环境等,而怕黑恐怕是最常见的原因,此时家长可以渐进式的方法来排除令孩子不安的因素,例如先在房中预留一盏小灯,一边说故事,一边陪伴孩子入睡,或是放点轻松的音乐给孩子以安慰,以徐徐渐进的方式来消除孩子心中的恐惧。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没有培养起健全、足够的安全感,那么成年后心理上的缺陷将可能无法完全修复。其实想要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很简单,只要爸爸妈妈付出全心全意的爱,再加上一个单纯且规律的生活环境,那么在无形的熏陶之下,父母自然就可以拥有一个充满自信及安全感的健康宝宝。

过早入园孩子没安全感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了众多父母的坚定信念。无论是早有计划还是跟随大流的,都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孩子越早接 受教育,身心成长就会越快越好。于是,很多刚刚才满2岁甚至连基本表达能力都不足的孩子就被送进了幼儿园的小小班。这样一来,他们受教育的时间比那些3岁 入园的孩子早了许多,但这是否真的适合这个阶段孩子的身心健康呢?2岁童心理承受力差 较难适应入园转变从幼儿教育专家的角度来看,判断孩子何时入园合适,最科学的办法是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具体细分。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家长们都希望把孩子早早送来幼儿园,又有谁愿意自己的孩子比其他人上学晚呢?所以要细分孩子的入园年龄是不可能的事。”专家说。专家表示,绝大部分家长都只想让孩子早入园,早受教育,很少考虑孩子是不是能适应,心理承受能力够不够强。“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到 幼儿园以后受关注和照顾少了,常常会觉得不安和痛苦。而2岁的幼儿心理发育不成熟,语言发展有局限性,而且不懂调节情绪,不能像成人那样逃避痛苦、平复心 情,就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包括缺乏安全感、不敢与陌生人交往等。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还可能有心理疾病。”为慎重起见,一些幼儿园在每年入园报名后都会组织面试、家访、亲子活动日等等,由此了解孩子和其家庭的育儿情况。“孩子起码要能表达自己的需 要,并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如果孩子不会说‘我想干什么’、‘我喜欢什么’,吃饭要喂,不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建议还是不要太早入园。”入园前要多准备 培养孩子集体生活兴趣尽管孩子不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很多父母却坚持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会有利于他们的身心成长,诸多在家里养成的不良习惯也会得到纠正。专家提醒:孩子入园之前应提早两个月做准备,以便良好过渡。为了让孩子适应父母不在身边的生活,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入园前的亲子班。从刚开始陪孩子玩一个小时,慢慢减为半个小时,直至完全不用家长陪 着,让孩子逐渐适应集体生活。家长应多称赞幼儿园和幼儿园的老师,当孩子喜欢上幼儿园,自然就能开心待下来。多带孩子参加集体聚会,并不断强化“和小朋友 一起玩真开心”,促使孩子对同龄朋友和集体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孩子们入园后经常容易生病,吴冬梅说,孩子出生后第一次离开家庭,面对陌生环境,心理波动肯定表现为身体疾病。“新生入园焦虑是正常表现,是孩 子心理第一次经受锻炼。家长要有正确认识,不要表现得更为关心、照顾,要让孩子了解上幼儿园是应该做的,就像爸爸妈妈上班一样正常。如果家长动不动就担 心,会加重孩子焦虑的程度。”专家还不主张孩子春季入园,因为这个季节容易生病,在幼儿园很难得到特殊的照顾和护理。

育儿心得:如何给与孩子安全感


育儿心得:如何给与孩子安全感

孩子从一出生,便需要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孩子,身体健康,思维敏捷,情绪稳定快乐,个性活泼开朗,做事有勇气,能与人和睦相处,容易接受和适应群体活动,潜能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

想帮助孩子获得安全感,倒不是要父母整天抱着孩子。看着活泼的孩子,处处保护,时时提防,真要这样做,孩子反而会变得依赖、胆小;也不是让孩子过分独立,要怎样便怎样,这样做孩子会变得任性、放纵而不受控制,难以与他人相处,甚至具有极强的侵略性或破坏性。要孩子得到真正的安全感,只有在特定的范畴之内,遵守基本的规则,训练孩子自由而不放纵,独立而不排斥群体。

有安全感的孩子意味着:安全感充足,儿童才能发展自己,不会受到外界的左右和干扰,也不会遇见困难轻易放弃努力。一旦确认他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儿童就可以继续发展自己,不会再浪费精力和时间去获得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总是感觉到世界是有危险的、父母是不爱自己的,觉得会被父母抛弃。他总是在想办法证明:父母是爱我的,他们会照料我,不会抛弃我。

父母怎样才能给孩子安全感呢?有以下几件事情家长要做到:

◆1.长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尤其是孩子入睡之前的陪伴。

◆2.不批评、责备、惩罚孩子,而是欣赏、鼓励、支持孩子。

◆3.不要挟、威胁孩子,不从身体和感情上抛弃孩子。(不说“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或者“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

◆4.鼓励孩子独立,接纳孩子个性。

◆5.给孩子树立恰当的规则。

◆6.修炼自己,以身作则。

事实上,父母的安全感好,孩子的安全感才充足。父母相信自己、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信任世界,孩子才能获得坚实的安全感。

喜欢《规则的破坏会给男孩带来不安全感》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不安全隐患在哪里 幼儿园里,孩子们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不安全的事情,身边经常出现一些不安全隐患,但没有亲身体验,隐患又是不可预知的,孩子们往往认识不到它的危害性。怎样避免隐患事情的发生呢?老师又该怎样引导孩子关...
    2021-11-29 阅读全文
  • 男孩的安全感来自母亲,价值感来自父亲 一位母亲这样描述丈夫与儿子的关系:有时,我觉得丈夫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像一个谜,他们总是扭在一起打打闹闹、你追我赶、互相挠痒痒。他们之间打闹的性质与我和儿子之间完全不同。我觉得他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语言。例...
    2021-01-23 阅读全文
  • 删减童话故事的不安全情节 童话时间一个妈妈的忧心忡忡:4岁的林林和3岁的网网在院子里玩,不知怎么回事儿吵了起来……“我是强盗,啊呀呀!一刀砍了你的头!”林林对网网比划着挥舞大刀砍头的动作。“哼!我才不怕!我给你吃毒苹果,涂上蛇...
    2022-03-14 阅读全文
  • 明确的疆界和规则,是孩子安全感的保障 明确的疆界和规则,是孩子安全感的保障**妈妈看了关于承担生活责任的那篇博文,提出的问题是这样的:看了这个文章,刚好有个衍生的问题想要请教一下老师们。张子木小的时候我们有时会随手给的一些硬币,让他存起来...
    2020-11-28 阅读全文
  • 话说孩子的安全感 导读:我听到许多妈妈讲,孩子是她一手带大的,所以特别粘她;孩子是保姆一手带大的,所以特别粘保姆;孩子是奶奶一手带大的,所以特别粘奶奶。 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都会说:对这句话,大家不是很理解,因为她们从...
    2021-10-14 阅读全文

幼儿园里,孩子们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不安全的事情,身边经常出现一些不安全隐患,但没有亲身体验,隐患又是不可预知的,孩子们往往认识不到它的危害性。怎样避免隐患事情的发生呢?老师又该怎样引导孩子关...

2021-11-29 阅读全文

一位母亲这样描述丈夫与儿子的关系:有时,我觉得丈夫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像一个谜,他们总是扭在一起打打闹闹、你追我赶、互相挠痒痒。他们之间打闹的性质与我和儿子之间完全不同。我觉得他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语言。例...

2021-01-23 阅读全文

童话时间一个妈妈的忧心忡忡:4岁的林林和3岁的网网在院子里玩,不知怎么回事儿吵了起来……“我是强盗,啊呀呀!一刀砍了你的头!”林林对网网比划着挥舞大刀砍头的动作。“哼!我才不怕!我给你吃毒苹果,涂上蛇...

2022-03-14 阅读全文

明确的疆界和规则,是孩子安全感的保障**妈妈看了关于承担生活责任的那篇博文,提出的问题是这样的:看了这个文章,刚好有个衍生的问题想要请教一下老师们。张子木小的时候我们有时会随手给的一些硬币,让他存起来...

2020-11-28 阅读全文

导读:我听到许多妈妈讲,孩子是她一手带大的,所以特别粘她;孩子是保姆一手带大的,所以特别粘保姆;孩子是奶奶一手带大的,所以特别粘奶奶。 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都会说:对这句话,大家不是很理解,因为她们从...

2021-10-1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