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心得。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培养孩子独立动手能力”,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故事从一个泰国小女孩问妈妈“为什么豆芽菜那么畅销?”妈妈回答说“只有一个摊铺卖豆芽”,小女孩又问“那我们可以自己培育然后卖吗”开始。

小女孩的梦想从豆芽菜开始了,妈妈买了培养土、大豆种子,种到了篮子中。几天过去了,豆子是发芽了,但在阳光的直射下,都打蔫了,第一次以失败告终。

这时候妈妈温柔而坚定的目光看着女孩,并说“没事儿,我们再试一次”(It's OK. We can try again)。妈妈找来了关于豆芽培养的书,提到豆芽菜必须在阴凉的环境中生长,经过再次努力,这次还是失败了,再去看书上提及早晚需按时浇水。虽然妈妈在女孩四年级的时候不得不辍学了,也几乎不太会读或者写,但是妈妈很擅长解决问题。下雨天,妈妈内心虽然失落,但给女儿看上去确实自信乐观的,看着雨水突然有了灵感,从外边找来了多个饮料瓶,扎上眼,绑在木棍上,成了最好的喷淋设备。

当女儿问妈妈是否会有效果时,妈妈说的" Yes, we can try"( 我们可以试试) 就像神奇的肥料一样管用。滋养着女孩好奇的根基,让她的知识之树无限茂盛生长。

广告中的这位妈妈在乐观中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告诉孩子“方法总比问题多”的人生哲理。其实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学习土壤,激发学习的无限可能(Family inspires infinite possibilities for learning.),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故事的小女主角叫Netnapa Saelee,已经长大成人,同时获得了Sarnrak项目的奖学金,并拿到了学位,目前一直在瑞典继续研究。)

看完这个故事,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想法,睿妈想到的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至关重要。

前两天在与好友聊天的时候聊到德国人,说德国人很擅长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从小就开始培养,所以他们的孩子独立早、思维性强,创造力也很强,而德国人的创新能力首屈一指。

后来聊到中国的孩子,现在虽然刚开放二胎,但是新一代普遍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乖宝宝。而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个家庭都会根据自己家的经济情况来让孩子学不同的、或多或少的才艺,看一些五六岁的甚至三四岁的孩子活得好累。学习成绩也成为了家长们严重唯一鉴定孩子是否符合自己培植期望的标准值,但这样养出五谷不分的“书呆子”真的好吗?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很多研究也显示:人脑中与手指相关联的神经所占面积比较大,指尖上的神经能将外界刺激传送给大脑,大脑再对刺激进行加工、处理以调整手的动作。平时经常刺激大脑皮层中的手指运动中枢,即手指多运动,大脑就会日益发达,继而促进智能的提高。这些都说明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常常教育睿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做饭和做家务活的时候也让睿宝打下手,周末常常和睿宝一起动手做点小西点,然后送给小朋友或者长辈们...... 这样进行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孩子很积极,遇见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去做。

可能会有很多宝妈们疑惑:让孩子打下手?下厨房?那万一伤到孩子怎么办?其实也很简单啦~你又不是让他操刀大厨,只是打打下手,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面包的时候和和面,做饼干的时候挤挤造型,防护工作提前做好,安全性还是有保障哒!如果你家里的烤箱不是那种智能隔热的话,切记不要让孩子碰到,烫着不是好玩的。睿妈家里的烤箱是今年新装的方太高端智能嵌入式烤箱,所以可以放心让睿宝靠近啦。嘿嘿!

顺便传授一些睿妈烘焙小技巧:

(1) 最好参考网上的饼干配方,最好选取不需要电动打蛋器制作的饼干,孩子比较易于操作,也不会有危险。先要用电子秤称好需要的材料,装在固定的容器里,比如罐子和小碗。

(2) 把所有材料按照使用顺序从左到右放置,这样孩子会很清楚做完一个要拿哪个,不需要老问妈妈。

(3) 第一次做饼干时,要给孩子示范,如何打开罐子,如何轻轻慢慢地倒入材料,如何使用打蛋器搅拌,如何使用橡皮刮刀搅拌。示范每个动作时要缓慢、准确,不需要太多语言,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在妈妈的手上。

(4) 烤箱加热时温度会很高,但是如果妈妈提前告诉孩子,烤箱在工作时不要触碰,会烫到手。如果烫到,手会红肿,会感觉非常疼痛。孩子就会知道烤箱的危险性,他们就不会随意乱碰的。其实每个孩子都会有危险意识,但是需要妈妈提前告知后果。(当然,如果你家也是和睿妈家一样的方太嵌入式电烤箱这种,有很好的隔热板并且是智能控制的,那就随意啦!)

作为妈妈,我对睿宝能自己动手做点心感到非常欣慰和骄傲。其实,我想所有的妈妈们都有些经验,我们会发现宝宝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拒绝你的帮助,他们会努力自己尝试做一些事情。这些都是宝贝们自我意识的萌芽,在这个时期,父母要善于引导,努力帮助她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而不是替代她做事情。一步步的培养孩子的独立动手能力,时时提醒自己,放手,让孩子自己来,我相信你也能做到。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对成功人士和有犯罪记录的人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两个关于分苹果的故事,让他感慨万千。一个来自监狱的犯人说: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大大小小的苹果,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一个?”我刚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了。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就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给了我。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不择手段,直到最后被送进了监狱。一个成功人士说:有一天,妈妈给我和弟弟分苹果,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你们每人负责修剪一块草坪,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能得到这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于是,我和弟弟比赛剪草,结果我得到了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从此我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以上二个故事中,同样是分苹果,但是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相信大家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但要真正做到科学的爱、理智地爱却又是不容易的。父母的观念不同、爱的方式也就不同,在我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主张大人“放手”小孩“动手”的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在实践中我体会到:独立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做起,从细微处着手。下面就谈谈我的做法。

第一、孩子能够做的事决不包办,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的能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句话是我女儿小时候常挂在嘴上的。我很早就培养女儿自己吃饭、自己洗脸等生活技能。从她上托儿所开始,我就让她自己吃饭,尽管吃得桌上、地上、身上到处都是饭粒,我也坚持让她自己吃,慢慢地她就养成了独立进餐的良好习惯,那种孩子前面走、大人后面跟着喂饭的镜头在我孩子身上从没有出现过。孩子自己洗脸洗脚的时候,我怕倒水时被热水汤着,我就特意为她准备了气压水壶,只要手一按热水就出来了,既方便又安全。就是这样,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女儿能做的事我就决不代劳。

第二、孩子不会做的事学着去做,养成孩子为家服务的习惯

做家长的不要老是认为孩子小,不会做事,其实,孩子的潜力是很大的。我做家务时总要请女儿帮忙,如晒衣服时叫她拿衣架、吃饭时请她摆碗筷等等。女儿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到楼下小店去买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每次买回家后,我会及时地表扬她,再请她说说买东西的过程,提高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孩子学做事的时候,由于能力的限制往往好心做了坏事,这时家长千万不能发脾气。记得女儿第一次学洗碗,不小心把碗打碎了,我安慰她说关系的,并告诉她只要经常洗,就能洗得又快又好。果然以后经过几次练习她就学会了洗碗的技能。有了女儿的帮助,我轻松了许多。

第三、孩子碰到困难时自己去想,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使孩子受益终身。当女儿碰到困难时,我总是鼓励她自己解决,比如她作业时遇到不会写的字,我就让她查字典,有时女儿怕麻烦,叫我写给她看,我会为难地说:“哎呀,妈妈也忘记了,你快查一查字典,然后来告诉妈妈是怎么写的。”女儿听我这么一说,就积极地、愉快地去查字典了,查到后还真的要来教我怎么写,我也就虚心接受,这时,她会很得意,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我在孩子的学习上培养她独立作业的习惯,在生活中锻炼她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记得有一天早晨,女儿跑到校门口时发现自己忘戴红领巾了,这可怎么办?我让她自己想办法。结果她在校门外和同学商量好,叫同学进校门后解下红领巾,再从围墙那边递给她。我觉得这个办法还是挺有创意的,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人协商,请求别人的帮助等一些交往的技能,即时地解决了实际的困难。所以,我们要相信孩子,放手让他们去做、去尝试,去体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使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

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们能干;三、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们能看;四、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他们能说;五、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些空闲来自由安排。只要真正按照陶行知老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去做,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更棒

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如何提供玩具


我们统计一下中国父母给孩子准备的动手工作清单,会发现:玩具排在首位,其次是看书,第三是带出去玩。

在美国父母给孩子的动手清单中,则会发现:日常生活自理排在首位,其次是玩具,第三是阅读。

中国父母包揽了孩子的日常生活,例如饮食,从菜市场买菜、洗菜、烹饪、端上桌、喂饭、给孩子擦嘴、收拾碗筷,整个流程,都是大人在忙,不仅孩子没有参与进来,甚至孩子本身自己该做的,有时也被代劳。

有些父母认为,做这些家务事,没有出息;玩玩具,玩出智力,才有出息;多读书,有知识,就有出息;出去玩,长见识,也能出息。所以,自己忙不过来,请保姆,也不让孩子参加家务事。

然而,在美国家庭里,通常没那么忙。一岁的孩子,自己能够吃饭了;两岁的孩子,自己背着书包去学校;三岁的孩子,能帮父母分担许多家务事,浇花、喂宠物、洗袜子、擦桌子;上幼儿园后,日常生活已经完全自理。

美国的蒙台梭利老师说:相对于父母买的玩具,孩子更喜欢参与家庭的生活,如果父母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是很乐意于做事的。这派生的结果是:

1、干家务活,是“日常生活练习”,是培养孩子生活知识、锻炼精细动手最好的方式;

2、能够自我照顾,就不依赖,独立性增强,人格就会独立;

3、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孩子的许多艺术修养、创造力,都是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

4、生活是家庭关系的纽带,会促进亲子沟通与协作,让家庭关系更好亲密。

我们在街头看到,一位两岁的孩子,原本可以走路,却还坐在婴儿车里,由大人幸福地推着;一位四岁的孩子,原本自己可以背书包,却由老人高兴地背着,跟在孩子后面。这在大人眼里,是幸福的画面,而从孩子角度,却是那么可悲。

如何提供玩具?

中国父母多数有这样的经历:去玩具店,问售货员:“我的孩子2岁了,该玩什么?”售货员指着货价上的玩具:“这就是适合0-3岁的,买这个好。”

每件玩具标着宽泛的年龄段,而售货员也不懂孩子该玩什么;结果是,哪件玩具在货架上显眼的,往往购买率就高,而买回家,多数是孩子不爱玩,因为,这不适应孩子的年龄与兴趣。于是,钱打了水漂,家里还多了杂物。

蒙台梭利把孩子玩的,称为“工作材料”,实际上,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可以成为工作材料,甚至不用花钱。

8个月大的孩子,喜欢抓起东西,然后往地上扔,只要给他小手适合抓的物品,这就是很好的材料;1岁大的孩子喜欢撕书,给他一本能撕破的书,而又是你舍得的,这就是很好的材料,如果你给他一本撕不怕的布书,那你没懂得孩子;1岁4个月,孩子喜欢捡地上的垃圾,那是处于细节观察敏感期,你提供一些干净安全的碎东西,让他捡,这也是不错的材料;哪怕是家里的米,都是很好的材料,孩子可以用手抓米、用两个小碗倒米,用小勺子舀米,他的精细动作都能得到练习。

如果你观察,让孩子在家里自由地选择工作,你会发现,他实际上忙个不停,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他的材料;因此,观察孩子,跟随着孩子的兴趣,给他准备需要的材料,这样,孩子的兴趣就会被激发,迸发出超强的学习力。

对于孩子,材料没有贵贱之分,只有是否满足他的需要。因此,孩子的家庭早教就变简单了,父母做为观察者,观察孩子喜欢做什么,就给他准备什么材料;这不用道听途说了、也不用闭门揣摩,少费许多神。

自然,玩具也少不了,买的方法是,少看广告,少看说明书,带孩子去,让孩子自己挑,只要孩子才清楚自己的需求。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玩耍的能力?


一个时刻都要父母陪伴的宝宝,时间久了,就会事事依赖父母,不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宝宝人格的健全发展有一定的负作用。而独自玩耍可以培养宝宝独立和自信,还能激发创造力,提高语言能力。对于1岁多的宝宝来说,刚开始独自玩耍的时间也许不过10分钟,然后又开始满世界找妈妈。因此,培养宝宝独自玩耍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要给予鼓励,并耐心地帮助和引导宝宝。

1.为宝宝创造一个独自玩耍的空间

宝宝的独自玩耍首先需要一个适宜的场所,包括安全卫生的场地和适合宝宝的玩具。如果宝宝喜欢坐在地板上玩,父母就要先清洗一下地板,检查地板上和角落里是否遗留小硬物或有尖锐角的小物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墙上的电源插座孔要遮盖好。场地不宜离开父母的可视范围,确保宝宝独自玩耍的安全。

根据1—2岁宝宝的年龄特点,父母可以为宝宝选择一些色泽鲜艳,带有声音的玩具或益智类的玩具,比如大颗粒的积木、发条玩具、可爱的洋娃娃、仿真厨房用具、彩泥、串珠、简单拼图等。也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容易揉搓和撕扯的纸张、包装纸盒、空塑料瓶之类的物品。在宝宝眼里,它们也是可以带来无限乐趣的玩具。如果条件允许,可定时更换宝宝独自玩耍的场地和玩具,让宝宝保持新鲜感。

2.选择适合宝宝独自玩耍的最佳时机

独自玩耍也要看宝宝当时的心情和状态。一般宝宝在午饭后,或者洗了一个舒服的温水澡后,心情会比较愉悦,容易进入自娱自乐的状态。相反,当宝宝处于饥饿,困乏或生病的时候,则更需要大人的关怀,不愿意自己玩。此外,父母要避免在疲惫不堪或情绪差的时候让宝宝自己玩,大人的异常情绪会影响到宝宝的心情,更不能强制性地命令宝宝独自玩,宝宝独自玩耍能力的强弱和本身的性格也有着一定的联系。

3.循序渐进,适时延长玩耍时间

宝宝需要一个适应独自玩耍的过渡阶段。妈妈可以先给宝宝一个平时喜爱的玩具,陪她一起玩。玩着玩着,宝宝渐渐投入到玩的状态,妈妈可以慢慢退出游戏,在一旁观察宝宝独自玩耍的表现。然后,尝试和宝宝保持一定距离,如果宝宝还是自己玩得不亦乐乎,可以再一点点拉开距离,但不能突然离开宝宝的视线。只有在宝宝已经能适应和妈妈保持较远距离的视线范围内做事情,妈妈才可以尝试“消失”一小会,并根据宝宝的反应逐渐延长“消失”的时间。

当独自玩耍的宝宝呼唤妈妈的时候,不要习惯性地冲刺到宝宝身边,要先和宝宝保持一定的可见距离,用温和的语调和宝宝进行交流,让宝宝有安全感。1岁多的宝宝独自玩耍的时间会从几分钟延长到20分钟。随着宝贝年龄的增长,可能还会有所延长。

4.从宝宝兴趣出发,加强宝宝独自玩耍的能力。

父母要根据宝宝的兴趣,不断引导宝宝,丰富独自玩耍的内容。只要宝宝有兴趣,就会更加投入和专注自己的游戏。如果宝宝独自玩耍的表现好,父母应该及时给予表扬,积极肯定,从而强化宝宝独自玩耍的意识。让宝宝知道,独自游戏是一件快乐的事。当父母特别繁忙的时候,有意识的自己一个人玩一会儿,让父母抽出时间做一些必要的家务活。也可以每天规定一个时间,一家人都可以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情,宝宝也可以尽情享受自己的游戏时间。

自己玩的游戏

套圈圈:五颜六色的圈圈很容易吸引宝宝的目光。1岁的宝宝已经会抓握圈圈,让他尝试把圈圈往中间的柱子上套。开始练习的时候,可先不分圈圈的颜色和大小,只要宝宝能把圈圈套上去,就用掌声鼓励一下。锻炼宝宝的手腕力量和手眼协调。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可以教宝宝认识大小和颜色,并引导他独自按顺序套圈圈,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判断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搭积木:这些形状各异,颜色鲜艳的几何块很受宝宝们的欢迎。宝宝手拿积木会感觉到不同形状的手感,或者投扔。在妈妈的示范下,宝宝知道这些神奇的几何块能通过双手变出房子,车,桥等。宝宝转起小脑筋,动起小手,想办法拼搭。摸索着怎样组合,房子更坚固,更漂亮。宝宝在堆积木里感受到动手动脑的成就感。注意,不要买小颗粒的积木,以免宝宝好奇地塞进嘴巴,尝尝是什么味道。另外,积木要选边缘圆滑,没有尖角的。

模仿打电话:给宝宝一个玩具电话,他会煞有介事的用胖胖的小手指按一下这个键,点一下那个键,然后把话筒放到耳朵边,用稚嫩的童音说:“喂,外婆吗?”然后说一堆宝宝语言,间或嘴里说着“恩恩”,点点小脑袋,末了也来句再见。可见宝宝在平时生活中已经观察到了父母打电话的情景,而且能拷贝不走样。随着不断的反复记忆和练习,宝宝的语言丰富起来,学会跟外婆问好,问外婆吃饭了没有等等,独自玩耍的同时,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涂鸦:准备一些白纸,无毒的油画棒。油画棒选择稍粗点的,便于宝宝的小手抓握。让宝宝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宝宝画的一条线都有它的意义。让宝宝体会一下“艺术家“的感觉,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

宝宝两岁后会越来越渴望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而适应独自玩耍的宝宝,在和小伙伴的相处中会表现出明显的主动和积极的游戏能力,为日后入园后的集体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生活、和工作的先决条件,对幼儿来说,也是早期发展思维、开发智力、养成乐于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前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由此可见,重视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成长何等重要。

那么,怎样启发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在教育活动中,首先激发幼儿动手创作的兴趣。例如,在计算综合教育活动“二、四等分”的教学中,教师先出示美丽的范画来引发幼儿的兴趣。幼儿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这漂亮的画,老师是怎样的做的?”“小鸟的翅膀是怎样剪的?”“小孩的帽子是怎样做的?”教师抓住时机,顺势交给幼儿正方形二等分可以可以对角折,折为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也可以将它对边折,折为两个一样大的长方形等等。

等到幼儿明白这些原理之后,再教给幼儿剪得技巧,使幼儿在动手剪时有章可循。最后在慢慢引申到幼儿自己动手折,自己动手剪,自己动脑想,将剪好的图形进行组合,粘贴出美丽的图画。如此一来,不但整个教育活动的目的达到了,而且也有效地培养的幼儿折、剪、贴的动手技巧。在常识教育活动中教师也要注意发动幼儿动手。如在认识大蒜、萝卜、芸豆时,可以让幼儿在亲手摸一摸,剥一剥。还可以让幼儿学习简单的种植方法,让幼儿在亲手埋土、浇水、拔草的过程中熟悉它们的生长习性,使幼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练就一双“小能手”。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如教师在带领幼儿玩结构游戏构造“小城堡”时,先出示插好的范例,引发幼儿动手兴趣,接着分发给幼儿各种积木,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在动手拼插的过程中幼儿明白第一步应先把“地基”打好,,第二步是在地基上面把“城堡”的大框架拼插出来,最后再进行整体的修理。如台阶上应有扶手,大门前应插一座大花坛供人们观赏游玩,等等。幼儿的拼插技巧就在这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注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古今中来,不少专家研究证明,让幼儿根据不同事物自己动脑思考,动手创作,其创作的积极性高,能力发展快。相反,始终将幼儿限制在教师特定的框框中,不但引不起兴趣,而且也助长了幼儿的惰性。例如,在教幼儿用橡皮泥捏小兔时,教师改变以往那种死板硬性的统一要求,而是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捏出形态各异的小兔。这不仅开发了幼儿的智力,也发展了幼儿动手的创造性。因此,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时要选择适当方法引导,让幼儿充分发挥出独立性、创造性。

必须考虑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要求幼儿学会的东西不宜太易,太易引不起兴趣;也不宜太难,太难挫伤积极性。其难度应是稍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无论是肌肉发展还是各个关节都尚未发育完整,有的部位还很嫩弱,教师如果急于求成,不仅伤害幼儿身体,也会挫伤幼儿动手的积极性。因此让幼儿动手时要考虑其身心发展特点。

宜走家园结合的路子

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生活,因此家庭中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向家长讲明:动手是幼儿期发展的需要,这不仅能促进肌肉骨骼的发育,而且也能促进幼儿情绪和智力的发展。家长要改掉以往“保姆式”的教子方法,即事事处处不放心,不放手,总是跟在孩子屁股后面转来转去,过分操劳。家长应该有意识引导幼儿做事。如擦擦桌子、洗洗抹布、扫扫地。同时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对幼儿的劳动成果进行表扬,使幼儿逐渐意识到自己动手做事是大人们喜欢的,变得愿意动手,愿意做事。

当然,在幼儿动手做事时不免产生一些失误,如把鞋子穿反,将衣服扣系错,想把窗帘拉上却拽下来等。这些都很正常。因为幼儿肌肉发育不完善,所以动作协调不起来。遇到这类事情时家长千万不要训斥、打骂,应及时示范讲解,如穿鞋的时候两只鞋的鞋扣都是朝外的,睡觉前将鞋子摆好,不要让它们打架。这样就不会穿反了。拉窗帘时应向两边用劲,不能往下拽等。慢慢地,幼儿就变得愿意动手,会动手,动手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最后教师要提醒家长注意发现自己孩子的特长,是善于剪,还是善于画,根据个性因材施教。千万不要不顾实际地跟潮流,让幼儿学钢琴,学书法……这样不但不能培养动手能力,只能适得其反。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家长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争取家长配合,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父母如何分阶段培养孩子动手能力


大家纷纷感慨这么简单一个的小玩具,还可以促进孩子的口腔发展,感官发展,以及平衡感各个方面。

除此之外,我们还收到不一样的留言,比如悠悠妈妈:

王荣辉老师,看到你发的DIY觉得好有趣啊,可我从小就是一手残党,东西怎么做怎么不好看,还越看越难看,我不想悠悠以后跟我一样,可是我自己都不会DIY,还能怎么教孩子?

王老师,我害怕以后孩子也会跟我一样动手能力很差,你说能不能用其他办法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呢?

其实孩子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复杂,只要我们在平时多加注意,就可以加以锻炼的。

比如不管在家里还是幼儿园,我们都应少代劳、多鼓励孩子自己动手。

吃饭、穿衣、刷牙洗脸、如厕,别看这些事情不大,却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小手。

孩子会在这些锻炼中逐渐学会照顾自己,不再凡事依赖父母,个人会变得更加独立,更加积极向上。

王荣辉小课堂

动手:是指孩子能主动的尝试用手去完成自己的事情。孩子的手越用越灵活、越不用越笨拙。

衣服穿整齐、玩具摆放好、吃饭不用喂,只要我们给予充足的机会让孩子“动手”,这一切都不难!

此外孩子非常享受自己动手的过程,孩子能从自己动手的活动中获得大量的经验:

原来我的手和身体是需要这样配合的;

原来这个东西还能够这样玩的;

原来这些东西摸起来和看起来的一样有趣、原来我可以掌控这些!

当然,在孩子尝试动手的过程中,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尤其是能够根据宝宝不同月龄段来加以正确辅助,就会更加容易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下面是纽诺育儿首席专家王荣辉老师根据多年的研究咨询,得出的关于宝宝0~72个月龄不同阶段宝宝的特性,希望可以帮助各位爸爸妈妈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尽量避免挫败孩子的积极性。

10-6个月

这个阶段,妈妈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握住奶瓶或伸手拿取玩具,

所以王荣辉老师建议妈妈们可以试着将玩具放在更远一点的地方,

因为每一次的成功拿取都会令孩子喜悦万分。

27-12个月

孩子开始吃辅食了,那么就让孩子学着自己去喂自己吧。

我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合适的手指食物,为孩子清洁好双手,然后就让孩子试着把食物塞到嘴巴里。

或许对于成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但对于孩子来说,这需要手眼协调,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动作,纽诺育儿首席专家王荣辉鼓励父母这时要充当出色的观察员,如果及格的话,你可能会发现,在一开始,孩子并不能十分准确的把食物塞到嘴巴里,反而可能把食物糊到脸上。

如果这时我们能够给予孩子一个肯定的眼神,或者对他鼓励的说道:“我看到你在很努力的尝试把食物放到嘴巴里,我真开心。“

孩子的积极性相信会更加的高涨。

如果你的孩子趴在地板上为你认真的捡头发丝,那么请把时间和空间留给他就足够了。如果孩子在成功的捡起头发丝并举到你面前等待你的认可的时候,那么就请愉快的对孩子说一声:“谢谢”吧!

313-18个月

学步期孩子的好奇心随着运动能力的增长,想要自己动手的欲望更加强烈。

在这时,可能你会发现孩子爱去玩门,一天到晚推着门开开关关,乐此不疲。

纽诺育儿首席专家王荣辉说:“其实这是孩子发现了门在推动时空间的不断变化,而且不断地用手去推门验证是否真如自己所见的一样。在这时,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孩子自行去探索,就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

或者在这时,你会发现孩子对于抽屉和柜子都情有独钟,总爱把它们翻个底朝天。

想想,有什么比这个探索更让人值得期待呢?

孩子的小手这时对于“抓”、“放”还有“丢”这些动作最为熟悉,正好用于把抽屉和柜子里的东西翻出来。而且在翻找的过程中,逐渐清空的抽屉和柜子的空间逐渐变大,孩子再一次体验到空间变化的神奇之处。

或者看到孩子把东西翻得一团乱是让人生气的,但保持平静,鼓励孩子和你一起收拾可能比你对着孩子生气大吼更有用。

419-30个月

这时候的孩子双手的灵活性已经更好了,我们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学习为自己服务了。让孩子自己试着穿衣服、穿裤子、穿鞋子是不错的方法。

但由于孩子双手的协作性还在提高的过程中,所以往往容易出现穿得慢、穿不上、甚至是失去耐性发脾气的情况,因此家长在给孩子准备衣物的时候可以花一点小心思,就可以让孩子更容易完成穿衣穿裤穿鞋的动作。

我们可以为孩子准备套头的稍微宽松一点的衣服、棉质松紧带而不是牛仔裤和需要扣扣子拉链的裤子、魔术贴而不是需要系鞋带的鞋子,这些都能让孩子更容易成功完成穿戴的动作。

当然,孩子还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完成穿戴的动作,所以,为孩子预留充足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加上妈妈鼓励的话语如:“你今天穿衣服的时候已经懂得握着小拳头穿过衣袖,所以今天穿衣袖的时候比昨天快了。”相信孩子会更加乐意自己完成穿戴的工作。

530-72个月

这时候孩子的双手已经可以开始分工完成不同的工作了,而且双手的协作比起之前更有进步,除了熟练性以外,其他与成人基本无异。所以在此时,孩子能完成的事情已经很多了。

邀请孩子一起参加家务劳动是很棒的做法:我们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去买菜,并请孩子帮忙提一些;如果孩子想要参与烹饪,那么就把他能干的活分派给他,相信他会非常高兴;擦桌子、摆碗筷、收拾和清洗碗盘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让他去完成吧。

在孩子动手做家务前后,记得洗干净双手,养成卫生的好习惯。

只要我们把标准稍微降低,有很多家务孩子也能比我们意料的做得更好,例如扫地、拖地、倒垃圾、收拾自己的房间、折衣服、洗米、还有自己洗澡等。

对孩子的积极动手参与,我们只要把孩子当做成人平等对待,真诚的对孩子说一句:“谢谢”,就已经是对孩子最大的认可和鼓励了。

让孩子自己动手,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探索、发展,其乐无穷。只要我们为孩子提供更多合适的条件和机会,相信孩子一定会比我们想象中的做得更好!

孩子自己吃饭、喝水、如厕、穿鞋子等后也一定要认真洗手。因为看似干净的水壶上,有超过3种以上的细菌在上面安家,孩子上完厕所后会摸厕所的门把,不知不觉中就带走了亿万的细菌。因此,勤洗手就会变得十分重要,孩子洗完小手干干净净才能健健康康!

小编说:

接下来会跟大家继续分享的有帮手、牵手。欢迎妈妈们持续关注。在公众号“婴幼儿发展王荣辉”后台回复相应的关键词,即可收到对应的文章。

如何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


1岁多的宝宝已经初步有了独自玩耍的能力。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宝宝在客厅里自言自语,而且好一会儿也没有叫妈妈陪。走近一看,却发现小家伙正一本正经地和毛绒玩具们说着“外星人”的语言。这是宝宝在享受独自游戏的乐趣。别打扰他,更不要笑话他。这样的自娱自乐正是宝宝独立玩耍的开始。

宝宝独立思考能力从小培养

方案1:亲子阅读边看边想

给宝宝提个问题

妈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画面的内容和孩子的实际水平,设置一些问题,引领宝宝去想。当然,也可以引申开来:“汽车越来越远和越来越近,我们看起来会有什么不同?”这样,把书中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拓展了孩子的思路。如果妈妈和宝宝互换角色,相信宝宝会更有兴趣。

方案2:在游戏中“动脑”

耐心等待

在游戏的时候,宝宝经常会因“走投无路”而发出“求救”信号。这时,妈妈最需要做的就是沉住气,让他有时间自己琢磨琢磨: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如果不行,妈妈可给一点提示,而不是直接告诉他该怎么做,比如启发昭昭:“想想看,在漏斗放进瓶子之前,怎样才能让它不漏呢?”然后鼓励宝宝自己去尝试。这有助于孩子从小学会从多种角度来思考一个问题,使之终身受益。

走出家门

博物馆、科技馆也是孩子的好去处,不过,这需要妈妈和宝宝一边看一边聊:“如果恐龙复活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假如没有竹子,还会有大熊猫吗?”便于孩子根据眼前的事物,联想到更多的内容,养成遇事思考的习惯。

方案3:在“破坏”中研究

先自己试试看

童童盯着万花筒看了好一阵,随后摆弄来摆弄去,终于,把它的外壳拆下来了,发现里面有三片镜子,有小花片,还有塑料盒。噢,原来如此!看明白了,童童试图把万花筒复原,却屡试屡败。他跑到妈妈跟前,指着一堆“零件”说:“坏了!”

面对这种情况,妈妈如何应对?比较好的方法是,平静地对孩子说:“宝宝先回忆一下刚才是怎么一点点拆下来的,再自己想想办法,说不定你能装好呢!”然后,给孩子独处的空间和时间、自己解决难题。如果过一段时间孩子还弄不好,妈妈再来和他共同解决难题。如此,孩子就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从中受益。

总有新的玩法

“举一反三”地玩同一种玩具,对锻炼宝宝的思考能力大有好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最喜欢的,是那些他们可以自己决定怎么玩的玩意儿,比如积木、橡皮泥、拼插玩具、折纸,甚至是那些日常用品。因此,父母尽量在这些司空见惯的物品中,启发孩子去发现它们与众不同的玩法和用途,比如一个纸盒子,既可以装东西,又可以当帽子。

宝宝两岁后会越来越渴望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而适应独自玩耍的宝宝,在和小伙伴的相处中会表现出明显的主动和积极的游戏能力,为日后入园后的集体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不会太过依赖家长!

培养孩子动手能力-让孩子自己动手


我们统计一下中国父母给孩子准备的动手工作清单,会发现:玩具排在首位,其次是看书,第三是带出去玩。

在美国父母给孩子的动手清单中,则会发现:日常生活自理排在首位,其次是玩具,第三是阅读。

中国父母包揽了孩子的日常生活,例如饮食,从菜市场买菜、洗菜、烹饪、端上桌、喂饭、给孩子擦嘴、收拾碗筷,整个流程,都是大人在忙,不仅孩子没有参与进来,甚至孩子本身自己该做的,有时也被代劳。

有些父母认为,做这些家务事,没有出息;玩玩具,玩出智力,才有出息;多读书,有知识,就有出息;出去玩,长见识,也能出息。所以,自己忙不过来,请保姆,也不让孩子参加家务事。

然而,在美国家庭里,通常没那么忙。一岁的孩子,自己能够吃饭了;两岁的孩子,自己背着书包去学校;三岁的孩子,能帮父母分担许多家务事,浇花、喂宠物、洗袜子、擦桌子;上幼儿园后,日常生活已经完全自理。

美国的蒙台梭利老师说:相对于父母买的玩具,孩子更喜欢参与家庭的生活,如果父母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是很乐意于做事的。这派生的结果是:

1、干家务活,是“日常生活练习”,是培养孩子生活知识、锻炼精细动手最好的方式;

2、能够自我照顾,就不依赖,独立性增强,人格就会独立;

3、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孩子的许多艺术修养、创造力,都是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

4、生活是家庭关系的纽带,会促进亲子沟通与协作,让家庭关系更好亲密。

我们在街头看到,一位两岁的孩子,原本可以走路,却还坐在婴儿车里,由大人幸福地推着;一位四岁的孩子,原本自己可以背书包,却由老人高兴地背着,跟在孩子后面。这在大人眼里,是幸福的画面,而从孩子角度,却是那么可悲。

让孩子自己动手

中国父母喜欢规划孩子,为孩子的每件事,都设定目标,所以,孩子在成长的经历中,总是觉得是为父母在活,而唯独没有为自己活过;孩子表现的叛逆,实际上是他内心的挣扎。

当孩子处于叛逆状态,父母想出很多招术,诱导或镇压,让孩子顺从,继续在大人的控制之中逆来顺受。

社会把孩子的累,归咎于过早的学习,却不去正视,这种累,是孩子不希望按大人的要求去学习所致,而并非是孩子不爱学习。

从出生开始,孩子就是伟大的学习者,除了睡觉,他一刻不停地忙碌,他看什么、听什么、做什么、思索什么,都是在学习,从来没有停止过。

有些大人认为孩子小学前不需要学习、甚至有些教育工作也有这样的观念,这是对孩子的学习不了解所致。

孩子产生学习的状态,是在大人放手的情形,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进度,来完成学习。

当你买了玩具,想好了几种教法,然后拧住孩子,让他听你教诲,你可能获得的,只是孩子的拒绝;然而,哪天孩子出于自己的兴趣,找到了这件玩具,不用你说,他玩得就很专注,而且玩出的花样,远远超出你的预期。

我看到一位两岁的孩子,埋头操作插座圆柱体,抓住抓柄,把圆柱体一个一个放到插穴中;做错了,再重来一遍,压根没想到找大人帮忙。对于这个年龄,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是,在自主的环境里,孩子不被干扰,他全神贯注,不断思考与尝试,处于极佳的学习状态。

他学习到了什么?他三指捏得到的练习,手眼协调能力得以发展,为拿勺子吃饭、写字作了前准备;他的观察、分析与判断能力,得到了练习;他把1到10的认知,以大小递增的视觉感知作为前准备,打下了数学基础;他练习了纠错,当错误发生,通过反复观察与尝试,自己解决了问题,获得了内心的满足。

孩子“学”与“不学”,取决于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我们家庭、还是幼儿园,多数没有给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都把孩子当成大人的产品在揉捏造作,这样专制的“学习”,孩子自然想逃离。

当孩子逃离的时候,消极的大人,会说:“孩子太小,没必要让他学习!”;坚持的父母,会说:“孩子专注力不够,要磨练他的专注力!”

无论是放弃,还是锲尔不舍,都不是明智的方法;而明智的父母,懂得向孩子放权,让他拥有为自己生活的权利,让他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

这样的孩子,没有因为自由而散漫,而是没有负担地投入学习之中,养成了更好的学习习惯。

李开复教子经: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虽然我们做父母的都想要把子女呵护一辈子,但培养他们积极独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并不是说当孩子三岁的时候,你就让他要独立。当孩子还分不清楚对与错的时候,父母还是要辅导,但是父母亲要学着慢慢去放手,慢慢地,让孩子自己去决策。

除了把选择权给孩子,培养孩子的负责心、好奇心,信任他们,别无他法。然后,还有五件不要去做的事:

(1)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你有顾虑,用“共同决定”的方法诱导他。例如,孩子喜欢玩计算机,不要说,“不准!”告诉他,如果功课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只能玩两个小时。把每一个“否定”变成“机会”,把自主权从你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

(2)不要惩罚失败。可以惩罚懒惰、依赖、逃避、不负责任等不良行为,但是不要惩罚失败。失败是学习最好的来源,惩罚失败可能会挫伤孩子创造的动力。如果父母只要想要孩子避免失败,会有几个不好的后果,第一个就是孩子可能会为了怕失败只去追寻那些很简单的目标,不敢自我挑战,把自我的目标订得太低了,第二呢,他可能认为失败是一种惩罚,是羞愧的事情,甚至失败了不承认,或是无法从中学到教训,这是相当可惜的事情。

(3)不要说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说教,他可能失去判断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说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

(4)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

(5)不要过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务,剥夺孩子自己的选择权,不要觉得自己为孩子安排的路是通向成功最直的路,孩子只有服从。

在管教的方法上,没有一定的对错,因为孩子要因材施教;另外,我觉得父母亲也有自己的个性,不代表只有一种方式(才是对的)。但对我来说,我个人认为(加强语气),对一个孩子来说,你用“不允许”,“不准”,“做了违规就要处罚”,这种传统的方法来教导孩子的话,我觉得他会学会的就是:“我不应该做这件事,因为我怕惩罚”。

我觉得更好的方式是鼓励他们,激发他们去做想做的事情,每个人都该有自己想追寻的理想,更鼓励他们正面地往这边走,负面的则才用“稍稍的”惩罚把它挡住。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如何培养孩子独立动手能力》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心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俗话说“心灵手巧”,灵巧的手是一个人大脑发育良好的标志之一。儿童的智能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许多科学家都证实,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训练动手就是训练大脑,孩子的手部动作越熟炼越灵活,他就越聪明,创...
    2020-10-10 阅读全文
  •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对成功人士和有犯罪记录的人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两个关于分苹果的故事,让他感慨万千。一个来自监狱的犯人说: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大大小小的苹果,问我和弟弟:“你们...
    2020-11-13 阅读全文
  • 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如何提供玩具 我们统计一下中国父母给孩子准备的动手工作清单,会发现:玩具排在首位,其次是看书,第三是带出去玩。 在美国父母给孩子的动手清单中,则会发现:日常生活自理排在首位,其次是玩具,第三是阅读。 中国父母包揽了...
    2022-01-20 阅读全文
  •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玩耍的能力? 一个时刻都要父母陪伴的宝宝,时间久了,就会事事依赖父母,不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宝宝人格的健全发展有一定的负作用。而独自玩耍可以培养宝宝独立和自信,还能激发创造力,提高语言能力。对于1岁多的宝宝来...
    2022-02-09 阅读全文
  • 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生活、和工作的先决条件,对幼儿来说,也是早期发展思维、开发智力、养成乐于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前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由此可见,重视...
    2022-01-19 阅读全文

俗话说“心灵手巧”,灵巧的手是一个人大脑发育良好的标志之一。儿童的智能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许多科学家都证实,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训练动手就是训练大脑,孩子的手部动作越熟炼越灵活,他就越聪明,创...

2020-10-10 阅读全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对成功人士和有犯罪记录的人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两个关于分苹果的故事,让他感慨万千。一个来自监狱的犯人说: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大大小小的苹果,问我和弟弟:“你们...

2020-11-13 阅读全文

我们统计一下中国父母给孩子准备的动手工作清单,会发现:玩具排在首位,其次是看书,第三是带出去玩。 在美国父母给孩子的动手清单中,则会发现:日常生活自理排在首位,其次是玩具,第三是阅读。 中国父母包揽了...

2022-01-20 阅读全文

一个时刻都要父母陪伴的宝宝,时间久了,就会事事依赖父母,不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宝宝人格的健全发展有一定的负作用。而独自玩耍可以培养宝宝独立和自信,还能激发创造力,提高语言能力。对于1岁多的宝宝来...

2022-02-09 阅读全文

动手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生活、和工作的先决条件,对幼儿来说,也是早期发展思维、开发智力、养成乐于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前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由此可见,重视...

2022-01-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