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大班科学教案 有关《神奇的纸桌》课件

发布时间:2022-01-17

大班科学教案。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作为一位幼儿园教师,我们希望能让小朋友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了更好的学习,一般教师都会在授课前准备教案,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怎么才能让幼儿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大班科学教案 有关《神奇的纸桌》课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材简解]

纸和桌子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更是密不可分的,画画,做手工,写字都需要用到纸。活动《神奇的纸桌》的设计灵感来自区域活动,一天,手工区的乐乐将纸折成一张桌子,然后在纸桌上放雪花积木,他一边放一边数。乐乐看见我高兴的说:“老师我的纸桌很结实能放20个雪花片。”在观察中,我还发现我班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已由直觉行动思维过度到了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喜欢做做玩玩,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折叠、粘贴等操作能力,他们能够运用想象,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制作活动。用纸来做桌子,对于孩子来说十分新奇,在熟悉与新奇的碰撞下,很好地激发了他们制作与探索的欲望。所以我根据本班幼儿发展水平,选择设计了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

[设计理念]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熟悉的东西,让孩子从身边经常接触的事物纸和桌开始,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奥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就像杜威先生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本能的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惧来的特点。”活动中把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引入探究的对象,通过多次操作与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来解决不同的问题,达到不同的目的。

[目标预设]

1.乐于探索,并能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创新。

2.通过操作活动,探索使纸桌站起来及站得稳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每人两张大小、形状相同的纸,固体胶、记录纸、记号笔没人一份。

2.相同大小的雪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

幼:纸师:纸有什么用处?

幼:画画、写字、折纸……师:你有什么方法能让这张纸站起来?

幼:折、卷

2.师:前些天我的朋友告诉我,她能用两张纸,一张做桌面,一张做桌腿组合成一张一条腿的桌子,你觉得这张纸桌能站起来吗?

幼:不能站起来、站起来

3.师: 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证实这件事的真假呢?

幼:有

4.师:好,如果给你两张纸,你能做成一张一条腿的桌子还要让它站起来吗?你准备怎么来做这条腿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幼儿讨论)评析:活动一开始,以疑问为线索,“两张纸能做一张一条腿的纸桌吗?”展开探索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尝试制作纸桌,探索桌腿的多种制作方法。

1.师:在你们的桌上有每人两张纸,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来做一做、试一试,看看谁的桌子最先立起来,做的又稳当又牢固,好吗?

2.幼儿尝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

3.集中讨论:“我的纸桌站起来了” (用语言结合实物表述)。

师:你是怎样做的桌腿,让它站起来呢?你的桌腿是什么形状的呢?

幼1:用折的方法:将纸对折立起来变小山型

幼2:用折的方法:将纸三折变成门型

幼3:用折的方法:将纸四折变扇型

幼4:用卷的方法:将纸卷成圆型

4. 师小结:纸的本领很大,通过折、卷的方法,改变它原来的形状后,可以“站”起来,变成一张一条腿的桌子。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采用独立探究法,经验法,操作法,交流讨论法。活动中对纸桌的制作没有提出过多的要求,幼儿在操作活动时尽量不介入,只是适时的点拨,肯定,并鼓励幼儿不轻易放弃。为幼儿制作后的讨论“你的纸桌站起来了吗?”留出了很大的空间。最后幼儿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分享彼此的经验,在说中学,听中学,幼儿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三、以游戏“摆积木”,尝试发现各种形状桌腿的纸桌承受力是不同的。

1.师:你的纸桌上能放东西吗?

幼:能(引导幼儿猜测纸桌上能摆放积木的数量)

2.师:在纸桌上轻轻地平放雪花积木,看看哪种形状的桌腿最牢,桌面上放的积木最多?

3.师:出示记录表。你觉得纸桌上能放几个积木,请你把你的猜想数量记录在“?”。来.源,号的格子中。

4. 幼儿将自己的猜测记在格子里。

5. 幼儿尝试在将纸桌上放积木。

6. 师:你的纸桌上放了几个雪花片?它是什么形状的桌腿?你发现哪种形状的桌腿比较牢?(引导讨论)7.师小结:圆柱体桌腿的纸桌,放的积木数量最多,承受重量的本领最大。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采用游戏的形式,营造探索学习的气氛。鼓励幼儿在自己制作的纸桌上尽量多放积木,以探索不同桌腿对桌子的承受力的影响,让幼儿在问题情景中去思考,去寻求答案。

四、引发新的探究点,延伸探究。

1.师:刚才,我们通过操作,得出圆柱体的桌腿的桌子承受力的本领更大,还有没有像圆柱体的桌腿一样,有一个支撑面的纸桌,在桌上可以放许多积木呢?

2.师: 那相同形状的桌腿,如果我们改变它的高矮,胖瘦,承受力又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下次再来试试,好吗?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从而促进幼儿扩散性思维的发展,促使幼儿永远种保持学习的热情,并获得主动学习的动力机制。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纸桌》


[教材简解]

纸和桌子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更是密不可分的,画画,做手工,写字都需要用到纸。活动《神奇的纸桌》的设计灵感来自区域活动,一天,手工区的乐乐将纸折成一张桌子,然后在纸桌上放雪花积木,他一边放一边数。乐乐看见我高兴的说:“老师我的纸桌很结实能放20个雪花片。”在观察中,我还发现我班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已由直觉行动思维过度到了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喜欢做做玩玩,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折叠、粘贴等操作能力,他们能够运用想象,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制作活动。用纸来做桌子,对于孩子来说十分新奇,在熟悉与新奇的碰撞下,很好地激发了他们制作与探索的欲望。所以我根据本班幼儿发展水平,选择设计了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

[设计理念]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熟悉的东西,让孩子从身边经常接触的事物纸和桌开始,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奥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就像杜威先生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本能的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惧来的特点。”活动中把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引入探究的对象,通过多次操作与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来解决不同的问题,达到不同的目的。

[目标预设]

1.乐于探索,并能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创新。

2.通过操作活动,探索使纸桌站起来及站得稳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每人两张大小、形状相同的纸,固体胶、记录纸、记号笔没人一份。

2.相同大小的雪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

幼:纸师:纸有什么用处?

幼:画画、写字、折纸……师:你有什么方法能让这张纸站起来?

幼:折、卷

2.师:前些天我的朋友告诉我,她能用两张纸,一张做桌面,一张做桌腿组合成一张一条腿的桌子,你觉得这张纸桌能站起来吗?

幼:不能站起来、站起来

3.师: 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证实这件事的真假呢?

幼:有

4.师:好,如果给你两张纸,你能做成一张一条腿的桌子还要让它站起来吗?你准备怎么来做这条腿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幼儿讨论)评析:活动一开始,以疑问为线索,“两张纸能做一张一条腿的纸桌吗?”展开探索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尝试制作纸桌,探索桌腿的多种制作方法。

1.师:在你们的桌上有每人两张纸,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来做一做、试一试,看看谁的桌子最先立起来,做的又稳当又牢固,好吗?

2.幼儿尝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

3.集中讨论:“我的纸桌站起来了” (用语言结合实物表述)。

师:你是怎样做的桌腿,让它站起来呢?你的桌腿是什么形状的呢?

幼1:用折的方法:将纸对折立起来变小山型

幼2:用折的方法:将纸三折变成门型

幼3:用折的方法:将纸四折变扇型

幼4:用卷的方法:将纸卷成圆型

4. 师小结:纸的本领很大,通过折、卷的方法,改变它原来的形状后,可以“站”起来,变成一张一条腿的桌子。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采用独立探究法,经验法,操作法,交流讨论法。活动中对纸桌的制作没有提出过多的要求,幼儿在操作活动时尽量不介入,只是适时的点拨,肯定,并鼓励幼儿不轻易放弃。为幼儿制作后的讨论“你的纸桌站起来了吗?”留出了很大的空间。最后幼儿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分享彼此的经验,在说中学,听中学,幼儿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三、以游戏“摆积木”,尝试发现各种形状桌腿的纸桌承受力是不同的。

1.师:你的纸桌上能放东西吗?

幼:能(引导幼儿猜测纸桌上能摆放积木的数量)

2.师:在纸桌上轻轻地平放雪花积木,看看哪种形状的桌腿最牢,桌面上放的积木最多?

3.师:出示记录表。你觉得纸桌上能放几个积木,请你把你的猜想数量记录在“?”。来.源教.案网,号的格子中。

4. 幼儿将自己的猜测记在格子里。

5. 幼儿尝试在将纸桌上放积木。

6. 师:你的纸桌上放了几个雪花片?它是什么形状的桌腿?你发现哪种形状的桌腿比较牢?(引导讨论)7.师小结:圆柱体桌腿的纸桌,放的积木数量最多,承受重量的本领最大。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采用游戏的形式,营造探索学习的气氛。鼓励幼儿在自己制作的纸桌上尽量多放积木,以探索不同桌腿对桌子的承受力的影响,让幼儿在问题情景中去思考,去寻求答案。

四、引发新的探究点,延伸探究。

1.师:刚才,我们通过操作,得出圆柱体的桌腿的桌子承受力的本领更大,还有没有像圆柱体的桌腿一样,有一个支撑面的纸桌,在桌上可以放许多积木呢?

2.师: 那相同形状的桌腿,如果我们改变它的高矮,胖瘦,承受力又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下次再来试试,好吗?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从而促进幼儿扩散性思维的发展,促使幼儿永远种保持学习的热情,并获得主动学习的动力机制。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 有关《神奇的纸》课件


活动目标

1 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2 能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3 能与同伴合作,较细致地进行操作活动。

领衔技能

实验、推测、计数、交流、观察。

活动前期经验

1 幼儿会折纸,学习画折痕的简笔画、写数字。

2 教师试试纸上能放几块积木,根据纸的强度选择用多大的纸。

——教师也是科学活动的参与者与学习者,因此科学活动前的准备也是教师自己科学探究的过程,对孩子将要做的实验教师自己反复多次地进行尝试,这样教师才能尽量多地预测到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 铅画纸若干(教师多备一些,用废旧的纸,但要平整)。

2 积木多块、小组记录表、粘纸小标记(贴在全班放积木最多的格中)。

3 每人四张纸:

第一张:尝试让纸站起来。(试过后大部分是不能再放住积木的)用于猜测:纸折叠后可摆放积木吗?

第二张:折起来尝试放积木。(有人能放多,有人少)用于分析比较:怎么样才能放得多。

第三张:用折两折的方法把纸折好。用于猜测:折叠后可摆放积木的数量。

第四张:备用。

——科学活动的材料准备非常重要,教师既要考虑到幼儿的使用情况,准备充足的材料,同时也要养成节约材料的好习惯,因此,在准备材料时要进行推理和测算。

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景,引出“让纸站起来”的话题

——幼儿坐桌边,四人为一桌,两人为一个小组。既让幼儿都能看到教师的操作台,也便于后面活动时,幼儿能方便地分组,快速找到同伴。

1 出示纸,了解幼儿生活经验。

师:这是什么?纸有什么用?

师:你们能不能让纸站起来呢?每个人从桌上拿一张纸,想想办法,让纸能自己站起来。

——纸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这个话题兼顾了幼儿的日常经验,同时又给了孩子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纸”的机会,引出了探索主题。

2 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折、卷等方法,自由探索着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噢,你让纸站起来了。你是用折的方法。你折了几下啊?两下。你呢。数不过来了。你是用卷的方法。

3 小结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了,看看谁的纸站得最稳?

——教师在指导中有意识地把个别孩子的操作法传递给全体幼儿,与此同时,教师的指导语中也透露出鼓励孩子想出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哪怕只是折的次数的不同,这也为后面的活动打下了伏笔。

二、再次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幼儿探索

1 引导幼儿猜测纸折叠后能摆放积木。师:站起来的纸上能摆放积木吗?

2 幼儿猜测后,教师拿一块积木尝试,全体幼儿发现纸上是可以放积木的。

3 进一步引导幼儿猜测纸折叠后可摆放积木的数量。

——教师每一个提问之后,都不急于动作,而是留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4 鼓励幼儿尝试。

师:确实纸上能放积木。纸的哪种变化能让放的积木又稳又多呢?我们每个人可以用纸试试,看看用你的方法。可以放几块积木。

——用两种最常见的实验材料,让孩子有机会去发现并惊奇,与其说这是实验,还不如说更是游戏。

5 教师出示记录表,提出规则和要求。

师:两人一组试一试,每组一张表格。让我们把纸折的样子画在这个格中,猜的数量都记在“?”号的格子中。两人商量一下,一个记,一个放,也可以轮流放。

6 幼儿将自己的猜测记在格子里,

7 分组尝试将纸折叠后可放多少块积木。

——探索性的科学教育就是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而记录正是这种活动的标志。通过记录,可以了解孩子的原有经验和真实想法。让孩子对实验前后的记录做个对比。更加有冲击力。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神奇的纸环》课件


【活动目标】

1、探索用纸条制作成麦比乌斯圈。通过比较发现麦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

2、通过操作活动探索麦比乌斯圈等分不同的次数后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活动准备】

1、长纸条。

2、麦比乌斯圈若干个,分别有一条线、二条线、三条线。

3、剪刀人手一把。

4、彩笔。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动,共同制作纸圈。

1、出示纸条:这是什么?(纸条)

2、变一变,看它变成了什么?(纸圈)

3、你会做吗?请小朋友来做一个这样的纸圈。

4、教师出示麦比乌斯圈,师:我这里还有一个圈,看一看,这个圈和刚才的圈有什么不同?

5、你会做这个圈吗?

6、你可以先研究一下,它是怎么做成的。

7、你会做了吗?请你来做一个这样的圈。

8、你做好了吗?你是怎么做的?请你给小朋友示范一下。

教师小结:把纸条的一端扭一下和另一端粘合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这样的圈。咱们做的这个圈啊,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叫做麦比乌斯圈。是德国科学家麦比乌斯在1858年发现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给这个圈取名为麦比乌斯圈。麦比乌斯圈还有许多的秘密呢。现在,我们一起去找找看好吗?

二、比较:普通的圈和麦比乌斯圈,了解麦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

1、讲解做法:现在,小朋友都有了两个圈。请你用彩笔找一个点,然后轻轻的拖动你的纸圈,在纸圈的内侧画线。最后要让你画的线连接起来。(教师示范)

2、操作:幼儿画线。

3、幼儿表述:你的线画好了吗?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4、教师小结:普通圈的线只画了一个面就连了起来,但是麦比乌斯圈的线特别长,画过了黄颜色的一侧又到了蓝颜色的一侧,最终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

5、麦比乌斯圈就是这么神奇,老师这里还有一列麦比乌斯火车呢,我请两个小朋友坐坐看。呜呜,我们的火车出发了,看,小朋友们正在蓝色的车厢里,我们的小朋友又来到了红色的车厢里。宝贝们,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6、幼儿思考回答:麦比乌斯圈把两个面连在了一起。

7、教师小结:孩子们说的太对了。普通的圈都有两个面,麦比乌斯圈呢是把这两个面连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面。

三、探索:沿着麦比乌斯圈的二等分线剪开和三等分线剪开会有神奇的结果。

(一)

1、小朋友可真厉害,一下子就发现了麦比乌斯圈的秘密。"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老师还要再考考你。(普通纸圈)我这里有一个普通的纸圈,我们来猜测一下,如果沿着纸圈上的线剪开会怎么样?(记录)

2、老师来剪一剪看一看。剪得时候,要先对折剪一个小口,然后再沿着线慢慢的慢慢的把它剪开。

3、瞧,它变成什么了?

(二)

1、老师这里还给你准备了什么?瞧,是画有一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如果沿着这条线剪开会怎么样呢?

2、幼儿猜测,教师记录。

3、我们来剪一剪好不好?请小朋友拿出剪刀,我们来做一做试一试。

4、你的麦比乌斯圈变成什么样子了?请幼儿讲述。看一下,现在的麦比乌斯圈有几个接口?

5、它的结果跟你猜的一样吗?

6、教师小结:一个麦比乌斯圈沿着中间的线剪开就会变成一个更大的而且有了两个接口的麦比乌斯圈。

(三)

1、教师出示画有两条线的麦比乌斯圈。

师:这个麦比乌斯圈上有两条线,那如果我们把这两条线都剪开,会变成什么样呢?

2、幼儿猜测教师记录。

3、究竟是谁猜的正确呢?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请小朋友按照我们刚才的方法,把画有两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剪开。

4、你的麦比乌斯圈变成什么样子了?幼儿讲述

5、跟你猜测的一样吗?有许多的东西我们的猜测其实不一定正确,只有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才能确认。我们的科学家呢就是这么做的。今天我们的小朋友也做了一回小科学家。发现了麦比乌斯圈的很多秘密,知道画有一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剪开后会变成一个更大的麦比乌斯圈。画有两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剪开后变成了一个大一个小两个套在一起的麦比乌斯圈。

四、拓展延伸:了解麦比乌斯圈在生活中的应用。

1、小科学家们,你知道吗?麦比乌斯圈不但好玩,还很有用呢。科学家们利用麦比乌斯圈的原理发明了(出示立交桥的图片)立交桥,有了立交桥呢,我们的车辆就不会那么拥挤堵塞了,麦比乌斯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出示过山车图片)这个是过山车,玩过山车的时候你无论转多少个圈最终都会回到起点上,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机器上的一种传输带,利用麦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的原理增加了摩擦的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最大程度的节约。还有我们的磁带,要听完一面换另一面,日本的科学家呢利用麦比乌斯圈的原理发明了可以不用换就能听完两面。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当然,利用麦比乌斯圈的原理还能发明更多的东西,希望你们成大了做个大科学家发现人们不知道的更多的秘密。

2、瞧,老师这里还为小朋友准备了画有三条线和四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呢。你知道沿着他们剪开会变成什么样吗?

五、游戏:麦比乌斯圈火车。让我们坐上我们的麦比乌斯圈火车到教室里一起剪剪看,记住要把你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请第一组小朋友上火车。呜呜,小朋友已经从蓝色的车厢开到了红色的车厢。到站了。请第二组小朋友上火车。呜呜,让我们跟老师们再见。

【活动反思】

本课是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4课。本课教学以纸为载体,通过改变一张纸,比较和体验纸改变前后性能的变化,交流纸的这种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激发学生继续改变材料、发现材料性能的探究欲望。

根据教材,我把本课分为几板块:

第一板块——聚焦,承接第3课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认知经验说说普通纸的特点,引发学生思考有什么办法让纸具有更多的本领。

第二板块——探索,探索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明确改造纸的方法,先交流改变纸的方法,再明确本节课探究的改变纸的方法。第二部分,用“折一折”这种改变方法,引领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研究纸被改变后形状、性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先在观察中发现纸的新变化,通过观察两种纸的侧面,发现普通纸和瓦楞状的纸分别是一字形和波浪形。在实践中发现纸的新功能,其中比较观察又分三步,即按一按(将白纸与瓦楞状纸分别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轻轻按一按白纸和瓦楞状纸,认真体验手心的感觉,比较弹力)、放一放(取两个盒子,中间隔开一定的距离距离平放在桌面上,先将普通的白纸放在两个盒子上,接着由轻到重将物体(回形针、铅笔、文具盒)放在纸的正中间,看纸能否承受得住以及能承受多重的物体。测完白纸后,再去测瓦楞状纸能承受多重的物体。一边实验一边记录,比较承载力)、摸一摸(用普通纸贴着装有热水的杯子感受冷热程度;换用瓦楞状纸,再次感受冷热程度,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比较隔热能力)。

第三板块——研讨,纸改变后性能的变化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板块——拓展,引导学生在纸上用刷油的方法改变一张纸,然后探究这张纸具有的全新功能。

在授课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下几个问题:

在说一说纸的特点时,学生能够说出纸的颜色、形状、易折叠,但是学生会钻形状这个牛角尖,不断说出:长方形、有四个角、有四条边等等,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说出纸容易破、遇水会湿、纸的厚薄等等。

按一按这一板块,学生通常不能直接说出有弹性,能弹回,他们最多说到的就是:刺刺的、有一棱一棱、不能直接接触桌面……要说有弹性,能弹回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折瓦楞状的纸不是难事,但是学生自主折纸,会有横竖两种折法,在放一放这一部分,两种折法会对纸的承重能力有影响。

与教材配套的学生活动手册中,放一放瓦楞状纸和普通纸分为“能支撑”和“不能支撑”两种,但是我认为这样划分不太准确,普通纸依旧能支撑像回形针那样的较轻物体,瓦楞纸上放过重的物体也不能支撑,因此我在授课时,把能不能支撑改为“能支撑较重物体”和“能支撑较轻物体”,让学生分别用回形针、铅笔、文具盒来尝试,较轻的回形针能够被普通纸支撑,瓦楞状纸能够支撑回形针、铅笔,铅笔盒不太重时能够被瓦楞状纸支撑,过重的铅笔盒则不能被支撑。学会能够通过这三种材料感受到普通纸和瓦楞纸的不同。

第一次用低年级以及新教材开课,我在试上的时候发现引导学生回答,实验准备等等所花费的时间较多,整节课较为仓促。因此在第二次上时,我把折瓦楞状纸以及实验材料准备都放在课前,由于第二个班的学生能很快的说出纸的特点以及瓦楞状纸,整节课最后多余了一点时间,我用来和学生一起进一步探究瓦楞状的纸。

在给低年级授课过程中,我认为我对学生的还是了解较少,对于不同的班级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的调整而不够灵活,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新教师,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大班科学教案 有关《废纸变好纸》课件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启发幼儿懂得如何将废纸变为好纸,初步感知造纸的过程。

2、培养幼儿的环保及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图片

材料:碎纸、小桶、面箩、小勺、毛巾

活动过程:

1、讨论:纸有什么用途,纸是怎么做的。

2、放录音,出示图片,介绍造纸的基本过程。

(1) 伐木工人叔叔把大树砍伐下来。

(2) 瞧,把树皮剥去,再锯成木块。

(3) 木块被送进造纸厂啦。工人叔叔用机器把它捣烂,加上酸熬成木浆。

(4) 然后,再把用大机器熬好的木浆倒进一个大容器里。

(5) 最后,把大容器里的木浆倒在一张细网上,,!来源:屈,老,师"挤压、烘干,纸就做好了。

3、请幼儿简单说说造纸的基本过程

讨论:①用过的废纸还有用吗?

②想一想用废纸造新纸的办法。

4、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办法和理论根据。

5、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用废纸造纸的方法。

(1) 双手把废纸揉搓软,撕成碎片。

(2) 把碎片放在小桶里,用水浸泡,再用小棒子,搓板等工具,把它变成纸浆。

(3) 把纸浆放在面箩里,两手端住柜架两端,在水中轻轻晃动,把纸浆均匀摊平。

(4) 慢慢从水盆中提起面箩,放在桌上。

(5) 把毛巾放在框架里机的纸浆上,把纸浆上的水吸干。

(6) 把半干的纸继续晒干,纸就做成了。

结束部分。

我们小朋友都有可能干了,现在已经基本把纸做好了,那么我们一会一起把它晾在我们班在暖气架上,下节课我们就可以用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纸画画了。你们高兴吗?

活动延伸:

在自己做的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画。

喜欢《大班科学教案 有关《神奇的纸桌》课件》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教案,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大班科学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纸桌》 [教材简解] 纸和桌子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更是密不可分的,画画,做手工,写字都需要用到纸。活动《神奇的纸桌》的设计灵感来自区域活动,一天,手工区的乐乐将纸折成一张桌子,然后在...
    2021-09-14 阅读全文
  •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 有关《神奇的纸》课件 活动目标 1 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2 能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3 能与同伴合作,较细致地进行操作活动。 领衔技能 实验、推测、计数、交流、观察。 活动前期经验 1...
    2022-02-21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神奇的纸环》课件 【活动目标】 1、探索用纸条制作成麦比乌斯圈。通过比较发现麦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 2、通过操作活动探索麦比乌斯圈等分不同的次数后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活动准备】 1、长纸条。 2、麦比乌斯圈若干个,分...
    2022-01-01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教案 有关《废纸变好纸》课件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启发幼儿懂得如何将废纸变为好纸,初步感知造纸的过程。 2、培养幼儿的环保及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图片 材料:碎纸、小桶、面箩、小勺、毛巾 活动过程: 1、讨论:纸有什么用途,...
    2022-01-26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教案 有关《神奇的小吸管》课件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经常问“为什么”。在种植区和自然角里,孩子们经常发现植物不浇水,叶子就会发蔫,而浇水后,植物的叶子就会慢慢地舒展、水灵。为什么往土里浇水,植物的...
    2022-01-21 阅读全文

[教材简解] 纸和桌子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更是密不可分的,画画,做手工,写字都需要用到纸。活动《神奇的纸桌》的设计灵感来自区域活动,一天,手工区的乐乐将纸折成一张桌子,然后在...

2021-09-14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 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2 能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3 能与同伴合作,较细致地进行操作活动。 领衔技能 实验、推测、计数、交流、观察。 活动前期经验 1...

2022-02-2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探索用纸条制作成麦比乌斯圈。通过比较发现麦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 2、通过操作活动探索麦比乌斯圈等分不同的次数后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活动准备】 1、长纸条。 2、麦比乌斯圈若干个,分...

2022-01-0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启发幼儿懂得如何将废纸变为好纸,初步感知造纸的过程。 2、培养幼儿的环保及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图片 材料:碎纸、小桶、面箩、小勺、毛巾 活动过程: 1、讨论:纸有什么用途,...

2022-01-26 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经常问“为什么”。在种植区和自然角里,孩子们经常发现植物不浇水,叶子就会发蔫,而浇水后,植物的叶子就会慢慢地舒展、水灵。为什么往土里浇水,植物的...

2022-01-2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