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父母该如何来引导孩子识字

发布时间:2022-01-04

幼儿园教师该如何听课。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父母该如何来引导孩子识字”,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识字的最佳年龄有了最新说法:3-6岁是儿童学汉字的最佳年龄段,让孩子尽早阅读,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益无害。从生理学上讲,人在儿童时期大脑发育速度最快,三岁左右儿童的大脑重达900-1000克左右,约相当于成年人脑重的2/3,七岁时脑重达128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10。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记忆力特别强的时期。从心理学上讲,幼龄儿童是爱动爱玩最活跃的时期,抓住这个特点让孩子采取玩乐认识的形式,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会特别高。识字最重要的结果不是孩子掌握多少汉字,重要的是在识字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该如何来引导孩子认识汉字呢?以下办法,也许爸爸妈妈可以试试。1、看图识字结合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短小故事,引导幼小儿童认识图文中对应明显的字,并根据图画的意思猜出文字。或者,找一些文字浅显、图画含义清晰、结合幼儿生活的儿歌,帮助孩子了解画面与文字的关系。孩子一旦掌握了这一方法,稍作努力就可以在阅读中认识更多的常用字。2、利用游戏认字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只要家长肯动脑,游戏中随时可以教孩子识字。比如孩子喜欢玩沙子和石头,家长可以把沙子和石头这几个字写成小卡片埋在沙堆里让孩子用小铲子挖出来。孩子挖一个让他认一个,孩子很容易就在兴奋中把汉字记住了。3、利用幼儿故事教孩子识字孩子喜欢反复听同一个故事,家长可以按照故事书的内容一字一句地讲,直到孩子也能一字不差地讲下来。然后,把着孩子的手,指着书上的字一遍遍地教,这样孩子会领会一个字发一个音,不认识的字会根据自己已会讲的故事猜出来。4、用汉字积木识字买一盒汉字积木,让孩子摆成各种玩具如火车、小楼房等。而且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将某个汉字的偏旁拆开,和另外一个重新组合成一些新的汉字。孩子可以通过认一个字而连带学会很多字,并在拼拆过程中激发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5、利用顺口溜识字顺口溜的特点是语言简短明朗,语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适合幼儿的语言表达特点。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孩子轻松快乐地记住那些笔画繁多意义抽象的字。如“热”字:左手拍了九下球,四滴汗珠往下流。6、拼词造句识字幼儿认字往往是记忆方式的重现。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反映出来的就是单独一个字的认读,以词汇、句子形式记忆的,反映出来的就是词汇和句子,有着整体记忆的特征。如幼儿已会认读整首儿歌,看似每个字都认识,但单独抽取其中一字让其认读时,却不认识了。根据这一特点,可以采用拼字念儿歌的游戏,帮助孩子理解口语与文字、词与句的关系,鼓励孩子创造性地组词造句,拼出许多常用句。如“白——白色——白色的云彩——白色的云彩像座山”。有了理想的方法,还需要正确地实施。吸引孩子积极主动地认字,还应该遵循一些原则:渐进原则在开始学习阶段不要急于求成,盲目追求识字量。应该以培养识字兴趣、识字习惯为主要目标,然后逐渐加大识字量,尽快使孩子进入阅读阶段。鼓励原则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做别人夸奖的事,赞美的语言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倍增,鼓舞他们去独立学习。游戏原则对孩子来说,与其说识字是一种脑力劳动,不如说是一种“记忆游戏”,只要采取孩子感兴趣的方法,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识字任务。环境原则创设适宜的识字环境,即非书本环境和书本环境,让幼儿经常处于汉字的环境中。通过儿歌识字、制作识字卡片、墙壁字挂图、阅读幼儿故事、读大街小巷的广告牌等途径,让幼儿经常反复地接触汉字,通过耳濡目染的环境熏陶,让孩子增加对汉字的亲切感。多样性原则孩子识字没有固定的场景和模式,每位家长可以结合自己孩子自身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方法,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使识字活动与游戏活动及家庭生活紧密结合,力争取得最好的效果。及时复习原则孩子学过的字一定要及时复习,否则像熊瞎子掰玉米,掰一穗丢一穗,认识的字是不会有累积和增长的。为此,家长应经常和孩子一起复习学过的汉字,养成习惯后,自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父母该如何来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


孩子小得时候,经常要求父母在睡前讲一个故事,有趣的情节,鲜明的人物,让孩子们心满意足的进入梦乡,但是家长们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让孩子自主去思考!

很多时候,家长在亲子空间里太着急“填空”,而疏于“留白”。也就是说,我们总是在热切的导入知识给孩子,却没有想过给孩子一个主动思考的空间,没有为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思维导向。

思考是对具体事情的思索,那思维是多次思考后形成的思考习惯。孩子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会受益终生。

那么,父母该如何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始:

01

应尽量调动孩子的感觉器官。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通过实践,在积累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

因此,年龄越小的幼儿,越要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感知知识。幼儿感知到的知识越多、越正确,他们的思维能力就越强。

02

要启发孩子积极思维,给孩子充分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有时候,孩子在解决问题时,虽然遇到较大的困难,但家长和老师也不宜急于直接回答,可以用类比的方法去启发孩子,让自己去找出正确的答案。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03

要让孩子有自由活动的机会。许多研究表明,家长在与孩子一起玩耍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孩子多动脑筋,多想办法,逐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形成自觉性、独创性、灵活性和逻辑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孩子的高级思维能力。

04

要重视孩子的口语表达,培养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爸爸和妈妈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语言教学,要把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与思维作为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在日常生活,要抓住每一个和孩子对话的机会,争做孩子的榜样,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切忌接孩子的话,应该让他自主讲述完整,或是用提问的方式提醒他,辅助他把话说完整。

时光如流水,我们会渐渐老去,孩子们会慢慢长大,总有一天他要独立,要自己来面对生活,面对社会,但请不必担心,他有自己的思维,可以处理好很多事,可以过得很好

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


身为现代父母,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教育吗?

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实践证明,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误解,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无法与别人共享(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

当今,最该改变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观念。

那么,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只有父母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我们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终生受益。

来一起看看给父母的八个关键教育指导吧。

/1/

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 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

2. 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3. 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

4. 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

5. 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2/

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1. 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

2. 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

3. 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

4. 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

5. 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3/

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1. 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

2.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

3. 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

4. 用自信取代自卑

5. 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

6. 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4/

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1. 教会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冷静应对伤害

2. 依靠父母的孩子,总免不了挨摔

3. 孩子缺乏处世能力,随时都会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险

4. 过分地保护,就等于“伤害”

5. 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容面对诱惑

/5/

让孩子敢于梦想

1. 有梦想才有创造

2. 不要训斥孩子的“梦话”

3. 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一步

4. 拒绝孩子问的“为什么”,就等于剪断了他思维的翅膀

5. 善待孩子的兴趣

6. 善于创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头脑

/6/

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

1. 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人缘

2. 孩子善于谈吐,最能引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

3.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 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则错误已经改了一半

5. 合作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6. 懂得倾听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7/

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

1. 孩子越早接触和学会使用零花钱,长大后就越容易赚到钱

2. 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

3. 养成储蓄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

4.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5. 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8/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1. 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 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

3. 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欣赏自己

4. 让孩子每天发现一个自己的优点

5. 懂得“舍”才会有所“得”

父母该如何对待孩子的提问?


3岁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经常会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家长们十分为难。有些问题说浅了会误导孩子,说深了又会引出一大堆新的问题。无暇回答时,更是烦不胜烦。那么究竟该如何对待孩子的提问呢?

弄清孩子想知道什么

孩子对未知世界总是怀有强烈的探知欲,提问就是其中一种反应。之所以问题稀奇古怪,是由于孩子年幼,思维和表达能力有限,往往无法提出一个有效地问题来获得他要的答案。因此父母应该先确认孩子到底想问什么,或设置一个类似或接近答案的问题来帮助孩子确定。例如当孩子对母鸡伏在草堆上的行为感到疑惑时,父母可以问他“你想知道鸡蛋是从哪里来的?”或“你想问鸡在那里呆着干什么?”以这种方式来锁定孩子的疑惑,回答起来就有的放矢了。

回答问题实话实说

许多父母都忌讳回答一些敏感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到性。殊不知这样会造成孩子错误的认知,影响他长大后的思维。其实孩子对事物的了解只需要一个雏形,父母只需用适合他年龄的词语,简单回答就可以了。譬如父母在亲吻被孩子看见,他也许会问:“爸爸你在做什么?”父亲可以大大方方跟孩子说:“爸爸喜欢妈妈,所以吻吻她。爸爸也同样喜欢宝宝。”说完也在孩子脸上亲一下,让孩子明白亲吻是一种爱的表现,而不是什么丑恶的事。这既简单而诚实地解答了孩子的问题,又避免了尴尬,孩子也能接受。

答不上怎么办

遇到回答不上的问题,父母千万不要胡乱解释或搪塞了事。先承认自己不知道,然后引导孩子和自己一起去寻找答案,或者参阅一些相关书籍,或者向别人请教。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孩子明白,个人能力是有限的,父母也有不懂的时候。二是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诚实品质。三是告诉孩子,了解事物的途径有多样性,每个人都要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学习。

善待孩子的提问

孩子爱提问是好现象,说明孩子具有学习意识。父母一定要耐心,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问题。无论孩子的问题让你多么心烦,也不要有厌恶的言行,这样会挫伤孩子的探知欲,甚至使他们丧失进取心。确实很忙时,可以告诉孩子:“妈现在很忙,等妈妈忙完了再回答你的问题好吗?”要知道,大人们回答问题的方式、语言甚至技巧,将会对孩子今后如何学习、智力开发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孩子努力了,父母该如何奖励?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把三万多名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按照“产出”给奖励,也就是考试达到一定分数后才能获得奖金;另一组学生按照“投入”给奖励,只要读完一本书,就能得到两美元。结果发现,按“投入”奖励的学生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不给奖金后,不少学生仍然坚持阅读。

这一发现告诉我们,人们需要得到肯定和赏识。好的行为,都应该及时给予回馈,这样才能激发继续努力的动机。如果难以达到目标,行动动机就会减弱。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渴望得到的是被认可的感觉,而不是具体的物质。

因此,奖励孩子,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奖励好的行为,而不是结果。比如,可以把目光盯在改进某个缺点上,有进步就肯定,强化好行为。

2.了解孩子的需要,不应由家长说了算。

3.交替使用不同的奖励方法,保持奖品对孩子的吸引力。

最后,尝试用其他孩子喜欢的方式来取代物质奖励。例如,可以让他请朋友们来家里吃饭,当着朋友的面表扬孩子等。

小孩子不自信,家长该如何引导?


学龄前小孩子缺乏自信心,不爱表现自己,在陌生人面前扭扭捏捏...相信不少孩子都有这种情况,这其实是孩子不自信的一种表现。自信让人美丽,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变,让孩子变得更自信更乐观!

建议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第一点:要做自信的爸爸妈妈

自信的爸妈可以是孩子们的好榜样,这样孩子们在自信的父母的熏陶下,也会成为自信的人。所以爸妈平时记得要自信哦。俗话说,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如果你觉得自己很笨,羞于迎接挑战。那么你的孩子也会学你的行为。家长不仅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给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积极的榜样。

建议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第二点:良好的环境很重要,切忌攀比

如果孩子们所处的环境非常压抑,那么孩子们就会变得小心翼翼,变得害怕,变得不相信自己。所以爸妈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要给孩子一个快乐健康的家庭。平时多和孩子交流,多让家庭洋溢着欢乐。爸妈如果有时候想要孩子自信,千万别去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如果别的孩子比自己孩子差,那么只会让自己孩子更加自负;如果别的孩子比自己孩子厉害,那么会伤害了自己孩子的自信。

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是自信的,孩子们也是如此,所以爸妈要努力让孩子自信起来。

没有父母会想自己的孩子有自卑的情绪,但现在很多孩子都缺乏自信心,作为父母有责任来帮助孩子提升自信心。具体怎么做,还不快来看看。

建议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第三点:批评孩子要有度,多夸奖孩子

有些爸妈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想孩子事事都能够拔尖,要知道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孩子们不可能样样都行。所以要把对待孩子的要求适度的降低。当孩子无法达到爸妈的要求时,记得不要过分批评孩子。孩子们都是有自己的自尊心的,一旦自尊受伤,能自信才怪。

孩子们都是喜欢被夸奖,所以爸妈在平时孩子们做出小成绩时,应该积极主动的夸奖孩子,让孩子意思到自己的有用之处。孩子经常受到爸妈的夸奖,想不自信都难。

如果家长在没有人的地方表扬孩子,那么这种表扬的话通常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是当家长在亲戚朋友面前称赞孩子的话,孩子会感到更加自豪,更愿意接受表扬。适度的吹捧自己的孩子有好处,你要证明自己不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自尊心,而是你真正的相信他们。

建议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第四点: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自信的人一定要有所为。如果孩子们一事无成,毫无成就感,孩子们的盲目自信又有什么用呢?所以爸妈要培训孩子们的各种能力。比如要让孩子们做家务,比如洗碗、倒垃圾、拖地等,首先让孩子们有自理能力;然后可以在孩子们的兴趣上出发,让孩子们学有所长,孩子们一旦觉得自己厉害了,自然就会自信起来。

如何来培养孩子的情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情商越来越成为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不可缺少的非智力因素。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质量更加决定于个人实力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情绪控制、正确看待失败与成功的自我认知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21世纪的人来说,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人们在相互之间进行竞争的同时,带来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品质就是要学会合作,而合作又会带来怎样进行有效人际交往的问题。 情商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教育时期抓起。作为家长,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不要整天忙于让孩子上这个爱好班,上那个兴趣班,以为这样才能保证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早期重视对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生活习惯能力的培养,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将有更重大的影响。

培养适应能力。孩子尽早有一天会融入这个社会的,在进入社会前,孩子应该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总是担心这担心那,怕孩子不能适应外面的天气,外面的人,外面的环境。逐渐地,孩子就不愿意主动出门了,遇见陌生人会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易敏感、退缩。作为家长应该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性,当他离开母体后需要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开始孩子对外界刺激是被动地接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想试试热水甁是不是真的那么烫,想摸摸电源插孔是不是带电,想看看为什么飞机会在天上飞。如果家长在孩子好奇心萌芽时,因为怕孩子受到伤害,或者犯错误,什么都不让孩子动,那将来等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时,他也懒得动了。

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靠自己的行动获得的,老被喂饭的孩子自己不会吃东西,所以,孩子想自己拿勺子时,就让他拿吧,虽然明知会弄得满地饭粒。当孩子自认为做了一件值得大人称许的一件事时,作为父母,应该适时地给孩子给鼓励,哪怕一个赞许的微笑。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大的孩子才会有足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

当然,父母在注意培养孩子情商的时候,也不能忽视了智力的开发,有谁见过低智商而高情商的人取得过巨大的成功呢?那么,又该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商呢? 在开发孩子早期智力时,父母要多与孩子交谈,走到哪说到哪,看到什么说什么,同时还要启发孩子去说去表达,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要利用书来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允许孩子玩泥沙玩水,因为这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手段。

总之,对于孩子早期的智力培养,要融于生活,寓教于乐,挖掘身边可利用的因素,家长要有心教,但并不强求孩子用心去学,要考虑孩子的特点,从孩子发展出发,从孩子实际出发,让孩子学得自然,学出兴趣。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情商与智商是从小开始养成的,绝非一蹴而就可以实现的,所以作为父母,培养孩子的高情商与高智商是任重而道远。孩子能在其中一个方面有非凡的发展,做父母的就已经是欣喜万分了,但然,如果二者兼俱,那将是孩子之大幸,只要能抓住机遇,一定会有一番成就的。

因此我们在继续重视孩子的生活是否优越、是不是很聪明、学业好不好的同时,对于孩子的一些正常情感,比如责任感、合作意识、担当、社交等能力也要投入极大的关注,使之齐头并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荷兰父母如何引导孩子的金钱观


定居荷兰的生物学博士魏蔻蔻从身边的案例入手,讲述了荷兰父母在引导孩子金钱观上的一些作法。

以“小国大业”而闻名的荷兰,其举国文化就是“通商和赚钱”,荷兰人绝不掩饰自己的爱财之心,赚钱之道。那么,在荷兰父母的耳濡目染中,在整个社会的影响下,荷兰的孩子的金钱观念是怎样的呢?

“再给你42欧元?对不起,我做不到。”

中国有不少父母,只要自己力所能及,决不让孩子吃苦,甚至孩子闯祸了,也不惜用金钱和自己的关系网,以确保孩子的人生能一帆风顺。可在荷兰,父母都不刻意避免让自己的孩子受挫折,也少有父母会用钱来帮孩子摆平问题。

我一个荷兰朋友18岁的女儿读大学一年级,荷兰大学的教科书不强制购买,学生可以选择向图书馆借阅。这女孩为了复习方便,还是花了42欧元买了这本书,可在考试前一周她把书弄丢了,于是她决定向图书馆借书应付考试。

她预约在第二天上午十点前去图书馆拿书。考试季节需要借书的人很多,图书馆规定如果谁没有在约定时间取书,那么书会马上顺延给后一个预订者。而她偏偏在取书的前一晚参加一个派对疯到凌晨,第二天睡过头,误了取书的时间,赶去图书馆时,馆存的书已经全部被别人借阅了。

于是她回家后,向爸爸再要42欧元,否则她没书考试肯定过不了。她爸爸在听完事情经过之后,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她。顺便说一下,她爸爸可是个亿万级别的富豪,42欧元对于他来说完全不是事儿。他拒绝他女儿的理由是:“你把自己的书弄丢了,已经是三心二意不负责任的表现;而该去借书的时间你又错过了,再一次不负责任,不遵守承诺。发生了两次这样的行为,你应该接受教训,承担后果。你还想指望别人帮你清理现场?”

当时我在边上为孩子说话:“可孩子没书考试就过不了,她已经知道错了,就给她买书吧。”结果他对我也对着他女儿大声表明态度:“她这次最坏的结果的只是过不了一次考试,可是她如果没有承担这个后果并且消化它,她以后就会过不了很多人生的关口。看起来只是一本42欧元的书,可是背后是比42欧元的书严重得多的责任感和规划性问题。她今天这样,觉得家人有能力为她承担这‘42欧元’,如果我们帮她,她今后可能因为缺乏责任感自律性,要承担‘4.2亿欧元’的问题时,谁来管她?”

结果当然是没有给孩子买书。孩子当晚哭了一场,但很快就振作起来。我想和少年商学院微信朋友们说的是,这姑娘很快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她和另外一个有书的同学谈好,一起复习功课,当同学不用书而复习其他材料时,每天借给她看两小时的书。每天两小时的阅读,无法让她考到一个好成绩,但是她至少考试及格了。我想她应该一辈子都会记得这次经历。

孩子出生后就给办银行卡

和中国人一样,荷兰人喜欢存钱理财。荷兰父母从孩子很小就开始带着他们共同储蓄理财,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孩子办张银行卡和一些长期理财的基金计划,一般到孩子五六岁的时候,父母就会教他们使用网络银行,和他们共同探讨理财的计划了。因此在荷兰的家家户户里,不难见到父母和孩子一起坐在电脑前梳理账目、讲解商议计划、探讨方案的情景。

当然在这个阶段,孩子关心最多的是他们的零用钱该如何处理,是全部存起来,还是分成几部分做不同用途?那么父母会和他们一起分析利弊。有时,父母也会带孩子一起去银行咨询理财计划。

荷兰的银行,有很多约见客户的小会议室,里面都放着很多让孩子一目了然的理财玩具和工具,比如很萌的分类存钱罐、卡通图解的理财玩具等,孩子可以像下棋一样做一些排列组合,然后得到理财得失的答案。

等孩子到十二到十四岁,这张卡基本上就能交给孩子了。因为荷兰的银行卡都是一卡两用,活期帐户和储蓄理财账户捆绑在一起,孩子可以自由使用活期账户提款或刷卡,可是储蓄理财账户的钱是无法擅自动用的,这样既保护了理财的延续性,又可以让孩子自由支配一些钱。

总之,就是和孩子的钱有关的事情,他们很早就参与规划,而有了这些锻炼,孩子总会从似懂非懂逐渐形成一些金钱观念并学会对金钱的管理,另外父母通过几年和孩子的交流,对自己孩子的金钱处理和分配方式也会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我想值得一提的是在荷兰家庭的交流里,家长不时把“慈善”理念灌输给孩子。孩子们都很有同情心,在他们账户的每月花费里,总有一部分是他们自愿定期捐助给需要帮助的人和动物的,比如每月1欧元捐给非洲教育机构,让女孩子也可以读书;或50欧分捐给动物保护组织,可以让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驴不负重劳动等等。孩子们也会整理自己的玩具衣物捐献给宗教组织,用来帮助穷困的孩子。

让孩子自己做活动预算表

荷兰孩子对钱的态度是“务实和精细”的。我主要是指荷兰小孩并没有把从家人处取得经济支持当成理所应当。

比如,从小学开始,荷兰孩子的校庆活动都是孩子在老师家长的协助下自己组织,一般模式是家长和孩子互动的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活动的经费预算都是孩子通过团队合作方式自己制定。

老师一般会指定3个小组来做预算,一个小组2-3个孩子,然后PK性价比最高的预算计划来执行。为了被选上,孩子会严格根据活动流程制定一个最划算的详尽计划。活动如果需要请人编排舞蹈,搬运东西,孩子一般会找亲友帮忙,但他们不会把家人给的钱当成“零成本”。对亲友投入的时间,车马费都会算成基本的成本投入。

有一回,因为我任职的营养公司有很多展会留下了不少饮料,我就赞助了老公侄儿校庆活动的所有饮品。后来我看到孩子在预算上清楚注明“所有饮品为xxx赞助,市值xxx欧元,请明年作预算的同学把这笔费用考虑在内。”

这种做法很理智,很现实,可想而知从小孩子们做预算的态度就是专业和明晰的。如果把亲人的投入完全当成无偿的,在经费预算上就会有偏颇,这种习惯和思维在成年后的职场上非常不利于实际项目的策划和执行。

先自问拥有这件东西的三个理由

荷兰父母并不把金钱和物质占有进行直接关联。如果孩子看到一个很贵的东西想买,有些中国父母会很生硬地拒绝:“那么贵,没钱买。”这种方式虽然直接,但有一个弊端就是孩子很小就会认为自己的愿望无法达成完全是钱的原因,这样的心态对以后的生活态度很不利。

而荷兰父母更多地是和孩子探讨对这件东西(如玩具,衣服)拥有的原因和必要性。他们会问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啊?”“你给我三个想拥有它的理由。”

在这种看似简单的分析交流中,孩子会更理性地对待这个事物,对购买它的必要性也会有更明确的认识。这种思维方式和逻辑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会思考和审视,分析和考量,对日后孩子做任何决定都有帮助。

一些童言无忌的孩子会看着广告说:“我以后要送我女朋友钻石戒指!”,国内的一些父母会马上说:“你要送女朋友钻石戒指,那你就要有钱,想挣钱你就要好好读书。”如此一来,还没有分析该愿望的实质和必要性,父母就把愿望,和钱与学习成绩简单的挂钩了,这样虽然没有全错,但逻辑不完全成立,会给孩子误导和压力。

荷兰的父母一般会这样说:“为什么是钻石呢?她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钻石呀。送女朋友东西最重要的是送她喜欢的,你要花时间和心思去了解她,发现她喜欢什么再送。”

以谈判契约的方式来获取、分配和管理金钱是荷兰人的强项,也影响着荷兰人所有的日常生活模式、思维习惯和对孩子的教育。荷兰人看重钱,但不滥用钱,不夸大钱的力量,对金钱的态度是平和的,那么孩子对钱的态度自然就能是理性的。

父母如何引导孩子成才的一些思考


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一个幸福的未来。我家孩子文文今年5岁,就读于昆山童心幼儿园中(3)班。他喜欢唱歌、玩玩具、看书识字,好奇心很强,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我和妻子在为儿子骄傲的同时,也为如何进一步开展家庭教育,引导孩子成才做了一些思考,有几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著名心理学家潘菽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爱好,激发他的兴趣

,科学开发他的智商和情商。儿童具有纯真、好动、好奇的年龄特点,他们思维幼稚,想象力丰富,经常有千奇百怪的问题。儿童的学习特点属于感性驱动型,由兴趣主导,习惯机械记忆。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特点,顺势利导,保护童心。我家文文喜欢画画、拼字块,经常在墙上、桌子上、地上乱画乱拼一气。妻子每每见状,总想批评他,但常常被我劝阻。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呢?心理学家说过,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做游戏让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进而启发他们的思维,开启他们的心智。游戏能让孩子找到成就感和自豪感,进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二、促成孩子的习惯与礼仪素养的形成。

首先谈习惯。习惯是个体固有的行为方式,具有极强的自觉性。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让人受益终生。上中学时,老师就告诫我们:“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孩提时的教育,是人生的启蒙。这时期形成的人格和品行影响人的一生。作为父母,我们应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亲力亲为,做孩子的榜样。从文文出生那一天起,我就戒烟戒酒戒赌,为的是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孩子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所以父母要注重自己的形象,给孩子树立一面正确的镜子!

再谈礼仪。中国是礼仪之邦,人际交往强调礼尚往来、大度谦恭、落落大方、举止优雅、说话礼貌。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对人说话要和气,遇事要谦让。在家庭生活中,我和妻子要求文文讲礼貌,特别要尊重长辈,而且要求他学会文明用语,如:谢谢、你好、再见、认识你很高兴、对不起、没关系等等。寒假带孩子回老家过春节,亲戚们都夸文文懂事,夸我们教育有方。

三、课外课内两手抓。

教育不能单纯依赖某一方,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和配合。但目前,家庭教育是中国教育的薄弱环节。只有强化家庭教育,克服学校教育的短腿,才能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家长和孩子的及时沟通,可以反馈孩子的学习成果,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我家文文每天放学回来,我和老婆会做些询问,例如:“今天跟老师学了什么新知识”、“学校里发生什么好玩的事”、“今天做了什么游戏”、“老师有没有教儿歌”、“结识了哪个新伙伴”等等。儿子会很高兴地把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告诉我们,什么儿歌啦、晨操啦、画画啦、拼图啦,一一道出。有表演的部分,他还会即兴表演。如果发现孩子有不会的地方,我们会及时反馈给老师。除了电话和短信联系外,我们也与老师保持网络交流。总之,家长与教师保持动态交流,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工作大有裨益。

四、学会和孩子做朋友。

父母希望了解孩子,孩子也渴望走进父母,但代沟的存在,以及教育方式的局限,常常影响到亲子关系的和谐。教育专家呼吁:民主的教育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家长要打破传统思想的框框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父母该如何来引导孩子识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教师该如何听课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父母该如何来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 孩子小得时候,经常要求父母在睡前讲一个故事,有趣的情节,鲜明的人物,让孩子们心满意足的进入梦乡,但是家长们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让孩子自主去思考! 很多时候,家长在亲子空间里太着急“填空”,而疏于“留...
    2021-05-05 阅读全文
  • 如何引导孩子快乐识字 早期的识字教育,已被整个幼教界和世界各国的幼儿语言教育专家所认同,许多幼儿园都陆续开设幼儿识字教育课程。但广大的家长们却时常为怎样正确地引导孩子识字而苦恼。我们不难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经常把盲目的...
    2021-07-28 阅读全文
  • 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 身为现代父母,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教育吗? 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
    2020-09-30 阅读全文
  • 父母该如何对待孩子的提问? 3岁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经常会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家长们十分为难。有些问题说浅了会误导孩子,说深了又会引出一大堆新的问题。无暇回答时,更是烦不胜烦。那么究竟该如何对待孩子的提问呢? 弄清孩子...
    2021-09-28 阅读全文
  • 孩子努力了,父母该如何奖励?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把三万多名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按照“产出”给奖励,也就是考试达到一定分数后才能获得奖金;另一组学生按照“投入”给奖励,只要读完一本书,就能得到两美元。...
    2021-04-04 阅读全文

孩子小得时候,经常要求父母在睡前讲一个故事,有趣的情节,鲜明的人物,让孩子们心满意足的进入梦乡,但是家长们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让孩子自主去思考! 很多时候,家长在亲子空间里太着急“填空”,而疏于“留...

2021-05-05 阅读全文

早期的识字教育,已被整个幼教界和世界各国的幼儿语言教育专家所认同,许多幼儿园都陆续开设幼儿识字教育课程。但广大的家长们却时常为怎样正确地引导孩子识字而苦恼。我们不难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经常把盲目的...

2021-07-28 阅读全文

身为现代父母,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教育吗? 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

2020-09-30 阅读全文

3岁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经常会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家长们十分为难。有些问题说浅了会误导孩子,说深了又会引出一大堆新的问题。无暇回答时,更是烦不胜烦。那么究竟该如何对待孩子的提问呢? 弄清孩子...

2021-09-28 阅读全文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把三万多名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按照“产出”给奖励,也就是考试达到一定分数后才能获得奖金;另一组学生按照“投入”给奖励,只要读完一本书,就能得到两美元。...

2021-04-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