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孩子因被批评扔凳子砸老师。

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积极的,而不是选择压抑孩子!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中,应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表扬与批评孩子的技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家长都知道“赏识教育”,会鼓励和表扬孩子。同时,在孩子犯错误时也会批评孩子,甚至进行责罚。可是,并不是所有表扬都可以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也不是所有的批评都能制止不良行为。如何正确地表扬与批评孩子,家长们仍需掌握其中的小技巧。

孩子在家一旦出现调皮捣蛋行为或是犯了错误时,有时候只要看见父母沉默的眼神就会自动反省自己的错误。成功妈妈的建议:批评孩子时千万不要大声训斥或发怒,有时候只需沉默地看着他,他就会明白自己错了。

关于批评的技巧:

一、“低声”:孩子犯错误时如果家长大声训斥往往会给孩子惊吓,结果就是你所说的话孩子根本没听进去。如果家长用与平时说话不同的声音,即低沉有力的声音来批评孩子,可以引起孩子的注意认真听你说的话,并且低沉有力的声音也可以表明家长认真的态度,让孩子意识到他所犯的错误。“低声”冷处理的批评方式比家长的大声训斥更为有效。

二、“沉默”与“暗示”:孩子做错事时都会害怕自己受批评的,这时如果家长立刻进行长篇大论的批评教育那么孩子反而会觉得“果然如此”而如释重负地松一口气。相反,家长如果只是用“沉默”来表示自己的态度,孩子们反倒会觉得心理紧张和不安,并且认真反省自己的错误。同样的,家长用“暗示”的方法来启发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加乐于接受批评,也可以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更愿意接受家长的教育。

三、批评应当适时适度:孩子犯的错误都是由平时的一点一滴小错开始累积的,他们做了一件事后往往很快就会忘记了。因此,在孩子有不当行为出现时就应该及时地进行纠正,家长们的批评教育应该趁热打铁,否则就会错过纠正行为的最佳时机,那么适当的批评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批评孩子切忌“重复念叨”,适度的批评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唠叨多了反而让孩子把家长的话当作耳边风。

若民十分懂礼貌,在家会自己收拾书桌,会帮助妈妈洗碗,自理能力强,在学习上也十分自觉,这对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真的做得很好了。妈妈的成功经验是,每天都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且给出及时的表扬,这样孩子的良好行为就会日积月累,好孩子就培养成功了。

关于表扬的技巧:

一、要用心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有些家长比较吝啬自己的表扬,总是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孩子没有多少可表扬之处或者总是期待着孩子有些惊人的良好行为。其实,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能做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那父母们所期待的惊人成果就是由这些简单的小事累积而成。因此,父母应该慷慨地给予孩子表扬,这样才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塑造良好行为。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更需要较多的表扬,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该适当提高表扬的标准。

二、及时表扬。值得表扬的行为出现时,家长应该给予立即的表扬,否则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表扬,那么这种表扬就无法增强孩子的良好行为了。因为在孩子的思维模式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相联系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三、具体表扬。家长在给予表扬时应当越具体越好,这样孩子才清楚自己为什么被表扬,这样表扬才能达到目标。例如,孩子今天按时完成自己的作业,妈妈在晚饭时表扬他说:“你今天表现很好。”结果表扬大打折扣,孩子一般不会明白自己好在哪儿。假设表扬变为:“你今天按时做完了作业,妈妈很高兴。”一些泛泛的表扬“你真棒”“你真好”只能暂时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可是孩子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受到表扬,长期泛泛的表扬还容易养成孩子骄傲的习惯,听不得半点批评。

四、表扬应当注重孩子行为的过程。孩子经常会好心办坏事,例如,孩子听从老师的教导想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回家后帮家长洗碗,可是不小心把碗打破了,这时家长若不分青红皂白把孩子训一顿,那么孩子再也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此时,家长应该先冷静下来,了解孩子这么做的原因,如果知道孩子的“好心”之后更应该先表扬一下孩子良好的意图,再教会孩子如何做出正确的行为。这样才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出孩子敢于探索研究的精神,让其做出更多良好的行为。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批评孩子的技巧


当孩子犯有过错时,父母往往一味责备孩子,甚至打孩子,一点不讲批评技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那么,父母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

一是低声

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二是沉默

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三是暗示

孩子犯有过失,如果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四是换个立场

当孩子惹了麻烦遭到父母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以逃避父母的责骂。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就回敬他一句“如果你是那个人,你会怎么解释”,这就会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别人,该说些什么?这会使大部分孩子发现自己也有过错,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的错误。

五是适时适度

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仿佛已经过了好些天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因此,父母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事半功倍。

如何表扬和批评孩子


表扬=陈述事实+确认事实的可贵性+表达感受+表达期望+身体接触表扬是让孩子继续努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做对动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一个完整的表扬,必须按程序做对每一步:(1)陈述事实即孩子做对了什么事情,家长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他什么地方做对了,什么行为被肯定和欣赏。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被表扬,他下次可以继续做下去。(2)确认事实的可贵性即让孩子知道家长为什么要表扬他,让他知道被表扬的真实理由,知道自己行为的真实尺度,从而对自己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产生自豪感。(3)表达感受家长一定要表达为孩子高兴的感情。这种为孩子取得成绩而替孩子高兴的感受,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使孩子会继续把事情做下去。这里的关键是家长为孩子高兴(即家长说“我真的为你高兴!”),而不是家长自己高兴(即家长说“我真高兴!”)。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家长为孩子高兴,表明良好的行为和成绩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只是替孩子高兴,家长是旁观者而不是当事人。而家长自己高兴,传达了一个信息:孩子取得好成绩,家长就高兴,那么如果孩子不能取得好成绩,家长就不高兴。家长无形之中把自己牵扯进去了,家长成了孩子学习的当事人,孩子的学习是为了家长,这就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4)表达期望即家长表达完为孩子取得好成绩而高兴的感受之后,还要表达新的期望。也就是告诉孩子,只要他继续努力,他会做得更好。这里的关键是家长要表达宏观的期望,就是说家长应该笼统地说:“我相信你以后会做得更好!”而不能提出具体要求。要知道,一旦家长提出具体的要求,孩子就认为家长对自己目前的成绩还是不满意,由此产生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的压力感,这就使得表扬的作用大打折扣。我们在这里一定要记住,孩子的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绝对不能让孩子感到他是为家长学习或为家长做事。家长只是为孩子高兴,他学习不好,家长也没有什么,这样孩子才能够轻装上阵。表达期望,实质是暗含着告诉孩子,学习无止境,他还得继续努力,同时也表达了家长对孩子学习潜力的信任。(5)身体接触在表扬孩子的场合,家长如果能够拥抱孩子或拍打肩膀或抚摩孩子的头发,那效果会倍增。我们知道表扬的目的是让孩子有向上的动力。身体接触,会让孩子直接感受到家长所传达的力量。人是一种奇妙的动物,身体的接触会比语言更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很多家长,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与孩子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冷淡,很少与孩子有身体接触。甚至,连温柔体贴的话都不说了,最后剩下的只是苛责埋怨与批评。在这种关系状态下,孩子的动力已经丧失殆尽。所以,家长们要记住,要想让孩子改变,那么家长必须先改变。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先突破自我的局限,做出相应的动作,我们才能指望孩子有优秀的表现。批评公式:批评=陈述事实+确认可罚性+表达感受(痛苦)+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期望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该掉缺点,以后不再重犯,并且能够做对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必须把批评的步骤都做对,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要实施一次有效的批评,必须做到:(1)陈述事实就是说要直接告诉孩子他做错了什么事情,把他做错的事情说清楚,这是批评他的前提。(2)确认可罚性这是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批评他,确认错误的严重性和对孩子以及别人伤害性,给出批评的理由。(3)表达感受主要是表达痛苦与愤怒的感受,这是要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使你感到非常痛心,由此让孩子找到痛苦,让他把他的错误行为与痛苦连接在一起。(4)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这是说让孩子认识到,虽然他的行为错了,但是你依然认为他是一个好孩子,并没有因为他犯了一个错误,就改变了你对他的看法。在你心中,他的“行为”虽然出了错误,但是他的“人”还是个好人。这样他才有改变缺点和错误的动力。(5)表达期望这是告诉孩子,尽管他犯了错误,但是你依然对他有信心,并且你还期望他能够好起来。这是他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动力源泉。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看到孩子好的一面,并且将他们的优点尽量放大。而对孩子的不足保持宽容和接纳,你的孩子会过得快乐一些。

您了解表扬孩子的技巧吗?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都慢慢的习惯了用表扬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但是对于表扬孩子的技巧问题你了解多少呢,过多的、空泛的、夸张的或不准确的表扬,都可能会带来这样那样的负面效果。

孩子的表现:对你的表扬甚至你所有的语言无动于衷。

出了什么问题:问题可能很多:1、你的表扬可能过于空泛,让孩子觉得你根本不关心他到底做了什么。2、你的表扬千篇一律,让孩子不再感到任何刺激。总之,当“真棒”成为你的口头禅时,孩子对它就没有感觉了。

该怎么改善:首先,在表扬的时候多涉及细节。与其说“亲爱的,你画得真不错”,不如说:“瞧你画的月亮,边上还有一片云,真的很像夜晚的天空啊!”这会让孩子感觉到你真的注意了他的作品,而且,孩子能够从你的表扬中了解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其次,随时提高你的标准,更新内容,如果半年前孩子连续跳3下就得到你的掌声,那么现在他至少应该完成6个。最后,请变换不同的方式对孩子加以赞赏。让孩子激动的事情有很多,这些都可以成为你的办法。

孩子的表现:每天像个小喜鹊,“妈妈我做了这个”“妈妈我做了那个”,然后便等待着你的夸奖。

出了什么问题:你之前的表扬可能过火了,所以孩子已经对你的溢美之词产生了依赖,他做事情的目的可能完全是为了向你邀功。如果你没有像往常那样对他赞赏有加,他反而会因此失落。

该怎么改善:适当压制一下自己的热情,让表扬变得更加可贵。宝宝第一次独立走路,第一次完整背下来“鹅鹅鹅”,的确值得全家欢呼雀跃一下。但如果是那些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比如一口气喝完一瓶水,小便前会叫妈妈,平平稳稳地从沙发着陆到地面,我们就不必兴师动众地夸奖、拥抱和亲吻了。

孩子的表现:他对于你的赞扬表现出诧异、失落或者愤怒。

出了什么问题:也许你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所以你的表扬让他感到不快。比如孩子早就学会了穿珠子,可你还显得很惊讶地“夸奖”他:“真棒呀,都能穿成一串了!”我想,孩子听了这话,要么不满地争辩一下,要么直接忿忿然离开房间。

该怎么改善: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和现有能力,以及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然后在一个相当的水准上评价孩子。记住,要让你的表扬和孩子的能力一起长大,原地踏步的表扬无异于一种变相的批评。

孩子的表现:孩子显得压力重重,甚至反感你的夸奖。

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表扬可能不止泛滥,而且夸张。这种言过其实的夸奖会成为一种压力,让孩子心情沉重。而且,如果你总是当着其他妈妈或者孩子的面过分夸奖他,也许反而让他很不愉快。别以为孩子小,他完全能够听出你的话是不是事实,而且他也有小小的面子问题。

该怎么改善:实事求是就好了。具体的、恰如其分的并且举重若轻的表扬,可以让孩子既感到受肯定,又明白还要努力。同时让他学到适当的内敛和含蓄也是一种美。

孩子的表现:他承受不了挫折,些许的失败或批评都让他恼羞成怒。

出了什么问题:在表扬过多的同时,你的方法也许值得商榷。回想一下,你在夸奖他的时候,是不是更多地集中在结果,而不是过程,集中在“你能够……”,而不是“你这么努力……”你的态度会引导孩子更多地关注结果,而不是态度和方式。

该怎么改善:把表扬的重点落在他的态度而不是成果上。当孩子掌握了一项新技能的时候,不要夸奖他做得如何如何好,而且鼓励他积极探索的精神或者坚持不懈的意志。比如,当孩子参加完舞蹈演出时,你可以告诉她她灿烂的微笑让所有人心情舒畅,她真的倾尽全力去完成她的舞蹈,这让妈妈非常自豪。

孩子的表现:听到你的表扬后反而变得愤怒或伤心。

出了什么问题:也许你的措辞有问题,你的一些善意的玩笑,反而挫伤了孩子的自尊。比如,你明明想夸奖孩子能自己穿衣服了,但是如果你说“谁说我们乐乐不会自己穿衣服?你看穿得多好!就是裤子前后反了,哈哈哈,拉链跑到屁股上去了,哈哈哈哈……”孩子会觉得很伤自尊。

该怎么改善:请谨慎使用你的幽默感。对于这么小的孩子,要给他明确的语言,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半夸奖半玩笑。你需要让他知道他到底哪些值得褒奖,你对他的表现到底有多满意。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不要太过纠缠于他的失误。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本身就值得肯定,那些无伤大雅的小细节你就当没看见吧。

家长在表扬孩子的前提下要及时的掌握一些关于这方面得技巧,可以避免不当的表扬对孩子一起到的负面影响。这是我们任何一个人所不愿意看到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孩子有个美好的将来。

妈妈经验谈:批评孩子需讲究技巧


周末,宝宝妈和几个同事带孩子去公园玩。刚开始几个小家伙玩得特别开心,可后来为一个玩具发生了争吵,推搡之间,宝宝被撞倒在地,一气之下,宝宝抢过玩具扔到水池中间去了。宝宝妈看到孩子的行为后,严厉地批评了他,并要求他向大家认错,不料宝宝犯了犟脾气,脖子一扭,径自走了,谁也拉不住他,宝宝妈气得说不出话来。

妈妈经验谈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批评孩子可以说是所有为人父母者的必修课。但如果不分时间、地点,采用不适宜的方式批评孩子,甚至把批评变成对孩子的情感虐待,就有可能造成孩子自卑、孤僻的性格,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引起孩子和父母唱对台戏,与教育初衷背道而驰。所以,批评孩子也要讲究技巧:

莫华妈:讲清规则

对不少孩子来说,犯错误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认识规矩与规则的过程。因此,孩子犯错误时,大人应该先弄清楚孩子是不是明白相关的社会规则与规矩,再据此判断应不应该批评孩子。

小彭妈:正面积极引导

父母应该针对孩子所做的事情,用简明、扼要的话语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并告诉他只要改正,仍然是讨人喜欢的孩子,引导孩子朝正确、积极的方向发展。

米来妈:对事不对人

父母批评教育孩子时,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一两次的小错误就否定孩子以前的努力,更不能搞大清算,把孩子以前所犯的错误一一列举出来,将孩子批评得体无完肤。只需明白地告诉他,这件事情做得不好,错在什么地方,以后要注意改正,这就足以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达到教育目的。

美华妈:避免当众批评

当众批评往往易伤害孩子的自尊,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厌烦心理,前面的案例就是最好的佐证。有些父母认为,当着别人批评孩子,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自尊,刺激孩子改正错误,但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往往更容易受到伤害。

丰丽妈:批评中肯定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赏识和肯定,父母批评孩子时,也应该设法寻找孩子错误中的闪光点,肯定孩子以前的努力和成绩,批评中的肯定是最有效的批评,不仅可以督促孩子改正错误,还可以帮孩子建立自信。

紫莫妈:不要拖延时机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应该尽快指出,才能真正起到督促作用。孩子的错误如果比较严重,采用冷处理是必要的,但不能拖延太久,错失教育的最佳时机。

教育孩子要褒还是要贬,表扬还是批评?


褒贬各有说法,到底是表扬效果还一些还是批评的作用更大?

鉴于小时候备受父母言语打击的惨痛经历,作为母亲,我特别赞同赏识教育。儿子自小就在我们的赞扬声中长大,快乐而自信。可进入五年级后,我发现了不好的苗头——这孩子有些超级自信了,直接表现就是盲目自大,自以为是。对于儿子,褒还是贬,表扬还是批评,这确实是个问题。

一学期,老师找了我五次,每次都是那几个缺点:听不得批评,受不了挫折,取得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等。同学也纷纷告状,说儿子瞧不起人,不合群。这些缺点以前他就有,但我过于重视扶优,淡化了对其缺点的修剪。五六年级的孩子已开始进入青春期,原先潜在的问题逐渐被放大凸显,特别是“听不得批评,受不了挫折”这条,明显就是听惯了我们种种表扬的后遗症,看来我们赏识过头了。

我和孩子爸赶紧亡羊补牢,开始加强批评力度,减少表扬次数。但效果很不好,因为听惯了好话的儿子常有抵触情绪,我的耐心渐渐消失殆尽,指责、不满、批评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这什么破字?蜘蛛爬吗?看看人家某某同学多出息,就你只长年纪不长能耐,你怎么这么不上进……”那段时间,家里阴云密布,全家人都唉声叹气。我天天责怪儿子:“看,这些不痛快都是你闹腾的。”儿子的小脸儿没了昔日的神采,低头耷脑的,间或掠过几缕愤恨。孩子身上的缺点没改掉,融洽的亲子关系倒跑到爪哇国去了。

我静下急躁的心,上网跑图书馆看育儿书,积极向有经验的朋友同事请教,渐渐梳理出症结所在:不是赏识教育不好,是我没有运用好,我太简单化的生搬硬套了。

那日,儿子放学回来,没腔没调地哼了两句歌词,我只听清句“我们都是好孩子”,就随口说了句:“你也是好孩子。”儿子忽然抬起头惊异地望着我,灰暗的小脸儿瞬间布满光泽,他怯怯地惊喜地问:“是吗?妈妈,我是好孩子?”那一刻,我无比深刻地感知到他幼小心灵对来自父母的肯定有着怎样强烈的渴盼!我不经意的褒贬在他心中又有着怎样的分量!我郑重点头:“我儿子是好孩子。”仿佛一瞬间他就长大了,端正地坐到桌前开始写作业。没想到一句“你是好孩子”能给儿子这样大的触动。回忆回忆,天啊,我竟有一年多的时间没像小时候那样表扬他了。这次之后,我开始隔三差五地摸摸他的头,亲切地说:“你是好孩子。”孩子倔强的愤世的表情和语言渐渐减少,有时候还会自言一句:“嗯,我是好孩子,我要把这件事做好。”渐渐地,老师不再找我,同学也不再告状,而我也再次明白了,对待孩子来讲,褒胜于贬。

现今,当我重新拾起赏识教育这根魔法棍时已不再盲目,经过这段弯路让我懂得:教育专家的观点都很好,但怎么运用却是大学问,对于孩子,褒还是贬,什么阶段褒什么阶段贬,褒与贬又该把握怎样的度确实要父母认真地琢磨,再琢磨。

父母怎样与孩子沟通 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受:孩子愈大愈难与他们沟通。其实,父母如能不以强者的权威压制孩子,往往会得到孩子相对的友善。同时,“沉默”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避免冲突时的言语伤害,可以使你冷静下来,重新去思考,这对维持亲子间的良好关系有一定的帮助。因此,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应掌握以下技巧。

多用赞美之词和身体语言。必须让孩子知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们都是爱他、支持他的。不管他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或许你并不接纳他的行为,但依然关爱他。有时只要简单的一句话“很好”“真是我的好孩子”“我也这样想”等,就能让孩子觉得受到了你们的认同。对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应我家孩子是个贪玩的孩子,每次都不愿意去幼儿园也不爱写作业,前段时间我在思维馆给他报了个班,那的老师很会与孩子沟通,孩子经常受到表扬,现在每天吵着去上学一回到家就高高兴兴写作业。我看着也很高兴。

有时不说话,而利用身体语言,如微笑、拥抱和点头等,就可以让孩子知道你是多么疼他,不只是在他表现良好时。身体接触表达亲昵感情。有些父母只有在孩子小时候才表达亲昵的感情,当孩子稍大一点后便改以冷淡的态度,拒绝孩子的“纠缠”。然而身体接触可以令孩子切身体会父母的关怀。同时也别忘了接纳孩子对你们的爱意。

语气应温和,态度要友善。父母应避免用高昂、尖锐并带有威吓的声音对孩子说话,尽可能以微笑、欢快、平和的语气说话,显示出友善和冷静的态度。多说“我”,少说“你”。父母应尽可能不用命令的口气与孩子说话,不要总说“你应该……”,而应常说“我会很担心的,如果你……”。这样孩子就会从保护自己不被指责的状态下转而考虑大人的感受,这个时候沟通才可能更有效。

此外,在倾听孩子说话时,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a.不急于作出评价。即使孩子的看法与大人不同,也要允许孩子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应考虑到孩子的理解能力,举出适当的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详细地分析双方的意见。父母不压制

孩子的思想,尊重孩子的感觉,孩子自然会敬重父母。

b.分享孩子的感受。无论孩子是向你们报喜还是诉苦,你们最好暂停手边的工作,静心倾听。若边工作边听,也要及时作出反应,表示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倘若只是敷衍了事,孩子得不到积极的回应,日后也就懒得再与大人交流和分享感受了。

c.领会孩子的话意。婴幼儿在不开心、不满意时,就会直接用啼哭来表示。逐渐长大后,孩子也知道哭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当他不快、疑虑时,往往将自己的感觉隐藏起来。再说孩子的语言能力尚未发展完善,不能以恰当的语句表达心中的想法。比如,当孩子生病时他会对你说:“妈妈,我最恨医生”,此时你应顺着他问:“他做了什么事让你恨他?”孩子若说类似于这样的话:“他总是要给人打针,要人吃苦药水”,你可以表示理解地回答他:“因为要打针吃药,你觉得很不好受,对吗?”这样,孩子的紧张心理会得以缓解。

d.理解孩子的情绪。有时孩子也不清楚自己的情感反应,倘若大人能够表示出理解和接纳,他会有进一步的认识。譬如,当孩子知道奶奶买了玩具送给小表妹作生日礼物的时候,他吵着也要,此时大人应解释道:“你感到不公平,但要知道这是给妹妹的生日礼物,你生日时奶奶也会给你礼物的”。通过这番对话,能帮助孩子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从而变得通情达理。

掌握沟通技巧,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不但可以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而且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一味表扬也无益


有的年轻父母,早先对孩子要求极严极高,甚至近于苛刻,总是毫不留情地批评孩子。后来,听到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说法:“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于是,就改弦更张,一反常态,再也不批评孩子了,就是发现了毛病,缺点也不指出,而是采取一味地表扬的教育方法。孩子怎么做,都说“好、好”。简直成了“好好先生”。一味地批评孩子,孩子总是被父母否定,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丧失信心、上进心。越批评,孩子就越疲塌,越反感,越抵触。最后给父母来个“破罐子破摔”、“死猪不怕开水烫”,到那时,可谁也就没辙了。总是一味地批评孩子,从不肯定、表扬孩子,的确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但是,反其道而行之,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一味地夸奖,无论孩子怎么做都说“好、好、好”,这恐怕也不是教育好孩子的万应灵药。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说,父母的眼睛只是看到了孩子身上的缺点和毛病,只看到了事物的“一点”而不及其余,那是片面性,是“形而上学”;同样,父母要是只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也不是全面看待孩子,照样也不符合“辩证法”。过去信奉“不打不成材”的教条,一味批评,那是违背教育原则的;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味夸奖,恐怕也不符合教育原则。第二,只是一味地夸奖孩子,从不批评孩子,那势必就得有这样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孩子所有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都是正确无误的。”而这样的前提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无误的,那还要我们教育者做什么呢?父母和教师不都成为多余的人了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都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了吗?第三,任何的孩子,就因为他们是孩子,身上不可能没有缺点或毛病。因为就是我们成年人,不也同样是有缺点或毛病的嘛。有缺点或毛病怎么办?怎样才能去掉呢?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有缺点或毛病,不

指出来,不批评教育,孩子不知道是错的,不知道有什么危害,那怎么才能改正呢?当然,批评是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和风细雨,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第四,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只是一味地夸奖孩子,也就是说,孩子无论怎么说、怎么做,父母和老师都说“好、好、好”,就是不能批评,那不就是典型的迁就、姑息、放任、纵容吗?现在已经有许多孩子是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唯我独尊,“老虎屁股摸不得”,够难管难教了,难道娇惯得“火候”还不够,还要加温吗?真是咄咄怪事!第五,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请问:世界上有哪个人是天生的大圣人,大贤人?就连被历代人们所崇敬的大圣人孔夫子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有没生下来的孩子才没有过错。因此,“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种说法,既不科学,也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父母们不要盲从。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历来都是主张教育孩子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教育原则,永远不会变,谁也别想推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既不是什么教育原则,也不是什么教育艺术。要说对那些聋、哑、盲、弱智等弱势群体中的孩子要尽量多的夸奖,那是应该的。对正常的小孩子,还是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轻易伤害孩子就是了。 

相信《表扬与批评孩子的技巧》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孩子因被批评扔凳子砸老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父母与孩子沟通技巧——表扬 生活中,孩子符合父母期望的目标时,家长往往不吝啬自己的表扬。但孩子长大,面临的困难增多,获得家长的表扬却越来越少。例如有个男孩子,上中学后,感觉功课比小学难了,每天要付出的学习时间比原来多了,在班上的...
    2020-10-03 阅读全文
  • 批评孩子的技巧 当孩子犯有过错时,父母往往一味责备孩子,甚至打孩子,一点不讲批评技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那么,父母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 一是低声 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
    2021-02-05 阅读全文
  • 如何表扬和批评孩子 表扬=陈述事实+确认事实的可贵性+表达感受+表达期望+身体接触表扬是让孩子继续努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做对动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一个完整的表扬,必须按程序做对每一步:(1)陈述事实即孩子做对了什么事...
    2021-0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案例分析:表扬与批评 表扬与批评 案例背景: 每个新教师有着不同的个性品质,因而显露出来的是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的活泼张扬,有的内敛谨慎。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学习特点和处事风格也各不相同。我的徒弟范老师是个比较内敛谨慎的新教师...
    2021-05-15 阅读全文
  • 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 一、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以下时间:清晨、吃饭时、睡觉前。 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破坏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
    2020-10-26 阅读全文

生活中,孩子符合父母期望的目标时,家长往往不吝啬自己的表扬。但孩子长大,面临的困难增多,获得家长的表扬却越来越少。例如有个男孩子,上中学后,感觉功课比小学难了,每天要付出的学习时间比原来多了,在班上的...

2020-10-03 阅读全文

当孩子犯有过错时,父母往往一味责备孩子,甚至打孩子,一点不讲批评技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那么,父母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 一是低声 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

2021-02-05 阅读全文

表扬=陈述事实+确认事实的可贵性+表达感受+表达期望+身体接触表扬是让孩子继续努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做对动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一个完整的表扬,必须按程序做对每一步:(1)陈述事实即孩子做对了什么事...

2021-02-12 阅读全文

表扬与批评 案例背景: 每个新教师有着不同的个性品质,因而显露出来的是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的活泼张扬,有的内敛谨慎。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学习特点和处事风格也各不相同。我的徒弟范老师是个比较内敛谨慎的新教师...

2021-05-15 阅读全文

一、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以下时间:清晨、吃饭时、睡觉前。 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破坏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

2020-10-2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