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如何让宝宝快乐穿衣详解

发布时间:2021-11-23

宝宝入园。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当一次工作学习即将开始时,我们通常会提前查阅一些资料。资料主要是指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的材料。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只不过,你是否知道有哪些幼师资料种类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如何让宝宝快乐穿衣详解”,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导读:帮宝宝穿、脱衣服这样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倾入了妈妈多少的爱。

1、给宝宝准备一个“问题堆”

如果小不点儿不肯穿衣服,可以用“问题堆”的游戏来帮助宝宝挖掘穿衣的乐趣。比如“看看你的衣服,袖子像什么呀……山洞!你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呀……红色!像宝宝昨天吃的红苹果对不对?看看我们家,还有什么东西跟宝宝衣服的颜色一样呀?”有这些“问题堆”牵制宝宝,相信在烦恼还没开始时衣服也就穿好了。

2、给宝宝的衣服起个怪名字

给宝宝穿衣服的时候,最好协助他给每件衣服起一个外号,这个外号越可笑越好。这样,每次宝宝穿衣服的时候,注意力就会被这些奇奇怪怪的外号所吸引,也就不会闹腾了。比如,宝宝衣服上有个一捏就嘎吱嘎吱响的小玩意儿,那就叫这件衣服“嘎吱嘎吱”好了。

3、给宝宝准备一面魔幻“穿衣镜”

在一张白纸或纸板上画一个代表宝宝的小人,这个小人就是宝宝的魔幻“穿衣镜”。如果宝宝学会了将小胳膊伸进袖子里,就让他给小人的袖子上涂上喜欢的颜色;如果宝宝学会了拉拉链,就给小人的拉链涂上颜色等。将小人挂在醒目的位置,让这面魔幻“穿衣镜”及时映射出宝宝的成绩。当宝宝明白自己取得了哪些进步,就会感到自豪,并对下一步学习穿衣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宝宝穿衣,就这么简单。

4、假想一个“火警”游戏

如果宝宝不肯穿衣服,妈妈可以假装拉响“警铃”让他扮演消防队员,赶快穿上“消防服”去“火警”现场救火。宝宝会对这种假想的情景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穿衣不再仅仅是穿衣,而是变成了一场有趣的游戏。

5、缩小宝宝可选择的范围

如果宝宝总是挑衣服,妈妈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和他商量好第二天穿什么样的衣服,并且拿出来放好。这样在第二天早晨宝宝就不会提出要穿其他衣服的要求了。

6、给宝宝树立一个“假想敌”

要让穿衣服慢吞吞的宝宝加快速度,妈妈可以假装说有个和他一样大的宝宝也正在穿衣服,然后让他们比一比,看看他们俩谁先穿好衣服。妈妈一边帮宝宝穿衣,一边描述宝宝的“假想敌”穿衣的进度,督促宝宝加快速度,让宝宝和他的“假想敌”进行一场激烈的比赛。当然,最后宝宝肯定会百分之百赢得这场比赛。

7、让宝宝和闹钟来一场混战

故意问问宝宝要花多少时间才能穿好衣服,然后为他掐表计时。第二天早上,跟宝宝商量好和闹钟来一场战斗,看看宝宝能不能超过闹钟。把宝宝每天穿衣服的时间记录下来,在一张大白纸上画下和闹钟战斗取得的战绩。相信那条不断超过闹钟的曲线,一定会带给宝宝足够的满足感与自豪感。

8、给宝宝预备一些精彩纷呈的小“诱饵”

准备一个小纸箱,在纸箱的一面剪一个洞,在洞口贴上毛巾或者其他防止宝宝小手被不规则洞口拉伤的保护物。让宝宝每天给纸箱里塞进一样东西,如一个可爱的小玩具,一张小贴纸,一幅标示宝宝进步的画,或仅仅是一张小纸条。小纸条上写着奖励给宝宝做最喜欢事情的时间(如看10分钟他喜爱的动画片)等。每次宝宝顺利穿好衣服,就给他一个将小手伸进纸箱里掏取奖励物的机会。

9、准备一根鞭策宝宝进步的“小马鞭”

如果宝宝本来能够快速地穿好衣服,但就是不愿意,故意磨磨蹭蹭,妈妈可以对他讲清后果,告诉他如果5分钟内还没有穿好衣服,那么每超过1分钟,晚上就得提前1分钟上床睡觉或少看1分钟电视。一旦制定了这样的规则,妈妈就要坚决遵守,让这种规则成为鞭策宝宝好好穿衣的“小马鞭”。

帮宝宝穿、脱衣服这样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倾入了妈妈多少的爱。yJs21.cOM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扩展阅读

宝宝睡眠详解


导读: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胎儿是没有白天与夜晚的区别,因为子宫内都是昏暗暗的。但是出生后马上就面临了昼夜的问题,人类在千万年演化的过程中造就了夜伏昼出的工作习性,白天活动,夜晚休息,所以父母皆希望宝宝能调整生理时钟,与父母作息时间相配合。

家长困惑:我家宝宝1岁9个月。他精力旺盛,每天晚上总要玩到很晚,一般都要折腾到十一二点了才睡,连我们大人都吃不消。有时干脆把他按在床上,或者把灯关掉,但都不管用。怎么办呀?

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胎儿是没有白天与夜晚的区别,因为子宫内都是昏暗暗的。但是出生后马上就面临了昼夜的问题,人类在千万年演化的过程中造就了夜伏昼出的工作习性,白天活动,夜晚休息,所以父母皆希望宝宝能调整生理时钟,与父母作息时间相配合。

但实际情况却不如此。每个人需要的睡眠时间都不一样,由于每个人的生理情况各有差异,有人必须睡上八小时,也有人连续熬上数天通宵也面不改容。所以,没有人知道或可以决定别人到底需要多少睡眠时间,对待孩子也不例外。

但是,当父母经过一天工作,正值筋疲力尽之际,希望孩子早点入睡,好让自己集中精神做点家务或早点休息,但孩子偏偏缠着爸妈玩这玩那,不管你多么努力,也难以让孩子入睡,的确令人伤透脑筋。宝宝晚上不睡觉,哭闹要大人抱,多为心理因素,是成长阶段的必然现象,随着宝贝的心智发展,他日渐需有人刺激玩耍,只是宝宝选择的时间对大人不适合而已。半夜吵闹对父母而言的确很伤神的。

因此,为了宝宝及父母双方的利益,一定要将宝宝夜晚不睡觉的习惯尽早改过来。

一、宝宝不愿入睡的原因:

●年幼的孩子对外间事物充满了好奇,如果爸妈未入睡,或仍有客人在家中,他深怕睡觉后看不到家人做的事,所以实在不愿因睡觉错过了机会。

●孩子的精力充沛,即使没有午睡,到晚上依然活力十足。

●父母白天上班去了,孩子尽量在晚上争取接近他们,故迟迟不想入睡。

●孩子日间玩得过度兴奋,往往令晚上难以入睡,或睡至半夜惊醒。

二、错误睡眠观念误宝宝

儿童睡眠不但要有数量的保证,还要有质量的保证。从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孩子将终生受益。现在,有许多年轻父母怕孩子哭闹,竟把孩子搂在自己怀抱中睡觉、或者放在摇篮里摇晃、或者开着灯睡觉,专家指出,其实,这是不仅影响孩子的睡眠,还会对身体带来了伤害。

1“摇睡”影响大脑。宝宝又哭又闹,妈妈心疼地抱起来摇一摇,晃一晃,或者把他放在摇篮里摇晃,哄宝宝入睡。这种办法对10个月内的小宝宝尤其危险。由于宝宝的大脑没有发育完善,摇晃宝宝时会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也不断晃荡,致使大脑与颅骨相撞,造成脑部的小血管破裂,轻者发生智力低下、肢体瘫痪,严重者出现脑水肿、脑疝而死亡。如果眼睛里的视网膜受到影响,还可导致弱视或失明。从另外的角度来讲,宝宝形成这种没有摇晃就不睡的睡眠习惯,将会给妈妈带来麻烦。

2“搂睡”阻碍循环。搂着宝宝睡觉时,宝宝更多吸入了妈妈呼出的废气和被子里的污秽气体,对身体不利。搂着宝宝限制了宝宝睡眠时的自由活动,难以舒展身体,会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如果妈妈睡得过熟,不小心堵塞了宝宝的鼻孔,还可能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

3“亮睡”破坏规律。有的妈妈为了方便,往往将灯通宵开得很亮,这对宝宝很不利。由于宝宝的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适应环境变化的调节机能差,夜间光亮会改变人体适应白昼黑夜的自然规律,导致睡眠时间缩短,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同时睡觉开强光灯,孩子将来患近视眼的几率要比正常孩子高。

三、如何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

1、睡眠环境必需安静和较暗,室温舒适,不过热。

2、严格实行入睡、起床的时间,加强生理节奏周期的培养。

3、卧床时要吃饱,避免饥饿,上床时或夜间不宜饮水过多,使用洗水力好的纸尿裤,以免因要小便而扰乱睡眠。

4、小儿最好单独睡小床。研究证明小儿单独睡比和母亲同床睡能睡得更好。小床可放在大床旁边,便于照料。

5、使小儿学会自己入睡,不要抱、拍摇着或含着奶头入睡。

6、睡眠前1~2小时避免剧烈活动或玩得太兴奋。

7、白天睡眠时间不宜过多。

8、如果入睡有困难,可在睡前洗温水澡,做婴儿按摩帮助入睡。

详解宝宝体态语言


导读:通常,宝宝有着丰富的体态语言,它们能包含许多的信息,了解了孩子的体态语言,将有助于家长对孩子的照料。

妈咪们尤其是新妈咪常常因为搞不清宝宝究竟有些什么需求而在小婴儿面前显得惊慌失措或者束手无策。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婴儿什么都不懂,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婴儿天生就具备思维的能力。只要妈咪细心观察,婴儿的一举一动,也就是宝宝的体态语言包含了成千上万的信息,妈咪可以据此准确地了解宝宝的心理需求,并适时地给予宝宝最贴心的照料。

体态语言:宝宝人际交往的初始方式

宝宝人际交往首先体现在宝宝与妈咪的交往,而体态语言是宝宝开始学习人际交往技能的最初方式。

6个月的宝宝会张开双臂、身体扑向亲人,寻求亲人的搂抱。而当陌生人想要抱他时,宝宝会转头将脸避开。

7-8个月时,宝宝会以拍手和笑脸表示高兴,点头表示谢谢,摇头表示拒绝。

9-10个月时,宝宝会用小手指向自己想要的物品,或者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其他想法。

11-12个月的宝宝除了体态语言外,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简单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常见婴儿体态语言

描述1:宝宝皱起鼻子,嘴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宝宝的悄悄话:妈咪,我烦着呢!

描述2:一向喜欢与妈咪对视的宝宝突然开始不耐烦地躲避妈咪的目光,打哈欠,或者干脆眯缝着双眼不理睬妈咪。

宝宝的悄悄话:哦,妈咪!你今天给予我的刺激太多了,我累了!拜托,请让我安安静静地待一会儿。

描述3:宝宝澄澈的眼底亮光闪闪,突然口角牵动,笑容骤现,与此同时,宝宝双手晃动,一副悠闲自在的模样。

宝宝的悄悄话:唔!我吃饱了,喝足了,尿布也很干爽,感觉很舒服,没有任何烦心的事情。除了笑还有什么能表达我此刻的心情?

描述4:宝宝瞪大双眼,将背部弓起,伸开的双手突然紧握成拳头,脚趾弯曲,全身悸动。

宝宝的悄悄话:哇,好可怕的声音!天啊,我要掉下去了!我感觉痛了……我害怕,我要逃离这个可怕的环境!妈咪,快来保护我!

描述5:妈咪俯下身来看着宝宝。宝宝凝神注视着妈咪熟悉的脸,突然开心地笑了。如果妈咪不抱宝宝,宝宝的笑容便会消失。

宝宝的悄悄话:嗯?那不是妈咪来了吗?好开心啊!可是妈咪怎么不抱我啊?嗯哼,妈咪抱抱!

描述6:宝宝瘪起小嘴,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随即啼哭起来,声音越来越大。

宝宝的悄悄话:妈咪,我饿了(or尿布湿了or不舒服了or妈咪好久没理睬我了……)

爱心提醒

如果宝宝不停地哭闹,但是妈咪抱在怀里就停止哭闹,很可能是妈咪抱宝宝太多让宝宝养成了要时刻抱着的习惯。如果按常规的方法怎么哄都哄不住,那就要仔细检查宝宝是否身体有什么不适,最好带宝宝看看医生。

描述7:宝宝睡眠不踏实,不停地吸吮他的舌头、嘴唇,或者将小手往嘴里塞,用小手击打双颊,头摇来摇去,仿佛在寻找什么,随即开始啼哭。

宝宝的悄悄话:妈咪,我好饿啊!快给我运送粮草。

描述8:宝宝眉筋突暴,脸部皮肤发红而且目光呆滞。

宝宝的悄悄话:坏了,妈咪!救命啊,我要拉臭臭!

描述9:听到妈咪的声音,宝宝立刻转过头来看着妈咪,并随着妈咪的移动而转动头部。

宝宝的悄悄话:哦,妈咪!我是多么地爱你!

描述10:宝宝自得其乐地玩弄舌头,吧嗒嘴唇,吮手指,吐泡泡。舒缓地挥胳臂踢腿。

宝宝的悄悄话:嘘,我现在感觉很舒服,我想自己玩一会儿,千万别打扰我哦!

描述11:宝宝一向神气活现的双眼突然黯然无光,并且显得有些呆滞。

宝宝的悄悄话:妈咪,我病了。快带我看医生吧!

描述12:宝宝醒了。每次妈咪拉开窗帘,宝宝便眯缝起眼睛同时喷嚏连天。

宝宝的悄悄话:别紧张,妈咪!我没有感冒。光线刺激我的眼睛和鼻腔内神经,我的鼻子有一点点痒痒。

描述13:当妈咪和宝宝说话时,宝宝看着妈咪的脸,嘴唇不停地蠕动。

宝宝的悄悄话:妈咪,我好喜欢你的声音!请不要停下来,我也在学习说话。

描述14:宝宝睡在爸爸和妈咪之间,尽量将两只小胳臂伸得直直的,将爸爸妈咪隔离在有效的距离之外。

宝宝的悄悄话:爸爸妈咪请注意,现在是我睡眠时间,不是你们亲热时间。

描述15:见到某人,宝宝扭转头,尽量躲避某人。

宝宝的悄悄话:哦,拜托,妈咪说没礼貌的宝宝不是好宝宝。我不能说我不喜欢你。不过,你还是知趣点,离我远远的吧!

描述16:宝宝大脚趾后伸,甚至脚板僵硬指向地板,或者脚趾轻度弯曲。

宝宝的悄悄话:妈咪,这是我疼痛的暗号。大脚趾后伸:疼痛不是特别厉害。脚板僵硬指向地板:疼痛剧烈。脚趾轻度弯曲:有点不太舒服。

以上列举的只是一些婴儿常见的新妈咪不太容易理解的体态语言。事实上,每个婴儿传递信息的方式各不相同,因此,不管你养育一个宝宝还是多个宝宝,每个宝宝的出生对妈咪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宝宝总试图以某种奇特而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向妈咪传递某些信息。因此妈咪要细心观察宝宝,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宝宝独特的心理需要。

妈咪态度会影响宝宝的情绪

妈咪:对宝宝的体态语言十分敏感,能正确理解宝宝的体态语言并积极给予回应。

宝宝:对妈咪十分满意,宝宝看起来非常舒心。宝宝在妈咪的积极回应下越来越多地使用体态语言,并因此变得更加聪明活泼。

妈咪:对宝宝的体态语言视若无睹。

宝宝:宝宝对妈咪的冷漠十分失望,失去“说话”的兴趣,并日益沉静呆板,长大后变得内向、孤僻。

妈咪:对宝宝的语言十分敏感,但因无法正确理解宝宝的体态语言而显得手忙脚乱,对宝宝的回应显得非常不得法。

宝宝:因为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宝宝看起来很不快乐并且越来越烦躁。

从体态语言训练宝宝人际交往技能

宝宝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越早越好。虽然宝宝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但是宝宝的体态语言也是他表达自己的重要方式之一。

做敏感妈咪

妈咪平时可以多观察宝宝,在与宝宝相处的过程中细心体会宝宝各种体态语言的真正含义。并对宝宝的体态语言做出积极的回应。妈咪积极的回应会促进宝宝体态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更好地调动宝宝人际交往的积极性。

笑的力量

笑是宝宝与人交往的基本手段之一。宝宝特别喜欢看妈咪微笑的脸庞,因此,妈咪在与宝宝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经常逗宝宝笑,这样既可以让宝宝感受人际交流的愉悦,也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促进与宝宝的交流。

不要过分倚重体态语言

0-6岁是宝宝语言发展敏感期,因此,在宝宝发展体态语言的同时也要注意训练宝宝的口语表达能力。毕竟语言才是人际交流最有效的工具。如果妈咪一直以体态语言为主与宝宝交流,就可能影响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专家建议,在认真阅读宝宝体态语言并对其做出热烈反应的同时,妈咪应该从宝宝出生起就经常用较慢的语速、抑扬顿挫的音调、富有节律的语句与宝宝说话,同时想方设法引导宝宝自己用语言表达他的想法。虽然在宝宝学会说话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妈咪说再多的话,宝宝也不会做出妈咪所期望的回应,但妈咪的努力总会在某个时刻得到令人惊喜的补偿。

如何让孩子快乐入园?


“我要妈妈,呜呜呜……”刚上幼儿园时,很多宝宝经常闹着“要妈妈”,搞得老师和家长都非常焦虑,不知该如何是好。有些家长见不得孩子哭,别扭着走不掉;有些家长扭不过孩子,干脆就此不送孩子去幼儿园了。对此,专家建议家长:要理解宝宝的“入园焦虑”,从多方面入手解决宝宝的“入园不适应症”。

接受孩子的分离焦虑

宝宝初次入园时,由于周边环境陌生,往往会产生恐惧感和无助感,从而整天大哭大闹、吵着回家或者沉默寡言,出现一系列的负面情绪。但专家表示:“家长要学会接受孩子的哭。哭是孩子的权利、是孩子的需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面临孩子的入园焦虑,家长和幼儿园的任务,不是阻止或杜绝孩子们的哭声,而是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据专家介绍,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角度来看,3岁儿童的交往范围还主要停留在家庭中。因此入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孩子小的时候,得到长辈们悉心的照料,是全家人关注的中心。可在幼儿园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他们要适应幼儿园里的日程,遵守幼儿园的常规,跟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老师的注意力和教室里的玩具、书籍……这一切,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对孩子们来说,初入园是一个突然的转变——他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父母送进了一个完全陌生,没有任何感情依托的空间,孩子们不知道他们犯了什么错误,也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对任何人他们都不感兴趣,他们只是疑惑“为什么妈妈要抛弃我?”专家认为,对于孩子的焦虑心情,家长首先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理解。

三步骤助宝宝快乐入园

熟悉新环境:专家建议,在入院前,家长要带宝宝到幼儿园熟悉环境,参观幼儿园教室、卧室和活动室等各种场地,在幼儿园停留一两个小时,逐步适应幼儿园的各种新环境,让宝宝有熟悉和亲切感。

做好交往准备:入园前还要做好孩子的交往准备:每天早晚让孩子与社区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不要关在家里;每天有意识地给孩子独处的时间,让孩子知道妈妈走了还会回来。此外,家长还要加强与老师的信息联系和感情交流,在入园时要向老师介绍自己孩子的性格,在家的生活习惯和特点,便于老师掌握情况进行教育。

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很多时候,只要成人对孩子稍微“预告”一下下一步要做什么,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专家建议家长在入园前几天有意识对孩子进行“入园倒计时”,提高孩子对即将发生的情况的“预测能力”。如有可能,在入园前一天为孩子做一个小型的庆祝会,祝贺孩子长大了,祝贺孩子上幼儿园了,完成“仪式教育”。

他山之石:德国的父母在孩子入园的当天除了为孩子买一只各种文具配套齐全的书包外,还会准备一个惊喜——入园彩袋:圆锥形的纸袋,里面装有各种糖果甜点,以及爸爸妈妈、亲戚朋友赠送的小礼物,像巨大的蛋筒冰淇淋,每个孩子都会抱着它第一次去幼儿园,兴奋地期待着打开彩袋的那一刻。

让叛逆宝宝快乐转型


导读:1岁以前,儿子果果一直温顺、乖巧。可一到3岁,他好像变了个人似的,特别叛逆、易怒,动辄大哭大闹.令人头疼不已。对于儿子的坏脾气,我最开始采取的办法跟大多数妈妈差不多:喝斥、体罚,甚至“关禁闭”。

随着年龄增长,宝宝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你对宝宝不会再如婴儿期那样呵护备至,关注度的下降会造成个别宝宝的适应不良。

1岁以前,儿子果果一直温顺、乖巧。可一到3岁,他好像变了个人似的,特别叛逆、易怒,动辄大哭大闹.令人头疼不已。对于儿子的坏脾气,我最开始采取的办法跟大多数妈妈差不多:喝斥、体罚,甚至“关禁闭”。可是果果的坏脾气竟越来越大。

我翻阅了很多育儿方面的书籍,了解到果果正处于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在此期间,他的自我意识开始慢慢形成,一方面急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愿,一方面尚没有足够的自制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专家建议,在此期间别一味压制宝宝,要试着从宝宝的角度来看问题,耐心帮助他平稳渡过这一时期。这样每个“叛逆宝宝”都会变成“快乐宝宝”,而“烦恼爸妈”自然也就成了“开心爸妈”!

成人关注不够

随着年龄增长,宝宝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你对宝宝不会再如婴儿期那样呵护备至,关注度的下降会造成个别宝宝的适应不良。宝宝发现使用正常的语言和行为不能引起你的注意,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和情感需求,而用婴儿的语言和行为反而容易引起你的注意。如:“妈妈,我要吃饭饭。”妈妈可能觉得很可爱,会像对待小宝宝一样爱抚他,显然,这是宝宝吸引你注意的常见方法,而且确实很有效果。

理解宝宝的感受

我不再把自己放在宝宝的对立面,而是学着站在宝宝的立场用心去体会他的感受。

一天我们带果果去游乐场玩,按计划玩两个小时,可到了要走的时候果果无论如何也不肯离开。他爸一拉他的手他就往地上蹲,还一边大哭一边挣扎。当着那么多人,我觉得特别尴尬。要在过去我早就“动武”了,可那天我竭力让自己冷静,弯腰抱住果果,柔声说:“游乐场这么好玩,我们果果难得来一次.当然不舍得离开,是不是?”大概是没想到我会帮着他说话,果果一愣,哭声小了下来。我抚摸着果果的小脑袋,又说:“可是你看天快黑了,爸爸妈妈也很累了,下次我们再来,好不好?”果果想了想,居然真的从地上站起来,抽抽嗒嗒地跟着我们走了。

找出抗拒的心理原因

理解不等于不立规矩,不过在给宝宝立规矩的时候,对于那些他始终很抗拒的规定,我不再不由分说地“强制执行”,而是找出宝宝产生抗拒心理的原因,再想办法解决。

果果从前习惯开灯睡觉,人们都说儿童在灯光下入睡容易导致近视,我就要求果果关灯睡觉,谁知他很不适应,时不时地为此哭闹。经过观察我发现,果果一般都是在白天受了惊吓或看了电视里的恐怖镜头后,晚上才要求开灯睡觉。想想宝宝在受了刺激的情况下一个人睡在黑暗的房间里确实害怕,我就在果果的卧室里装了一盏小夜灯,允许他偶尔开着小夜灯睡觉。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宝宝的情绪也比较平稳。

给情绪找个宣泄口

教育专家认为,很多时候,宝宝有意做出一些大人不允许的事情,是为了宣泄不良情绪或不安感。鉴于此,果果再发脾气的时候我不再责骂或体罚他。

我在书房的一角铺上彩色线毯,放上五颜六色的靠枕,又摆了几种儿子最喜欢的玩具和图书。只要他闹情绪了,我就让他到那个角落一个人静静地待一会儿。实践证明,这个方法行之有效,果果每次从书房出来,情绪都会恢复平静。

寻找宝宝的良好表现

表扬能间接地让宝宝明白是非,所以我更留心果果的一些良好表现,及时地提出表扬。

有次去奶奶家,果果从来不睡午觉,奶奶一逼,他的牛脾气上来了,“哗啦”一声就把桌上的一桶积木扫到了地上。恰在这时,果果的小表妹妞妞来了,果果对妞妞关爱有加,又是拿吃的又是倒饮料,我便趁机表扬果果“懂事”。如此一来,果果反而不好意思了,不但把地上的积木收拾干;争了,还主动跑去向奶奶认了错。

给宝宝一定的自主权

既然宝宝处于逆反期,有些事我就不再做硬性规定,而是有条件地让果果享受民主权利。

针对果果挑食的毛病,我特意拟定了好几套荤素搭配的食谱,先请果果“拍板”,再做给他吃;带果果出去游玩时,他想穿那双不透气的新鞋,我就给他讲道理,再拿出几双舒适透气的鞋让他挑选。这样,我的目的达到了,果呆也觉得自己的意愿得到了尊重,皆大欢喜。

不处处约束

宝宝就是宝宝,不能用你的标准来处处约束他,对他的行为最好“有所管有所不管”。

果果每次有了得意的画作,都会开心地贴在墙上,弄得墙上花花绿绿的。他爸说难看,不准他贴。我认为这是宝宝的骄傲与心血,就劝老公让儿子尽情地贴。再比如,过去带儿子去饭店吃饭时,我总是要求他坐在那儿规规矩矩的,现在只要不影响别人,我会允许他在餐桌周围尽情活动,以满足他好动的天性。我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少了,他的“牛脾气”自然也就师出无名了。

如何让宝宝敢做敢当?


导读:孩子做了错事,由家长替孩子认错、向别人道歉,其用心是出于疼爱孩子。然而,这种“疼爱”不是真正的疼爱,它在客观上是在袒护孩子的过错,孩子既不能从中获得应有的教训,也不能树立起对自己言行的责任感。从而也不可能谨慎自己的言行,很可能还会重犯过去的错误。

孩子做了对人没礼貌或损害别人利益的事,要不要孩子向别人赔礼道歉?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懂什么,非要道歉不可的话,由家长替孩子道歉就行了。这种处理方式是错误的——

日本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学者高桥敷先生,在他《丑陋的日本人》一书中,曾详细记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高桥敷先生在秘鲁一所大学任客座教授,曾与一对来自美国的教授夫妇比邻而居。有一天,这对夫妇的小儿子不小心将足球踢到了高桥先生的家门上,一块花色玻璃被打碎了。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高桥先生和他的夫人按照东方人的思维习惯,估计那对美国夫妇会很快登门赔礼道歉。然而,他们想错了。

那对美国教授在儿子闯祸之后,根本就没有出现。

第二天一大早,是那个孩子自己,在出租车司机的帮助下,送来了—块玻璃。小家伙彬彬有礼地说:“叔叔,对不起。昨天我不留神打碎了您家的玻璃,因为商店已经关门了,所以没能及时赔偿。今天商店一开门,我就去买了这块玻璃。请您收下它,也希望您能原谅我的过失。这种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请您相信我。”

理所当然地,高桥夫妇不仅原谅,而且喜欢上了这个通情达理的孩子,他们款待孩子吃了早饭,还送他一袋日本糖果。

事情本来可以划上“句号”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当孩子拿着那袋糖果回家之后,那对美国教授却出面了。他们将那袋还没有开封的糖果还给了高桥夫妇,并且解释了不能接受的理由:一个孩子在闯了祸的时候,不应该得到奖励。

在他们看来,这个小“男子汉”应当学会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担起他能负的责任了,这孩子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为了赔偿这块玻璃,他几乎花掉了自己存折上所有的零花钱。但是,他决不会因此得到家长一分钱的“财政补贴”,如果钱不够的话,父母可以考虑借钱给他,但他必须有自己的还款计划。比如,早晨为附近的邻居送牛奶、取报纸,周末为别人修剪草坪,节约自己每周的零花钱,等等。之所以这样做,是让他为自己的过失付出代价。只有付出这种代价之后,他才能接受这个宝贵的人生教训。

孩子做了错事,由家长替孩子认错、向别人道歉,其用心是出于疼爱孩子。然而,这种“疼爱”不是真正的疼爱,它在客观上是在袒护孩子的过错,孩子既不能从中获得应有的教训,也不能树立起对自己言行的责任感。从而也不可能谨慎自己的言行,很可能还会重犯过去的错误。

孩子小时候,一般还不会做出太“出格”的事,但由于家长总是出面认错,代孩子“受过”,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有家长给他“兜着”,很容易放任自己的言行,逐步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到那时候,家长可就后悔莫及了。

中国有句古话:“好汉做事好汉当。”孩子做了损害别人利益的事,让他自己向人家道歉,赔偿损失,这不仅是为了取得别人的原谅,更重要的是使他从小就对自己的言行切实负起责任来,这对增强孩子的自律精神、谨慎言行,以便将来独立地全面承担人生的责任和义务,顺利地进入社会生活,是非常有好处的。

幼师资料《如何让宝宝快乐穿衣详解》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宝宝入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宝宝睡眠详解 导读: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胎儿是没有白天与夜晚的区别,因为子宫内都是昏暗暗的。但是出生后马上就面临了昼夜的问题,人类在千万年演化的过程中造就了夜伏昼出的工作习性,白天活动,夜晚休息,所以父母皆希望宝宝...
    2021-11-26 阅读全文
  • 详解宝宝体态语言 导读:通常,宝宝有着丰富的体态语言,它们能包含许多的信息,了解了孩子的体态语言,将有助于家长对孩子的照料。 妈咪们尤其是新妈咪常常因为搞不清宝宝究竟有些什么需求而在小婴儿面前显得惊慌失措或者束手无策。...
    2021-09-25 阅读全文
  • 如何让孩子快乐入园? “我要妈妈,呜呜呜……”刚上幼儿园时,很多宝宝经常闹着“要妈妈”,搞得老师和家长都非常焦虑,不知该如何是好。有些家长见不得孩子哭,别扭着走不掉;有些家长扭不过孩子,干脆就此不送孩子去幼儿园了。对此,专...
    2021-04-19 阅读全文
  • 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英语 在国际交流日益紧密的时代,英语已经成为孩子未来发展的必备工具。因此,不少家长从孩子幼儿阶段就非常关注他们的英语启蒙教育,希望他们能够早接触早运用,为将来的正式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英语作为孩子的第二...
    2021-06-09 阅读全文
  • 让叛逆宝宝快乐转型 导读:1岁以前,儿子果果一直温顺、乖巧。可一到3岁,他好像变了个人似的,特别叛逆、易怒,动辄大哭大闹.令人头疼不已。对于儿子的坏脾气,我最开始采取的办法跟大多数妈妈差不多:喝斥、体罚,甚至“关禁闭”。...
    2021-08-16 阅读全文

导读: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胎儿是没有白天与夜晚的区别,因为子宫内都是昏暗暗的。但是出生后马上就面临了昼夜的问题,人类在千万年演化的过程中造就了夜伏昼出的工作习性,白天活动,夜晚休息,所以父母皆希望宝宝...

2021-11-26 阅读全文

导读:通常,宝宝有着丰富的体态语言,它们能包含许多的信息,了解了孩子的体态语言,将有助于家长对孩子的照料。 妈咪们尤其是新妈咪常常因为搞不清宝宝究竟有些什么需求而在小婴儿面前显得惊慌失措或者束手无策。...

2021-09-25 阅读全文

“我要妈妈,呜呜呜……”刚上幼儿园时,很多宝宝经常闹着“要妈妈”,搞得老师和家长都非常焦虑,不知该如何是好。有些家长见不得孩子哭,别扭着走不掉;有些家长扭不过孩子,干脆就此不送孩子去幼儿园了。对此,专...

2021-04-19 阅读全文

在国际交流日益紧密的时代,英语已经成为孩子未来发展的必备工具。因此,不少家长从孩子幼儿阶段就非常关注他们的英语启蒙教育,希望他们能够早接触早运用,为将来的正式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英语作为孩子的第二...

2021-06-09 阅读全文

导读:1岁以前,儿子果果一直温顺、乖巧。可一到3岁,他好像变了个人似的,特别叛逆、易怒,动辄大哭大闹.令人头疼不已。对于儿子的坏脾气,我最开始采取的办法跟大多数妈妈差不多:喝斥、体罚,甚至“关禁闭”。...

2021-08-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