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心理营养没有被满足的孩子(0到7岁指南)

发布时间:2021-11-20

幼儿故事7岁。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心理营养没有被满足的孩子(0到7岁指南)》,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心灵和身体一样,需要营养,而孩子幼小时,我们总是关注他的身体,吃得够不够多,长得够不够壮,却较少关注他们心理需要哪些营养,这篇文章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给出了很好的建议,比如婴儿需要无条件的接纳,两岁需要安全感,4到5岁最需要肯定,6到7岁最需要榜样,总结得非常到位。

跟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年龄不同的阶段,他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他没有得到心理营养的满足会怎么办呢,那么他这一生,大概会要寻寻觅觅,直到他能够寻满那个缺失的心理营养为止。

从0岁一直到4岁,一个孩子需要什么。那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16岁了还需要听吗?那如果这个孩子在0-6岁时他这个部分没有被填满的话,他一生寻寻觅觅的时候,他会出现很多状况和问题。

我只会哭,但要你无条件接纳我

0-3个月,孩子出生,他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做:无条件地接纳。刚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需要他的父母亲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孩子他什么都知道,只不过他不会讲话,他有很多需要,但他只会用哭来表达。需要他的父母亲能够无条件地接纳他。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来我到底好不好看,你不知道我乖不乖。但是,你没有条件地来爱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第二个营养:不是永远,但至少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NO.1 in life。孩子要意识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体很不好,可是我很饿,我不舒服,我生病,你都能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来满足我。那么我会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对于母亲而言,来作这些,不难。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东西。有了本体胺的分泌,母亲会为愿意为孩子提供一切。从身理上,提供乳汁,从心理上,无条件地爱孩子。在妈妈的眼里,孩子是最美的,最完美的。并且不管孩子有什么需要,都会满足.妈妈心里最大的满足也是这个孩子。没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可是如果,3个月内,这个妈妈由于某种原因情绪受到转变,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那么父亲就要承担起来。看护孩子,照顾孩子,保护妻子。如果孩子在3个月内,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母经常吵架打架,两个人的精力都消耗在争吵里了,没办法照顾孩子。那孩子会去在成长过程中,另外找一个人替代。也就是另外一个重要他人。

从这个人身上希望得到没有条件的接纳。希望成为这个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那么这个孩子一生中都会这样去做,直到他找到那个重要他人为止。到了小学,他会去找小学的老师,到中学,他会去找爱人,会很早谈恋爱。他会希望有人能那样对他,能把他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找不到,他就会带着这个期待长大,带着这个期待结婚。

等到结婚,他也会一天到晚一直询问,到底在你生命中我排第几?讲了又讲,问了又问。我是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我很任性如果我很坏很糟糕,你还会那样爱我那样对我吗?他会一直不断地去寻找一个答案,这会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碰到很多问题。成为他的缺失。不能够做一些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有那么多困扰。他不能够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自然地他的身体就会去寻找,去找那个重要的他人。

我要安全感,要爸爸妈妈关系是稳定的

从4个月开始,孩子进入另外一个阶段。就是孩子想要分离。想办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他本来跟妈妈是相连在一起的,刚出生,经历的是身理上的分离,从母体的分离。从四个月起,他开始走他那条在心理上与母亲或者父亲剪断脐带的另一个过程。

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做好的话,这个孩子永远不知道如何独立。那这个时候,他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这是从4个月一直到3岁一直会做的事情。什么是安全感,就是他的爸爸和妈妈的关系是稳定的。这里面,如果母亲是稳定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根本不用担心,很自然而然地,孩子就会走过这个分离期,很有安全感。

从妈妈这里得到安全感的话,孩子就会分离一点,更有安全感的话,再分离一点。3岁以下的孩子是不知道什么是"我"的,也不知道"我"是谁。也就没有我的经历。这也就是绝大多数孩子,是不会有3岁前的记忆的原因。

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会分离,这是孩子心理上的一个自然的过程,只要我们提供了他心理营养,心理健康,他会一直不断地试验,然后他会一直不断地离开,回来,离开,回来。。。从整个的4个月一直到3岁,一直会做这样一件事情。如果没有这个经过的话,这个孩子与他的妈妈会一直处于共生期。他以为他和妈妈是一个人。以为他和妈妈和爸爸是一体的。

可怕的两岁该怎办?

而这个时候就进入到我们养孩子的一个头痛的时期:可怕的两岁。为什么可怕呢,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正是又想要独立,他又与母亲是一体的。这个时候,他们对母亲的要求是非常大的,看到妈妈什么时候围绕你你都要反应,然后你真要去帮助他,他又不同意。这个时候,他最常讲的,就是两个字:不要。如果你一定要帮他,他会反对你。这些,都是因为这个孩子正在挣扎着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那么,很多小孩子在这个时候有很多缺失的,怎么知道会有这个缺失呢。一个你会看到很多小孩子,到了4岁,5岁,6岁,7岁或者10几岁的时候,孩子还会拉住你的衣角,自然而然,到了要上学的时候,他会抱着家里的柱子不肯出门。因为他不能分离。这些都是因为他在这个阶段,心里营养不够,也就是他的安全感不够,安全感不够他就没有办法分离。

他也就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以情相系的人。以情相系就是用感情与别人联系。如果他没有,他整个人就会充满恐惧和害怕在里面。而这时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要很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你们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物质,孩子那么小,他不需要那么多物质,而是父母亲相互间良好的关系。父母关系好,他自然很开心,因为孩子的世界就是他的父母。如果父母常吵架,常相互指责,孩子就会害怕,而他不会表达他的害怕时他就会用很多古怪的行为来处理。

所以当看到我们的孩子行为古怪时,那表示孩子他不知道如何处理他自己的情绪。夫妻关系在孩子成长的头几年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母亲不能太过焦虑。太焦虑的妈妈,对孩子很难放手。

我们常喜欢为孩子做我们认为最好的事情,我们常常会让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而实际上,这个时候最好的就是,我们坐在一边,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然后来试验他的成长。。等到他跑回来,要妈妈抱抱的时候,抱起来,抱了一下,你会发现,他有安全感了,他又要下来,那你就放他下来。最不好的就是,今天我们心情很好时,就把孩子抱起来,玩,等到很忙的时候,孩子一来就跟他说,不成不成,你去找XXX。这样很不好,孩子会乱。

最好的情形是,不辛苦的。爸爸妈妈不用那么辛苦,孩子也不用辛苦。所以,父母亲,只要坐在那边,能让孩子看到你的脸,就成了。等到他跑过来,让你抱你再抱,他不要抱,就让他去玩,你也别打扰他。他邀请你玩就陪他一起玩。只要这样顺其自然地做,孩子就能很好地走过这个时期。真正从身理上心理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妈妈最大的功能是给孩子安全感

所以我们认为,妈妈最好的功能,就是给孩子安全感。你怎么样给孩子安全感呢?你的情绪的稳定,你的孩子自然就会有安全感。甚至在安全感的建立上,妈妈的功能要大于爸爸的。因为孩子的分离主要是跟妈妈的分离。但是没有安全感的妈妈会常处于焦虑,害怕孩子长大,害怕这害怕那,还会情绪失控。不能让孩子心安。

妈妈没有安全感,那么孩子就没有安全感。所以妈妈要保持心平气和。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妈妈是愿意学习,让自己情绪稳定,孩子就会有安全感。跟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最重要的,就是坐在一边,但是你知道他什么时候需要的是什么,当他跑过来有需要,就要满足他,满足了,他自然就会走开。妈妈还要去自我反省,如果妈妈自己有情绪的话,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面对孩子。不能把你的情绪给到孩子。

孩子为什么老是会来烦你呢,那是因为他需要的时候,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才会一直想要!其实他不需要很多的,不能说,我喜欢的时候就给她吃这个吃那个乱吃一团,我不高兴的时候,就把他推开到一边去。他要的其实不多,只是想在要你抱的时候,你能抱一抱他!这样的话,孩子逐渐与妈妈进行分离,与父亲分离,一直到完全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而这个时候他就有了一个"我"。

4-5岁孩子最需要的是"肯定"

当他有这个"我"时,那么到了4岁-5岁的时候,他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zan美,认同。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母亲。父亲对孩子的zan美,肯定,认同,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女儿,它的份量是特别重的,如果父亲愿意这么认真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那这句话,孩子会记得一生,并且开心一辈子。

如果爸爸在这个部分愿意去欣赏孩子并且用语言和行动表达表现出来,孩子就会充满自信,真正的自信来源于他自己内心的。他知道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因为他会认为,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很好,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很可爱。那么他长大以后,一定是充满了自信。这个孩子会有这样一种自我的信心后,他就会有一个新的我,并且会明白,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然后能够有信心去面对他的人生。去面对他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难题。要请爸爸这样来做。愿意去肯定孩子,去向孩子表达:我很喜欢你,你很bang!在信任级上,父亲的肯定,要比妈妈的肯定比重更大。

父亲与妈妈不同的是,爸爸如果肯定的话,对一个女孩子,她会觉得她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子,做为一个女性她是很好的。对一个男孩子,他会觉得作为一个儿子的男性的部分自己是个很好的男孩儿。在性别的认同上,父亲的作用更大。社会上之所以出现很多男同性恋,很多都是与父亲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导致的结果。让父亲肯定他,zan美他,孩子就会顺利走过这段时期。

6-7岁的孩子需要学习的模范

6-7岁的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模范。这个时期,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这个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当我碰到问题时,我怎么办?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办?我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告诉他如何管理他的情绪,如何处理他的生活中的问题,他需要学习,而这份学习来源于一个模范。

如果孩子能够有这些的话:第一他需要人没有条件地接纳他,让他认为他是最重要的。接下来他需要安全感,使到他能够独立,然后需要肯定赞美认同,到了七岁前是学习认知模范。这个,是心理营养最重要的。当然他再长大,他能够选择,需要更加多的生活上的一些能力。但是在心理上,他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到七岁之前。

如果这个孩子给足了他七岁之前的心理营养,他自然就会有生命力去学习,学习新的东西。如果没有,有缺失,他就不能够有成人目标。他就会一直处于寻找的状态。让人家去肯定他,让人家去称赞他。他不能在他那个年龄发挥一个人的很好的生命力。

这个心理营养,能早开始最好。如果没有,也不存在晚不晚的问题,什么时候你意识到你发现了,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发现苗头,就从现在开始做。如果存在缺失的话,先要处理的,一定是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妈妈爸爸与孩子的关系。然后给他肯定,告诉他,他很重要。愿意听他说话,出现需求的时候,要满足他。

孩子一开始的心理营养必须由那个重要他人给的。这个重要他人,第一是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者阿姨。但是,后面两种,可不可以做到,也要看孩子的性格来决定。至于为什么一个孩子会选爸爸妈妈为第一位的重要他人,没有理由,就象人们找对象谈恋爱一样。而如果父母不当这个重要他人。而孩子又不选其他的话,这个孩子就一定会有心理缺失。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满足0~3岁孩子的学习方式


~透过让孩子参与并告诉他你正在做的事情,教孩子说一遍,可以很快地累积孩子的词汇,也可以刺激孩子的感官发展,连带认识自我与这个世界的关联。

让孩子因为好玩而学,而不是逼他学

我的孩子从一、两岁时就爱玩玩具钢琴,听过的旋律一次就能背、能唱。我们在他两岁时就玩边弹琴,边唱歌的游戏,后来买了一台电子琴给他,但从不逼他去弹,直到他三岁时说“他想学钢琴”。他现在七岁了,学琴的功课越来越重,我们也从不逼他,只告诉他“学音乐是为了好玩,如果你觉得不好玩就不用学”。他的练琴压力得到了纾解,每当他觉得弹琴倦怠时,就回头去找找那个好玩的感觉!现在他的弟弟也三岁了,常常跟哥哥抢电子琴,也吵着要妈妈带他去学琴,他们都热爱音乐原因无它,就是“好玩”。

~孩子有想得到快乐的心理需求,所以,要让孩子喜欢上任何事,都要先从游戏着手。

让孩子得到身心全方面的发展

孩子三岁前,在生理方面,从趴在床上到撑起自己、抬头挺胸;从走得摇摇晃晃到步伐稳健,每个阶段,父。母都要鼓励孩子多尝试,不要为了怕脏、怕孩子不行、怕麻烦或对孩子保护过多,就剥夺了孩子自己练习、并在多次失败后终于获得成功的成就感。

我的两个孩子从一、两个月开始,就跟着我们到处旅行、到处玩,还在爬的阶段就把他放在地上,让他去感觉草地、沙地、海边、山上不同的景物,告诉他这里是哪里?孩子用爬的爬上溜滑梯,并自己滑下来,过程中我们都不断地鼓励他,他也充分享受独立活动的能力。

当孩子自己能拿餐具时才一岁多,我就让他自己用餐,虽然留下满地的杯盘狼藉,但他觉得自己很棒,“吃饭”这件事在我的鼓励下成了孩子的强项,自一岁多后他们就不再需要我喂了!

~随时让孩子尝试他能力所及的事,就算他失败,但他仍然在学习,过程中要鼓励他、赞美他的表现,这是孩子培养自信以及日后是否勇于尝试新事物的重要关键。孩子在三岁前身心获得全方面的发展,日后对他阅读能力及理解力有极关键的影响!

家长要满足孩子的7种心理需要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以下由教育心理学家列出的7项心理需要,希望对爸爸妈妈有所帮助。

第一,孩子需要学习语言,这是语言教育。

婴孩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就是语言。生下不久,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对他说话,其实就是教他语言。学习母语,对一般孩子来说,都不成问题。

正常的孩子,不到6周岁,都能运用母语应付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状况。除了母语,孩子还应学一门外语,首选自然是国际语言——英语。精通英语可以扩大一个人的视野,提高一个人成就的上限。

学习英语显然也和学习母语一样重要和迫切!为什么说迫切呢?因为语言是一种很奇怪的能力,愈早学习,学习的效果愈好。晚学,不只是辛苦,而且很难学好。还有,对幼年孩子来说,同时学习多种语言,不会互相干扰。对孩子来说,每一种语言都是外来语。另外,孩子学习语言,对他来说,是游戏,不是功课。

第二,孩子需要认识生活环境,这是知识教育。

孩子所有能接触到的人、物和现象,他都好奇。最早,孩子对环境做到能区别就够:这个人是妈妈,这个人是爸爸,那个人是叔叔,那个人是阿姨;这是桌面,这是椅子,那是床;这是汽车、这是火车、那是飞机、那是船孩子逐渐长大,对环境的认识增多了:妈妈陪我的时间最长,爸爸只有晚上出现;叔叔和阿姨很多,但并不常见到。孩子的好奇心扩大得很快,有些孩子还未认识家、学校和他的国家,他就要认识地球和宇宙了;孩子还会好奇过去和未来;好奇森林里的鳄鱼和蟒蛇,也好奇要靠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细菌和原子。

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已经感觉到环境可以加以利用;哭了,大人会著急,因此知道哭可以给他带来方便;火是烫的,最好远远躲开,但是控制在火炉里,可以炒菜、烧开水;坐著汽车可以到公园,那你就不必走路这是孩子最初对环境的利用观念。孩子认识环境越多,他就越想控制和利用。这就是科学发明的起源。孩子对环境的观察和认识,片面而且肤浅,深入的认识就非靠读书不可了。孩子对他生活的环境认识越多,他越有自信。帮助孩子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和认识生活环境,鼓励他阅读,孩子将会自信地进入成人世界。

第三,孩子需要发展想象世界,这是创意教育。

孩子整天玩玩具,他不觉得寂寞,为什么?因为他觉得玩具是没有生命的,他认为玩具是他的朋友,它和他一样,会饿、会渴、会哭、会笑。孩子读童话故事,或者听大人讲故事,他很快融入情节中,故事里的人就他自己,或者是他的好朋友。童话故事对孩子来说,不是幻想,是真实的故事。幻想是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幻想不是逃避现实。孩子从幻想游戏中,学习语言,认识环境,学习做人做事。幻想对孩子的长大有重要的意义。

孩子的幻想就是人类的梦想。幻想是创作和发明的开始。反应迟钝的孩子幻想世界很窄。孩子的幻想,需要父母的刺激和鼓励。为什么有些大人会被觉得单调、乏味?很简单,他的童年的幻想世界太窄--他因为少听少读童话故事,而狭窄了他的想象世界,长大成人后,自然显得较少创意,让人感到他单调而乏味。显而易见的,多读童话故事,可丰富孩子的幻想世界,增强孩子的能力。

第四,孩子需要学习做做事,这是品格教育。

怎样和自己相处,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和环境相处,这是做人。事情要怎样进行,才容易达到目标,这是做事。懂得做人做事,他愉快,别人也愉快;相反的,不会做人做事的,他难过,别人也难过。和自己相处困难吗?当然,许多大人到老都不懂得怎样和自己相处;不但讨厌他,自己也不喜欢自己。不喜欢自己的人,表示他不能和自己相处。和别人相处得好也不容易。动作、说话少考虑别人,多考虑自己的,在大人世界里处处可见。这种人也许不讨厌自己,但是别人肯定讨厌他。和环境相处得好更不容易。因为环境有所抱怨的话,不会马上反应,不会马上给你脸色。

当你发现环境不高兴的时候,你差不多没有时间后悔了。随便丢垃圾袋,随便砍掉一棵树,不节省用水,不节省用电,不节省用纸……都是和环境作对的行为。人和人在一起,游戏或者工作,都不免有冲突。什么时候坚持己见,什么时候让步,怎样让步,让多少,这是很难的决定。做一件事情,如果纯粹只是一个人的,不妨埋头苦干。不理别人。但是一牵涉到别人,你就要考虑别人怎么想、怎么讲。这些都是做人做事困难的地方。做人做事的问题,随著年龄的增加,会越来越困扰著孩子。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教导孩子学习做人做事

第五,孩子需要认识人生,这是生涯教育。孩子要长大,最后要成为能独立生活的大人,因此,在童年的时候,多认识不同的人生,就不是哲学上的考虑,而是实际上的需要。“我长大要做什么?”这一个问题并不困扰著孩子,孩子认识人生,是从看电视卡通和电视连续剧,讲故事和连环漫画开始。故事中的主角(英雄或者美丽的公主)就是孩子最早认同并想模仿的对象,而主角的冒险经历和神奇遭遇,就是孩子最早想要体验的生活。

孩子上了学校,课本上的大人物,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将军、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政治家是他们另一个并想模仿的对象。当孩子向往的目标锁定于有限的几种之后,对他自己,挫折将多于鼓励。显然,父母有责任告诉孩子:人生之路百条千条,条条道路认真走下去,路上都有许多动人、感人之处;所谓“行行出状元”就是这种意思。尊重别人的选择,努力于自己的方向。只有人生认识广泛的人才有这样胸襟。

第六,孩子需要培养智慧,这是思想教育。

有人累积了许多经验,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教训;有人读了许多书,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心得,有人获得各方的消息,但是他不能分析和判断;有人现象呈现在他面前,但是他不能看出意义,这种人,我们便说他缺乏智慧。什么是智慧?智慧,简单说,就是创造新东西,创造新观点的能力。他不但比别人能更快从现象中、消息中、知识中、经验中读出不同的意义,而且能从中发展出新的技术、新的发明、新的作品、新的观念。创意是智慧的表达。许多人认为智慧是天赋。

不错,有一些人的确比另一些人有创意而被认为有智慧。但是,智慧大部分还是靠后天训练来的。和语言的能力一样,训练孩子的智慧,不但要从早,而且要从小:指导孩子怎样观察事物;和别人有不同的发现、看法和做法的时候,鼓励他表达出来,做出来;更进一步训练他非难别人的和自己的观点,推翻别人的和自己的做法,然后引导他试著发展新的看法和新的做法。训练孩子的智慧,当然由小而大,由易而难:孩子小小的发现小小的发明,小小的心得,都加以鼓励。成就获得肯定是孩子继续努力的原动力。

第七,孩子需要培养幽默感,这是气质教育。

滑稽常常被看做是幽默。会说调皮话的人,会说笑话的人,善于讽刺的人,常常被看作是有幽默感的人。这些虽然和幽默感沾上边。但是还是不能正确地说明什么是幽默感。什么是幽默感呢?幽默感就是使心情恢复宁静的能力;幽默感对一个人的作用,很象弹簧对汽车和飞机的作用,汽车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驶,上下震动不会过于剧烈。飞机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安稳著陆,不致摔坏。幽默感不管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润滑剂。当你沮丧于或狂热于某些事情上的时候,幽默感将平抚你的情绪,而回到平日的宁静。

和有幽默感的人相处,富于智慧是你最直接的感觉,他的智慧放出来的,是清风,不是熏风,是清泉,不是是烈洒;他的智慧不叫你太悲伤、太悲观,也不叫你太兴奋、太乐观。幽默感是一个人最高尚的气质,是一个人人生最高的境界。这种气质怎样培养呢?和培养智慧一样,可以从训练得来。从小训练,从小事训练,从小处训练;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是训练的内容。幽默感是人生态度,所以必须从小训练,严肃紧张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也一样严肃紧张。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个人气质形成后是很难改变的。从小事训练,从小处训练,目的在于把幽默感变成孩子的生活习惯,并内化成孩子的气质。

0到1岁宝宝的游戏方案


美国婴幼儿大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期是0~3岁婴幼儿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的大脑迅速发展,形成今后智力、情感、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基础。

0~1岁是宝宝出生后,在生理、心理、社会意识等方面的觉醒期,从混沌走向开明,从无知到探索认知,如能及早得到外界的适当刺激和激励,将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多元智力,而这时期大脑的发育也是他们一生中尤显突飞猛进的一年。

2个月宝宝的游戏挠痒痒

方法:用一些不同质地的物品如羽毛或浸满温水的干净海绵,轻拂过宝宝的皮肤,看他的反应。

点评:触觉是宝宝探索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宝宝在接触各种质地物品时,家长也有机会练习辨认宝宝的身体语言,相互间的协调反应,有助于建立宝宝的安全感。

目的:触觉锻炼、身体认知和社交能力的开发。

6个月宝宝的游戏挖宝

方法:将宝宝喜爱的玩具的一部分藏在毯子下,然后边发问边引导宝宝将毯子翻开把它拿出来。

点评:通过“藏猫猫”游戏的强化和延伸,帮助宝宝理解暂时看不到与事物客观存在的概念。

目的:精细动作技能、物体客观存在和表象记忆。

10个月宝宝的游戏追光

方法:将电筒灯罩包上彩纸,使彩色光束移动照在地板上墙上或低矮的家具上,鼓励宝宝“抓”。

点评:无论宝宝爬或走着去“抓住光束”,都能促进宝宝的手眼协调,增强灵活性。

目的:追逐光线需要专心和身体的协调,锻炼平衡能力、手眼协调和大动作技能。

如何正确教育0-7岁的孩子


跟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年龄不同的阶段,他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他没有得到心理营养的满足会怎么办呢,那么他这一生,大概会要寻寻觅觅,直到他能够寻满那个缺失的心理营养为止。

从0岁一直到4岁,一个孩子需要什么。那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16岁了还需要听吗?那如果这个孩子在0-6岁时他这个部分没有被填满的话,他一生寻寻觅觅的时候,他会出现很多状况和问题。

我只会哭,但要你无条件接纳我

0-3个月,孩子出生,他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做:无条件地接纳。刚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需要他的父母亲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孩子他什么都知道,只不过他不会讲话,他有很多需要,但他只会用哭来表达。需要他的父母亲能够无条件地接纳他。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来我到底好不好看,你不知道我乖不乖。但是,你没有条件地来爱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

第二个营养:不是永远,但至少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NO.1inlife。孩子要意识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体很不好,可是我很饿,我不舒服,我生病,你都能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来满足我。那么我会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对于母亲而言,来作这些,不难。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东西。有了本体胺的分泌,母亲会为愿意为孩子提供一切。从身理上,提供乳汁,从心理上,无条件地爱孩子。在妈妈的眼里,孩子是最美的,最完美的。并且不管孩子有什么需要,都会满足.妈妈心里最大的满足也是这个孩子。没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可是如果,3个月内,这个妈妈由于某种原因情绪受到转变,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那么父亲就要承担起来。看护孩子,照顾孩子,保护妻子。如果孩子在3个月内,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母经常吵架打架,两个人的精力都消耗在争吵里了,没办法照顾孩子。那孩子会去在成长过程中,另外找一个人替代。也就是另外一个重要他人。

从这个人身上希望得到没有条件的接纳。希望成为这个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那么这个孩子一生中都会这样去做,直到他找到那个重要他人为止。到了小学,他会去找小学的老师,到中学,他会去找爱人,会很早谈恋爱。他会希望有人能那样对他,能把他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找不到,他就会带着这个期待长大,带着这个期待结婚。

等到结婚,他也会一天到晚一直询问,到底在你生命中我排第几?讲了又讲,问了又问。我是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我很任性如果我很坏很糟糕,你还会那样爱我那样对我吗?他会一直不断地去寻找一个答案,这会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碰到很多问题。成为他的缺失。不能够做一些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有那么多困扰。他不能够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自然地他的身体就会去寻找,去找那个重要的他人。

我要安全感,要爸爸妈妈关系是稳定的

从4个月开始,孩子进入另外一个阶段。就是孩子想要分离。想办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他本来跟妈妈是相连在一起的,刚出生,经历的是身理上的分离,从母体的分离。从四个月起,他开始走他那条在心理上与母亲或者父亲剪断脐带的另一个过程。

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做好的话,这个孩子永远不知道如何独立。那这个时候,他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这是从4个月一直到3岁一直会做的事情。什么是安全感,就是他的爸爸和妈妈的关系是稳定的。这里面,如果母亲是稳定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根本不用担心,很自然而然地,孩子就会走过这个分离期,很有安全感。

从妈妈这里得到安全感的话,孩子就会分离一点,更有安全感的话,再分离一点。3岁以下的孩子是不知道什么是“我”的,也不知道“我”是谁。也就没有我的经历。这也就是绝大多数孩子,是不会有3岁前的记忆的原因。

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会分离,这是孩子心理上的一个自然的过程,只要我们提供了他心理营养,心理健康,他会一直不断地试验,然后他会一直不断地离开,回来,离开,回来。。。从整个的4个月一直到3岁,一直会做这样一件事情。如果没有这个经过的话,这个孩子与他的妈妈会一直处于共生期。他以为他和妈妈是一个人。以为他和妈妈和爸爸是一体的。

可怕的两岁该怎办?

而这个时候就进入到我们养孩子的一个头痛的时期:可怕的两岁。为什么可怕呢,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正是又想要独立,他又与母亲是一体的。这个时候,他们对母亲的要求是非常大的,看到妈妈什么时候围绕你你都要反应,然后你真要去帮助他,他又不同意。这个时候,他最常讲的,就是两个字:不要。如果你一定要帮他,他会反对你。这些,都是因为这个孩子正在挣扎着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那么,很多小孩子在这个时候有很多缺失的,怎么知道会有这个缺失呢。一个你会看到很多小孩子,到了4岁,5岁,6岁,7岁或者10几岁的时候,孩子还会拉住你的衣角,自然而然,到了要上学的时候,他会抱着家里的柱子不肯出门。因为他不能分离。这些都是因为他在这个阶段,心里营养不够,也就是他的安全感不够,安全感不够他就没有办法分离。

他也就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以情相系的人。以情相系就是用感情与别人联系。如果他没有,他整个人就会充满恐惧和害怕在里面。而这时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要很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你们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物质,孩子那么小,他不需要那么多物质,而是父母亲相互间良好的关系。父母关系好,他自然很开心,因为孩子的世界就是他的父母。如果父母常吵架,常相互指责,孩子就会害怕,而他不会表达他的害怕时他就会用很多古怪的行为来处理。

所以当看到我们的孩子行为古怪时,那表示孩子他不知道如何处理他自己的情绪。夫妻关系在孩子成长的头几年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母亲不能太过焦虑。太焦虑的妈妈,对孩子很难放手。

我们常喜欢为孩子做我们认为最好的事情,我们常常会让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而实际上,这个时候最好的就是,我们坐在一边,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然后来试验他的成长。。等到他跑回来,要妈妈抱抱的时候,抱起来,抱了一下,你会发现,他有安全感了,他又要下来,那你就放他下来。最不好的就是,今天我们心情很好时,就把孩子抱起来,玩,等到很忙的时候,孩子一来就跟他说,不成不成,你去找XXX。这样很不好,孩子会乱。

最好的情形是,不辛苦的。爸爸妈妈不用那么辛苦,孩子也不用辛苦。所以,父母亲,只要坐在那边,能让孩子看到你的脸,就成了。等到他跑过来,让你抱你再抱,他不要抱,就让他去玩,你也别打扰他。他邀请你玩就陪他一起玩。只要这样顺其自然地做,孩子就能很好地走过这个时期。真正从身理上心理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妈妈最大的功能是给孩子安全感

所以我们认为,妈妈最好的功能,就是给孩子安全感。你怎么样给孩子安全感呢?你的情绪的稳定,你的孩子自然就会有安全感。甚至在安全感的建立上,妈妈的功能要大于爸爸的。因为孩子的分离主要是跟妈妈的分离。但是没有安全感的妈妈会常处于焦虑,害怕孩子长大,害怕这害怕那,还会情绪失控。不能让孩子心安。

妈妈没有安全感,那么孩子就没有安全感。所以妈妈要保持心平气和。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妈妈是愿意学习,让自己情绪稳定,孩子就会有安全感。跟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最重要的,就是坐在一边,但是你知道他什么时候需要的是什么,当他跑过来有需要,就要满足他,满足了,他自然就会走开。妈妈还要去自我反省,如果妈妈自己有情绪的话,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面对孩子。不能把你的情绪给到孩子。

孩子为什么老是会来烦你呢,那是因为他需要的时候,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才会一直想要!其实他不需要很多的,不能说,我喜欢的时候就给她吃这个吃那个乱吃一团,我不高兴的时候,就把他推开到一边去。他要的其实不多,只是想在要你抱的时候,你能抱一抱他!这样的话,孩子逐渐与妈妈进行分离,与父亲分离,一直到完全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而这个时候他就有了一个“我”。

4-5岁孩子最需要的是“肯定”

当他有这个“我”时,那么到了4岁-5岁的时候,他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认同。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母亲。父亲对孩子的赞美,肯定,认同,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女儿,它的份量是特别重的,如果父亲愿意这么认真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那这句话,孩子会记得一生,并且开心一辈子。

如果爸爸在这个部分愿意去欣赏孩子并且用语言和行动表达表现出来,孩子就会充满自信,真正的自信来源于他自己内心的。他知道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因为他会认为,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很好,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很可爱。那么他长大以后,一定是充满了自信。这个孩子会有这样一种自我的信心后,他就会有一个新的我,并且会明白,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然后能够有信心去面对他的人生。去面对他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难题。要请爸爸这样来做。愿意去肯定孩子,去向孩子表达:我很喜欢你,你很bang!在信任级上,父亲的肯定,要比妈妈的肯定比重更大。

父亲与妈妈不同的是,爸爸如果肯定的话,对一个女孩子,她会觉得她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子,做为一个女性她是很好的。对一个男孩子,他会觉得作为一个儿子的男性的部分自己是个很好的男孩儿。在性别的认同上,父亲的作用更大。社会上之所以出现很多男同性恋,很多都是与父亲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导致的结果。让父亲肯定他,zan美他,孩子就会顺利走过这段时期。

6-7岁的孩子需要学习的模范

6-7岁的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模范。这个时期,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这个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当我碰到问题时,我怎么办?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办?我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告诉他如何管理他的情绪,如何处理他的生活中的问题,他需要学习,而这份学习来源于一个模范。

如果孩子能够有这些的话:第一他需要人没有条件地接纳他,让他认为他是最重要的。接下来他需要安全感,使到他能够独立,然后需要肯定赞美认同,到了七岁前是学习认知模范。这个,是心理营养最重要的。当然他再长大,他能够选择,需要更加多的生活上的一些能力。但是在心理上,他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到七岁之前。

如果这个孩子给足了他七岁之前的心理营养,他自然就会有生命力去学习,学习新的东西。如果没有,有缺失,他就不能够有成人目标。他就会一直处于寻找的状态。让人家去肯定他,让人家去称赞他。他不能在他那个年龄发挥一个人的很好的生命力。

这个心理营养,能早开始最好。如果没有,也不存在晚不晚的问题,什么时候你意识到你发现了,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发现苗头,就从现在开始做。如果存在缺失的话,先要处理的,一定是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妈妈爸爸与孩子的关系。然后给他肯定,告诉他,他很重要。愿意听他说话,出现需求的时候,要满足他。

孩子一开始的心理营养必须由那个重要他人给的。这个重要他人,第一是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者阿姨。但是,后面两种,可不可以做到,也要看孩子的性格来决定。至于为什么一个孩子会选爸爸妈妈为第一位的重要他人,没有理由,就象人们找对象谈恋爱一样。而如果父母不当这个重要他人。而孩子又不选其他的话,这个孩子就一定会有心理缺失。

孩子也需要心理营养


“补钙、补脑……千万不能让孩子缺了营养”,当许多家庭将培育后代的注意力放在生理营养上时,心理营养的缺乏日渐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目前,我国有8%到10%的儿童有心理疾病,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17岁以下的儿童现有3000万人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这是儿童心理专家在日前召开的营养与健康论坛上介绍的。专家呼吁,在为孩子身体着想的时候,别忘了给他们补充心理营养。其实,儿童健康心理的养成是他生活环境一点点浇灌而成的。在婴幼儿时期,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往往超过任何人。如果对孩子行为的评价,并不取决于父母的一贯态度,而取决于父母的心情、父母的身体状况,甚至是取决于父母打麻将的输赢,那么,孩子便会感到这个世界完全无法预料,当然也就没有安全感。

父母的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也十分重要。如果父母不和,意见分歧,孩子便不能或很难形成评价事情好坏的统一标准。很多成年人的精神障碍都可以从父母教养原则的不一致那里找到解释。

专家指出,在生活中,有些家长只能承受孩子优异的学习成绩,而不能容忍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一些家长心目中,孩子学习是理所当然的,看到孩子的好成绩就眉开眼笑。孩子的学习一旦出现问题,接踵而至的往往是批评、训斥,甚至是辱骂,时间一久,就出现了孩子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怎样培养0到3岁宝宝注意力


0~3岁宝宝对事物的注意是不随意的、被动的、都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所引起的,缺乏目的性。概括起来有4个特点:

注意的目的性

0~3岁的宝宝还不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注意,很容易受到无关事物的干扰,致使原来的任务不能完成。

比方说,宝宝很可能一会玩这个玩具,一会又要另一个,将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注意的稳定性

0~3岁的宝宝持续注意的时间很短,很容易转移注意的对象。研究显示,宝宝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短:2岁宝宝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为7分钟,3岁为9分钟,4岁为12分钟,5岁为14分钟。

注意的细致性

3岁以下的宝宝只注意表面的、明显的事物轮廓,不注意事物较隐蔽的、细微的特征,还不太注意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比方说,让3岁的宝宝比较两个相似图形区别在哪,他们就不大能说出来。

注意的分配性

3岁以下的宝宝不可能同时注意很多的事物。如果妈妈指着大楼说:“宝宝,你看!”爸爸又几乎同时指着小鸟让宝宝看,那很可能宝宝什么也注意不到。

培养备案

不能过分苛求宝宝保持很长时间的注意力,父母可以在了解上述注意力特征的基础上,以平和的心态、科学的方法、慢慢地培养宝宝的注意力。

注意力培养4法

1、利用宝宝的好奇心

新颖、色彩丰富、富于运动变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父母可以选择有玩偶跳舞的音乐盒,如会跳的小青蛙、会敲鼓的小木偶等玩具让宝宝集中注意力观察、摆弄,以此训练他集中注意力。另外,还可以带宝宝到新的环境中去“看稀奇”,比如逛公园,让他看一些未曾见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带宝宝到动物园去看一些有趣的动物等等,利用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养注意力。

2、在游戏中训练专注力

宝宝在游戏活动中,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会增强。因此,父母可以和宝宝开展有趣的互动游戏,这样不仅能强化亲子关系,还能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游戏方法重点推荐

玩拼图、棋类宝宝对这类游戏有时能达到十分入迷的程度,玩起来,二三十分钟都不停止。

猜猜看让宝宝将规定的几样东西看上1~2分钟,然后撤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请宝宝想想是什么东西被撤掉。

3、明确活动目的,自觉集中注意力

注意目的性不强是宝宝注意力的特征之一。所以,如果我们让宝宝对活动的目的意义理解得深刻点,那宝宝在活动过程中就会注意力更集中,注意持续时间更长。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就可以训练宝宝带着目的去自觉地集中和转移注意力,如问宝宝“妈妈的衣服哪儿去了”、“桌上的玩具少了没有”等等。这样有目的地引导婴幼儿学会有意注意,可让他逐步养成围绕目标、自觉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4、别打断宝宝的行为

1岁多的宝宝,对见到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经常坐在几件玩具前,这儿摆摆,那儿放放,一坐就是很长时间。孩子全部身心都投入到那几件百玩不厌的玩具中,正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如果做父母的在这个时候去打断孩子的活动,不但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和烦躁,还会无意间破坏了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而当父母不得已打断了宝宝正在全神贯注的事情时,比如父母下班回家,宝宝放下玩具跑过来撒娇,父母要及时教会他如何去面对突发的外界干扰,指导他把刚才看过的书、玩过的玩具收起、放好。这样,宝宝的注意力才能得到延续。

小编教育提示:培养儿童专注力的方法有很多,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父母可根据自己孩子注意力发展的特点,因材施教,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不要把宝宝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看成是注意力不集中。希望父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宝宝的生活,为宝宝注意力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0-7岁孩子英语启蒙方式大汇总


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开始重视英语启蒙,而大家碰到的最大困惑大概就是

从多大开始合适?

我英语很差怎么办?

选什么书?如何启蒙?

今天跟大家一起梳理一下宝宝的英语启蒙路线

0-7岁孩子英语启蒙方式大汇总

一、什么时候进行英语启蒙合适?

简单来讲越早越好,最好不要超过7岁

1、分辨语言发音微妙差别的敏感期在一岁以前

华盛顿大学的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ProfPatriciaKuhl研究指出:每个婴儿刚生下来都可以分辨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发音,但这种能力在6-12个月的时候急剧下降。在一岁以前,如果孩子没有听过某种语言的发音,在一岁时他很可能就丧失了分辨这种语言发音中微妙差别的能力。

2、内化语法结构的敏感期在7岁以前

Rochester大学对一群中国和韩国的移民进行研究,发现这些移民人士对英语语法的敏感度与其受到的正式训练的多少、其努力程度、其生活在美国的年数等基本无关,而与其移民到美国的年龄有关。研究员们发现只有在7岁以前移民的那些人,其对英语语法的敏感度可以和本土人士相媲美。7岁以后移民到美国的人,其语法的敏感度随着其移民时间的推后而下降。

要不要进行中文翻译?

在还不熟悉故事情节的时候,可以在念小段英文之后,用中文简单解释一下。解释也不是逐句翻译,而是把大致内容告诉孩子,必要的地方可以翻回上页指着画来讲。

等到孩子已经对于这个故事很熟悉了,就可以不用再翻译,直接每次都念英文了。

对于小一点的宝宝,一句话都还不会说,这时候无论跟他讲什么语言,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所以就直接英文,不需要任何的翻译。

二、亲子阅读怎么读?

适当地给孩子放英语儿歌,对孩子学英语是有益处的,但想要光凭这个“磨出孩子的英语耳朵”是不靠谱的,最好的办法是有个真人每天和孩子互动。如果做不到,多妈有一个比较简单可行的方法供各位爸妈参考:点读笔

1、对着英文绘本玩亲子互动

亲子阅读(不光是英语亲子阅读)很重要的一个成份是“互动”。互动可以增强孩子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使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如果你可以上外网,可以搭配youtube一起看,在youtube上输入绘本书名,就可以找到很多好心人制作的影片或者是动画,很多英文绘本真的是太有趣了。

2、边读英文绘本边听音频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有声书,不仅声音表情丰富,情绪拿捏得宜,加上适当的背景配乐,会非常地吸引人想要听下去,同时,不同的有声书可以让孩子听到南腔北调、不同英语国家的口音,也对于练习英语听力非常有帮助。

3、配合点读笔

为什么推荐点读笔呢?因为点读虽然借助了电子产品发声,但仍是一种父母与婴儿的互动,而且是能产生“指示性”信息的一种有效互动。婴儿在点读过程中,很容易就能把语音和所指示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了。所以与播放英语儿歌做背景音乐相比,这种语音输入是更有效的。

0~2岁磨耳朵

1、播放音频

1、一定要选经典,经典的英文儿歌往往节奏欢快,制作精良,孩子能从中很好的体会到英语的韵律节奏。2、不能太多太杂,以重复为主3、播放的时间不能太长,20分钟之后就属于无效输入了。4、当做背景音乐,千万不要一句一句让孩子跟唱学习。5、坚持。

哪里有这些儿歌资源呢?不要着急,多妈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每个孩子的审美兴趣都不一样,所以选择一份最适合的。

2、有重复性的押韵绘本

1、韵律式的绘本:押韵,节奏感强

一岁左右的孩子一开始肯定是听不懂英文绘本的,要让他们有耐心听下去,选择压韵、节奏感强的绘本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如《FiveLittleMokeys》《WalkingThroughtheJungle》《TenintheBed》《BrownbearWhatdoyousee?》《猜猜我是谁》系列,多多每次听都笑得前俯后仰

2、翻翻书,洞洞书触摸书:多感官刺激

《DearZoo》《ChildsPlay儿歌洞洞书》

2~4岁大量输入

其实,我急于想跟大家分享动画片的优越性,两岁之前给多多听了很多英文儿歌,无感,一般听一会他就自己关掉。

到两岁两个月后,我觉得可以给他看视频了,从一开始的5分钟到现在的20分钟。看完视频,再听音频,然后一起阅读对应的绘本,自己用点读笔点读,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

你们可能很好奇,那输出呢?输出就是听音频的时候哪一句什么情节都清清楚楚,跟读无比顺利,不像一开始一个单词憋好久发不出音来。(很多家长很纠结到底给不给看电视,我们生活在电子时代,不可避免要接触各种电子产品,所以只要规定好时间没有必要非不让看)

1、视频

直接介绍一些优秀的动画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原版英文动画片,一定要原版的!

1、《粉红猪小妹》

2、《蓝色小考拉》

3、《朵拉》

4、《Kid'sABC》

如果父母的英文不大灵光,这个时候可以引用一个教材类的动画《KID'SABC》一共24集,每集都包括儿歌、舞蹈、故事、游戏等多元元素,都针对一个主题,例如颜色,那么里面的那些元素都是关于颜色的,非常整齐划一,对于家长也是一种启发和学习。

2、音频

1、动画片对应的音频,可以用软件转化成mp3

2、有声绘本

3、绘本推荐

亲子互动也好,有声绘本也好,点读笔也好,一定不能仅仅指望动画片来进行英语启蒙,动画片的好处是让孩子了解整个情节。

廖彩杏书单

吴敏兰书单

苏斯博士

《Goodnight,Moon》

《FromHeadtoToe》

《Papa,pleasegetthemoonforme》

《Duckonabike》

等到3岁以上可以引入分级读物,为孩子语言积累做奠基

适合这么大的分级很多,尤其是引进版,如《培生幼儿》《新东方泡泡》《幼儿英语分级》等等,而且引进版本的都有音频,非常适合英文基础不好的家长。

国外原版的分级就更多了,我强烈推荐《牛津阅读树》,故事性非常强,每一个小朋友都会非常喜欢,大家比较推崇的《海尼曼》也是不错的。

5~6岁深广度扩张期

这个时期的音频可以加大容量了,但是有的时候孩子主意大了,会变得拒绝啊,顺其自然好了,因为等到了小学阶段,还会有一段强迫式听音频产生习惯的自主时期。

尝试一下跟唱,翻唱,替换个别单词,加上动作等有意思的音频活动。

1、视频

视频这个时期可以多范围多角度的选择一些了。

推荐两个动画吧!

1.《Littlebear》

2.《thebigreddog》

2、自然拼读phonics

phonics如今火遍大江南北,他就像中文地拼音,单纯地上phonics技能课程是不可取的,前提是它需要有大量的阅读听力做依托,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配套的阅读练习做操练,而且关于phonics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

这里推荐几个phonics动画片

1.《Alphablocks字母积木》

2.《LeapFrog跳跳蛙系列》

3.《KidsABC》

三、书籍推荐

1、分级读物

这个时候就要看孩子的阅读基础了,还是遵循着三四岁时候的路线,可以加大量,有一些分级是配套着大量的练习的,对孩子也是一种促进和提高,为绘本的阅读,英文能力的发展都起着很大的帮助,如原版分级《RAZ》,就是一套非常完善的系统分级读物。

不管是绘本也好,分级也好,都要注意一个大的问题:那就是多学科性。

科普阅读:体验英语的B系列,国家地理儿童百科,神奇校车系列书籍等;

数学阅读:哈考特的Math系列,体验英语的C系列等;

英文启蒙不是单纯英文学习,是多元智能和全学科的综合开发。

2、桥梁书在孩子六岁左右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引入了。

如今桥梁书的引进速度非常快,都非常的经典,如兰登系列,小狐外传,斯凯瑞,贝贝熊,小猪兄妹,侦探内特

综合而谈,宝宝的阅读启蒙兴趣最重要,有了兴趣,要看坚持,坚持就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总之,孩子的英语启蒙不是那么难以攻克的难题,只要父母用心去做,坚持去做,就一定能够成功。

喜欢《心理营养没有被满足的孩子(0到7岁指南)》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故事7岁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满足0~3岁孩子的学习方式 ~透过让孩子参与并告诉他你正在做的事情,教孩子说一遍,可以很快地累积孩子的词汇,也可以刺激孩子的感官发展,连带认识自我与这个世界的关联。 让孩子因为好玩而学,而不是逼他学 我的孩子从一、两岁时就爱玩玩...
    2022-02-23 阅读全文
  • 家长要满足孩子的7种心理需要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以下由教育心理学家列...
    2021-11-16 阅读全文
  • 2到3岁孩子的心理解读 导读:有句俗话是:两三岁的孩子,连狗都嫌。是的,他们从那么乖的一个“小天使”,变成了一个“小魔头”。 有句俗话是:两三岁的孩子,连狗都嫌。是的,他们从那么乖的一个“小天使”,变成了一个“小魔头”,不听...
    2021-10-12 阅读全文
  • 0到1岁宝宝的游戏方案 美国婴幼儿大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期是0~3岁婴幼儿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的大脑迅速发展,形成今后智力、情感、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基础。 0~1岁是宝宝出生后,在生理、心理、...
    2021-11-02 阅读全文
  • 如何正确教育0-7岁的孩子 跟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年龄不同的阶段,他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他没有得到心理营养的满足会怎么办呢,那么他这一生,大概会要寻寻觅觅,直到他能够寻满那个缺失的心理营养为止。 从0岁一直到4岁,一个孩子需...
    2021-03-22 阅读全文

~透过让孩子参与并告诉他你正在做的事情,教孩子说一遍,可以很快地累积孩子的词汇,也可以刺激孩子的感官发展,连带认识自我与这个世界的关联。 让孩子因为好玩而学,而不是逼他学 我的孩子从一、两岁时就爱玩玩...

2022-02-23 阅读全文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以下由教育心理学家列...

2021-11-16 阅读全文

导读:有句俗话是:两三岁的孩子,连狗都嫌。是的,他们从那么乖的一个“小天使”,变成了一个“小魔头”。 有句俗话是:两三岁的孩子,连狗都嫌。是的,他们从那么乖的一个“小天使”,变成了一个“小魔头”,不听...

2021-10-12 阅读全文

美国婴幼儿大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期是0~3岁婴幼儿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的大脑迅速发展,形成今后智力、情感、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基础。 0~1岁是宝宝出生后,在生理、心理、...

2021-11-02 阅读全文

跟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年龄不同的阶段,他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他没有得到心理营养的满足会怎么办呢,那么他这一生,大概会要寻寻觅觅,直到他能够寻满那个缺失的心理营养为止。 从0岁一直到4岁,一个孩子需...

2021-03-2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