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小学数学《乘法》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11-18

小学乘法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有趣的课程,那么如何让小朋友学习数学乘法课程呢?学习了加减法后乘法是学生对数学的一个初步认识中,既要有趣又要学好乘法,该怎么设计教学方案呢?下面小编精选整理了小学数学【乘法】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乘法》教学设计(一)

认识乘法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能对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列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算式的奇妙与数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从而深切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对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能力,为认识乘法做好准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不断体会乘法的实际含义,在比较中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初步体验到求几个相同数的和,列乘法算式通常比加法算式简便。

使用教材的构想:

教材的安排没有把乘法的意义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不断体会乘法的实际含义。把认识乘法含义和应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优化概念形成过程。从蕴含乘法含义的例题启,把形成概念和应用概念融为一体。因此在使用教材教学时,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和切实掌握。

小学数学《乘法》教学设计(二)

接触乘法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的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3、教具、学具准备:

44页游乐场情景放大图,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

4.教学过程:

1、口算

2+2+24+3+23+3+3有几个加数?加数相同?

2。准备

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出示游乐场情景图,提出小朋友到公园见过哪些活动?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画面上,启发引导:这列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算一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

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然后让学生用小棒摆图形,想摆什么,就摆什么。摆好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把算式写出来。让各组把每个加数相同的等式写在纸上。让学生通过观察等式,找出他们的共同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说明:算几个同数相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别的方法:乘

步骤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解决问题。

3。新课

摆图形游戏。

交流。

学习乘法。

尝试。

4.练习

5.总结法。

举例:3+3+3+3+3+3=18

6个3=18

告诉学生乘号的写法,把乘法算式写完整,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个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同时让学生知道算式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36=18

让学生尝试将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交流

练习、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乘法》教学设计(三)

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面各题。

2+2+2= 3+3+3= 4+4= 5+5+5+5=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请一人口说答案。

2.让学生观察各个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

教师:像这样几个相同数连加,我们还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的新知识“乘法”。(教师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

(1)出示彩球图

依次出示3束气球圈,出示一束时,教师问:“一束有几个气球?”(5个)

再出示一束时,问:“有几个5?”(2个5)

当出示第三束时,问:“现在共有几个5?”(3个5)

“要求3束共有多少个气球?用加法和乘法分别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分2人一组进行讨论。

教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出示:(用加法算:5+5+5=15,用乘法算:5×3=15或3×5=15。)列完算式,让学生把乘法算式读一遍。

(2)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乘法》。

因数 因数 积 (边板书边跟老师齐读并牢记)

教学例3

出示小鸭图

指导学生看清图意,明确“求一共有几只小鸭?”

要求用两种方法求,指名一学生板演。

校对答案。

体会并小结:用乘法算式表示简便!

三.练习巩固

做一做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同桌校对。

2.练习九第5题

要求同桌小朋友合作完成:(1)两人各选1小题,独立完成。

(2)互说图表示的意思和算式的意义。

练习九第6题

写出乘法算式,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以开小火车的形式读出乘法算式。

3.练习九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并个别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文字题:(1)3个8相加,和是多少?

(2)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3)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多少?

要求,列出算式,不计算结果。

练习九第十一题

指导学生看清图意,以7×2为例解释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这样做?

yJS21.com更多精选小学数学教案阅读

最新小学数学乘法教案1000字


以德感人,为人师表。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想要写好教案应该怎么做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小学数学乘法教案”,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最新小学数学乘法教案(篇1)

一、目的要求、意图、教法。

1、设计意图。贯彻新课标的过程目标。即重视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简便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双基的同时学习探索数学问题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探索运算定律性质等建立一种探究的模式

2、教学方法。以题导向,在练中学习和探索。组织学生通过计算、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寻找规律。

3、双基要求。使学生理解乘法的一些简计算便的规律。能正确进行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并能识别乘法题是否可用简便算。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5、、主板书设计。(略)

二、教学过程。

1、计算(板书中一题)。

⑴让学生计算完后,说出1题中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师用等号连结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

⑵师:想想1题中左右两边的算式,再看看2题中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何关系?生完成2题。

⑶师:再想想看看上题相等算式的特点,自编几组合符上面规律的算式。生完成3题。学生做后让其口述,师板书几组。

⑷师:从上面的联系中你发现了什么?生独立思考,想自己要说的话。让学生试说(可能不成功)学生分小组讨论。(可能还不成功)。

师:我们可先看左边算式,是什么形式?(一个数乘两个数)再看右边是什么形式?(第一个数乘这两个数的积)。怎样连起来组成一句完整的话呢?学生再说规律。

师:我们往往记不住规律,为了方便记忆,能否用符号来表示这个规律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规律师用符号板书。

2、验证。

最新小学数学乘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根据9的数目特性编制和记忆乘法口诀。

2、在计算、观察和比较中探究9的乘法口诀规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编制9的乘法口诀,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含义并记忆。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课前交流。

师生谈话:喜欢看动画片吗?你能用数学的眼光去看这部动画片吗?仔细观察片中出现了哪些数字?

提问:你们发现那些数学信息呢?

生1: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

生2:还有九九八十一难。

师:对呀!孙悟空运用自己七十二般变化,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刚才在动画片中我们看到了这两个数字: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和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告诉你个秘密,这两个数字和我们今天学的9的乘法口诀有关系呢。(板书课题:9的乘法口诀)

2、准备铺垫。

谈话导入:(板书:9)9是一个特殊的数字,等一下我们学了9的乘法口诀你就知道了。(板书:18)18是怎么得到的?

18再加9是多少呢?

这样每次加9,你愿意帮老师算下去吗?(填在书上,完成后汇报交流)

想一想:9里面有几个9?18里面呢?27里面呢?

你能按1个9是9,2个9相加是18,3个9相加是27这样读一读吗?

这一竖排数字,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刚才老师说了9是一个特殊的数字,9接下来再数一个数就满几了?10是一个什么数?整十数还有哪些?那我们来看看9和这些整十数有什么关系呢?

3、探究新知。

媒体出示:(出示10个方格的图片)这里面有几个空格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媒体再出示:(出示一排五角星图)一排有几颗五角星呢?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教师板书:1个9,比10少1,就是9。)

媒体出示:(出示二排五角星图)二排一共有几颗五角星呢?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讨论:你怎么看的这么快呀,你有什么好方法?

(板书:2个9,比20少2,就是18。)

师:刚才我们一排五角星就是一个9和10比,比10少1,是9;

二排五角星就是2个9和20比,比20少2,是18。

(逐步出示五角星图)

三排五角星和几十比呢?少几?是多少?

四排、五排呢你也能这样比一比、填一填吗?

生:填写课本,汇报交流。(学生填对了,用点头来表示)

师:刚才用每次加9,现在跟几十来比,得到的结果一样吗?看来9真的是一个特殊的数字。你能帮这个特殊的9编出乘法口诀吗?

4、编记口诀。

师:一个9是多少?你能编出乘法口诀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九得九

提问:一九表示什么意思?得九表示什么意思?

师:2个9相加是18,乘法口诀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二九十八

提问:二九表示什么意思?十八表示什么意思?

师:原来9的乘法口诀就是这样编出来的。你能把下面有关9的乘法口诀编完吗?编写口诀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编写口诀并把口诀填在书本第83页上,填写后汇报交流。)

师:这些就是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边读边想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

提问: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同桌先说说,再交流。

师:你能根据这些规律背出9的乘法口诀吗?我们闭起眼睛来试着背一背,背不出来的可以睁开眼睛偷偷看一看。(学生背口诀)

师:刚才你在背9的乘法口诀的时候,觉得哪句口诀最好记?

师:哪句最难记呢?我们想什么办法把它记住呢?现在你能根据这些好方法把9的乘法口诀记住了吗?(学生记口诀)

师:现在老师来看看你9的乘法口诀是不是记得很熟练?(师生对口令,用桌对口令,男女生比赛对口令)

师:记忆9的乘法口诀,还有一个好办法,这个好办法就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指导学生手指记忆法。

5、练习应用。

(1)、你知道一句9的乘法口诀能算几道乘法算式?几道除法算式?(媒体出示例题,完成试一试,想想做做2,生填写课本。)

(2)、算一算。

(3)、小朋友你去过超市买东西吗?今天老师带你去一个特殊的超市好吗?9元超市(媒体出示),9元超市是什么意思呢?你想买什么?买几件一共要付多少钱?(先同桌说说,再全班交流我买几件什么,一共多少元。)

6、总结拓展。

师:有关9的知识很多,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和9有关的知识呢?

(1)、你背过古诗吗?你背过这样的古诗吗?(媒体出示)这样的古诗叫九言诗。你知道为什么叫九言诗吗?每句有九个字的叫九言诗,每句是7个字的是七言诗。这样的4句九言诗一共有多少个字呢?8句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9是个特殊的数字吗?

最新小学数学乘法教案(篇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59页例1、例2。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会根据乘法的意义编口诀。

2.熟记7的乘法口诀。

3.运用口诀正确计算。

4.让学生学会与同桌交流。

教学重点: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

教学难点:

难记的口诀:五七三十五和六七四十二。

易混的口诀:六七四十二和四六二十四。

教具准备:卡片,投影片,49个三角形拼成的7条小船。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出示卡片)

二、读题说得数,并说出用哪一句口诀。

24=35=66=46=

56=64=34=43=

三、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2至6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同样要求大家熟记,看谁记得快。

四、新课教学

1、出示准备题:7个7个地加,加到49。

1个77

2个714

3个721

4个727

5个735

6个742

7个749

最新小学数学乘法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例2主题图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8脳1020脳1491脳4081脳6072脳3050脳3162脳3070脳21

2、笔算。

35脳7=23脳21=

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

出示例2.

教师: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7脳48

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1)估算方法:48鈮?037鈮?050脳40=2000(盒)

大约有2000盒。

(2)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48脳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学生讨论后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

2334541339271728

可以让学生按组做,哪几个组做哪个题,做完后让同学们互相说一说笔算的过程,互相改正补充,然后指名学生发言,集体订正笔算的过程和结果。

3、巩固练习。

24412274445915215327

在黑板上出示计算卡片,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笔算,老师把写的正确的和书写规范的同学的练习本拿来展示,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把对应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表扬。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16251824

16131719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用14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3、有36行苹果树,每行17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四、思维训练

1、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

24193897699121111473821

2、商店特价出售成套茶具,每套茶具里有6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售价34元,今天工作人员共卖出38套这种茶具,一共买了多少元?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动脑筋。

3□□□

247□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

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

一位进一。计算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多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探索除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方法,明确了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最新小学数学乘法教案(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四方面的说课内容。

一、学习目标的叙写

二、评价任务

三、学习流程

四、板书设计。

一、学习目标的叙写

本节课我将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三方面来叙写学习目标。

1、基于课程标准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要求的: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基于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乘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直接基础,也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基于学情

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对乘法并不太陌生,甚至还有少部分学生能背出乘法口诀,但对于什么是乘法,乘法的作用是什么,意义是什么,乘法和加法是否有关系,学生不太清楚。这就需要给学生搭建认知的`桥梁,创设具体、形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通过学生自己的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

学习目标的叙写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思考、交流,会列出同数连加算式,会把同数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能说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通过观察,认识乘号,会正确地读出乘法算式。

学习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学习难点:探究乘法的意义。

二、说评价任务

1、通过观察情境图能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列出加法算式,把加法算式归纳为几个几,会用乘法算式表示,并能说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结合乘法算式,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三、说学习流程:

为了达成学习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努力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在此学习流程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心强,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景十分必要。为此,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认真观察游乐园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第二步:从图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第三步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1、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2、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

3、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这样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我也有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主动思考、提问题的好习惯。

环节(二):探究新知,渗透意义。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为了达成目标,突出重点,为此,我分三步进行教学的:

活动一、教学例1,感受同数连加。

第一步:老师引导学生先解决小飞机里有多少人?的问题。

出示课件学生再认真观察小飞机里的数学信息独立思考列出同数连加算式。

教师板书:5个33+3+3+3+3=15

教师提问几个3相加?这里的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突出个数和相同加数。

第二步:知识迁移,用上述方法解决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

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教师板书:

4个6 6+6+6+6=24

7个2 2+2+2+2+2+2+2=14

教师提问每个算式都是几个几相加?(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6、7、2分别表示什么?再次突出个数和相同的加数。为改写乘法做很好的铺垫。

活动二、学习读写乘法算式。

第一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小组讨论、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每一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教师直接说出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我们就可以用乘法来计算。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第二步:引导学生分析最后一个加法算式:加数都是几?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

学生回答,师边板书边总结:7个2相加就可以写成7×2=14,或2×7=14。教师提问算式中的2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教师小结加数相同的加法改乘法必须是用相同的加数和个数相乘。

第三步:认识“×”并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教师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

第四步:知识迁移学生根据以上方法列出下面几组乘法算式并读出。

环节(三)闯关比赛,巩固新知

第一关、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写出乘法算式,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做一做第一题)

第二关、看图填一填(做一做第二题)

第三关、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做一做第三题)

第四关、读一读(练习九第四题)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巩固新知、理解乘法意义,我将练习设计成了学生喜爱的比赛形式,淡化了“练”的痕迹,这样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乐在活动”中。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精选6篇


本文为幼儿教师教育网推荐专题“小学数学教案”相关内容。

老师,如果您是天上美丽的太阳,我们就是地下可爱的小草,是您给予我们新的生命。提前准备教案是很多老师的习惯。教案有利于教师知识体系更丰富,不断充实自我。你知道写教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吗?栏目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篇1

教学设计示例

小数乘法和求一个数的若干倍是多少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会解答求一个数的若干倍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较复杂的小数乘法,会解答求一个数的若干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根据小数乘法的意义正确判断积与被乘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口算

0.9670.081.8700.30.6

0.2421.40.31.6540.25

600.57.81

2.说出下面各算式表示的意义

2.40.81.3642.580.2

(二)指导探索

1.学习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出示例3

(1)由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教师行间巡视时注意发现学生问题。

(2)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提问: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该怎么办?

(3)指导学生验算方法

提问:怎样检验小数乘法计算是否正确?

(运算乘法交换律检验;再重新算一遍;检查尾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等)

(4)小结:计算时要认真,要养成自觉验算习惯。

2.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1)出示例4

(2)独立解答:

订正时提问:

①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一倍数倍数=几倍数)

②18.52.4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表示求18.5的2.4倍是多少)

(3)比较:例3和例4的两个算式,积与被乘数比较,谁大?谁小?说明道理。

练习:不计算,说明下面各算式中积与被乘数的关系。说明道理。

10.80.92.41.8500.360.480.75

讨论:当乘数怎样时积大于被乘数?乘数怎样时积小于被乘数?乘数怎样时,积等于被乘数?

(4)小结:一个数乘以比1大的数时,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个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是小数,这时积大于被乘数;当乘数小于1时,积小于被乘数,这时积不到被乘数的1倍,只是被乘数的一部分,当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被乘数,根据这个规律,在计算小数乘法之前可以先估算一下乘积的范围,再计算,确保计算的准确。

(5)练习:不计算,判断下面结果哪个一定是错的。

0.720.15=1.080.361.8=0.648

0.188.45=0.1521270.43=11.68

(三)质疑小结

1.今天你都有什么收获?

2.对于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问题?

师生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解题时尽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必要时候教师加以点拨。

(四)反馈调节

1.完成练习一(P5)第11题(部分题)

完成之前先请同学估算一下每个题的结果。

2.完成练习一(P5)第12题,并说明理由。

订正:(1)(2)(3)

3.工地有水泥24.5吨,沙子的重量是水泥的2.5倍,石子的重量是沙子的4倍,石子有多少吨?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2.提高学生类推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口算

20301.20.20.54300-1005

90103254-7043205110.6

2310125194408+501926+1974

(二)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307+852504-320

二、新课

(一)运算顺序

把上面复习题2稍作变动(加上小数点),让学生说一说改动后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变成:1.20.560300.7+8.52.54-3.2

教师板书: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

(二)教学例6

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蓖麻籽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1.应该怎样列式?

0.450.18300

2.怎样计算?

教师板书:0.450.18300

=0.081300

=24.3(千克)

答:一共可榨油24.3千克.

3.还能怎样列式?

4.练习

720.81+10.47.062.4-5.7

(三)运算定律

1.引导性谈话:整数运算与小数运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和连乘、乘加、乘减完全相同,整数乘法中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能适用吗?

2.举例说明: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3.小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四)教学例7

计算:(1)0.254.784(2)0.65201

1.第一道题你打算怎么计算?应用了什么定律?

2.第二道题你打算怎么计算?应用了什么定律?

教师板书:0.254.7840.65201

=0.2544.78=0.65(200+1)

=14.78=0.65200+0.651

=4.78=130+0.65

=130.65

3.填空

4.21.69=□□2.50.770.4=(□□)□

6.13.6+3.93.6=(□□)□

三、质疑

(一)今天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想向大家说吗?

(三)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研究.

四、巩固练习

(一)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50.41.95-1.93.760.25+25.8

=50.40.05=0.9776+25.8

=25.2=26.7776

(二)计算下面各题

19.46.12.35.670.21-0.62

3.254.76-7.87.20.1828.5

18.10.92+3.930.0430.24+0.875

(三)玉山农场新建一座温室,室内耕地面积是285平方米,全部栽西红柿,平均每平方米产6千克.每千克按0.65元计算,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

五、课后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算的用简便方法算.

2.028.51.25+4.6+0.752.330.50.45

480.253.471.51.67.51.25

(二)松柏林能分泌杀菌素,可以净化空气,如果1公顷松柏林每天分泌杀菌素54千克,24.5公顷松柏林31天分泌杀菌素多少千克?

(三)一种花布的售价1米16.2元,请用计算器算出3.6米,12米,8.5米的花布的总价是多少?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单元主题图、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多样化。

(2)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进一步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掌握保留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探究现实生活中小数乘法的问题;在合作交流、探索与思考中,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理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通过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会求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2、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3、关键:让学生通过现实情境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启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在整数比较和辨析中抓住新知识的关键所在-----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思考如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的途径,从而主动地掌握新知识;其间,突出对算理的探究,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思路

本单元主题图呈现生活中应用小数计算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小数乘整数是学生借助整数乘法的有关知识探究小数计算方法的开始,学生通过探究,初步感知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小数乘小数的教学,深化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归纳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要求学生将掌握的计算方法灵活应用于解题实际,提高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积的近似值的学习,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让学生理解生活中为什么需要积的近似值以及如何处理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是学生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一些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整理和复习,沟通本单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质量。

(五)教学探讨(小数乘整数)

下面我就其中的一节课来谈谈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本节知识包括单元主题图、2个例题、1个课堂活动和练习一1---6题。重点突破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单元主题图采用了市场购物的情境,通过购物呈现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单元主题图,一方面引发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的欲望;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例1的教学中,由于题中采用的蔬菜单价是小数、买菜的数量是整数的方式呈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情境,这就给教师的教学留有较大的空间,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把单价调整为整数,唤起学生对整数乘法相关知识的积极回忆后,再把单价改成小数来思考。这样可以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用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提供借鉴,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讨新的计算方法。

在探讨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探讨怎样利用原有知识来解决新情境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用连加的方法算,也可能提出把元化成角来算,这时教师要重点抓住学生对新知识探讨有积极意义的思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把元化成角来做,让学生明白这是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的思路后,再引导学生沿着这个思路积极地思考,探讨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例2的时候,要加强和例1的比较,让学生明白例2中出现的新问题,重点引导学生思考积的末尾有0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问题。这是小数乘整数计算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是小数乘法中的一个教学难点。教师指出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可以这样写竖式,也就是让学生明白整数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不同的是,在思考确定积的小数点时,一定要用2560的整数积1500为基础,数出与因数同样多的小数位数,再点上小数点

两个例题教学完以后,应该组织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讨论,重点思考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这样总结出用文字表述的运算规律与方法,有利于学生按照这样的操作规则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课堂活动是用议一议的方式沟通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的联系。教科书用图画的形式向学生呈现了4组算式,让学生比较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有哪些不同。学生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小数乘整数的乘法看成整数相乘,乘出积后还要确定小数位数。这样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理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练习设计:练习题可以用红星等你摘的方法来出现。

练习一第1题口算,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口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使学生理解不但要注意两个数相乘的口算过程,还要注意因数的小数位数。第2题要求学生不计算,直接用第一竖列的积填写后面表格里的积,填完后还要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填,通过这样的追问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第3题明确用笔算、感受到因数的小数位数在小数乘法计算中的重要作用。第4题用连线的方式,增强练习的趣味性。第5题是计算图形面积的问题,有关的图形面积公式学生是早就掌握了的,不同的是图形的边长由整数变成了小数,由此学生也可以从中感受到现在学习的知识与原来学习的知识的联系与区别。第6题除了要求学生正确计算出结果外,还可以通过上下排积的变化比较,让学生感知积的变化规律。这些问题的现实性都很强,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一方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从中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一是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教学内容,这样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二是重视学生活动建立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教学中采用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同时出现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原有知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从而产生认知的需求;三是重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算法的探索过程,学生对算法的理解经历了初步感知加深理解运用升华的过程,这样不但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还有助于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四是注重主题图的运用,首先运用主题图中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用主题图中的问题来进行新知识的探索,接着又回到主题图,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最后利用主题图为学生再造认知冲突,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把数学学习由课内延伸到学生实际生活中。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能和各位老师一起探讨、交流,多提宝贵建议。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篇4

本单元在第七单元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小数乘小数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笔算为重点,带出求积和商的近似数、乘法分配律和除法性质在小数乘、除法中同样适用等知识。计算小数除法往往会出现商是循环小数的情况,在例题里简要介绍什么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以及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把有关循环小数的其余知识都安排在你知道吗里,不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实际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让学生了解小数计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更好地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路,巩固学过的面积公式。全单元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小数除法。在两部分里都是先安排计算法则的教学,再安排其他内容的教学。在编写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突出转化思想和推理活动。在教学新知识的时候,转化的价值经常表现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教材引导学生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体验转化策略。计算小数乘小数,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如果它们分别乘10,积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把整数乘整数的积回归到小数乘小数的积,要除以100。这个过程是严密的推理过程,应用了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和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同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是应用商不变性质的推理活动。教材组织学生开展推理,由扶到放地安排推理活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第二,细致安排计算法则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主动建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教材从实际出发,把法则的教学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乘法和除法各先安排一道例题,通过转化和推理得出计算法则。第二步,再分别安排一道例题,解决使用法则的难点。教材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适度分离,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法则。

巩固法则的练习有层次。先是法则关键内容的专项练习,再是应用法则独立计算,然后是改错练习。这样安排符合学习规律,满足学习的需要,能提高练习的效率。

第三,计算方式多样化。本单元以笔算为主,同时也适当安排口算、估算和用计算器计算。口算是掌握笔算方法后进行的,直接说出比较容易的小数乘、除法的得数,能进一步巩固处理小数点的方法和技巧。估算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不要求精确结果的情况下使用,替代了笔算。计算器用于计算较繁的小数乘、除法和探索规律。计算方式多样化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1. 点拨转化方向,组织推理过程,凸现法则的关键内容。

在小数乘整数时,学生初步有了两点体会: 可以像整数乘法那样乘;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也有几位小数。这些初步的感受是学习小数乘小数的基础。例1中把这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又一次指出小数乘法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相乘后怎样得到原来的积是教学的重点,教材里安排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在例1,思考虚线框里三个箭头以及上面的10100的意思,扶着学生经历推理过程;第二次在试一试,让学生在三个箭头上面的括号里填数,并写出左边竖式的积,独立进行推理。在两次探究以后,比较各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发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得出在积里点小数点的操作方法。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通过归纳推理的方式总结,要求学生说说计算上面两题的体会,两个小卡通的交流就是学生总结的法则。法则里最关键的内容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教材里设计了三种练习:首先在练一练里进行专项练习;然后在第89页第2题,选择学生往往出现的错误进行识别和纠正;最后是第102页第2题,把小数乘整数的计算与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融为一体,把旧知识纳入新的认知结构中。

例5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突出三点: 第一,在除数是小数这个新的计算情境和认知冲突中提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这个问题,使学生想到已经学过的小数除以整数,找到转化的方向。学生已经掌握了商不变性质和移动小数点的知识,能够进行7.984.2变成79.842的推理活动。第二,教学在竖式上完成转化的操作。先划去4.2的小数点,把它变成整数;再把7.9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划去原来的小数点,点出移动后的小数点。转化后的除法由学生完成,要注意商的小数点必须与被除数里移动后的小数点对齐。在这一点上,学生可能有疑惑。第三,例题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反思,让学生围绕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个问题充分讨论与交流,这是小数除法法则的关键内容。和小数乘法相似,小数除法也设计了三种练习: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专项练习,针对常见错误的改错练习,把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进行对比的练习。

综上所述,例1与例5在编写时仔细研究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水平以及学习新知识时的困难与需要。教学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时,转化的点拨方法不同,推理的组织程度不同。既重视计算法则,又不机械地灌输和记忆法则。

2. 解决应用法则时的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计算小数乘法,在积里点小数点时,如果位数不够怎么办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乘法,如果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怎么办这些都是应用计算法则的难点问题,也是计算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为此,教材安排例2和例6解决这些问题。

第七单元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学生已经知道: 如果位数不够,可以用0补足。只要把这些方法应用到例2和例6的情况中去,问题就解决了。

例2的教学线索是凸现矛盾、激活旧知,专项练习、新旧沟通。首先通过问题要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让学生发现784的位数不够,利用矛盾激活已有的经验。接着让学生完成竖式计算,在点小数点时体会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然后是练一练安排在积里点小数点的专项练习,掌握补0的要领。最后是第89页第4题,在积里点小数点,有时位数够,有时位数不够;有些只添整数部分的0,有些小数部分也添0。出现各种情况,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例6的教学线索是演绎法则、示范方法,变式扩展、专项练习。先指向算式1.10.55提出问题:除数要乘几被除数呢使学生发现被除数是一位小数,比除数的小数位数少。然后示范了在被除数末尾先补0再移动小数点的方法,要求学生思考被除数末尾为什么可以补0,以及转化后小数点的位置,并把除法算完。试一试整数除以小数,是例题的变式。表面上似乎有点特殊,其实转化并不难。在去掉除数的小数点的同时,被除数3乘10是30。如果让学生说说例题和试一试中转化的体会,他们对一个数除以小数应该怎样计算就清楚了。练习十八第1题是转化的专项练习,包含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3. 选用不同的方法教学求积和商的近似值。

求积的近似数,一般先算出积,再根据精确度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在这些数学活动中,计算小数乘法以及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因此,求积的近似数不要教学新的数学内容。基于这些思考,例3在编写上有两个特点:一是3.181.6的笔算已经完成,只要把积保留两位小数,避免教学精力过多用于笔算乘法,淡化求积的近似数这个主题;二是让学生在横式上填写结果,把求近似数留给学生进行。根据例题的编写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应先让学生独立学习,再组织交流。交流的内容是求近似数时的思考,使学生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

练习十六第4题先估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计算并把得数保留一位小数。要让学生明白估计和求近似数不是一回事。估计的时候把底和高分别看成比较接近的整数,通过口算整数乘法进行的。求近似数一般先算出精确的积,再四舍五入。

求商的近似数,不要把除法算完,只要除到适当的时候就可以求近似数。况且许多除法的商是循环小数,不可能最终除尽。因此,教学求商的近似数有两个新内容:一是循环小数的知识,二是求商的近似数只要除到什么时候就可以四舍五入。这两个内容,前一个安排例题教学,后一个让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时体会。

教材中关于循环小数的知识,只是让学生联系除法计算,体会如果继续除下去,永远不会结束。原因是除的过程中余数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告诉学生这样的商是循环小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数。上面这些内容都在例7里教学。至于循环小数的定义,安排在教材的底注里。循环小数的其他知识,编写在你知道吗里让学生阅读,不列入基本的教学要求。

试一试用计算器计算两道除法,把得数保留三位小数。这里用计算器算有两个原因: 一是节省计算时间,不把精力耗费在笔算上,而是用于求商的近似数;二是计算器一般能显示10位数字,在计算器上可以看到5060的商是0.83336460的商是1.066它们都有重复出现的数字,都是循环小数。教学试一试还要注意一点,让学生说说怎样把得数保留三位小数,体会只要看小数部分第四位上的数,就能决定四舍还是五入。小数部分第五位以及后面各位上的数与求近似数无关。这些体会用于练习十九第2题,学生就知道只要除到商里有四位小数,就能保留三位小数,不必再除下去了。

有些实际问题如果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答案会不合理。如例8中300元钱买单价45元的足球,尽管30045的商接近7,最多只能买6个。又如试一试中126人乘船过河,每次限乘15人,虽然12615=8.4,但至少要9次才能全部过河。类似这些问题,在前面几册教材里陆续出现过一些,由于学生在那时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只是初步接触,完全理解这些问题还有困难。本单元让学生再次学习这些问题,效果会好得多。这部分教材没有教进一法去尾法等新的求近似数的方法,也没有出现这些方法的名称。只是让学生联系现实的事情,凭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找到比较恰当的答案。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以免加重不必要的负担。

4. 让学生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学生已经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还需要验证。例4里有三组算式,先经过计算知道同组的两个算式得数相同,它们可以用等号连接。再观察各个等式,分别得出小数乘法也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即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教材安排的学习活动,不但是形成数学知识的过程,还能培养严谨的认知态度。教学例4要注意两点:一是圆圈里的等号必须在计算之后,根据左右两式的得数相同,才能填写。绝不能未经计算就写等号。如果不计算就写等号,例4的教学就不是发现运算律同样适用,变成应用运算律改写算式了,这是认知程序上的逻辑错误。二是要让学生指着三个等式逐一说说各表示什么运算律,使运算律的内涵更加清楚。试一试和练一练都是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因为学生已经有简便运算的经验,教材不再编排例题。

除了乘法运算律,还有两个整数的计算知识也要应用到小数计算中来。一个是除法的性质,安排在第97页第10题,通过两组算式的计算和比较,发现整数除法的性质在小数除法中也同样适用。另一个是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安排在第97页第11题,直接应用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5. 研究积与因数、商和被除数的大小关系,发展数感。

在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以后,教材安排他们进一步研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第92页第10题里有三组乘法题,每组中的三个算式的第一个因数都相同,第二个因数分别是大于1的数、1和小于1的数。通过计算与比较,发现当第二个因数大于1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大;当第二个因数是1时,积等于第一个因数;当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小。这是三组题的共同规律,这个规律对学生的数感有两点作用:一是突破了原来的乘法观念。整数乘法的积总是大于因数(另一个因数是1除外)。在小数乘法里还会出现积比因数小的情况,它是由于另一个因数小于1所造成的。虽然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的意义不是本单元的教学任务,至少学生知道了积可以小于因数,这已经是对原来观念的突破。二是可以用于估计和反思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第11题在计算前先根据第二个因数的情况,说出积大于还是小于第一个因数,这是估计。尽管这样的估计与精确计算的误差相当大,但毕竟清楚了积的范围。一旦笔算的得数超出了这个范围,就能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

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后,练习十八第7题发现规律: 如果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如果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这个规律对学生的数感也有积极的意义。

学生经过第103页第7题的学习,对上面的规律会有更多体会。如2.60.5和2.62都等于1.3,都求得2.6的一半是多少;2.60.5和2.62都等于5.2,都求得2.6的2倍是多少。这些都是学生通过题组的计算和比较,能够体会到的内容。教学时要注意,这些内容不需要教师告诉学生或把它讲得很清楚,只要求学生有所感受和联想。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篇5

教学内容:积的近似值(P.10页的例6和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0.70.50.210.81.80.5

1-0.821.3+0.741.2580.250.4

0.40.40.8910.110.6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1、出示例6: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思考:

(1)最小的单位是什么

(2)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指导看书:。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出:

(1)这题只有两位小数,不必再求近似数;(或保留一位小数)

(2)一定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或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要取近似数。

三、示范

1、课件出示:P.13页1题。

2、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

教师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四、运用

1、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9.5米,宽42.5米。计算出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3.5783.5743.5833.585

五、体验: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六、作业:

P.13页2--4题。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会解答求一个数的若干倍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根据小数乘法的意义正确判断积与被乘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一)口算

0.9670.081.8700.30.6

0.2421.40.31.6540.25

600.57.81

(二)说出下面各算式表示的意义

2.40.81.3642.580.2

二、指导探索

(一)教学例30.0560.15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教师提问: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该怎么办?

3.指导学生验算方法

教师提问:怎样检验小数乘法计算是否正确?

(运算乘法交换律检验;再重新算一遍;检查尾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等)

(二)教学例4

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5吨.九月份的产量是八月份的2.4倍.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1.独立解答.

2.教师提问:

(1)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一倍数倍数=几倍数)

(2)18.52.4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表示求18.5的2.4倍是多少)

3.比较:例3和例4的两个算式,积与被乘数比较,谁大?谁小?

4.练习:不计算,说明下面各算式中积与被乘数的关系.

10.80.92.41.8500.360.480.75

讨论:在什么情况下,积小于第一个因数?

在什么情况下,积等于第一个因数?

在什么情况下,积大于第一个因数?

5.小结:当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积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小;

当第二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第一个因数(零除外);

当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大;

6.练习:不计算,判断下面各题的结果是否正确.

0.720.15=1.080.361.8=0.648

三、质疑小结

(一)今天你都有什么收获?

(二)对于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问题?

四、反馈调节

(一)计算

0.372.90.560.080.0720.15

0.188.454.50.0023.70.016

(二)判断对错.

1.0.6时等于6分.()

2.一个数的1.02倍比原来的数要大.()

3.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是4,积的小数位数也一定是4.()

(三)工地有水泥24.5吨,沙子的重量是水泥的2.5倍,石子的重量是沙子的4倍,石子有多少吨?

五、课后作业

(一)计算

820.93.41.260.039+1.75

2.075320.14-6.8710-5.29

6.52+72.980.360.250.0152.04

(二)食品店运来350瓶鲜牛奶,运来酸奶的瓶数是鲜牛奶瓶数的1.8倍.食品店运来多少瓶酸奶?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2000字6篇


小学数学是我们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门基础,作为一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把教案给提前编辑好!那么,有哪些可以值得参考的小学数学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小学数学乘法教案2000字6篇》,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洁、清楚,懂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乘法口诀是重点。掌握乘法口诀表示难点。

教学准备:

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1、回忆所学的乘法口诀。

提问:我们学了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怎样知道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

2、师生共同归纳学过的乘法口诀。

(1)、我们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1的口诀有1句;2的口诀有2句;3的口诀有3句;4的口诀有4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利用凑整的方法计算或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简算。)

3、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

问:怎样整理45句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小组合作给学具袋里的乘法口诀卡片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把口诀卡片摆成自己喜欢的口诀表。

3、汇报小组的分类方法即发现。

引导学生回答。展示评价,表扬大家认为整理的好的小组。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

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每人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摆小棒吗?

(课件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我会用小棒摆小旗。我摆了五棵小树。我也会摆。我也会。)

师: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学生踊跃回答。)

师:你们会用小棒摆这么多的作品,那咱们也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生:好!)

师: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

(学生操作。)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生1:我摆了3座小房子。

生2:我摆了2颗星星。

生3:我摆了10个三角形。

生4:我摆了4棵小松树。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作品。那么,请你观察一下你摆了几个作品一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你摆的作品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呢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

(学生活动)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6+6+6=

7+7+7+7=

3+3+3+3+3+3+3+3+3+3=

师:小朋友们通过摆小棒列出了那么多加法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一样的数。

师:对,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小朋友们,以前我们学的加法顶多只有三个数相加,今天小朋友们列的加法算式有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们能列出这么长的算式,真了不起。

如果老师给你足够的小棒让你继续摆,你打算摆出多少个?你还能列出算式吗(生:能)如果你摆了100个作品,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学生:能!)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啊

生1:算式很长。

生2:本子上都写不下了。

生3:可能写满了黑板也写不完算式。

生4:写起来太麻烦了。

师:是啊,看来这样的算式写起来还真麻烦。那你们能不能研究一种写起来简便的方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便点呢例如黑板上同学列的这个10个3相加算式,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这个算式写起来简单些,或者发明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代替这个加法算式呢

请你们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想法最简便。

(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将想法写在黑板上。)

(学生汇报并讲明理由)

生1:(6+6+6+6+6=)两个3加起来是6,这样就加5个6就可以了。(教师与学生交流评价:比原来的算式简便了)

生2:(9+9+9+3=)这3个3加起来是9,这3个3加起来也是9,这3个也是9,还剩下一个3。(学生评价)

生3:(15+15=)5个3加起来是15,另外那5个3加起来也是15,所以我写15加15。

师:刚才这些小朋友都是把几个加数合并起来,列出了一个新的加法算式,这些新的加法算式都要比原来的简短。你们想的很好。

生4:这个加法有10个3加在一起,我就写10个3相加。

师:你说出了这个算式的意思,用语言表示比写出这个算式要省事多了。你很聪明。

生5:我想用省略号。我语文课上学了省略号,我先在前面写上几个3,中间写上省略号,最后再写几个3。

师:你说我写出来好吗(生:3+3+3++3+3=)你能利用语文课上的知识,用一个符号代替那么多3,想的很好。

生6:我想发明一种写字机器,有遥控器,一按按钮就能写出这个算式来。

师:你的想法很大胆,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敢于想像,善于思考,老师相信以后你一定会有许多的发明创造。

生7:可以用乘法,写5乘6。因为两个3是6,有5个6。

师:你说的有道理,看来你已经了解到了有关乘法的一些知识。你知道的可真多。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最简单

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

师: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乘法,对,因为有10个3相加,所以数学家们就在10和3的中间用这样的符号连起来(指)。3就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3,10就是算式中3的个数。写的时候也可以先写3,再写10。这种表示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中间这个符号我们把它叫做乘号(板书),读作乘。大家看,乘号的样子像什么(生:像叉号)因为乘法是由加法得来的,乘法就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数学家就把加号一歪,变成了乘号,人们一直在使用它。

师:现在,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1:比原来简单了。

生2:比原来简单多了。要是100个3相加,就写100乘3就可以了。

师:是啊,许多相同的数加在一起,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读乘法算式

指明学生读算式

师:现在你能把黑板上的其他连加算式写成乘法吗(生:能。)在你的作业纸上写下几个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并请你把它们改成乘法。(学生练习)

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可以交换位置来写

再写乘法算式,并说说意思

三、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

看来小朋友们对乘法的知识掌握得还真不错,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挑战练习(课件练习)

师:小朋友们,我们刚才一起玩了摆小棒的游戏,接受了老师的挑战,还认识了乘法,表现得非常出色,现在我们再到公园的别处看看吧。

(课件出示公园中儿童乐园的场景。)

师:儿童乐园是小朋友们最喜欢来的地方,大家看,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呀(学生观察回答,有摩天轮、有过山车、有小火车)你能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学生提问: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摩天轮上有多少人?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这些问题你们会解决吗你可以选一个问题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学生自主练习,在小组里互相交流。)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到公园去游玩,大家有什么收获啊(学生回答略)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 篇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59页例1、例2。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会根据乘法的意义编口诀。

2.熟记7的乘法口诀。

3.运用口诀正确计算。

4.让学生学会与同桌交流。

教学重点: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

教学难点:

难记的口诀:五七三十五和六七四十二。

易混的口诀:六七四十二和四六二十四。

教具准备:卡片,投影片,49个三角形拼成的7条小船。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出示卡片)

二、读题说得数,并说出用哪一句口诀。

24=35=66=46=

56=64=34=43=

三、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2至6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同样要求大家熟记,看谁记得快。

四、新课教学

1、出示准备题:7个7个地加,加到49。

1个77

2个714

3个721

4个727

5个735

6个742

7个749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 篇4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巧算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愿意吗?

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

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

(3)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摆的圆片,在小组中讨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该怎样想?

学生讨论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分两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的几个?二是看第二行有几个第一行的数量,就是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2、巩固“倍”的概念。

判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学生解答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1)

(2)

3、教学例3。

(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有3个2,那么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2)师:如果只告诉我们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那么第二行有几个2?同学们会摆吗?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摆摆看。

(3)小组讨论:要求第二行有几个圆片,应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

(4)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课本第76页:“做一做”练习。

先让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地操作学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列式计算。

2、课本第78页第1题。

学生练习时,多举一些实例,结合操作学具,让学生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3、小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的知识?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巧算教案篇2

一、设计思想:

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同时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二、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三、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2、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用圆片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各两张,剪刀。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学生对分数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黑板上准备好一些小磁铁。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若干张,剪刀一把。两个月饼图。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讲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给大家听。

话说唐僧师徒一路向西取经,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集镇上,看到路上的人都手提着月饼,这才想起今天是中秋节了。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月饼店,“哇,好多的月饼呀!”八戒很快就看见店里各种各样的月饼,馋得直流口水,一个劲地说:“师傅我想吃月饼。”可是唐僧说:“想吃月儿饼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要是只有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块吗?(有的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得半块。)半块月饼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新课标第一网

[设计说明: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从故事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自然展现(是因为用整数解决不了了,所以才要用到分数),且使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孕育而生。]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认识二分之一

(1)猜一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怎样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一半就是这两份里面的一份,也就是这圆形的二分之一,写作:1/2,结合书本中的月饼图说说,“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2)教师说明: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其中的一份。

(3)动手实践

A、折一折:让学生用各种的纸片动手折出1/2,(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B、展示学生的几种典型折法

C、从操作过程中凸现思考过程。

师:这些形状不同的纸都可以折出它的1/2。想一想,同一张纸折出的形状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呢?

(4)在辨别中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折出几种不是平均分的二分之一,想想这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吗?(再次强调平均分)

[设计说明:通过直观演绎数学知识所蕴涵的思维发展过程,让学生进行自我释疑体验,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也不包办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过程,而是通过“折一折”了驱动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力,感悟“平均分”的内涵与重要性,从而是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拘泥与常规,思维实现跳跃式的发展。]

认识四分之一

(1)观察推想

师: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块是它的几分之一?

(2)开展折1/4的活动

A、师:要得到一个图形的1/4应该怎么办?用圆形纸片折一折,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四分之一。

B、汇报:你是怎么得到1/4的?说一说1/4表示什么?

C、请学生拿出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小组合作折出不同的1/4涂上颜色贴在底板上,在相同的时间里看哪组折出的方法最多

D、汇报怎样折的。问:这些1/4的部分一样大吗?为什么?

强调:整体一样大,它的1/4就一样大。

认识几分之一

(1)刚才我们认识了1/2和1/4,我们把1/2,1/4,这样的数叫分数。你还想到了哪些几分之一的分数?板书学生的回答。(有意识写几个分母大一点的分数)抽几个说说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2)找一找。(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几分之一?为什么?

(三)练习:做一做第1题

[设计说明:有了1/2作基础,1/4的学习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分析、去解决新问题,学会把新知识和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着学习,学会在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中认识理解知识,并学会举一反三,有所创新。]

再现情境,比较大小。

(1)故事引出问题

师:接下来老师继续来讲西游记的故事,唐僧师徒在月饼店买了些月饼后继续赶路,走着走着转眼已到了中午,猪八戒饿得肚子咕咕直叫。这时唐僧拿出了一个的饼,给八戒和孙悟空分一分,说给孙悟空1/4,猪八戒1/2,猪八戒一听急坏了,大声说,不行,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吃大的,我要吃1/4。同学们,猪八戒他是不是得到便宜了,吃到大的一块了吗?(板书1/21/4)

(2)解决问题:

让学生思考后说一说。

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吃到1/2的要大,吃到1/4的反而小呢?

你能不能用手中的圆片代替饼来验证一下。

反馈,请2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进行验证的。

小结:原来分数也有大小,1/2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它的一份就比分成4份的要大,所以1/2>1/4

(3)拓展延伸:

A、这时候,沙和尚过来他也要吃,他说要吃这个月饼的1/8,你觉得他们三个人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

B、看板书,你还能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吗?任选两个数比较大小,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板书),你发现了什么?(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块就越小)上面这些分数中哪个,哪个最小?

(4)练习:做一做第2题。

[设计说明:再次用讲故事的的方法引出分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从解决故事的疑问中寻找正确的答案,同时故事中也蕴含了正确的答案,把分数的大小比较和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学生不难发现正确答案。并且再次用圆片代替月饼来进行证明,验证答案。]

(四)说说想想,课堂小结

说说你对分数有了哪些了解?

想想分数中的两个数字分别表示的是什么?你分清楚了吗?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巧算教案篇3

一、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3名小朋友,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得出:2个4根及3个4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再揭示“倍”的含义(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说一说,让他们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其次,课件出示例3,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摆圆,第一行摆2个圆,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这时,学生很容易理解第二行摆的圆必须有4个第一行那么多,也就是4个2,所以要在第二行摆8个。学生脑海里建立起“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并得出用乘法计算的结论。

最后,通过师生的拍手游戏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路,为下节课的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在这一环节中,书中的“做一做”几练习十七第1、4题,目的是巩固新知,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理清“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达到融会贯通。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 篇5

一、目的要求、意图、教法。

1、设计意图。贯彻新课标的过程目标。即重视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简便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双基的同时学习探索数学问题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探索运算定律性质等建立一种探究的模式

2、教学方法。以题导向,在练中学习和探索。组织学生通过计算、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寻找规律。

3、双基要求。使学生理解乘法的一些简计算便的规律。能正确进行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并能识别乘法题是否可用简便算。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5、、主板书设计。(略)

二、教学过程。

1、计算(板书中一题)。

⑴让学生计算完后,说出1题中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师用等号连结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

⑵师:想想1题中左右两边的算式,再看看2题中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何关系?生完成2题。

⑶师:再想想看看上题相等算式的特点,自编几组合符上面规律的算式。生完成3题。学生做后让其口述,师板书几组。

⑷师:从上面的联系中你发现了什么?生独立思考,想自己要说的话。让学生试说(可能不成功)学生分小组讨论。(可能还不成功)。

师:我们可先看左边算式,是什么形式?(一个数乘两个数)再看右边是什么形式?(第一个数乘这两个数的积)。怎样连起来组成一句完整的话呢?学生再说规律。

师:我们往往记不住规律,为了方便记忆,能否用符号来表示这个规律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规律师用符号板书。

2、验证。

⑴师:刚才我们探索的规律是从一些特别的算式来观察的,它是否与生活实际一致。我们可验证一下。

⑵学生独立用两种方法解答板书中第二题。(此题也可由学生自编)。

⑶让学生口述解答过程,教师板书,再让学生观察两种解法的算式和得数,说明刚才的规律完全合符生活实际。

3、应用。

⑴学生试做板书中三题。

⑵学生试说理由,同时体会简算的乐趣。

4、小结学习方法。

⑴师:本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怎样学习的?学生发言,教师手指板书过程指导学生小结,随着学生发言教师逐步并板书计算、观察思考、找规律、验证、应用。

⑵师: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放方法,望大家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用这种方法去学习数学规律。

5、练习,

⑴先观察再计算。

750495899125825(43798)

⑵对比(略)

6、作业(略)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 篇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数数学课本,第三册第72--73页,例1--例2。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口诀的特征,并能熟记口诀,能利用一句口诀写出相关的两个算式。

2.让学生主动投人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口诀、算式与图形之间的联系,能熟练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完成第72页的准备题。

2.自己根据生活经验绘图,并根据图意写出相关的乘法算式,编制7的乘法口诀。

二、新课

1.引入课题: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通过昨天的预习,你知道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2.交流活动:

①昨天同学们已经绘图并根据图意写出了相关的乘法算式,编制了口诀。

②(分四人小组交流)请你谈谈你画的是什么当时你是怎样想的(同时把很多同学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③(实物投影仪)展示一幅绘制得比较精美的图,请作者上台讲他的思路:(生边指边叙述)我画的是,这一堆共有7个,表示1个7,可以用算式71=7来表示,编制的口诀是一七得七:这一堆表示2个7,可以用算式72=14来表示,编制的口诀是二七十四。

④小结,引人例1:

同学们画了各种各样的画来帮助编制7的乘法口诀都画得非常精美,那么我们来看看书上画的是什么,看书第72页。

3.例1:

①生把例1补充完整。(一生上台补充)

②[微机显示完整的例1]随机抽取图,或式或口诀。

a.说说哪一个算式可以表示摆4条鱼要用三角形的个数(微机显示算式,生回答后,4条鱼闪烁印证)

b.摆6条鱼需几个三角形,可以用哪一个算式来表示(6条鱼闪烁,生回答后,算式变色印证)

c.三七二十一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它表示摆几条鱼所需三角形的个数应该对应哪个算式(口诀变色,生回答后,对应条数的鱼闪烁,算式变色印证)

d.哪句口诀能很快算出摆7条鱼要多少个三角形应该对应哪一个算式(7条鱼闪烁,生回答后口诀变色,算式变色印证)

③拍手读7的乘法口诀。

④讨论活动1:

7的乘法口诀有哪些特征

(生汇报)7的乘法口诀有七句,口诀的第一字从上到下依次增加1,口诀的第二个字不变,口诀的得数从上到下依次增加7)

⑤讨论活动2:

为什么它会具有这些特征

(生汇报)因为图中物体是1个7、1个7地增加,因此,算式中乘数从上到下就依次增加1;因为图中每一堆都是7个物体,因此,算式中被乘数都是7,口诀的第二个字也都是7。因为图中每增加一堆,就增加了7个,所以算式中从上到下的数依次增加7,口诀也如此。

⑥小结,引人:

刚才同学们找出了7的乘法口诀的特征,你能利用这些特征把下面的空缺的口诀补充完整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微机显示,并印证]()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⑦小结,引人:

利用口诀的特征,我们可以把临时遗忘的口诀补充完整,那么大家有好办法记忆这些口诀吗

⑧学生活动3:

集体拍手背口诀一生当小老师,抽大家背同桌互相打电话背分四人小组抽背集体拍手背。

看看你自己还有哪几句口诀不熟悉,再记一记。

⑨[微机随机抽取算式]

看算式,说口诀。(生回答后,微机显示得数和对应口诀)

⑩抢答游戏:一周有几天你能很快说出3周有几天吗你是怎样想的5周呢4周呢7周呢

⑩引入例2:刚才同学们都学习得非常认真,下面我们来做游戏。

4.例2

[微机显示例2变形情况:出示一排金牌,一排银牌,学生用鼠标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块金牌和一块银牌。

①你能用这两个牌上的数组成几个乘法算式,哪几个(微机印证)

②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计算时使用哪一句口诀(微机印证)

④继续选择金、银牌组算式若干次。

5.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7的乘法口诀,了解了口诀的特征,并且熟记了口诀,那么口诀有什么用呢

三、巩固练习

1.(学生操作微机)转盘口算:

一生用鼠标点7周围的任何一个色块部分,便随机出现1-7中的一个数,其他学生迅速说出答案。

2.第74页第7题。

3.[微机游戏,学生操作]摘苹果小狗斯努比想吃苹果,但你必须用鼠标选择出众多苹果中能把斯努比头上的半句口诀补充完整的那个,斯努比才会走过去接住它。

最新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2500字通用


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几十年光阴,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必须要具备的素质。教案会让老师和学生更愉快的完成课程,如何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你不妨看看最新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新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会解答求一个数的若干倍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根据小数乘法的意义正确判断积与被乘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一)口算

0.9670.081.8700.30.6

0.2421.40.31.6540.25

600.57.81

(二)说出下面各算式表示的意义

2.40.81.3642.580.2

二、指导探索

(一)教学例30.0560.15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教师提问: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该怎么办?

3.指导学生验算方法

教师提问:怎样检验小数乘法计算是否正确?

(运算乘法交换律检验;再重新算一遍;检查尾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等)

(二)教学例4

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5吨.九月份的产量是八月份的2.4倍.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1.独立解答.

2.教师提问:

(1)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一倍数倍数=几倍数)

(2)18.52.4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表示求18.5的2.4倍是多少)

3.比较:例3和例4的两个算式,积与被乘数比较,谁大?谁小?

4.练习:不计算,说明下面各算式中积与被乘数的关系.

10.80.92.41.8500.360.480.75

讨论:在什么情况下,积小于第一个因数?

在什么情况下,积等于第一个因数?

在什么情况下,积大于第一个因数?

5.小结:当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积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小;

当第二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第一个因数(零除外);

当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大;

6.练习:不计算,判断下面各题的结果是否正确.

0.720.15=1.080.361.8=0.648

三、质疑小结

(一)今天你都有什么收获?

(二)对于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问题?

四、反馈调节

(一)计算

0.372.90.560.080.0720.15

0.188.454.50.0023.70.016

(二)判断对错.

1.0.6时等于6分.()

2.一个数的1.02倍比原来的数要大.()

3.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是4,积的小数位数也一定是4.()

(三)工地有水泥24.5吨,沙子的重量是水泥的2.5倍,石子的重量是沙子的4倍,石子有多少吨?

五、课后作业

(一)计算

820.93.41.260.039+1.75

2.075320.14-6.8710-5.29

6.52+72.980.360.250.0152.04

(二)食品店运来350瓶鲜牛奶,运来酸奶的瓶数是鲜牛奶瓶数的1.8倍.食品店运来多少瓶酸奶?

最新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篇2)

本单元教学小数与整数相乘、小数除以整数,教材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内容丰富。除了教学小数乘整数与小数除以整数的笔算外,还教学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利用向右或向左移动小数点位置的方法得到积或商。笔算是一般性的算法,是最基础的知识。乘或除以10、100、1000是计算中的特殊情况,不但运算的数特殊,方法也特殊,可以直接写出得数。在教学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教学一些特殊的计算,能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二,结构优化。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分开编排,各成一条线索。两条线索相对称,都是先教学笔算,再教学直接写出乘或除以10、100、1000的得数;都把笔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特殊的乘、除计算和计量单位的改写联系起来。这种教材结构,有助于教师把握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益于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第三,把计算器作为学具。教材把重要的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探索规律的过程,把计算器作为探索规律的工具。前后共三次使用计算器支持笔算与口算的教学:先用计算器计算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积,再研究积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得出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法则;先用计算器计算一个小数乘10、100、1000的积,以及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的商,再发现小数点移动位置的规律,从而找到直接写出得数的方法。这些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首创。

第四,安排必要的练习,讲究效益。全单元编排两个练习,分别配合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安排一次整理与练习,是全单元内容的复习与综合练习。通过比较充分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知识,形成计算技能,发展应用意识。

1.让学生领悟笔算方法,掌握积、商里小数点的位置。

在整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小数乘、除计算,关键是处理小数点。怎样在积与商的适当位置点上小数点,是本单元笔算教学的重点内容。教材让学生在计算情境中体验竖式计算,研究积、商里小数点位置的规律,主动构建小数乘整数、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写竖式、算竖式、研究积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是教学笔算乘法的三个主要活动。

例1从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实际问题出发,根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这个已有概念,列出算式0.83。这是学生第一次遇到小数乘法,它的得数是几搜索相关的知识经验,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是把3个0.8连加;二是把0.8元看成8角,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小数乘整数的认知平台。教材里写出0.83的竖式,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它。初步看到小数乘整数也可以列竖式计算,竖式的形式和整数乘法很接近;由于一个因数是小数,积也是小数。

例题继续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计算2.353,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方法。教材要求先用加法算,再用乘法算有两点意图:一是用加法启发乘法。计算加法是从最低位起,一位一位地算的;是向相邻的高位进位的;和里要点上小数点的。这些步骤与方法启发乘法也这样进行,学生算过乘法后,又会进一步感受到小数乘法可以像整数乘法那样去乘,只是积里要点上小数点。二是用加法验证乘法,结果是正确的,过程与方法是合理的,增加继续研究小数乘法的信心。

通过例题的教学,学生初步知道小数乘整数可以列竖式笔算,乘的方法和整数乘法基本相同。试一试着重教学积里有几位小数,即怎样在积里点小数点。首先用计算器计算三道题,很快得到它们的积。然后分别看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明白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里也有几位小数。练一练第2题,根据一道整数乘法等式,写出四道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算式的积,专门练习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里小数点的位置。小数和整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把例题里的感知和试一试的收获结合起来,通过在小组里说说的方式,整理计算思路,明确计算方法,建构计算法则。

(2)理解竖式的算理、延伸除的过程、体会商里必须有整数部分,是除法笔算的三个教学要点。

例4仍然以买东西为题材,因为它容易激活已有的经验,有助于学生领悟算法。前后共提出三个实际问题,教学三个除法竖式,各有重点。三个竖式中教学的除法知识综合起来,就是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第一个问题是求每千克苹果多少元,计算9.63。学生第一次遇到小数除以整数,可以想到的方法是把9.6元看成96角,于是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还可能想到9.6元是9元6角,于是分步计算求得结果。这些方法都是接受小数除以整数的认识基础,看着教材中的竖式,体会9.63应该分两步算,以及每一步算什么。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算法深入地思考,既可以联系前面的算法作出具体的解释,也可以根据小数的组成进行推理。通过9.63的教学,学生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基本算法:可以像整数除法那样列竖式计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着写。

第二个问题求每千克香蕉多少元,计算125。整数除法中,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把剩下的不够商1的部分作为余数,不再继续除了。小数除法中,要在余数的小数末尾添上0继续除。教材先在商的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余数2的右边添一个0,让学生明白这里在应用小数的性质,除法还可以继续算。又通过20表示20个十分之一,除以5商4个十分之一,既清楚了4在商里的位置,又突出了在商里及时点上小数点的必要性。

第三个问题求每千克橘子多少元,计算5.76。这道题的商不满1,可以从总价5元多一些,数量6千克,因此单价不满1元的具体数量里感觉到,也可以根据整数部分5比除数6小,作出判断。教学着重解决应该在整数部分写0,而且要求学生自己想到这一点。在十分位上商9以后,余下的3个十分之一要转化成30个百分之一继续除,发展了在余下的数的后面添上0继续除的知识。

还有一点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小数乘法的例题只是初步体会它可以用竖式计算,算法的得出在试一试之后。所以,例题和试一试的教学要一气呵成,待形成计算方法后再进行练习。小数除法例题里的三个计算都有预设的教学内容,需要及时巩固,才能进入后面的教学。所以,每个问题解决以后,都要适量安排练习,使教学的新知识消化、内化,保障后面的教学能突出重点。例4后面的试一试综合应用了例题教学的三个计算知识,让学生全面且系统地体会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为小组里说说应该怎样计算,总结计算法则积累体会。

2.通过归纳推理,认识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小数点位置的变化规律。

例2和例5分别教学一个数乘10、100、1000和除以10、100、1000教材为这两个内容设计了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教学过程都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学生共同研究相同的对象。先用计算器计算5.0410、100、1000的积和21.510、100、1000的商,再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教材设计这一步出于三点考虑:第一,便于教师进行指导,对学生说清楚算什么、怎样算以及通过计算研究什么;第二,便于学生开展交流,通过相互评价和相互补充,明白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包括它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位数;第三,初步发现5.0410、100、1000,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方向相同,移动的位数不同。21.510、100、1000,小数点位置移动也是方向相同,位数不同。从而感到可能存在某些规律,产生继续研究的兴趣。教学这一步要注意两点:一是根据问题和计算器的计算,把算式和得数都写出来,在算式中容易看到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二是帮助学生辨别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和位数,特别是移动的位数,有些学生不善于看出来。

第二步,充实感性材料。让学生再任意找几个小数,分别乘10、100、1000或除以10、100、1000,继续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并在小组里交流。设计这一步出于两点考虑:第一,学生在第一步的教学中,产生了研究的兴趣,也知道了数学活动的内容和方法。让他们自主找几个小数进行类似的计算和观察,既能维持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习能力。第二,各学生找的小数不同,每个学生都任意找了几个小数,使全班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丰富的感性材料,让每个学生在交流中都有话可说,在众多具体材料中抽象归纳数学结论,令人信服,也体现了比较科学的认知方法和严谨的认知态度。

第三步,总结规律并应用于计算。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它的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是从大量的具体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数学结论。这个结论抓住了众多现象共有的、本质的数学内容,把规律用数学语言的方式陈述出来。教学这一步要注意两点:第一,学生是总结规律的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规律;第二,学生总结规律需要经过从不完整到完整、从不严密到严密的过程,使用数学语言的水平会逐渐提高。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帮助他们说出规律而且越说越好。通过说,进一步把握规律的本质内涵,学习使用数学语言。第70页和75页练一练的第1题是应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得数。在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时,如果数里原有的位数够用,则很容易;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补足,这是练习中的一个难点。要指导学生怎样补0,弄清楚补在哪里,补几个0。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数的小数部分缺少几位,可以在小数末尾添几个0;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数的整数部分位数不够,可以在整数部分的最高位的前面补0。

第四步,逆向思考,全面地掌握规律。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只要移动它的小数点,就能得到结果。反之,移动一个小数的小数点,等于把它乘或除以10、100、1000这是对规律的逆向思考,也是对规律的完善。练一练的第2题都是进行逆向思考的教学,通过对因数与积、被除数与商的比较,在括号里填出另一个因数或除数,完成逆向思考。教学这一步的目的,一方面使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有完整的理解,另一方面为继续教学小数乘小数、小数除以小数作必要的知识准备。

3.应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进行计量单位的换算。

例3教学把较大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量,例6教学把较小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大单位的数量。这两道题的改写方向相反,改写方法也相反。改写时应该怎样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例3时,可以先口答2千克=克、5千克=克,从中看到这些题都是乘1000,都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然后把经验与方法应用到0.351千克=克里去。在教学例6时,可以采用与例3相似的方法,先从2000米/秒=千米/秒、5000米/秒=千米/秒这些简单的问题里体会只要除以10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再应用到500米/秒=千米/秒这个新的问题情境中去。还可以利用例3中获得的知识,从较大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量要乘进率和向右移动小数点,推理出较小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大单位的数量应该除以进率和向左移动小数点。

练习里还安排了进率是10和100的单位改写,涉及到长度、质量、面积、容量等各类计量单位。由于这些单位是第一学段里陆续教学的,学生可能会遗忘,所以,要帮助学生整理这些单位,把各类计量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排一排,回忆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最新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单元主题图、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多样化。

(2)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进一步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掌握保留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探究现实生活中小数乘法的问题;在合作交流、探索与思考中,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理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通过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会求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2、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3、关键:让学生通过现实情境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启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在整数比较和辨析中抓住新知识的关键所在-----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思考如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的途径,从而主动地掌握新知识;其间,突出对算理的探究,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思路

本单元主题图呈现生活中应用小数计算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小数乘整数是学生借助整数乘法的有关知识探究小数计算方法的开始,学生通过探究,初步感知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小数乘小数的教学,深化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归纳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要求学生将掌握的计算方法灵活应用于解题实际,提高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积的近似值的学习,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让学生理解生活中为什么需要积的近似值以及如何处理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是学生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一些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整理和复习,沟通本单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质量。

(五)教学探讨(小数乘整数)

下面我就其中的一节课来谈谈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本节知识包括单元主题图、2个例题、1个课堂活动和练习一1---6题。重点突破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单元主题图采用了市场购物的情境,通过购物呈现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单元主题图,一方面引发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的欲望;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例1的教学中,由于题中采用的蔬菜单价是小数、买菜的数量是整数的方式呈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情境,这就给教师的教学留有较大的空间,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把单价调整为整数,唤起学生对整数乘法相关知识的积极回忆后,再把单价改成小数来思考。这样可以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用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提供借鉴,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讨新的计算方法。

在探讨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探讨怎样利用原有知识来解决新情境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用连加的方法算,也可能提出把元化成角来算,这时教师要重点抓住学生对新知识探讨有积极意义的思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把元化成角来做,让学生明白这是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的思路后,再引导学生沿着这个思路积极地思考,探讨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例2的时候,要加强和例1的比较,让学生明白例2中出现的新问题,重点引导学生思考积的末尾有0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问题。这是小数乘整数计算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是小数乘法中的一个教学难点。教师指出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可以这样写竖式,也就是让学生明白整数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不同的是,在思考确定积的小数点时,一定要用2560的整数积1500为基础,数出与因数同样多的小数位数,再点上小数点

两个例题教学完以后,应该组织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讨论,重点思考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这样总结出用文字表述的运算规律与方法,有利于学生按照这样的操作规则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课堂活动是用议一议的方式沟通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的联系。教科书用图画的形式向学生呈现了4组算式,让学生比较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有哪些不同。学生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小数乘整数的乘法看成整数相乘,乘出积后还要确定小数位数。这样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理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练习设计:练习题可以用红星等你摘的方法来出现。

练习一第1题口算,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口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使学生理解不但要注意两个数相乘的口算过程,还要注意因数的小数位数。第2题要求学生不计算,直接用第一竖列的积填写后面表格里的积,填完后还要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填,通过这样的追问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第3题明确用笔算、感受到因数的小数位数在小数乘法计算中的重要作用。第4题用连线的方式,增强练习的趣味性。第5题是计算图形面积的问题,有关的图形面积公式学生是早就掌握了的,不同的是图形的边长由整数变成了小数,由此学生也可以从中感受到现在学习的知识与原来学习的知识的联系与区别。第6题除了要求学生正确计算出结果外,还可以通过上下排积的变化比较,让学生感知积的变化规律。这些问题的现实性都很强,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一方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从中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一是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教学内容,这样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二是重视学生活动建立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教学中采用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同时出现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原有知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从而产生认知的需求;三是重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算法的探索过程,学生对算法的理解经历了初步感知加深理解运用升华的过程,这样不但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还有助于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四是注重主题图的运用,首先运用主题图中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用主题图中的问题来进行新知识的探索,接着又回到主题图,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最后利用主题图为学生再造认知冲突,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把数学学习由课内延伸到学生实际生活中。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能和各位老师一起探讨、交流,多提宝贵建议。

最新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2.提高学生类推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口算

20301.20.20.54300-1005

90103254-7043205110.6

2310125194408+501926+1974

(二)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307+852504-320

二、新课

(一)运算顺序

把上面复习题2稍作变动(加上小数点),让学生说一说改动后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变成:1.20.560300.7+8.52.54-3.2

教师板书: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

(二)教学例6

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蓖麻籽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1.应该怎样列式?

0.450.18300

2.怎样计算?

教师板书:0.450.18300

=0.081300

=24.3(千克)

答:一共可榨油24.3千克.

3.还能怎样列式?

4.练习

720.81+10.47.062.4-5.7

(三)运算定律

1.引导性谈话:整数运算与小数运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和连乘、乘加、乘减完全相同,整数乘法中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能适用吗?

2.举例说明: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3.小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四)教学例7

计算:(1)0.254.784(2)0.65201

1.第一道题你打算怎么计算?应用了什么定律?

2.第二道题你打算怎么计算?应用了什么定律?

教师板书:0.254.7840.65201

=0.2544.78=0.65(200+1)

=14.78=0.65200+0.651

=4.78=130+0.65

=130.65

3.填空

4.21.69=□□2.50.770.4=(□□)□

6.13.6+3.93.6=(□□)□

三、质疑

(一)今天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想向大家说吗?

(三)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研究.

四、巩固练习

(一)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50.41.95-1.93.760.25+25.8

=50.40.05=0.9776+25.8

=25.2=26.7776

(二)计算下面各题

19.46.12.35.670.21-0.62

3.254.76-7.87.20.1828.5

18.10.92+3.930.0430.24+0.875

(三)玉山农场新建一座温室,室内耕地面积是285平方米,全部栽西红柿,平均每平方米产6千克.每千克按0.65元计算,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

五、课后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算的用简便方法算.

2.028.51.25+4.6+0.752.330.50.45

480.253.471.51.67.51.25

(二)松柏林能分泌杀菌素,可以净化空气,如果1公顷松柏林每天分泌杀菌素54千克,24.5公顷松柏林31天分泌杀菌素多少千克?

(三)一种花布的售价1米16.2元,请用计算器算出3.6米,12米,8.5米的花布的总价是多少?

最新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篇5)

材分析

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完全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是今后学习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小数乘以整数和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法则都是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而推导出来的,理解计算法则的算理,可以避免出现积的小数点位置的错误。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是本小节的重点,也是正确使用估算法检验小数乘法的基础。

求积的近似值是以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为基础的,但新就新在要结合实际无原则要取近似值,使学生找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也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一样,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这说明乘法的运算定律具有更普遍的意义,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树立简便、灵巧的解题意识。

教法建议

小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定律简算等知识都与整数乘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要联系整数的相关知识进行,在对比中找异同,既使学生找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又能帮助学生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大大降低教学的难度。比如教学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时,先让学生完成整数乘法,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因数添上小数点再让学生讨论并尝试完成,说出根据,再对比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在计算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学习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时也是如此,先复习整数中的简算,再变换成小数。通过类推迁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普遍意义,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在教学小数乘法计算、简算时要特别注意提交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因为它是第二单元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直接基础,在确保正确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熟练性,可以采用选择正确结果、判断对错、比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等多种练习形式。对于小数乘法中的简算,应重视学生解题思路和不同方法的指导,并与口算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能力。比如:2.51.2,既可以应用乘法结合律简算(2.50.43),又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2.5(1+0.2)=2.51+2.50.2,像一些简算题可以把它融到口算题中间去。在每天的口算练习中,比较灵巧的题目可以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在比较中找出最优。

求积的近似值实际就是在求小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更多新的知识,因此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学生学完之后能够利用这部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购物时算总价,计算家里每月的电费,学会看发票核对账目、测量、计算黑板的长、宽、面积,桌面的面积等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实践活动,既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要适当地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比如求近似数一般quot;四舍五入法,但还有时采用进一法、去一法,还有四舍六入法。以此来开阔学生的眼界。

相关推荐

  • 最新小学数学乘法教案1000字 以德感人,为人师表。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想要写好教案应该怎么做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小学数学乘法教案”,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2022-12-24 阅读全文
  •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2000字6篇 小学数学是我们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门基础,作为一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把教案给提前编辑好!那么,有哪些可以值得参考的小学数学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小学数学乘法教案2000字6篇》,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
    2022-12-23 阅读全文
  •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精选6篇 本文为幼儿教师教育网推荐专题“小学数学教案”相关内容。老师,如果您是天上美丽的太阳,我们就是地下可爱的小草,是您给予我们新的生命。提前准备教案是很多老师的习惯。教案有利于教师知识体系更丰富,不断充实自我。你知道写教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吗?栏目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
    2022-12-17 阅读全文
  • 最新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2500字通用 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几十年光阴,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必须要具备的素质。教案会让老师和学生更愉快的完成课程,如何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你不妨看看最新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2-12-14 阅读全文
  • 小学数学基础教学的教学设计汇总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基础教学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08-04 阅读全文

以德感人,为人师表。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想要写好教案应该怎么做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小学数学乘法教案”,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2022-12-24 阅读全文

小学数学是我们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门基础,作为一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把教案给提前编辑好!那么,有哪些可以值得参考的小学数学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小学数学乘法教案2000字6篇》,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

2022-12-23 阅读全文

本文为幼儿教师教育网推荐专题“小学数学教案”相关内容。老师,如果您是天上美丽的太阳,我们就是地下可爱的小草,是您给予我们新的生命。提前准备教案是很多老师的习惯。教案有利于教师知识体系更丰富,不断充实自我。你知道写教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吗?栏目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

2022-12-17 阅读全文

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几十年光阴,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必须要具备的素质。教案会让老师和学生更愉快的完成课程,如何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你不妨看看最新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2-12-14 阅读全文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基础教学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08-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