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有些事情让孩子自己做主

发布时间:2021-10-08

怎样教育孩子。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时注意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成长!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些事情让孩子自己做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日常生活中,只要是孩子能够做、应该做、做起来安全的事情,父母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做决定。多让孩子做主做决定,对孩子自身的成长有利。

自己进食。孩子想要自己进食时,索性就让他尝试,只要为他系上围兜即可。当然,宝贝会因此弄得满脸、满地都是饭,但不要责怪他,剥夺他学习的机会。

决定穿什么。天气冷的时候可以建议孩子戴上帽子、穿上外套,但对于外套里的衣服,则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玩具分享。当孩子不愿将玩具与同伴分享,有争吵行为发生时,别急着介入他们的争执之中,而应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自己呆一会儿。孩子心情不好或情绪不佳时,有选择独处的自主权,这段时间暂时不要去打扰他。

游戏区的选择。让孩子自己决定在哪个地方玩玩具,以不妨碍他人为原则,在这段时间这地方是属于他的游戏区,父母不要去干扰他。

哭的权利。当孩子受到挫折、受伤时,让他尽情地发泄。孩子享有哭的权利,此时不要给他任何言语或肢体上的回应,等孩子停止哭泣后,再与他讨论:“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午睡问题。大部分家长(或幼儿园)在午饭后都会安排孩子午睡,如果孩子睡觉时不断想爬起来,不要强迫他继续躺在床上,可以让他呆在房间里,以不干扰别人为原则。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我家的事情都有些‘怪’


1.许多家长担心孩子身高低,我们怕女儿长太高(已经1米68,13岁半)

2.考试成绩优秀,许多家长都有奖励,我家没奖励,只有祝贺。

3.闲聊时说一句话得到的赞扬,比考试全班第一得到的表扬要多。

孩子前几天看‘倚天屠龙记’片断,说‘金庸江郎才尽,许多故事都离不开‘孤岛’才能展开’,我大加赞赏,比‘考试第一’给予的表扬要多。因为金庸小说我都看过,落个高兴劲儿,没想起去做横向对比分析。女儿只看过几部金庸剧的部分,就能分析、评论,颇有见地(虽然未必正确),这种积极思考的精神正是我极力提倡的。

4.许多家长在意孩子的好朋友要选择‘成绩好的’,我们从来不在意,不论孩子自己成绩在班级排名高低。

我对孩子说的是:只要确实尽力了,名次怎样升降都没关系,降了不会被批评。

5.所有的家长都教孩子‘遵纪守法’,但我还对孩子说:法规制度是调整人际关系、团体关系、国际关系的准则,相互关系有变化,法规制度就可能有改进,也可能滞后,所以,‘遵纪守法’的同时,可以对它们保持自己的评判。

6.许多家长都要求孩子‘听话’,但我对孩子说得最多的就是“你是自由的,你是独立的,你可以自己选择”。所以,我的孩子不需要‘叛逆’。

有些事情,父母懒反而孩子会养成优良习惯与性格


经验一:懒于接送——独自走路去上学

虽然很多孩子上下学都是父母接送的,虽然他爸刚开学时送过他几次,但我从不接送,因为儿子从家到学校最多只有一公里的路程,只需穿过一条马路,来往的车辆也不多。在给他讲了安全知识后,我就要他自己走路,其美名曰“练轻功”。

有一晚,他没按时睡觉,次日起来迟了,要我骑车送,我故意说,我自己上班要迟到,来不及送。他气得一边跺脚一边小跑去学校,结果因迟到被罚扫地。我知道他最怕老师罚了,所以只有让他迟到一次才能吸取教训,改正晚睡的毛病。果然,以后总是一到8点半就上床,准时睡觉,保证第二天早起。如果那次真的送了他,恐怕良好的作息习惯难以形成。

教子心得:让孩子自己走路上学,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养成不依赖他人的好习惯。

经验二:懒于陪读——独立完成自己的功课

我只提醒儿子,什么时间该做功课了,做完了向我报告一声。遇到要检查的作业,我一律叫他自己检查,我只负责签字。他极不高兴地说:“别人的妈妈都给检查,你怎么这么懒?”我给他讲道理:“不是妈妈懒,你想,如果我帮你检查了,你还会检查吗?考试的时候错了,谁又帮你检查?平时出小错,考试出大错啊。”并告诉他学习是自己的事,遇到不会做的题我叫他自己开动脑筋,实在不会做了告诉他该到哪里去查找资料。如某个生词不知道什么意思,他为了图省事,来问我,我叫他自己查字典,为了完成作业,他不得不一个笔划一个笔划地查。

过后,我在思考他不爱查字典的缘由,原来是对部首查字典不够熟练,往往查一个字要费老半天时间,要查的生字多了,别说孩子,大人也觉枯燥。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和他玩查字典比赛,列出生字,看谁查得快,我故意输给他,赢了的他兴趣盎然。玩了几次,查字典速度大大提高,不再认为是麻烦事了。现在,他还主动帮同学查字典呢。

【教子心得】在辅导孩子的学习上,不要太勤于指导,而要学会发现哪些是孩子能做的和有助于独立思考而可以放手的,哪些是他能力达不到而需要帮助的。

经验三:懒于唠叨——多做少说培养自觉性

有的父母为督促孩子学习,一天到晚象麻雀一样唠叨个没完没了。殊不知,重复的话孩子听多了耳朵也会起茧的,他反而不当回事。周末,他打游戏打了很久,作业也没做,我问:“你准备打到几点?”他看看钟,说:“再打十分钟。”“好,说话算数。”十分钟过去了,我返回来一看,他还在打,我强忍怒气,脸上平静地说:“你平常不是说,说话要算数吗?”他不好意思了,歉意一笑,马上关掉电脑。

在此之前,因我给他灌输过做人做事要守信用的意识,所以这次他才能愉快地接受。试想,如果我来个火冒三丈,一阵唠叨:“别打了,还不赶快做功课去,这样打下去,成绩怎么会好?以后考不上大学……”恐怕他口服心不服的,做作业时还会“身在曹营心在汉”。以后他打游戏,我要他自己规定时间,时间一到,必须马上关机。开始,他还要我监督,以后我偷偷观察,发现他自觉了,时间一到就不打了。都说打游戏不好,但只要把握的好,可以变不利为有利,他从中学会了控制自己,克制欲望,培养了控制力,忍耐力、意志力等。而这些,正是重要的学习品质。

【教子心得】勤教育不见得有效,要看在什么方面勤。如果勤于唠叨、大摆道理,反而效果不佳;如果勤于寻找方法和对策,并能有效实施才是值得借鉴的。

经验四:懒于动手——不包办培养做事独立性

凡是儿子力所能及的事,我都不帮忙。如他的房间乱的时候,我就提醒他该收拾整齐了,自己却在一旁乐得看他整理。

孩子上科技课经常要回家准备各种材料,我叫他自己准备;要买什么给他钱让他自己去店铺买,以锻炼和人打交道的能力;要收集标本,我带他去野外,看着他动手做。

刚开学,老师要求给新书包上书皮,他不会包,我却叫他跟我学包。第一个封皮包好后(当然非常蹩脚),便放手,叫他自己包。他嫌麻烦,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我不理睬,只顾在旁边“指手划脚”地指导一番,看我如君子般“动口不动手”,他不得不耐着性子包。如果我为了图快省事,帮他包完,那么他永远也包不出第二个更好的书皮。

【教子心得】勤于帮孩子做事,甚至包办,孩子就会有依赖和被动性,而责任心也无从培养。要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

由于我的种种“懒”,促成了他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上,改掉了粗枝大叶、丢三拉四的毛病,遇到困难,能独立思考钻研,主动寻求解决办法;生活上,独立性强,样样能自理。可见,父母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该狠心的时候要狠心,该懒的时候不妨懒,把操心、关注默默地放在心里。移开呵护的羽翼,让他自己去飞翔,唯有这样,雉燕才能炼就一双坚强的翅膀,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的独立能力。

兴趣班的选择让孩子来做主


一般来说,宝宝的性格特征和学习风格在他6个月大的时候开始显露,到了3、4岁的时会愈发明显。如果让一个天性肆意的孩子去学习围棋,或者让一个天性内敛的宝宝去学习表演,就会无形之中为孩子平添不少的压力。如果你是一个有眼光的妈妈,就要让宝宝按照他固有的个性来发展自己,这样不仅他享受着他的快乐,你省去了你的操心,最重要的是:小宝宝也能做出一些成绩来,这对于做妈妈的你,不是最快乐的事情吗?

Ⅰ安静解谜团宝宝

最爱的游戏:拼图、积木、走迷宫……

在他眼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理论得到了最好的证实。他喜欢比较,并能够耐心地发现他们的不同,比如妈妈包的饺子就是和奶奶的不一样。所以像拼图版这样的游戏能够让他快乐地摆弄上几个小时。

相面兴趣班:奥数、科学实验课、围棋……

这样的宝宝有着耐心的个性和细致的观察力,并且有着强烈的逻辑思维的能力。认为万事都有着“因为”,才能够有“所以”,这使得他们总是不经意地去探索和找寻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以最终获得完美的解释和解决为快乐的源泉。对于这样的宝宝,可能是我们未来的科学家呢,你不妨鼓励他严谨、较真的个性,尽可能给他合情合理的答案。

Ⅱ爱选美服饰宝宝

最爱的游戏:收集彩色糖纸、最爱形象各异的玩偶、橡皮泥……

他喜欢收集漂亮糖纸和布娃娃,小小年纪就常常对服饰又挑又选,不好看的还不穿呢,可谓小小时尚达人。这种宝宝能从一样的小朋友们的毛巾中毫不费力地选出属于他自己的那条——千万别怀疑,毛巾是她喜欢的粉色,边角有他让妈妈绣上去的他的名字。

相面兴趣班:绘画、雕塑、儿童模特队

这样的宝宝非常有意思,如果只是听老师念儿歌,他多半不知所云,这就像收音机接收不清一样,收音机没有问题,电台也没有问题,是频道没有对准。如果你要给他配上鲜艳的图片或着绚烂视频。强烈的视觉刺激总是能够让他立刻进入状态。所以彩色的世界对于他来说非常的重要,在形象化的世界里,他会感到舒心又开心。

Ⅲ喜欢学说话宝宝

最爱的游戏:表演唱、读书、听收音机……

这样的宝宝对于富有旋律的音乐会特别地有反应:比如啊、啊地叫起来,挥动小手,扭动身体等。他可能是个小小歌唱家,常常照着镜子不停地唱歌、跳舞,能够模仿小鸡小鸭叫。比如突然听到电视传来一段音乐,立刻跟着唱起来:“宝宝金水——”。他开口讲话比较早,喜欢学说话,对于来自爸爸、妈妈、奶奶、舅妈的抑扬顿挫的不同的声音能区别得很清楚。

相面兴趣班:声乐、钢琴、故事班、相声……

这样宝宝的思维模式是声音带动思维,他喜欢利用声音,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是老师通过口授进行教学,这对于听觉学习型宝宝是最有利和得益的。在唱歌、朗读这样的活动中,这样的孩子往往能够表现得游刃有余。但是对于是否有音乐天分这件事,还要看孩子的先天条件,比如是否有夜莺般的嗓音也是妈妈要考虑的。

Ⅳ最爱打打闹宝宝

最爱的游戏:轮滑、踏板车、打闹……

在人群中,他可能被评价为最有活力的,或许,更常用的字眼是“麻烦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他的生活总是整装待发迎接战斗,不是在跑就是在跳,即使在吃饭的小小间隙也不消停。不论是爬行还是走路都比其他宝宝要早,刚能走路就需要父母追着他在后面一路小跑。

相面兴趣班:跆拳、武术、游泳……

触觉学习型宝宝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最吃亏,最不被看好的宝宝,常常被称为好动、不专心、爱破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你要知道,他只是通过他的双手或者身体的感知来探索世界。这样的宝宝也有他的优势,就是动作协调能力比较强,对于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富有激情。而适当地让这些孩子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更有利于日常安静的学习。

Ⅴ精细动作型宝宝

最爱的游戏:帮妈妈剥豌豆、给小娃娃梳辫子、自己制作手工……

这样的宝宝富有耐心,并且能够完成技巧较高的活动,有着超强的动手能力。比如拆装汽车、串珠子、码碗碟等。通常,这样的活动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常常进行,但只有为数很少的孩子能坚持到完成任务,多数会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而我们说的就是这一少部分孩子,他们乐在其中,直至最后完成。

相面兴趣班:书法、编织、珠算……

这样的孩子非常难得,通常在良好的引导下,成人之后都有着认真、细致的态度,这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础,所以无论将来他们做任何工作,都会有着良好的态度。但就样细致的个性而言,孩子毕竟年龄小,如果能适当地参加一些手工方面的兴趣班,可以帮助他们在拓展这部分个性的同时,学到一些技能或完成一些具体的事情,因而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的喜悦。

Ⅵ超级模仿秀宝宝

最爱的游戏:扮鬼脸、讲故事、模仿……

这样的孩子不仅希望得到妈妈一个人的关注,而且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所以,你会发现这个小家伙有一个特点,就是“人来疯”。也就是说,人越多,他表现得越活跃,越希望他是世界的焦点。当然,这样的宝宝也有着能够吸引你注意力的本领:比如丰富的表情、手舞足蹈的样子,和高亢的声音等。

相面兴趣班:表演、主持、舞蹈……

如果是上了幼儿园的孩子,表明自己的小宝贝已经向社会迈出了第一步,那个世界将是他要多多接触的。所以,你可以和幼儿园的老师谈谈,不妨在适当的时机给自己的宝宝表现的舞台。从第一次开始,当孩子在正常的公众场合得到认可的时候,他会很乐于、并且很自信地去表现自己。而不是躲在家里,只在镜子面前自我陶醉一番。

TIPS:给妈妈提醒!

●询问他 “告诉妈妈你想参加什么兴趣班?”

做妈妈的你要知道,我们的孩子单纯属于某种类型是很少的,大部分宝宝都拥有不同个性的交叉,不过是各有侧重而已。所以一方面,你可以根据我们专家的提醒有所观察,另一方面,也要问询孩子的意见,让他自己有选择的权利。

●鼓励他 “宝宝,你肯定能做到的!”

不管是什么兴趣班,在上班第8次课左右,宝宝基本上会出现退缩情绪,尤其是在受到老师的批评后,这时,你要判别宝宝是确实不喜欢还是害怕困难,如果是害怕困难,在你的鼓励和监督下,宝宝一定会坚持到底!

●激发他 “宝宝,你来试一试,看看好不好玩?”

宝宝对于某种物质的认知是通过不同的感官一点点获得的,比如:宝宝用嘴巴啃、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等,所以要让宝宝动用自己身体的一切去感受外界,才是正确的,仅仅凭单一的感知觉学到的东西则会很快被遗忘。

●顺应他 “想去就去吧!你可要好好表现。”

有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安静的个性而为他选择一个围棋班或是书法班,这是不和适宜的。这样反而会令他缺少活动的机会而变得焦躁不安,与其这样,还不如带他去踢球更实在,至少他发泄过剩精力后能够安静下来,并且也慢慢知道体育竞技的艰辛。

宝宝的情绪由自己做主


导读:当孩子在“出气角落”宣泄情绪时,父母尽量不要打扰他,除非孩子觉得有人陪他聊聊天更好。当孩子自愿从“出气角落”出来的时候,父母将会看到一张神清气爽、笑逐颜开的可爱面孔。他们还会主动分享反省的心得体会,寻求父母的理解与支持。

对孩子而言,成长中的每一次新体验都意味着新的快乐,同时也会带来烦恼与困惑:父母不再有求必应,更喜欢对孩子说“不”;就算再不乐意,宝宝也得自己叠被子、收拾房间;总有几个小朋友不喜欢和自己玩;最糟糕的是,那么渴望参加体操表演,老师却偏偏没点自己的名。

面对以上这些事,孩子难免体验沮丧、愤怒、嫉妒等消极情绪,或者经历心情的大起大落。如果他们能够恰当地把握和控制,及时忍耐并积极反省,往往会出现令人惊喜的得体反应,养成受人欢迎的心理品质。

4个建议,帮助孩子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设个“出气角落”

孩子和成人一样,有脾气、发脾气都是正常的。父母可以在家里设定一个专门的区域,作为全家人发泄情绪的场所。父母与孩子共同约定,无论当时心里有多不痛快,都不能随意发作,也不能迁怒别人。深吸几口气,把气愤、难过等强烈的感情压抑下来,立刻参与到其他活动、游戏或工作中去。回到家以后仍觉得心里不舒服的话,完全可以一头扎进“出气角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宣泄“情绪垃圾”。

当孩子在“出气角落”宣泄情绪时,父母尽量不要打扰他,除非孩子觉得有人陪他聊聊天更好。当孩子自愿从“出气角落”出来的时候,父母将会看到一张神清气爽、笑逐颜开的可爱面孔。他们还会主动分享反省的心得体会,寻求父母的理解与支持。

布置“出气角落”的2点建议:

1、“出气角落”可以是一个宽大的旧沙发,或是几张软垫子,最好能有一个帘子(方便与其他空间隔离开),布置得温馨舒适些。

2、可以放些旧的毛绒玩具、画笔、白纸、小杠铃、图书等,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习惯的发泄方式,如拍打毛绒玩具、胡乱涂鸦、做点运动、阅读喜欢的书籍等。

●打个秘密暗号

孩子最喜欢秘密,也最珍惜秘密。父母的一方可以与他设定一些“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暗号,比如眨左眼表示“干得不错”,眨右眼表示“继续努力”,右手小指碰头表示“停下来,想一想”,竖大拇指表示“你是我的骄傲”等。平时可以适当使用这些暗号,形成相互间无言的默契。当孩子拿到五角星,父母眨一下左眼,他会比听到口头表扬更加兴奋和喜悦;当孩子学会跳绳,父母眨一下右眼,孩子将备受鼓舞,更加勤于练习。当然孩子也会时不时打出几个动作,看父母是否心领神会,父母必须要反应敏捷才行。

在孩子即将当众发怒的时刻,再多的劝告都已经苍白无力,甚至只起到反向的作用。此时,父母充满信任的眼神,加上右手小指碰头的有趣动作,却有神奇的效果。孩子的脸部线条可能会变柔和,急促的呼吸也渐渐平缓,紧握的双拳伸展开,一场“危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化解了。当孩子暂时平静下来后,父母最好马上带着他远离当时的情境。

●来个“亦褒亦贬”

有时候,批评不当也可能导致孩子强烈的情绪反应。

1、分寸把握不到位

父母千万要记住,不赞成孩子的某种行为并不是对他本身的否定,一定要就事论事。比如孩子平时一向很乖,有一回感冒了却提出要吃冰淇淋。父母假如借题发挥,由这一事件轻率得出“你就是一个不讲道理的小孩”这样的结论,孩子当然会忿忿不平了。

2、表达过于直接

开门见山的责备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父母想指出孩子当天上午对长辈没有礼貌的言行,聪明的做法是先从孩子的优点说起,赢得他的好感,特别要列举他平时礼貌待人的“闪光事迹”,随后引出上午的不礼貌事件,形成强烈落差,最后请孩子自己分析和解释。

“亦褒亦贬”的批评方式能够满足孩子与日俱增的自尊心,提升他的自我期望,引导他适度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反应,不失为提升孩子控制情绪的一大高招。

●做个平衡补偿

孩子做游戏输了,他当然会郁闷、不开心。但是如果每次父母都能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并且告诉他“你是最棒的”,孩子就能逐渐克服消极的内心感受,坦然而从容地投入到下一个游戏中。这就是情绪的相互补偿起了作用,将有力的积极情绪与较弱的消极情绪配对,缓冲消极情绪发作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的心理平衡。

父母在处理孩子情绪问题时通常容易犯“火上浇油”的错。孩子的坏情绪已经像火山那样一触即发,父母还要当众呵斥一番以显示自己的权威,导致后果一发不可收拾。如果在“暴风雨”来临前夕,父母能慈祥地看着孩子,温和地安慰和劝说,轻描淡写地替他解围,并迅速把他带离情境,孩子心中的那团火可能就不会熊熊燃烧起来。对待孩子的怯生现象也是如此,父母越是煞有介事地要求他当着陌生人的面表演,他越是害怕退缩。不如先让他很自然地和陌生人说说话,一起做游戏,相互熟悉后,孩子反而愿意把自己的“拿手功夫”秀出来。因为他内心的恐惧情绪已经与共同活动的愉悦感发生了“中和反应”。

让孩子“自己管”自己


有许多事情就是这样,父母事事替孩子想周全,孩子就会想不周全,而只会在父母的“周全”中去享受;父母事事“不管”则能调动孩子的思维和四肢自己去管。让孩子“自己管”,他们就能逐渐地管好自己。

自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我就训练孩子把自己用过东西放回原处。需要父母做的事,让孩子来提醒,孩子能做的事,父母从不代劳。

记得有一次孩子上少年宫学画忘记了带纸,我看到之后只是在一旁提醒孩子:“再检查一下,有没有忘记带的东西?”孩子漫不经心地回答“没有”,背起画夹就走了。

到教室才发现没带纸,于是只好自己回家去拿。有人说我这样不管孩子未免太过分了,但在我看来,对孩子来说,惩罚错误的方法,必须是让他自己去改正,如果父母替他们改正,则永远也“改不正”这个错误。这次孩子虽然上课迟到了,但这事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

现在儿子虽然才10岁,基本上能够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有一次,我和他爸出差了两天,他也能在家照顾自己。我觉得,有许多事情就是这样,父母事事替孩子想周全,孩子就会想不周全,而只会在父母的“周全”中去享受;父母事事“不管”则能调动孩子的思维和四肢自己去管。让孩子“自己管”,他们就能逐渐地管好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孩子事事不管才是最好的管。

此外,我也很不赞成现在不少父母的做法,喜欢做孩子的保姆,使得五六岁的孩子不能自己吃饭,上了小学也不会穿衣服……这种保姆式的养护,会使孩子没有了自己动手的机会,丧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

在亲子关系上,不少父母又以长者自居,言行专制,总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习惯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孩子做这不行,做那也不行,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凡事一概由父母支配,结果使已经有了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孩子在自尊心、上进心方面受到很大的伤害。

其实,父母虽然表面上管了孩子的事,却抹煞了孩子的独立意识。

育儿心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育儿心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的能力和意愿是不成比例的。孩子愿意去做某件事,却很难把事情做好。结果,很多家长就不愿意让孩子自己做,觉得“完事我还得收拾,还不如我直接干了呢”。要么就是孩子半天也做不好,家长没有在旁边给予指导和帮助,孩子受到了挫折,以后就不想尝试了。

错过了自己做的时机,本该自己做的事别人给做了,慢慢孩子就养成了把自己该做的事推给别人做的习惯。等到孩子大了,家长又想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也挺委屈的。除了自己吃饭、自己穿鞋、自己上厕所以外,两三岁甚至一岁半的孩子已经可以开始干家务活了。对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干家务活就像做游戏一样好玩。他们对大人做的事情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乐于模仿大人。这时候让他们去干,去探索,家务活就与愉快的体验联结在一起,孩子很容易养成自己动手做家务的好习惯。

当孩子感到被人依靠、被人需要,感到自己有能力时,他们会获得很多自信和快乐。潘昱霏很小的时候就会模仿大人的行为。给她吃完牛肉干等,她会主动把你手里的包装纸拿来,扔到垃圾桶里去。大家纷纷为她叫好,她更加得意,下次还会这样做。作为家长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不要给予过多的限制。

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作为父母应该遵循的:

1.言传身教。

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要培养子女的责任感、事业心,家长首先就要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因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启蒙教师。

2、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父母的包办行为会使孩子失去责任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给孩子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重播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作为父母应该遵循的:

3、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承担责任。

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教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例如,当孩子要养些花草动物时,家长在答应前,可以让孩子承诺定时浇水或给小动物喂养等。

4、培养孩子的耐心。

心理学家提出了用“等一下再享受”的原则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例如放学回家后要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或玩耍;让孩子学会忍耐,先面对痛苦解决问题,事后享受的快乐才会更大。否则尽管他们智力不比人差,成绩却因不肯用功而落后。

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作为父母应该遵循的:

5、让孩子体验成功。

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时,家长要给予积极肯定。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应该做很多事并且能做得很好。

专家:让孩子学会自己教育自己


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教育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要孩子自己教育自己,那就更是难上加难。负有很大责任的家长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呢?

幼教专家现身说法——

家长们都知道,生一个孩子很容易,养一个孩子却很难——难就难在教出一个懂事的孩子不容易。现代家庭,家中只有一个孩子,几个家长轮番对着一个孩子施爱,使孩子根本没有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锻炼的机会。家长好心办坏事,到如今还没有这方面的自我觉醒,这就使得孩子的自我教育进展很慢,很艰难。

国外的家长已经有所觉悟了,他们正在创设一些情境,让孩子在实践中自我锻炼。

我的小女儿在美国,她每个星期都会给孩子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比如,带着孩子到同伴家中做客,让孩子实地学习做客的礼仪、规矩,亲身体验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客人。之后,再让孩子请同伴到自己家中做客。她让孩子自己收拾、装点屋子,自己准备待客的食品、物品,自己出门迎接客人,周到热情地招待客人,随时注意调节活动的气氛,关照每一个人的感受,最后,让客人满意而归。

几个同伴轮流做主、做客后,大家再约着到什么地方去玩。因为孩子还是小学生,不能让他们单独到远的地方去玩,几个家长虽然全程陪着孩子,但一般都不干涉他们玩的内容和方式。为孩子提供尽量大的舞台,让孩子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尽量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孩子们像这样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用,自然而然地就学到了适应环境的本事。

国内的一些家长,教育孩子喜欢说教,喜欢指手画脚地让孩子跟着模仿。这样的教育,孩子表面上听懂了,能够模仿了,但是,孩子心灵深处并不知道这样做的道理,结果有可能造成孩子当着家长是一套,背着家长又是一套;在有限的范围内,知道相同的事该怎么做,在更大的范围,在没有先例可仿效的情况下,就不知所措了。

孩子什么都听家长的,表面上会少走很多弯路,节省很多时间,但在实际生活中一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就会露馅。从小让孩子多尝试、多锻炼,看着孩子走弯路、吃亏、碰壁,仍保持观察者的姿态,等孩子吃亏、碰壁后,再让他们反思失败、碰壁的原因,想想自己有哪些情况没有考虑周到,哪些地方出现了差错,让孩子反思之后再尝试,才能达到进一步教育的目的。孩子尝试一遍,反思一遍,经历越多,办法就越多,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多。

孩子做任何事情,无论成功与失败,都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事情的每一个细节,反思事情的来龙去脉,反思事情的全过程,对其健康成长很有必要。因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结果有很多偶然因素在里面,过程却是实实在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

让孩子自己解决争端


让孩子自己解决争端某日,为了能清闲半刻,我带女儿到一个朋友家去玩儿。朋友家有一个和女儿一样大的儿子,而且都叫**,我们是**,他们是小**(小**比我们**小一个月),我们又打电话邀请来了另外两个小朋友,xx和小A,一共四个小朋友。待小朋友都来齐了,我们大人交代了几句,基本就是小朋友要友好,不能打架,玩具要轮流玩儿,不要抢之类的每天都要交代无数遍的话,然后我们就撇下几个小朋友,跑到客厅聊天去了。

在小朋友们单独玩儿的过程中,我们其中三个孩子的妈妈都比较泰然自若地神侃,只有xx妈妈不停地往孩子们玩儿的小房间撇几眼,生怕孩子们发生冲突。我劝她说:“别担心,孩子们其实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任何问题,平时主要是我们大人干涉得太多了,所以,有些小孩子遇到点儿困难就来找父母,我们还是抓紧享受这没有孩子烦扰的美好时光吧。”xx妈妈疑惑地点了点头,但是我知道,她心里还是放心不下她的宝贝儿。

一开始,孩子们还算和平共处,你玩什么,我玩什么都互不干涉,想玩别的小朋友手里的玩具,还知道商量:“**,给我玩玩你这个小汽车,可以吗?”“行,给你。”听着他们小大人似地商量,我们都暗暗窃笑,这些小家伙,气儿顺的时候还真是挺可爱的。不一会儿里边还传来了叮叮咚咚的琴声,我们偷偷一看,原来是两个**在像模像样地弹电子琴,于是,我们放心地接着聊天。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一会儿,就听见xx在里边哭了起来。xx妈妈一听到孩子哭,立马坐不住了,赶紧冲到屋里,问怎么了。原来是xx也想参与到弹琴队伍中去,可是两个**合力把她给挤了出来,说他们还没弹完呢。听到是因为xx想弹琴没弹成,xx妈妈一边哄xx,一边和两个**谈判说:“你们让xx弹会儿琴好不好?你们都弹这么长时间了,是不是?”开始两个小朋友不愿意,xx就一直哭,xx妈也就一直不停地说,后来我们都看不过去了,用其他的玩具把两个兴趣正浓的小朋友给吸引了过来,屋里才重新恢复了平静。不过,从那以后,xx妈妈就一直在屋子里陪着xx,再也没出来和我们聊天。

过了一会儿,就听见两个**又吵了起来,只听小**:“给我这个!”我家**就说“不给,是我先拿到的!”吵着吵着,两个小朋友又把战争从小房间里发展到了客厅,我家**在前面跑,小**在后面追,xx妈妈也紧张地跟了出来。但是我和小**妈都没有任何反应,还是继续聊天,小孩子的事儿,自己去解决吧。就在外面你追我赶的时候,小**一把抓住了**,但是**也不屈服,把两只手高高地举到空中,把玩具在两个手之间倒来倒去,小**是怎么转也拿不到这个玩具,看的xx妈妈一个劲儿地感慨:“我说你怎么这么放心呢,原来你家**这么厉害呀,还知道把玩具在手里倒来倒去的,你是怎么教得呀?”我说:“我可从来没教过她,她这叫实践出真知。孩子们之间抢夺的事情多了,自然就自己想出了让玩具不被抢走的办法。”正说着,两个**之间的如火如荼的战争却自动停止了,原来是我家**主动把玩具交给了小**,自己去玩儿别的玩具了。我对xx妈妈说:“你看没事儿吧,小孩子之间的事儿,尽量别管,除非动用武力了,可以稍微干涉一下。否则根本不用管。”

正说着,她家xx又开始大哭,原来xx又和小**抢开了玩具,没抢到手,就开始大哭。xx妈妈又赶紧冲了进去,一边劝xx,一边和小**交涉。xx看妈妈一直没有给她拿到玩具,大发脾气,一边哭,一边大声尖叫。为了不吵到邻居,我们不得已参与到了劝解大军中,我们最终是在孩子们的哭闹中散场的,其中,xx哭了不止五次,xx妈妈也不停地在哄xx,和别的孩子交涉,最终疲惫不堪。

其实,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很强,学习能力也很强,他们会在冲突中摸索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解决争端。如果家长过分参与其中,孩子会对家长的干涉产生强大的依赖心理,只要遇到困难(不管是和小朋友有冲突,还是学习上有困难)就来找家长,稍不满意,就会大哭大闹。这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还会磨灭了孩子自身存在的探索新事物的潜能。

家长们,尝试着放开我们保护着孩子的双手吧,让孩子自己去飞,自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

家园共育《有些事情让孩子自己做主》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怎样教育孩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放手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放手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记得小的时候,总想做很多的事情,我想要是我每一件事情都会做多好啊。可是妈妈总是和我说,让你做的事情你就不做,不让你做的事情你偏要做。在妈妈的眼中,我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自己把饭吃...
    2020-11-10 阅读全文
  • 孩子的事情还是让他自己解决吧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孩子的事情还是让他自己解决吧”,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现在幼儿园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可是宝贝,全家人都围着这个宝贝转,平时爷爷奶奶都是寸步不离的,怕孩子磕着碰着,吃...
    2020-08-07 阅读全文
  • 我家的事情都有些‘怪’ 1.许多家长担心孩子身高低,我们怕女儿长太高(已经1米68,13岁半) 2.考试成绩优秀,许多家长都有奖励,我家没奖励,只有祝贺。 3.闲聊时说一句话得到的赞扬,比考试全班第一得到的表扬要多。 孩子前...
    2021-03-25 阅读全文
  • 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在我最初到澳洲时,有很多不适应,由于我来这里要做幼儿教育,要办幼儿园,我就在很多时候来关注孩子,关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我不禁大吃一惊,如果用中国的家长育儿观念来衡量,这些家长简直就是对幼儿漠不关心...
    2020-09-17 阅读全文
  • 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老师,我的剪刀找不到了?”“老师,我的书应该放到哪里?”“老师,图书又变得乱七八糟了?”“老师这个我不会。。。”,孩子们的这类种种问题还是时常会浮现,我开始担忧,开学初或许因为对于物品不熟悉,对于程...
    2020-12-31 阅读全文

放手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记得小的时候,总想做很多的事情,我想要是我每一件事情都会做多好啊。可是妈妈总是和我说,让你做的事情你就不做,不让你做的事情你偏要做。在妈妈的眼中,我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自己把饭吃...

2020-11-10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孩子的事情还是让他自己解决吧”,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现在幼儿园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可是宝贝,全家人都围着这个宝贝转,平时爷爷奶奶都是寸步不离的,怕孩子磕着碰着,吃...

2020-08-07 阅读全文

1.许多家长担心孩子身高低,我们怕女儿长太高(已经1米68,13岁半) 2.考试成绩优秀,许多家长都有奖励,我家没奖励,只有祝贺。 3.闲聊时说一句话得到的赞扬,比考试全班第一得到的表扬要多。 孩子前...

2021-03-25 阅读全文

在我最初到澳洲时,有很多不适应,由于我来这里要做幼儿教育,要办幼儿园,我就在很多时候来关注孩子,关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我不禁大吃一惊,如果用中国的家长育儿观念来衡量,这些家长简直就是对幼儿漠不关心...

2020-09-17 阅读全文

“老师,我的剪刀找不到了?”“老师,我的书应该放到哪里?”“老师,图书又变得乱七八糟了?”“老师这个我不会。。。”,孩子们的这类种种问题还是时常会浮现,我开始担忧,开学初或许因为对于物品不熟悉,对于程...

2020-12-3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