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性格软弱也能变坚强

发布时间:2021-10-06

怎样教育孩子。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平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的定义范围较大,可指代生产资料。有了资料的帮助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幼师资料内容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孩子性格软弱也能变坚强”,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导读:现实社会内不乏过于软弱的孩子,尽管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才华与其他孩子一样,但是由于性格的缺陷,不能与人竞争,不适应激烈的社会环境,长大之后,在事业和适应社会方面都有较大的困难。

1.性格软弱的成因

家长对孩子的性格软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父母的暗示造成孩子的软弱。孩子在雷电交加的晚上,正安静地睡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妈妈惊慌地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从妈妈惊恐的动作和雷电环境中学会了害怕闪电,甚至从此再不敢一个人在小房间里睡觉。

(2)过分的关怀造成孩子的软弱。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在上幼儿园或妈妈上班时哭闹不止。原来,妈妈自己那种恋恋不舍、反复叮嘱和犹豫不定的言行,使孩子知道了“妈妈舍不得离去”。

(3)不适当的表扬造成孩子的软弱。表扬是对行为的鼓励和肯定,它起着心理的强化作用。不适当的表扬使孩子的行为向不良方面定型化。早期的行为定型,更容易持久,甚至影响终生。

2.坚强来自童年教养环境

懦弱的儿童到了青少年时代也可以变得坚强起来,但这需要一番巨大的周折和刻苦的心理锻炼。童年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方法只要得当,往往会事半功倍。培养软弱儿童的勇气,可在

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支持软弱儿童大胆地去做事。人类只有极少数的天性本能,大多是依靠父母的培养、教育、学习。父母教育孩子,一是在孩子未成熟期加以保护,这种保护应随着孩子的发育成长越来越少。二是促进孩子能够单独生活,适应社会,这种促进应随着孩子的发育成长越来越多。

(2)鼓励儿童大胆地说话。一些内向软弱的孩子不喜欢说过多的话,对这种孩子,父母应尽量少讲“你必须这样做或那样做”之类的话,多问“你看怎么办?”“你的想法是什么?”之类的话,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如果孩子的意见很对,家长就应该大大地赞许,使孩子获得自信和勇气。如果孩子说的话不好,表达的意见不正确,也不要责怪孩子,而应该指导孩子认真思索自己的意见为什么不对。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孩子的讲话能力。

(3)鼓励内向儿童与社会打交道。有些内向的孩子到了3岁之后,只习惯于同自己熟悉的人呆在一起,与社会上的人打交道时会产生一种潜意识的惧怕。这种行为习惯保持到青春期,问题就不太好解决了。因此,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要培养他们的处世能力。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如何训练软弱宝宝?


导读:通常总受欺负的宝宝先天气质类型较弱,神经受不了太激烈的刺激,因此在遇到竞争和压力大的情况时,往往采取退缩的方式,保护脆弱的神经系统。

儿子软弱妈妈心急

大家都说培培特别省心、好带,可培培妈有一点很揪心:培培在外面总是受欺负。两岁半就上幼儿园的培培每天回家后都忧心忡忡地说,哪个小朋友打他了,哪个小朋友推他了。妈妈开始时将信将疑,后来特意到幼儿园去了一趟,发现问题:培培一个人嘟着嘴,一声不响抱着一个玩具,别的小朋友却三五个的在一起玩游戏。不一会儿,一个壮实的男孩子向培培走过去。妈妈起初以为他要和培培一起玩,紧接着看到的一幕让人揪心:培培一言不发,默默地把手里的玩具送到对方手里。对于培培的懦弱表现,妈妈心里难受极了。

曾听到周围有同事教育儿女:“别人打你时,你给他打回去!他怎么打你,你就怎么打他!”培培妈想想觉得不妥,以暴制暴太野蛮了,只会养成培培不文明的习惯,但面对常受欺负的儿子,培培妈心里很受煎熬,不知该如何教儿子是好。

培培有话说

我今天不想叫电梯里的阿姨,还有爷爷奶奶,我也不想叫,因为我今天一点都不开心:我的天线宝宝被欣欣抢了,她还抓我的脸!她抢玩具的样子真吓人啊,像一只大灰狼,我就是一只小白兔。妈咪来接我,我就讲了这件事,妈咪仔细看了我脸上的伤,亲了我,没说什么,我还想算了,忘了这件事吧,反正看见妈咪我就开心,回家还可以看动画片,玩玩具。可是,回家路上她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皱着眉头,问她话也不回答,要不就不耐烦。唉,本来我的心情就不太好,现在开始觉得脸上很疼了。

我都睡着了,什么声音这么大?不好!妈妈在跟爸爸吵架,他们打架的样子好可怕啊。我今天真倒霉,接连不断遇到糟糕的事情……有种好难过的感觉流过……哎呀!你们不要大声喊了啦,我害怕,我好怕呀,呜呜呜~~~

儿童心理专家分析

通常总受欺负的宝宝先天气质类型较弱,神经受不了太激烈的刺激,因此在遇到竞争和压力大的情况时,往往采取退缩的方式,保护脆弱的神经系统。但两三岁左右,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成长,于是,这些气质弱的宝宝在“谦让”性退缩之后会感到恼怒,甚至屈辱,对于自尊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如果不能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得不到安慰,学习不到自我保护的方式,长大后宝宝或者会退化自我意识任人欺辱,或者对人感觉冷漠、麻木。受欺负的情况可能比其他因素更可能影响宝宝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培培妈与人接触较少,本身接受外界刺激和意见都较少,这样看外界就会夸大对方的力量,宝宝受欺负后又替他“延伸想象”难受的程度,并做出软弱的反应——沮丧和恼怒,这样反倒加剧了培培的难过,像培培这样的宝宝是承受不了妈妈太多的失望的,他需要更多的是安慰、鼓励和训练。

帮助胆小受欺的宝宝强大起来

1、抢玩具训练

如果宝宝身体瘦弱,性格偏内向,不会保护自己的权利,在争执中总受欺负,说明宝宝缺少应付受欺负的经验和技能,妈妈就该在家里传授他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比如,你手持玩具让他抢,或他手持玩具你来抢,最好让爸爸一起参与游戏,爸爸的力量传递给宝宝的程度是妈妈无法取代的。

2、大声呵斥训练

教给宝宝在被抢东西时要大喝一声,不仅能震慑对方,还能及时吸引老师的注意力,因为熟悉宝宝的有经验的老师会马上判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会秉公处理。经过多次演练,宝宝学会了这些步骤和技能后,就能在真实的情景中自如运用了。

3、唤醒宝宝的自尊心

家有常受欺负的宝宝,你既不能反应太敏感,更不能对宝宝过于淡漠,不顾他的感受,宝宝这时需要唤醒的是自尊心,有尊严的人是不允许别人侵犯他的身心的,即使是身体没有力量,他也会不怒自威。

“犟嘴”的孩子性格孤僻?


导读: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的“犟嘴”,因为以训斥打骂来对待孩子的“犟嘴”,会使孩子不愿与大人交流,自我封闭,甚至变得孤僻不合群。

孩子“犟嘴”,家长往往很生气,认为孩子不服教导,不尊重大人。许多家长还会因此天大骂训斥孩子。其实,孩子“犟嘴”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家长应当分析孩子“犟嘴”的原因,找准“症结”,对孩子实行有效的教育。

有时因为大人的批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孩子“犟嘴”的。这是孩子为澄清事实而进行的“自我辩”。这时候,家长应该耐心听取孩子的辩解,并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予以表达。试想,这种尊重事实、不向权威屈服的品质,不正是我们大人所赞誉和追求的吗?怎么当它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时,我们反而受不了了呢?

有时,孩子是为了掩盖过失而“犟嘴”的。在我们已经清楚地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往往很难容忍孩子的这种“犟嘴”。有许多家长在这时往往会以拳头代替教育。因为在家长看来,这种“犟嘴”就是撒谎。如果我们能冷静地分析一下,也能从这种“犟嘴”中找出其中的“缘由”。幼儿心理学认为,当儿童开始掩饰自己过失时,说明他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道德标准,并且学会拿它来和自己的行为相对比,作出初步的道德评价。又由于幼儿期的道德观念并不十分稳定:因此,在一定的环境中,孩子难免会犯错误。事后,在大人的暗示之下.孩子的初步道德评价能力起作用了。他们往往知道自己错了,可又怕承认错误,因为他们怕被权威”--大人认为是“坏孩子”,于是就通过“犟嘴”来掩饰过失,力图保住“好孩子”的形象。遇到这种情况,做家长的绝不可犯急躁情绪,应该耐心细致的引导孩子,使之认识到:犯了错误不要紧,重要提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已经犯了错误,为了掩盖它再犯另外的错误(撒谎)是错上加错。同时,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是个犯了错误的“好孩子”。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是孩子“犟嘴”的根源,也是孩子今后改正错误的动力。

有时,孩子“犟哟”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道德评价。这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犟嘴”。比如,家里来了小朋友,孩子却不让小客人玩自己的玩具,大人说他,他还认为自己的玩具就有权不给别人玩。这样情况说明孩子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这不是通过一两次谈话就能解决的,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如看图书、讲故事等来帮助孩子提高道德认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的“犟嘴”,因为以训斥打骂来对待孩子的“犟嘴”,会使孩子不愿与大人交流,自我封闭,甚至变得孤僻不合群。

玩具透视孩子的性格


导读:孩子对玩具爱不释手,似乎有多少也不能满足他们。偏爱哪类玩具、怎样玩耍,都能反映出孩子的心理状态,与孩子的性格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儿童的天性是玩。通过玩,孩子们感触现实、认识世界,增长才智;而玩的时候是不能缺少玩具的。不同年龄的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不一,选择玩具及玩法自然不同。

比如:婴儿眼睛喜爱追逐色彩鲜亮的物品,手中摇动能发出响声的玩具。1岁的孩子不仅看,还要动手去拿,那是想亲自感觉一下物品,体会物品的质地、温度。2——3岁时开始对能活动的玩具感兴趣,似懂非懂之间什么都要摸摸。3岁以后的孩子更是喜欢自己动手摆弄玩具,摆弄甚至拆毁东西是因为他太好奇了。“这是怎么回事儿?我一定要弄明白。”于是,便出现了在大人看来的“破坏”行为。

喜欢怀抱绒毛类玩具的孩子,有可能是一些感情丰富、细腻、依恋、温情的人。绒毛玩具常常是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即可当做玩具,也可以视为伙伴;可以哄着它玩,也可以用它来发泄情绪,能满足孩子不同时刻的感情需要。另外,绒毛玩具特有的柔软质地,对性格孤独、胆怯,渴望关怀的孩子有安慰、稳定情绪的作用。

喜欢拼装玩具的孩子,通常好奇心强,容易被吸引,注意力保持较久,做事比较有耐性。拼装玩具需要孩子脑、手、眼配合,锻炼其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塑料拼装玩具的色彩漂亮、反复拆装且较安全,是幼儿的必选玩具。3岁以内的儿童随搭配,到4——5岁时就可以要求他们根据图型安装成一个“命名”的物品,也可以鼓励他们发明创造“自编”图形。

有的孩子喜欢运动性玩具,比如说:球、车、枪、剑、棍、棒等物。这些孩子从小好动,经常做出踢、跑、跳等动作,被家长认为“不安稳”。他们通常精力充沛、胆量较大,对内心的情绪不加掩饰,动作就是他们的“言语”,是一种表达方式。这样的孩子喜欢简单的玩具,他的快乐源于活动本身,玩具在其中只是一个“饰物”。

还有的孩子喜欢电动玩具,一按电钮开关,玩具就可以让他们开心一刻,但这类玩具的缺憾是只能看到“表面热闹”,无法探知其内部秘密。也有的家长因为电动玩具价钱最贵易损坏,就只让孩子看着家长操作,而不让他亲手触摸。这样做的结果是只搏得孩子一乐,他对玩具的兴趣不会维持太久,更不要说培养探索精神了。

孩子自卑是性格缺陷


导读: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因此,父母应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须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形成自卑性格。那么,父母如何纠正孩子的自卑心理呢?以下几种方法可供父母们参考: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

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克服自卑,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不能苛求孩子。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该与孩子实际的能力和水平相适应。孩子取得成绩,家长应及时表扬、鼓励,使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于平时学习成绩差、考试总不及格的孩子,家长应以关心和安慰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给孩子以耐心的指导,一步步地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逐渐树立自信心。

鼓励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心理学家莫顿曾提出“预言自动实现”的原则,认为人们具有一种自动实现预言的倾向。爱默生也认为,在我们的心灵的眼睛面前长期而稳定地放着一幅自我肖像,我们会与它越来越接近。所以,如果我们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当感到信心不足时,孩子应该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把“别紧张,我也行”、“我一定能成功”之类的话写下来,或者大声说出来。

丰富孩子的知识,开阔孩子的眼界

生活中,经常会发现当好多孩子在一起交谈时,有的孩子讲得津津有味、绘声绘色,有的孩子却只在一旁听着,一言不发。孩子之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这主要是孩子的知识面不同,有的孩子见多识广,有的孩子见识短浅,相比之下,那些知道得很少的孩子就容易产生自卑。因此,父母应有意识地帮助孩子丰富知识,开阔孩子的眼界,提高孩子的能力。

建议孩子使用小目标积累法

很多孩子产生自卑,往往是由于对自己要求过高,把自己已经取得的小成绩淹没在大目标无法实现的焦虑中,心理上就常常笼罩在悲观、失望的阴影中。孩子可以自己制定一个个能在短期实现的小目标,引导自己向前看,从已经实现的小目标中得到鼓舞,增强自信。随着一个个已实现的小目标的积累,不仅会形成一个实现大目标的动力源,还会使孩子形成足以克服自卑的信心。

教孩子扬长避短,学会心理补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长,就连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一个人若能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长处,就是有残疾的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因此,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并为他们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学会理智地对待自己的短处,寻找合适的补偿目标,从中吸取前进的动力,就能把自卑转化为一种奋发图强的动力。这也是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

驱逐孩子心中失败的阴影

孩子在生活中难免遇到失败和挫折,而失败的阴影是产生自卑的温床。所以,父母应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给孩子以指导,帮助孩子及时驱逐失败的阴影,这是克服自卑、保持自信的重要手段。驱逐失败阴影的方法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以下两种:一是父母要帮助孩子将失败当做学习的机遇,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学习和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二是彻底遗忘,父母要帮助孩子有意将那些不愉快的、痛苦的事彻底地忘记,或是用成功的经历去抵消失败的阴影。

引导孩子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自卑者大多孤僻、不合群,喜欢把自己孤立起来。而积极的人际关系会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自身压力的减缓和排解,性格也会变得开朗起来,并且在与人交往中也会更加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家长要鼓励自卑的孩子多与别人交往,并教给他们一些社交技能。

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树立孩子的自尊心非常重要。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如果做错事,自己就很内疚。如果家长再对他冷嘲热讽,甚至拳脚相加,就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破罐破摔”,越来越差。这时家长应关心、体谅孩子,对他说人人都会犯错,只要知错就改,下次不犯就行了。这样,孩子会排解消极情绪,越来越自信。

谨防孩子触及高危性格


导读:人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在幼小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自我个性,会影响到他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培养正常健康的宝宝,才给他未来的成功奠定根基。

人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在幼小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自我个性,会影响到他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培养正常健康的宝宝,才给他未来的成功奠定根基。

根据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发表报告,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这一报告为“三岁看老”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英伦三岛引起轰动。

科学佐证“三岁看老”

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每名幼儿都被问了22个行为特点方面的问题。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

2003年,也就是当他们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

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10%的幼儿被列为“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如今,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易于对小事情做出过度反应,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还有14%的“自我约束”型幼儿长大后的性格也和小时候一样。

4高危“性格信号”家长应干预

3-6岁,通常被人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阶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人的很多性情在很小时候,就初见倪端了。年轻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自信、受欢迎的人。只不过这些特质不会只是因为父母的“希望”,就会出现,更多情况下,是需要家长关注和进行培养的。以下的几个信号是提醒父母们对孩子要进行帮助和干预了。

害羞!

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家的时候,孩子声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一旦来了生人,孩子就好像变了个人。最尴尬的情形莫过于,死活不肯跟长辈打招呼,或者如果好心的叔叔阿姨想逗一下,更是立即成为蜷缩的刺猬了。事实上,害羞的孩子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害羞,他们的害羞大都只表现在陌生环境中或者陌生人面前。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无论什么气质的孩子都可以成材。害羞的孩子通常气质安静,并遵守规则。但不可否认的是,害羞的孩子对陌生环境和事物感到紧张和恐惧,他们的“安全区域”小,因此适应慢,花费时间长;由于缺乏公众表现的机会,因此较少得到学校和同伴的关注;由于不爱争取,常常会失去很多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快速、激烈的竞争年代,害羞的孩子也可能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自我形象产生怀疑……这些都是父母需要关注的。

改进办法: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并不是那么“与众不同”,跟那些在公众面前表现活跃的同伴相比,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进入状态,好像在搭积木时,他会比活跃的表哥搭得快。虽然他愿意到外面玩,却很不希望别人“注视”他,被放在“聚光灯”下的感觉,只能让他更不自在。他要知道在某些情况下,如何争取并把握住自己的权利;他还需要了解公众表现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不能只是空空而谈,需要详细体会到能够指导他每一个尴尬的困境。

坏脾气!

一位妈妈这样描述她的烦恼:“我三岁多的孩子常常大发脾气。当他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时,他就会赖在地上,手舞足蹈。如此我很不愿意带他出去,因为他常常大发脾气。每次他发脾气,哄劝、呵斥、打骂、教训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我都尝试过,尽管当时花费力气和时间能把他‘安抚’或者‘镇压’下去,可是这种事情一次次发生,弄得我筋疲力尽。”

情商(EQ)在80%的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而情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情绪管理能力。情绪控制是需要父母们花费很多心思教育的内容。对于那些性子本身就急躁的父母而言,教导孩子管理情绪无疑更加困难。通常的情况是,坏脾气孩子的父母一方很有可能就是坏脾气。警惕孩子知道如何激怒你。如果你是个急脾气的人,孩子就很容易从你那引发一场战争,两人相互大叫,没有赢家。如果你忽略他发脾气或者走开,其实很清楚的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发脾气是不可以接受的。这也是孩子学习规则重要的一部分。父母需要牢记的是:如果孩子有一次通过发脾气达到了不合理的目的,他就会再发脾气,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这种手段。

改进办法:其实,人人都会生气、伤心、沮丧和失望。不同的是,情绪管理能力强的人,是会用健康地方式表达出情绪。尖叫、地上打滚、哭喊、摔东西、骂人、踢打都是坏情绪的表达方式,却不是健康的。总的说来,你需要清晰地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生气可以,但是以消极、发脾气或者造成伤害的方式发泄怒气是不可以接受的。因此,孩子需要知道,如果不用地上打滚等发脾气的方式表达,还能怎样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与压抑?在专门的儿童情商训练机构中,健康的情绪表达方法被大力倡导。“安全发泄岛”、“情绪垃圾箱”、“气球操”等被广泛使用。孩子知道,当自己特别生气的时候,可以被带到自己的房间,可以通过打枕头、把头埋在被子里进行发泄;还可以把不开心的事情画下来,扔到情绪垃圾箱;还可以做“呼吸气球操”,以使自己平静下来,以更健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不行”!

这是爸爸妈妈听到孩子说得最揪心的话。退缩的孩子让人感觉沮丧。毕竟自信心是人最重要的特质。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就根本不会开始去做事,即使在别人的促使下开始了,一个小小的困难就能绊倒他,因为他从来没有相信过自己是可以的。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3-6岁是保护儿童自信心的关键期,自信心在这段时间建立地怎么样,对小学甚至成年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苦恼的父母经常用尽各种表扬、鼓励的方式,孩子还是“挫折过敏”,“我不行”、“我不去”、“做不了”常常挂在嘴边。近来研究人员发现,挫折承受力弱,居然是家庭误用“赏识教育”的结果。很多父母(老人)为了鼓励孩子,动辄将“真棒”、“最聪明”、“最厉害”挂在嘴边,一点点好的表现都夸赞不已。但是,孩子在外获得的信息与此反差极大。他很容易就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自己不但不是最棒的,在某些方面,还差得很远。自信心从此一落千丈。经历教育往往比语言教育来得深刻。关注过多,也是造成挫折承受力弱的又一原因。备受关注的孩子通常敏感,怕出错,非常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尝试。

改进方法:自信心是从经历中获得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家庭培养孩子自信心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家长应多去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当下的某个结果。不要说:“你今天表现很好”,而是说:“因为你今天努力控制住自己,上课不乱跑,所以我要表扬你”。清楚地让孩子知道,父母更重视自己努力的过程,能使他们有信心地面对困难。在情商训练营中,“失败的样子”、“给努力一个A+”都能传递给孩子关于自信的重要观念和实用技巧。

不合群!

3-6岁的孩子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在人际交往上,他们还不理解友谊真正的含义。“好朋友”也仅是建立在玩具、零食等物件上的。但是,家长却仍然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在一起玩得很融洽,似乎天生就是“社交高手”。在这些孩子身上,大都能发现这样的特质:愿意分享、有爱心、愿意帮助他人、遵守规则、主动。而另一些则是“另类人物”。有的孩子很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有的孩子不断地“故意”“撩”别人,让同伴反感;还有的孩子游离在人群之外,很难参与游戏。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成为一个“社会人”,如果他们在人际方面有困难,是一定需要大人帮助和支持的。通常孩子不合群有以下原因:最常见的是,这个孩子的行为常常触怒他人。跟大人一样,儿童也不喜欢霸道、自我中心或者破坏性的行为,他们不喜欢跟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玩。有注意力问题的孩子通常也会有人际交往的问题,因为他们理解游戏规则有困难,也容易在游戏中稍有不如意时发脾气。此外害羞的孩子也会存在不合群的问题,他们很容易被别人嘲笑。

结语

专家们深信,父母务必认真对待小孩子的所作所为。父母的抚育和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一个人的性格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要看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以及在什么样的老师指导下学习和发展,若是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友人给予正确健全的身体力行的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就比较乐观,反之亦然。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孩子性格软弱也能变坚强》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怎样教育孩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培养孩子坚强性格 地震貌似已经远去去了,其实远远没有,留下的那许多急待解决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恐怕难以圆满解决。 今天听了《锵锵三人行》中客座心理专家的话,很受触动。专家说他在电视上看到,很多抚慰者会对其抚慰对象...
    2022-03-10 阅读全文
  •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性格是一种个性心理特点,畏首畏尾、缺乏独立性、过分依恋亲人、在生人面前不敢说话等是性格软弱孩子最突出的表现。在性格形成时期,孩子表现出性格意志的缺陷,父母应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帮助、引导。 一、让孩子学...
    2021-11-30 阅读全文
  • 如何去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 美国心理学家威蒙曾对150名有成就的智力优秀者做过研究,发现智力发展与3种性格品质有关:一是坚持力,二是善于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3是有自信,不自卑。可见,坚强的性格对人生十分重要,那么爸妈们应当如...
    2021-02-08 阅读全文
  • 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呢 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呢 首先,应该让孩子不要事事依赖大人,自己的事自己做。如果父母过度娇惯使快上小学的孩子还要依赖爸爸妈妈,穿衣,洗脸,那么很难以想象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怎能坚持不懈的为完成一项事...
    2021-05-14 阅读全文
  • 灰姑娘,会让孩子更软弱? 许多妈妈可能没有想到,给女孩子讲《灰姑娘》等童话故事,会影响她们将来的心理健康。 英国《卫报》报道:瑞典认知心理治疗会议发表报告指出,看《灰姑娘》过多,可能会影响女性的心理健康。受《灰姑娘》等童话故事...
    2022-03-18 阅读全文

地震貌似已经远去去了,其实远远没有,留下的那许多急待解决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恐怕难以圆满解决。 今天听了《锵锵三人行》中客座心理专家的话,很受触动。专家说他在电视上看到,很多抚慰者会对其抚慰对象...

2022-03-10 阅读全文

性格是一种个性心理特点,畏首畏尾、缺乏独立性、过分依恋亲人、在生人面前不敢说话等是性格软弱孩子最突出的表现。在性格形成时期,孩子表现出性格意志的缺陷,父母应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帮助、引导。 一、让孩子学...

2021-11-30 阅读全文

美国心理学家威蒙曾对150名有成就的智力优秀者做过研究,发现智力发展与3种性格品质有关:一是坚持力,二是善于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3是有自信,不自卑。可见,坚强的性格对人生十分重要,那么爸妈们应当如...

2021-02-08 阅读全文

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呢 首先,应该让孩子不要事事依赖大人,自己的事自己做。如果父母过度娇惯使快上小学的孩子还要依赖爸爸妈妈,穿衣,洗脸,那么很难以想象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怎能坚持不懈的为完成一项事...

2021-05-14 阅读全文

许多妈妈可能没有想到,给女孩子讲《灰姑娘》等童话故事,会影响她们将来的心理健康。 英国《卫报》报道:瑞典认知心理治疗会议发表报告指出,看《灰姑娘》过多,可能会影响女性的心理健康。受《灰姑娘》等童话故事...

2022-03-1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