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父母最应该给孩子的10件礼物

发布时间:2021-10-04

简短的给孩子的一封信。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有时候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是家长与教师的目标之一!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父母最应该给孩子的10件礼物”,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作为父母,为了让孩子们开心,经常会在准备礼物时狠下一些功夫。可是,父母的心里有一种疑惑:为什么孩子对于礼物的热情总是保持不了多久,什么样的礼物才能让孩子珍惜到永远呢?

我国的一些多年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专家们,在对我国儿童的调查中得到结论,现在的孩子,真正需要的礼物有10种,这些礼物没有一件是可以用钱买来的。

第一件

爸爸妈妈的爱

这一件礼物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太简单的礼物,因为,没有一个家长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孩子们要的爱,不是家长们取代一切的疼爱,不是一切都百依百顺的溺爱,不是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的宠爱,不是拼命搞智力投资的“关爱”。孩子们要家长把对孩子的爱表达出来,还要家长给他们完整的爱。

孩子临睡前的一个吻,孩子遇到困难时轻拍他们肩头的手,孩子受了委屈时一个温暖的怀抱,孩子回家时的一个问候,还有一句“爸爸妈妈爱你”的表达。这是我们采访的数十名孩子表示出的想要的爱的方式。还有一些孩子提出:“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在一起,一起来爱我?”

专家建议:中国是一个讲究深沉含蓄的国家,长辈都不愿意表白自己对孩子的爱,可是,孩子们需要家长把爱说出来做出来。另一方面:这些年来一直都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又让很多孩子失去了完整的爱,作为家长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能尽量享受完整的爱。

第二件

请尊重我的个人形象

把孩子打扮成酷哥、靓妹都是现在的家长们很愿意做的一件事,至于孩子们是不是喜欢家长给自己设计的“包装”就不管了。有些家长总是爱用自己孩子的缺点去比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有些父母总是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孩子的不好,而不当众对孩子进行表扬。在我们的采访中,有80%以上的孩子对家长的这些行为表示不满。孩子也重视自己的个人形象。

专家建议:给你的孩子适合他们年龄的打扮,让你的孩子独立地去从事一些事情,然后说一声:“做得好!”在外人面前,如实地夸奖自己的孩子。

第三件

爸爸妈妈的尊重

把孩子的秘密当做笑话对别人讲,家长们对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通常不能给予适当而及时的称赞,而对孩子的错误,总是不分场合地过分指责和嘲笑。

专家建议:儿童的自尊是通过父母对其尊重培养出来的。尊重意味着你必须将孩子看成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允许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尊重他的个性,不要什么都替他做主,多对孩子伸出拇指而不是食指。

第四件

爸爸妈妈给我当榜样

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父母为楷模。

专家建议:家长应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观察你,因此你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把你自己当成一个好榜样,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第五件

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家长提供一些为人处世的规则,以使其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这些教育却不能是生硬的。

专家建议:你所规定的一切一定要让孩子理解,而且一定是正确的。对一切人和事要平等对待。

第六件

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60%以上的孩子,和家长在一起游戏的时间平均每天不到半个小时,20%的孩子不到15分钟,另有近20%的孩子在一天之内见不着家长。对于孩子们来说,再多的玩具,再好的保姆,再高档的幼儿园也代替不了爸爸妈妈。

专家建议: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时间来和孩子在一起尽情地玩儿,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终是第一位的。在玩儿的时候,你一定要愉快而不是应付,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与他在一起。

第七件

给我一个小伙伴

孩子需要与同龄或略大的孩子玩耍,和伙伴在一起孩子能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会发展出一些新技巧、兴趣、责任心等等。可是,没有伙伴成为现在城市孩子最大的烦恼。

专家建议:家长们可以把紧闭的房门打开,迎接孩子的伙伴,或是让孩子走到外边去接触更多的朋友。

第八件

和我一起养成好习惯

在现在这个时候,这一件礼物就更显得重要,大部分孩子觉得以前父母不爱打扫卫生,不爱锻炼,不注意饮食卫生。而近来,家长们都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孩子们很高兴。

专家建议:保持你的好习惯。

第九件

给我一个可达到的目标

孩子没有出生就开始学习,孩子刚睁开眼睛看世界就面临着学习的压力,孩子刚会说话就开始让孩子学着阅读,孩子一天天地长大,目标也一个个地增多,学习的压力就越来越大。所有的孩子都不希望家长拔苗助长。他们说:“我们要的是学习的动力而不是压力。”

专家建议:对孩子来说,压力过大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来自家长的理解和合理的目标要求。

第十件

让我们一起笑起来

“我们的父母太严肃,太没有幽默感。”这就是很多孩子觉得影视剧里的父母很出色的一个原因,因为,那些父母总是和孩子一起欢笑。

专家建议:中国的传统使很多父母觉得,在孩子面前就应该严肃,这样才有威严,其实,爱笑的父母会让孩子看到生活轻松和愉快的一面,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不要总是对孩子一本正经,笑声能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母亲最应该给孩子的6个观点


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扮演着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的主要角色,这令许多女士感到无所适从。“我所读过的书告诉我:孩子们需要的是这样、那样。”一位母亲告诉我:“这使我感到我永远都做得不够,有时我感到自己像一块洗碗布被挤干了,但我仍然想为我的孩子做一切事。”

然而孩子们所需要的并不是等同的,作母亲的必须考虑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我曾与成百上千位母亲及成千上万个孩子作过交谈并参阅了有关育儿方面的研究资料,从中提取了有关什么是孩子们最需要从为他们操劳的母亲那儿得到的一些观点的精华。

1.培养他们的爱心

母亲们有必要向孩子说明亲切有礼地待人接物与学业及体育方面出类拔萃同样的重要。

那些在情感方面得到一定培养的孩子会产生心理学家丹尼尔所说的情感智商,即协调自己与他人需要的能力,这类人有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在生活中遥遥领先。贝尔实验室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表明:那些成果丰富的工程师并不一定是智商最高的,而是那些能与同事进行良好沟通的工程师。

母亲通常培养孩子们的交友技巧。

一位同事告诉我在他还是个孩子时,他曾在交友方面遇到困难。当时一位队友受伤了,这位朋友的母亲坚持要他打个电话,问问那个男孩感觉怎样。“妈妈,”我的朋友反对道,“他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他会知道的。”他的母亲回答道。这个电话标志着亲密友谊的开始。“我的母亲让我明白:友谊起源于你对他人所表示的关切而不是要他人对你表示关切”。我的同事回想起这件事时说。

2.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我们都知道表扬能使人创造奇迹,过多的批评会导致孩子过多的自责,使他们贯于为了获得成功而作一些冒险。

表扬也有正确的方法与错误的方法。大多数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可以细数总总,而在表扬时却言语含糊──“你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这种评价会使片刻的光彩顿然消逝。因此表杨应具体些,与其说“你很勇敢”不如说“我为你摔倒了以后仍然爬上车而感到自豪。”这样明确地说明了为什么这种行为值得表扬。

每个人都有一个“要害区”,这个区域一旦受到表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母亲,你可能比谁都了解对于你的孩子来说什么是重要的──可能是音乐、体育或某一课程,如果你不了解,问一问没什么不对。

其次,由于孩子们一时间内只能吸收那么多的表扬,因此小量而频繁地给予一些表扬。一分钟一百次鼓励胜过一次作一百分钟的表扬。

3.谈论“禁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放眼接触到的尽是毒品、酒精与性。一些母亲担心谈论诸如此类的禁忌行为是在鼓励他们这么做。但事实正好相反,调查发现:那些与父母作过坦诚交谈的孩子更不易涉及毒品与酗酒。

母亲们尤其可以有技巧地与孩子们谈论这些敏感的话题。首先,让你自己对这些现象有所了解,而后询问你的孩子他们所知道的。六、七岁大的孩子可能是在操场上听到这类事或在电视上看到这类事。指出你与他们谈论这类事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其危险性,而不是不信任他们,让他们明白你愿意回答任何问题或与他们谈论他们的烦恼。

4.将界限适当放宽

孩子们需要得到无条件的爱,这样自尊自爱的种子才会得以生长。这种无条件的爱并不意味着你不设定任何界限,设定界限是向孩子们显示他对你来说很重要。当一个孩子越界时,向他们说明你对这种行为而不是他们本身感到失望。

随着孩子的成长,界限自然要放宽些。尤其是男孩子,他们想与他们的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心理学家埃文索-贝斯索曾描写道:男孩子们第一次碰到玩具卡车时,心里就响起车子开动的轰鸣声,这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想冒险并表现他们所见过的男子汉的力量。随着男孩子的长大,他们的界限也应适当地放宽些,作母亲的既不要感到自己被抛弃了,也不要感到自己很懦弱。

母亲是孩子们巨大的鼓励之源。心理学家埃顿-萃丝在调查了250个学龄儿童后发现:近一半的孩子更想获得一份母亲而不是父亲的工作。其中一个原因,贝斯索推测道:孩子们更想了解他们母亲所做的事并想参观他们母亲的工作地。

5.指明方问

孩子们需要一个道德指南针。这意味着不仅在重大问题上灌输是非观,而且在日常琐事上灌输是非观。

一位母亲看到她五岁大的儿子骑着他的朋友──邻居七岁大男孩的车子。“汤姆不用这辆车,”他儿子说,“他在学校。”他认为自己这么做没什么不对,因为他的朋友不会介意。但这位母亲坚持让他的儿子把车子送回去:“在没有征得他人同意下使用他人的财物是不对的。”

当一位母亲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正直、忠诚给予足够的重视,她们就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价值体系,这将成为孩子的无价之宝。最好的道德指南是母亲自身的行为,如果母亲自身逃避责任,无视他人的权利或食言,她的孩子就失去了行为的向导。

你也许不希望听到这类话:“可是,妈妈,你就是这么做的。”

6.与孩子一起玩耍

在短时间内,母亲们通常关注所谓重要的事──捕捉孩子们的情况,辅导功课。然而在我们这个生活节奏紧张的社会里,孩子们渴望的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更希望与母亲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这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仅需拥有一种嬉耍的态度,一种愿意把做功课的时间变成嬉戏或把做家务转化为游戏的态度。

一位朋友允许她的孩子们与他们的朋友在厨房打闹,玩具、颜料与泥土不时地飞落到食物里。几年以后,她上大学的儿子带了一位老朋友回家吃饭。“我总想能来你们家,实在太好了,”那位朋友说,“我们曾在这里拥有欢声笑语──汤里也飘落着玩具。”

作母亲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但并不意味着是一种负担,有时你需要少一些责任感──让你对自己的要求见鬼去吧,与你的孩子玩在一起。

孩子10岁前应该做的三件大事


导读:孩子在10岁前应该多亲近自然、亲近家庭、亲近社会。

我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来跟我抱怨工作忙,还要给孩子选择辅导班,什么画画啊,钢琴啊,少儿美语啊,一大堆,晚上回家还要抽时间辅导孩子这个那个的,一个字,累!我问他,你带孩子去捉过虫子没?他说你问的问题怎么这么没头没脑啊,我跟你说正事呢。我不解释,让他快点回答我问题。他告诉我没有。我又问他,你孩子认识几种鸟类?他更迷惑了,说这个还真不知道。

至于我为什么要问这两个“莫名其妙”的问题,是因为正巧看了美国一家研究机构列出的《孩子在10岁前应该做的32件事》。这32件事分别是: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捏泥团、用面粉捏小玩意儿、采集青蛙卵、用花瓣制作香水、在窗台上种水芹、用硬纸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爬树、在院子里挖个洞穴、用手和脚作画、自己搞一次野餐、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用沙子“埋人”、做面包、堆雪人、创作一个泥雕、参加一次“探险”、在院子里露营、烘蛋糕、养小动物、采草莓、玩丢棍棒游戏、能认出5种鸟类、捉小虫子、骑自行车穿过泥水坑、做一个风筝并放上天、用草和小树枝搭一个“窝”、在公园找10种不同的叶子、种菜、为父母做早饭并送到床前、和人小小地打一架。

我将这32件事和自己的一些想法,把孩子10岁前应该做的事归纳为三件:亲近自然,亲近家庭和亲近社会。

一、亲近自然

有些家长也常常跟我抱怨小孩子给他休息时间反倒不知道怎么玩了,无非是看看电视,上上网,打打游戏之类的。想当初我小时候,生活苦是苦点,但童年的生活却是乐趣无穷的。上树捉鸟蛋,下泥塘摸螺蛳,多了去了。现在呢,家长有空带孩子出去玩,去动物园,隔着铁栅栏看动物,认识了这个是什么生物,但没细瞧过,没摸过,没研究过,轮到要写关于动物的作文了,要么就瞎编乱造,要么就卡住不会写了。猜谜语回答的倒是挺快,反过来问孩子这种动物植物有哪些特性就是一问三不知。加上现在孩子金贵,摔一跤就得心疼死全家人,七大姑八大姨一个劲宝贝着,更别说主动让孩子去泥地上打滚了。

当然我们不可能像美国家庭一样的,在院子里搞个露营啊,挖个洞穴啊什么的,都是一幢幢公寓,没有独门独户的院子,没那条件。咱们教孩子亲近自然,得根据实际情况来。比起给孩子把休息时间排的满满的,不如抽个空带他们去大自然“探索”一番,这也不失为一种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途径。

二、亲近家庭

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不论哪个年龄段,普遍有一个毛病,很少会想到为父母做点什么。这与家庭教育是非常有关系的。平时对孩子的事情家长总是亲力亲为,洗个袜子也不让他们动手,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为家长为自己做任何事都是应该的,渐渐地,孩子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自私。加上现在很多家长都是双职工,物质上照顾孩子周全了,思想上交流却是十分匮乏,孩子体会不到这种特别的爱,自然也就不会表达爱了,孩子的情商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都说中国人含蓄,不像西方人常常把“我爱你”放在嘴边,那么中国家长何不给孩子一个机会做做饭,洗洗衣,偷得浮生半日闲,还能让孩子体会自己的辛苦和爱呢?孩子心理充满的暖暖的爱意,自然就会去关爱别人。

三、亲近社会

你可别小看小孩子之间打架,这里头也有学问。所谓不打不相识,很多孩子认识伙伴都是从一场小架开始的。这个过程难免会受点皮外小伤,但有的家长就会大惊小怪的领着自家孩子上门讨说法,往往双方家长没说几句就吵起来了,殊不知孩子隔天就会忘记这场不愉快,又开开心心地玩在一起。这是人类社会性的一种表现,是进入社会之前,与人交往的“预演”,是孩子交流能力和独立能力的一种锻炼。

有时候,孩子的能力超出大人的想象,别把孩子想得太弱了。

说到这些就得说说减负了。学校作业是少了,多出来的时间怎么利用呢?很多家长就向老师讨着要复习资料,各位家长不妨参照下那32件事和我说的三件大事来帮助孩子合理利用好多余的时间。

做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希望


导读:做父母是做一件不容易但最应该做的事情,即使别人做不到,你做到了,你就给了孩子更多的希望。

近日,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42名学生集体致信家长,向家长们提出“给我们一点娱乐的时间,不要总拿我们和别人比……”等20条意见和建议。孩子们肺腑之音震撼了家长和社会。孩子的成长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孩子的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孩子应该像花朵一样在灿烂的阳光下美丽开放。

韩保来(石家庄市教育局局长、教育学博士)

人生是场马拉松,让孩子幸福地走向明天

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就是家庭教育存在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诸多的家长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认为培养孩子考名校、找好工作、挣高工资、有好前途,就是家庭教育的成功。这也是我们整个社会面临的一个问题。

孩子的呼唤、时代的要求,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得到转变。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国家的一种教育战略来抓,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体系。要通过舆论引导引起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调动家长针对孩子开展特色性的家庭教育,尊重个性、发展个性,使每一个孩子都充满个性,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的人生。

侯静(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让孩子学会寻找爱

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最早场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父母的人格特点和行为方式对孩子的成长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这些小学生给家长的建议中可以看出,孩子主要是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父母自身的一些行为以及家庭的氛围上给父母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期待。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在出现矛盾时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即使父母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生活在一起,也一定要想办法给孩子完整的父爱和母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爱自己的。

赵霞(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所助理研究员)

父母应该学会倾听

父母首先要真诚地愿意分享孩子的生活与成长,要放下架子,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父母还要学会宽容,犯错误是孩子的正常权利,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切勿因此而阻断倾听渠道。

父母还要学会一种新的倾听技能——映射式倾听:父母要像一面镜子,非批判性地接纳孩子的想法及情感,以产生理解和共鸣。这样孩子才愿意沟通,敢于沟通,善于沟通。

田运隆(石家庄一中校长、河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

每一株花朵都与众不同

在成长过程中,每一个孩子与同龄群体比较都是存在个性差异的,或者可以说,不同的孩子之间没有“完全可比性”,同一株牡丹也可以开放出不同形态甚至不同颜色的花朵,正因为如此,才构成社会人生的千姿百态。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往往是需要精心呵护倍加爱惜的“稀缺资源”,若非如此,“因材施教”就失去了意义。

每一株花朵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着独特的美丽和生命。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应该是多样化的,他们的生命前景应该是绚丽多彩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自主发展、个性特长能够充分展示并得到尊重的广阔的人生舞台。

张文质(《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执行主编、《明日教育论坛》主编)

学做父母是一辈子的工作

做父母是做一件不容易但最应该做的事情,即使别人做不到,你做到了,你就给了孩子更多的希望。

孩子会有他的问题,就好像一个机器的螺丝可能没拧紧,某一个小的窍门没有被打开,某一个灵感的闪现点没有被点亮——这一切要是他自己能知道,能改善就好了。可是问题恰恰在于这样的“知道与改善”正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是需要做大量工作的,有时也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对父母而言,不是生气,不是责怪,更不是失望和恼怒。好父母就是有耐心的人,等待孩子思维的觉醒,鼓励他的觉醒,相信他,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总是保持自己的信心,即使等不到孩子真的“觉醒”的那一刻,也不泄气。

钱红林(北京关爱家庭中心总干事)家长也渴望喘口气面对“不要让我们学成书呆子,给我们一点娱乐时间”、“不要光拿我们跟别人比”,我想大多数中国家长会发出可怜的叹息:我何尝不想让孩子多些玩的时间呀?我何尝想将我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是这样的升学压力使得我们整日绷紧神经、工作之余毫无休息日可言的。

我和众多家长一样,生活在孩子学业的重压之下。我们家长也渴望喘口气、渴望减压呢。

母亲最应该给孩子的六种东西


母亲被认为是担任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角色的一方,母亲与父亲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等同的。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扮演着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的主要角色,这令许多女士感到无所适从。“我所读过的书告诉我:孩子们需要的是这样、那样。”一位母亲告诉我:“这使我感到我永远都做得不够,有时我感到自己像一块洗碗布被挤干了,但我仍然想为我的孩子做一切事。”然而孩子们所需要的并不是等同的,作母亲的必须考虑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我曾与成百上千位母亲及成千上万个孩子作过交谈并参阅了有关育儿方面的研究资料,从中提取了有关什么是孩子们最需要从为他们操劳的母亲那儿得到的一些观点的精华。

(一)培养他们的爱心

母亲们有必要向孩子说明亲切有礼地待人接物与学业及体育方面出类拔萃同样的重要。

那些在情感方面得到一定培养的孩子会产生心理学家丹尼尔所说的情感智商,即协调自己与他人需要的能力,这类人有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在生活中遥遥领先。贝尔实验室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表明:那些成果丰富的工程师并不一定是智商最高的,而是那些能与同事进行良好沟通的工程师。

母亲通常培养孩子们的交友技巧。

一位同事告诉我在他还是个孩子时,他曾在交友方面遇到困难。当时一位队友受伤了,这位朋友的母亲坚持要他打个电话,问问那个男孩感觉怎样。“妈妈,”我的朋友反对道,“他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他会知道的。”他的母亲回答道。这个电话标志着亲密友谊的开始。“我的母亲让我明白:友谊起源于你对他人所表示的关切而不是要他人对你表示关切”。我的同事回想起这件事时说。

(二)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我们都知道表扬能使人创造奇迹,过多的批评会导致孩子过多的自责,使他们贯于为了获得成功而作一些冒险。

表扬也有正确的方法与错误的方法。大多数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可以细数总总,而在表扬时却言语含糊──“你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这种评价会使片刻的光彩顿然消逝。因此表杨应具体些,与其说“你很勇敢”不如说“我为你摔倒了以后仍然爬上车而感到自豪。”这样明确地说明了为什么这种行为值得表扬。

每个人都有一个“要害区”,这个区域一旦受到表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母亲,你可能比谁都了解对于你的孩子来说什么是重要的──可能是音乐、体育或某一课程,如果你不了解,问一问没什么不对。

其次,由于孩子们一时间内只能吸收那么多的表扬,因此小量而频繁地给予一些表扬。一分钟一百次鼓励胜过一次作一百分钟的表扬。

(三)谈论“禁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放眼接触到的尽是毒品、酒精与性。一些母亲担心谈论诸如此类的禁忌行为是在鼓励他们这么做。但事实正好相反,调查发现:那些与父母作过坦诚交谈的孩子更不易涉及毒品与酗酒。

母亲们尤其可以有技巧地与孩子们谈论这些敏感的话题。首先,让你自己对这些现象有所了解,而后询问你的孩子他们所知道的。六、七岁大的孩子可能是在操场上听到这类事或在电视上看到这类事。指出你与他们谈论这类事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其危险性,而不是不信任他们,让他们明白你愿意回答任何问题或与他们谈论他们的烦恼。

(四)将界限适当放宽

孩子们需要得到无条件的爱,这样自尊自爱的种子才会得以生长。这种无条件的爱并不意味着你不设定任何界限,设定界限是向孩子们显示他对你来说很重要。当一个孩子越界时,向他们说明你对这种行为而不是他们本身感到失望。

随着孩子的成长,界限自然要放宽些。尤其是男孩子,他们想与他们的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心理学家埃文索-贝斯索曾描写道:男孩子们第一次碰到玩具卡车时,心里就响起车子开动的轰鸣声,这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想冒险并表现他们所见过的男子汉的力量。随着男孩子的长大,他们的界限也应适当地放宽些,作母亲的既不要感到自己被抛弃了,也不要感到自己很懦弱。

母亲是孩子们巨大的鼓励之源。心理学家埃顿-萃丝在调查了250个学龄儿童后发现:近一半的孩子更想获得一份母亲而不是父亲的工作。其中一个原因,贝斯索推测道:孩子们更想了解他们母亲所做的事并想参观他们母亲的工作地。

(五)指明方问

孩子们需要一个道德指南针。这意味着不仅在重大问题上灌输是非观,而且在日常琐事上灌输是非观。

一位母亲看到她五岁大的儿子骑着他的朋友──邻居七岁大男孩的车子。“汤姆不用这辆车,”他儿子说,“他在学校。”他认为自己这么做没什么不对,因为他的朋友不会介意。但这位母亲坚持让他的儿子把车子送回去:“在没有征得他人同意下使用他人的财物是不对的。”

当一位母亲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正直、忠诚给予足够的重视,她们就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价值体系,这将成为孩子的无价之宝。最好的道德指南是母亲自身的行为,如果母亲自身逃避责任,无视他人的权利或食言,她的孩子就失去了行为的向导。

你也许不希望听到这类话:“可是,妈妈,你就是这么做的。”

赞美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一位优秀的美国母亲,名叫苏珊,她在回忆录中这样讲述自己给孩子的夸奖:

在大多数的家庭中,父母都是当小孩做错了事时,才“挑剔”他们。在我们家里,我们却互相“挑出”做对的事情。当我们看到某个小孩做出使我特别高兴的事时,我会走到他身前,把手放在他肩上,然后看着他的脸说两件事:第一,我具体告诉他做了什么事;第二,我明确告诉他我对这事的感受。然后我静默几分钟,让他感受到我的心情多么愉快。我把这种做法叫做“一分钟赞美法”。我觉得赞美小孩只需一分钟,可是赞美所产生的愉快感受,却会持续孩子的一生。

一次,我的儿子吉米从学校拿回了成绩单。他有些神色不安地把成绩单递给我。他当然知道成绩单上是怎么写的:两个“甲”,三个“乙”一个“丙”,他的历史得了“丙”。我看了成绩单后,我对孩子说:“吉米,你太棒了!”吉米听了我的话,眼中有些闪闪发光。“你看看你的成绩单,你得了两个‘甲’和三个‘乙’!”我把手放在吉米的肩膀上,安抚了一下说:“我真高兴,你的成绩很好,我真高兴!”吉米很快抱住我,然后似乎有点尴尬的样子,“那,我能出去玩一会吗?”“当然,任何人的成绩单上如果有‘甲’和‘乙’,都可以出去玩一个下午。”我笑着对吉米说。“谢谢你,妈妈!”孩子高高兴兴地玩去了。这时,一位来我家里访问的年轻妇女神情显得很诧异,她说:“我不了解,您的孩子成绩单上不是有一个‘丙’吗?”我说:“是的,他有一个‘丙’。”那位年轻妇女说:“可你什么也不说,一字不提,这是不是不负责任?”我对那位妇女说:“不,那是我孩子的责任。如果我承担起他的责任,他就会不负责任。我主要是协助每一位孩子乐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你已经看到,我儿子对他的‘甲’和‘乙’很高兴,他体验到了得到好成绩的结果:第一,他和我都觉得愉快;第二,他可以尽情玩一个下午,他今天不必做杂事和家庭作业,今天对他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那么,你如何处置孩子的那个‘丙’呢?”那位年轻的妇女又问。“这件事我要在星期六早上全家的目标设定会上来做。我会问吉米,你希望你的历史得多少分?我想,吉米已经发现他得到好成绩时,内心是多么愉快。因此,我想他也会希望历史得到好成绩,这完全是因为他喜欢那种成功的感觉。事实上,我们内心的反应大部分都是:‘如果你认为那件事我做得好,那么我会再做一个更好的给你瞧。’当我儿子做对的事情被挑出来赞美的时候,他会希望自己再做对某件事。孩子不是为我而守规矩,而是为了自己把事情做对。当吉米为了使历史得到好分数而设定目标时,我和我先生都会协助他。但我们真正的秘诀只不过是协助孩子希望做好。”我对那位年轻妇女说。

编者按:从这位美国母亲的成功经验中可以发现,给孩子赞扬不能说些假大空话,而要关注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进步。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必要时父母或者老师可以忽略一下孩子所犯的错误,要从内心里相信孩子不是在故意犯错,不要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却用放大镜来看待孩子的缺点。一般情况下,父母或者老师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当孩子做对某些事情时,他们理所应当的事情,而当孩子不小心做错了一点事情,他们就觉得孩子不努力,不是好孩子,因此而大发雷霆其实,父母或者老师首要任务是把孩子做对的事情从平凡的生活中挑出来,加以强化。请记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赞美是父母或老师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3岁前应该让孩子经历的10件事


早教专家研究出0-3岁婴幼儿应当经历的10件有意义的事,这10件事情虽然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事,但对孩子的成长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

1、 骑在爸爸肩上

能感受父亲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对成人的信任感,增进亲子间的情感;感受特有的高度,体验和理解成人的视野,体验视角转变的乐趣。

2、在雨中行走

倾听雨滴在身上、伞上、屋顶上、地面上等的不同声音;看见小水坑,在家长的帮助下,可以跳过去,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当然,别忘了帮宝宝折好小纸船放在水中漂浮。

3、和父母下乡

新鲜的、差异明显的环境能激活孩子观察的兴趣,调动孩子的思维,激发无限的想象力,并激发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4、穿大人的衣物

满足婴幼儿“进入”成人世界,模仿成人行为、情感和愿望;还可进行大小、长短、胖瘦的区别、比较。

5、走“特别”的路

走不同的路面如泥、沙、水泥、草地等,脚底产生不同的感受,发展宝宝的感知和平衡能力,这也是孩子体验人生道路的最初启蒙。

6、体验黑暗

黑暗对孩子来说,代表着恐惧,代表着可怕。不妨陪伴孩子一起勇敢地面对黑暗,帮助孩子战胜困难,学会勇敢,今后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

7、在草坪上滚爬

在草地上自由地滚爬,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父母和孩子可一起滚爬,并设置一定的难度,如改变方向,在大人身上滚爬等等,草坪要平整,注意安全。

8、和父母一起沐浴

彼此身体各部分相同的器官,不同的形状、大小能引发孩子观察的兴趣;性教育的自然启蒙,在轻松、日常、自然的状态下感受男女性别的差异。

9、在亲友家暂住

感受不同家庭的生活方式,体验父母不在身边的“独立”,促进孩子与人交流。

10、和父母一起看书

让孩子学会翻书,有助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当允许孩子自己“乱翻书”,让孩子找出自己喜欢的画面“自言自语”,可以建立相对稳定的“亲子阅读时间”。

令孩子最害怕的8件事(父母必读)


孩子最害怕什么?玩具丢失了?还是好吃的没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担心最害怕的都与父母有关,你们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担心的事,然后以后注意不要再犯,别再伤害了孩子的心。

一、爸爸妈妈吵架了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父母以为孩子还小,夫妻间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对小孩子是无所谓的。其实,孩子们那一双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早已把父母在他们面前的一切言行都记录下来了。

有些家庭,夫妻间争吵不休,满嘴粗话,甚至动手动脚,家庭气氛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压力;有些父母,长期感情不合,在家里寡言少语,在这种气氛中生活的孩子很压抑,时间久了势必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会使孩子变得冷漠、孤独、执拗、粗野,成为心理方面的畸形儿。

因此,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是每一位有爱心的年轻父母应该谨记的。

二、爸爸妈妈又发脾气了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1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2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3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4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

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三、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剧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很幸运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

但女儿却因为怨恨母亲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分离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四、父母失信、撒谎

家长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而起,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说: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什么奖励,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孩子最讨厌父母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言而无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时失威信,家长说话不算数,不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身形象。它会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成人后,这种“失信”的习惯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朋友和机会。

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就要不轻易许诺,不随便许愿;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随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认真想一想,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合理的、可兑现的,就要认真地承诺、必须兑现。

五、不耐心解答孩子提的问题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特别是在童年时期,好奇心特别重。但是不少爸妈对孩子的问题不加重视,没当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

有的父母嫌孩子烦,三言两语打发孩子,孩子也许还很小,但他也能感觉到爸妈的态度,父母的冷淡会让孩子以为自己不应该问问题,或者不应该问这一类问题,让他对自己能力失去了信心。

爸妈的敷衍还会让孩子渐渐失去提问的热情,也会渐渐失去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知半解,信口作答,孩子对爸妈的话总是深信不已,你给他错误的答案,孩子会当成是真理而记住,错误的观念一进入脑海,再要改回来就难了。

以没有时间作借口不回答孩子问题,这只是一个借口,不应该成为理由。如果爸妈在当时没有时间回答孩子,也应该首先肯定孩子的提问,然后向孩子说明自己现在确实没有空,并向孩子承诺在某个专门的时间来回答孩子的提问。

好问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现,一般说,好问的孩子勤于思考,爱动手,求知欲强,父母应该对孩子的提问给予及时的肯定,让孩子感到提问题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经常为提出问题而自豪。这对孩子的思维发展有很好的作用。

六、不欢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长大了,也希望拥有几个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相信妈妈们应该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际关系好。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小伙伴不太懂礼貌,或太精于算计,或会欺负人,爱撒谎等缺点而不喜欢。

然而对孩子来说,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希望家长以“大人”身份对待他们,尊重孩子在选择朋友时所拥有的独自意见。如果父母们老是管教与间断或不间断表达对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欢,势必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从而使双方的隔阂逐渐增大。

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对好朋友的选择。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于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尊重维护孩子的选择。父母要承认与孩子之间选择朋友时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有时候给孩子足够的面子,孩子也将会给父母足够的面子。

孩子能与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关系,要尊重孩子根据双方意愿和喜好进行自由选择。

七、忽视孩子的优点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是,在我们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如别人的孩子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源自于父母们望子成龙的心态。但是,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孩子也是一样。父母由于天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眼中看到的似乎总是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八、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博取别人的赞叹有的家长,简直把孩子说成“豆腐渣”。

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

从以上八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难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父母一定要送孩子的十件礼物


孩子从出生开始,家长给他们取名字、买衣服、准备吃的等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爱。除了这些物质上的东西,家长更应该给孩子精神上的礼物。下面的10件礼物,家长一定要记得送给孩子,做一个孩子爱戴的称职父母。

一、爱

每个孩子都需要爱,许多孩子对爱的需要远胜于对一两件玩具礼物的需要。但父母如何来表达自己的爱呢?

建议: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挥挥手;在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这些都是在向孩子表达爱心。

二、纪律

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需要你提供一些做人处世的规矩,以让他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建议:使用严厉的但却是能被孩子理解的纪律来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然后再平心静气地向他解释:“无论你何时再犯,我都会阻止,直到你能自己改正为止。”

三、以身作则

你传递给孩子最重要的信息往往不是用言语方式来达到的。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他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父母为楷模。

建议: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观察你,因此你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假如你不想让你的孩子吸烟,你自己最好就不要与香烟为伴。要想为你的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四、自尊

儿童的自尊是通过父母对他的尊重培养出来的。体罚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尊重意味着你必须将孩子看成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允许他发展自己的爱好和追求。

建议:即使孩子的发展与你为他设计的目标并不一致,或者他的有些表现你很难理解,你也应尊重他的个性。你要关心他,但不要什么都替他作主,你应鼓励他独立思考并勇于探索,让他知道你随时都在关注着他。

五、良好的自我形象

对孩子的良好行为给予适当称赞是重要的,但假如称赞言过其实,反而会有损于孩子的自我评价。相反,对孩子的过分指责和嘲笑,传达的是这样一种信息:“你没有能力做这事情,必须由我来代替你完成。”这种凡事包办的做法会破坏孩子的成就感。

建议:让你的孩子独立地去从事一些事情,直到他完全掌握,然后说一声:“做得好!”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

六、良好的健康习惯

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父母的行为是很重要的,父母坚持刷牙、健身或注重饮食健康,都是无意地向你孩子灌输一种观念:要照料好自己的身体。

建议:让你的孩子定期去医院,接受必要的健康体检,同时让孩子了解坏习惯对身体的危害。

七、多跟孩子在一起

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你也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终是第一位的。

建议:每周都计划一次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然后让孩子盼望着这个时刻的到来,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与他在一起。

八、学习动力

所有那些肯学习的父母都在无形中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但也应注意不要拔苗助长。对孩子来说,压力过大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

建议:在幼儿时期就开始让孩子学着阅读,待他长大后再让他对着你朗读。培养他对自然和周围环境的好奇心。你要经常倾听孩子的想法,与他一起探讨一些问题。

九、幽默感

与你的孩子一起欢笑,能让他看到事物轻松和愉快的一面。不要总是对孩子一本正经,笑声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建议:和孩子一起阅读幽默书籍和看喜剧电影,当孩子尝试一些幽默行为时,父母应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十、伙伴关系

从两岁开始,孩子就需要与同龄或略大的孩子玩耍,孩子能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会发展出一些新技巧、兴趣、责任心等等。你所要做的是适时地给他们一些指导。

建议:不要总让孩子关在家里做一些早已设计好的游戏,要鼓励他多与同龄孩子在一起玩耍,这样,在自由自在的活动中,孩子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

中国父母应该给孩子进行金钱教育


1

这一代的孩子被赋予了权利感,认为他们值得自己所拥有的,并且还要索取更多。

“上个月,女儿在我未同意的情况下花了2000美元来买衣服。我觉得我们之间出现了问题。”然而,这个处于青春期的女儿不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她有什么错。“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们有钱,我也喜欢买衣服。我的父母都知道,相同的裙子我绝对不会穿两次,所以他们不应该责怪我乱花钱。

这位母亲把女儿带到咨询小组寻求帮助。“我需要你们来教教她如何对待金钱。”这是这位母亲具体所需要的。

当我问她对女儿乱花钱的行为采取了哪些措施时,她说:“哦,我什么也没做。我不想伤害她脆弱的自尊心。”

2

我们的确出了问题。我们的文化也出了问题。出问题的是说着“他们不应该责怪我”的这一代孩子。

这些孩子被赋予了权利感。权利感是指我们值得拥有的,并且还要索取更多。有权利意识的孩子会更苛求, 容易自我陶醉,觉得该责备的永远是别人,而不是自己。

而我们作为成年人,很害怕打击到他们的自尊心。

他们希望拥有我们的时间,我们的注意力,我们能花得起钱,以及提供一切能够让他们生活舒适的物质资源。

因此,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为了让你的孩子能够脚踏实地并且懂得感恩,我们提供了如下小建议:

3

帮助孩子区分想要的和真正所需要的。他们可能想要某些东西,但是他们真的需要它吗?把这些词汇加入到他们的字典里。

教会你的孩子问问题。一起聊聊天,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对话。如果有人问你的儿子今天过得怎么样,教他合适作答。如果家人问你女儿的在校情况,告诉家人注意问话方式。孩子不仅会在谈话中感到更加自信,他们还会发现,可以通过与他人谈话这样简单的方式塑造自己的影响力。

设定财务上的边界,比如给每个孩子一定金额的零花钱。如果提前就把钱花光了,他们就会知道一美元是怎么花掉的,也会有机会去学习如何合理地花每一分钱。

让你的孩子去承受财务决策的结果,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他们能省下来一笔钱,允许他们去买真心想要的东西,即使这个东西对你来说毫无价值。如果他们把这个月的油钱都花光了,让他自己寻找有创意的方式去搭车。

让他们知道过度消费的后果。让他们自己去支付电话费或者还信用卡,即使这意味着他们要做额外的家务来赚这笔钱。

如果你的孩子想要买什么东西,让他们通过在家做额外家务的方式来赚取。勤劳苦干所获得的东西才会更有价值。我(梅丽莎)还记得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通过赚钱买了一部半导体收音机和一辆自行车。

在家里给孩子一份工作,或者让他们做家务,以此加强他们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孩子并不是你家里的客人,应该学习多为家里做一些事情,让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有主人的感觉。

不要让你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退出。奋力争取可以冲破权利感的傲慢,并且培养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同理心。(包括我们自己!)

相信《父母最应该给孩子的10件礼物》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简短的给孩子的一封信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母亲最应该给孩子的6个观点 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扮演着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的主要角色,这令许多女士感到无所适从。“我所读过的书告诉我:孩子们需要的是这样、那样。”一位母亲告诉我:“这使我感到我永远都做得不够,有时我感到...
    2021-10-07 阅读全文
  • 孩子10岁前应该做的三件大事 导读:孩子在10岁前应该多亲近自然、亲近家庭、亲近社会。 我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来跟我抱怨工作忙,还要给孩子选择辅导班,什么画画啊,钢琴啊,少儿美语啊,一大堆,晚上回家还要抽时间辅导孩子这个那个的,一个...
    2021-03-17 阅读全文
  • 做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希望 导读:做父母是做一件不容易但最应该做的事情,即使别人做不到,你做到了,你就给了孩子更多的希望。 近日,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42名学生集体致信家长,向家长们提出“给我们一点娱乐的时间,不要总拿我们和别人...
    2021-09-23 阅读全文
  • 母亲最应该给孩子的六种东西 母亲被认为是担任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角色的一方,母亲与父亲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等同的。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扮演着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的主要角色,这令许多女士感到无所适从。“我所读过的...
    2021-03-25 阅读全文
  • 赞美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一位优秀的美国母亲,名叫苏珊,她在回忆录中这样讲述自己给孩子的夸奖: 在大多数的家庭中,父母都是当小孩做错了事时,才“挑剔”他们。在我们家里,我们却互相“挑出”做对的事情。当我们看到某个小孩做出使我特...
    2021-04-26 阅读全文

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扮演着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的主要角色,这令许多女士感到无所适从。“我所读过的书告诉我:孩子们需要的是这样、那样。”一位母亲告诉我:“这使我感到我永远都做得不够,有时我感到...

2021-10-07 阅读全文

导读:孩子在10岁前应该多亲近自然、亲近家庭、亲近社会。 我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来跟我抱怨工作忙,还要给孩子选择辅导班,什么画画啊,钢琴啊,少儿美语啊,一大堆,晚上回家还要抽时间辅导孩子这个那个的,一个...

2021-03-17 阅读全文

导读:做父母是做一件不容易但最应该做的事情,即使别人做不到,你做到了,你就给了孩子更多的希望。 近日,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42名学生集体致信家长,向家长们提出“给我们一点娱乐的时间,不要总拿我们和别人...

2021-09-23 阅读全文

母亲被认为是担任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角色的一方,母亲与父亲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等同的。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扮演着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的主要角色,这令许多女士感到无所适从。“我所读过的...

2021-03-25 阅读全文

一位优秀的美国母亲,名叫苏珊,她在回忆录中这样讲述自己给孩子的夸奖: 在大多数的家庭中,父母都是当小孩做错了事时,才“挑剔”他们。在我们家里,我们却互相“挑出”做对的事情。当我们看到某个小孩做出使我特...

2021-04-2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