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和学习中让孩子学会互相帮助
发布时间:2021-09-18 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 在幼儿园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的读书笔记今天上午我在教孩子们折电话的时候,一个小男孩告诉我:“老师,这一步我不会折。”他的话音刚落,何雨桐说:“我教你。”我像是一下子受到何雨桐的启发一样,我便让那些学会的孩子教还不会的孩子,这样,我不但节省了时间,还让已经会折的孩子进行了巩固。另一方面,我们大人的手比孩子的手灵活,我们能做到的一些动作孩子不一定能做到,但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办法,这样他们沟通起来会更容易。
慢慢的,我把这个方法渗透到生活中,有些自理能力相对差一点的幼儿受自己做不到某些事的时候,总会有能力强的幼儿出来帮忙,而且他们有时候边帮忙边给能力弱的幼儿讲解其中的方法,这样,省了很多的时间,我不至于特别的忙,还让他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
所以,其实有些时候我们的灵感都是从孩子的身上得来的,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们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互相帮助,而不是我们用语言去命令的。让幼儿形成自然而然的习惯,比我们在逼迫他们条件下形成的习惯要牢固的多。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让互相帮助成为一种习惯
当帮助成为了一种习惯,孩子们会渐渐习惯去帮助和被帮助,但这样的互相帮助是一种真帮助吗?
军军是一个小男孩,白白嫩嫩胖乎乎,平时特别听话,老师说东从不往西,有时候,我特别希望他在我说东的时候,能往西看一看或者瞧一瞧,这不,今天我们画大公鸡,大家都唰唰的开始画起来,只有军军对着白纸发呆,担心他胆小不敢画,我特地握着他的手和他一起画了大公鸡的身体,并叮嘱他“大胆画,画错没关系。”可当我转了一圈回来,军军还是保持着原来的姿势,画纸上也一笔未动,一些画好的孩子,都好心的来帮忙,军军看着他们帮他画,没有表情,也没有动作,默默的接受着别人的帮助,因为以前都是这样的,他习惯了被帮助。虽然来帮忙的孩子很有爱心,愿意无私的帮助别人,但这样的帮助只会让军军越发依赖别人,失去动手锻炼的机会。无奈之下,我拉开这群爱心宝贝,告诉她们让军军自己来,不要好心办了坏事,宝贝们只好依依不舍的放下了军军的那张画纸,悄悄的在旁边为他加油。看军军面露难色,眼泪在眼眶打转,我知道,一直没有动过手的他,没有操作经验,根本无从下手,因此,我找来范画,让军军对着范画进行模仿,楞了好久,军军才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微微颤颤的动起笔来,虽然歪歪扭扭,落笔不稳,颜色也涂得比较浮,但这是孩子自己画的,远比别人帮忙画的要有意义,大家都为军军今天的进步鼓起了掌。
平时,我们总是教育孩子:朋友间要互相帮助,同情弱小,要有爱心,但殊不知还有一种相互帮助它是隐形的,给于同伴信心、鼓励、勇气、配合……这都是帮助的体现,所以,我们可以让帮助成为一种习惯,但这种帮助应该是理性的,贴心的。
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
最近我们班开展的等分活动是如火如荼啊,不管是在教学活动中、区域活动中还是在孩子的生活活动中,我们无时无刻地都在让孩子认识等分。
对于我们大班的孩子来说,图形的基本特征他们都已经了解了。
于是,我们结合我们班的特色活动“剪纸”,让孩子通过对图形的分割和拼合,使孩子们来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
认识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是对已知图形的进一步认识,这也能帮助孩子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促进了孩子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由于我们班的孩子认识掌握等分是通过折纸、剪纸等形式来学习的,这些活动是在平面纸上进行的,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他们分合的是否正确,教师在分合中引导孩子说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这样,他们在剪剪、折折、拼拼中找到了许多等分的方法:横着分、竖着分、斜着分。
我们还根据区角中投放的各种材料来进行等分活动的认知,这样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在熟练掌握了剪纸样等分方法后,我们几个老师经过商量讨论后,又让孩子用目测的方法每天来练习等分实物。
比如每天在加点时对各种食物进行等分,如:香蕉、苹果、面包、火腿肠等实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愉快地进行了学习,逐渐掌握了多种等分的方法,使此活动更加有趣了
不知道本文“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互相帮助真有趣
今天的区域活动中,张雨萱和王博在认真的玩建构区,他们都要搭一个漂亮的花园,但是由于材料比较有限,所以他们在玩的时候总会发现少了一些可以操作的积木,于是王博只好问对方要一些积木,但是问着问着张雨萱也不愿意给对方了,因为自己也越来越少了,感觉要完不成了不能做出漂亮的花园了。看到张雨萱不愿意给自己积木了,于是他只好向我求救,对我说:“老师,她不肯给我积木,我搭不出好看的花园了。”张雨萱也抢着说:“他一直问我要,我自己都搭不好了。”说完把自己手中的积木更加的往自己身边推了一下。于是我说:“你们搭的是什么呢?”他们异口同声的说“花园”,那你们能不能合作呢?王博搭公园的外面围墙和一些玩的地方,张雨萱就可以用雪花片来装饰花园了做出各种花朵了呀。他们想了想说:“对呀,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呢?这样子就可以变成更大更好看的公园了呢。”说完王博和张雨萱开始合作起来,一个搭围墙,一个做花朵,很快就有了更好看的公园,张雨萱开心的把自己做出来的花朵装饰进去,一下子他们就完成了,他们一起欣赏自己的杰作,感觉特别的满意。
在游戏解说的时候我请他们来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也非常的自豪的给他们介绍了作品,还同时强调了他们是合作完成的,刚开始一直抢积木导致自己都搭不好,后来大家合作起来就变成了更好看的公园。
平时我们也要多让小朋友合作,这样子小朋友在交往中才能够更加的有乐趣。
好朋友要互相帮助
昨天,孩子们正在自由活动,李泽毓哭着跑来说:“方老师,你看薛永钊给我抓的!”我一看,果然脸上一道抓痕,还渗出一些血迹。
我赶紧叫来薛永钊询问,薛永钊说:“李泽毓打国栋宸了,国栋宸是我的好朋友,我就打李泽毓了。
刘老师你看,耿若涵也打我了。
”我一看,薛永钊的脖子上也有几道很深地抓痕。
耿若涵是我们班平时表现很好的孩子,从来不打人,我把涵植叫来问:“你为什么打薛永钊啊?”耿若涵低着头说:“薛永钊打李泽毓了,我和李泽毓是好朋友。
”这一说我更生气了:“好朋友就帮着打人吗?”耿若涵委屈地说:“老师不是讲好朋友要互相帮助吗!”“好朋友要互相帮助”,我想起平时老师每天都告诉孩子们好朋友要互相帮助,但是孩子们年龄小,辨别能力差,他们不能分辨什么事情该帮,什么事情不该帮。
针对这件事情,我们班开展了“为好朋友做什么”、“画画我的好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已经能够正确认识“好朋友”,明白班里的小朋友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做错了事要劝他改正,不能帮他打架解决问题,我们班变成了一个“大家都是好朋友”的温暖大集体。
幼师教育随笔:互相帮助是好孩子
鲍福花教育随笔7篇:互相帮助是好孩子
美术活动时,李冉的水彩笔没有水了,于是她犯起愁来,这边看看,那边瞧瞧。
我走过去问她:“为什么不画了?你画的多好!”李冉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的彩笔没水了,没法涂蓝天了。”李振宇听见我和李冉的对话,马上说:“李冉,你用我的吧,我的蓝水笔可漂亮了!”李冉非常高兴,连忙接过来说:“谢谢你!”李振宇也高兴地说:“我妈妈说相互帮助是好孩子!”他们俩又认真的画起来。
活动结束前,我请小朋友讨论这件事。小朋友都认为李振宇是好孩子
,以后要向李振宇学习,在小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
我感到非常欣慰,这些入园不久的孩子能主动做到互相帮助,真是出乎我的意料,这让我感到孩子们是多么可爱,我们的工作是多么神圣!这件事也成了我工作的动力,使我更加爱孩子,更好地对待孩子,教育孩子。
看云彩
前几天,我带小朋友早锻炼时,李明坤小朋友突然指着天空喊着“老师,快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我发现今早的天空格外蓝,蓝天上飘着像丝绸一样的白云,低空的白云由北向南飞,聚合成各种形状。全班幼儿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天空,兴奋地议论着天上的云彩。我想,这是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的大好时机,边引导幼儿放下呼啦圈观察云彩的形状。幼儿七嘴八舌地说云彩像桃子、雪山、棉花、龙王、老鼠、鸟、地球、飞碟、潜水艇、轿车、鳄鱼嘴、恐龙、坦克、雪橇、老鹰的头、乌龟、一只小船上做了许多人等。李振宇小朋友想象出云彩像牛和蛇打架,一边说还一边比划着牛角的样子和蛇扭动的腰身。我又让幼儿思考云彩飘动的原因,聪明的小朋友很快就说出是风使云在飘动,形成各种形状。幼儿的观察持续了20多分钟,仍然兴致勃勃,不愿离开。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生活中、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幼儿教师应注意随机引导,培养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教会幼儿观察的方法,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进而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良师
一天下午,李振贤的爸爸来接孩子,孩子边往外走边把手中的纸团像投篮似的抛向墙角的纸篓,纸团进了纸篓但有弹了回来,落在地上,李振贤没有再去管它,径直往外走。这时他爸爸皱着眉头说:“怎么这样随地扔东西。说完,爸爸弯下腰把纸团捡起来轻轻地放进纸篓里。这时,李振贤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把纸篓周围的废纸都捡起来
,放到纸篓里。多么细心的爸爸,他的言行教育了孩子,也教育了我,纸篓周围的废纸,我从未留心过,也没有意识到这里的教育契机。
又一天,李雨涵的妈妈送女儿,李雨涵站在门口大声地向正在指导幼儿活动的我问好,孩子的话音刚落,便传来了妈妈对女儿的轻声教诲:“离老师这么远喊话,多不礼貌。”听到这句话,我马上联想到送孩子的时候,我常常是忙着手头的事,离孩子很远漫不经心地喊着:“你好!”“再见!”......
这两件看似细微的生活小事,却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仅仅是纸篓旁边的小纸团,却体现了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不良;同时,教师的言行是幼儿模仿的榜样,大声对幼儿说话,不经意地将垃圾扔在纸篓外等等,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家长教育了我,他们是我的良师。
水龙头的“眼泪”
已经很久没见到水龙头流“眼泪”了,我为孩子们感到高兴
帮助孩子学会独立
帮助孩子学会独立
放学了,我们班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向校门口走去。校门口的家长也都急切地向园内张望着,“老师,张怡宁走不动了。”我一回头发现张怡宁此刻正拖拉着鞋向前挪着,我问:“怎么了?”她说:“鞋扣开了”我说:“赶快扣上吧”她看着我不说话,我赶紧跑过去帮她扣上了鞋扣。下午来园后,孩子们展开了区域活动,她又挪到了我面前,什么也不说,把脚直接伸到了我的面前,我一看还是鞋扣开了。这一次我忍住了,先不出手,这正是锻炼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因为这个扣一套就行,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于是我说:“你自己试试,看能不能扣上。”她站着不动说:“我不会。”我耐心的说:“你不试怎么会知道自己会不会呢?你慢慢来试试。”她还是不动
,我决定不理她了。我和其他小朋友玩起了区域活动,就这样过了好一阵子。她发现我并不再关注她了,无可奈何地弯下了腰,试着套上那个扣,经过几个回合的折腾,终于套上了。她大声地告诉我说:“老师我会扣鞋扣了。”我同样大声表扬了她:“你真是个聪明的好孩子!”看着她的笑,我发自内心的高兴。
是的,我们谁也代替不了孩子们的长大,但是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帮助孩子成长,帮助他们学会独立,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尊重!
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昨天,孩子们正在自由活动,李泽毓哭着跑来说:“方老师,你看薛永钊给我抓的!”我一看,果然脸上一道抓痕,还渗出一些血迹。我赶紧叫来薛永钊询问,薛永钊说:“李泽毓打国栋宸了,国栋宸是我的好朋友,我就打李泽毓了。刘老师你看,耿若涵也打我了。”我一看,薛永钊的脖子上也有几道很深地抓痕。耿若涵是我们班平时表现很好的孩子,从来不打人,我把涵植叫来问:“你为什么打薛永钊啊?”耿若涵低着头说:“薛永钊打李泽毓了,我和李泽毓是好朋友。”这一说我更生气了:“好朋友就帮着打人吗?”耿若涵委屈地说:“老师不是讲好朋友要互相帮助吗!”
“好朋友要互相帮助”,我想起平时老师每天都告诉孩子们好朋友要互相帮助,但是孩子们年龄小,辨别能力差,他们不能分辨什么事情该帮,什么事情不该帮。针对这件事情,我们班开展了“为好朋友做什么”、“画画我的好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已经能够正确认识“好朋友”,明白班里的小朋友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做错了事要劝他改正,不能帮他打架解决问题,我们班变成了一个“大家都是好朋友”的温暖大集体。
让孩子体会帮助的的快乐
以前我一直认为,孩子终归是孩子,不可能做大人做的事情。可是和我们班的宝宝们相处后,我才发现我的这个想法真是太愚蠢了。
今天早上,我来到教室还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我们班的孙杰航和王英杰就已经跑到我的面前大声的对我说:“老师好!”我很担心,毕竟我还没有做完工作不能很好的看管他们。无奈之下我只能把他们放在一边自己忙自己的!当我刚把一张桌子摆放好后,刘永浩便主动的跟我说:“老师,让我们来帮你抬桌子吧!”我内心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如果他们帮我那说不定会磕着或者碰着。我不能这么做!我笑着对他们说:“没关系,你们两个就安静的坐在板凳上,老师一会就忙完了。”看着他们失望的走回板凳上坐好,我的内心又开始犹豫了,毕竟他们是热心,愿意帮助!我为什么不给他们一次机会呢!
我走到他们两个的面前,问他们:“你们真的想帮老师吗?”他们抬起小脸用天真的眼神望着我说:“真的!”“好,老师让你们来帮我,可是前提是你们必须要小心,如果做不来就要告诉老师,好吗?”“好!老师我们来啦!”说完他们两个就很兴奋地跑到桌子旁边,而我在一旁帮忙并且指挥着他们,没一会我们三个就齐心合力的把桌子摆好了。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我在想,是不是我太过于保护他们而使他们不能很好的锻炼自己呢?他们愿意帮助别人,愿意展示自己的能力,而我总是压抑着他们的这种欲望,使他们因为能力不被重视而感到失望!
经过了这一个早上的事情后,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宝宝都是愿意帮助别人的!他们有热心肠,他们都有想展示自己的心理。并且我还发现了,那些调皮的孩子在受到重视之后总是表现的很棒,很听话!多给他们一些帮助别人的机会,他们就会感到很满足,很快乐!这样不仅让他们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也能体现出他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