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简单的答案
发布时间:2021-09-15 简短的给孩子的一封信 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 设计一个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和孩子们在一起相处久了,人也变得单纯了”,大多数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没错,孩子的心灵像一块璞玉,没有半点杂质,明的纯粹,亮得彻底,但总是忍不住想让孩子知道得多一些,就会对某件事或某个词语作过多的解释,但却越想解释清楚就越解释不清楚,到最后连我也弄得一头雾水。
欣雅是我班一个孩子,我和她妈妈是好朋友,所以放学后她很多时间都会跟着我,昨天放学我们一起去体育场散步,讨论起了陌生人的话题。
“姨,我们不能和陌生人说话是不是啊?”“是啊。”我回答得很干脆,“那么陌生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啊?”“陌生人是指我们不认识的人,但不一定是坏人,就像你没有认识我之前,我对于你来说是陌生人。因为我们相互不认识,所以就不能随便跟他走,渐渐的了解了就由陌生变为熟悉了。也就是说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我自认为我解释得够详细明了了,既告诉了欣雅不能跟陌生人走,又同时告知她不能对任何人都抱有怀疑的心态,可是欣雅半天说出一句话:“姨,我们不说陌生人了,我害怕。”
我们开始往回走,若大的体育场上映着两个单薄的影子。
回家的路上我不停的想:或许对于他们小孩子来说,我的解释太过于复杂难懂,孩子只是想明白陌生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只是两个选项的选择题,而我却把我复杂到不能自圆其说的境地,让我深深的明白了,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灌输给孩子那颗纯真的心,孩子要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答案,是或者不是,如此简单。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给孩子一个表现的机会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给孩子一个表现的机会”,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不知道各位老师们有没有觉得,在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在学习上纪律上常规上都不尽人意,可是在玩闹的事情上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怎样引导他们呢?
我们这个班的孩子是我从小班一直带过来的,现在已经是大班了。
我们班里有一对双胞胎男孩,他们的常规学习纪律样样都让我很头疼。
不过好在他们不是特别让人讨厌,还算是比较会讨人喜欢。
后来在中班的时候,有一次练习跳高,通过检测,这一对双胞胎是我们班里跳得最高的,而且动作上干净利索。
后来,我想了想,其实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他们平时闹腾惯了,对于这样的事情应该是比其他的小朋友熟练一些。
再后来,转呼啦圈的时候,他俩刚开始的时候直接不学,一个都转不起来,后来我盯着他俩学,我发现他俩学得很快。
我就在想,应该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学习常规纪律都没法好好表现,这个应该没问题了,我便让班里其他的小朋友过来看他们是怎么跳的,注意其中的技巧。
他们很高兴,表现的很积极,很热心的告诉其他的小朋友要怎么跳,应该跳的多么高。
后来,到了大班跳大绳的时候,因为他们的胆子很大,所以在跳的时候也是他们俩个先学会的,甚至是跳的上瘾了,我便让他们带着其他的小朋友跳,这让他们的自信心瞬间满满,这个自信心同时也转移到了学习上,这让他们的爸爸妈妈感到无比的欣慰。
其实孩子不是不好好学,只是缺乏对他们的肯定,缺乏一个表现的机会,缺乏其他孩子对他们的认可。
大人尚且需要别人的欣赏,别人的肯定,更何况一个仅仅四岁的孩子呢?
关于“给孩子一个表现的机会”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给孩子一个想象的空间
假日的儿童乐园热闹极了,绿茵茵的草地上,五花八门的各种游戏设施都在吸引着孩子们。小朋友有的在滑滑梯,有的在开小电瓶车,有的坐旋转飞机,还有的坐跷跷板什么的。侄子乐乐在我的带领下,一口气玩了好几个项目,我看出他有点累了,就提议在公园的长椅上休息一下。喝了几口果汁之后,乐乐又准备去玩儿了。这回该玩什么呢?他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秋千上。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架秋千上坐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妹妹,妈妈陪在她身边,正慢悠悠的推着秋千。而另一架秋千上则坐着一个比乐乐大一些的小男孩,他看起来是个玩秋千的老手,不仅自己就能荡起来,而且荡的很高。两个小朋友都玩得很高兴,真让乐乐羡慕,可是他们看起来没有想走的意思,什么时候才能轮上我玩儿呀?“姑姑,你说秋千好玩儿吗?”乐乐问我。但他的眼睛一直盯着秋千,意思是让我帮帮自己的忙。“你想玩秋千呀!可是一个小朋友已经在那里玩上了,你对他说:让我玩儿一会儿吧。你想象他会怎么样?要是你一直站在那里不说话的看着他玩儿,那他又会怎么样呢?要是你希望姑姑帮你玩上秋千,那姑姑会怎么做呢?”
也许是我从荡秋千的小男孩身上有所悟,我忽然觉得乐乐的依赖心太重了。我看出乐乐很想玩秋千了,便下决心让他自己解决问题,于是才对乐乐说了这番话。我问完以后,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孩子。乐乐虽然没有做声,但显然他在想我刚才说的话。
过了好一会儿,乐乐径直走到秋千那里。他先是看着小男孩,引起了小男孩的注意,然后用商量的口吻说这个小朋友说:“等你玩儿完了,让我玩儿一会好吗?”结果呢?正如他预想的那样,那个已经玩了半天的男孩很痛快的答应了,而且让乐乐没有想到的是,那个男孩立刻就让了位子,跑开了。乐乐坐在秋千上,向我招了招手,看他的样子真是开心极了。
通过想象可以在头脑中设想事情讲如何进行,会有哪些结果。交往是人们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的行动会引起对方的相应反应。我利用乐乐想玩秋千的机会,促使他对将要做出的行为可能会带来的后果做了一番想象。乐乐则运用自己的想象,成功的进行了一次人际交往的活动。
我想说:遇到适合的机会,爸爸妈妈也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请他设想一下,别人在和自己交往的时候,可能会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举动。给孩子一个空间让孩子通过想象自己解决问题。
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
今天下午要离园时,嘉宇小朋友很沮丧地走到我面前,低着头,不说话,手使劲的拧着裤脚。我随即用手摸了一下他的裤子,“怎么湿了?”我轻轻地问了他一句,“是不是开水龙头洗手时,水溅到裤子上的?”他低着头,红着脸,支支吾吾地不说话。我接着又问他,“是不是其他小朋友喝水的时候,不小心洒到你身上了?”家浩还是低着头不跟我说话。
作为老师,最急躁的莫过于面对百问不答的孩子,这个时候我真想大声再问他一遍,因为我怕家长看到孩子湿了裤脚会不满意,而我又说不出原因,那我该如何向家长交代?没照顾好孩子,毕竟是老师的责任啊!我刚要发火,看到嘉宇小朋友崛起了小嘴,一脸委屈又害羞的样子,我转念一想,算了吧,稍等会,看他怎样解释。于是,我把他抱到小椅子上坐下,默不作声的用几块干毛巾交替使用,帮他擦了裤脚,一分钟过去了,他终于抬起头,说话了,他说:“老师,我的裤子很重、很厚,我没卷好,小便时不小心洒上了,不好意思说出来,怕小朋友们取笑我。”
我立刻明白了,笑着揽起了他的肩膀,这个时候,我还能说什么呢?我差点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和武断伤了孩子的自尊,失去孩子对我的信任啊!
凡事多一点耐心,就多了一次让孩子表白和解释的机会,也许他会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
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他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答案。在今天,一个4岁半的孩子给我这个二十三岁半的老师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哲学课,使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深刻意义。今天下午快放学的时候,双鱼非常沮丧地走到我面前,低着头,不说话,手使劲地拧着衣服,我用手摸她的衣服,果然湿了,全部都湿了。我轻轻地问她:衣服为什么湿了?是不是洒水了?是不是开水龙头的时候,用力过大,把水溅的满身都是?她一直低着头,红着脸,支支吾吾不说话。我接着问她:是不是其他小朋友,不小心,把水弄到你身上了?双鱼还是不说话……百问不答的小朋友,真是让老师烦躁死了。于是我便想当然的认为,责任在她自己,不然为什么不说话?不然为什么不告诉我原因?这个时候我真想发火,孩子一天在幼儿园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快放学的时候,她居然全身湿透,她的家人会怎么认为?是我在一天中没有照顾好孩子?如果孩子因此感冒怎么办?一整天,我很辛苦,可是这一整天的辛苦,都会因为孩子的衣服湿透了而被否定。这个时候,我正要发火,但看着她噘起的小嘴,我想:算了吧,等等吧,给她一个思考的时间,给她一个说话的机会。于是我用我的衣服给她换下湿了的衣服,告诉她:先穿老师的吧,等你的干了再换下来。接着,我开始揽着她,耐心地等。一分钟过去了,双鱼终于抬起头,说话了,她说:老师,我刚才大便了,水冲不下去,我用盆接水往下冲的,不小心,盆里的水就洒身上了,但是我把大便冲下去了。我瞬间凝噎。双鱼接着说:这样洗刷问就不臭了。我紧紧地抱着双鱼,跟抱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个时候,我还能说什么呢?我差点因为自己的自以为是伤了孩子的心。双鱼也紧紧地抱着我,向来,孩子抱我总是紧紧的,让我喘不过气来。我们总是因为自己是大人,有很多的想当然,并且把这个想当然当作真的事情放在孩子做错的事情上面,殊不知,我们这些自以为是伤过孩子多少次心。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吧,也许她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给孩子一个谦让的机会
孩子的分享、谦让等行为,也是天性中的一种,重要的是家长是否给予孩子释放的机会,如果不给他这个机会,他就会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昕昕在与家人分享食物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分享、谦让等等,并不会霸道地认为什么东西都只属于她一个人的。心理成长也有同样的道理。当孩子开始出现分享、谦让等欲望时,如果大人对他们进行过多的拒绝或者限制,他们这种正确的欲望就得不到强化,渐渐地就会按照“用进废退”的原则被淘汰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懂得与他人分享的原因之一,责任不在孩子,不是孩子不懂事,是父母没给孩子学习与强化的机会。家庭关系同样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不能处理好家庭关系的人,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会困难重重。一个事事不能考虑别人,处处都表现得十分霸道的孩子,很难在人群中立足。家庭是孩子最早体会、分享乐趣的场所,因此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释放分享和谦让欲望的机会,让孩子学习处理家庭关系,为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打好基础。
教给孩子一个好办法
有一天,帅帅刚入园就从口袋里拿出一块糖,想剥开吃,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没撕开封口,他生气了,啪的一声把糖扔出去好远,气哼哼地说:“我不吃了!”见帅帅十分懊恼,我把糖捡起来,耐心的对帅帅说:“帅帅,老师教给你一个好办法,你一下子就能撕开了!”帅帅一听,赶紧跑了过来。我指着糖纸上的锯齿压边说:“你把两手的拇指、食指对齐,捏紧小锯齿,一拧就开了。”我示范了一下,帅帅又从口袋里拿出一块糖试着剥开,果然帅帅摆弄了几下就撕开了糖纸,帅帅笑了。见帅帅美滋滋地吃起了糖,我告诫他说:“遇到不会做的事情,先动脑筋想一想,没有办法了可以问老师。你把糖扔了,怎么能吃到糖呢?”帅帅笑了。从此凡是有锯齿压边的食品袋,他都能自己打开。一次鹏鹏让我撕虾条封袋,帅帅听到了,赶紧跑过来喊:“鹏鹏,我教给你一个办法……”
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挫折往往发脾气,当孩子确实无力解决时。老师在给予安慰的同时,给孩子以指导,将增加他面对挫折的信心。让孩子面对挫折,并给予他激励与指导,煅炼孩子的意志,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能令孩子一生都受益无穷。
要给每一个孩子理智的爱
有一次下午的户外活动,小朋友都在开心的玩着。可是,文涛自己在一旁坐着,于是我就走到他的身边和他说起话来了。一会儿,我总感到有人在旁边扯我,转头看,原来是孙陈俊。我问:“陈俊,你怎么老扯老师呀?”他说:“老师,我想和你说说话。”听了这句话,我震住了。记得园长告诉过我们:要给孩子理智的爱、全面的爱,做到每天都与班里的每一个孩子说说话、与每一个孩子有身体接触。我认为我一直很努力的做着,但还是出现了这种情况,心里挺不是滋味。陈俊的这句话不禁让我想到了他平时的一些状况:有时别的小朋友做错了事情老师说了这小朋友后,陈俊也总是重复刚才的错误。现在想来,并不是他不知道这是错误的,而是他想和老师说话。平时班里孩子多,有时总是对特别活泼和特别沉默的孩子的照顾比较多,因而对与孙陈俊这样处在“中间”的孩子的交流就少了许多。这件事情不禁让我思绪万千,也给我提了个醒: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管多忙,每天也要与每一个孩子的交流,与每一个孩子拥抱。因为有时老师的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或一个拥抱,就会让孩子感到无比的温暖,甚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给每个孩子一次机会
每个班中,孩子能力都是有差异的,能力强一点的,会听老师的,会按老师的要求做事的孩子老师总是很放心地把一些小事交给他们去做。比如说:每天分餐具,整理图书,放气象记录,到别班去帮忙借东西等等,有些事情甚至已经成习惯了,每天都有这几个孩子做。
晨间谈话,播报气象,老师把气象情况记录她并且请小朋友去贴放在气象角里。我很习惯地叫了一个小朋友去贴放,然而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了:“今天赵一诺没来。”“哦,她请假了,那谁愿意去把气象情况贴放好?”还没问完,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我去,我去……”我请了平时不爱说话的常思雨去,她很高兴并且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下午离园时她看见妈妈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今天老师请贴放天气预报了,我放得很好,有些小朋友是不会放的。”看着孩子满心欢喜、自豪的样子,这时我心里晃起了涟漪。
为什么只把机会给一些能力强的孩子,而忽视了这么多普普通通平常不作声的孩子呢?孩子们都只是在人生最初的起跑线上,作为教师有必要把机会给每个孩子。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