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安抚孩子的负面情绪?培养一个阳光儿童
发布时间:2021-09-10 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 怎样教育孩子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一位朋友的孩子很小,每次妈妈离开一阵子他就会大哭大闹,而最近他的妈妈要去一趟遥远的老家。
第一天,小家伙主动要求来我们家打发时光,把自己投入到熊壮壮的新玩具中。第二天,我们到他家去,在他面前谁都不敢提“妈妈”两字。看到妈妈的一件衣服,他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说给我们听:“妈妈没衣服穿怎么办呀?”天黑了,他又说:“天黑了,妈妈看不见路了。”
而我,感动得快要和他一起哭了!
在那颗小小的心里,其实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妈妈。可是,他已经在努力地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用大哭大闹的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想念,以及自己内心深处那一份难言的不安。
与母亲分离,是许多孩子都难以承受的。和成人一样,孩子也会有许多负面情绪,比如被小伙伴欺负、受委屈、害怕黑夜等。
当孩子明显表现出这些负面情绪时,父母最常用的处理方式是安慰、劝导、解释等,可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其实,安抚的最重要功能,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真的体会他内心的痛苦和烦恼,也就是所谓的同理心,这样他才会接受安抚。
提供发泄的渠道
没有哪个父母喜欢孩子哭,经常会听到父母对孩子说:“不许哭了!”“哭够了没有?” 其实,一个人在适当的情况下流出眼泪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本是无可厚非的。我小时候就是一个特别能哭的孩子,照老人的说法,就是“往死里哭”。为了一件不如意的事,哭上个把钟头很平常。而大人对待我的办法,往往先是哄,然后是骂,最后就是不理不睬了。他们说:“哭累了,自然就不哭了。”
其实,我每一次都不是因为哭累了才停的,他们永远都不了解我在整个哭泣过程中的感受。一开始我是真的很难受,所以哇哇大哭;后来发现大人的话根本解决不了我内心的痛苦,我就变成了悲啼;再后来,无人问津了,如果立刻停止哭,我会觉得自己很下不来台,所以接着抽泣。我的心里觉得很堵,而哭着哭着、就这么胡思乱想着,慢慢就感觉轻松一些,不那么堵了,好像把什么东西释放出来了。每当有这种感觉的时候,我自然就会停止哭泣。
我想,即使在成人之后,这种感觉也是有的。哭,就是一种发泄的渠道。
当孩子痛哭不止的时候,只要父母简单地用慈爱的声调说:“你的眼眶很红啊”或“你要哭一场才会舒服点吗”,孩子的眼泪可能立刻就夺眶而出。哭过之后,也许你也不用细究缘由,孩子的心灵就已经经过一个净化的过程,而且与父母的关更加亲密起来。
一看见孩子闹情绪,有些父母就感到烦躁不安,其实孩子愿意在父母面前表达内心的感受,正表示他对家庭存有一定的信心和安全感。所以,当孩子闹情绪时,父母并不需要立即喝令孩子收拾情绪。如果可以的话,尽管让孩子有些时间来发发脾气,等他的脾气安静下来之后,再慢慢了解情况和教导他如何处理不快的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偶然发一两次脾气、哭一场对精神健康是有益的。
提供安静的机会
有些时候,孩子会把一些不快埋藏在心里,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那种小心思也是很微妙的。比如我们开头所说的那个小男孩,就是在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熊壮壮也会这样,如果我出差或哪天晚上回来得很晚,他一定表现得特别乖,比我在家时省心多了。就算把他一个人放在爷爷奶奶家4个星期,他也每天都是超级乖宝,让爷爷奶奶更加疼爱,还一个劲儿地对我说:“你看他没事儿吧?高高兴兴的,有什么不放心的?”
但是,我却能感觉到他的内心和表现并不一致。4个星期后我去接他,胳膊刚在车窗露出来,他就断定:“那是妈妈!”一见面,他并没有如我想象中的那样扑过来,反倒有一点矜持。奶奶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你不回北京了?”他才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哭得全家老少心里发毛,我却笑道:“好了,这口气终于发出来了。”
当孩子表现得异常平静时,善解人意的父母可能从孩子的一声不响中嗅觉到空气中的沉闷气息,那平静的内里可能隐藏着惊涛骇浪。更多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面对闷闷不乐的孩子,这时,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不用马上去问个究竟,应该让孩子有一些独处时间,当他独自闷了半天,你再去问他,他不向你倾诉才怪呢!相比在他还未准备好时去问他,这样的效果不是事半功倍吗?
提供实际的帮助
孩子肯定会有挫折感,因为他们的能力总是有限,而想要尝试的事情又太多。探索本身是件好事,但在探索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失败体验就不好了。
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因为做不好一件事而气急败坏。有一天下着小雨,我看到路上有母女俩在争执。小女孩有3岁左右,非要自己打伞,却怎么也打不好,那把伞对于她来说还是比较沉的。伞东倒西歪,雨却越下越大,妈妈能不着急吗?
于是,妈妈坚决要把伞夺过来,小女孩当然不干,拼命地叫:“我要自己打!我要自己打!”
“你打不好,一会儿我们就全都淋湿了!”
“我打得好!”小女孩还是嘴硬,努力地想把伞打好证明给妈妈看,可她越使劲,伞越是不听话,于是她开始大哭起来。
妈妈软了下来:“来,妈妈给你打着。”
小女孩的理由也很充分:“你太高了!我打不着!”
妈妈可能没想到女儿会说出这么有理的话,停了一会儿,她对女儿说:“你握到伞杆中间试一试。”小女孩将信将疑地试了试,妈妈在一旁帮助她,果然,伞稳当了许多,小女孩也不哭了。
在孩子遇到挫折、情绪十分低落时,父母千万别说:“真没用,动不动就流泪。”也不要说“做不好就别做了”之类的话,这些话对于孩子当时所遭受的挫折毫无帮助,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失落感,因为他从父母那里都得不到同情和理解。提供适时恰当的帮助才是最实用的,即便孩子拒绝大人的帮助也没关系,那说明他还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提供聆听的耳朵
孩子是最不懂得掩饰情绪的人,特别是在快乐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喋喋不休地向你述说愉快的理由和感受。幼儿园老师告诉我,如果熊壮壮哪件事做得非常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或者周末又跟爸爸妈妈去了什么新鲜的地方,那么他一定要向班里4个老师都“禀告”一遍,一个都不能落下。
熊壮壮在家里也是这样,一件事反反复复说八遍,说得你都能原封不动地复述出来,但只要他没尽兴,就还会没完没了地说下去,而且要求你必须每一次都有同样热烈的回应。他爸爸甚至开始怀疑:这孩子是不是太唠叨了?男孩子这样可不好。可是我每次都会耐着性子听完儿子的“唠叨”。
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重复述说一件小事没什么意思,其实,我们更应珍惜这些聆听的机会,不妨先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这是与孩子分享其内心世界的绝好机会。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聆听态度,包括诚恳、开放、接纳、热情和非批判性的心境。在感受到我们的这些态度之后,孩子才会乐意向我们表达心声。然后用我们的眼神、表情或手势,让孩子明白我们对他的话很感兴趣,于是他会继续跟我们说话。
为了更进一步表明我们在非常认真地聆听者,我们还可以说“让妈妈把你刚才说的重复一遍,你看我说的对不对”“你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吗”等,这样既能保证我们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还会使他深深感受到我们的真挚。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怎样培养一个“绅士”孩子?
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有责任,有礼貌。那么,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绅士”,应该怎样做呢?
1、不给朋友乱扣帽子
严禁扣帽子。同情心往往从分辨一件事是否可以接受开始。一个小家伙如果喊人家“猪脑袋”,父母应该立即处罚他,并告诫他说:“我知道你也清楚那个词是不可接受的。”要经常跟他解释,与人为善是生活准则之一。当他与别人陷入口角时,要告诉他:“你不必强迫自己喜欢那个人,但每个人都必须做个好人。”
适当惩罚。如果孩子不能遵守“做个好人”的要求,就该让他们明白其后果,比如不给他买最想要的玩具。一个3岁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是很弱的,因此他还不会明白“做个好人”意味着要做道德上正确的事,因此你应该努力帮他压制住这种不当的冲动。
诠释和善。当你碰到孩子要为朋友提供帮助时,要及时肯定他的行为,可以赞扬他说:“你是一个非常称职的朋友!”长此以往,他就会明白,做个对别人有帮助的朋友、姐姐、邻居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细心周到。用一年的时间,培养孩子逢年过节给朋友和亲戚送贺卡的习惯。当然对于一个小孩来说,要求他写多少祝福的话还不太现实,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画一幅画代替。
2、让礼貌成为习惯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富有同情心,能体贴别人,那么作为父母的你就也得是个富有同情心、能体贴别人的人。此外,你还要制订出规则,让孩子们明白自己的哪些举止(包括不当举止)可能会影响到别人。然后,严格监督这些规则的执行,即便他们过生日也不能破例。
在平时的举止中,最重要的就是礼貌,它是我们表达同情心的方法之一。对于一个咿呀学语的小孩来说,父母应尽力让礼貌变成其生活习惯的一部分。
多让孩子说“谢谢”。比如,当遇到装运垃圾的大卡车时,父母可以借助垃圾的形成告诉孩子人与人是如何被联系在一起的:农民种植粮食,我们消费粮食后排泄废物,垃圾清理工再把这些废物收集到一块。所以,垃圾清理工和其他人一样,是应该被尊重的。然后告诉孩子,在外面看到垃圾清理工时,应该对他们说声“谢谢”。
父母不妨多说“对不起”。如果你曾经对孩子发过脾气,就应该向他们道歉。父母都会犯错,关键是犯错之后怎么做。要记住,无论大人做什么,孩子们都会有样学样。所以即便是他的妈妈,犯错了也该坦率承认,说声“对不起”。
动作轻柔些。有时候孩子急着表达友好之情,反而会粗暴地去抓别人的手。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可以示范另一种表达方式。已经育有两个小孩的母亲金波利?马松说,你应该告诉孩子,“要温柔一些”,然后,抓着他的手用动作来教会他们,多大劲儿的触摸,才称得上“温柔”。
说话语调温柔些。父母对别人展现的亲切善良,对孩子是一种道德榜样。“你表现出的温暖和细心,全在于说话的语调。”幼儿园园长埃米莉?米哈奇克说,“比如,孩子的朋友正在哭闹,我会说:‘拥抱一下可能对他有用。’”由于孩子的记忆很难持久,因此父母需要将这种“课程”多次重复。
3、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学龄前儿童其实已经准备好参加各种活动了,这时父母要向他们展示如何去做。
分派家务。帮助别人的习惯应从做家务开始。孩子喜欢展示自己的能力,因此分配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布置餐桌等。父母可以制作一个进度表,让孩子知道自己每天需要完成的家务。当孩子问为什么自己要做家务时,父母可以回答说,“我们都是家庭成员,帮助家里做事,其实是在帮助自己。”
帮助邻居。卡伦?塞姆普有4个孩子,最小的才2岁。可当邻居搬走后,4个小家伙都主动承担起照顾邻居家猫狗的任务。无论天气好坏,他们都风雨无阻、乐此不疲。塞姆普自豪地说,孩子们做的这些会帮助他们记住那条“黄金准则”:你需要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居,即使你不是特别喜欢那样做。
小额慈善。孩子们通常喜欢自己做点贡献,因此要让他们参与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动。“每个星期,小孩都会数数自己手里攒了多少钱。”芝加哥犹太儿童早期教育中心主任南希?曼尼维斯说,这些钱可以被捐出来做慈善活动,或者为贫困的儿童买点东西。而后,父母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我们要怎么帮助这些贫困的人?”或者问问他,如果有5个一毛钱的硬币,他愿意拿出多少个捐给慈善机构或放到存钱罐里去。
巧用故事。和孩子一块读书也许是一种比较自然的方法。比如,安?莫里斯所著的《房屋与家庭》里就有全世界各式各样的房屋照片,这本书能够告诉孩子们别国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能告诉他们,在别的国家,人们在生活中追求着类似的事情:安全感、被人喜欢、学习知识、享有乐趣。
称赞英雄。虽然救火车的警笛声会让孩子感到忧虑,但灾难事件出现时,在尽可能避开那些血腥图片的同时,应该让他们关注一下在现场救援的消防员、急救人员以及志愿者。
4、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交流感受。随着脑子里词汇量的增加,一个6岁大的儿童就能与人交流感受了,所以跟孩子们讨论书里的角色、主人公的动机是帮助他们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比如问一问:“你认为女巫为什么会嫉妒白雪公主?”
小心媒体。如果电视上的角色互相攻击叫骂,父母就应该立刻把电视关掉。因为孩子们不光是在看电视,他们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电视里的内容。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会辨别个中真伪,所以对于这些细节一定要小心。
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在当今社会,某种程度上说情商的培养比智商更重要,情商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
什么是情商?
有句名言“性格决定成败”影响一个人发展有两大因素,一个是智力因素,一个是非智力因素,前者说的是我们众人皆知的智商,后者就是说的我们不太熟悉但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要的情商。情商包括的内容其实很多,它是由人的多种情绪构成的,像是人失望、兴奋、性格、兴趣等方面组成的。人们对一些事物的反映,也会间接的反映一个人的情商有多高。
情商的重要性
我们现在的社会,很多时候情商要比智商更重要,情商高的人也更加受欢迎。现在的社会团队合作精神要比一个独干的精神重要的多,很多事情并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做的来的,需要大家的配合,这种时候如果一个人的情商高,那么他的团队合作精神也会很高,也会更加受到周围同事的欢迎。如果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压力都比较大,如果一个人性格过于脆弱,没有抗压能力的话,那成功也很难向他伸出橄榄枝。所以,从很多方面来看,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怎样培养提高宝宝的情商?
智商更侧重于先天因素,情商则侧重于后期的培养,所以情商比智商的可培养性更强一些。为宝宝从小培养一个好的性格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对宝宝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评。这样有利于提升宝宝自信,培养其乐观的性格。
其次,多跟宝宝沟通交流。尤其多进行一些亲子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让宝宝多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怀。
情商主要侧重后期的培养,可塑性比智商更强一些,所以家长应该从孩子小时候抓起。
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情商关系着孩子今后的为人处世,所以情商的培养是很重要的,那么家长怎样做才能培养孩子的情商呢?孩子情商低,家长又该怎么办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孩子的智商开发固然重要,情商也不可忽视,情商低的孩子在与人相处方面往往会比情商高的孩子要吃亏一些,所以家长为了孩子今后的发展,在培养孩子的情商方面,也应该下一些功夫。
孩子情商低怎么办
帮助孩子辨识自己的情绪
情商高手的基本功,就是察觉自己的情绪状态,能很快了解自己的当下情绪。因此父母应先帮助孩子辨识出现有的情绪状态:“所以你不开心了?”,“所以你感到委屈了?”。帮助孩子辨认自己的情绪状态,会带来两个天大的好处。首先,孩子可以明白,接下来要处理的,是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那个“对方”。也就是说,现在真正该做的,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对方理论,而是应该意识到,真正的困扰是自己的情绪反应,那么随后该努力的,就是如何调试情绪,做出合适反应。其次,孩子可以从中学会换位思考的能力。这次挨打,心理难受,以后就知道了,若去打别人,别人也就会有这样的感受。从情商教育的角度而言,这会是个一举两得的做法。
帮助孩子发展负面情绪的管理技巧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和嗜好,来帮助他们排解压力。心理学上的研究显示,做运动是极佳的疏压方法之一,持续做有养运动20分钟以上,会促进大脑中脑内啡的分泌,因而在生理上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
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态度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只要孩子对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对未来有乐观的态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这孩子这辈子不会离幸福太远。
培养孩子的人际互动能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应该多安排机会,欢迎孩子的玩伴来到家里和孩子一起玩耍,学习,以及共同度过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如生日等)。重视情商的父母亲在孩子参加这些团体活动时,该观察的是,孩子在和别人的互动当中,他是主动和他人说话?还是害羞不开口?当别人跟他说话的时候,他是什么反应?而万一与他人发生矛盾,他又是如何回应的?
家长怎样培养情商低的孩子
家长要作孩子的表率
幼儿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都很强,父母在孩子心中就是崇拜的对象,孩子每天用最细致的目光观察着父母的一举一动,默默地模仿和学习着。在您不知不觉中,孩子已学会了您那一套。所以,父母必须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
坚持一贯的家教作风
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爱不能是溺爱、偏爱,而应该是理智的爱,有原则的爱。要让孩子从小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允许做;什么不许做。对孩子的要求要始终坚持如一。如果只对孩子提出要求,而不督促孩子,时紧时松,朝令夕改,这样就难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孩子也会对家长的要求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家长从而失去威信。只有坚持始终如一的严格习惯才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
以积极肯定为主的正面教育
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应多作积极的肯定,从正面引导孩子向目标发展。孩子受到激励和赞扬后,上进心就会得到强化。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实际,对孩子越信任,与孩子的感情越融洽,便更能激发孩子的进取精神。对孩子的优点要及时表扬,用适当的奖励,肢体举动来表达赞扬和愿望。没玩没了的数落只会使孩子丧失信心,自暴自弃。
帮助宝宝控制自己的情绪
爸妈首先要让孩子懂得,哪些情绪是好的,哪些情绪是不好的。好的积极的情绪,如热情、欢乐、乐观、和善等易被社会接受的情绪,应让它自由地表现出来。不好的消极的情绪,如冷淡、抑郁、悲观、愤怒等不易被社会接受的 情绪,要对它加以抑制和消除。
注意孩子情感的细微变化
爸妈要与孩子心灵沟通,做孩子的朋友。对于孩子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而且能给予满足的,家长应该尽量予以满足。不合理而且不能给予满足的,则要向孩子说明为什么不能给予满足的道理。千万不能不关心孩子的痛痒,也不能让孩子放任自流,更不能动辄训诉、打骂,压抑孩子的情感流露。
为孩子创造人际交往的条件
家里来了客人,爸妈要让孩子相识相伴。孩子耳濡目染,就会逐渐学会待人接物之道。爸妈也要适当地带孩子去参加一些聚会、晚会,让孩子见见各种场面,学习与各种人打交道的方法。使孩子增长见识,从而,使孩子在人际交往时变得落落大方。
让孩子抓住各种人际交往的机会
爸妈带孩子上街,要鼓励孩子问路。带孩子上车,要让孩子去买车票。孩子的同伴来家里玩时,要让孩子当小主人,家长千万不要事事包办处处代替。当孩子有好的表现时,家长要积极予以支持,并且及时鼓励。
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在集体活动中,让孩子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生活,他们会互相教会怎样玩耍、怎样相处、怎样生活。家长要欢迎孩子的小朋友上自己家里来玩,也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别的小朋友家里去玩。在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家长要教育孩子互相信。
要经常表达爱意
身体接触和眼神交流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智力。在玩耍、吃饭和交谈当中经常表达出爱意,可以培养孩子的健康情绪。
帮助孩子表达情感
帮助孩子了解和认识各种情绪表达也很重要。很多时候孩子是因为不懂得如何控制情感才表现为愤怒。
教会孩子自主决定
独立是情商中最重要的方面,只有让他们从小学会自己拿主意,才能培养出独立的性格。
肯定孩子的情绪
允许孩子说出自己的愤怒,而不是告诫他们“不要生气”。此外,询问他们生气的原因,对帮助他们控制情绪也很重要。切记不要在孩子愤怒时试图压抑他们的情绪。
承认他们取得的成绩
对孩子的智力永远要予以肯定,避免贬低他们的作为,否则会让孩子对失败失去接受能力。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教会他们积极应对和克服负面情绪。
不过分溺爱
避免说“这事你干不了,我来替你吧”这样的话,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失去对自身的安全感。
培养孩子情商注意事项
自知
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正确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可以每天抽点时间跟孩子交谈,引导孩子坦白地说出自己的喜怒哀乐,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同感受。
自信
父母多多赏识孩子。当孩子表现良好或者有点滴进步时,父母应及时给予适度的赞美,鼓励孩子。
自尊
如果孩子有一些令父母不满的行为或表现,父母也不宜对他做出无情的指责,而应该耐心地引导,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许多父母无意间在亲戚朋友面前责骂甚至体罚孩子,会令孩子尽失自尊,也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自控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如果总是处于一种狂躁不安的状态,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长。父母可以通过规律性的亲子阅读、书法练习、游戏等活动,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引导孩子放弃自己的不合理要求。
自理
爱劳动是孩子应该养成的一种好的品质。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孩子能够经常获得成就感,感受到成长带来的快乐,并从成功的独立行动中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因此,父母应让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人际交往
孩子的人际关系可分为亲子关系、幼儿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无论哪一种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孩子的人格产生影响。所以,父母要注意与孩子间的亲子感情,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在幼儿园或在同伴面前的表现,教给孩子基本的礼貌等人际规则,让孩子学会关心和爱护他人。
怎样培养孩子情商
-->
每个人的EQ都不是与生俱来就是完美的,成熟的。EQ是可经由后天的有意培养和训练来完善的,是在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即高EQ是可以培养的。
因此,情商的早期培养有着重大的意义,而最佳的培养时机是从0岁开始。在情商的早期培养过程中,家庭起着重要的作用。
0—5岁是培养孩子高EQ的关键时期。丹尼尔?戈尔曼强调,人们 EQ的形成开始得极早, 0岁时婴儿已经开始感受和学习,进而在整个童年期逐渐形成,建立我们已有的观念,孩子脑部的发展在0-5岁时是一生最快速的,特别在情感能力的学习方面。
l、培养孩子自知
自知,就是了解自己的情绪。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怒哀乐的不同情绪。父母每日抽点时间跟孩子交谈,引导孩子坦白说出自己的感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2、培养孩子自信
孩子的自信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建立起来,而是要靠长时间的培养和积累。当孩子学业有进步或其它表现良好时,父母可以给予适度的赞美,以此来鼓励孩子,令他更加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3、培养孩子自尊
要孩子尊重自己,父母要先尊重他们。如果孩子有一些令父母不满的行为或表现,父母也不宜对他作出无情的指责,而是应该耐心地给予他们引导,循循善诱,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还是关心和爱护他们的。许多父母无意间在亲戚朋友面前责骂甚至体罚孩子,这样会令孩子自尊尽失,还会破坏亲子感情,更甚者会使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
4、培养孩子自控
假如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容易发怒、生气,这是EQ低的表现,这样不单会令人处事失去理智,不能冷静地做出正确的判断,久而久之,身体还会出现高血压和癌症等疾患。父母要孩子懂得控制愤怒和情绪的波动,自己也要懂得自控,控制怒气,要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
5、培养孩子自在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潜能和天分,如运动、语言、音乐等,父母要协助孩子发掘他们究竟擅长哪一方面,并要好好培养,这样,让孩子发挥所长,能使他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进而自我激励,向更高目标迈进。不过,在用心培养孩子的同时,切忌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压力之下的孩子身心都很容易受伤害。父母要教导孩子能面对逆境和失败。
6、培养孩子自律
培养孩子自律,除了要教导孩子遵守家庭、学校的规矩外,还要培养他们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貌,因为这种能力将有助于他们将来踏入社会后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7、培养孩子自理
自理,就是孩子照顾自己的能力,如自己做功课、整理书包、收拾玩具。训练孩子自理,不单是孩子成长迈入独立自主阶段必经的过程,还是培养孩子建立自信的过程。孩子料理自己的能力愈高,对自己的信任就会愈大,便有足够的信心去克服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
8、培养孩子欣赏自己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同。可是,并非每个孩子都懂得欣赏自己,有时候,用心去完成一件事情,非但不能得到别人的欣赏,反而还可能受到许多批评,令自己信心大失,所以,父母要指导孩子欣赏自己的长处和成功。
9、培养孩子负责
培养孩子学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和承担后果,是父母们在培养孩子高 EQ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孩子理性、成熟的表现。孩子做错了事,父母不必大声叱责,令他觉得大伤自尊,而是应该给他分析错误所在和要改善的地方,好让他不会重蹈覆辙。
培养孩子有责任心,就要从小教育他们诚实,并且父母要做到始终如一地要求孩子。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诚实、责任心的理解会有所改变,但父母对孩子的标准不应有任何改变。
10、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感同身受,这是基本的人际关系技巧。具有同理心的孩子有能力从细微的讯息去察觉他人的需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孩子怎样培养情商?
1
不抱怨、不批评
高情商的人不批评、不指责别人,不抱怨、不埋怨。其实,抱怨和指责都是不良情绪,它们会传染。高情商的人只做有意义的事情,不做没意义的。
2
热情和激情
高情商的人对生活、工作和感情保持热情,有激情。调动自己的积极情绪,让好的情绪伴随每天。不让不良情绪影响生活和工作。
3
包容和宽容
高情商的人宽容,心胸宽广。心有多大,眼界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高情商的人不斤斤计较,有一颗包容和宽容的心。
4
沟通与交流
高情商的人善于沟通,善于交流,且坦诚对待,真诚有礼貌。沟通与交流是一种技巧,需要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摸索。
5
多赞美别人
高情商的人善于赞美别人,这种赞美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看到别人优点的人,才会进步得更快;总是挑拣别人缺点的人,会固步自封反而退步。
6
保持好心情
高情商的人每天保持好的心情,每天早上起来,送给自己一个微笑,并且鼓励自己,告诉自己是最棒的,告诉自己是最好的,并且周围的朋友们都很喜欢自己。
7
聆听的好习惯
高情商的人善于聆听,聆听别人的说话,仔细听别人说什么,多听多看,而不是自己口若悬河。聆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聆听是更好沟通的前提,聆听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一种沟通。
8
有责任心
高情商的人敢做敢承担,不推卸责任。遇到问题,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视自己的优点或者不足,敢于担当。
9
记住别人的名字
高情商的人善于记住别人的名字,用心去做,就能记住。记住了别人的名字,别人也会更加愿意亲近你,和你做朋友,你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有好的朋友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