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10岁前改善儿童暴躁行为

发布时间:2021-09-06

幼儿行为故事。

前辈告诉我们,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在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有提前准备可能会使用到资料的习惯。资料所覆盖的面比较广,可以指学习资料。有了资料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常见幼师资料吗?小编收集并整理了“10岁前改善儿童暴躁行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导读:改善儿童的暴躁行为最好在10岁以前,否则当儿童过渡为青少年时,朋辈间的影响会令这种行为加剧。

在香港一个处理儿童暴躁行为的研讨会上,学者、教育界人士、社工和家长经过探讨,认为儿童暴躁行为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因素造成的。与会者均认为,加强家、校合作及社会关注可有效改善甚至避免儿童暴躁的行为。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博士研究生冯丽姝表示,改善儿童的暴躁行为最好在10岁以前,否则当儿童过渡为青少年时,朋辈间的影响会令这种行为加剧。她说,若儿童经常有抗拒顶嘴、情绪突变、欺负他人、破坏物件、攻击他人等行为,就是有暴躁行为。她分析说,引发这些行为的原因包括:家长管教过严、家长婚姻出现问题;在学校受到欺凌和排斥,感觉自己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受到有暴力内容的电视、电脑游戏和漫画的影响等。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曾洁雯建议,推动家校合作辅助儿童健康成长。她说,家校合作的最大挑战是家长和老师不能做到紧密配合并及时处理儿童出现的问题。密切、互信、互谅的家校合作,必能改善儿童暴躁的行为。

在研讨会上,家长谢女士现身说法,以她的亲身经历印证家校合作对暴躁行为儿童的教育互动所具有的重要性。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规范学龄前儿童行为举止建议


当孩子从学步者向学龄前儿童过渡时,他们的攻击性常常会加强,因为这种攻击性是他们想要控制事物的表达。特别是男孩,他们对能够使他们感到威武有力的游戏和玩具特别着迷。而且,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前清楚,对事物的归属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们就更容易与人冲突。不管是一个玩具的归属问题还是一个新近加入班级的孩子,都可能引发冲突。

这个年龄段的攻击性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当孩子扮演强有力的别动队员的角色时,他们一般都不会伤害他人。身体不触及对方那样地假扮打仗是一种释放情感的方式,阻止这种玩耍没有好处,很可能也是无法做到的。但是,一旦“肉搏”真的发生了,家长应该立即把孩子们分开。

3-4岁的孩子之所以互相扭打,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他们还未能控制他们的冲动。研究发现,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最难做到的就是控制他们的愤怒。他们可能知道应该“动口不动手”,但是在他们特别烦躁的时候他们就做不到这一点了。而且,学龄前儿童刚刚开始发展移性的感觉,他们不会自动想到一个玩伴会伤害他。

学龄前的儿童开始懂得话语象武器一样,也可以伤人。这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会说“你真笨”和“我不做你的朋友了”这类的话。一般而言,女孩的攻击性是通过话语来释放的,有些女孩就常常责骂她的洋娃娃并惩罚她们。

男孩的幻想常常集中于好人打坏人,而母亲总是忧心冲冲地想制止这些超级英雄。“我担心他们会把暴力看作乐趣”一个妈妈在提起她三岁的双胞胎时这样说。

防止这种打仗行为成瘾的一个办法是把看电视的时间限制在一至二个小时之内,并且只看有质量的节目。除了电视节目之外,很多小孩子的节目也包含了暴力。研究显示,经常观看这些节目会造成攻击性的增加。

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很少提示严重的情感失控问题。但是,如果你的孩子经常伤害其他孩子,伤害小动物,或者不能在几分钟内平静下来,那就有必要去看儿科医生了。对于大多数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偶尔出现的攻击性只表示了他们想要变的威武有力和富有能力,并且能控制他们周围的世界。

下列是一些帮助学龄前儿童学会合适行为举止的建议:

1、把幻想中的打仗与暴力区分开来。家长可以解释给孩子听玩具是用来演习的,而不是用来伤害他人的。如果其他小孩打他,鼓励他把情绪告诉一个成人,而不是还手。

2、强调威情与行动的差别。家长要告诉孩子感到愤怒是可以的,但不能伤害他人或者乱扔玩具。如果攻击性以嘲笑的形式出现,告诉孩子话语也会伤人感情。

3、预料失控的局面。告诉你的孩子要控制他们的冲动,摔跤可能不会造成大问题。但是,如果你的经验告诉你摔跤也能会升级到扭打,那么就要把孩子们分开,并且问他们“为什么我阻止你们呢?”如果他们不知道,告诉他们这是因为他们过于投入,有人会因此受到伤害。

4、在你的孩子平静下来后和他讨论问题。如果孩子们扭打起来,把他们分开,但是得等到你有机会单独和你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才能讨论打架问题。

2-3岁儿童行为准则


--> 当孩子到了可以和你辩论的年龄时,你应告诉他什么是行为准则。他长大后应该意识到行为准则是建立在彼此的责任和义务的基础上。不要指望孩子会盲目地顺从,其实,辩论和规劝好于强迫;不要强迫一个2岁的孩子,那只会导致一场意志和情绪的对抗。然而,如果你能耐心地和孩子讨论为什么这么做是错的,而那么做又是对的,那么,你会发现孩子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会更愿意做那些你要求他人做的事,因为他明白你让他那么做的原因。然而,你不要每件事都插手,不要命令孩子——该去做什么。例如,不要过分地给孩子施加压力,让他对自己的行为或安全负责任,因为,他还没成熟到那个年龄。当你认为时机成熟时,除非在你认为孩子难以管束时,才可以强行对他发号施令,否则的话,委婉一点的方式也许效果更好。良好的行为准则应该给孩子以选择的自由,成长的过程也是学会把握机会和自由选择的过程,孩子必须像学习其他事情那样学习这种技能。当你给孩子选择的机会时,你应该认真地选择:要让孩子感到它很简单,怎样决定都无关紧要。然而,当你的决定已经做出时,千万不要愚弄孩子让他去做徒劳的选择,你不能欺骗他。何时按行为准则要求孩子按行为准则要求孩子的时机可分成几种类型:口当孩子的安全或他人的安全遭到威胁时,这包括作危险的运动,玩危险的玩具,或在家附近发现包括火、电和利器之类的危险用具。你必须定下规则,例如何时可以玩烟花爆竹,何时可以在外面点篝火或野餐。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学会尊重他人的愿望和让他人感到愉快。严格要求孩子无论何时何地对任何人都要体贴周到,乐善好施,大公无私,彬彬有礼。口关于诚实的问题几乎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对自己的孩子,要严厉地对待他们的撒谎和偷窃行为。从不惩罚他们,而是向孩子讲清:无论情况多糟,无论这错误看来多可怕,说出事实总比撒谎更好、更容易,对撒谎行为的惩罚总比对讲出犯错误事实的惩罚更严厉,因为我想让孩子知道,我更欣赏讲真话的勇气,做人要有勇气对所做事情负责。

关于周岁前婴儿的行为语言


导读: 孩子在1岁之内,有成千上万的信息是通过婴儿的体态语言向父母传递的,而每个婴儿的传递方法也各有不同,父母应细心观察婴儿的体态语言,了解其心理需要,才能促使心灵之间的交往。

婴儿在学会说话以前,有着丰富多彩的体态语言,它包括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的变化。科学家们曾饶有兴致地研究过数千名婴儿,发现这些变化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具有心理活动的意义。

孩子在1岁之内,有成千上万的信息是通过婴儿的体态语言向父母传递的,而每个婴儿的传递方法也各有不同,父母应细心观察婴儿的体态语言,了解其心理需要,才能促使心灵之间的交往。有关专家分析了婴儿的面部表情语言,大致归纳了一下一岁左右的婴儿通常表现的体态语:

一、6个月以前婴儿通常表现的体态语:

1、牵嘴而笑,表示兴奋愉快:

婴儿笑的形态是突然发出的,短暂而快速,口角牵动,笑容骤现。同时伴随着满目发光,两手晃动。接着笑容立即停止,等候亲脸鼓励。这时,父母应笑脸相迎,用手轻轻抚摸婴儿的面颊,或在其面、额部亲吻一下,以示鼓励。此时此刻,婴儿会再以微笑来对父母的行动表示满意。

2、瘪嘴,表示提出要求:

婴儿起小嘴,好像受到委屈,也是啼哭的先兆,而实际上是对成人有所要求。比如肚子饿了要吃奶,寂寞了要人逗乐,厌烦了要大人抱起来换个环境或改变一种姿势。这时父母要细心观察婴儿的要求,适时地满足他的需要。

3、撅嘴、咧嘴,表示小便的信号:

据研究,通常男婴以撅嘴来表示小便,女婴多以咧嘴或唇紧含下唇来表示小便。父母若能及时观察到婴儿的嘴形变化,了解要小便时的表情,就能摸清婴儿小便的规律,从而加以引导,有利于逐步培养婴儿的自控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4、红脸横眉,表示大便的信号:

婴儿往往先是眉筋突暴,然后脸部发红,而且目光发呆,有明显的“内急”反应。这是大便的信号,这时父母应立即让婴儿坐便盆,以解决“便盆”之需。

5、眼神无光,提醒父母要警惕:

健康婴儿的眼睛总是明亮有神,转动自如。若发现婴儿眼神黯然无光,呆滞少神,很可能是婴儿身体适,有疾病的先兆。这时,父母要特别细心地注意婴儿的身体情况,发现疑问及去医院检查,及早采取保健措施。

6、玩弄舌头、嘴唇吐气泡,表示自己会玩:

大多数婴儿在吃饱、换干净尿布,而且还没有睡意时,自得其乐地玩弄自己的嘴唇、舌头、吐气泡、吮手指等。这时,他喜欢独自长时间的玩,成人不要去干扰他。

二、6个月以后婴儿通常表现的体态语:

6个月以后的婴儿,由于感知能力和动作能力的发展与增强,除了用面部表情代替语言来表示自己的意愿之外,还伴以各种动作的体态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随着月龄的增长而有不同的表现。

6个月时,婴儿会张开双臂,身体扑向亲人,要求搂抱,亲热,若陌生人想要抱他,则转头将脸避开,表示不愿与陌生人交往。

7-8个月时,婴儿会以“拍手”和笑脸表示高兴,在父母教导下会以“点头”表示谢谢,对不爱吃的食物避开,并以“摇头”表示拒绝。

9-10个月时,婴儿会用小手指向去那里,或用小手拍拍头,表示要戴帽子带他出去。

11-12个月时,婴儿除了以面部表情和动作来表示意图外,还会伴以各种声音,比如嘟嘟声(表示汽车),嘎嘎声(表示小鸭),以及用简单的单词音来表示自己的意愿。

学龄前儿童必须有的10个好习惯


导读:好习惯影响人的一生,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学龄前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理能力,这时候,是该父母放开手,让孩子做一些事情的时候的,好行为,还得趁早培养!

十个好习惯,父母要培养

1.按时就寝。睡前可为孩子说说床边故事,或是温馨的对话。最晚不宜超过晚上10点噢!

2.按时起床不赖床。早睡是关键!学龄前的孩子,每天至少要睡8至10小时。

3.一起床就摺被。趁早教孩子摺被,否则以后他会变成大小姐、大少爷,被褥永远乱糟糟。先把被子抖开,对角摺起、抖一抖、再对角摺一摺就完成!

4.自己刷牙洗脸。挽起衣袖,慢慢刷,让每一颗牙齿都刷到。一天至少要刷两次牙(起床后、睡觉前),吃完东西要漱口。刚开始,可由爸爸或妈妈陪着刷,观察孩子刷牙是否正确。

5.自己穿脱衣裤。让孩子自己穿衣服、扣扣子、拉拉链,训练手指灵活度。

6.自己穿脱鞋子。

7.自己擦屁股。就算开始会把小手弄脏,也没关系!

8.饭前要洗手。先拉起袖子,再进行洗手五步骤:湿、搓、冲、捧、擦;擦完的纸巾要揉得小小的,再丢进垃圾桶。

9.收纳自己的物品。物品可分四类:文具、玩具、书籍、衣服。记得要固定区块,让孩子养成随时整理、物归原位的好习惯。

10.自己备妥书包。孩子常忘记东西?那是因为没有养成自己清点用品并收书包的习惯。叮咛孩子主动完成功课,之后自己备妥明天要带的物品,收进书包。

家长要则:(1)尽早开始(2)以身作则(3)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循序渐进累积好习惯(4)多鼓励与赞美(5)活动故事化、游戏化.

2岁前宝宝好奇心强烈


导读:婴儿时期的宝宝,好奇心更甚,正因为如此,他才想要学习一切他所接触到的事物。

心理学家将好奇心定义为:个体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应。正是人类对世界的好奇心,促进了整个人类的向前发展。婴儿时期的宝宝,好奇心更甚,正因为如此,他才想要学习一切他所接触到的事物。

在婴儿时期,由于宝宝接触的事物非常有限,所以,宝宝的好奇范围是和他所能达到的“方圆路径”是相一致的。只有宝宝所能听到、所能看到、所能摸到的东西才是他们愿意投注好奇心的。

Befor6个月

6个月之前的宝宝,由于长时间处于躺的状态,他观察到的东西多为空中的吊缀物。所以他往往将关注点放在这些吊缀物上。

探索方式:“拳打脚踢”

宝宝对各个关节以及小肌肉的运用还不熟练,所以可以观察到宝宝对吊缀的对待方式是手脚并用。

对于好玩的东西,宝宝投注的精力是成人无法想象的。他们常常是目不转睛,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吊缀距离宝宝的眼睛距离以20—30厘米为宜,让宝宝不用太费力地调节焦距;吊缀一个星期要换一次地方,或在床左边,或在床右边,以免宝宝变成“斗鸡眼”。

After6个月

6个月后,宝宝开始学习坐。他的视野范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宝宝可以很方便地看到自己的手和自己的脚。由于这个变化,在这个时期宝宝好奇心的关注点是自己和物体间的关系。

探索方式:摸+吃

宝宝可以看到自己手的动作,所以他对于手的动作特别感兴趣。限于力气还比较小,肌肉不灵活,所以摸的动作比较常见。当然最根本的用嘴探索的方式还不能抛弃,所以宝宝还经常出现“啃”的动作。

常常可以看到宝宝摸脏乎乎的东西,又把手放到嘴里啃,所以,保证宝宝接触物品的卫生是非常重要的。要对宝宝的玩具定期清洗,或者放在阳光下暴晒。

From8个月

8个月开始,宝宝开始会爬。现在他的活动范围大大增强,几乎能触及到家庭的所有角落。这个时期的宝宝对于小角落和小洞洞特别好奇,常常会一个人在角落里咿呀比划。

探索方式:敲+蹬

比较少用“啃”的原始方式,由于手部大肌肉和腿部大肌肉的发展,现在更多依赖于用手和脚来探索世界。不过手部和腿部的动作相对还比较僵硬,用敲和蹬比较多。

这个时期的宝宝对于角落和洞洞比较有兴趣,所以在这些地方一定要加强防护。保持角落的干净,不要有玻璃等危险品;保证所有的插座上有盖子。

相信《10岁前改善儿童暴躁行为》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行为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你可知改善孩子暴躁行为的最佳年龄是几岁? 在香港一个处理儿童暴躁行为的研讨会上,学者、教育界人士、社工和家长经过探讨,认为儿童暴躁行为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因素造成的。与会者均认为,加强家、校合作及社会关注可有效改善甚至避免儿童暴躁的行为...
    2021-03-19 阅读全文
  • 孩子10岁前应养成九个习惯 1.早睡早起的习惯: 睡眠对于孩子们的身体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从生活方面来说,早睡早起也可以让孩子在一天的时间里都充满活力。 2.正确的饮食习惯: 没有健康的身体,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要让孩子明白,为了...
    2021-03-12 阅读全文
  • 规范学龄前儿童行为举止建议 当孩子从学步者向学龄前儿童过渡时,他们的攻击性常常会加强,因为这种攻击性是他们想要控制事物的表达。特别是男孩,他们对能够使他们感到威武有力的游戏和玩具特别着迷。而且,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前清楚,对事物...
    2021-07-29 阅读全文
  • 10岁前建立孩子的价值观 国内一家调查公司针对国内四所名牌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显示,85%的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一些大学生表示,专业不对口是导致厌学的主要原因。于是,根据要求,学校调整了这些学生的专业。但是,学生转专业后厌学情绪...
    2022-02-07 阅读全文
  • 4岁前要学会的10个知识 有一些事情是幼儿在上学之前应该牢牢掌握的。它们就是下面这十种基础概念。 ①颜色(红、黄、蓝三原色是基本) ②形状(○△□三种形状是基本) ③大小(大的、小的) ④数字(一、二、三……一个、两个、三个)...
    2021-07-17 阅读全文

在香港一个处理儿童暴躁行为的研讨会上,学者、教育界人士、社工和家长经过探讨,认为儿童暴躁行为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因素造成的。与会者均认为,加强家、校合作及社会关注可有效改善甚至避免儿童暴躁的行为...

2021-03-19 阅读全文

1.早睡早起的习惯: 睡眠对于孩子们的身体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从生活方面来说,早睡早起也可以让孩子在一天的时间里都充满活力。 2.正确的饮食习惯: 没有健康的身体,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要让孩子明白,为了...

2021-03-12 阅读全文

当孩子从学步者向学龄前儿童过渡时,他们的攻击性常常会加强,因为这种攻击性是他们想要控制事物的表达。特别是男孩,他们对能够使他们感到威武有力的游戏和玩具特别着迷。而且,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前清楚,对事物...

2021-07-29 阅读全文

国内一家调查公司针对国内四所名牌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显示,85%的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一些大学生表示,专业不对口是导致厌学的主要原因。于是,根据要求,学校调整了这些学生的专业。但是,学生转专业后厌学情绪...

2022-02-07 阅读全文

有一些事情是幼儿在上学之前应该牢牢掌握的。它们就是下面这十种基础概念。 ①颜色(红、黄、蓝三原色是基本) ②形状(○△□三种形状是基本) ③大小(大的、小的) ④数字(一、二、三……一个、两个、三个)...

2021-07-1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