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从《爸爸去哪儿2》看那些被遗忘的爸爸角色

发布时间:2021-08-31

幼儿园爸爸的教案。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从《爸爸去哪儿2》看那些被遗忘的爸爸角色》,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从去年的《爸爸去哪儿》开播以来,萌娃和帅爸一时成为综艺的主角,这种亲子节目一度炙手可热,和以往的综艺节目相比,它并没有随着第一季的结束而冷却,相反,今年开播的《爸爸回来了》、《爸爸去哪儿2》再次燃起了一股爸爸热。没错,爸爸们一改往日“以事业为大,以赚钱为主”的角色,回归家庭,回到育儿的角色上,足以惹尽了人们的眼球,人们对“爸爸”这个角色的思考也在不断变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从《爸爸去哪儿2》看那些被遗忘的爸爸角色吧。

五爸六娃闹天坑,爸爸角色大逆转

《爸爸去哪儿2》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重庆武隆县仙女山镇白果村,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下,五爸六娃开始了属于他们的亲子生活,在这一段的故事中,我们看到昔日的星爸们,褪去他们的这重明星角色,回归父亲的本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感动。

从这期的节目中,五位爸爸为了给宝贝争取优先选房的机会,耍尽百宝,黄老师的拼劲,让我们看到最伟大的父爱;泥地里的足球赛,几乎和世界杯同步,但是,这场亲子足球赛,有更多的爱在里面;没有妈妈味道的饭菜,宝贝们吃的更香了,因为这些不同口味的饭菜,是爸爸们亲自下厨准备的……

这些感动的瞬间,也引发我们的思考,本该是寻常的事情,但是,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却感觉无比珍贵,这是为什么呢?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爸爸们的角色已经遗失了很多,就像那些最平凡的亲子时光。

爸爸角色的遗失,你有想过原因吗?

宝贝们最需要的是妈妈

在我们很多人的心目中,照顾宝贝最多的是妈妈们,给以宝贝成长更多关注的也是妈妈们,爸爸们也是这样想的,在很多爸爸的心目中,宝贝们最需要的是妈妈,因此,妈妈们被推向照顾宝贝的第一线,爸爸们自觉退居二线。

为了给宝贝更好的生活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宝贝的成长需要付出很多的物质代价,爸爸们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他们会为了宝贝更好的成长和生活,放弃更多和宝贝们一起的家庭生活,走向外面的社会,赚更多的钱,与此同时,属于爸爸和宝贝们的美好时光,也就渐渐减少了。

为了有宝贝引以为豪的事业

几乎所有的爸爸,都希望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一下这样的一个印象,那就是自己的爸爸有多伟大,在事业上多有成就,为了这个“伟大爸爸”的名号,爸爸们会将更多的时间投入自己的事业,为的是让宝贝们更加骄傲。

一份含羞无比表达的爱

“严父慈母”历来是我们中国社会亲子教育的标杆,妈妈们要给宝宝带来的是温和、慈爱的形象,关注和照顾着孩子们生活点点滴滴的小事情;爸爸呢?他们要做孩子严厉的教育者,隐含着爱的严厉教育,让孩子们选择拘束自己的爸爸。

让爸爸们不能像妈妈们一样时时刻刻照顾宝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宝贝们能理解的,也有宝贝们不能理解的,无论如何,父爱角色的缺失,是一个无法忽视掉的状况。在孩子们的成长中,父爱如山,你们是他们成长中不能缺少的主角。

爸爸你们知道吗?宝贝们需要你

6月28日《快乐大本营》五爸六娃亲临现场,在播放黄磊女儿多多的片段的时候,讲起更爱妈妈还是更爱爸爸时,多多表示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在讲述原因的时候,多多说:“爸爸一直在外面很努力地赚钱,都是为了我们的生活……”这句话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黄老师也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可见,在宝贝们的心目中是多么理解爸爸,爸爸在宝贝成长中的重要意义是谁都无法代替的。

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爸爸在一个家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孩子的心目中也是如此,他们不仅能给孩子带来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还能给孩子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家庭,有爸爸在的家庭宝贝们会更加活泼开朗,宝宝们的成长也会更加自由自在,因为他们背后有个坚实的后盾,那就是爸爸。

给孩子健康的心理

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有重要的关系,在他们的生活中,有妈妈的无微不至关怀,有爸爸的悉心教育,这样的生活环境,会让宝宝的心理更加积极阳光,将来的他们,也会用更加昂首的姿态迎接生活。

给孩子专属的欢乐

孩子们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和爸爸的交流,和爸爸的游戏,和爸爸的小玩闹,都会给孩子们带来特殊的欢乐,这些欢乐是别人都无法给以的。

爸爸在孩子们生活的重要意义远远不止这些,因为,妈妈和爸爸是孩子成长的氧气和水分,缺少了哪一部分,都是不完整的,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爸爸们找回正在遗失的角色吧。

和宝贝开启一段不一样的亲子时光

爸爸们怎样才能找回那些遗失的角色呢?怎样才能在孩子的成长中将积极的影响发展到最大?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最美好的童年呢?让我们和爸爸一起寻找遗失的角色吧!

工作之余多些时间和宝宝娱乐

无论工作多忙,也无论自己的时间有多么拮据,爸爸们都要时刻记得陪伴宝贝也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匀出一点时间,献给自己和宝贝,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宝贝更亲近你了,工作上也更有动力了。

宝贝们的重要时刻爸爸一定在

在宝贝们心目中很重要的那些时刻,身为爸爸的你,一定要在宝贝的身边哦,比如,参加宝贝们幼儿园的亲子游戏;陪宝宝们过生日;宝宝生病的时候给以鼓励;宝贝取得好成绩时给个大大的赞!

这些亲子时光值得爸爸萌娃共享

选择宝贝们感兴趣的亲子游戏,和他们在游戏中,积极配合,鼓励宝宝们勇敢完成任务,发掘宝贝的更多潜力;和宝贝一起绘制一幅画,尽情的涂鸦让宝贝们收获更多的欢乐;和宝贝们一起阅读,精彩的故事,拉近你和宝贝的距离……宝贝们无限欢乐的时光,一切尽在一个平凡爸爸的角色。

每个宝贝都是爸爸妈妈的掌中宝,爸爸妈妈在宝贝们心中也都是唯一,奋斗在事业中的爸爸们,找到一个平凡爸爸该有的角色,让宝贝心中的唯一不要有缺失,完整的爱心桃才是宝贝们最美的笑脸!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爸爸去哪儿》,父母如何处理孩子与小动物的分离焦虑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终于拉开帷幕,不同的宝贝儿,不同的爸比,一样的旅行,一样的亲情。这一季的“爸爸”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和槽点呢?

伴随着6位萌娃帅爸的出现,《爸爸去哪儿2》还多了一只可爱的小狗乖乖。和很多孩子一样,多多超级喜欢乖乖,为乖乖牵肠挂肚,她与乖乖相处中的一颦一笑,都令人动容。

第一集获赠乖乖,多多惊喜不已;4天以后,要和乖乖分手时,她站在风中撇嘴哭泣的样子,让人心疼;第三集意外与乖乖重逢,多多再次喜不自禁;然而在得知乖乖生病以后,她又担心得吃不下饭,直到医生说乖乖没有事情了,她才放心下来。

再就是第三集多多与贝儿因为抢夺乖乖产生隔阂,各自向大人救助,这些情节,都让人印象深刻。

专家说:多多与小狗的情感,爸爸需多上心

牟娟

早期从事问题儿童学业及心理困扰辅导,最近14年里一直从事学龄前儿童心智发展成长的个案跟踪咨询,尤其擅长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培养。

◆黄磊自制小狗屋非常有爱心,但其实多多也可以参与进来

从黄磊自制小狗屋的片段可以看出,他非常有爱心,而且手很巧,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小狗屋,这给了多多一个非常好的示范——爱小狗,就要给小狗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一点非常棒!

不过,在制作小狗屋的时候黄磊有些疏忽,忘记了让多多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小狗屋的设计方案和制作方式等,其实这也是蛮好的一个生活实践的机会了,这能帮助多多学习从目标设定到分解、收集材料、创意设计、加工制作、协同合作、挫折和成功体验等等。同时,在和爸爸一起参与的过程中,如果得到爸爸的肯定和支持,可以很好地增强多多的创造性、自信心等。

◆与小狗分离让多多很受伤,爸爸的现场处理不是很得当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如果与小狗在一起生活,通常会建立起很深的情感,孩子不会将小狗当成宠物,她们会很认真地对待它们,把小狗当做可以悲伤与共的朋友,而不是养着好玩。所以一旦面临与小狗分离,这对与小狗有很深情感的孩子来讲,很容易造成心理伤害。

片中多多与小狗的分离,我们看得见多多的情绪情感变化,爸爸黄磊现场的处理就不是很得当。在遇到与小狗道别的事件时,爸爸并没有关注到多多与小狗分离前的情感变化,没有更进一步表示理解和体谅,没有及时疏导多多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且让多多与小狗有一个特殊友好的告别方式。而是简单地给多多做了解释,可以看到,即使爸爸做了解释,多多也并没有放松接纳,心理仍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受。

◆小狗生病令多多极度焦虑,周围的成人竟然没有丝毫觉察

在小狗生病期间,多多内心对失而复得的小狗的担忧焦虑并没有及时被爸爸发现,尤其是听说小狗如果不得到及时医治可能会死掉,多多内心的担忧转变为害怕再次的失去,以及可能面临的真正的永远失去,这一份令多多震惊并极度害怕的情绪感受爸爸和周围其他成人竟然没有丝毫觉察,也没有及时的安慰和陪伴她。

我们看到多多处理这种紧张焦虑情绪的方法是独自一人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默默地承受巨大的内心冲击,甚至连饭都吃不下。换了成人,我们可以想象,一份什么样的紧张和焦虑能让我们需要独自一人默默地承受,并且茶饭不思呢?

所以,孩子和小动物之间的感情,有时是很细腻也很深刻的。作为父母,应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孩子处理好和小动物之间的分离情绪,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分离焦虑。

爸爸去哪儿5:谁家是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教育


爸爸去哪儿在网络热播,爸爸和宝宝们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虽然爸爸去哪儿是一个娱乐节目,但因为是父亲和子女的真人秀,所以也具备一定的教育参考意义。

爸爸去哪儿中,有位宝宝因为独特的个性受到大家关注,这位宝宝就是杜江的儿子嗯哼。

从爸爸去哪儿节目一开始,嗯哼便耍起了小脾气,不愿意上交玩具,爸爸杜江也为了哄儿子,私藏玩具。

而在爸爸去哪儿之后的节目中,嗯哼也因为房屋差大哭大闹,杜江也回应孩子说,我说不行就不行,后又哄孩子说,我们住一天就回去。

在整个爸爸去哪儿的节目中,可以看到嗯哼喜好明确,很有个性,但同时也有点不讲理,而杜江作为父亲呢,要么给玩具哄、要么利用权威施压,这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教育。

在学校工作几年,接触了很多学生,发现很多孩子不讲理,相信这一定是因为计划生育后每家几乎都是独孩,加上经济发展条件改善,对孩子比较宠溺,所以很多孩子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得不到满足,就大哭大闹,很难跟家长有有效的沟通,这跟爸爸去哪儿中的嗯哼非常类似。

身边很多同龄人都已经结婚生子,他们成为父母的时候,也常常惯着孩子,通过满足孩子“解决”问题,通过权威压制去“解决”问题,缺乏与孩子沟通的耐心,原因是现在的年轻人,在高房价的生活下压力很大,工作竞争也很激烈,所以比较缺乏耐心,难以发现陪伴孩子的乐趣。

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给很多家庭提供了很多参考,细心的话可以对比杜江父子和刘畊宏父女,前者确实在方式上存在问题,后者在沟通上要好很多。

对于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我们可以从中学习,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和父母更加和谐,让孩子的未来会更好,这里也温馨提示,可以参考借鉴,切莫过度消费。

《爸爸去哪儿》引热议 父爱教育对孩子成长很重要


【你懂得怎么做爸爸吗】

日前,湖南卫视父子亲情秀《爸爸去哪儿》热播。这个堪称“80后育子样本”的节目让网络上关于亲情和爸爸的话题不断发酵。有网友感叹:“做了10年爸爸了,好像今 天才懂得,儿子是这么需要我,儿子到底在想什么。”而几个爸爸和孩子单独相处遭遇的困境,以及他们的教育方式也在家长中引发热议和讨论。

【事件】

亲子节目引热议不少爸爸不懂育子

节目中,没有妈妈陪伴,爸爸和孩子要进行72小时的单独出行挑战,众老爸直呼Hold不住。这种形式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父子间的亲情互动,也让人体会到爸爸们各具特色的教育方式。

这 档形式新颖的亲子节目也在网上引起热议和讨论。已经是爸爸的微博网友反思:“整天忙着挣钱,从来都把教育孩子扔给他妈妈,以后一定不再缺位。”更有网友感 叹:“做了10年爸爸了,好像今天才懂得,儿子是这么需要我,儿子到底在想什么。”还有网友在微博许下诺言:“明天,我会成为更好的爸爸。”

有网友说,这个节目不光让人看到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冲突与矛盾,还看到了中国式教育背后种种让人反思的地方。

网友“西米兰”说:不难发现,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父亲的性格能在一个孩子身上体现,爱心、独立、乐观。

“孩子是父母为人以及教育方式的一面镜子。”网友“日光倾橙”则说,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父母,为人父母的都应该从这些教育方式中吸取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调查】

近七成爸爸淡出幼儿教育

不少人通过这个节目发现,现在的爸爸很少和孩子单独相处,也不参与孩子的家庭教育。有专家认为,许多父亲已经从家庭教育中“消失”。

郑州一所幼儿园也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育中,妈妈的参与程度远远超过了爸爸,有近七成爸爸基本淡出幼儿教育,只有33%的爸爸经常和孩子共同 阅读、讲故事。孩子病了,只有25%的爸爸会带孩子上医院,大多数时候都是妈妈带孩子去。而在孩子们中形成的惯性是,遇到困难时69%的孩子会选择找妈 妈,30%的孩子会找爸爸。

“我们一个月开一次家长会,中间还有观摩课,但来的都是清一色的女性家长。”郑州一所幼儿园负责人表示,他们都给家长发短信,希望爸爸也能参与到学校活动中,可惜收效不大。

为什么父亲疏于教养孩子呢?“忙。”不少爸爸的回答都不约而同。

“我们早上七点上班,晚上八点才回到家。”郑州市民赵先生说,自己回到家,洗漱、吃饭,一般都九点多了,一般这时候孩子都准备睡觉或已经睡觉了,根本就没时间和孩子多沟通。

【专家】

爸爸要多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

“中 国文化有个误区,总说‘男主外,女主内’,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总是当‘甩手掌柜’,把孩子扔给妈妈管。”郑州教育学会学习心理研究会咨询师王海勇说,现在九 成的家庭里,爸爸都是“有身份,没位置”,和孩子的亲子沟通不够。“不少家庭里,爸爸只是充当‘救火队’职责,孩子出了问题父亲才管,可管时才发现因缺乏 共同语言,想救火很难。”

王海勇认为,如果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参与度不高,男孩子容易少了阳刚之气,变得有点“娘”,女孩会在无形中承担起一部分男性的角色,像“女汉子”。

“父亲不能在家庭教育中缺位,尤其是在孩子12岁之前。”王海勇建议,爸爸一定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每周至少和孩子沟通两次,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快乐和烦恼。父亲也不妨适当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应酬,与家人每周运动或出行一次,增加与孩子和家人交流的机会。

英国的研究人员以英国一些小学作为试点,创造了许多将爸爸带进课堂的方式。父亲和子女一起野营、学习烹饪和缝纫,甚至一起制作母亲节贺卡。他们发现,爸爸越是积极参加活动,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总体表现就提高得越快。

育子建议

方式一:放手让孩子从爱哭鬼变身“女汉子”

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前后变化最大的属田亮的女儿cindy。她前半天一直在大哭,可当离开爸爸面对找食材任务时,cindy从“泪崩萝莉”变身小“女汉子”,不仅照顾妹妹,还自己拎篮子。

“看到田亮女儿各种飙泪,我真是感同身受。”市民张琳说,她的女儿4岁半,和cindy开头时一样爱哭、娇气。怎么能放手让孩子胆大、独立一点是她最头疼的问题。

“这个例子说明,孩子的适应能力永远超出家长的想象。”王海勇说,中国常规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敢放手,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对孩子过分保护,下雨天怕淋着,刮风了怕冻着,总是不敢放手。

“教育本来就是一个放手的过程。”王海勇建议,家长可以把握紧的“手”松开一点,不要凡事都帮孩子做了,你做得越多他做得越少,他的动手能力越差。

方式二:“爸爸式”正能量让孩子更乐观

节目中,林志颖的儿子小kimi抽到了环境最差的3号房,有点沮丧。但林志颖在最无奈的境遇中还能很乐观,用“爸爸式”幽默的语言和行为去鼓励kimi,让孩子很开心。

“我想,要是妈妈们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会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家长赵女士说,她最欣赏林志颖的这种教育方式,从头到尾正能量,不抱怨不埋怨,充满鼓励。而且她注意到,林志颖每次和Kimi说话都会蹲下来,采用和孩子一般高的姿态,这一点也让她觉得“应该学习”。

“爸爸在孩子有小脾气时候,一般不是简单哄劝让孩子不哭,而是用更积极的对话模式来交谈,这对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很重要。”王海勇说,家庭教育中,妈妈一般比较感性,很容易有负面情绪,而爸爸则更理性,更乐观,这种影响对孩子很重要。

王海勇认为,在孩子成长中,爸爸给予的正面引导非常重要,让孩子知道无论在何种处境下都要保持良好心态,心理素质的锤炼胜过任何一项技能的培养。

方式三:给孩子安全感让他们不黏人

节目中田亮女儿Cindy对老爸的黏糊劲儿十足,kimi也因为要离开老爸林志颖而闹别扭。“爱黏人”是让很多父母头疼的问题之一。

王海勇认为,孩子过于黏人,家长应该往自己身上找原因,根源可能在于孩子缺乏安全感。

“家 长应该多审视自己,平时陪孩子时间是否少;和孩子一起时,是否做到了真心陪伴?”王海勇表示,要改变孩子黏人的状态,家长们就必须做到离开孩子时,一定要 明确告诉孩子自己回来的时间。而且,这个回来的承诺必须准确兑现,如果没兑现,孩子会感到自己被骗,越来越没安全感。另外,家长们不能遇事惊慌,尽量给孩 子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孩子在心灵上能感到安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爱很重要。孩子越小,父亲的教育参与越重要。

育儿心得:爸爸去哪里


育儿心得:爸爸去哪里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每逢听起耳熟能详的赞美母爱的歌曲,我们是否也会触及另一片幽幽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怀,父爱呢!父爱如同母爱不可或缺,两者对孩子的影响不同,但是爸爸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有着和妈妈同样的责任,爸爸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

专家解析

人们总习惯强调母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力量,事实上,父爱的力量同样也是伟大的。就像鸟儿起飞需要两个翅膀一样,母爱和父爱都是孩子的心理需要,缺一不可。

现实生活中,很多爸爸选择的是追求自己的事业,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教育孩子的任务主要交给妈妈来完成,他们在教育孩子中的角色意义逐渐被淡化。其实这样既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爸爸和妈妈的教育结合起来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爸爸要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特别意义。调查材料表明:缺失父爱的孩子身体和智力发育比其他孩子要差。

爸爸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抚养,更重要的是父亲对孩子性格和心理品质的培养。爸爸身上所具备的勇敢、坚强、博大等优秀品质都是孩子所要学习的。

缺少爸爸的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少爸爸的参与,男孩容易变得女性化,女孩容易依恋年长男性,或者惧怕、不信任男性。

爸爸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爸爸要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意义,爸爸的责任不仅仅是要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还要加强和孩子的交流,重视辅导孩子的功课,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以及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等

建议一:重新审视爸爸在亲子教育中的角色

大多数家庭的爸爸都忙于工作,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妈妈的身上。爸爸在亲子教育中的角色发生了错位,会使孩子朝着母系群体倾斜,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现在很多爸爸意识到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以自己在人格品质、社会阅历等方面的优势对孩子的成长施加积极的影响,并成为孩子探索新领域的向导和力量源泉。

建议二:爸爸是孩子的性别坐标

孩子进入“性别辨认期”时,最早能分辨的便是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孩子会把爸爸的所有行为特征作为自己辨别男人的特征,以后在孩子的生活中出现的男性形象都会与最早获得的这一男性范例相比较。

缺乏父爱的男孩很难在男性的自信与自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对男孩长大交友、求学和工作都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对于女孩的成长来说,爸爸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素,能够帮助她们成年后与男性之间发展健康的关系。

建议三:爸爸是孩子智慧的启蒙者

研究发现,凡与爸爸一起相处机会多的孩子,其智力水平更高,男孩更是如此。这是因为爸爸在和孩子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常和孩子共同操作,共同探讨,从而使孩子获得更多的启发。

爸爸身上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是开启孩子智慧的最佳密钥。爸爸一般具有更丰富的知识、更强的动手能力、更深刻的理解与判断能力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爸爸的优势对于开阔孩子的视野、发展认知能力与创造能力起着独特的作用。

建议四:爸爸是孩子情商的引导者

爸爸对孩子情商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爸爸的言行既可以引发孩子的积极情绪,又可能成为孩子出现消极情绪的导火索。因此,爸爸及时处理、恰当疏导孩子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爸爸大多是通过游戏来影响孩子的情绪的,爸爸和孩子之间的玩耍游戏,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掌控情绪的重要途径。因为在游戏中孩子既可以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又可以学会如何将自己的情绪控制在最理想的状态。

建议五:爸爸是孩子形成良好个性的促进者

和妈妈相比,爸爸身上具备更为勇敢、坚强、独立、自信、果断的个性特征。爸爸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要鼓励孩子不断尝试,勇敢探索,克服困难和挫折。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期没有得到爸爸足够的关爱,成长的过程中就有可能欠缺一些良好的个性品质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爸爸这个职位是众望所归的,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爸爸的全程参与,爸爸和妈妈一样为了孩子将付出更多辛苦,体验更多快乐!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妈妈被宠爱,爸爸被尊重,孩子被接纳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语非常震撼: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的家庭哪些地方相似?我想,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是:妈妈被宠爱,爸爸被尊重,孩子被接纳。

妈妈被宠爱,家庭更幸福

女作家入江之鲸,曾讲过这样一则温暖的片段:

地铁到站的时候,我旁边空出来一个位置,有个大概三岁的小男孩蹭蹭蹭地跑过来,坐下,然后对着车门口说:“妈妈快过来,这里有位置坐!”

没多久上来了一对年轻的夫妻,妻子挽着丈夫的手,笑盈盈地和儿子说:“只有一个位置,你坐就好了,我和你爸爸站着。”

小男孩说:“我是男孩不用坐,妈妈你坐吧。”

熬不过小男孩的请求,妈妈坐下了,爸爸则奖励般地揉了揉儿子的小脑袋。

从他们的聊天中,大概明白了,这一家三口是妈妈带儿子出门玩,顺便送爸爸去上班。儿子一直嘟嘟嚷嚷地和爸爸说:“能不能和妈妈一起陪我玩。”

爸爸安慰儿子说:“你要乖点,等我下班了,马上去接你和妈妈,带你去吃你最喜欢的香蕉船。”

小男孩还是不太高兴,一直在蹭爸爸的手,却也没再说什么。

后来爸爸到站,临下车的时候,突然很严肃地对儿子说:“你一定要照顾好我媳妇,不许哭不许闹不许惹她,那是我媳妇,懂吗?我去给你们挣钱!”

我看到整车的人都笑了,善意地看着小男孩像个大人般地做着保证。

如果我在场的话,简直想给这位爸爸鼓掌。因为宠爱妻子,是家庭幸福的基本法则。

曾有一位爸爸向美国著名的脑神经科学家梅迪纳教授请教:“教授,你告诉我,我怎样才能帮儿子考上哈佛大学?”

梅迪纳回答说:“从现在开始,你回家好好爱你的老婆。”

教育专家孙云晓后来专门就此事追问梅迪纳:“为什么您当时让那位爸爸回家疼老婆?”

梅迪纳回答说:“在美国,对学业成就的最佳预测指标,就是家庭情绪的稳定性。家庭情绪稳定性大部分可被妻子的情绪所预测。”

简而言之:妻子情绪越稳定,家庭情绪就越稳定,孩子成绩也就越好。而想要妻子情绪稳定最好的办法,就是宠爱她。

生活在丈夫的爱中的女人,她的心是柔软的、温柔的、安定的,会宽容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会创造出一个愉悦温馨的家庭氛围。

相反,一个长期忍受着丈夫的冷漠、埋怨、暴躁的女人,会把这些负面情绪都转嫁给家庭里的其他人,一个家将从此不得安宁,怨气重重。

国外有句家喻户晓的谚语,“Happy wife happy life”。翻译成中文就是“老婆开心,生活舒心”。这句话应该成为每一位中国丈夫的座右铭。

爸爸被尊重,则更爱妈妈

在英国,流传着一个“女王敲门”的故事。

一次,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了架,丈夫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边问:“谁?”

维多利亚傲然回答:“女王。”

没想到里边既不开门,又无声息。她只好再次敲门。

里边又问:“谁?”

“维多利亚。”女王回答。

里边还是没有动静。女王只得再次敲门。

里边再问:“谁?”

女王学乖了,柔声回答:“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女人需要宠爱,男人则需要尊重。

香港女明星蔡少芬就深谙这个夫妻相处之道,她的丈夫张晋名气远远不如她,但是她却从来没看轻过自己的丈夫,而且还到处炫耀丈夫。

孙俪和蔡少芬一起拍《甄嬛传》时期,接受媒体采访,就忍不住爆料说,蔡少芬天天在剧组“夸老公”。

在蔡少芬眼中,顾家是张晋最大的优点,并直夸对方长得帅、演戏好、唱歌好、跳舞好,“总之他什么都好。”

得到了妻子的鼓励和尊重后,张晋终于“扬眉吐气”,凭借《一代宗师》“马三”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在说获奖感言时,张晋有点哽咽:“我的太太是蔡少芬,有人说我这一辈子都要靠她,我想说,是啊,我一辈子的幸福都要靠她。”

说这话时,蔡少芬坐在台下哭成泪人。

爱默生·艾格里奇博士是著名的婚姻问题专家,在30多年的婚姻咨询工作中,爱默生发现了经营家庭和婚姻的真谛——爱与尊重。如果一个丈夫不爱妻子,妻子则不会尊重他,反过来,如果一个妻子不尊重丈夫,丈夫则不会爱妻子,于是婚姻就会陷入一个“疯狂怪圈”。

蔡少芬是幸福的,因为她的尊重,打破了这个怪圈,获得了张晋更深的爱。

一个被宠爱的女人,会容光焕发,温润如玉。一个被尊重的男人,则会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男人越宠爱女人,女人则会更尊重男人。女人越尊重男人,男人则会更爱女人。爱情如此,经营家庭也是如此。妻子尊重丈夫,丈夫更爱妻子,家庭则更温暖。

孩子被接纳,家才真的为家

家庭教育指导师刘称莲老师曾遇到过一位不敢回家的小男孩。

当时正值期末考试,某小学五年级上午考的是语文。一个小男孩的爸爸妈妈早早就把饭做好了,等着儿子回家。眼看着别的孩子都回来了,他们的孩子却迟迟不见人影。

起初他们以为孩子贪玩回来晚了,就把做好的饭捂在锅里等着孩子。可是放学都快一个小时了,还是不见孩子的踪影,他们夫妻才着急了,赶紧分头去找。他们找到孩子的时候,孩子低垂着头,正徘徊在学校的教室外面,似乎要进教室,又不像要进教室的样子。

小男孩的爸爸是个非常负责任的人,特意就此事找到刘称莲老师,问孩子到底怎么了,他应该怎么办?

刘称莲老师了解到,这位爸爸平时对儿子宠爱有加,经常会带儿子出去玩,但是在儿子没考好的时候,就会打骂孩子。于是刘称莲老师跟他说:“我深深地知道,你一定是爱你的孩子的,你对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是恨铁不成钢才做出来的。”

“但是,你知道孩子对你的希望是什么吗?他一定希望在他不学习的时候你能够对他好,在他学习的时候,甚至考不好的时候你也对他好。他需要始终如一的爱。”

不能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孩子,这是很多父母的通病。可是在孩子眼中,幸福家庭的标准恰恰是能否接纳他。

有一个心理机构做了份专题调查,让幼儿园到大学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一起畅所欲言,说出他们对幸福家庭的定义。前三项分别是:父母恩爱、父母充分尊重自己的意愿、父母真正关心和欣赏自己。

其实我们每个人对家的定义都是如此,我们常常把家比作母亲的臂弯,因为家可以给人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就像母亲的怀抱那么温暖。

家是唯一不需要理由就可以回去的地方;是让你觉得不管变成什么样,那都是能接纳我的地方;是就算你已经为人父母,在人生走到低谷时,还想回去父母身边重新获取力量的地方。

一个好的家庭应该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慰藉,如果一个家可以让妈妈获得宠爱,让爸爸获得尊重,却不能让孩子获得接纳,那家就不是完美幸福的家。

知乎有一个提问:“原生家庭非常幸福是怎样的体验?”网友们千差万别,答案却大同小异:

“小学的时候,小学同学的父母挽着手来接我同学回来,让我们其余一干人等艳慕不已,然后那个同学的家就成了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家庭。”

“小时候,我没有被强迫上过任何补习班。现在面临职业规划,他们也从未试图说服我考公或者考教师证。去年跨年的凌晨,我给爸妈发短信,说我才不要当你们的小棉袄,我要当你们的军大衣。

第二天,我妈给我回短信说,小棉袄就够啦,好看还不冷。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我爸回的短信是,我和你妈妈能照顾好自己,你的最大任务是让自己过上快乐的生活。”

家庭是母亲的世界,父亲的王国,儿童的乐园。

这就是一个幸福家庭应有的模样。

育儿观念:爸爸扮演什么角色,更利于孩子成长?


在中国的家庭中,多数父亲认为:“养不教,父之过。随时随地纠正和教育孩子是我做父亲的职责。只有严格管教,孩子才有可能成材”。父亲热衷于扮演权威的角色,但孩子真的认可您的这种权威吗?您的亲子关系正常吗?生活在严厉管教下的孩子,又真的容易成材吗?

那么爸爸又是什么角色呢?爸爸起辅助作用。爸爸能为孩子做的就是好好对待妻子,让妻子保持舒畅的心情。婆婆也应好好对待儿媳,这也是间接地为自己的孙子、孙女着想。

但是,与孩子关系最紧密、对孩子负首要责任的还是妈妈。不管奶奶或者丈夫怎样,只要有妈妈温暖的怀抱,孩子就不会有问题。

没有爸爸的孩子,往往会有些问题,这不是因为没有爸爸,而是因为妈妈的恐惧导致的,不要误以为是没有爸爸的原因。

这个时期的母爱比任何时期都重要,妈妈的爱是否伟大、无私会决定孩子的一生。

很多职场女性生完孩子,找到人照顾小孩后,就重新回到职场。不只是因为再就业比较困难,也由于确实存在经济上的压力,所以不得不选择继续工作。

如果妈妈丢下孩子继续工作,孩子小的时候似乎轻松一些,但到了孩子青春期的时候,便会出现很多棘手的问题。那时候妈妈会因为子女不得不放弃工作,但却为时已晚。

当孩子最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却因为工作忙碌而撒手不管;到孩子不再需要父母约束的时候,反而管得很紧,这样很容易造成与子女之间的矛盾。那样的话可能不仅仅是“今日怠一针,明日补十针”的问题了,恐怕一百针都难以解决问题。

孩子本该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长大,但妈妈却因为工作,把出生仅两三个月的孩子交给别人照顾,这便是剥夺了孩子接受妈妈保护和母爱的权利。奶奶和妈妈,孩子会更愿意在谁的怀中长大呢?当然是妈妈,金钱或地位都不能代替妈妈的怀抱。

孩子有接受妈妈保护和母爱的权利,妈妈生下了孩子,就必须对孩子负责。否则,孩子很难幸福地成长,如果孩子不能学会自立,那么也会拖累父母一辈子。

从前,妈妈们忙于农活,即使被放在田间地头,孩子也能安然无恙地长大,甚至抚养七八个孩子也不成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有母爱,因为一直在妈妈身边,看着她为了孩子不停地努力干活。

相反,一出生就无法待在妈妈身边的孩子就不一样,孩子的内心会因此受伤。所以不管是妈妈还是爸爸,必须父母亲自抚养,孩子才会有平和的内心。如果把孩子一会儿托管给这个人,一会儿又托管给那个人,孩子内心是无法平静的。

给孩子穿好的、让孩子上贵族学校,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给刚出生的小孩子穿再好的衣服,他也不懂,只有父母愚蠢地认为那是对子女的爱。

不管是因为钱,还是因为对事业的追求,选择重新工作后对自己产生怀疑的妈妈很多。

“我已经工作20多年了,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工作生活勤勤恳恳。但是孩子到了青春期,总是和我吵架,丈夫也总是和同事在外面喝酒,家务活、照顾孩子的责任都推在我一个人身上,我有点心里不平衡。但是丈夫和孩子反而抱怨,他们都因为我而感到有心理负担。我性格比较敏感,且追求完美,可能无意中会拖累了身边的人,很想把所有的不满一吐为快,但考虑到孩子,还是没有勇气,所以我的心很累。”

像这样抱怨的妈妈,不知道她是否还能正常工作。但我肯定她的家庭生活必定不够和美,因为她没有扮演好妈妈的角色。为了家庭而努力地工作,但是丈夫和孩子却不理解,只能感到委屈、愤怒,独自流泪。

但是,妈妈的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工作是自己的问题,与丈夫和孩子没有关系。虽说是为了家庭而工作,但其实是为了金钱和自己事业上的成功。

你是好爸爸还是“坏”爸爸


下列场景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如果你已为父多年,请回忆一下当你遭遇同景时,曾经如何选择;如果你初为人父或是将为人父,请认真学习,不要让孩子看到“坏”爸爸的一面。

场景1:爸爸是不是理智?

晚上,爸爸加班回到家,看到妈妈正在孩子边上焦急地唠叨:“就知道玩,那么晚作业还没完成。”

“坏”爸爸甲:

把孩子训一顿,再责备妈妈“只顾看电视剧,那么晚了才想起管孩子”。

“坏”爸爸乙:

拉开妈妈,急什么,我小时候作业都不做,现在不好好的吗?

好爸爸:

好好宽慰一下妈妈,孩子贪玩是正常的行为。然后亲自陪孩子一起做几道题,同时会有几句夸在点子上的鼓励,让孩子快乐地继续面对作业。

点评:妈妈很容易因为孩子眼前的问题而焦虑不已,常常在教育上出现不够合理的言行,在这时候,男人的理性和大局观该发挥作用。相对妈妈而言,好爸爸更能从孩子长远发展考虑,理智地面对问题,找到更理想的方式来处理眼前难题。

场景2:爸爸吝啬拥抱吗?

孩子把小朋友的贵重玩具弄坏了,哭着回家。

“坏”爸爸甲:

把孩子一把拉过来,大骂一顿,甚至还会动手打。

“坏”爸爸乙:

无所谓的样子,“多少钱?买个赔人家不就得了吗?”

好爸爸:

把孩子拥抱在自己怀里,听他倾诉事情的经过和感受,然后一起讨论和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

点评:

不少爸爸十分吝啬自己的拥抱,在保持所谓严父形象的同时,错失了最简单有效的亲子沟通方式。需要提醒的是,不仅在自己想拥抱孩子的时候拥抱他,更要在孩子需要拥抱的时候,展开自己宽厚的胸怀。

场景3:爸爸有没有童心?

孩子绕着爸爸,恳请爸爸能陪着玩。

“坏”爸爸:

拿着报纸不耐烦地说:找你妈妈去,小孩子的游戏爸爸可不会。

好爸爸:

放下手里的报纸,“好啊,咱们来玩什么呢?”

点评:很多爸爸说,“我说过多少遍了,他听过就忘”。想让孩子真正接受自己的想法,就必须先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先走进孩子的世界,再给予引导。在游戏中,与妈妈的爱心不同,爸爸的“童心”会是孩子更大的福音,因为爸爸往往会在游戏中更投入、更当真,更像一个优秀的玩伴。

场景4:爸爸舍得花时间吗?

周末,爸爸又要出门加班了,面对望着自己的孩子——

“坏”爸爸:

“爸爸要去赚钱了,让妈妈带你出去玩吧,想去哪里、想吃什么、想要什么都行。”

好爸爸:

“爸爸会尽快回来陪你的,还会把我看到的很有趣的事情告诉你,好吗?”

点评:

因为很少有时间陪孩子,使得很多爸爸会用物质来补偿自己的歉疚,而那并不是孩子的需求所在。爸爸更阳刚的气质、更宽阔的视野,是妈妈很难替代的。爸爸们,请给孩子你的时间,而不是用时间去换来你认为更有用的金钱。

分析点评:专家共话奶爸

某幼儿园园长何敬红:胆和力有绝对优势

作为一线幼教工作者,我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父亲对孩子的养育至少在4个方面比母亲更有优势。

一是运动机能。比如跑步,母亲总是喜欢站在原地等孩子跑过来,而父亲会和孩子比赛谁跑得快,显然更能提高孩子的运动能力。母亲大多谨慎,担心孩子爬得太高,动作太大,而父亲则会鼓励孩子做一些大动作,调动他全身的运动细胞。

二是胆量。父亲比母亲更善于培养孩子的胆魄,以及勇于探索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三是语言的简练性。男性的思维相对来说更为直接敏锐,说话会抓重点,言简意赅,而母亲经常让孩子觉得“啰嗦”。父亲经常和孩子交流,非常有助于孩子发展阅读表达能力。

四是“干脆”。父亲不大会很“粘”孩子,有助于孩子尽快摆脱对某一位家长(多半是妈妈)的情感依赖。一直粘着大人的孩子客易性格懦弱,变得太“嗲”。

父亲既然重要,那么他具体应该对孩子做些什么呢?我的建议是:1、每天挤出15-30分钟陪孩子一起阅读;2、双休日节假日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运动;3、经常陪孩子一起登楼,培养体力和毅力;4、小孩进入小学阶段后,父亲一周至少要有一次,以朋友的角色和孩子聊天谈心。

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小文:“父爱如山”是误导

我们曾经在家长群体中做过问卷调查,在被问到“你认为孩子在家中最乐于接受谁的教育”时,十有八九的父亲竟然都回答“母亲”。即便那些自认为陪孩子时间较多的父亲,也大多是带孩子去看电影、吃饭,很少参与孩子自身的游戏活动。不难看出,我们身边很多做爸爸的,主动放弃了养育孩子的机会。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经过了解后发现,父亲们不是不爱小孩,而是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比如“男主外,女主内”。有些爸爸会认为一直在家带孩子有损“男人的尊严”;又比如“父爱如山”。很多家长认为做父亲就应该像“高仓健一样冷峻”,把对孩子的爱深深地藏在心里。这其实是错误的想法,《背影》是写给成年人看的,并不适合幼儿和少年。青春期以前的小孩,不管男孩还是女孩,都十分需要父亲的亲近和肢体接触,所以这一阶段的父亲们,请不要吝啬你们的拥抱。

现在的幼儿园、小学,在女教师占绝对多数的背景下,父亲更应该主动表示父爱。因为家庭教育的5分钟,往往等同于学校教育的45分钟。

汽车和浴室最适合亲子

对于一个男孩来说,父亲是一生的榜样。如果父亲和小孩关系太疏远,孩子便会找到另一个男人,或是舅舅、或是外公、甚至是隔壁的大哥哥作为自己的成长榜样。那么父亲何苦不去行使自己的职责呢?而对于女孩来说,一个好父亲往往会成为自己将来择偶的标准。因此做父亲丝毫马虎不得。

父亲像是外出捕食的老鹰,能把世界上最新的知识和资讯带回家,“哺育”羽翼未丰的孩子;父亲又像是一个家庭公关,靠父亲来协调孩子、母亲、祖辈之间的关系,再适合不过了。

父亲和孩子进行互动交流的最佳场所,我经过实践和研究后发现有两个:一是自备车,父亲单独开车接送孩子时,可以利用路上的时间和孩子说很多话;二是浴室(仅限父子)。这两个空间有一个共同点:相对封闭,没有干扰。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很容易说出平时不愿吐露的真心话。

“连狗都讨厌爸爸”?无数爸爸脸红...


儿子控诉:连狗都讨厌爸爸

10月11日,一条名为《戳中泪点!医生儿子的作文:连狗都讨厌爸爸》的微博在网上迅速传播。

8岁孩子在作文里表达了他对医生爸爸的种种不满:

“我的爸爸是一名外科医生,外科医生很少有休息的时候,经常要加班。每天回家都是无精打采的样子,妈妈很不高兴。”“爸爸很爱睡懒觉,我不喜欢这样,我希望爸爸不要睡懒觉,不要经常去加班,我希望他和我们一起的时候要开心还要有精神。要多陪陪我们。”

“爸爸好像并不明白我们的心思,还是每天早出晚归,一个电话就又被叫走了,休息天就想着一直睡懒觉,连狗都讨厌他。”

孩子的作文字字平实却感人肺腑,让人读了哭笑不得,一句“连狗都讨厌他”,也让众多不能陪伴或极少陪伴孩子的父母无地自容。

据了解,作文中的“爸爸”——毛轶是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一位工作了11年的外科医生。

“看到儿子作文后,觉得很羞愧,平时对孩子关注太少了。”毛医生说,以前所在科室接急诊病人时特别忙,经常晚上被医院电话叫走,所以到家后多数时间都在睡觉。

而翻开手机,因他平时很少陪孩子,连一张跟儿子的合照也没有。

这篇作文是怎么走红的

小毛同学这个学期刚刚成为小学三年级学生。

十一假期前,语文老师出了作文题,是大家在学校都写过的《我的爸爸》。

周日上午,语文老师批改作业,被小毛这篇作文逗乐了,老师拍了照,发给了小毛的妈妈。

小毛妈妈带着对老公吐槽的心情,把照片发上了自己的朋友圈,很快,点赞加评论一下子就接近了三位数。

因为小毛的妈妈曾经在诸暨市人民医院当过护士,朋友圈里有不少医护人员,孩子的作文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我们医生护士都是这么忙,自己的孩子虽然没写过这样的文章,但是类似的情绪不知道表现出来多少次了。”医院护理部主任俞莉说,她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转发了照片。

作文截图在诸暨医护人员当中最先流行起来,接着被《医学界杂志》的记者发现,微信推送了一篇《戳中泪点!医生儿子写作文称“连狗都讨厌爸爸”》的文章,将它传播到了更广的受众面前。

随着人民日报等官微的转发,短短半天时间,作文出现在了几百上千万人的视野里,光是人民日报的官方微信上,就有10万+的阅读量和4271个点赞。

父亲是男人最重要的工作

每个成年男子都有不同的工作,但无论做什么,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做父亲。

奥巴马曾经在一份声明里说:“身为两个女儿的父亲,我知道作为一名父亲是任何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他看来,做父亲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做总统。

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三个词最能形容父亲:一个词是“影子”。意思是父亲虽然存在但是无法看见。他们每天晚上很晚回家,早上又早早上班去了;另一个词是“取款机”。父亲的任务就是在外面打拼,给夫人、孩子提供金钱的来源;还有一个词是“魔鬼”。很多家庭把严父慈母的分工推到了极致,父亲扮演着凶狠的角色。

毫无疑问,父亲在生活中通常扮演的这三种角色,并不符合父亲本应具有的定位,也不应该成为父亲的重要特征。父亲是一个坚毅的称谓,意味着责任与担当。

事实上,对许多孩子来说,和父亲在一起的意义、与父亲交流的时间,远远比父亲给予他的金钱、玩具重要得多,因为父亲是不可替代的。母亲和父亲组成了家庭世界的阴阳,母亲永远也替代不了父亲。父亲无论是他的坚强、坚毅、果断、坚持,还是他的威严,于男孩、女孩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这是一个社会习得的过程,孩子在与父亲的相处中学习成人世界的交往礼节。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每天和父亲相处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往往智商更高,男孩子看上去更坚毅,女孩成人后更懂得与异性交往。

如何做好“父亲”这一工作

实际上,做到两个关键词即可。一个词是“榜样”。孩子的语言,孩子的思维,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都是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学会的。为孩子做榜样是父亲的重要任务。另一个词是“陪伴”。陪伴是父母工作中最主要的部分。父亲只要把这两个词做到了,他的工作就基本上及格了。

第一是陪孩子读书。很多父母也会给孩子买很多的书,但是经常甩给孩子让其独自阅读。他们不知道,孩子自己看书与爸爸妈妈带着看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阅读不是一个简单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实际上还包括了亲子关系的构建。正是在带孩子读书的过程中,父母会帮助孩子阅读、观察、思考,从而构建一种亲密温馨又智慧的亲子关系。

第二是陪孩子运动,走进大自然。父亲与孩子一起运动,既是愉快的亲子游戏,也是社会性获得的重要方面。在运动和走进大自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蕴含着相关训练,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探险的精神、坚毅的品质、交往的能力。

做好了父亲这个工作,才是爸爸人生中最成功的事业!切莫让工作、名利占据了我们培养孩子的时间!

家园共育《从《爸爸去哪儿2》看那些被遗忘的爸爸角色》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爸爸的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亲子,爸爸的角色无可替代 带孩子只是妈妈的事吗?亲子游戏的主角只有妈妈和宝宝吗?在一般传统的观念中,孩子的教育只是妈妈的专职工作,父亲的责任只是养家糊口,偶而心情好、有时间,才和宝宝戏耍一番。 父亲在育儿这件事中最多扮演一个给...
    2019-12-16 阅读全文
  • 角色观察:会做饭的爸爸 今天小翰扮演起了娃娃家的爸爸,于是小翰便负责做饭。小翰拿起铲子放在锅里炒啊炒,说道:“老师,我煮饭给宝宝吃。”过了一会,小翰拿起了一个空瓶子做出了撒盐的动作说道:“放点盐,宝宝不咳嗽了,放点水。”小翰...
    2021-01-29 阅读全文
  • 《爸爸去哪儿》,父母如何处理孩子与小动物的分离焦虑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终于拉开帷幕,不同的宝贝儿,不同的爸比,一样的旅行,一样的亲情。这一季的“爸爸”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和槽点呢? 伴随着6位萌娃帅爸的出现,《爸爸去哪儿2》还多了一只可爱的小狗...
    2021-02-26 阅读全文
  • 爸爸去哪儿5:谁家是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教育 爸爸去哪儿在网络热播,爸爸和宝宝们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虽然爸爸去哪儿是一个娱乐节目,但因为是父亲和子女的真人秀,所以也具备一定的教育参考意义。 爸爸去哪儿中,有位宝宝因为独特的个性受到大家关注,这位宝...
    2020-12-21 阅读全文
  • 《爸爸去哪儿》引热议 父爱教育对孩子成长很重要 【你懂得怎么做爸爸吗】 日前,湖南卫视父子亲情秀《爸爸去哪儿》热播。这个堪称“80后育子样本”的节目让网络上关于亲情和爸爸的话题不断发酵。有网友感叹:“做了10年爸爸了,好像今天才懂得,儿子是这么需要...
    2021-02-26 阅读全文

带孩子只是妈妈的事吗?亲子游戏的主角只有妈妈和宝宝吗?在一般传统的观念中,孩子的教育只是妈妈的专职工作,父亲的责任只是养家糊口,偶而心情好、有时间,才和宝宝戏耍一番。 父亲在育儿这件事中最多扮演一个给...

2019-12-16 阅读全文

今天小翰扮演起了娃娃家的爸爸,于是小翰便负责做饭。小翰拿起铲子放在锅里炒啊炒,说道:“老师,我煮饭给宝宝吃。”过了一会,小翰拿起了一个空瓶子做出了撒盐的动作说道:“放点盐,宝宝不咳嗽了,放点水。”小翰...

2021-01-29 阅读全文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终于拉开帷幕,不同的宝贝儿,不同的爸比,一样的旅行,一样的亲情。这一季的“爸爸”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和槽点呢? 伴随着6位萌娃帅爸的出现,《爸爸去哪儿2》还多了一只可爱的小狗...

2021-02-26 阅读全文

爸爸去哪儿在网络热播,爸爸和宝宝们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虽然爸爸去哪儿是一个娱乐节目,但因为是父亲和子女的真人秀,所以也具备一定的教育参考意义。 爸爸去哪儿中,有位宝宝因为独特的个性受到大家关注,这位宝...

2020-12-21 阅读全文

【你懂得怎么做爸爸吗】 日前,湖南卫视父子亲情秀《爸爸去哪儿》热播。这个堪称“80后育子样本”的节目让网络上关于亲情和爸爸的话题不断发酵。有网友感叹:“做了10年爸爸了,好像今天才懂得,儿子是这么需要...

2021-02-2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