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随笔:保护幼儿的美好童心
发布时间:2021-08-14 幼师保持童心的演讲稿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的读书笔记 幼儿园保护牙齿的说课稿教师是孩子的领路人,肩负着育人的重任,一定要以敏锐的洞察力,透过事物看本质、见精神,切勿冷落孩子的美好童年。
桌子上有一块手帕很长时间都没人认领。一次大扫除时,我顺手的把这块手帕扔进了垃圾桶。这时昊昊小朋友突然对我说:“这条手帕是我拾到的”。听到这话,我猛然一愣,看到昊昊脸上失望的神情,我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很不妥当。
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我们常教育幼儿“拾金不昧”,而实际上,幼儿拾到的一支水彩笔、一本画书……却经常受到我们的冷落。仅从经济价值来衡量这些东西,的确没有多大意义,然而生活中许多事物,它们存在的实际意义是不能单用经济价值来估量的。像这样对幼儿捡到的东西不以为然、弃置不顾,实际上是在冷落孩子的美好童心!一个孩子做了一件好事,在成人看来,可能很不起眼,但在孩子看来,它却是件了不起的事,如果得不到肯定和鼓励,孩子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损害。
教师是孩子的领路人,肩负着育人的重任,一定要以敏锐的洞察力,透过事物看本质、见精神,切勿冷落孩子的美好童年。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幼教随笔:童心童趣
带着一颗童心,去解决孩子的问题,比简单的说服教育更能打动孩子。
桌面游戏结束以后,有几块积木掉到了地上,孩子们熟视无睹。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好几次,每次都要我叮嘱,可效果就是不明显。我有些恼火,可转念一想,毕竟是一些不懂事的孩子。我决定再换种方法试试。于是我装作很着急的样子,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地上有很多玩具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谁愿意帮助玩具把他们送回家。”“唰”的一下,孩子们的小手都举了起来,嘴里喊着:“我愿意,我愿意。”“那我们一起把玩具送回家好吗?”一会儿,地上就变得干干净净了。以后每次遇到地上有玩具的情况,孩子们都会自觉地把它们送回家。
带着一颗童心,去解决孩子的问题,比简单的说服教育更能打动孩子。
自由活动时,赵凯头顶着装玩具的小筐,在教室里兴奋得四处乱跑。其他孩子一看,觉得很好玩,也纷纷地效仿起来。顿时活动室里乱成一团。我想:“如果此时强行制止肯定会影响孩子们的兴趣,破坏师生关系的和谐。我灵机一动,喊了起来:“小朋友们,雨下大了我们找个地方避避的吧!”这句话果然奏效,孩子们马上在活动室里找个地方蹲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我又说:“孩子们,天晴了,我们把雨伞送回家,一起玩好吗?”孩子们很高兴地把玩具小筐送回玩具柜里。这场打闹就这样在轻松的游戏中结束。
我们每天看到的事情很多,重要的是,我们想的应当更多。捕捉每一个教育契机,充分把他们利用起来,把那些让我们“头疼”的问题用童心这剂良药治好。其实,这样很简单!
教育随笔:随机教育——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下课后带领孩子们到楼下的草地上去进行攀爬活动,想起来上次试教还留了一些教具在活动室没有拿上去,于是就让石鸿睿和季施毓两个小朋友去帮忙拿过来,有孩子叫起来:“长管子,大象鼻子!”你别说,还真是很像,那是我上次为科学活动准备的一根油烟机的排气管,已经上过好几次了,管子被拉伸到了极限。刚刚我们在教室里才学习了儿歌《鼻子》:大象鼻子长管子,老鼠鼻子红豆子,小猪鼻子圆插座,鲸鱼鼻子喷水孔,我的鼻子一个蒜头两个洞。小家伙真是现学现用。“还有好多的球呢!”孩子的眼睛还真的很尖,篓子里装着大大小小颜色不同的塑料球和乒乓球。“球会从管子里滚过去的。”有人低声说了一句。我的心动了一下,看来,他们对这些材料还是挺有兴趣的,何不顺着他们的心意呢?于是我领着他们到操场上围成了一个圆,这样可以让每个孩子都能够看清楚。我拿起粗粗的管子,将篓子里的球一个一个都倒了进去,然后问:“现在我把篓子放哪里比较合适呢?”徐薛媛的反应最快,“放到管子的那一头!”这个任务自然落到了她的身上,我把管子竖起来,彩色的球很快像玩滑滑梯一样落在篓子里,孩子们兴奋地拍起了手。接下来我又请了几个孩子来玩,把球从管子里倒进纸箱,再从纸箱倒进篓子,被喊到的孩子感觉自己好幸福,因为旁边的人都是一副好羡慕的模样。“看看这些球一样吗?”我的问题引起了孩子们再一次的热情,原来球的颜色、大小都不一样呀!“这次我请来的小朋友只能选一种你喜欢的颜色的球送进管子,其他的小朋友来看看他喜欢什么球,帮忙数一数有几个?”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想过来,不一会,红球、绿球、黄球、蓝球、紫球、白球又一次从纸箱里被请进了管子,圆圈上的孩子大声地数着数,“什么颜色的球最多?什么颜色的球最少?”还没等我说完,孩子们已经说出了准确的答案。“我喜欢红球!”“我喜欢绿球!”“乒乓球可以拍,彩色球不好拍。”有人有了新的发现。“是这样吗?我们来试一试?为什么呢?”不知不觉一节课的时间过去了,虽然这节课我们一直站着,但我发现没有一个孩子觉得累,没有一个孩子注意力不急中,个个意犹未尽,等进了教室才觉得真的好像有点累了。
幼儿在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情绪性的特点,他们的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受情绪的支配,当他们被某种事物或想象所吸引而兴奋的时候,他的思维便异常活跃,头脑里的问号就特别多,语言表达也生动,容易接受成人对他们的教育。随机教育所抓住的事例往往具有极强的情境性、直观性,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有计划、有系统的教学,也要重视日常活动中对幼儿的随机教育。
在进行随机教育时,要把握时机,催发幼儿积极向上、愿意学习的欲望,另外要注意启蒙的特点,要防止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而无限拔高,要注意保持幼儿受教育或学习的最佳状态和兴奋点,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从而给幼儿留下一种探索、学习的向往,一个思考回味的过程。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无数的为什么都希望找到答案。我们老师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灵活地把握时机,切忌伤了孩子们的热情,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身边事物的关心,这种探索世界的心态对他们未来的一生都有影响。
幼儿教师随笔:童心感动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幼儿教师,我的身边总围着几十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是我最珍贵的宝贝!与他们在一起是我今生不解的情缘,每天每天我都在幸福并快乐着。
教师节到了,一向不爱说话的玉茹走到我跟前轻轻地说:“老师你吃饺子了吗?”我莫名其妙地问:“为什么?”“今天是你的节日,每逢过节,妈妈都会包饺子吃。”
期末考核,每个教师要准备一节课,我为了熟悉说课稿,就对孩子们说:“今天,小朋友做检查老师,我来说课,你们看我说得怎么样?”活动室里安静下来,我声情并茂地说起来,孩子们安静的听着,我知道他们根本听不懂我讲什么,但我还是很投入的说完这节课,而且很客气地说:“谢谢大家!希望给我多提宝贵意见。”我的话音刚落,嘉庚站起来,“好!老师你真棒!”边说边翘起大拇指,说完还鼓起掌来,孩子们也跟着拍起来。他们纯得可爱,亮得透明。
那天值午班,我忙里偷闲洗了头,披肩的长发被风一吹,真的飘了起来,正当我自觉其美的照镜子时,忽然有个声音让我一震:“快看老师像个僵尸鬼!”还有那年结婚纪念日,老公给我补上金项链,爱臭美的我待了不到一个月,我班的孩子就有10几个向妈妈要了项链戴上,通过这些事,我深深地明白了:我是一个老师,我的身边有四十多面镜子,我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影响着我的孩子们。
那天由于工作上的摩擦,我带着情绪走进活动室,委屈的泪水在眼里直打转,我有意背对着孩子们努力克制,没成想孩子们却突然静下来,有些孩子小声的说:“别吵了,老师哭了。”“老师是不是跟人吵架了?”“准时童童又让老师生气了。”孩子们还在议论,理智告诉我,不能这样面对孩子们。“小朋友都是好孩子,谁也没有让我生气。老师也没有与人吵架,只是心里有些难受。”
“老师,你可以这样长喘气。”嘉豪说着做了一个深呼吸,“老师你坐下歇一会儿就好了。”“老师你走一走,玩一玩就好了。”“老师…..”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给我出主意,不知是委屈还是感动的泪水却怎么也克制不住了,有这么多关心我的孩子,我还有什么放不下想不开的呢?我虽有常人的烦恼,但当我面对他们时,我就会忘掉生活中的不如意,忘掉个人心灵的创伤,抛开生活中平庸的悲欢,用微笑去迎接孩子,把活动室的一把小椅子留给自己,深入到孩子内心深处,和孩子说说悄悄话,与他们同欢乐,共忧伤,和他们一起营造阳光,把希望的火种播撒到孩子们的心田,把幼儿园变而为培育崇高理想的殿堂,我要把每一个孩子陶冶成一首最美丽的诗,我要让爱的旋律永远留在他们的心上。
幼教随笔: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自我保护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
自我保护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它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自我防范能力、自我救护能力、自我调整能力。而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独立生活的可靠保障,有助于孩子能尽快脱离成人的庇护,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有生存能力的个体。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周围环境不断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皇帝”、“小公主”人数也越来越多,他们是家庭中人人关注的中心,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时时刻刻都牵动着父母、祖辈和亲人。作为老师,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的第一天起,就担负起保证孩子健康、安全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这也是一项神圣的生命工程。为了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周围环境的安全隐患,以及现代社会的新情况,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期的孩子天性好动,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但他们的生活经验又很少,不能很好的判断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地方可以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他们不能深刻地理解或体验遭到意外伤害带来的痛苦。因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引起了幼儿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日常教学中不断进行有关这方面的教育,但往往因为形式的单一(大多讲述),教具(图片)的不生动、不形象,不能在所有幼儿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而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幼儿也因此还会反复尝试一些危险的事情,的确令我们担心。但自从我园引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大胆尝试了多媒体进课堂辅助教学之后,我们尝到了甜头。在不断的实践中证明:电教媒体生动有趣、可以变静为动,更能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让幼儿有生临其境的感觉。正是抓住这一优势,对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用。
怎样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
好奇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幼小的孩子可以说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好奇心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是幼儿探索科学的奥秘,是将来创造的种子。因此,我们必须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对周围的客观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汽车笛笛,它会跑出来看看;见到冰块,他会好奇地摸一摸;看到蚂蚁搬家,一看就是一个小时,这种好奇心是孩子思维发展的基础,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源动力。有些家长遇到自己不懂得问题时窘迫不堪,手足无措,匆匆敷衍了事;有些家长遇到孩子接二连三的发问就容易失去耐性,甚至因此厌烦呵斥孩子:“不准再问了,讨厌!”或者加以嘲笑: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懂,真笨!”岂不知也许就是这么一句话,导致了孩子今后羞于启齿,扼杀了他们的好奇心,埋葬了他们勇于质疑的精神。因此,不管孩子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孩子的见解显得多么荒唐离奇,教师和家长也不要置之不理,或讥笑他们。应该满腔热情地对待孩子,然后再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引导孩子正确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孩子本身就具有好奇、探索的本性。比如幼儿新买来的玩具,他们不仅玩不释手,甚至会把玩具拆开,想看看什么东西使小汽车自动地跑,什么东西使小闹钟定时响。这时作为成人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是在故意搞破坏、捣蛋,来硬性制止孩子。孩子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才会有这样的探究行为,因为在这种探索中可能会有牛顿、爱迪生的智慧,也可能是孩子未来科学思想的开端与起源。所以家长和老师尽量为幼儿提供方便,不要因怕弄坏东西而粗暴制止,应引导孩子将物品的零件装配起来,恢复原样,同时告诉孩子什么东西不可以拆,什么东西可以拆,什么东西不可以乱摸乱尝(电器,药品)让危险远离孩子。这样才不至于把孩子宝贵的探索精神泯灭,他们的求知欲才会得到满足。对于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和家长都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对儿童的六个解放,即解放幼儿的嘴,解放幼儿的双手,解放幼儿的大脑,解放幼儿的时间,解放幼儿的空间。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促进幼儿独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幼儿教师随笔两篇:童心需要呵护 爱的力量
一、童心需要呵护
乘载着春节带来的喜悦心情,我们又盼来了一年一度的春季。春天是美好的,春天象娃娃得脸微笑着走来了,我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了久别的幼儿园,开始迎接新入园孩子的到来。新入园的孩子心情可不像我们,他们刚接触新环境,看到的都是些陌生的面孔,难免孩子会不适应,头几天哭声脸片,这下可把我们班里的老师极坏了,这可怎么办呢?开始真是把我搞得措手不及,吓唬他们,严厉地训斥,却一点也不管用。一连几天我都是在手忙脚乱中度过的,没办法,孩子还是哭声四起,哎!
星期一又到了,我面临的幼是孩子们的哭声,怎么办呢?正在我发愁的时候,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哭声听了下来,也许是作为一个幼儿教师的本能吧,我赶紧走过去蹲下身子笑着对他们说:“你们真棒,老师真喜欢你们。”说完,我在他们的小脸蛋上亲了一下,他们笑了,笑地那么开心,那么可爱,我也笑了,我们班终于有了笑声……
就这样,几天后,我们班里的哭声变成了笑声。如果我们换一种心情去理解孩子,这不也是爱的一种体现吗?童心是需要我们用爱来呵护的!
二、爱的力量
初冬的天气特别冷,班里正流行感冒,好几个小朋友因此几个星期没有上幼儿园了,心里老想着他们,不巧,晚间头疼发烧,我也感冒了,只好请假。
正在我身体不舒服、打吊瓶的时候,手机铃声响起来,我打开手机有气无力地问:“请问你是谁呀?”对方:“我是柳童妈妈,孩子感冒直吵着见老师,天这么冷,我只好给你打电话啦。”我让柳童妈把电话给孩子,电话里传来铜铃般的声音:“老师,我想你。”此时此刻,激动得我热泪盈眶,说不出一句话……挂掉电话后,我觉得浑身舒服多了,头也不疼了,全身来劲了。
第二天回幼儿园上班,我迫不及待地给柳童妈妈打电话,没等我开口,对方说话了:“哎呀,樊老师,昨天孩子打完电话后,连蹦带跳地那高兴劲就别提了”……听了这些话,我心里象被什么东西包围着,暖暖的,这也许是一种无形的爱于爱之间的碰撞吧!
爱是一辆装载机,充满了力量,爱是一瓶神药,治好了孩子的病,也治好了老师的病。
幼教随笔:老师,我来保护你
上午我们进行完教育活动,准备带宝贝们出去晒晒太阳浴,这时隔壁班级的刘老师过来借东西,临走时和我开玩笑,推了我一下,没想到这个无意间小小的举动引来了“众怒”,孩子们一下子不受控制似的往我这边冲过来,小手边做手枪状,嘴里还不停的说着:“你敢欺负我的老师,砰、砰、砰”。孩子们挥舞着自己的“小手枪”一齐朝着刘老师发射,诚翔跑到我身边拉拉我的衣角对我说:“媛媛姐姐你别怕,我来保护你!”“我也来保护你。”健祎也跑过来说到。听完这些话,我心里好感动、好温暖。这时我急忙解释到:“小朋友们
,刘老师刚刚和媛媛姐姐开玩笑的,不是真的欺负我。”孩子们似信非信的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刘老师。刘老师也急忙点点头说:“对呀,对呀,我们是在玩的。”听完刘老师的话,孩子们才放过了刘老师。临走时刘老师说:“下次再上你们班,我可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了,不然又会引起“群攻”了。”说完我们哈哈大笑了起来。看着眼前这群天真的孩子们,心中不禁充满了成就感,我为能拥有你们这一群勇敢、善良的孩子们而感到自豪!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童心无价
昨天发生的一件事,对我触动比较深。午休起床的时候,小朋友们都会聚在一起嬉笑打闹一番。昨天下午,我发现小宇小朋友的眼睛下面青了一块,于是我把他带到身边,给他抹了点万花油,然后问他是怎么回事。小宇说:刘老师,是我自己不小心撞的,我起床以后跑跑跑,不小心撞到了鞋柜上。听他这么说,我也没细问下去,只是简单的叮嘱他以后要小心一点,别瞎跑跑的。
今天早上,小朋友入园的时候,小宇奶奶把我拉到一边,悄悄对我说:昨天那事儿,是阿成这个调皮鬼给推的,而小宇之所以没对我说实话,是怕我会批评阿成,小宇说阿成也是不小心,不是故意的,他不希望我责罚阿成。那一刻,因为小宇小朋友的这种善良和宽容,我心里有小小的感动和温暖。现在的孩子多半来得自私,能够如此替别人着想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样,我就有点为难了。因为,我既不能让小宇的善心受到打击,又不能对他撒谎的行为进行包容,这就需要采取一种他能接受的方式,既不否定他的爱心,又要让他知道撒谎的行为是错误的。
于是,吃完早餐以后,我把小宇带到一边,问他:你是对奶奶撒谎了,还是对刘老师撒谎了?小宇小声说:我是骗了刘老师。我又问:你为什么要骗刘老师呢?小宇说:小朋友打了人,老师就会让他罚站,我是怕你会骂阿成。于是,我拉着小宇的手说:刘老师心里真的很喜欢你,因为你很善良很可爱,知道要保护好同学,但是你对老师撒谎了,而真正的好孩子是不会撒谎的,小宇想不想做个真正的好孩子?小宇看着我说: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骗刘老师了。我说,这就对了,不论什么时候都得说实话,不能骗人,再说了,你不告诉刘老师实话,那以后阿成天天打其他的小朋友怎么办呢?现在,你知错就改,还是一个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今天,刘老师就不怪你了,因为你是想爱护同学、帮助同学,但是刘老师不希望有下一次,好吗?小宇用力地点了点头。
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小,过眼云烟而已,但是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想一想,它也能沉淀出许多美好的东西。通过小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小朋友的天性是善良的,而在我们成年人的世界里,多了许多复杂的东西,已经做不到如此的单纯了。所以,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引导和维护孩子们这种善良的本性,并且最好是能让这种天性得以发扬光大。因为,一个人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真的是生命中最好的财富。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道德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我很认同这个观念,拥有正确的道德观的确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让我们与孩子们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