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十大亲子关系要诀

发布时间:2021-07-31

幼儿园说课稿人际关系。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十大亲子关系要诀”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1、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绝对一致,所以孩子的看法与你的不同,没有什么奇怪。

2、每个人之间的不同,建造了这个世界的奇妙可贵。孩子一定会有一些地方比你更好,而你有的优点长处,孩子不会全部拥有。

3、每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及规条都有不同。所以你不能要求孩子有完全与你一样的性格。

4、每个人都是他本人多年建立起来的信念、价值观及规条的产品。你走过的岁月,与孩子将要走的不会相同,对你正确的不一定对他也正确。

5、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自己独特的地方。你能接受孩子的不同之处,他才会接受你对他的看法。

6、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情,不能假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会有一样的结果。所以你的经验是孩子的参考资料,但并不一定保证是正确或可行的法则。

二、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

1、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改变自己,孩子才会有可能作出相应的改变。

2、一个人不能推动另外一个人。每个家长或孩子都只可以自己推动自己。

3、一个人不能“教导”另外一个人。所以,没有“教”,只有“学”。因此,“教”孩子不重要,使孩子“学”到了才是重要。

4、一个人不能要求别人放弃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而去接受另外的一套。孩子也有他自己的一套,明白他的一套,从他的角度看,最有机会使他接受你的意思。

5、好的动机只是一个人去做某一件事的推动力,但是不能给他控制别人,或使事情恰如他所意愿地发生的权利。你认为那是为孩子好便一定要他跟随你的意旨去做,往往适得其反。

三、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

1、自己说什么不重要,对方听到什么才是重要。老是强调自己说得怎样正确没有用,孩子收到的讯息对他来说是什么意思才重要。

2、话有很多种方法说出来,使听者完全领会讲者意图便是最好的方法。用孩子听得明白、能够接受的语言对他说话会有最大的效果。

3、没有两个人对同样的讯息有同样的反应。一个孩子对你说话的反应,不代表另一个孩子也一定会有同样的反应。

4、说话有没有效果由讲者控制,由听者决定。孩子的反应告诉你说了的话有没有效果,而你可以改变说话的文字和方式去控制效果。

5、改变说的方法,才有机会改变听的效果。没有效果的说法,越说孩子会越不接受,效果越差。

四、孩子学家长的行为和情绪,而不是指令

1、家长处理一件事的行为模式,孩子看到了,下次也会跟着做。

2、孩子看到家长面对一个情况时产生的情绪反应,便会认定那是正确的,并且在自己面对同样情况时会作出同样的情绪反应。

3、 言语或文字本身不能在孩子身体和脑子里产生有学习效果的行为模式或情绪反应。所以教条式的训导效果不大。

4、家长的指令,若用孩子不懂的语言模式发出,会使孩子难以跟随。不要只为自己想说什么而说,先想一想这样说孩子会不会不明白,修正了才开口。

五、所有行为必有其正面动机

1、每一个人都为满足自己内心的一些需要而做事。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有其意识不到的意义,也就是说是有意义的,但他不懂得也不能说出来。

2、每一个人的行为,对他来说,都是当时环境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孩子的潜意识有很多程式,去确保在每一种情况中选择给他最多最好的做法,虽然潜意识有时会欠缺周详。

3、家长需要把孩子的行为与动机分开。我们可以不接受一个人的行为,但接受背后的动机。孩子行为的本质有错或者效果不好,我们应该加以否定,但孩子总是不断地企图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我们必须肯定他这样的动机。

4、接受一个人行事的动机,便能接受这个人,因而可以引导他改变行为。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加以肯定,再引导孩子去另找更有效的做法,这是最易使孩子接受你的途径。

5、情绪和动机都没有错,只是所选用的做法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情绪给孩子力量或方向,动机维持孩子想提升的心,帮助孩子找出有效的做法,是家长的责任。

六、有更好的方法,每个人定会追随

1、每一个人都选择能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孩子不懂得解释,其实他亦一样。

2、人拒绝改变是因为未曾找到更好的方法。孩子必须自己明白那是更有效果的方法,他才会接受,因而改变。

3、 让一个人认识到另一个方法能使他得到更多,而付出的代价更少,这个人自然采用那个方法。孩子,同每一个人一样,不断地在这点上努力。

4、提供更好的方法是帮助,即是给对方更多的选择:指定必须用某个方法,却是企图操纵对方。所有人都欢迎帮助,抗拒操纵。你的孩子欢迎你的帮助,但会抗拒你的操纵。

七、凡事总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1、至今不成功,只是说至今用过的方法尚未得到预期的效果。对孩子必须坚持效果,而不是坚持方法。

2、没有办法,只能说已知的办法行不通。每天都有新事物出现,对孩子的方法也可以有不同。

3、世界上尚有很多我们过去没有想过,或者尚未认识到的方法。教导孩子是数年以至数十年的事,这么长的时间里,总可以有新的方法想出来,就是怕你停步不肯去想。

4、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会有机会找到它和使事情改变。相信没有办法对你没有好处,只会使你停在无力无助的境况;相信有办法可以使事情有转变的可能,才会愿意开始真的去想想。

5、无论什么事情,我们总有至少三个选择的权利。只有一个或者两个选择的情况便是陷入困境;有第三个选择想出来,便会有第四个、第五个及更好的选择出现。

八、成长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

1、孩子所做的或遭遇的每一件事,都对他的将来有所影响。

2、孩子从发生的事情中学习,从而懂得处理将来遇到的同样事情。

3、 孩子尝试各种不同的做法,是想去找出其中最好的一个。

4、孩子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才能知道哪一个是最好的。

5、 孩子的生活中充满好奇,正是为了学习如何掌握得更多。

九、应该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长

1、代孩子做孩子该做的事便是企图替代孩子成长。

2、任何替代孩子成长的企图,最终都会在孩子的身上产生负面效应。孩子学不到,会依赖和缺乏自信。

3、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不到该学的东西,长大后要付出很大的痛苦代价。

4、家长代孩子做孩子该做的事,不会得到孩子的尊敬。爱依赖的孩子只会对父母抱怨及挑剔。

5、鼓励和引导孩子做他自己的事,是最有效帮助孩子成长的方法。这样,孩子才能够成长得有能力和可以照顾自己。

6、孩子的自发性、积极态度、自律,都与这点有关,因为这些都需要从“自己做自己事”中培养出来。

十、“爱”不可以作为筹码

1、家长对孩子的爱超越一切事物,应该是孩子在世界上永不会失去的东西。因此,家长不应随便地用它作出要挟或作为交换的筹码。

2、这份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信心及活力的泉源。因此,孩子必须对这份爱没有任何的怀疑。

3、这份爱若在家长的语言中表现出带有条件的话,孩子会对亲子关系的崇高程度有所怀疑。因为这份爱,正是亲子关系的基础和支柱。

4、这份爱若因为孩子做的某些事失去的话,孩子渐渐会变得不在乎它,也就是不在乎这份亲子关系。因此,不要什么事都把它抖出来做条件。

5、家长若对孩子开出条件,把这份爱作为筹码,孩子他日也会把对家长的爱作为筹码。今天的社会中,很多亲子关系完全破碎,便是这个原因。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图解夫妻和亲子关系中的十大杀手


爱情里没有谁都谁错,婚姻里更没有。家是讲感情的地方,不是论是非之地!

亲子关系中,父母不一定都是对的,如果你不想要一个叛逆或者没主见的孩子,就不要跟孩子争谁是谁非!

“我还不是为你好”,这是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最大的杀手。也许对方想要的根本不是你所认为的,而你却自以为是地坚持“付出”,回报你的将是对方的逃避和压力,甚至憎恨!

夫妻之间不是上下级,亲子之间更不是,先谈感情,再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下问题,就没有那么多的”你应该“了。

世间没有为你量身订做的孩子和婚姻,不然也就不会有所谓的接纳和磨合。

婚姻里有太多没心理断奶的夫妻,更有太多自己还是孩子的父母。

无论是夫妻,还是父母与孩子,都需要共同成长!

不要拿爱人跟别人家的老公或老婆比较,那是诛心的节奏。

也不要让你的孩子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指责对方前,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到那个层次。

“你是不是有了别的女人””你爱妈妈还是爱奶奶?“这样的发问只会让对方很烦,甚至把他推给别人。

偶尔的善意谎言无伤大雅,但若是演变成欺骗,那你会变得很累,因为要不停地遮掩或者圆谎。

期望他人如何待你,你就如何待人,这是亲密关系里永恒不变的法则。

老公,妻子,孩子,他们首先是他自己,然后才是与你相关的社会角色。

试问若他真的变成你所想象的样子,那还是曾经你喜欢的他吗?

同样,就算孩子是你生的,他也是个独立的个体,你无权改变!更不要把他折腾成你想要的样子。因为这根本是不可能的,这根本是令人痛苦不已的!

控制感强的人,都源于安全感太弱!

你越想攥的很紧,结果会让对方逃的越远!

心理学研究表明,爱唠叨的人都是因为口欲期没有过渡好。

因此,这是个毛病!千万不要把自己搞成《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孙悟空的痛苦你都懂,唐僧唠叨时,他都想把师傅给杀了。

任何人都不会因你的唠叨而改变,任何事都不会因你的唠叨而如意!

激发孩子智慧十大亲子游戏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孩子都会被各种各样的游戏所吸引。而事实上,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是孩子获取经验、发展智能的妙方,也是自发性、创造力、好奇心、想像力、探索、冒险及未来处事方式的象征。

1、猜谜游戏

孩子对猜谜不但有兴趣,而且也能激发其推理及想像力,我们可以用“千根线、万根线,掉到水里就不见”猜“雨”这种方式;也可以用孩子喜欢的东西给一些线索,让他提出题目、推想答案。还可以用“比手划脚”的方式要孩子作答。

2.知觉游戏

“知觉”是一种将透过感官所获得的资料,再经过分析与解释的能力;知觉包括眼睛、鼻子、舌头、身体等感觉作用。我们可以让孩子分辨不同形状的物品,用触摸猜东西、尝尝各种调味品、玩配对游戏、辨认方向及方位;让孩子观赏及指认有背景的图片等活动。

3.扮演游戏

例如让孩子玩“扮家家酒”,鼓励他应用想像力自由扮演所喜欢的“角色”。父母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如给他一架飞机,假想他在空中飞行遭遇哪些飞鸟;给他一部金刚,让他跟铁金刚对话;给他一些医生的玩具,让他扮演医生看病的情形……

4.想像游戏

“想像力”可以使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在想像的世界里,孩子的思绪更加自由奔放;我们可以用“未来世界的交通工具或城市”为题,让孩子运用想像力描绘出未来的远景。

5.接龙游戏

许多游戏可以用“接龙”的方式,如“文字接龙”:上班→班长→长大→……“绘画接龙”:一个主题大家接力画;“数字接龙”:1→3→5……“故事接龙”:从前有一个猎人……“动物接龙”:四只脚的如狮子→老虎→大象……空中飞的如老鹰、鸽子……

6.字词游戏

让孩子说出“同韵、音、部首、声调、笔画的字词”、“字头、尾相同的字词”、“用图画写字”、“用三个字词说(写)出不同的句子”,提供一些字词,如“火”字,让孩子自由联想,或说出可以用哪些字词来替代……

7.手指游戏

双手是我们的外脑,训练孩子的双手,有助于脑力开发;设计一些运用手指的运动,如“手语歌”、“甩手”、“捏泥巴”、“拼积木”等活动,让孩子能动动头脑、动动手。也可以用儿歌配合手指的动作,一边念儿歌一边运作手指。

8.躲藏游戏

跟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把物品藏在家中一角,让他来找;在图案中藏着一些物品、数字等,让他找出来;带孩子到郊外,亲子共玩“大地寻宝”的活动;或在报纸上找出自己需要的“形容词”或“物品”等活动,都是藏物的游戏。

9.绘画游戏

从涂鸦到能画出图形,孩子绘画的兴趣一直很浓厚,他们以画画表达其未能以言语形容的感受、情绪。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画。用各种不同的材料,画在纸上、布上、板上……让孩子享受自由创作的喜悦。

10.观察游戏

让孩子观察树苗的成长,或红薯发芽,以了解造物的奥妙;由观察影子的变化,学习科学概念;由观察人类的表情,而能察言观色、善解人意;甚至参观各种展览、表演、户外郊游……等都是很好的观察活动。

除上述10种游戏外,尚有很多游戏如科学、概念、音乐、黏土、雕刻……等,都可以在平时用以激发孩子的智慧;在辅导孩子游戏时,应注意个别与团体游戏兼顾,以培养社交及合作遵守团体规范的行为。

十个增强亲子关系的方式


做父母可以说是世上最难的一种“职业”,家长们常常为教育子女问题发愁。其实,只要每天拿出10个“1分钟”,就能获得难以想象的育儿效果。

1.一分钟肢体接触。心理学研究表明,肢体接触能增进亲子感情,让孩子心理发育更稳定。下班回家,不妨抽出1分钟拉拉孩子的手,摸摸孩子的头、肩膀,传递亲情、爱和力量。

2.一分钟示爱。受传统文化影响,父母不愿表达爱。家长应该通过语言让孩子了解:你是父母最爱的人。可以在睡前、晚饭后等时间段,抽出一分钟抱着孩子,告诉他这些话。

3.一分钟倾听。中国家长喜欢向孩子单方面灌输命令、思维等。其实,倾听孩子的声音,最能增进信任与情感。在倾听孩子说话时,一定要集中精力、态度和蔼,不要表露出没兴趣,更不可随意打断。

4.一分钟游戏。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有句话说得好:笨孩子在游戏中找乐,聪明孩子在游戏中增智。游戏还能增进亲子情感。家长带孩子做游戏,要健康积极、有趣味,如猜谜等。

5.一分钟矫正。孩子都会犯错,但家长有时因为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花一分钟明确指出他们的错,并告知什么是正确的,非常重要。矫正错误要注意场合,当着外人的面最好别太过严厉,严肃指出就好。

6.一分钟惩戒。出现逃学、欺负小朋友等严重过失,家长首先要表明态度,随后明确指出错误,责令其改正,并适度惩罚。惩罚不是动手打孩子,可以剥夺他的一些非生理需要,比如一周不准看动画片、取消邀请小伙伴来家聚会的计划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已经开始自责,家长可以适度调整态度。

7.一分钟激励。孩子犯了错,一定要矫正,但同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多给孩子一些鼓励,激励他前进,引导他反思,以情动人。家长要有耐心,要毫不吝惜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斗志、自信心。

8.一分钟赞美。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父母要善于发现,并不吝惜及时赞美。比如孩子捡起面前的一张纸,就可以摸摸他的头,给予表扬。但语调要平和,不要显得很夸张,以免让孩子骄傲。

9.一分钟参与。随着孩子慢慢成长,有了主见,父母就该有意识地尊重他们的意见,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与能力。不妨从孩子自己的事情开始,比如早上穿什么衣服、买哪件玩具等,让他参与讨论。慢慢地,家中其他事,大到买房、买车,小到周末去哪里玩等,都可以问问孩子的意见,尽可能达成共识,而不是认为“小孩子懂什么”。当然,要注意孩子的参与度,将尊重与引导相结合,不能一味顺从。

10.一分钟谈期待。人要有期待才能前进,父母也要引导孩子谈谈自己的期盼。首先,可在恰当的时机跟孩子谈谈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让孩子知道,父母不希望他遭遇同样的挫折;其次,可以引导孩子共同描绘理想;最后,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孩子。要注意的是,期待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

亲子阅读绘本的十大技巧


父母如何阅读,对婴儿、初步行走儿童和学龄前儿童对阅读的喜爱程度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对他们以后自己如何学会阅读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有一些父母今晚睡前就可以实行的步骤。

1、读一些带有丰富插图的书

对5岁以下孩子有帮助的书本类型:带有简单图片不是插画的小短文。

米歇尔.莫里森说:“与插画书相比较,这种不会有太多的对话,这对孩子的很重要。”。莫里森是一位来自亲子家庭计划项目的培训和项目支持主任,该项目是专门帮助低收入家庭在家中建立亲子早期的语言互动和学习的一项非营利项目。

2、基于插图问一些问题

莫里森说:“孩子在16到24个月期间每天的词汇量比其他任何阶段增加的要多点。”她还说:“孩子们首先从插图书学到的单词是名词,像’狗’和’树’。如果你看见了一张狗狗的图片,你可以这样询问你的孩子‘你看见狗狗了吗?’‘这个狗狗是什么颜色的?’‘那个狗狗正在干什么呢?’。这些基础名词的基础知识能够帮助孩子更快地增加语言的其他部分。很快,‘狗’就会转成‘棕色的狗’到‘棕色的狗在跑’”。

3、阅读时将你的孩子抱在怀里

莫里森说:“这可以让你的孩子对阅读感觉到亲近和舒适。这最终会帮助你的孩子建立在班级里大声朗读的自信,这是许多幼儿园现在所要求的。”

指出作为大人你认为关于书本的一些理所当然的东西。讲述作者的名字,介绍作者的所作所为,教你的孩子如何拿书,演示一个句子是从左往右阅读的顺序,和是如何翻书的。知道这些基本的阅读步骤可以让你的孩子在他们阅读的时候更简单地独立阅读。

4、将情节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如果你正在读一本关于苏西要去杂货店的书,让你的孩子跟你一起讨论她一次去杂货店的的情形。问3岁或者3岁以上的孩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谁、做什么、在哪里和为什么)来开始一段讲故事的对话。将故事的情节与你孩子经历过的现实情境相联系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书本和词汇。

5、用阅读来引导对话

你读完一整本书不是真正重要的,你拥有的阅读的本质才是重要的。父母如果乐意回答问题(即使孩子们无休止的提问)然后跟孩子们进行反复式的谈话会培养孩子们的认知意识和在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基于插图的提问题然后从中开始对话。

6、不要害怕模仿声音或者发出奇怪的声音

哇!嘭!这些拟声词会感觉很尴尬说出口,但是你孩子需要听到这些(他们会喜欢看到你搞笑的一面)。莫里森说:“不同种类的声音演示作为一种早起的读写技能,会让最终让你的孩子认识到语音或者声音模块,这都会构成更长的单词。”听到并意识到这些声音模块会帮助的孩子说出完整的单词。

7、为2岁以下的孩子囤积互动式书籍

翻翻书,立体故事书和结构故事书对互动阅读和孩子的短暂注意力集中都有好处,因为它们让孩子们参与进来了。虽然这些书籍有可能带有噱头,但是它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提供了不同类型的阅读。尽量读一种互动书籍或结构式书籍,之后读一本常规的插图书籍让孩子们保持对两种类型书籍的兴趣。

8、问一些预测性的问题

“你认为老鼠在制造脏乱之后会做什么呢?”,“你认为哈罗德接下来会画什么?”,通过询问类似的问题让你的孩子预测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或者回忆书本之前发生的故事,你也可以帮助让他们自己阅读。之后,当你的孩子第一次开始阅读课本的一个章节时,他会记得他一开始阅读的地方。这种基本的能力会让阅读更有趣-哪个孩子不喜欢预测结局呢?-这会帮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故事叙述者。

9、用插图来支持颜色、形状和计数

知道如何计数是和阅读一样重要的-事实上,计数更重要。根据莫里森所说,从一数到十是一回事,这与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理解形状、颜色和数字是完全不一样的。阅读中通过这样的对话(“篮子里有多少苹果?”)你会帮助你的孩子理解数字和其他与数学相关联的东西,这会让孩子们在将来分析真正的数学问题更加简单。

10、跟随你孩子的节奏

如果让你的孩子坐着一动不动地阅读,他会认为阅读是一种惩罚。相反,应该跟随你孩子的注意力。当他失去兴趣时他会满屋子跑,但是不一会儿就回来了。当你的孩子到处跑感到无聊的时候你不要放弃。继续阅读并自己对故事评论一番,很快他就是出于好奇回到你的身边。

亲子关系需要信任


1、相信孩子才能成就孩子

昨天,我和好友各自带着孩子在广场玩。期间,又来了一位妈妈,手里牵着3岁的娃。那孩子见到两个大孩子很是兴奋,极力想融入他们。

不过大孩子对小孩子意兴阑珊。一个说:我们要不要和小不点玩?另一个说:小不点什么也不懂,还是不要了吧?

对话被年轻妈妈听到了。她气急败坏地冲到俩人面前,怒斥。熊孩子吓得连连后退。

被怒火点燃的妈妈,像一枚小钢炮,对准两个小哥哥连发。指责他们用小不点三个字给自家孩子造成了多严重的创伤。“肇事者”吓得不知所措,泪眼汪汪。被母亲护在身后的孩子也受到惊扰,放声大哭。三个妈妈劝的劝,哄的哄,局面顿成一锅粥。

目睹此景,不免为年轻妈妈担忧。孩子的世界原本纯净透明,不掺杂质。“小不点”只是大孩子向小孩子发出的善意的社交符号,并无贬低、羞辱之意,但被焦虑过度的母亲误读,采取了激烈的应对方式。

表面上护子心切,实际上是母亲内心既不相信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善意地对待自家孩子,也不相信自家孩子有能力进行同伴间的交往。这种不信任持续存在很可能会造成孩子的怯懦,无法发展良好的社交技能。

我想起近期刚刚上映的电影《重返狼群》。一部讲述人类帮助一只脱离群体的小狼格林如何一步步返回狼群的纪录片。

故事中,收养小狼的李微漪与小狼的关系何尝不是母亲与孩子的关系。

为了帮助小狼重返狼群,她首先让格林与藏獒生活在一起,这段经历对小狼成功重返狼群至关重要。因为久离狼群的格林需要学习如何与野兽共处,如何在危难时刻,展开自救。

李微漪当然明白让养尊处优的格林身陷藏獒窝是一步险棋,但她像母亲相信孩子那样相信格林有能力在獒群里生存下去。

小狼格林果然使出了惊人的智慧。它趁藏獒不注意的时候,选了一个绝佳的位置,偷偷刨土挖坑,直到可以藏进自己的身体。洞口狭小,挤不进獒头。每当藏獒来犯,格林麻利地躲进洞穴,静观其变。

格林的生存能力深深打动我,试想如果不是李微漪懂得放手、给与信任,那么每天只能围绕主人膝头转圈的格林要到哪里学习独立生存、面对险恶的本领,最后也不可能重返狼群,成为真正的自己。

养育孩子不正如此么?我们相信孩子什么,才会激发他什么,最终才能成就他什么。

2、幼年是培育信任的关键期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要经过八个成长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心理危机需要面对。平稳度过每一个心理危机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特质。

孩子面临的第一个心理冲突便是信任危机。婴幼儿是人一生中最为孤弱的时期,他们完全依赖成人满足需要。如果父母能以慈爱温柔的方式满足其身心需求,孩子便能形成基本的信任感。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足够好的母亲。意思是说在婴幼儿时期,为了培育孩子对世界的信任感,母亲付出何种程度心甘情愿的爱与关注都不为过。

幼年是孩子形成信任感的关键期。而父母的言行对塑造信任感又起到关键作用。

我有两个同事,同处于事业发展期,年幼的孩子常常面对妈妈外出培训的状况。

其中一位妈妈每次外出前都显得非常焦虑,担心家里人照顾不好孩子,担心孩子过度思念母亲,她选择连夜收拾行囊,天不亮就溜出家门,从来不正大光明地和孩子道别。

结果,每次孩子都需要很长时间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她不在时,孩子哭闹不止,不易安抚,她回来后,黏住母亲,深怕又不辞而别。

另一位妈妈则不同。她每次接到出差任务都高高兴兴的,提前两三天开始和似懂非懂的孩子聊天:

过两天,妈妈要出个远门,不过别担心,妈妈不在,还有爸爸和奶奶,他们一样很爱你。每天呢,妈妈可以和你视频。过了三天,妈妈就回来了。回来时,给你带礼物。

每次听妈妈这样说,孩子都很高兴,分别的时候,孩子也很淡定,目送妈妈出门,迎接妈妈回家,从不躲躲闪闪,并没有明显的情绪不适。

孩子接受现实的能力远比成人想象中的强大。反而是父母们遮遮掩掩,患得患失的举止和态度干扰了他们处置不良情绪的能力,也破坏了内在的信任感。

3、父母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道德经》里面说:信不足矣,有不信焉。孩子不信任父母,通常和父母不遵守承诺有关。

今年儿童节,浙江某幼儿园规定,父母可以下午接走孩子过节。某个班有二十几个孩子的父母信誓旦旦地答应接孩子。最后实现承诺的却只有三位父母。剩下二十几个没有被父母接走的孩子翘首期盼。盼着盼着,哭声一片。

原来这么多父母并不重视对孩子的承诺。他们也没有想到,自己随口说出的话会被孩子们认认真真地记在心里。

父母的集体食言爽约,显然给孩子做了非常不良的示范,这等于告诉孩子:你不用相信别人,因为他们说的话不可信。

《韩非子》里记载了曾子杀猪的故事。

曾妻去集市,儿子哭着要跟去。曾妻说:你在家等着,我等下杀猪给你吃。”曾妻回家时,听到丈夫正在杀猪。连忙说:“我不过就是开个玩笑而已。”曾子正色道:父母教导孩子听从长辈教导。现在你骗孩子,就等于教他欺骗别人。

曾子的故事发生在几千年前,但仍有现实意义,它告诉我们培养孩子的信任感要从父母自身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开始。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任何良好的合作关系都源于相互信任。

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也说:父母需要把孩子当成客人一样对待,平等而信赖。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十大亲子关系要诀》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说课稿人际关系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图解夫妻和亲子关系中的十大杀手 爱情里没有谁都谁错,婚姻里更没有。家是讲感情的地方,不是论是非之地! 亲子关系中,父母不一定都是对的,如果你不想要一个叛逆或者没主见的孩子,就不要跟孩子争谁是谁非! “我还不是为你好”,这是亲子关系和...
    2021-07-15 阅读全文
  • 激发孩子智慧十大亲子游戏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孩子都会被各种各样的游戏所吸引。而事实上,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是孩子获取经验、发展智能的妙方,也是自发性、创造力、好奇心、想像力、探索、冒险及未来处事方式的象征。 1、猜谜游戏 孩...
    2022-03-04 阅读全文
  • 十个增强亲子关系的方式 做父母可以说是世上最难的一种“职业”,家长们常常为教育子女问题发愁。其实,只要每天拿出10个“1分钟”,就能获得难以想象的育儿效果。 1.一分钟肢体接触。心理学研究表明,肢体接触能增进亲子感情,让孩子...
    2021-07-19 阅读全文
  • 亲子阅读绘本的十大技巧 父母如何阅读,对婴儿、初步行走儿童和学龄前儿童对阅读的喜爱程度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对他们以后自己如何学会阅读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有一些父母今晚睡前就可以实行的步骤。 1、读一些带有丰富插图的书 对5岁...
    2021-01-12 阅读全文
  • 亲子关系需要信任 1、相信孩子才能成就孩子 昨天,我和好友各自带着孩子在广场玩。期间,又来了一位妈妈,手里牵着3岁的娃。那孩子见到两个大孩子很是兴奋,极力想融入他们。 不过大孩子对小孩子意兴阑珊。一个说:我们要不要和小...
    2021-07-22 阅读全文

爱情里没有谁都谁错,婚姻里更没有。家是讲感情的地方,不是论是非之地! 亲子关系中,父母不一定都是对的,如果你不想要一个叛逆或者没主见的孩子,就不要跟孩子争谁是谁非! “我还不是为你好”,这是亲子关系和...

2021-07-15 阅读全文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孩子都会被各种各样的游戏所吸引。而事实上,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是孩子获取经验、发展智能的妙方,也是自发性、创造力、好奇心、想像力、探索、冒险及未来处事方式的象征。 1、猜谜游戏 孩...

2022-03-04 阅读全文

做父母可以说是世上最难的一种“职业”,家长们常常为教育子女问题发愁。其实,只要每天拿出10个“1分钟”,就能获得难以想象的育儿效果。 1.一分钟肢体接触。心理学研究表明,肢体接触能增进亲子感情,让孩子...

2021-07-19 阅读全文

父母如何阅读,对婴儿、初步行走儿童和学龄前儿童对阅读的喜爱程度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对他们以后自己如何学会阅读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有一些父母今晚睡前就可以实行的步骤。 1、读一些带有丰富插图的书 对5岁...

2021-01-12 阅读全文

1、相信孩子才能成就孩子 昨天,我和好友各自带着孩子在广场玩。期间,又来了一位妈妈,手里牵着3岁的娃。那孩子见到两个大孩子很是兴奋,极力想融入他们。 不过大孩子对小孩子意兴阑珊。一个说:我们要不要和小...

2021-07-2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