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玩具“争夺战”
发布时间:2021-06-22 幼儿园玩具游戏 幼儿园游戏玩具 幼儿玩具分享活动方案观察对象:沈**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搭建区
注意:今天你在搭建区和小朋友合作搭了“高架桥”,旁边还有一条大“马路”。还别说真有点像模像样的!薛**说:“路上还没有汽车呢。”你立即附合着:“对呀,加上小汽车就更好了。”可是你们已经没有了搭建材料,怎么办呢?你冷静地说:“别急,我去找找看。”你来到朱**旁边,拿起一块积木转身就走,朱**发现了,赶紧上前来阻止,于是你们争执了起来。我本想帮助你们解决问题,可后来一想,《指南》中不是提出要老师学会放手吗?我何不放低姿态,静观其变?看看你们到底如何来解决这件事情。一开始,你们各不相让,一个说:“这是我们的积木。”一个说:“借一个给我嘛!”朱**还请来了好朋友帮忙。相持了几分钟后,你可能也觉得自己理亏了,先放下了积木,但是,你在自言自语:“反正玩不了多久,游戏就要结束了。”“这样抢夺,玩具也会坏的。”我知道你说这些话,本没有什么其他的含义,只是在安慰自己一下罢了。可没想到的是,朱**听了你的话后反而把积木放下走了。看到这样的结果,我和你一样都很意外。你捡起了积木放到了你的“马路”上,真的,你的“马路”顿时“活”了起来。
识别:《指南》中指出: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我们要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今天你和朱**之间有了一点小冲突,我没有去帮忙,也没有责怪你们,虽然你们都没有做到友好地谦让,但是我相信经过了这件事以后,你们会有所启发的。
回应:回到教室以后,我把这件事跟小朋友进行了分享,并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比如:幼儿有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引导他们想想“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让幼儿学习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组长争夺战
为激励孩子更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每天从各小组内投票选出一名表现最好的小朋友,于第二天担任本组的小组长,孩子们也非常的积极表现,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来换取这份荣誉。
一日下午吃加点的时候,恰逢二组的小组长去学习舞蹈,听到老师说请组长取加餐的时候,二组小朋友齐说组长不在,话音刚落,本组的三个小朋友一拥而上,争着代替组长取加餐,并且边走边推攘着,三人争得面红耳赤,一场争夺组长战开始了。
此时,处于劣势的庞坤键眼看不如其他小朋友快,便急忙出了一个主意,说要用剪刀石头布的方法来定胜负,赢了的人可以取得为本组取加餐的机会,征得另外两人同意后,他们开始了三人的比拼。结果很快出炉,庞坤键输了,依然不愿认输的他脑子随即一转,迅速的说还要再来两局,要三局两胜才能定出输赢呢,其他两位小朋友自然是不愿意的,但是经过一番争执以后,其他二人还是听取了他的建议,并继续进行比拼。
后面的两局比拼依然没有给坤键宝贝带来好运气,他不出所料的输掉了这次为小朋友取加餐的机会。
庞坤键有着很高的语言天赋,做事情善于动脑筋,在本次的组长争夺中,能够积极的为自己争取,在大家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他也能想办法、出主意,建议大家公平竞争,这样的行为真的很棒,要知道很多时候只是争吵是不会有答案的,而且还伤了大家的和气,公平竞争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孩子,愿赌服输,更要遵守规则,既然是你提出用剪刀石头布的方法定输赢,就更要带头遵守游戏规则,虽然你说服了小伙伴同意三局两胜,但是为了取得胜利而违背了规则,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失败没有关系,只要肯努力,认真的做好每一件小事,总会有取得成功的机会,相信你只要严于律己、遵守班级的小约定,很快就会获得当组长的小荣誉,加油宝贝!
教育叙事:孩子之间的争执
教育叙事:孩子之间的争执
插塑游戏时扬扬趁涵涵不注意时拿了一块雪花片,可还是被涵涵发现了,平时一向不喜欢说话的涵涵突然大声的说道:“还给我”,扬扬说:“给我一块嘛”,涵涵又说:“不行,这是我的玩具。”扬扬说:“你这么多,我只有一块,给我玩一会嘛!”涵涵也不甘示弱:“不行,就是不行。”说着就要动手抢回来。我见势不妙,正要制止。又听扬扬说:“我们一起玩,好吗?”涵涵收回手来想了一会儿,说:“那好吧!我们一起玩。”两人通过一阵争执后问题解决了,他们俩开心的玩起来。
这次争执引起了我的深思,怎样看待幼儿间的争执呢?难道争执现象都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必须马上给予帮助并制止吗?不,我认为幼儿间的争执有利有弊,作为教师,不应过早的介入去帮助孩子,而应充当观察者,通过孩子们的争执,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了解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在争执过程中学会了谦让,学会了调节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公主,而且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争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中心,他们逐步明白要遵守约定的规则,调节自己的行为,使活动顺利开展,才能使自己和小伙伴玩的开心、尽心。这时,他们学会了谦让,学会互利,学会调节自己的言行,学会了与同伴友好相处。同时,社会化的发展也向前迈出了一步。
幼儿在争执过程中明白了“是”与“非”,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之间发生争执,当孩子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时,我们教师就应该是一个旁观者,观察者,倾听者,让孩子自己探讨总结出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让他们自己解决争执问题。如果刚才从一开始我就制止他们的争执,那就扼杀了一个培养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幼儿在争执过程中,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涵涵是一个内向不爱讲话的孩子,可刚才争执时却声音洪亮,语言不断,可见,在争执的过程中,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发挥,最主要的是,他们都表现得很有主见,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正是一个训练幼儿讲话的好时机。幼儿间的争执现象很多很多,留心观察,真的非常有趣,他们让我们懂得:孩子是他们世界的主人,他们会交往,他们会解决一些事情,他们很聪明!我们应相信孩子们,并为他们的表现而喝彩和欣慰!
教育叙事:好玩的拼图
故事再现:
图一:中午吃完午饭后,小朋友们漱完口,入厕以后,准备脱衣服上床睡觉。航航小朋友脱完衣服,站在桌子面前,他看看别的小朋友都在叠衣服,然后他把衣服放在桌子上铺平。他折了几下,没有折好,有些气馁,拿着衣服站在桌子旁边。
图二:涵涵小朋友也在一旁认真的叠衣服。她叠的可快了,一边叠,一边说:小手抱一抱,点点头,弯弯腰,衣服叠好了。说完,她高兴的拍拍小手。涵涵看见一旁的航航有些不开心,便问他怎么了。航航告诉涵涵,他叠不好衣服。涵涵说没关系,我来帮你!于是,涵涵帮航航叠衣服,边叠便说儿歌。叠好后,涵涵说:“你自己试试看,好简单。”
图三:于是,航航按照方法尝试叠衣服,叠的很慢,时间有点久,他有点想放弃了。涵涵安慰他说:“没关系,你再试试看。”有了涵涵的鼓励,航航没有放弃,。过了一会,航航把衣服叠好了。叠好后,他很开心的指指衣服,涵涵也很开心的笑了。
什么样的学习在这里发生了?
航航,一开始,你有点急躁,但是慢慢的你静下心来做事,从而解决了问题。你通过不断尝试,按照叠衣服的儿歌,一步一步的将衣服叠好了。
下一步该怎么办?
1、请两位小朋友向全班幼儿分享和推广他们的经验。
2、航航今天叠的衣服是套头的上衣,后面可以让航航学习尝试叠带纽扣和拉链的衣服。
3、在生活馆中投放幼儿的小衣服,供幼儿练习叠衣服。
争抢玩具的后果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争抢玩具的后果”!
开始选择角色了,阳阳今天选择了“医院”,挂上了医生的牌子,还有缘缘、月月、晨晨也一起参与了医院的游戏,医生护士都到位了,医院里的娃娃正躺在小床上输着液。
突然,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来了,说他们家的娃娃在医院要接回家。
但是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说娃娃生病还没好不能接回家。
就这样开始争抢起了娃娃,你一拉我一扯,娃娃的一只胳膊扯掉了。
“老师,他们把娃娃抢坏了!”月月叫了起来。
我过去一看,果真如此,娃娃的一只胳膊在缘缘手里。
这时,阳阳抱起娃娃说:快点!给娃娃抢救。
大家都跟着阳阳说:快点抢救,给他动手术,给他包扎......在阳阳的带领下大家都忙着帮娃娃抢救。
本来是一场争执,却变成了一个偶然,大家没有再为争抢娃娃而吵闹,而是变成了给娃娃抢救,我也加入了他们的抢救队伍,帮他们找来了透明胶做绑带,还有小剪刀。
阳阳是我们的“主刀医生”,正投入的为娃娃抢救。
很快的,在大家的努力下娃娃的胳膊装上去了,帮着绑带。
阳阳在这次的“意外”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让已成风波很自然的过去了,大家都从这次的抢救娃娃中知道了争抢玩具的后果,相信以后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关于“争抢玩具的后果”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中班教育故事:交换玩具
午餐以后,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玩具,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快乐又安静地游戏着,有的在说话,有的在相互交换着玩具玩。迪迪手里拿着一个拼装的鲨鱼玩具坐在一群小女孩的边上。他一会儿摆弄两下自己的玩具,一会儿又看看含含手里的玩具。含含手中是一只玩具相机。过了一会儿,迪迪伸手去拿含含的相机,含含把玩具拿在手里,说:“我不和你换。”迪迪无奈只好把手所回来,有些求援似的看着我。我说:“迪迪,女孩子不喜欢你的玩具,到男孩那里试试。”迪迪搬起椅子,坐到男孩边上。小宇、乐乐、林晨在玩奥特曼玩具。乐乐拿着奥特曼,边比划,边嘴里发出“迪加!加油!”的声音,其他两个孩子边呼应边做着奥特曼的动作,好象他们正在和外形人作战,捍卫地球。迪迪看了一会儿,忍不住也将玩具比划起来,可是,刚动了两下,机器鲨鱼的翅膀掉了,迪迪满地找翅膀,好不容易找到翅膀,孩子们的游戏散了。迪迪只好一个人,拿着玩具摆弄,情绪不太高。整个游戏过程,迪迪没有发出过声音。
迪迪是个交往能力较弱的孩子。从行为中可以看出,他有与人交往的欲望,开始时,他是想和女孩交换玩具,但是遇到了挫折。当他为难的时候,老师及时予以帮助,给孩子继续努力的方向。当迪迪与男孩一起玩时,由于太顾自己的玩具而失去了和同伴交流的机会。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想,我该做的是,在以后的时间里,应给他更多的交往机会,有时可以以孩子的玩伴形式出现,用语言、声音,调动孩子的情绪,使他能更投入加入到交往游戏中,帮助迪迪掌握一些与同伴交往的方法,逐步培养他交往的兴趣,更多的是要让他体验的到交往的快乐,这样,迪迪的交往能力一定会提高。
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
(作者:天门市江汉学校高中分校——黄从新)
一
我家孩子黄子轩,小学三年级。
上周的某日下午放学回家,平常话多的他有点不自然,我想应该是有什么事,我好几次忍住了主动问他的想法。吃饭的时候也心不在焉,我就问他:“怎么不好好吃饭,不舒服吗?”他抬起头看着我,小声地说:“爸爸,我今天犯了个错误。”
“没关系,说来听听。”我说。
他低着头说:“早餐时,我把足球带到餐厅,走的时候忘记拿了,再去找的时候就找不到了。”
“不要紧,如果有需要,爸爸可以再买一个给你,谁都有可能犯错,对不对?”
他错愕地看着我,因为我一直要求孩子保管好自己的东西,不可以丢三落四,要做一个细致细心的人。这次的事情明显是他做得不对,但他也不是有意为之,并且他愿意向我坦诚,至少做到了诚实。
他的语调明显提升很多,说:“对,谢谢爸爸!”
事后我暗自庆幸,没有在孩子重压的时候加码,否则可能把一个孩子的“诚实”惊吓掉,而教育孩子未必在孩子已经有所认识,惴惴不安时才是最佳的时机,换个场合,换种方式,或许才会有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
某天带孩子回家,我突然开启了一个话题:“黄子轩,你能概括自己三个缺点,四个优点吗?”
孩子没有出声。
我依旧引导他,说:“没有关系,想想再说。”
在我的启发和鼓励下,他还是很小声的细数:“一是不细心,二是写字写得比较慢,三是踢球的时候速度比较慢,四是上课有时候‘打野’,喜欢讲话……”
听着听着,我很着急,孩子怎么一条优点都没有找到。
“你再找找自己的优点。”我赶紧强调。
黄子轩很小声的说:“爸爸,我不会找优点。”
“不,你有很多优点,比如吹葫芦丝,比如背唐诗。”
“哦,我的优点是,我是我们班吹葫芦丝吹得最好的人,我是我们班唐诗背得最多的人。”
“爸爸,我又找到了一个缺点。”他似乎更擅长找缺点,“我不太讲究卫生,抽屉也整理得不好。”
“可是,黄子轩,你应该还有很多优点,比如你很善良,从来不欺负人,你也很诚实,从不撒谎。”
“嗯,我的第三个优点就应该是诚实,第四个优点是善良。”
他说完又开始沉默。
等了一会儿,我又开始引导他:“你踢球的时候,有没有迟到旷到。”
“只有一次迟到了几分钟。”他说,“哦,我知道了,我是我们班足球生里面成绩最好的,他们有的踢球成绩下降了。”
我知道,他们班才5个孩子训练足球,但是我锲而不舍地追问:“你看,你现在找到了5个缺点,5个优点,你再多找出一条优点来,我们就快到家了。”
他想了一会儿说:“我爱爸爸妈妈,我爱弟弟,我爱爷爷奶奶,我爱老师,我也爱我的同学”
我的心竟在这一刹那无比柔软,黄子轩终于给自己找了6个优点,优点多于缺点,这是我所希望的,更重要的是,他的内心有爱,而这强过了我所有对他的期望。
我还是告诉他:“缺点是让我们明白不足,然后克服它,突破它,就能获得巨大的成功,而优点是让我们更加自信,有勇气,有力量去战胜困难。”
尽管他听不太懂,但是我相信他会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生活,面对学习,面对一切困难,因为他的优点多于他的缺点。
教育随笔:玩具怎么玩
区角活动时,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去建构区和益智区玩玩具,刚开始时孩子们是很安静的,可是一会之后就会由静到动,从不说话到大声地争论,在每次玩玩具,孩子们都会把玩具撒落一地,把这个玩具扔到别的玩具盒子里,有的小朋友不想玩自己的玩具,就会把玩具扔在地上等等,弄得乱七八糟的。
一天,班里一个男孩子把玩具扔到地上,我就拿了一盒玩具坐在凳子上,对小朋友说“XXX,你们喜欢玩玩具吗?”“喜欢”“老师呢,也喜欢玩玩具,但是我发现,我们班呢有好多玩具,但是有的小朋友好像不喜欢呢,我不喜欢玩这个玩具。”我扔了一个玩具在地上,我用眼睛看了看小朋友,“不知道玩具疼不疼,怕不怕脏。我想玩这盒玩具也想玩另一盒玩具,那我就把它两盒混在一起,就可以同时玩了。”我们班有小朋友说“老师,你这样是不对的,不能把玩具扔在地上,玩具会疼的,玩具也怕脏的。而且不能把玩具混在一起,那样不好分开。”“对,不能那样做,那样是不对的”小朋友们异口同声。我说“那老师做的不对,我向小朋友保证,不会再这样做了,那小朋友呢”“小朋友也不能这样做。”扔玩具的,混在一起的小朋友偷偷看了我一眼,把玩具捡了起来。
从那之后,班里扔玩具的现象少多了,小朋友们之间还出现了相互提醒的行为,我想孩子们在家庭教育中,他们的父母是不是也会用同样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
一次争抢玩具后的思考
今天游戏的观察点我重点放在了休闲吧,休闲吧的幼儿今天选择了玩木质积木,进行建构活动。刚开始进行游戏时,孩子们玩的时候都很注意常规,都知道玩积木应该保持安静,正当我想表扬这帮孩子时,突然听见了一阵争吵声:“这是我的积木,你不能拿。”闻声一看,原来是时伟博,他正在抢旁边袁哲浩手里的玩具,硬说他手里拿的是他的,袁哲浩也不甘示弱,不肯给他,所以就上演了一幕抢积木场景。从今天争抢的现象可以看出:时伟博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由于在家里,一旦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能得到,所以就让他以为只要是自己想要的,都会属于自己。现在的孩子由于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在家都是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正因为宠爱有加,致使现在的孩子都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更不会与人进行交往、协商,才发生了今天的争抢积木的现象,其实这类现象的发生以不再是小部分人,而是班里越大部分都这样,一旦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会采用争抢的手段去解决,一方面是由于家庭因素,让幼儿觉得只要自己想要,都能得到。另一方面由于是小班幼儿,它们还不懂得怎样与人交往,遇到问题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面对今天的争抢积木现象,我觉得还是应该放在平日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教育,可以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指导争抢东西是不好的,应该学会谦让,同时也应该与家长及时沟通,让家长在家里不要因为溺爱,而导致幼儿的一些攻击性行为,这是不利于幼儿成长的。有了家园共同的努力,相信孩子的这种自私、自利的习惯一定会得到改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