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语言是如何形成的?为宝宝收藏!

发布时间:2021-06-22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有时候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是家长与教师的目标之一!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孩子语言是如何形成的?为宝宝收藏!”,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谈到孩子的语言学习,我们最常说的一个词是语言敏感期,但是并不是每位家长都能很好的把握,特整理本文,让你不错过孩子学习语言的任何时期。

我们以学习英语举例,有研究表明,在小时候就学会双语的人,两个语种语言区在大脑中是位于同一个区域,几乎重叠;而在成年(十一二岁)以后才学会外语的人,两个语言区在大脑中是分开的,可明显分辨两个不同的语言区,而在使用其中一个语言时,该种语种语言区是活跃的,而另一个语种语言区是关闭的,反之亦然,这也就是哑巴英语的本质。所以抓住孩子语言学习的敏感期进入语言输入就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用一张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孩子语言形成的不同阶段:

初建期(0-2.5岁)

这个时期孩子语言发展的表现为“咿咿呀呀的婴语”、“简单的模仿,多数靠蒙”、“词汇的简单重复”,在1-2.5岁时孩子已经非常擅于模仿大人所说的简单词汇了,而且部分家长会发现,孩子对模仿有着疯狂的热爱。

这个时期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由于孩子对声音很敏感,这个阶段建议以听为主,配合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模仿。可以提供带声音的玩具,准备让孩子学英语的家长可以配合英语的小故事、歌谣等等。

爆发期(2.5-4岁)

2.5到4岁是孩子语言形成的爆发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语言学习能力最强,你会发现他已经可以将语言与感知相结合,清楚的认识到词汇所对应的事物,并从模仿单个词发展到模仿整个句子。

在这个时期,家长应该充分鼓励孩子去说去模仿,强化孩子认知与语言的匹配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这个阶段会有一些错误的匹配现象出现,家长不必急于去纠正,适度引导即可,不要伤害孩子的想象力。

另外,爆发期也是学习第二语言的重要时期,注重英语学习的家长,如果孩子从很早就开始输入,在这一阶段,孩子将逐渐的输出。

在语言爆发期,孩子出现的问题会比较多。

由于对语言的意义还没有完全认知,诅咒、脏话等等不好的词语你都可能从孩子嘴里听到,所以这个阶段家长要尤其敏感,但并不表示你需要过分纠正,因为孩子很多情况下是无意识的,如果他发现父母对这个词没有反应,他也会失去模仿的兴趣。

语言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本文仅供家长参考。(部分观点参考《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妈妈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础


妈妈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础

大多数人干了坏事后,都会经历一种不安的负罪感或羞耻感。这些感受实际上保护着做了错事的人,标志着他们还有良心。负罪感或羞耻感保护着人们及其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在人的“人性”与“兽性”之间竖起了的一道屏障。我们的人性包括道德伦理原则。同情是我们人性的一种品质,能够约束我们,使我们避免干坏事。然而,我们的“兽性”窝藏着许多欲望、情欲和情感,它们会驱策我们做一些不可理喻的愚蠢之事。

我们所受的人性教育源于父母、学校和社会,也源于孔子等许多伟大教育家的智慧。我们所受的教育会扎根于我们的性格之中。良好的性格能使我们一辈子避免作恶犯罪。但要知道,人的性格在童年早期就已塑造成型了。

有些人——不幸的是这类人现在越来越多——没有受过人性的教育,没有成为完全的人。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只剩下了“兽性”,这“兽性”使他们变得嫉妒、易怒、好斗,使他们觊觎他人的财产,怀疑他人的动机和行为。这些人的“兽性”不会阻止他们去做危害他人、动物和自然的暴行。只有我们的“人性”才会阻止我们犯下这类暴行,而这种“人性”是从幼年早期的教育获得的,并永远跟着我们。

科学研究已明确指出,那类仅有“兽性”的人具有“反社会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是一种人格或性格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并不会公开地表现出来,这一点跟其他精神患者或抑郁患者不同。有这类人格障碍的人会小心翼翼地掩盖他们的问题,在公共场合遮掩得尤其好。他们通常已经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和权力。但是,当他们跟亲近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或者在无人认识他们的场合,他们就不想抑制或者无法抑制他们的本性,就会原形毕露。比如说,他们可能会变得凶暴起来。

这些人没学会怎样辨别对错好坏。他们没学会怎样约束他们的“兽性”及其强烈的欲望和情感,没学会让自己的高级本性或人性控制自己的“兽性”。这一点会在他们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或在对待动物和自然的过程中显现出来。

即使他们干了坏事,他们也不觉得自己错了。他们甚至感觉很不错,而且会狡猾地掩盖他们的恶行。他们没能培养出一种指引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良心。这些人通常都极其聪明,精于掩饰自己的动机和行为。他们很会保护自己,不让人发现真相。所以他们的本性一般不为人所觉察。可是,有一天,他们可能会禁不住诱惑而犯罪。即使这时,他们也不会懊悔自责。他们可能会对自己或好友这样说:“噢,她从我眼前走过,我就感觉自己想揍她。那是她的错。不错,我杀了她——可是,谁让她在我手痒的时候从我面前走过呢?”

性格障碍患者会鄙视一个善良、可靠的人,一个对他人,尤其对那些身处困境的人满怀同情的人。“他可真蠢!总是在帮别人,而不想着把钱和精力给自己留下来,不去想怎样提高生活质量,怎样赚更多的钱,怎样更快地取得成功,得到人们的认可。他管好自己就行了,又何必去管他人的不幸、伤痛和困苦呢?”一个“反社会型人格”的人是不会尊重一个善良的人的。

一个患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会做出危及整个人群的事。比如说,在森林中点火,然后幸灾乐祸地看着大火熊熊燃烧,看着消防员拼命救火——有些消防员甚至可能葬身火海呢。这类人还可能心中怀着深仇大恨,所以他们就会羞辱人,伤害人,想剥夺他人的尊严,并以此为乐。

一个患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会炸毁一座公共建筑,哪怕有成百上千的人在里面工作。他似乎想成为一个“名人”,而他的“兽性”驱使他达到这一目的的唯一方式,就是犯下一桩严重罪行,从而登上全国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阿德勒说:“他们的世界观有问题,他们对自己的价值和他人的价值的评估也有问题。”

患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会以作恶为乐,仿佛这能消除内心的一种深深的痛楚。人心里怎么会产生这种痛楚呢?

这种痛楚是童年早期不幸的环境和遭遇造成的苦果,甚至跟出生前的事情也有关系。出生前,婴儿在母体内通过血液循环和母亲联系在一起,与母亲一道经历着许许多多或好或坏的事情,既分享着母亲最愉悦的感受,也分担着母亲最忧伤的情感。未出生的婴儿跟母亲的情感密切联系在一起,跟母亲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不论过去的还是现在的,都间接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还跟母亲对未来的担心和忧虑联系在一起。

婴儿跟母亲(通常也是婴儿的看护者)的这种关系在出生后能否延续,这是孩子童年早期中最重要的事情。为什么呢?一只小猫很快就能长成一只真正的猫;实际上,它在出生后只需几天的时间就能做到这一点。可一个人需要好多年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每个孩子既有可能成为世界的光明,同时也可能带给世界黑暗。”孩子会依恋自己的看护者——通常是妈妈,这是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础。孩子对妈妈或看护者的这种依恋也称为联结。正是由于这种联结,婴儿才能向妈妈或看护者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具有性格障碍的人要么从未体验过这种依恋,要么只是部分地体验过。他们的联结是不完整的,不充分的。具有严重性格障碍的人在生命之初是“无所依附”的,因为他们在童年的早期没有机会跟看护者形成一种依恋的关系。

比如说:他们可能是未婚妈妈生的。未婚妈妈生活条件很艰苦,情绪很糟糕,所以就不大可能给孩子创造多好的生活环境。未婚妈妈无法给孩子充分的关爱。这样,孩子出生后就生活在一个绝望、无助的世界里。或者是另一种情况:孩子的父母是狂热的生意场上的大忙人,他们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且还有接连不断的物质方面的忧虑。他们没时间照顾孩子,对孩子也没有感情。孩子出生后不久就托付给了奶奶。奶奶累了,就把孩子放到她的妹妹怀里,而她妹妹又把孩子放到自己的保姆怀里,可是保姆干完活后还得照料她自己的一家人。于是,这家人就决定把还很小的孩子送进一所离家很远的托儿所,孩子的父母为此还要付一大笔钱。孩子觉得自己被完全抛弃了,于是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拿头在墙上撞好几个小时,直到精疲力竭。睡觉时他会做噩梦。孩子很痛苦,因为没有人理解他,也没有谁真正关心他。

社会依恋关系从童年早期起就开始产生了。这种关系是由婴儿与母亲之间的爱与信任构成的。婴儿有了安全感后,就能进行学习了。对这一联结关系的体验是生命的第一年中最深刻的体验。

如果缺乏适当的联结,无所依附的婴儿就会产生怀疑和深深的愤怒。他所感受到的全是负面的情感。他对别人没有积极的情感,成了一个没有良心的孩子。他无法建立人际关系,无法学习,主要是无法学习爱与关心。一位专业医生这样说道:“一个孩子在小时候跟看护者建立起来的联结构成了他将来心理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基础。”这位医生在一所旨在帮助有性格障碍的青少年的机构中工作。

孩子要学会做人是一件十分微妙的事情,那得有一个真正具有人性的环境,也就是要有爱和关怀,以及跟自己的唯一看护者所建立起的稳固而持久的联系。这样,孩子就会培养出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关系。培育良心,区别对错善恶,选择正确的好方法,摒弃生活中恶劣的方面,这些都是孩子从父母那里学来的。正是父母教给了孩子道德和伦理。

你们要竭尽全力获取内在和外在的善美,因为人性之树的果实一直就是,而且永远将是内在与外在的善美。人如果不具备知识或技能,那他就是一棵不结果的树,这是不可取的。所以,你们要尽你们所能,用知识、智慧、灵性洞察力和雄辩的口才等果实来装扮这棵人性之树。

我们对生活持积极还是消极的态度取决于生命最初的那几个月、那几个年头。婴儿的头九个月至关重要,对于“联结纽带”的建立尤其如此。人在头两年会学到许多终身受益的重要东西。

一个小孩子如果未能跟慈爱的母亲建立起舒适温馨的关系,他心中就会有很多痛苦。他将不能达到做人的标准,会养成许多“反社会”的习性。因为没人引导他,没人训练他获取积极的品质和态度,如坦诚、可信、诚实和可靠等。他将学会坑蒙拐骗、偷盗打架、残酷待人等恶习。在学校,他会旷课逃学,因为他从学习中得不到任何乐趣。他更喜欢在田野里或肮脏的城市大街上晃荡。规则,或者说遵守规则对这样的孩子来说是很困难的。

说到人际关系,这些孩子无法跟父母或老师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没有这种互信的关系,他们既无法学会关爱人类,也不会相信自己,信赖自己。就是在学校里,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常常大打折扣。他们跟班上的同学或邻居的孩子成不了长期的朋友。如果有一个善良慈爱的人对他们表示关爱,他们无法接受这种关爱,也不会回报以信任和关心。他们不会表达友爱之情。

患有“反社会型人格”的孩子或大人有一个标志,就是他们不会跟人进行目光接触。这样的孩子会避免直视他人的眼睛,他们害怕别人直视他们的眼睛,“发现”他们在撒谎或骗人。当有人直视他们时,他们害怕感受到自己内心深藏的痛楚。

患有“反社会型人格”的孩子有搞破坏的本性。他们有时会摧残自己,有时会破坏东西,如家具或者房子(他们有时会把房子点着)等,或者虐待他人或动物。他们也会暴跳如雷。

这些孩子有的还会遇到语言或学习问题。要他们服从权威,如服从父母、老师或学校管理人员,那是不可能的。他们藐视权威。根据他们的经验,权威不但没什么帮助,而且是残忍的、有害的。例如,他们可能经历过严厉的惩罚或责骂,或者一个没有爱的“冰冷气候”。这样的孩子不曾感受过良好人际关系的温暖。他们的内心就好像有一道障碍,使得他们无法感受到这一点。

对青少年而言,在这份不良习性的长单子上,还得加上以下内容:酗酒、吸毒、好斗以及在性方面的侵犯性。

在成人阶段,患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在工作中会遇到困难:他们很难保持一贯的工作成绩。他们也很难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乐于支持的配偶。抚养孩子对他们来说也非常困难。他们自己没有得到过良好的抚养,没有这样的经历可供学习,他们又怎能成为好父母呢?

作为一个人,他们寂寞无伴。他们是孤独者。他们从来不会敞开心扉向他人倾诉。他们疑心重重,遮遮掩掩。他们的人际关系缺乏温暖和深度。他们的感情和情绪像浅水滩一样肤浅。不论在家里,在工作中,还是和朋友,他们都建立不起持久的关系。他们内心深处对自己也不满意。他们对自己或自己的生活并不满足。

总而言之,反社会行为源于童年早期。童年早期正是人一生中培养真正的人性品质、态度和行为的阶段。在此期间,人要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分辨好坏,培育良知,懂得善良与公正。童年早期的烙印对一个人将来的一生都具有持久深远的意义,不论是对童年、青年还是成年都是如此。等一个孩子长成了青年或成人,再要他改变自己的人格或性格的许多方面,那将是非常困难的。虽然在关爱他的人们的努力帮助下,他仍有可能改变自己性格的某些方面,但那需要时间,需要他本人和他周围的环境很有耐心。

一个实际例子:婴儿可能会有一些难以确诊的耳朵痛或肚子痛。如果父母或看护者不想法减轻婴儿的这种持续的疼痛,婴儿就可能会有产生人格障碍的倾向。婴儿不相信自己能够承受这种持续不断的疼痛。如果持续的疼痛得不到缓解,婴儿就会恐惧不安,无法学习。

为宝宝按摩,妈妈该如何准备?


帮婴儿按摩可促进情感沟通

婴儿按摩不仅是父母与宝宝情感沟通的桥梁,还有利于宝宝的健康。婴儿按摩具有帮助宝宝加快新陈代谢、减轻肌肉紧张等功效。通过对宝宝皮肤的刺激使身体产生更多的荷尔蒙,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加快体重的增长。按摩活动了宝宝全身的肌肉,使肢体长得更健壮,身体更健康。按摩还能帮助宝宝睡眠,减少烦躁情绪。

婴儿按摩好处多

体重增加

通过皮肤上的按摩刺激,可以增加迷走神经活动,使人体产生更多的荷尔蒙及胰岛素,这有助于食物吸收,所以按摩可以让宝宝的体重增加。

解除烦躁

按摩可以降低某些压力激素(ACTH),并且增加抵抗力。当宝宝哭闹时,身体会产生压力激素,这时免疫力会下降。通过按摩可以让宝宝的压力激素(ACTH)降低,免疫力恢复,放松情绪。

安抚情绪

按摩可以促进宝宝的EQ发展,所以妈咪可借抚触来稳定宝宝情绪。纽约一家医院实行每天拥抱及抚触婴儿的规定后,1岁以下婴儿的死亡率从30%降至10%。如果宝宝出生3个月中都没有被拥抱或抚摸,情绪发展会显得容易暴躁。

减轻疼痛

按摩可以让疼痛减轻,这从宝宝的反应就可观察出。一个哭闹不休、身体不舒服的宝宝,借着按摩可以让他安静下来。例如胸部按摩可以使呼吸顺畅,腹部按摩可以消除胀气。

安然入睡

一项研究显示,接受按摩的婴儿大部分能安然入睡,而且也比较少哭闹,不安情形大幅降低。

增进亲子感情

按摩可以让宝宝感受到妈咪的爱心与耐心,在充满爱的呵护下,宝宝会觉得被重视,也能增加孩子以后的自信心。由于妈妈按摩时一定会注视着婴儿,宝宝会感受到妈咪眼光中的母爱,也可借此观察宝宝视觉移动的反应是否正常。

为宝宝按摩,妈妈该如何准备?

宝宝的按摩手法与成人按摩有较大的不同。首先,宝宝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轻,以免伤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宝宝的按摩准确地说应该叫“抚摩”。其次,宝宝抚摩的方向也与成人迥异。为宝宝按摩时,按摩者的手要从宝宝的头抚摩到躯体,然后从躯体向外抚摩到四肢。这种按摩手法与一般的成人按摩正好相反。成人按摩是顺着体液回流的方向,有力地沿四肢向心脏移动。尽管宝宝的按摩是按照从上往下的方向进行的,但多数的按摩动作是抚摩或轻柔的捏。捏的时候要轻,以免伤害宝宝娇嫩的血管。捏一下,手指要滑动一下,然后再捏一下。

按摩时应把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如果你觉得在地板上进行按摩不舒服,那么把宝宝放在床上或椅子上时一定要小心,不能让他滚下来。特别是当宝宝长到11-14周,自己会翻身时,妈妈更要当心。按摩之前应准备好一切用品,还要预先避免突发噪音,以保持宁静的氛围。

准备活动做好后,再为自己选择一个舒适的、能长时间保持的体位。跪姿,特别是跪坐在脚跟上,可能会损害膝盖韧带。如果开始是这个姿势,最好在帮宝宝翻身按摩背部时变换一下姿势。为使你的身体保持良好状态,记住按摩时身体弯曲要从臀部弯起,保持背部挺直。腰部弯曲、身体前倾很容易使人疲劳,还可能对背部造成损伤,特别是在腰弯向一侧,做捡毛巾等动作时。身体弯曲的同时扭腰很容易伤害背部。保持良好的姿势,对宝宝的按摩更加有利。

按摩时,把手的位置放好后,脊柱前倾,就可以轻松自如地控制按摩的手法了。这对宝宝和按摩者都有好处,因为采用这种姿势按摩,可以缓解按摩者局部肌肉的紧张。

宝宝的按摩手法与成人按摩有较大的不同。首先,宝宝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轻,以免伤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宝宝的按摩准确地说应该叫“抚摩”。

为成人按摩,手法要有力,从四肢向心脏方向按摩。而在宝宝的按摩中,要轻柔地沿着身体向下,从心脏向四肢的方向按摩。

按摩时注意事项

1、刚出生的宝宝由于脐带还没脱落,所以尽量不要做腹部按摩。

2、按摩时,要先准备婴儿油或婴儿乳液,以减少按摩时的摩擦力,如果宝宝皮肤比较干燥,选择具有保湿作用乳液比较好。方法是,在按摩前,先将婴儿油或乳液放在手心,双手搓热后再进行按摩。

3、按摩时可以先从脸部开始,让宝宝看清楚妈妈,再进行下面的步骤,如此宝宝会比较有安全感。

4、按摩的力度要适中,不能太轻像是搔痒,也不能太重,宝宝会痛。

5、按摩最佳的时机在两餐之间,千万不能一吃饱就进行,免得宝宝呕吐。

6、宝宝的按摩用油

宝宝的按摩只能用基础油。除非有特殊情况得到允许才可以用精油。宝宝会坐了,可以轻松活动时,可采用20毫升的基础按摩油加入1滴柔和的精油按摩。在宝宝沐浴时添加精油一定要小心。宝宝坐起来会溅出水花,把水弄到嘴里。所以,用稀释过的草本精油,如甘菊油等给宝宝沐浴比较合适。

宝宝一周岁后,身体按摩可以采用30毫升基础油加3滴精油。在宝宝三四岁之前,不要把油擦到他脸上。

在给宝宝使用精油时,要遵循一条原则:过犹不及。

育儿锦囊:如何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有的家长不重视培养小孩从小要分清主次的思维习惯。有些当爸爸的说“孩子小时候的教育是妈妈的事”,这是不对的。在分清主次方面,男性要优于女性。很多小孩到了高年级,上网、玩游戏、谈恋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成绩一落千丈,这就是因为家长没有教育小孩要分清主次造成的。我们跟孩子们说:人生是分阶段的,你是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你连主次都分不清楚,将来怎么成功呢?

有的家长就问了,我的小孩已经上初中、高中了,怎么去教小孩分清主次呢?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两个大学生,他们一起到山上去玩。上山以后,突然听到老虎的叫声!“哎呀,怎么这山上有老虎,老虎来了怎么办?”结果,姓王的大学生正好带了双球鞋,就赶紧把皮鞋脱掉,换上了球鞋。姓李的大学生就问他:“你换球鞋干什么啊?”姓王的说:“等一下老虎来了,我穿了球鞋跑得快呀!”姓李的说:“那老虎跑得比人快呀,你穿球鞋有什么用呀!”你看姓王的大学生怎么说:“那我跑得比你快就行了!”这是不对的嘛!后来,老虎真来了,姓李的大学生赶紧把皮鞋脱掉爬到树上去了;那个姓王的大学生穿着球鞋猛跑,还是被老虎吃掉了。这个姓王的大学生就是脑子分不清主次嘛!老虎的缺点就是不会爬树,老虎的优点就是跑得快,你换球鞋有什么用呀?你换钉鞋也跑不过它啊!一个孩子的思维分不清主次,到关键时候连命都会没有;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分不清主次的孩子,他怎么能成功呢?

家长还要注意培养孩子多动脑筋的思维习惯,一个不爱动脑筋的小孩将来也是难以成功的。我就十分注意培养我小孩多动脑筋的思维习惯。他小时候找我买玩具,他第一次提出来,我一定不会答应他,但我会引导他找第二个道理来说服我;当他第二次换个法子再来找我买,我半想买半不想买;如果他还不放弃,想了第三个办法来说服我,我就一定会满足他的要求。这样做是要他知道:不放弃,动脑筋就能成功。

哈佛大学有一个理念是: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不在于他的能力和经验,而在于他的思维方式;因为思维指导行动,行动影响习惯,习惯形成品格,品格决定命运。

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惩罚”已经成了很多家长最常用、最爱用的杀手锏了。这的确很好用,也很省事,似乎身边所有的家长都是这么做的。

但是,大家都在用的方式就一定是最好最合适的吗?

当然不一定,只是因为这是大家最“习惯”的选择——父母的父母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对待我们的。于是我们也要把这种方式继续沿用下去——除了这“招”我们的确想不出什么好“招”了。

这样的做法,当时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但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孩子和父母越来越疏远了、孩子越来越不爱和父母沟通了、孩子越来越叛逆了……

到底该如何很好地教育孩子——既让孩子遵守规则,又不伤害到孩子,让孩子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呢?

这里将会告诉您一些代替惩罚、责骂的好方法:

正确认识惩罚的后果

1.惩罚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拒、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

2.孩子在惩罚中会把精力分散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不利于孩子发自内心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3.惩罚作为一种行为是会被孩子效仿的,“以强欺弱”会成为他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

4.孩子受到的惩罚,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他们认为“惩罚”可以抵消他们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复自己的错误。

5.心理学家认为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让他感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

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及案例

1.转移注意力,把孩子对“问题”行为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家长做事或者有趣的事情上。

此方法适合:不太严重或者偶然性的问题。

案例:孩子在超市里随意拿货架上的商品。

反例(家长):“你再乱拿,看你爸爸来了,怎么收拾你!”

“你乱拿东西等下人家把你抓走!”

正例(家长):“宝贝,我们去看看今天的晚餐食材吧?”

“宝贝,你来帮我挑三个最红的苹果吧!”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让孩子了解问题本身的影响。

此方法适合:行为的后果比较严重,需要及时予以纠正、明确态度的问题。

案例: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

反例(家长):“再乱跑我就打死你!”

“别乱跑!老老实实呆着!”

正例(家长):“你知道吗,我不喜欢你这样。你在过道乱跑会打扰到别人,影响别人买东西。”

3.表明你的期望: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并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

适合:问题影响不大,属于主观上非故意行为。

案例:孩子把从家里带出去的东西弄丢了。

反例:“你怎么又把东西弄丢了,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下次不准再拿东西出去了!”

正例:“我希望你能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下次能让它和你一起回家!”

4.提供选择:提供给孩子合理的、且我们能接受的选择,给他被尊重感,而不是被强迫感。

适合:行为相对顽固,但有可替代的选择的问题;也可以用于引导孩子开始某种行动的建议。

案例:孩子在看电视不愿意洗澡。

反例(家长):“赶紧洗澡,你再不过来,我就关电视了!”

“你听见了没有!再看以后都不准看电视!”

正例(家长):“现在是洗澡的时间,你可以再看五分钟过来洗澡,然后晚上就不能再看了,也可以洗完澡再看二十分钟。你觉得哪个更合适?”

5.给孩子机会: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适合:由于无知而导致的失误,需要补充孩子相关常识的事件。

案例:孩子用水彩笔画画时,把没盖笔帽的笔放在沙发上,染了一大片颜色。

反例(家长):“你看看你干的好事,以后别用水彩笔了!”

“一天到晚净给添乱,回屋反省去!”

正例(家长):“你看到了吗,没有盖笔帽所以沙发都染花了,你需要和我一起洗沙发垫,以后用完笔就把笔帽盖起来,放在桌上。”

6.采取行动:对于反复建议多次的问题仍然没有改正,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

适合:相对严重的原则性问题,特别是“屡教不改”的问题,需表明正确的原则。

案例: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反复玩弄桌上的物品,不专心。

反例(家长):“让你专心吃饭听见了没有!”

“我告诉你多少次了!吃饭的时候不准乱动!”

正例(家长):“宝贝,吃饭的时候就需要专心吃饭!”数次劝说未果,把桌上附近的东西拿远,说:“吃饭时候应该专心,吃完饭你可以随便玩这些东西。”

7.允许试错: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适合:孩子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的行为,即“明知故犯”的行为,需要承担因此引起的后果。

案例:孩子在都是油的餐桌上玩小汽车。

反例(家长):“别在上面玩,都是油!听见没!是不是要我没收才行!”

正例(家长):“桌子上还有很多吃饭洒的汤和油,把小汽车都弄脏了,你要负责把它们洗干净!”

针对特别顽固且不易改正的习惯,可以采取相对的措施。

结合案例分析理解,如:孩子晚上总想玩耍、说话,不愿意睡觉:

1.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如:坐在一起,问问孩子到底为什么不愿意睡觉?他需要什么?倾听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

2.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如:告诉孩子妈妈每天上班很累,需要早点睡觉、得到休息,让孩子也能理解父母。

3.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所有的想法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 ,一边讨论,一边将双方所有的想法逐一记录,让孩子有受尊重感和参与决定感,更利于提高孩子日后行动的主动性。

如:(孩子)听三个故事、看会电视、翻跟头、十点睡觉……

(家长)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九点上床后可以聊会天、九点半准备睡觉……

4.商量+行动,让孩子感受到改变和诚信的力量。

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需要付诸行动。家长也应给予适当的让步,会带动孩子主动的让步)。

如:分别在各自能接受的方法上“打勾”,不能接受或者想去掉的方法上“打叉”,在双方达成共识的方法上画“五角星”。

5.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总结达成共识的意见,双方共同努力完成。

如:我们都同意每天八点半到九点自由活动,可以讲两个故事、九点半睡觉(可以写在纸条上,贴在冰箱上)。

管教要点

1.当我们发生冲突时,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不要以为用武力和权威压制孩子就是胜利。而要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寻找一种方法,让我们的个人需求都得到尊重。

2.在气头上时,暂时不要开始“解决问题”,当自己足够冷静时再开始。发脾气、叉腰瞪眼,都不会让孩子真正的改变。

3.在与孩子商量方案时,不要对孩子说:“你的主意不好”、“那不行”,而是记录每个想法,让想法得到尊重。

4.当一个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贯彻不下去,可以选择回到老路,也可以选择再做计划。

5.如果孩子不愿意坐下来商量解决问题,可以用便条方式表达我们的想法(适合相对较大的孩子)。

如:“亲爱的,我想听一听关于…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你是不是觉得…,我觉得…,请告诉我你有什么解决方法,我们都能接受。——爱你的爸爸”

家园共育《孩子语言是如何形成的?为宝宝收藏!》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如何培养宝宝形成良好习惯 导读: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教孩子做人,做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人。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所能做的就是打好做人的基础,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孩子终身受益的东西。从长远来看,这个基...
    2021-11-26 阅读全文
  • 人际环境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 国外的研究中也有同样的说法:早在1980年,卡斯比教授就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测试。受测试儿都被问到22个行为特点方面的问题。根据测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划分为充满自信、良好...
    2021-05-14 阅读全文
  • 妈妈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础 妈妈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础 大多数人干了坏事后,都会经历一种不安的负罪感或羞耻感。这些感受实际上保护着做了错事的人,标志着他们还有良心。负罪感或羞耻感保护着人们及其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在人的“人性”与...
    2021-05-21 阅读全文
  • 儿童胆怯是这样形成的 一、交往欲受抑制 孩子出生以后,需要与别人交往,首先是父母,然后扩大到亲友、邻居和小伙伴,并由此逐渐产生出和别人交往的欲望,因此,组织合理的交往活动非常重要。 二、自主性发展受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
    2021-09-08 阅读全文
  • 为宝宝按摩,妈妈该如何准备? 帮婴儿按摩可促进情感沟通 婴儿按摩不仅是父母与宝宝情感沟通的桥梁,还有利于宝宝的健康。婴儿按摩具有帮助宝宝加快新陈代谢、减轻肌肉紧张等功效。通过对宝宝皮肤的刺激使身体产生更多的荷尔蒙,促进对食物的消化...
    2021-11-12 阅读全文

导读: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教孩子做人,做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人。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所能做的就是打好做人的基础,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孩子终身受益的东西。从长远来看,这个基...

2021-11-26 阅读全文

国外的研究中也有同样的说法:早在1980年,卡斯比教授就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测试。受测试儿都被问到22个行为特点方面的问题。根据测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划分为充满自信、良好...

2021-05-14 阅读全文

妈妈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础 大多数人干了坏事后,都会经历一种不安的负罪感或羞耻感。这些感受实际上保护着做了错事的人,标志着他们还有良心。负罪感或羞耻感保护着人们及其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在人的“人性”与...

2021-05-21 阅读全文

一、交往欲受抑制 孩子出生以后,需要与别人交往,首先是父母,然后扩大到亲友、邻居和小伙伴,并由此逐渐产生出和别人交往的欲望,因此,组织合理的交往活动非常重要。 二、自主性发展受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

2021-09-08 阅读全文

帮婴儿按摩可促进情感沟通 婴儿按摩不仅是父母与宝宝情感沟通的桥梁,还有利于宝宝的健康。婴儿按摩具有帮助宝宝加快新陈代谢、减轻肌肉紧张等功效。通过对宝宝皮肤的刺激使身体产生更多的荷尔蒙,促进对食物的消化...

2021-11-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