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解除孩子口吃的11个妙招

发布时间:2021-06-07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解除孩子口吃的11个妙招》,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宝贝在2-4岁时,由于语言功能发育尚未成熟,掌握的词汇有限,不善于迅速选择词汇和流利地联结语音与词语,这时在某些特定因素(如:环境,或突发事件)的影响下,就容易表现出迟疑、重复、拖长字音等现象。这是生长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它会随宝贝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

妈咪不用太紧张,但如果这种现象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而持续下去,则易形成为口吃。所以也不能掉以轻心。

宝贝口吃形成的原因:

1.一些研究表明:父母都是口吃的,孩子有60%可能出现口吃。在孩子语言学习敏感期,会有意无意地模仿周围口吃的人。

2.宝贝在患了百日咳、流感、麻疹、猩红热、或大脑外伤以后,大脑功能受损,容易产生口吃,时间久了便可形成习惯。

3.宝贝在受到惊吓、严厉的训斥、惩罚以及突然而强烈的精神打击,或环境变幻,如:上幼儿园,与陌生人相处时就容易产生紧张和胆怯情绪,说话就会结巴,如此时家长用指责批评或模仿讥笑就会加重宝贝的紧张情绪,说话时就会结结巴巴,时间一久也会形成口吃。

4.人的左手由右脑控制,右手由左脑控制。当左撇子被迫改为使用右手时,大脑两半球对语言的管制会出现矛盾与混乱,使语言中枢受到干扰而出现口吃。

给父母的建议:

1.在宝贝刚开始学话时,格外重视宝贝的语言环境,不要让有口吃习惯的人陪伴和照管宝贝,否则宝贝极易模仿。

2.和宝贝交流时,要顺其自然,宝贝有一时说不清楚或说不上来的话,不要着急,给宝贝一个微笑,一个吻,一个安慰或提醒,就是别指责他,批评他,为他营造一个轻松的语言氛围。

3.当宝贝不能流利表达时,切忌不要模仿他,让他觉得这样做很好玩。

4.音乐永远是宝贝最好的帮手和伙伴,让宝贝练习唱歌曲或有节律的3字儿歌都是有效的好办法。

5.多和宝贝进行亲子共享阅读,一方面可以给宝贝正确的语言示范,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宝贝参与进来,发展语言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6.不要强迫宝贝改变使用左手或右手的习惯,自然地才是最好的。

7.在宝贝说话时,用游戏或其他的方式分散宝贝的注意力,不要让她把思想集中在口吃这个问题上。

8.通过一些宝贝感兴趣的事情引导宝贝参与到与更多人的交流中来。

9.让宝贝在自然环境和不同程度的恐惧情形下练习讲话,如先和亲近的人或小朋友讲话,再和陌生友善的老人,小朋友的家长讲话,再和其他陌生人讲话,让他体验在各种环境中讲话并不可怕。

10.和宝贝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语言训练,训练时,先要让宝贝情绪稳定,然后平静地深呼吸,叫他们学会松弛肌肉,均匀地呼吸,控制发音和讲话的速度。

11.针对儿童口吃时,伴有的某种不良反应,进行相应的训练。例如:有些宝贝在口吃时还有歪脖子或低头的毛病,就和他做一些面对镜子的游戏,让他看着自己正着的脖子或抬起头来说话,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语言训练的小技巧:

1.开始说话时速度要慢,经过一段时间不再有口吃后,再提高说话的速度。

2.提醒宝贝说话时不要太用力,要有节奏地发音,促进以丧失的语言节律性的恢复3.结合生活实践多讲多练,复述个人愉快的经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帮助孩子解除担忧


帮助孩子解除担忧儿子订的故事报到了,我感兴趣的翻阅起来,感觉不错,我就对儿子说:“xx,这份故事报还挺好看的呢。你也看看?”儿子走过来说:“我瞧瞧。”说着儿子接过故事报认真地阅读起来。

没过一会儿,儿子就把一张报纸看完了,对我说:“妈妈,我看完了。您不要像那位妈妈那样对我哟。”儿子说着把报纸递给我,指着报纸上又说:“《要我还债的妈妈》您看看。”我接过报纸仔细读起来。故事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在练小提琴时,一不小心琴掉到地上摔坏了。这时妈妈就说,自己做的事自己负责,用你自己的零花钱来付修琴的费用。零花钱不够可以自己挣,做家务可以挣,拉曲子开个家庭音乐会可以挣,背诵《老子》还可以挣奖学金。孩子无奈的答应了。开始了还债的生活,叠一次被子得一元,练一首曲子得一元,同时把《老子》八十一章背完得六十元……就这样终于凑足了还债的钱。我看完后,对这位妈妈的这种做法,简直是太无语了,是一位无知的妈妈,这个小女孩太可怜了。难怪孩子看完后对我说,千万别像那位妈妈那样对他。

我放下报纸,看着孩子,对孩子说:“xx,妈妈不会像这位妈妈那样对你的,你放心。第一,如果你一不小心把某东西摔坏了,是你不小心的,妈妈不会责怪你,更不会让你来赔的,下次一定要小心就行了;第二,做家务、练曲子、及背诵国学等等,这都是你自己份内的事情,自己本来就该做好的事情,你也不会说妈妈给你钱你才做,对吧。你放心就对了。”儿子听后说:“那我就放心了。”感觉轻松了很多。

报上的妈妈,没有教会孩子去宽容别人,没有教会孩子对自己负责任,值得大家去深思。现在还有好多这样的妈妈呀。

所有已为人父为人母、即将为人父为人母的人,都应该好好学习育儿知识,提前做好准备,打有准备的仗,成功的系数将会高很多。

惩罚孩子的十个妙招


1.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并减轻对他的惩罚。如果他隐瞒事实、逃避责任,他将受到加重的惩罚。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

另外,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应,否则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难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2.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3.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

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4.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

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5.罚了又赏要不得

家长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6.及时惩罚莫迟疑

惩罚的效果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7.最忌讳讽刺挖苦

家长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实践证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长应该牢记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长在惩罚孩子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时,自己也“出口成脏”,这就使得训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

8.点到为止莫唠叨

有些家长训教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甚至左耳听了右耳出,根本就没听。孩子之所以说知道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结束训斥。于是,当孩子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到“痛心疾首”,随即说孩子“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当成了“耳边风”,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是因为家长的唠叨太多了,令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再者,经常性的唠叨多了,也会导致孩子“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0反应”,无动于衷,使训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务必切记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

9.就事论事莫牵连

从受罚者的角度来讲,孩子最厌恶家长“倒咸菜梗”,一事既出又将陈年老账翻出来。很多家长却不了解这个道理,训教孩子时总忘不了东拉西扯、横牵竖连,说出孩子的种种不是,甚至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直至忘记了本次训教的主题。孩子怎样想呢?反正自己没有一处是对的,以前取得的成绩、改正的缺点家长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训该罚的料,对改错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长训教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10.事后说理不可无

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服人。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否则,孩子在忍受了惩罚之后将依然如故。所以,家长在惩罚孩子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他明白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如果坚持犯错下去将有什么后果。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时的,不能持久。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并不等于他已明白事理,并不能保证他下次不会再犯。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让孩子更合群的五个妙招


妙招一:如何教宝宝分享

场景一:

1岁多的洋洋在小区公园里玩,被邻居小朋友看上了他手里的小车。妈妈要求洋洋“与小朋友们分享”,洋洋不乐意,妈妈好言相劝了半天还是死攥着不撒手,妈妈急了,把小车从洋洋手里抢过来,交到小朋友手上。

事件分析:

妈妈认为这是在帮助培养孩子“分享”的好习惯,但儿童心理学发现,3岁以下的孩子“物权”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他们心里会以为,“东西不在我手上,那就不是我的东西了。”

如果有人一定要你把心爱的钻石戒指送人你会怎样?要求孩子把自己的心头好拿给别人,孩子的感觉是类似的——生气,害怕,不理解。对这个叫做“分享”的游戏,孩子会越来越不喜欢。

妈妈帮一帮:

问孩子,“能把这个小车子借给小君玩一下吗?他会很高兴的!”同时跟孩子解释,“他只是暂时借一下,一会儿就还给你,这还是你的小车子。”孩子也许就答应了。看到小君借到玩具后兴高采烈的样子,他能逐渐建立起“分享让朋友高兴我也很高兴”的心理反射。

但是,如果这个玩具正好也是他当时最心爱的玩具,他的反应就跟妈妈碰到别人要借自己的钻戒一样,”不可以!”妈妈也只能对小君说抱歉了。

妙招二:教宝宝和其他宝宝打交道

场景二:

院子里有3个孩子正在玩奥特曼的游戏。4岁的松松也想跟他们一起玩,可明显这3个孩子并不希望多来一个队员。其中一个说:“你不会玩!”妈妈想带松松离开,可是松松舍不得走。

事件分析:

那3个孩子的游戏正如火如荼,加入新来的孩子意味着“打扰”。所以他们表现出“排斥,不耐烦”,是很自然的,并不带有成人理解的“羞辱”。只要被拒绝的孩子没有表现出沮丧难过,就说明孩子并没有受到伤害。如果家长气呼呼地拉开自己的孩子,其实是在把自己的“受挫情绪”强加给孩子。

对松松来说,他可以选择立刻离开,或者等待机会。一个心理脆弱的孩子的反应才是立刻离开。而选择留下来的孩子,说明他的内心够强大。

妈妈帮一帮:

处理孩子交往的矛盾,很多时候,妈妈能提供的最好的帮助就是:只要不至于发生严重的流血事件,如果不是孩子主动要求,不要干预。

我们来看看松松是怎么办的。松松站在3个男孩中的“头目”身边,不吭声,但在等待加入的机会。过了一会,“大古队长”随手推了他一下:“你,去查一下电脑!看看怪兽在哪里!”松松立刻假装敲键盘,然后汇报说:“怪兽在A地区!”“冲啊……”胜利队队员们,包括松松,都向“A地区”冲了过去……

如果妈妈当时把松松拉开,孩子将丧失一次多么宝贵的解决社交矛盾的锻炼机会。而坚持留下来,并最终用自己的人际智慧得到了进入集体的机会,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了多么大的鼓励!

妙招三:引导宝宝变开朗

场景三:

小英在班上是年纪最小的孩子,而且比较木讷内向。有时候她会被别的同学戏弄,比如总有同学把她的橡皮擦铅笔等文具藏起来,让她找不到。

妈妈心疼之下,这么教育小英:“以后别理他们了。”“如果别人推你,你就立刻打回来!”慢慢地,那个被欺负的小英变成了一个“欺负人”的小英。如果有人不小心得罪了她,她会一言不发一拳头打过来,小英越来越不受欢迎,越来越孤独。

事件分析:

妈妈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应该表扬那些符合社会期望的“好行为”,比如分享,比如适当的礼貌;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应当提示,甚至鼓励孩子“不好的行为”,比如用攻击对方,独自游戏、目中无人等,来处理社交中的问题。

妈妈帮一帮:

妈妈可以通过扮演故事之类的方式,教给孩子面对某些常见矛盾或者场景时,相对固定的处理套数。在类似情景发生时,孩子能很快地“脱口而出”。

比如孩子之间发生争执的时候,可以教给孩子一个简单的三段式:

1.你刚才……(干了什么,比如拿了我正在玩的机器人,说不跟我玩,对我尖叫了等等)

2.我觉得……(不高兴,生气,很伤心,等等)

3.我希望你能够……(把我的机器人还给我,不要再那么说了,向我道歉等等)

这样既没有指责别人又表明了自己的意见,还指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

妙招四:教宝宝如何不被欺负

场景四:

2岁半的阿宝所在的小班是个友爱的集体,孩子们都能玩到一块。可最近班里的童童突然变得喜欢咬人掐人,而且还特别喜欢“欺负”平时最好的朋友阿宝。童童咬人的原因一是因为她在出大牙,另外童童的语言发育比较滞后,面对最要好的朋友只好用“咬你一口”来提请好朋友注意“我在这儿呢!”或者“我太喜欢你了!”这样一来同伴小朋友们就遭殃了,阿宝每天都带着童童的牙印和挠痕回家。

妈妈早就告诉阿宝,”无论如何,你不能动手打人!“忠厚老实的阿宝把这条记得牢牢的,结果总是傻愣愣地站着被小童童掐。

妈妈后来告诉阿宝,“童童打你,你就跑吧!”可是童童以为那是阿宝在跟她玩呢,两个孩子一个跑一个追,童童追上了,阿宝还是要被挠一下。

阿宝妈妈再告诉阿宝,“如果童童打你,你就告诉他你不喜欢他这样做!”可是,事到临头,阿宝结结巴巴的,长长的句子还没说完,就已经被掐得差不多了。

妈妈帮一帮:

最后,阿宝妈妈发现了一个秘诀,简单直接,特别有效!“再有人打你,你就尖叫!”这个不难,本来疼痛时阿宝的第一反应也是尖叫,现在也不用动脑筋转弯子,只要叫得更大声就行了!一尖叫,吸引了大人的注意力,他们立刻就能发现发生了什么事情。妈妈要给孩子制定明确的行为准则: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伤害别人,更要保护自己!

妙招五:教宝宝必要的社交礼仪

场景五:

娜娜是个小混血儿,走在大街上经常被不认识的阿姨阿婆拉住,摸摸小脸,夸一句“真是个漂亮的孩子!”娜娜碰到这样的情景,常常就呆在了那里,不知道如何接下去。

事件分析:

妈妈要教育孩子必要的社交礼节。我们约定俗成的礼节中其实包含了尊重、理解、友善等等信息,非常有利于增进感情,加深交往。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总是受到大人喜欢和同伴欢迎的。

妈妈帮一帮:

妈妈教给娜娜,如果别人夸你漂亮,是因为别人喜欢你,你很可爱。那么你就这么回答“谢谢你,我觉得你也很漂亮!”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被娜娜练得滚瓜烂熟,只要有人夸她,她立刻脱口而出,对方就更加笑得一朵花了。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10个妙招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10个妙招

1、一次只做一件事

不要同时交代孩子做好几件事,而是把事情拆开来,一次要他做一件事。

2、 闲杂人等回避

教导孩子要固定一个标准,例如妈妈的标准或奶奶的标准(以主要照顾者为主),其他家人尽量不要介入或发表意见。

3、 适度奖励

如果孩子达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就要大方给予口头奖励或是大力拥抱他。

4、找出不专心原因

从人、事、时、地、物这几方面找出孩子不专心的原因,然后一一排除它。

5、 找出能帮助孩子的办法

有的孩子可能看到老师的照片会变得更专心,有的孩子看到书桌前的备忘小纸条又会继续专心做功课。妈妈可以协助他找出能提升专注力的方法。

6、 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让孩子习惯经常阅读,要记得尽量让孩子自己主动去读,等他读完再让他讲给你听,而不是你念给他听。

7、 听音乐,加强听觉训练

加强听觉的训练也是培养专注力的方法,所以让孩子专心听音乐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

8、培养运动的好习惯

6岁以前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以上,6岁以后每天至少运动1小时。

9、收集医疗、教育资源

不管是咨询医生或老师还是自行上网找数据、看书,都可以收集到很多训练孩子专注力的信息。

10、让“分心”帮孩子转换情绪

当孩子已经心不在焉时,那就给他5~10分钟先去分心,先起来动一动,或是看个电视,然后再让他重新回到功课或家务上。

喜欢《解除孩子口吃的11个妙招》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改善口吃需解除心理障碍 口吃,多数由心理因素所致。如果孩子性格内向,讲不好话又经受不住周围环境施加的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或过于注意自己发音重复,久而久之固定成习惯,就形成了口吃。因此,矫正口吃的重点是解除小儿心理障碍。 ...
    2022-02-18 阅读全文
  • 帮助孩子解除担忧 帮助孩子解除担忧儿子订的故事报到了,我感兴趣的翻阅起来,感觉不错,我就对儿子说:“xx,这份故事报还挺好看的呢。你也看看?”儿子走过来说:“我瞧瞧。”说着儿子接过故事报认真地阅读起来。 没过一会儿,儿...
    2020-11-09 阅读全文
  • 惩罚孩子的十个妙招 1.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
    2021-03-31 阅读全文
  • 让孩子更合群的五个妙招 妙招一:如何教宝宝分享 场景一: 1岁多的洋洋在小区公园里玩,被邻居小朋友看上了他手里的小车。妈妈要求洋洋“与小朋友们分享”,洋洋不乐意,妈妈好言相劝了半天还是死攥着不撒手,妈妈急了,把小车从洋洋手里...
    2021-05-14 阅读全文
  •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10个妙招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10个妙招 1、一次只做一件事 不要同时交代孩子做好几件事,而是把事情拆开来,一次要他做一件事。 2、闲杂人等回避 教导孩子要固定一个标准,例如妈妈的标准或奶奶的标准(以主要照顾者为主...
    2022-01-16 阅读全文

口吃,多数由心理因素所致。如果孩子性格内向,讲不好话又经受不住周围环境施加的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或过于注意自己发音重复,久而久之固定成习惯,就形成了口吃。因此,矫正口吃的重点是解除小儿心理障碍。 ...

2022-02-18 阅读全文

帮助孩子解除担忧儿子订的故事报到了,我感兴趣的翻阅起来,感觉不错,我就对儿子说:“xx,这份故事报还挺好看的呢。你也看看?”儿子走过来说:“我瞧瞧。”说着儿子接过故事报认真地阅读起来。 没过一会儿,儿...

2020-11-09 阅读全文

1.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

2021-03-31 阅读全文

妙招一:如何教宝宝分享 场景一: 1岁多的洋洋在小区公园里玩,被邻居小朋友看上了他手里的小车。妈妈要求洋洋“与小朋友们分享”,洋洋不乐意,妈妈好言相劝了半天还是死攥着不撒手,妈妈急了,把小车从洋洋手里...

2021-05-14 阅读全文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10个妙招 1、一次只做一件事 不要同时交代孩子做好几件事,而是把事情拆开来,一次要他做一件事。 2、闲杂人等回避 教导孩子要固定一个标准,例如妈妈的标准或奶奶的标准(以主要照顾者为主...

2022-01-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