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如何让教育走进孩子的生活世界

发布时间:2021-05-07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平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的意义非常的广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样东西所需要的素材。有了资料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学习工作!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幼师资料内容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如何让教育走进孩子的生活世界”,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导读:只有了解孩子的生活世界,让教育走向孩子的生活世界,才能使教育成为孩子的需要和孩子的乐趣。

《幼儿教育》2005年第五期中,有这样一个话题:老师请小朋友欣赏“沙漠风景图”,发现小朋友讲了一会就没话可说了,出现了“和孩子的对话难以进行下去”的情况,是小朋友的表达能力差还是教师选择的活动内容出现了问题呢?

对这一话题我想谈谈自己的想法:

这次的欣赏活动出现了“和孩子的对话难以进行下去的”情况,回顾我们平时开展的教育活动,也常常会看到这种“老师累,孩子更累”的活动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预定的活动内容与孩子的兴趣指向、生活经验产生了冲突。我们知道,孩子通过美术欣赏这一艺术活动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应该是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本人的情绪情感和意愿,还有他们所见、所思、活动联想和想象。而“沙漠中的风景”这一内容远离孩子的生活,孩子对此缺少相应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就更谈不上鲜活的个人体验了。所以在这次过程中,他们只是被驱使着进行艺术活动。

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是让我们的教育来适应孩子还是让孩子来适应我们的教育?这里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谁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从新纲要中我们知道艺术教育中蕴涵的基本理念是:幼儿艺术活动应该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艺术活动的被动地位。毋庸质疑,孩子应该是活动中的主体。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应该是生活化的,他们更需要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中进行感悟和体验,亲历和亲为。教师如果无视孩子的学习特点,单角度地从教材出发组织活动,往预定的活动目标生拉硬拽,忽略了孩子的活动兴趣和活动特点,必然会限制孩子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释放。所以,我们教师应该要让教育走向孩子的“生活世界”,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开展活动。艺术欣赏活动的目标一般定位在“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为不造成目标的流失,本次活动可选用其他“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让幼儿感兴趣的”的作品,从而替代原有的“沙漠风景图”来开展欣赏活动。

我想:只有了解孩子的生活世界,让教育走向孩子的生活世界,才能使教育成为孩子的需要和孩子的乐趣。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生活中,母亲如何对待孩子?


母亲被认为是担任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角色的一方,母亲与父亲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等同的。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扮演着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的主要角色,这令许多女士感到无所适从。“我所读过的书告诉我:孩子们需要的是这样、那样。”一位母亲告诉我:“这使我感到我永远都做得不够,有时我感到自己像一块洗碗布被挤干了,但我仍然想为我的孩子做一切事。”

然而孩子们所需要的并不是等同的,作母亲的必须考虑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我曾与成百上千位母亲及成千上万个孩子作过交谈并参阅了有关育儿方面的研究资料,从中提取了有关什么是孩子们最需要从为他们操劳的母亲那儿得到的一些观点的精华。

(一)培养他们的爱心

母亲们有必要向孩子说明亲切有礼地待人接物与学业及体育方面出类拔萃同样的重要。

那些在情感方面得到一定培养的孩子会产生心理学家丹尼尔所说的情感智商,即协调自己与他人需要的能力,这类人有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在生活中遥遥领先。贝尔实验室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表明:那些成果丰富的工程师并不一定是智商最高的,而是那些能与同事进行良好沟通的工程师。

母亲通常培养孩子们的交友技巧。

一位同事告诉我在他还是个孩子时,他曾在交友方面遇到困难。当时一位队友受伤了,这位朋友的母亲坚持要他打个电话,问问那个男孩感觉怎样。“妈妈,”我的朋友反对道,“他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他会知道的。”他的母亲回答道。这个电话标志着亲密友谊的开始。“我的母亲让我明白:友谊起源于你对他人所表示的关切而不是要他人对你表示关切”。我的同事回想起这件事时说。

(二)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我们都知道表扬能使人创造奇迹,过多的批评会导致孩子过多的自责,使他们贯于为了获得成功而作一些冒险。

表扬也有正确的方法与错误的方法。大多数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可以细数总总,而在表扬时却言语含糊──“你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这种评价会使片刻的光彩顿然消逝。因此表杨应具体些,与其说“你很勇敢”不如说“我为你摔倒了以后仍然爬上车而感到自豪。”这样明确地说明了为什么这种行为值得表扬。

每个人都有一个“要害区”,这个区域一旦受到表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母亲,你可能比谁都了解对于你的孩子来说什么是重要的──可能是音乐、体育或某一课程,如果你不了解,问一问没什么不对。

其次,由于孩子们一时间内只能吸收那么多的表扬,因此小量而频繁地给予一些表扬。一分钟一百次鼓励胜过一次作一百分钟的表扬。

(三)谈论“禁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放眼接触到的尽是毒品、酒精与性。一些母亲担心谈论诸如此类的禁忌行为是在鼓励他们这么做。但事实正好相反,调查发现:那些与父母作过坦诚交谈的孩子更不易涉及毒品与酗酒。

母亲们尤其可以有技巧地与孩子们谈论这些敏感的话题。首先,让你自己对这些现象有所了解,而后询问你的孩子他们所知道的。六、七岁大的孩子可能是在操场上听到这类事或在电视上看到这类事。指出你与他们谈论这类事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其危险性,而不是不信任他们,让他们明白你愿意回答任何问题或与他们谈论他们的烦恼。

(四)将界限适当放宽

孩子们需要得到无条件的爱,这样自尊自爱的种子才会得以生长。这种无条件的爱并不意味着你不设定任何界限,设定界限是向孩子们显示他对你来说很重要。当一个孩子越界时,向他们说明你对这种行为而不是他们本身感到失望。

随着孩子的成长,界限自然要放宽些。尤其是男孩子,他们想与他们的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心理学家埃文索-贝斯索曾描写道:男孩子们第一次碰到玩具卡车时,心里就响起车子开动的轰鸣声,这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想冒险并表现他们所见过的男子汉的力量。随着男孩子的长大,他们的界限也应适当地放宽些,作母亲的既不要感到自己被抛弃了,也不要感到自己很懦弱。

母亲是孩子们巨大的鼓励之源。心理学家埃顿-萃丝在调查了250个学龄儿童后发现:近一半的孩子更想获得一份母亲而不是父亲的工作。其中一个原因,贝斯索推测道:孩子们更想了解他们母亲所做的事并想参观他们母亲的工作地。

(五)指明方问

孩子们需要一个道德指南针。这意味着不仅在重大问题上灌输是非观,而且在日常琐事上灌输是非观。

一位母亲看到她五岁大的儿子骑着他的朋友──邻居七岁大男孩的车子。“汤姆不用这辆车,”他儿子说,“他在学校。”他认为自己这么做没什么不对,因为他的朋友不会介意。但这位母亲坚持让他的儿子把车子送回去:“在没有征得他人同意下使用他人的财物是不对的。”

当一位母亲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正直、忠诚给予足够的重视,她们就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价值体系,这将成为孩子的无价之宝。最好的道德指南是母亲自身的行为,如果母亲自身逃避责任,无视他人的权利或食言,她的孩子就失去了行为的向导。

你也许不希望听到这类话:“可是,妈妈,你就是这么做的。”

(六)与孩子一起玩耍

在短时间内,母亲们通常关注所谓重要的事──捕捉孩子们的情况,辅导功课。然而在我们这个生活节奏紧张的社会里,孩子们渴望的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更希望与母亲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这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仅需拥有一种嬉耍的态度,一种愿意把做功课的时间变成嬉戏或把做家务转化为游戏的态度。

一位朋友允许她的孩子们与他们的朋友在厨房打闹,玩具、颜料与泥土不时地飞落到食物里。几年以后,她上大学的儿子带了一位老朋友回家吃饭。“我总想能来你们家实在太好了,”那位朋友说,“我们曾在这里拥有欢声笑语──汤里也飘落着玩具。”

作母亲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但并不意味着是一种负担,有时你需要少一些责任感──让你对自己的要求见鬼去吧,与你的孩子玩在一起。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出诊专家:王恩虎

无锡市合德婚姻家庭心理服务中心

a成长案例

一位“苦恼妈妈”的“求救”信很是扎眼,信中说:“我儿子已经上六年级了,学习成绩还可以,可他就是不喜欢阅读。平时放学后他不是斜靠在沙发上看电视,就是趴在电脑前上网玩游戏,从没见他安安静静读完过一本书。看到孩子连一点读书习惯都没有,我很着急。有时精心挑选一本书‘命令’他读,还要求他写读后感,他却很反感,只翻两下了事。明年他就该升初中了,我真想问问那些有经验的家长,人家是怎么做的呢?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读书呢?”

b心理解析

1.太功利

有些家长很鼓励孩子阅读,只是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应试,获得更好的分数。家长总不自觉地期望看到孩子读了几本书后,能多认识几个字,能记住几个好的描写手法借鉴到作文里面,能理解一些故事情节,能背诵一些精彩段落。其实,小孩子最恨的就是写读后感了,读书本来是个开心的事情,小时候能养成阅读的习惯就好了,何必着急一定要他借这个机会完成太多的功利想法?

2.不全面

如果是家长给孩子选书,可能会选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书籍,而忽略了孩子可以接受的和感兴趣的书籍,最终导致家长买来的书躺在书架上睡大觉。

如果是孩子自己选书,往往是只读自己喜欢的类型,这样下去,思维也就局限在一个套路里。也不利于孩子的思维拓展。

3.无氛围

孩子总是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模仿家长的行为。很多父母只是把书买来交给孩子,让孩子看。而自己却在一旁看电视、玩电脑、打牌,没有起到榜样的作用。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4.无引导

并不是每个孩子天性就喜欢看书,也不是每个孩子一开始就能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家长如果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引导孩子对书籍产生兴趣,那么孩子很难爱上阅读。

c指导建议

1.别功利:让孩子热爱阅读本身而不是考试得分。

好的阅读就是悦读。孩子看书有个缺点,怎么舒服怎么来,这时千万别演变为情绪对抗,他要躺在沙发上看书,你不许,他偏要,你扔书,这样一来二去还怎么看书?还有,孩子看书看快看慢,也别管,家长不要让孩子看书的时候强调读懂,认字,理解,慢读,给孩子自由,孩子自己知道如何调整的,我们不要什么事情都替孩子想,要相信他们知道如何让自己适应环境。

2.舍得买:给孩子买书视野要开阔,数量要买够。

给孩子买书,首先要确保总量买够,保证孩子一年的阅读量。一个作者,一个系列的书,假如还不错,特别是公认的经典,孩子还喜欢,不妨陆续添齐全,孩子对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书,往往认同度很高,会反复看。品种要买够,孩子爱看什么书,不爱看什么书,大人可以引导,但不应该过分限制,所以买书,无论是天文地理,文史经哲,小说散文,漫画绘本,都应兼收并蓄,也就是知识面要买够。

3.自己爱:父母要先做一个真正热爱阅读的人。

让孩子爱上阅读最简单的方法,我觉得莫过于让父母先成为爱书的人。如果父母坚持每天都看一点书,慢慢地看书会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然后慢慢地看书也会成为你孩子生命中的一部分……

4.善引导:多逛书店,鼓励读书,先漫画后文字。

在孩子小的时候,每个月都带他去逛书店,逐步从纯漫画,图文漫画,文字比较多的漫画,文字有内涵的漫画,过渡到文字书,不着急,书看多了,品位自然就提高了。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尽早在固定的时间给孩子读故事,虽然有时很烦很累人,但一定值得。

家长还可以通过管理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收起满屋的玩具,把书摆放在孩子很容易拿得到的地方,和孩子一起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适当提问、刺激想象,倾听孩子讲书中的内容和感受,奖励新书等方式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d专家观点

父母送给孩子的礼物不仅仅是财富,孩子的财富应该让他们靠自己的双手赚取,作为父母能给孩子的,除了养育,除了提供教育,最好是给他们终身受益的习惯,运动,艺术,旅游,摄影,集邮,阅读等等,都是这样的好习惯。

阅读就是头脑的粮食,但阅读这种粮食有一点和吃饭不同,不怕吃得晚,任何时候开始都行,就怕你从来没尝到这种美食的滋味。有句话说得好:“除了爱情,没有任何事情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迟来的开始也可以如此美好”。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好处无穷。

拥抱阅读,阅读好书,让阅读成为悦读,不管是对你,还是对孩子。

如何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


导读:在宝宝接触图书的最初阶段,我们的阅读游戏可以相对比较随心所欲,只要能够帮助宝宝从书本中找到乐趣,这种游戏就是非常好的游戏。

宝宝天性其实都是爱书的。他们爱书,就像爱玩具,就像爱他自己的小手小脚丫,所以他会去拍书、打书、撕书,就像他跟小朋友之间互相打闹一样,这只是他表达爱的一种独特的方式。之所以爱书的宝宝最终不爱书了,不是他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他爱书的热情被打压,他想要探究书中的快乐的愿望没有得到保护。让宝宝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他才会把书当成能带给他快乐,满足他探求知识欲望的好朋友。因此,让宝宝爱上阅读第一步,就是要和宝宝一起玩转图书。玩书非常好的方式之一就是设计一些延伸阅读游戏。延伸阅读游戏可以有很多玩法,根据宝宝的情况和书的内容,随意发挥就可以了。

1阅读&游戏齐步走

妞妞一出生,妈妈就给他买了视觉刺激的卡片和挂图,经常抱他去看。到妞妞六七个月,她能坐住了,妈妈就会给她一本布书或者卡书玩。妞妞一会儿左手,一会儿右手,一会儿左右手配合,把她身边的书揉来揉去。当然,也有的时候,她会使用“暴力”虐待她的书们,打得啪啪响,或者揪起来往外摔。如果给她普通的书,要不了两秒钟,你就会听到“呲!”的一声,书页裂了。撕得妈妈那个心疼啊!不过,为了防止妞妞把那些绘本都撕碎,妈妈想到一个新招,那就是将书拿在手里,翻给妞妞看。这会儿,妈妈手里拿着一本《有趣的动物》,一边翻书,一边和妞妞玩。妈妈翻书的动作十分夸张,随便翻开一页,然后向妞妞展开:“宝贝儿,你看看,妈妈翻到什么了?螃蟹!这是一只螃蟹,螃蟹说:‘我横着走路!’”妈妈一边说,一边还很夸张地横着走了几步。把妞妞逗得咯咯地乐。

“现在我又要翻书了,预备,翻!看看,这次翻到什么了?是龙虾!你看,龙虾!龙虾说:‘我有两只大钳子!’我有两只大钳子,钳住妞妞了哦。”妈妈将两只手很夸张地张开,抱住妞妞的小身子,一边把妞妞举得高高的,一边逗她玩:“看,我钳住妞妞了,把妞妞钳住了,举个高高!哦,妞妞那么高啊!比妈妈还高呢!”妈妈把妞妞举高,然后用头在妞妞的小肚子上蹭了蹭,妞妞更开心了,笑个不停。

这些有趣的跟书相关的游戏让书本和妞妞的一些愉快的体验联系起来,于是,妞妞对书的热情更加高涨了。渐渐的,她不再撕书,而是学会翻书了。书里面那些美丽的图画让她两眼放光,妞妞翻书的时候没有节奏,也不讲究什么顺序,偶尔翻到某一页,她似乎对这一页产生了特别的兴趣,常常盯着看好半天。妈妈在一边看着妞妞翻书,并不去限制她,她翻到哪,妈妈就给她就某个画面随便讲点什么。她翻的速度快,妈妈就会简略而快速地讲上一两句,跟上她翻书的步伐。妞妞翻得慢,妈妈就讲得稍微慢一点或者多一点。如果妞妞对某一页的画面有着特别的兴趣,妈妈就会很详细地跟她讲讲这个画面。妈妈的配合对妞妞是个莫大的鼓励,她自己看书的兴趣更浓厚了。

豆丁是妞妞的小表哥,豆丁可没有像妞妞,那么早就接触书。因此,他对书的兴趣就不如妞妞浓厚,妈妈跟他一起阅读的时候,他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相对比较短。为了培养豆丁对书的兴趣,妈妈参考妞妞妈的做法,也创设了一些即时的阅读游戏,想不到,这些阅读游戏竟然很快就把豆丁阅读的兴趣给调动起来了。

妈妈给豆丁讲故事的过程中会偶尔带着一些小动作,这些小动作让豆丁觉得很有趣,于是,这样玩过几次之后,他就能跟着妈妈一起认认真真把一本书“玩”完了。某一天,妈妈买回一本《松鼠先生和月亮》,翻开书,妈妈立刻被这本书吸引住了,有了一种想要讲给豆丁听的欲望。当然,豆丁还是像往常一样,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太长,听不了几句,他就转头去干别的事情去了。不过妈妈也不着急,她一边讲,一边自言自语:“这本书看起来不错哦,不知道讲的是谁的故事呢?我翻开看看,哈,是小松鼠。一大早,小松鼠就起床了,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月亮掉到他的房檐上了。奇怪,月亮怎么会掉到他房檐上呢?”渐渐的,豆丁被妈妈吸引过来,也跟着看了起来。妈妈很欣慰地发现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不过豆丁还是会时不时地开小差。“没关系,他还没找到阅读的快乐呢!”妈妈这么想着,突然想到为什么不改变自己的阅读方式,把阅读转换成一种游戏呢?于是,妈妈一边讲着松鼠先生的故事,一边时不时地表演一下松鼠先生的一些动作。比如,妈妈有时候会把豆丁当成月亮,假装很使劲地去推推她,拽拽他,一边推和拽,一边用很苦恼的声音说:“天啦,人家要发现月亮落到了我的家,还不得以为我偷了月亮?不行,我得赶紧把月亮弄走。嘿哟嘿哟!我使劲地推!嘿哟嘿哟,我使劲的拽。唉,我都快累死了。这个月亮怎么就这么沉呢?我怎么推都推不动,怎么拽都拽不动!呼哧!呼哧!累死我了!”妈妈的这些动作和语言在豆丁看来十分有趣,于是他的注意力就完完全全被转移到了故事本身。就这样一边讲着,一边表演着,豆丁竟然完完整整地听完了《松鼠先生和月亮》。这可是破天荒头一次啊!

妈妈以同样的方式,一边表演一边讲述,让豆丁接触了更多的绘本。渐渐的,豆丁感受到了书的乐趣,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依赖妈妈这些小动作来维系他对书的兴趣了。豆丁已经可以完完整整地听妈妈讲完一本书,并且喜欢自己比划着发现书里面很多有趣的事情了。于是,妈妈不再边讲故事边表演了,相反,妈妈开始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豆丁去享受一个完整的故事了。而豆丁对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他也不再希望妈妈中途去打断他了。这正是妈妈期待的!就这样,妈妈和豆丁达成某种默契,每当一本书拿到手,他们就会完完整整地读完这本书,然后将延伸阅读的游戏放到以后的某个时刻。

几乎所有的宝宝都喜欢书,但是他们喜欢书的方式却不见得就是我们成人能够认可的方式。在宝宝的心目中,书首先是一个玩具,既然是个玩具,他自然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玩耍。如果满足他这种玩的需求,他对书的兴趣就会被保留下来,进而找到更多玩书的乐趣,最终步入阅读的正轨。针对宝宝的这一特性,和宝宝一起玩书,当然也是“引诱”宝宝爱上阅读的非常好的方式。因此,在宝宝接触图书的最初阶段,我们的阅读游戏可以相对比较随心所欲,只要能够帮助宝宝从书本中找到乐趣,这种游戏就是非常好的游戏。让宝宝发现,图书里面也有很多好玩的事物,并且,阅读是他和妈妈一起游戏的一种方式,他可以从这个游戏中获得很多快乐的体验,那么阅读这件事对宝宝来说就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了。

如何让孩子的大脑做做操


你是不是智慧型父母?你愿不愿意让孩子动手做家务?许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舞蹈、绘画、唱歌什么都想让孩子去学,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既简便易行又可以促进孩子发展的环节——让孩子动手做事。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副教授胡玉顺说,动手就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头脑体操”。

孩子在动手做事情的过程中,手的动作是在脑的活动支配下进行的,是孩子的观察、注意等能力的综合运用过程,同时,手的动作又刺激脑的活动支配能力,促进观察、注意等能力的发展,胡教授说,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灵手巧”。动手做事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基础,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基础。

有的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可是他们不明白孩子的生活本应是丰富多彩的,学习书本知识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回到家里,孩子应该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做一些使用手指的细活。例如让孩子剥圆白菜、洋葱皮,去掉豌豆荚的筋,这种细微的手指运动可以刺激大脑。可以说手是头的一部分,手的神经与大脑中枢神经直接相连,孩子手的活动越灵活,其头脑的活动越灵活,对手的刺激就是对头脑的刺激。

做父母难,做个智慧型父母更难。胡教授想对做父母的说,孩子动手做事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是孩子手脑结合,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如果您真正爱孩子,就要创造条件满足孩子“想自己做事”的需要,多给孩子动手做事的机会,不要用您的“过度好心”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如何让孩子快乐入园?


“我要妈妈,呜呜呜……”刚上幼儿园时,很多宝宝经常闹着“要妈妈”,搞得老师和家长都非常焦虑,不知该如何是好。有些家长见不得孩子哭,别扭着走不掉;有些家长扭不过孩子,干脆就此不送孩子去幼儿园了。对此,专家建议家长:要理解宝宝的“入园焦虑”,从多方面入手解决宝宝的“入园不适应症”。

接受孩子的分离焦虑

宝宝初次入园时,由于周边环境陌生,往往会产生恐惧感和无助感,从而整天大哭大闹、吵着回家或者沉默寡言,出现一系列的负面情绪。但专家表示:“家长要学会接受孩子的哭。哭是孩子的权利、是孩子的需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面临孩子的入园焦虑,家长和幼儿园的任务,不是阻止或杜绝孩子们的哭声,而是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据专家介绍,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角度来看,3岁儿童的交往范围还主要停留在家庭中。因此入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孩子小的时候,得到长辈们悉心的照料,是全家人关注的中心。可在幼儿园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他们要适应幼儿园里的日程,遵守幼儿园的常规,跟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老师的注意力和教室里的玩具、书籍……这一切,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对孩子们来说,初入园是一个突然的转变——他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父母送进了一个完全陌生,没有任何感情依托的空间,孩子们不知道他们犯了什么错误,也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对任何人他们都不感兴趣,他们只是疑惑“为什么妈妈要抛弃我?”专家认为,对于孩子的焦虑心情,家长首先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理解。

三步骤助宝宝快乐入园

熟悉新环境:专家建议,在入院前,家长要带宝宝到幼儿园熟悉环境,参观幼儿园教室、卧室和活动室等各种场地,在幼儿园停留一两个小时,逐步适应幼儿园的各种新环境,让宝宝有熟悉和亲切感。

做好交往准备:入园前还要做好孩子的交往准备:每天早晚让孩子与社区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不要关在家里;每天有意识地给孩子独处的时间,让孩子知道妈妈走了还会回来。此外,家长还要加强与老师的信息联系和感情交流,在入园时要向老师介绍自己孩子的性格,在家的生活习惯和特点,便于老师掌握情况进行教育。

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很多时候,只要成人对孩子稍微“预告”一下下一步要做什么,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专家建议家长在入园前几天有意识对孩子进行“入园倒计时”,提高孩子对即将发生的情况的“预测能力”。如有可能,在入园前一天为孩子做一个小型的庆祝会,祝贺孩子长大了,祝贺孩子上幼儿园了,完成“仪式教育”。

他山之石:德国的父母在孩子入园的当天除了为孩子买一只各种文具配套齐全的书包外,还会准备一个惊喜——入园彩袋:圆锥形的纸袋,里面装有各种糖果甜点,以及爸爸妈妈、亲戚朋友赠送的小礼物,像巨大的蛋筒冰淇淋,每个孩子都会抱着它第一次去幼儿园,兴奋地期待着打开彩袋的那一刻。

相信《如何让教育走进孩子的生活世界》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走进孩子的世界 别看小小班的孩子看似什么也不在乎,什么也不懂,但当我们静下心来,悉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世界。 如果老师抱了别的孩子没有抱他,他就会认为老师喜欢别人,不喜欢他; 如果老师叫了别人回...
    2021-05-28 阅读全文
  • 走进童心世界——让孩子自由翱翔 参加工作第八年了,我深爱着我的职业,更爱那些活泼开朗天真可爱的孩子。无论别人赐予老师多么美好、多么庄严、神圣的描述,可是在我心中,最好的幼儿教师却是“不要把自己当老师,而是把自己看成孩子中的一个并且走...
    2020-01-09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走进孩子的小小世界 教育随笔:走进孩子的小小世界 做幼儿教师这么多年,我最喜欢带的还是小班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可爱与纯真常常打动我。跟他们在一起,忘记了很多烦恼。看着小小的他们时常跑到我的身边,说说这件事,聊一聊那件事,仿...
    2021-05-22 阅读全文
  • 走进孩子的世界 爱能拉近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走进孩子的世界。早上一入园我们的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孩子上课表现好时我们一个赞扬的眼神;孩子不小心摔倒时我们一声关心的问候……这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却能让他们感受的老师对...
    2020-12-12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丢丢丢手绢,轻轻的放到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今天户外活动我带着小女孩玩“丢手绢”的游戏,在愉快的歌声中,孩子们玩得开心极了! 这时,我发现一伊小朋友...
    2021-05-08 阅读全文

别看小小班的孩子看似什么也不在乎,什么也不懂,但当我们静下心来,悉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世界。 如果老师抱了别的孩子没有抱他,他就会认为老师喜欢别人,不喜欢他; 如果老师叫了别人回...

2021-05-28 阅读全文

参加工作第八年了,我深爱着我的职业,更爱那些活泼开朗天真可爱的孩子。无论别人赐予老师多么美好、多么庄严、神圣的描述,可是在我心中,最好的幼儿教师却是“不要把自己当老师,而是把自己看成孩子中的一个并且走...

2020-01-09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走进孩子的小小世界 做幼儿教师这么多年,我最喜欢带的还是小班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可爱与纯真常常打动我。跟他们在一起,忘记了很多烦恼。看着小小的他们时常跑到我的身边,说说这件事,聊一聊那件事,仿...

2021-05-22 阅读全文

爱能拉近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走进孩子的世界。早上一入园我们的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孩子上课表现好时我们一个赞扬的眼神;孩子不小心摔倒时我们一声关心的问候……这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却能让他们感受的老师对...

2020-12-12 阅读全文

“丢丢丢手绢,轻轻的放到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今天户外活动我带着小女孩玩“丢手绢”的游戏,在愉快的歌声中,孩子们玩得开心极了! 这时,我发现一伊小朋友...

2021-05-0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