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论[幼升小]中数学思维构建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1-05-01 幼儿园的游戏的重要性 幼儿园游戏的重要性 幼儿园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

数学思维是什么?怎么样才能构建幼儿的数学思维?自女儿三岁入幼儿园之后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当然除了思考,我也一直在行动,在教孩子之前我已经学习了日本、美国、香港、苏教版、人教版的一年级的数学课程,包括一年级奥数的培训材料。

我如此费尽心思的自主学习和阅读,其实就是想给女儿在幼儿期构建起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在这些雏形的方式和方法的引导下对于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等理性思维学科的学习能在今后的学习路上占据一定的先机。

如果要将真实的内心表露出来,我为什么要对如此自虐般的学习来引导女儿的所谓的数学思维,我在内心有这样的一些情绪波动。

【担忧A】都说女儿在学习上的很多习惯会遗传父亲,先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就一直相对较弱,我很担心女儿会因为遗传导致的理性思维不足。

【担忧B】女儿爱阅读、爱表达,在语言表达和创意描写等方面,我相信在有着如此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肯定不会太差,但是如果对数学思维构建不足,上学后出现严重的偏科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担忧C】基于如上的担忧,在我的潜意识里,我和先生和狭隘的认为女儿今后应该要学习理科才是像话的,这样在就业等多方面才更具优势。

这是我要对女儿进行数学启蒙的重要原因,不管我的方法是否科学得当,在这条路上,对于我这样的家长来说,也只能摸索着前进,和孩子共成长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学思维?

我那已经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三十年的父亲都没有办法给出准确的答案,在他的思维中女儿这个五六岁的年龄,数学好就是能算得清楚20以内甚至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如果能连乘除法都一起学会了,那才是真正的厉害。

而我通过这两年的自主学习,对数学思维的构建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并在这些认知的过程中收获了和女儿共同成长带来的喜悦感。

我想,对于什么是数学思维,很多人可能都如同我的父亲一般,在女儿的班级父母的交流会上,很多父母将自己的孩子能进行50以内的加减法作为自我标榜和炫耀的基本。(或者他们不是炫耀,只是骄傲而已)

那么,数学真的就只是加减法吗?数学思维也就意味着逻辑思维只有加减法才能支撑起来吗?

在和女儿有着一起大量学习的基础上,数学其实应该比这些枯燥的加减法更有意思。那么,从女儿4-5.5岁这段时间对数学的学习来说,我认为幼儿数学思维的建立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A:数和量的不同,这应该是在4岁左右就掌握的技能。比如4和4个苹果,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则可以利用身边各种不同的实例进行训练。

B:规律的学习,在很多的培训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幼儿数学思维的构建有很多的找图形规律的内容,那么怎么样才能引导孩子对规律的学习也非常重要。

比如女儿爱画画,在画的过程中,我会用连续的三角形、连续的五边形、连续的五角星让她进行规律的涂色,最初涂色时,每一行都会按照她自己的喜好图上各种各样的颜色。

后来通过引导,她逐渐认识到可以涂色涂出规律来,如此反复训练之后,女儿对各种训练教材上的规律的学习题都能轻松应对,三个图形的规律、四个图形的规律、五个图形的规律...

两个变量的规律,女儿也都在图形涂色规律学习的基础上有了很好的掌握。有人认为规律的学习并不重要,其实在将来学习到化学时,化学的空间结构的规律性、物理电子分布的规律性都和最初对规律的认识有关,这不容小觑。

C:细致的观察力,这点对任何孩子在任何一门学习中都占据了重要的比例,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英文,观察力对于图形类题解、看图作文类题解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 何训练是关键,怎么才能训练?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并没有拘泥于形式,找到固定的课本教材进行训练,日常训练的方式也很简单,比如女儿爱看的绘本,任何一页 绘本图画中,我让其观察三到五分钟,然后我对着绘本中让她说出有几种动物、有几条河流、每个动物的方位、每朵花的颜色、窗框的颜色、小动物手套和袜子的颜 色...

女儿对这种一边阅读绘本一边考图画的方式很是喜欢,她认为她自己有着细致的观察力,也确实如此。女儿拿着图画来考我的时候我真的是不如她的。在有着细致观察力的基础上,很多的走迷宫、找不同的有趣的题目都变的很轻松。

细致的观察力在后续学习理科时,比如化学实验课、物理实验课、生物解剖课、植物观察课、语文理解课等等学科的学习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认为这也应该是从数学的思维构建和发散开的。

D:生活中的数学。我一直认为自己能在北京混下来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适者生存的能力较强,为此我也希望女儿如此,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群体中能活的相对自在和踏实,如果非要对她的学习过程进行概述吧,生活中的数学其实也非常的关键。

比如:5-6岁的孩子对买卖的认识、对钱币的认识、对时间和时钟的认识、对公交站台的认识、对开车时间和距离的认知都是生活中的数学,这些只要你有心,孩子一定能在和你一起玩乐的过程中成长。

比如我会隔三差五带着孩子去跳蚤市场摆摊、也会隔三差五带着孩子去朋友的服装店、鲜花店让她帮忙售卖,在这种玩的过程中,对数学思维的构建都非常重要。

E:加减法的学习,此处省略若干字,加减法的学习其实也是有技巧和方法的,长期训练出成绩而已。

撰写此类文章,并不是因为女儿获得了多大的进步,我以一位成功母亲的姿态撰写出来让大家膜拜或者敬仰,只是记录和女儿在一起学习的过程中的方式和方法,并激励自己继续努力下去的重要原因。

女儿也并不是个理想的小孩,比如对方位的认识如今还很不足、对钟表还不够全面、对售卖过程中的促销和交易也不能完全表达自我...各种不足和各种优势组合在一起,才是一个真实的小孩。

那么作为父母,对孩子学习方式和方法的引导更应该多于对成绩的关注,在好的学习方法和方式的基础上,何愁孩子的应试教育不出成绩呢?

但是作为家长,即使如我一般在内心也十分关注孩子的应试成绩,但是在表面上我还是努力要求自己做到,玩、开心、健康、学习。

我希望的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玩的开心、学的快乐、在玩中完成各类基础技巧和方法的掌握。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语言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语言能够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那么,大家都知道语言与思维能力是同步的,是发展幼儿思维的有利工具。幼儿期所经历的初步分析、综合、抽象及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无一不是依靠语言进行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我认为幼儿只要是谈到老师,能够正确的将老师的形象描述出来;谈到吃水果时要谦让,幼儿能想到孔融让梨的故事,这就是在培养幼儿思维了。而当我学过新纲要后,我的教育观念彻底的更新了,《纲要》中明确提到“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由此,也使我更加认识到幼儿的语言对培养幼儿思维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能力。研究证明,幼儿思维的发展趋势是从具体形象性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而3——6岁正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期。那么如何运用语言来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呢?

幼儿的思维刚刚形成,他在思考问题时,常常是按着一个思路想下去,忽然提出一个问题,又接着这个问题想下去,缺乏问题的广阔性。记得在一次看图讲述中,孩子们凭借着具体形象性思维将四幅图片中的故事情节完全的描述出来,这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认为幼儿能够准确的完整的讲述故事,这堂课就已经是成功的结束了。但我通过对《纲要》的学习,我明白了孩子们的想法是多种多样的,应该为孩子创设机会,通过自己的思维推理,表达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引导者,可提出适当的有利于他们反思的问题,从而来促进幼儿抽象思维的发展。于是我又向幼儿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如果你是图片中的小朋友,你会怎样做呀?“有的幼儿说:”如果我拣到钱包,可以把它写在纸条上,贴在广告牌上,丢钱包的人就会看见。“孩子们先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逻辑推理,然后再运用语言表达出来,经过这样几个阶段,幼儿的思维就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概括的过程,这也恰恰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只要遵循《纲要》的要求,为幼儿创设一个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教师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改进,因此我们要明确语言的天赋在于掌握语言思维。

幼升小面试:思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2个苹果和1个梨等于11个玻璃球,其中1个梨等于3个玻璃球,那么1个苹果等于几个玻璃球?

小铭前面有3个小朋友,后面有4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请用7根小木棍,分别摆出2个正方形和3个三角形图案。

大象在给小动物上课,兔子在做小动作,小猴在跟小熊聊天,小羊跷着二郎腿,问谁在上课的时候做得对?

小朋友坐在座位上听了15分钟《12生肖的故事》,然后老师让小朋友回答故事里的问题:为什么老鼠那么小却排在第一?

对于幼儿园学过英语的小朋友,老师会让你排列字母卡片,用英语数数,用英语说颜色。

还有一些常识问题,如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父母的电话是多少?如果家里有人生病了要怎么办?如果家里着火了怎么办?一年共多少个月?现在是什么季度?

……

随着“幼升小”入学面试的陆续结束,热心的家长们通过孩子的回忆,纷纷在网上晒起了各小学的面试题目。语文、数学、英语、体育、才艺、家庭基本信息等,是多数家长总结的考查内容。

由于不能跟随孩子进入“考场”,家长们只得通过孩子的转述来进行面试成功与否的自我判断,心中不乏五味杂陈。网友家长记录:“孩子说她看到老师打的分,第一题(口算)是20分,后面都是10分,没有空着的,可总分是90分。孩子问我,我觉得每道题都答对了,是不是满分就是90分啊?我说是,你得的就是满分。明知道不能苛求,孩子表现得已经很不错了,心里却有点不舒服,孩子哪点出错了呢?唉,想当初孩子考幼儿园出错时我就这心态,三年过去了,一点没变,啥时能淡定呢?”

“孩子可真不容易,考了个够,赶上考大学了。”也许是家长们对于孩子每登上一个台阶都给予了过度的关注,也许确实是入学面试的广度、深度令成人咋舌,难怪,家长们在得到孩子的小学录取通知单后,发出了“不管怎么样,终于‘上岸’了”的感叹。

思维能力强于知识掌握

“教委明确规定,幼儿园升入小学免试就近入学,所以我们不会开展动笔考试的项目。”东城区景泰小学校长陈培荣告诉记者,由于今年报名学生人数众多,在满足了片内学生就近入学的需求外,其他只能通过择优的方式进行招生。虽然家长存有牢骚,但这是不可改变的现实。“那些没有能够被录取的孩子并不是不好,只是在大环境下,相对而言同别的小孩子相比,在学前教育方面稍有欠缺罢了。”学校对于择优的定位是,通过面试考查学生的学前教育水平、思维能力以及习惯养成。

具体来说,入学面试对于思维能力的考查主要侧重数学方面,但判断的依据并非是孩子对于教师的提问能否正确作答,更重要的是观察其在教师的启发之下会不会自主思考。其次,入学面试是为了了解孩子的学前教育情况。面试教师通过同孩子的交流,如询问家在哪里,父母从事什么工作,一年有几个季节,父母和孩子的生日等简单内容,观察其语言表述能力。第三,面试过程也是一个孩子生活、行为习惯进行自然展现的过程。如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能有听的习惯等。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每年的面试侧重点及试题都会有所变化。其主要原因并非是学校刻意而为,而是因为如今孩子接受的学前教育都非常好。孩子们考试后会和家长“学舌”,考了几道题,每道题分别是什么内容等。甚至学校当天举办的面试,第一个考生走出考场后,后面的考生就能立刻了解到学校的考查问题了。学校不得不根据每年的情况重新选题,并在考试中进行随时调整。

“我们并不考查孩子在学前教育中学到了多少知识,毕竟,现在有的幼儿园只是以开发智力为准,而不是以知识传输为重。”陈校长强调,最重要的是看孩子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否以此进行有效的思考。如果小学入学就考到拼音、算术等小学内容的话,其直接结果就是未来的幼儿教育会走偏。

幼升小思维题:数学题二十道


一、鱼缸内有10条鱼,死了2条,问鱼缸内还有多少条鱼;1个孩子用6分钟吃完一个汉堡包,问3个孩子同一时间各吃1个汉堡包用多少分钟?

二、一组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有一位扮演老鹰,一位做母鸡,还有8个做小鸡。请问再来3组,一共有几位小朋友?

三、小朋友排队,从左向右数小红排第7,从右向左数小红排第8,这一排队伍一共多少人?

四、老实说:8个小朋友玩捉迷藏,已抓住4个还剩几个?

五、有两杯果汁,宝宝先喝了半杯,妈妈又倒满了;宝宝又喝了半杯,妈妈又倒满了,最后宝宝都喝完了,请问宝宝共喝了几杯?

六、草莓和桃子各代表一个数,草莓加桃子等于7,草莓加草莓等于8,草莓和桃子各是几?

七、小芳买拼音本用了6角钱,还剩4角钱,小芳原来有几角钱?合多少元?

八、一堆巴掌大的硬纸牌代表数字,圆形牌代表1,长方代表2,三角代表3,正方代表4,五角星代表5.说一个数,把加起来的等于这个数的牌举起来。A、拼6B、拼10C、拼13

九、数学填数

2+( )=13;13-( )=8;3+5=( )

4+6=( );8+6=( );13-8=( )

十、比67大的数说3个,比67小的数说3个。

十一、一个正方形是四个角,问:在角上切了一个角之后还剩几个角?

十二、幼儿园的苹果吃了一半还剩20个,幼儿园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十三、小红参加数学竞赛,和参加竞赛的每个人握一次手。小红一共握了39次手,问参加数学竞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十四、河边有7只小鸭子和1只鸭妈妈要过河,其中4只小鸭子过了河,还剩几只小鸭子?

十五、公共汽车上,第一站上来5个人,第二站下去2人,第三站上来3人,问:车上剩几个人,售票阿姨卖了几张票?

十六、你和小朋友们排成一队做操,从前面数你是第6个,从后面数你是第5个小朋友,请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十七、妈妈今年30岁,爸爸比妈妈大3岁,想想再过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几岁?

十八、两个盒子里各有5块糖,从第一个盒子里拿出2块放入第二个盒子,现在两个里一共有多少块?

十九、猫-狗=2,狗-兔=3,兔+兔=6,问猫=()

二十、"1、4、()、10、()、16",请在括号处填上符合规律的数字。

幼升小孩子的培养方向:思维比知识重要百倍!


经常有家长问这样的问题:“孩子问我什么是数学,我愣住了,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我上网查了一下,解释都太专业,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

相信很多5-6岁的爸爸妈妈们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孩子问的问题,很常见,可就是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他们才能理解。搪塞过去又怕失去为人父母的权威,真是左右为难。

其实,这正是5-6岁孩子突出的特点之一,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对图像、符号和抽象的一些词汇开始感兴趣,行为表现之一就是提问。

爸爸妈妈们可要把握好孩子的问题,引导有方,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欲望,在查询和理解的过程里,既补充了新知又锻炼了自主能力。家长何乐而不为呢?说到呵护孩子“想问”的这个事情,里面还真是有很多学问呢。

一、为孩子创造“想问”的情境

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这对孩子思维的发展极其重要。或许有些父母会问,如何才能让孩子想问、会问?要让孩子想问题并提出问题,一个重要的做法、是安排一个情境,以激发孩子想问的兴趣。所谓安排“情境”,有某些技巧可依循。

首先,让孩子感到好奇。如故事说一半、让孩子好奇地想问结果;玩猜谜游戏,给一些暗示,等等……;然后引导孩子如何问得清楚,而且能有礼貌地问。

其次,鼓励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在孩子的天性中,有一种求知的欲望、他们心中原本有着无数个“为什么”,想了解这个奇妙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成人习以为常的姿态和不以为然的态度,逐渐扼杀了孩子的这种求知冲动。

因此,父母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对孩子的提问努力表现出自己的兴趣,与孩子一起去思考,去寻求未知的答案,孩子提出问题的欲望就会不断增强。

二、要善于对孩子发问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发问对于培养孩子是很重要的。要想激发孩子的潜能及创造力,父母必须掌握向孩子发问的形式和技巧。要善用发问的技巧,也学会听孩子发问。因为这既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更可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同时可培养其表达能力。

发问时,不要只问对或错的封闭式问题,最好依据孩子的能力,问一些没有惟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如:茶杯有些什么用途?多少加多少等于10?等等。

台湾学者陈龙安总结出发问技巧的“十字诀”。这“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孩子玩问答游戏;

“例”:即是多举例;

“比”:比较东西和东西间的异同;

“替”:让孩子多想些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

“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

“可”:可能会怎么样。

“想”:让孩子想象各种情况;

“组”:把不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会如何。

“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举例来说,孩子要去郊游,就可和孩子讨论请谁一起去?何时去?为何要去?到哪里去?带什么去?问题愈多元化,孩子所受到的思考刺激愈多;

“类”:是多和孩子类推各种可能。

三、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

我们经常碰到以下两类问题:

一类问题,就像课本上的习题——提出的问题很明确,要求我们运用已经学过的某些知识,针对问题“聚会思维”;而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往往是惟一的,这就像我们回答“1十1”只能等于2,等于别的就意味着错误。

另一类问题,就是可能有多种答案的问题——有时问题在开始时并不十分明确。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量问题都是属于这种类型。解决这类问题,除了要努力明确问题外,还要打破平时习惯想法的束缚,将自己的思想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扩散开去考虑问题,这叫“发散思维”;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很多个创造性的设想,并且不能绝对他说哪个设想最好,只能根据实际的情况,评定某个设想更为合适。

比如“回形针有什么用?”这样一个问题,有兴趣的话,您可以先考考自己的小孩。

发散性思维要求一题多解,供参考的答案有:

1.回形针除了可以用来“别住纸张”外,还可以有以下的用途:

2.可以让回形针利用衬衣口袋,别住“服务员”或“小队长”等标志;

3.可以用它代替发夹,夹住散乱的头发;也可代替领带夹子;

4.假如有很多回形针的话,可以把它们联结起来,成为链条;

5.可以把回形针的一头拉开,代替牙签,剔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当然最好不要这么做);

6.同样可用它剔除地板、桌子缓和指甲缝的脏东西等等;

7.必要时,可以把整个回形拉直,当作鞋带使用——把它穿过鞋带孔扭结起来;

8.把回形针缝在窗帘布上端,代替窗帘圈;可将它别在纸模型飞机的头部,做重锤用;将许多回形针串联起来,还能做项链,等等。

四、下面是一则成功的家教案例,摘自家长原创:鼓励孩子“异想天开”!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数学老师让人捎口信要我们去,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件事:数学教学正进入直式运算阶段,学生们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从低位向高位顺序运算,惟独儿子别出心裁地从高位到低位进行逆向运算,经老师指出后,他竟顽固地一意孤行。

我们回家盘问时,儿子振振有词:“左边算到右边是我想出来的窍门”。听他这么一说,我们意识到,儿子虽然违背规律进行运算,却透露出一种萌芽状态的独创精神。

于是我们在对他的“找窍门”给予充分肯定之后,循循善诱地告诉他,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要多方位地观察,对思维结果还需验证,验证的标准就是看它的实际效果。然后,我们与他一起分析逆向运算的弊端。最后,他口服心服地毅然忍痛割“爱”了。

五、教育反思与学习

孩子总是要长大的,父母不是包办替代,而是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让孩子从小树立主体意识,从各方面给予他“参与”的机会。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教育教人以知识,是因为再没有别的东西可教。但知识并不能代替思维,如同思维不能代替知识一样。在大多数实际生活中,知识从来就是不完全的(因为我们处理的事情往往涉及将来),所以我们需要思维。

创造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它并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式的创意,而是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帮助人适应环境的能力。

知识与思维有密切的联系,但决不是同一个东西。有些孩子非常善于思考,很有创造力,但在校的考试成绩可能很一般;有些孩子的考试成绩非常好,但不善于独立思考,没有创造力,所谓“高分低能”就是指这类学生。

因此,孩子读书、学习,有着双重的目的:一是掌握知识,一是发展思维技能。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往往注意前者而忽略后者。但教授一门知识课的更为重要的意义恰恰是为了使孩子的思维技能得到发展。

“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这句话很有道理。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思维力方面应注意一些方法:教孩子,思维比知识更重要!

6.8名师解析:幼升小数学思维试题


近日,北京各个小学开始了紧张而又激烈的幼升小面试,怀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的家长带着孩子赶赴目标学校参加面试。据调查,面试问题中数学思维问题是必考项,邀请资深专家陆续老师为考生精析数学思维试题。

1、妈妈从家里到工厂要走3千米,一次,她上班走了2千米,又回家取一很重要工具,再到工厂。这次妈妈上班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专家解析:这道题家长可以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辅导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模拟一下整个过程,同时要求家长画上线段图并标明数字,两者缺一不可。当孩子真正理解了整个过程解答本题也就会非常容易。本题的正确答案2+2+3=7(千米)

2、一辆公共汽从东站开到西站,开一趟。如果这辆车从东站出发,开了11趟之后,这辆车在东站还是西站?

专家解析:这道题是奇偶性知识的综合运用,很多学前的孩子都知道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但是孩子并没有真正明白单双数的意义,家长可以在家里指导孩子用棋子1个1个的摆出来,让孩子真正明白单双数的意义和规律,再做这道题就会比较简单。第1趟汽车开到西站,1是单数,11也是单数,故开了11趟之后汽车开到西站。

3、一只猫吃一只老鼠用5分钟吃完,5只猫同时吃5只同样大小的老鼠,需要几分钟才能吃完?

专家解析:这是关于时间的知识,这是一种常识,家长和孩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表演一次,孩子就会真正明白。本题的正确答案为5只猫同时吃5只同样大小的老鼠,需要5分钟才能吃完。

4、小明和小亮想买同一本书,小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若用他们的钱合买这本书,钱正好。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他们各带了多少钱?

专家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两人合起来正好能买一本书,也可以理解为把买一本书的钱分给了两个人,小明拿一部分,小亮拿一部分,小明缺1元7角,说明小亮正好有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说明小明正好有1元3角,明白了这些道理,其它的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本题的正确答案为小明有1元3角,小亮有1元7角,这本书的价钱为3元钱。

5、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

专家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平均分的问题,35颗糖不可能平均的分给4个人,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把糖果按4个一排的画下来,让孩子先把能平均分的部分分掉,剩下的部分在按顺序来分,同时对理解能力稍差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相应数量的棋子或小木棍,让孩子亲自动手摆一摆。通过动手操作不难得出丁丁分到最后一颗糖。

6、淘气有300元钱,买书用去56元,买文具用去128元,淘气剩下的钱比原来少多少元?

专家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在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体(原来的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去的钱,一部分是剩下的钱,问剩下的钱比整体少多少,其实就是问用去了多少钱。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56+128=184(元)

相关推荐

  • 语言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语言能够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那么,大家都知道语言与思维能力是同步的,是发展幼儿思维的有利工具。幼儿期所经历的初步分析、综合、抽象及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无一不是依靠语...
    2021-05-02 阅读全文
  • 幼升小面试:思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2个苹果和1个梨等于11个玻璃球,其中1个梨等于3个玻璃球,那么1个苹果等于几个玻璃球? 小铭前面有3个小朋友,后面有4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请用7根小木棍,分别摆出2个正方形和3个三角形图案...
    2021-05-01 阅读全文
  • 幼升小思维题:数学题二十道 一、鱼缸内有10条鱼,死了2条,问鱼缸内还有多少条鱼;1个孩子用6分钟吃完一个汉堡包,问3个孩子同一时间各吃1个汉堡包用多少分钟? 二、一组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有一位扮演老鹰,一位做母鸡,还有8个做小...
    2021-05-01 阅读全文
  • 幼升小孩子的培养方向:思维比知识重要百倍! 经常有家长问这样的问题:“孩子问我什么是数学,我愣住了,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我上网查了一下,解释都太专业,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 相信很多5-6岁的爸爸妈妈们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孩子问的问题,很...
    2021-05-05 阅读全文
  • 6.8名师解析:幼升小数学思维试题 近日,北京各个小学开始了紧张而又激烈的幼升小面试,怀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的家长带着孩子赶赴目标学校参加面试。据调查,面试问题中数学思维问题是必考项,邀请资深专家陆续老师为考生精析数学思维试题...
    2021-05-04 阅读全文

语言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语言能够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那么,大家都知道语言与思维能力是同步的,是发展幼儿思维的有利工具。幼儿期所经历的初步分析、综合、抽象及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无一不是依靠语...

2021-05-02 阅读全文

2个苹果和1个梨等于11个玻璃球,其中1个梨等于3个玻璃球,那么1个苹果等于几个玻璃球? 小铭前面有3个小朋友,后面有4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请用7根小木棍,分别摆出2个正方形和3个三角形图案...

2021-05-01 阅读全文

一、鱼缸内有10条鱼,死了2条,问鱼缸内还有多少条鱼;1个孩子用6分钟吃完一个汉堡包,问3个孩子同一时间各吃1个汉堡包用多少分钟? 二、一组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有一位扮演老鹰,一位做母鸡,还有8个做小...

2021-05-01 阅读全文

经常有家长问这样的问题:“孩子问我什么是数学,我愣住了,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我上网查了一下,解释都太专业,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 相信很多5-6岁的爸爸妈妈们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孩子问的问题,很...

2021-05-05 阅读全文

近日,北京各个小学开始了紧张而又激烈的幼升小面试,怀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的家长带着孩子赶赴目标学校参加面试。据调查,面试问题中数学思维问题是必考项,邀请资深专家陆续老师为考生精析数学思维试题...

2021-05-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