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日本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

发布时间:2021-04-26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日本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中国有很多年轻的父母们在育儿的过程中,纷纷以西方或者是日本人的方法为蓝本,仿效其中。在日本大部分还是妈妈负责家庭教育的比较多,她们强调孩子的意志,她们通过生活的细节锻炼孩子的意志,从小培养他们具有坚强的韧性,并且十分注重孩子的体能。

日本大部分还是妈妈负责家庭教育的比较多,现在中国有很多年轻的父母们在育儿的过程中,纷纷以西方或者是日本人的方法为蓝本,仿效其中。日本人强调孩子的意志,他们通过生活的细节锻炼孩子的意志,从小培养他们具有坚强的韧性,并且十分注重孩子的体能。

日本妈妈实施蒙台梭利教育

在我尚未做好心理准备,意识到成为母亲“是一件责任十分重大的使命”时,已经从逍遥自在、凡事只为自己着想的小姐步入了母亲的行列。时至今日,我仍心有余悸,而且,随着书籍阅读愈多而感受愈深。由于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我学会自我反省不断地成长,对此,我表示真挚的谢意。

我送长子上幼儿园,在那儿聆听羽子老师的演讲我才初次知道蒙台梭利教育。

“这真是一个好教育。”当时我深深地感动,同时也为自己因无知而任意地抚养孩子而感到惭愧。虽然我有意进一步了解其内容,但是没有机会而失之交臂。

幸运的是,后来我又将次子、三子送入实施蒙台梭利教育的龟田天主教幼儿园。“这实在是太好了。”我始终如此认为。在此处,见不到同龄保育的现象,静温、安详,室内洋溢着教师的温馨。待我回到家后细细体会才认识到“这才是儿童的真正面貌”。于是,我豁然开朗了,这不仅限于幼儿园,即使在家庭中亦大有可为。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日本人怎样培养孩子毅力


日本人怎样培养孩子毅力

毅力是成才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故日本人普遍十分重视对孩子毅力的培养。前不久,日本一家妇女报社特意邀请了一些教子有方的家长,讨论、总结了种种培养毅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日本人怎样培养孩子毅力

从幼儿时就抓起培养毅力开始得愈早愈好。不妨在孩子牙牙学语时便要求尽可能发清楚每个单词的发音,直至字正腔圆。当孩子蹒跚学步时,也应该鼓励每次须走完规定长度的路程,即便跌跌撞撞甚至摔个大跟斗也不要心疼。

有意让孩子吃点苦许多日本家长有意让孩子吃点苦,如上学挤挤公交车而不坐小轿车,在烈日炎炎下赶路,或裸身冬泳等等。

注意培养自信心自卑者往往难有毅力,这是因为自信乃毅力的“精神基础”。这包括废除体罚谩骂、多多夸奖、鼓励孩子在某一领域拔尖、让孩子拥有众多朋友等等。

加强体育锻炼科学家们发现,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增强体质,而且还可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那些需要坚持才能完成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游泳、登山等)。

家长作出表率如果家长自己都缺乏毅力,那么要求孩子有毅力基本上就是一句空话。很难想象一个冬练时因怕寒冷而半途而废的父亲能带出一个不屈不挠地练长跑的儿子。

多多鼓励打气对尚未见过世面的孩子来说,在接受意志力考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出现意志消沉往往在所难免。此时,来自家长、教师乃至小伙伴的鼓励打气至关重要。

“慢半拍”的妈妈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慢半拍的妈妈,或许看起来不像其他妈妈一般负责,但是慢半拍给了孩子很多自己成长的空间,也给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看看慢半拍的妈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我的孩子毛豆自理能力很强,一岁多会拿着勺子自己吃饭,会自己剥橘子、鸡蛋皮,还会扭着小屁股,把鸡蛋皮扔到垃圾桶,让我省心不少。总结秘诀,那就是“做一个慢半拍、而不是无微不至的妈妈。”

体会到“慢半拍”父母的好处,还要从睡眠说起。毛豆六七个月的时候,只剩下每晚上12点一次夜奶。为了不让夜奶腐蚀乳牙,我寻思着如何把这次夜奶断掉,但没什么太好的办法。有一天,毛豆12点哼唧的时候,我想磨蹭一会再给他喂奶。结果,就在我赖床的两分钟内,毛豆睡着了!原来,是我的过度响应打扰了他的睡眠,而不是他夜里醒来打扰了妈妈。

就在这个“懒人断夜奶”法后,我发现”慢半拍“真真是个极好的教育理念。

1)“慢半拍”,因为不能低估孩子

父母总是低估孩子,认为他们弱小、无能、依赖着父母照顾。可是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学会着很多本领。如果妈妈愿意用信任来等待孩子,不随时代劳,孩子的表现会大大超出你预期。

毛豆1岁多就会剥鸡蛋皮了。某一天,我发现毛豆把煮蛋在桌角磕破,等我给他剥着吃。我灵机一动,让爸爸和奶奶都不要出声,各忙各的。毛豆嚷了一会儿,发现没人可以求助,就用小手一点点把鸡蛋皮抠开。第一天只剥了四分之一。第二天我们如法炮制,装作有事在身,不能帮忙,他就接着用手抠鸡蛋皮。一个星期下来,基本上能够把一个鸡蛋剥的光光滑滑的,放嘴里吃。

扣扣子、穿鞋子也都是如此。很多家庭,在孩子出门的时候恨不得一人拿外套,一人系鞋带,就像皇帝出门,贴身侍卫们前呼后拥。而毛豆出门时,我把衣服放在旁边,毛豆呼叫我的时候,我总是慢上半拍,留给他自己穿衣服的机会。如果这件事在他的能力范围内,我选择后知后觉,等我“反应”过来,孩子已经做好了。

毛豆的自主进食也是这么学会的。他让我喂饭时,我经常说“妈妈要在厨房忙,你自己试试看吧。”毛豆没辙了,只好先是用手抓着吃、然后用勺子蘸饭粒吃、再后来勺子抓的稳稳当当。孩子总能想出办法来自己解决,就看你给不给机会。一个“慢半拍”的妈妈,最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慢半拍”,让孩子去尝试

孩子从出生起,就有照顾自己、保护自己的本能了。一个好妈妈,无需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当孩子尝试他想做的事情时,父母要缩回保护的双手,很重要的表现就是“慢半拍”。

我们小区有一个孩子,两三岁还不会滑滑梯,妈妈很着急。我观察了一下孩子和妈妈的互动,说:

“毛豆最初学滑梯的时候,没有任何人教他怎么滑。他也曾在滑梯口犹豫害怕。我就在一旁袖手旁观,让他遇到困难时,一定先自己想办法。这样,往往还没等我伸手帮助,他已经双脚试探,一溜烟滑下来了。”

这位妈妈若有所思,终于明白是她每一次“及时、好心”的帮忙,剥夺了孩子学习运动技能的机会。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吃饭,朋友家的三岁小女儿学着摆餐桌,这位妈妈的处理方式同样很智慧。小女儿拿着一个温水瓶,笨拙想往玻璃杯里倒水,妈妈没有马上相助,或者告诉孩子“你不会做”,只是悄悄观察孩子,给孩子自己尝试的机会。有的妈妈问“要是水洒了一地怎么办呢?”我要说:“真的把水洒了又怎样?清洁地面和损失孩子的信心,哪个更严重?”

3)“慢半拍”,请放弃“周到”

一位英语老教师,曾经这样告诉我:“班里英语成绩前十名的孩子,父母都不懂英语。”

这个现象令我很吃惊。仔细一问才知道:父母不会英语的孩子,因为知道回家后没人辅导他们,所以格外努力。而父母精通英语的孩子,由父母为他们列出计划、甚至背哪些单词都写好,他们学习动力不是那么足。

每个人都希望什么事都由别人处理好,自己不用操心受累。孩子也有惰性,如果她背后有一个强大的靠山,她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明明自己独立可以完成的事情,总想着有人可以替她分担。而妈妈,就是那座可以时时赖以依靠的“山”。妈妈越周到,越无微不至,孩子的独立性也越差。

我问老教师:那家长应该怎样做呢?

老教师说:“孩子有不会的单词自己查、不懂的句式自己想。别像个电子词典似的随时告诉孩子答案,这样的孩子英语才棒!”

4)孩子的小伤,也请“慢半拍”

孩子正在爱动的年纪,小伤小蹭是常事,无需大惊小怪。我曾见到一位小姑娘学步,刚刚摔倒,妈妈以光速跑过来,把她抱起来使劲又吹又揉。

其实小姑娘只有手上有些红印,妈妈是小题大做了。久而久之,她会一点疼痛都不能忍受,只要跌倒受伤,就有人安慰。她的勇气和调整能力会慢慢受损,时刻需要妈妈的保护。可是妈妈能保护她一辈子吗?

真实生活里充满不舒服和痛苦,如果孩子们学不会自己忍受痛苦和挫折,那么今后他们的生活将会阻力重重。妈妈的“干预太快”,其实是阻碍了孩子靠自己痊愈的必经之路。

这种情况下,妈妈可以淡定一点,也可以跟在后面静静等待,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不要不停的安慰宝宝,你的淡定才是宝宝平静下来的定心丸。

慢半拍,母爱的节奏才刚刚好。妈妈要学会信任和等待,孩子才能自己探索着成长。从今天开始,做个“慢半拍”的妈妈吧!

日本父母对孩子的“忍耐力”培养


体贴他人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和母亲的生活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要让孩子具有体贴他人之心,为此,日本的父亲母亲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力图改变着自己。

忍耐力强的孩子孩子到了2岁时,应教会孩子懂得“等待”,2岁之后,应教会孩子懂得“忍耐”。父母需要掌握的重点是,不是教会孩子消极地忍耐,而是教会孩子根据自己的意志积极地忍耐。

乐于参与的孩子在孩子开始懂得与人交流时,就要让孩子学会认识自己,建立自信,对任何事情都有参与的积极性,凡是参与的事都应从头至尾兴致勃勃。在这点上,父亲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富有创造力的孩子一般来说,孩子从零岁起就能够一个人玩耍,要知道此时正是孩子产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佳时机。

富有智慧的孩子用父母的爱心去充分挖掘孩子在智慧上的潜力,尽可能地把孩子培育成能超越局限的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能尊重生命的人。

领导能力是如何培养的


没有人天生下来就具备领导能力和领袖风采

关于领导能力,有句话叫“没有谁人天生是领袖”,领导者的素质和管理才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学习学来的。

管理才能与你的“领袖气质”与出色的管理能力是不能分开的,它们如影相随。因为这种素质和能力能够使你做出本来你不会做或无法做的事情。那么,要怎样培养我们的领导才能和管理才能呢?也就是说,如何使别人乐于和我们合作,支持和帮助我们成功呢?

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成为一个受别人欢迎的人。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一味的取悦别人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关键是要培养你的特质。

如果你一味的取悦别人,可能会暂时讨人喜欢,但不可能长久,因为你在讨人喜欢的过程中失去了你自己。因而,过一段时间,你可能会发现,你的交往范围扩大了,而你自己却感到越来越孤独。你必须喜欢你真正的样子。这是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的基础。

培养自己喜欢的特质,即那些属于自己的特殊的东西,这些特质对你而言是相当可贵的。如果你真的喜欢某人做你的朋友的话,他就应当喜欢你的这些特质。你只是为了这些特质和为你自己而培养,千万不要为了给别人留下某种印象去迎合别人。那样的话你不但会失去成功的机会,还会失去你想要的一切。

如何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

1、学会如何独处。

你可能觉得惊讶,但这与如何受别人喜欢并不矛盾。一个人如果不能和自己好好相处的话,还能期望别人什么,又怎么能期望别人好好和你相处呢?

2、培养一种能将别人视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能力,并欣赏这种个别差别。

要“讨好”别人,得先学会怎样让别人“讨好”。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足以让人尊敬和钦佩,但你只有找出每个人独特的地方,否则你很难欣赏别人的特点。

3、培养你的享乐能力。

放慢你自己的脚步,好好品尝一下自己所做的事情。同时,尽量让自己参与周围发生的事情。因为你事事都做旁观者,你就会觉得自己并不重要,周围的事情也不重要。然后,期待一切愉快事情的发生,如果真的发生了就好好庆祝一番,继续强化你愉快的感觉。

4、不要讥讽任何人。

如果你事事讥讽别人,你可能就会觉得世界上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且会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真诚的、宽容的。每个人都想占别人便宜,一点也不想付出。比讥讽更糟糕的是,你得继续用讥讽掩盖你的这种违反道德的行为,直到你对整个世界、整个人类都嗤之以鼻。

5、对你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和别人持相反的意见,就准备面对他们。这对你了解自己的目的和别人的认同很有关系,也让别人知道你具有坚强的信念和强烈的感觉。如果你没有珍重特质的话,你很难成为人群中受欢迎的人。

6、尝试培养感受别人的经验和关怀别人经验的能力。

7、学会分享朋友的快乐。

你是自己造出来的,所以你可以把自己塑造成理想的自我。做到了这几点,你就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下面这几个方面可以使我们尽快地培养起自己的领导才能:

1、跟那些你想去影响的人们交换意见。

这是使别人比如你的同事、朋友、顾客、员工等依照“你所希望的那种方式”去做的秘方。

2、考虑问题尽可能的周到,处理事情的时候要多思考还有哪些不符合人性的地方

人人都用自己的方法来领导别人,但是总有一种最好的、最理想的符合人性的方法。

3、尽量追求进步。

相信自己和别人还可以进步,更要推动帮助进步的行动。在每一个行业中,只有精益求精的人才能够不断的升迁。领导人,尤其是真正的领导人,非常缺乏。安于现状的人认为每一件事情都很正常才需要再去改进的人比那些激进人士认为有待改善的地方更多,想些办法可以做得更好更多。

4、腾出一点时间和自己交谈、商量或从事有益的思考。

领导人都特别的忙碌。事实上也是如此,他们真的很忙。但是我们常人常常忽略的一点是,领导人每天都要花许多时间来单独思考。无法承受孤独的人,竭力使自己大脑一片空白,他们尽量避免动脑筋,在心理上自己已经被自己的思想吓坏了。这些人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心胸狭窄,目光日益短浅,行为也会变得幼稚可笑,当然不会坚韧不拔、沉着稳健的作风。忽略了自己大脑的思考能力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和领导者。

5、领导阶层和管理阶层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思考,迈向领导之路的最佳准备也是思考。

因此,希望你每天都能抽出一点时间练习合理的单独思考,并且努力朝着成功的方向去思考。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你自己已经培养起了你的领导气质,你的管理者的才能。

这时候,你距离成为头狼就越来越近了!!!

培养孩子不认生妈妈们该如何做


培养孩子不认生妈妈们该如何做

孩子虽然是妈妈的宝贝,但是如果孩子只和妈妈一个人亲,拒绝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抱抱,这也是不好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不认生,这样对孩子的性格发展以及人际交往是有好处的。那么,妈妈们该如何做呢?

1、迎合孩子的爱好心理

即使宝宝有认生的表现,可由于孩子的天性,宝宝还是比较喜欢跟那些比较年轻的阿姨或者小宝宝待在一起的,因为年轻的阿姨让他有种妈妈般的感觉,而从小宝宝身上他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当妈妈带宝宝出去玩耍的时候,可以抱着宝宝跟那些阿姨或者小宝宝打招呼,跟他们一起玩。让孩子知道除了家里人之外,其他人也都是和蔼可亲的,不用害怕、胆怯。

2、给孩子安全感

孩子认生一般都与“害怕”有关,因此妈妈及周围接近宝宝的人都要给宝宝一种安全感。妈妈以及家人平时都要保持态度温和、情感稳定,不要忽冷忽热。

3、多带孩子出去走走

在宝宝3—4个月以前还不懂得认生的时候,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带宝宝走出家门,以帮助宝宝尽早适应他可能接触到的各种社会环境。经常带宝宝去社区广场、花园绿地等人多、小朋友比较多的场合,让宝宝看看周围新鲜有趣的环境,感受不同人的声音和印象。

4、多让孩子接触陌生人

有的孩子只喜欢让妈妈一个人抱,除妈妈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员一抱就哭,这是因为平时对外人接触不多,每天只看到父母。妈妈可以尝试着让其他家庭成员多抱抱宝宝,在他们抱的时候妈妈可以暂时离开一会儿。让宝宝慢慢熟悉除爸爸妈妈之外的陌生人。可以先从家里人开始,然后再是其他不熟悉的人,比如爸爸妈妈的同事、朋友、邻居等。

日本的教育注重全面培养


在日本,为达到全面教育的目的,强调对孩子进行“四重”教育。

一是重礼仪、孝亲教育。日本孩子的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孩子离家回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为培养孩子的体贴、感动之心,父亲和母亲将自己的生活态度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影响。比如,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另外,“不给别人添麻烦”是日本父母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二是重忍耐、挫折教育。在日本,人们信奉这样的理念:只有让儿童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而不是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才能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为了形成儿童坚韧和顽强的品质,日本人非常重视对儿童进行忍耐的教育,并且将其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日本,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在没有成人带领的情况下,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安营扎寨,寻觅野果,捡拾柴草,寻找水源,克服重重困难,进行自救活动。日本家长让孩子冬季也穿短装,洗冷水澡,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耐寒能力和意志力。日本家长把这看作是一个经受挫折的训练,是让孩子具备接受挫折的经历,也是人能否正确履行其生活职责的必备条件。这些看上去的一件件小事实际上都是在潜移默化地打磨孩子的意志力。

三是重自立、自信教育。乘火车、轮船旅游时,常常发现跟随父母旅游的日本孩子不论年龄大小,每个人身上都无一例外地背着一个小小背包。背包里装的都是些他们自己的生活用品。为什么要他们自己背呢?日本孩子的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背。”哪怕是象征性的,这对于养成孩子自理、自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

日本教育孩子的名言是: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在校外参加劳动挣钱。日本教育学家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学生做家务劳动是学生应尽的义务,如果孩子干活要付钱的话,这就是对家庭关系的扭曲,有的家长因孩子学习成绩好而赏钱,这无疑是一种贿赂。日本的家长认为在物质条件过分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缺乏毅力。因此,他们还注重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吃苦能力。

四是重创造、创新教育。另外,日本的有志之士要求教育革除“应试教学”的弊端,向培养“创造型”人才方向发展。日本家庭教育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对孩子创新人格的培养,重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情神,鼓励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鼓励孩子有独立的想法、看法。家长经常带孩子到科技馆去参观,鼓励孩子到社区图书馆去看书,借阅图书,玩各种创造性游戏,发展孩子的想象力。重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孩子买来组装玩具,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组装各种各样的模型,培养该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美国幼儿园是如何培养孩子领导能力的


美国的宝贝放学回家都会特别兴奋地对父母说:“妈妈,我今天当‘Line Leader’(队长)了。”并拿出一张很大的海报,上面写着一个大标题“MorningMessage(晨间信息)”,具体内容包括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今天的队长是谁,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等等。“晨间信息”海报每次只发给当天当队长的小朋友,因此孩子都会特别珍惜。一个小小的队长头衔为什么会让孩子如此在意呢?

一、认识“Line Leader”制度

“Line Leader”顾名思义就是小队长,听起来类似中国幼儿园中的小组长、值日生,但实际上区别很大。在美国,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通常都设有“Line Leader”,由全班小朋友轮流担当。作为一种学校常规,老师会将班里所有小朋友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排成一列,张贴在班级的墙上,从前到后每人轮流当一天队长。通过这个名单,无论是老师还是小朋友都能准确知道今天的队长是谁,每个小朋友也可以准确地推算出自己将在哪天当队长。同时,小朋友常常容易遗忘自己的工作,因此老师还会在纸上一一列下队长需要做的事情,贴在班级墙面上,帮助小朋友明确任务。

尽管不同班级中的队长承担的具体任务有所不同,但总的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方面。

1.排头

从早晨在餐厅集合排队开始,担当队长的小朋友就要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作为排头带领着全班小朋友进班。一天之中无论去任何地方,如图书馆、体育馆、室外活动场等,队长都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带领着全班小朋友们前往目的地。同时,当全班小朋友需要离开活动室,去其他地方活动时,他首先要将门打开让全班小朋友通过,最后再将门关上。

2.晨间活动主持人

每天的晨间活动中,老师会事先准备好一张大纸制作当天的“晨间信息”海报,海报内容包括日期、星期、天气、队长以及学习的内容等。队长担任活动主持人,并且负责将海报上空缺的日期和星期中的数字、天气的图标以及队长自己的名字等填写好,并在填完后带领全班小朋友一起阅读。有时候,队长也可以邀请别的小朋友一起来填写晨间信息。

3.教师助手

队长需要担当老师的助手,协助老师分发点心和午餐、推放椅子、擦桌子、给班级里的植物浇水以及活动后收拾物品等。当有的工作需要两个以上的小朋友来做时,队长有权选择帮助者。

把握“Line Leader”制度的独特价值

美国幼儿园的“Line Leader”制度让年幼的儿童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成为一个“领导者”,这也许是他们第一次体验当领导。通过轮流担当队长,儿童不论能力强弱,都能体验到自主和独立,感受到自我的价值,从而建立起自信心;同时也强化了幼儿的责任意识,让他们从小学会承担责任。更为重要的是,全班小朋友轮流担当队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领导者”,这对于从小培养幼儿的领导意识和领导能力非常重要。

4.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增强自信心

独立性是儿童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幼儿由于各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常处于被照顾和呵护的位置,特别是班里那些能力较弱的儿童,更是很少有机会自己独立做一些事情。美国幼儿园中轮流担当队长的制度,使得儿童不论能力强弱都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独立地承担和完成一些工作,这对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每人轮流担当队长一天,让幼儿在一天之中都处于掌控全局的位置,可以使他们感受到难以置信的力量和独立感,从而增强其自信心。而这种有力量的感觉使得他们更喜欢学校。

5.强化幼儿的责任意识,培养责任心

美国幼儿园中的“Line Leader”制度一方面使得儿童感受和体验到成为一个领导者,处于控制者的位置;但另一方面,它也使儿童认识到当领导者并不意味着只是拥有特权,高高在上,它同时需要承担起一定的责任,需要为他人服务。权力与责任是并存的。一天之中无论去任何地方,如图书馆、体育馆、室外活动场等等,都由队长领头,带领着全班小朋友们前往目的地。无论去哪个地方,队长都要负责先打开门,等全班都通过后再负责关门,为全班服务。而担当老师的助手实际上既是一种特权,同时也是在为全班服务。

6.培养幼儿的领导意识,锻炼领导才能

无论是儿童的领导意识还是领导能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在日常活动中不断地实践和磨炼。轮流担当队长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了在班级群体中担任领导的机会,让每个人都能成为班级中的“领导者”,带领大家一起活动,一起学习。在这里,“领导者”不再是少数能力较强儿童的特权。轮流担当队长的制度一方面有助于幼儿形成初步的领导意识,勇于担当“领导”;另一方面也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调和决策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

二、幼儿园中的领导力教育

领导力培养是美国儿童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美国人坚信,每一个儿童天生就具有领导才能,只是这种领导才能常常是潜在的,需要我们帮助儿童来认识自身具备的这些潜在品质,并将这种才能发挥出来。对于儿童来说,领导力的培养最重要的并不是要成为他人的领导,而是形成一种内在的领导意识,要成为自己的领导,对自己的能力具有信心,并且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幼儿园中的领导力教育要特别关注儿童的价值观、自我效能感、情绪能力的培养,注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1.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作为个体最基本的信仰,通过人的行为取向以及对事物的评价和态度等反映出来,是驱使人行动的内在动力。在领导力教育中,价值观的确立是核心,在个体领导力的发展中起着统领作用。因此,引导幼儿初步形成正确的领导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阶段的价值观教育主要是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领导者这一角色,明确领导者在群体中的核心地位;初步理解群体中的角色分工,明确领导者与群体成员间的分工合作关系;正确认识领导者的权利和责任,知道成为领导者并不只是拥有特权,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需要为他人服务。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培养是幼儿价值观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那些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同时,要引导幼儿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领导的潜能,尽管这种能力有大有小,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领导潜能,并培养和强化这些潜能。

2.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工作或行为的信念,影响和决定个体的行为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和努力程度。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越强,选择的目标就越高,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毅力和坚持性也就越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是个体领导力发展的持续动力。

在幼儿领导力的培养中,提高幼儿的自我效能感首先就要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他们在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中体验到成功。多次成功的体验会提高幼儿的自我效能感,而多次的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因此,当幼儿面对较为复杂的任务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习如何将一个大的任务分解为一个个的小任务,从而体验到努力的有效性,提高自我效能感。

其次,要通过鼓励、解释和引导等方式来使儿童感受自我的价值和力量。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成功,我们都要大声地为他们喝彩“你真棒”。因为孩子们的成功没有哪一次是微小到不值得称赞的,每一次小的成功都是引导他们走向下一次成功的基石。

当然,幼儿并不会每次都成功,在面对他们的失败时,我们要对他们做出的努力给予赞扬,并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他们努力争取下一次成功。

3.发展情绪能力

情绪能力是个体正确地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并对自己的情绪情感进行适当调控的能力。情绪能力主要包括情绪的自我觉察、情绪的管理和调控以及移情能力等,是领导力的核心要素。

第一,在幼儿领导力的培养中,要引导和帮助儿童正确地辩识各种不同的情绪情感,包括正面和负面的、自己和他人的,并对各种情绪情感的影响有充分的认识,从而发展情绪能力。如果幼儿难以准确地分辨自己的情绪,就不能与他人进行情感沟通;如果幼儿缺乏对他人情绪的准确认知,就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也就无法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适宜的行为。

第二,要引导儿童正确地认识各种负面情绪,学会用适宜方法表达,掌握应对负面情绪的多种策略。幼儿拥有越多的应对策略,就越能减少困难和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幼儿不仅要学习和掌握自己应对负面情绪的各种方法,同时也要学习如何来帮助他人积极地应对情绪问题。

第三,要引导幼儿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体验他人的处境,聆听他人的不同观点,感受和理解他人的不同观点和情感。

4.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必定具有很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包括交流和沟通、建立和维持关系、建立和维持团队以及发展他人的能力等。在幼儿阶段,社会交往能力主要包括交流、沟通以及建立和维持关系的能力。

首先,儿童要明确知道自己的需求,然后和他人交流,使他人理解。交流和沟通能力是最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其他社会交往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日常要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多与他人进行交流,教给他们必要的交流技能,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需要并将之清晰地表达出来。同时,交流是双向的,不仅需要良好的表达能力,还需要积极聆听的能力。要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倾听是非常重要的,有效倾听是有效交流的关键。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常常更多是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一个演讲者。

其次,建立与维持关系的能力是社会交往能力的核心。每个人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想法,儿童要学习如何与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和睦相处;要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努力理解他人的不同想法并从中进行学习;要认识到每一个人的价值,欣赏每一个人的努力。甚至,有的时候,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儿童还需要学会妥协,作出让步。

领导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持续的过程。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领导体验与其未来领导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无论是学校制度还是其他制度体系,都应该使所有儿童都拥有被发现和培养领导潜质的机会。领导力的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发展对每个人的要求。关注儿童领导力的早期培养,推动中国儿童领导力教育的发展,才能真正培养出既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自我又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的一代新人。

孩子的情商如何培养


孩子情商低怎么办

帮助孩子辨识自己的情绪

情商高手的基本功,就是察觉自己的情绪状态,能很快了解自己的当下情绪。因此父母应先帮助孩子辨识出现有的情绪状态:“所以你不开心了?”,“所以你感到委屈了?”。帮助孩子辨认自己的情绪状态,会带来两个天大的好处。首先,孩子可以明白,接下来要处理的,是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那个“对方”。也就是说,现在真正该做的,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对方理论,而是应该意识到,真正的困扰是自己的情绪反应,那么随后该努力的,就是如何调试情绪,做出合适反应。其次,孩子可以从中学会换位思考的能力。这次挨打,心理难受,以后就知道了,若去打别人,别人也就会有这样的感受。从情商教育的角度而言,这会是个一举两得的做法。

帮助孩子发展负面情绪的管理技巧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和嗜好,来帮助他们排解压力。心理学上的研究显示,做运动是极佳的疏压方法之一,持续做有养运动20分钟以上,会促进大脑中脑内啡的分泌,因而在生理上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

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态度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只要孩子对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对未来有乐观的态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这孩子这辈子不会离幸福太远。

培养孩子的人际互动能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应该多安排机会,欢迎孩子的玩伴来到家里和孩子一起玩耍,学习,以及共同度过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如生日等)。重视情商的父母亲在孩子参加这些团体活动时,该观察的是,孩子在和别人的互动当中,他是主动和他人说话?还是害羞不开口?当别人跟他说话的时候,他是什么反应?而万一与他人发生矛盾,他又是如何回应的?

家长怎样培养情商低的孩子

家长要作孩子的表率

幼儿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都很强,父母在孩子心中就是崇拜的对象,孩子每天用最细致的目光观察着父母的一举一动,默默地模仿和学习着。在您不知不觉中,孩子已学会了您那一套。所以,父母必须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

坚持一贯的家教作风

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爱不能是溺爱、偏爱,而应该是理智的爱,有原则的爱。要让孩子从小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允许做;什么不许做。对孩子的要求要始终坚持如一。如果只对孩子提出要求,而不督促孩子,时紧时松,朝令夕改,这样就难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孩子也会对家长的要求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家长从而失去威信。只有坚持始终如一的严格习惯才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

以积极肯定为主的正面教育

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应多作积极的肯定,从正面引导孩子向目标发展。孩子受到激励和赞扬后,上进心就会得到强化。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实际,对孩子越信任,与孩子的感情越融洽,便更能激发孩子的进取精神。对孩子的优点要及时表扬,用适当的奖励,肢体举动来表达赞扬和愿望。没玩没了的数落只会使孩子丧失信心,自暴自弃。

帮助宝宝控制自己的情绪

爸妈首先要让孩子懂得,哪些情绪是好的,哪些情绪是不好的。好的积极的情绪,如热情、欢乐、乐观、和善等易被社会接受的情绪,应让它自由地表现出来。不好的消极的情绪,如冷淡、抑郁、悲观、愤怒等不易被社会接受的 情绪,要对它加以抑制和消除。

注意孩子情感的细微变化

爸妈要与孩子心灵沟通,做孩子的朋友。对于孩子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而且能给予满足的,家长应该尽量予以满足。不合理而且不能给予满足的,则要向孩子说明为什么不能给予满足的道理。千万不能不关心孩子的痛痒,也不能让孩子放任自流,更不能动辄训诉、打骂,压抑孩子的情感流露。

为孩子创造人际交往的条件

家里来了客人,爸妈要让孩子相识相伴。孩子耳濡目染,就会逐渐学会待人接物之道。爸妈也要适当地带孩子去参加一些聚会、晚会,让孩子见见各种场面,学习与各种人打交道的方法。使孩子增长见识,从而,使孩子在人际交往时变得落落大方。

让孩子抓住各种人际交往的机会

爸妈带孩子上街,要鼓励孩子问路。带孩子上车,要让孩子去买车票。孩子的同伴来家里玩时,要让孩子当小主人,家长千万不要事事包办处处代替。当孩子有好的表现时,家长要积极予以支持,并且及时鼓励。

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在集体活动中,让孩子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生活,他们会互相教会怎样玩耍、怎样相处、怎样生活。家长要欢迎孩子的小朋友上自己家里来玩,也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别的小朋友家里去玩。在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家长要教育孩子互相信。

要经常表达爱意

身体接触和眼神交流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智力。在玩耍、吃饭和交谈当中经常表达出爱意,可以培养孩子的健康情绪。

帮助孩子表达情感

帮助孩子了解和认识各种情绪表达也很重要。很多时候孩子是因为不懂得如何控制情感才表现为愤怒。

教会孩子自主决定

独立是情商中最重要的方面,只有让他们从小学会自己拿主意,才能培养出独立的性格。

肯定孩子的情绪

允许孩子说出自己的愤怒,而不是告诫他们“不要生气”。此外,询问他们生气的原因,对帮助他们控制情绪也很重要。切记不要在孩子愤怒时试图压抑他们的情绪。

承认他们取得的成绩

对孩子的智力永远要予以肯定,避免贬低他们的作为,否则会让孩子对失败失去接受能力。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教会他们积极应对和克服负面情绪。

不过分溺爱

避免说“这事你干不了,我来替你吧”这样的话,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失去对自身的安全感。

培养孩子情商注意事项

自知

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正确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可以每天抽点时间跟孩子交谈,引导孩子坦白地说出自己的喜怒哀乐,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同感受。

自信

父母多多赏识孩子。当孩子表现良好或者有点滴进步时,父母应及时给予适度的赞美,鼓励孩子。

自尊

如果孩子有一些令父母不满的行为或表现,父母也不宜对他做出无情的指责,而应该耐心地引导,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许多父母无意间在亲戚朋友面前责骂甚至体罚孩子,会令孩子尽失自尊,也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自控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如果总是处于一种狂躁不安的状态,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长。父母可以通过规律性的亲子阅读、书法练习、游戏等活动,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引导孩子放弃自己的不合理要求。

自理

爱劳动是孩子应该养成的一种好的品质。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孩子能够经常获得成就感,感受到成长带来的快乐,并从成功的独立行动中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因此,父母应让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人际交往

孩子的人际关系可分为亲子关系、幼儿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无论哪一种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孩子的人格产生影响。所以,父母要注意与孩子间的亲子感情,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在幼儿园或在同伴面前的表现,教给孩子基本的礼貌等人际规则,让孩子学会关心和爱护他人。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


我们常常听别人的家长说:“这孩子特聪明老师一讲就会”,难道孩子天生就聪明?我们的孩子就笨吗?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能力强,思维能力的开发在孩子的0到8岁起着关键行的作用。

创作思维

在孩子出生后,每一个阶段都有着各个敏感期。所以需要父母在适当的敏感期引导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可能都玩过分类游戏,这其实就是在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这种游戏更容易让孩子喜欢从而起到开发的作用。还有在生活中我们不要过多替孩子回答问题,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懒惰不会思考,相反父母应该多提问让我们的孩子去思考,这样由她自己说出的答案更有自豪感。

善于思考

提高思维能力也可以通过思维能力的题来开发,这类题很有意思,即提高了专注力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以下10道题型仅供参考:

1.哥哥 4 个苹果,姐姐有 3 个苹果,弟弟有 8 个苹果,哥哥给弟弟 1个后,弟弟吃了 3 个,这时谁的苹果多?

2.小明今年 6 岁,小强今年 4 岁,2 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3.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 4 个人,后面有 4 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4.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 2 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 2页,第 4 天看了多少页?

5.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 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6.有 8 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 2 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 2 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7.老师给 9 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 1 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8.有 5 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 2 个沙包就差 1 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

9.刚刚有 9 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 5 本,小明借去 2 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10.一队小学生,李平前面有 8 个学生比他高,后边 5 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

我是小小发明家

我想思维能力是开发智力的重中之重,不管在生活还是在未来的工作之中都是很重要的,你们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喜欢《日本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日本人如何培养孩子的毅力 毅力是成才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故日本人普遍十分重视对孩子毅力的培养。前不久,日本一家妇女报社特意邀请了一些教子有方的家长,讨论、总结了种种培养毅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日本人怎样培养孩子毅力 从幼...
    2021-04-20 阅读全文
  • 日本幼儿园是如何准备春游的 其实日本人把集体出去游玩叫做“远足”,小学里叫“校外学习”。在日本,小孩子从3岁上幼儿园小班开始就被带着4月远足、5月播种、7月两夜三天夏令营(禁止父母陪同),然后是10月收割、12月-1月两夜三天滑...
    2020-04-21 阅读全文
  • 日本人怎样培养孩子毅力 日本人怎样培养孩子毅力 毅力是成才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故日本人普遍十分重视对孩子毅力的培养。前不久,日本一家妇女报社特意邀请了一些教子有方的家长,讨论、总结了种种培养毅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日本...
    2021-04-23 阅读全文
  • “慢半拍”的妈妈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慢半拍的妈妈,或许看起来不像其他妈妈一般负责,但是慢半拍给了孩子很多自己成长的空间,也给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看看慢半拍的妈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我的孩子毛豆自理能力很强,一岁多会拿着勺子自己吃饭...
    2020-12-09 阅读全文
  • 日本父母对孩子的“忍耐力”培养 体贴他人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和母亲的生活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要让孩子具有体贴他人之心,为此,日本的父亲母亲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力图改变着自己。 忍耐力强的孩子孩子到了2岁时,应教会孩子懂得“等...
    2021-04-19 阅读全文

毅力是成才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故日本人普遍十分重视对孩子毅力的培养。前不久,日本一家妇女报社特意邀请了一些教子有方的家长,讨论、总结了种种培养毅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日本人怎样培养孩子毅力 从幼...

2021-04-20 阅读全文

其实日本人把集体出去游玩叫做“远足”,小学里叫“校外学习”。在日本,小孩子从3岁上幼儿园小班开始就被带着4月远足、5月播种、7月两夜三天夏令营(禁止父母陪同),然后是10月收割、12月-1月两夜三天滑...

2020-04-21 阅读全文

日本人怎样培养孩子毅力 毅力是成才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故日本人普遍十分重视对孩子毅力的培养。前不久,日本一家妇女报社特意邀请了一些教子有方的家长,讨论、总结了种种培养毅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日本...

2021-04-23 阅读全文

慢半拍的妈妈,或许看起来不像其他妈妈一般负责,但是慢半拍给了孩子很多自己成长的空间,也给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看看慢半拍的妈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我的孩子毛豆自理能力很强,一岁多会拿着勺子自己吃饭...

2020-12-09 阅读全文

体贴他人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和母亲的生活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要让孩子具有体贴他人之心,为此,日本的父亲母亲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力图改变着自己。 忍耐力强的孩子孩子到了2岁时,应教会孩子懂得“等...

2021-04-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