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除了"你真棒",谁想过这样奖励孩子?

发布时间:2021-04-26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谁吃谁。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除了"你真棒",谁想过这样奖励孩子?”,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前段日子,朋友给我发了一份西方国家小学老师给孩子们的"奖励"清单,看到后不得不说,跟咱们国家很多幼儿园和小学老师奖励孩子一般采用"小红花小印章换礼物"的方式相比,这样的奖励确实更为丰富多彩,种类繁多。

在咱们看来用来"诱惑"小朋友们好好表现换取礼物的方法或许会有用,但其实缺少一定的引导性。并且过多的物质奖励会让小朋友形成一种"别样的动力",也就不是所谓的"内在驱动力"。孩子长大成人后,很多事情,乃至他的人生,是需要内驱力才会越走越好的,让孩子对物质奖励形成习惯显然无益于此。

或许我们不能完全借用,但仍会有很大的启发。

下面我就把奖励清单列出来。每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其实都有着独特的意义。或许我们的班级还不能完全适合这样的方式,但是我们可以不学其形,学其神。即使不在班级里,在家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来替代口头上千篇一律的"你真棒"呢?

1、坐老师的座位;--体验权威感和荣誉感

2、照顾1天班里饲养的小动物;--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3、和他喜欢的人一起午餐;--享受自主选择的权利

4、教师给学生家长打表扬电话;--与家长分享进步和成就的快乐

5、排队时站在最前面;--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荣耀

6、减少作业量;--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殊权利

7、挑选午餐音乐,让学生从家里带来磁带或CD;--享受自主选择快乐

8、把班里的录音机带回家一晚;--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权

9、使用彩色粉笔;--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与众不同的荣耀

10、邀请校外嘉宾来班里做客;--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荣耀

11、随时可以喝水;--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自主选择和更多自由的快乐

12、随时可以用卷笔刀;--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自主选择和更多自由的快乐

13、把班里饲养的小动物带回家一晚;--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权

14、在低年级做服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15、给图书管理员做助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16、邀请其他班的一个朋友来班里共进午餐;--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自主选择的权利

17、给老师选择一本书,让老师读给大家听;--体验权威感和自主选择

18、按自己的意愿换座位;--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自主选择和更多自由的权利

19、把动物玩具放到桌子上;--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更多自由的权利

20、跟老师共进午餐;--体验权威感和荣耀感

21、获准用班里的录音机录一个故事;--体验权威感和荣耀感

22、在游戏中做主持人;--体验权威感

23、获得更多休息时间;--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殊权利

24、读书给低年级的学生听;--体验权威感和责任感

25、休息时第一个挑选活动器材;--享受自主选择和更多自由的快乐

26、为班里选择课堂上观看的电影。--体验权威感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摩比论坛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你再这样奖励孩子,只会害了他!


奖励是我们最常用的激励孩子的方式,可有时却不能乱用。因为你可曾想过,当孩子在认真做好某件事情的时候,并非是为了要得到某种奖赏,反而是我们的外在奖励,改变了孩子仅靠兴趣去做“好事”的初衷,让他紧盯奖励品,从而减退了做事的热情和兴趣!

所以,有时候乱给孩子奖励,反而会害了他。

我们先来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位老人在乡下休养,但他家附近却住着一群十分淘气的孩子,每天互相追逐打闹,大声喧哗,致使老人无法静心休养,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非常智慧的办法。

他走出来,给每个孩子10美分,并对他们说:“感谢你们让我这里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略表谢意。”孩子们很高兴地领取了奖赏。

第二天,孩子们依旧来到这里玩耍,一如既往地吵闹嬉戏。

老人再次出来,给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觉得虽然比昨天少了,但5美分也还不错,于是兴高采烈地拿着钱离开了。

第三天,孩子们玩耍一阵后,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有人说:“为什么今天竟然只给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

他们商量后,向老人发誓,以后再也不会为他玩了!于是,老人最终获得了清净!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被称之为“德西效应”。即: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

“德西效应”被广泛运用于教育界:当孩子尚未形成自发性的内在学习动机时,老师给予奖励,从外界进行刺激和激励,这种奖励是必要和有效的。

然而,当孩子学习的热情是从兴趣出发,内心真正喜欢时,如果再给予奖励就多此一举了,甚至适得其反,因为此时可能导致孩子学习的目的发生转移,从真正的兴趣使然,变为为了得到奖励和名次。

同样,我们在平时引导孩子,教育孩子时,也要避免“德西效应”,不要动不动就给孩子奖励,滥用奖励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当然,我们说这个只是为了告诉大家,不要滥用奖励,要注意奖励的时机和方法,比如孩子爱学习是好事,如果你想奖励的话,可以奖给她跟学习有关的东西,而不是Ipad之类的。

再比如,孩子的有些不良行为,用奖励的方式去引导还是非常有效的。

我有个朋友,他们家两个小孩儿一起玩时,经常把玩具到处乱扔,于是她采取了积分制奖励的办法。

具体做法:

孩子们每收拾好一次玩具,就给2个积分,等积分达到50个时,就可以换取一次买玩具的机会,当然是50元以内的玩具。如果孩子想要买更贵的玩具,那就继续攒积分。

我觉得这种方法比发脾气,扔掉孩子玩具,打屁股等方式,更能激励孩子。

当孩子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待惯了之后,他自己就会忍不住去收拾。因为看见脏乱差的环境,他自己就首先适应不了。

所以,我觉得这个方法,妞儿们都可以借鉴起来。咱可以把希望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列成一个表格,比如:自己收拾玩具、自己收拾书、自己整理衣柜、自己洗内衣等。然后,我们把表格打印出来,贴在墙上,每当孩子做到位时,就画个小红花,一个小红花代表1个积分,集够50个小红花就给予相应的奖励。

这些奖励品可以替换成我们经常主动给孩子买的,他内心特别想得到的东西。

想让孩子健康上网?除了暴力你还可以这样做!


现实生活中,不乏有家长将教育与暴力对等起来,当然,也不乏有家长是因为孩子的屡教不改而变得暴力,我们暂且不管暴力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暴力就是暴力,暴力教育的方式真的可以让孩子心服口服的承认错误吗?或许一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就拿孩子上网这件事儿来说,网瘾少年成为很多家长为难的问题,但是实际上,除了暴力对待,面对孩子无法消除的网瘾,我们还可以这样做!

1、发现孩子有上网倾向时,及时与孩子沟通,约法三章

或许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家长具有一定的威信,可以利用家长的架子让孩子听从于我们,但是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正处于叛逆阶段,家长的话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好使。这个时候,咱们不妨建立一种平等公正的契约关系,约法三章,约定上网的时间,约定不能上网的情况,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家长既可以用此来规范孩子,孩子也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公平的对待。

2、给与孩子正确的引导,告诉他们网络的正面与负面

不要将网络想象的那么可怕,也不要让孩子觉得网络就一定是坏的。网络之所以可以存在于咱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当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试想想,网络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了多大的便利就知道了!当然网络中也不乏有一些负面的信息,而这些负面信息可能带给孩子的,就是极端的影响。

作为家长而言,需要即时最孩子进行引导,告诉他们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对的,确保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上上网。当然,家长也可以利用一些工具,如爱熊宝一类的APP管理,直接下载到手机中,对孩子浏览的网站进行管理,杜绝孩子受到不良网站的侵害。

3、培养孩子业余兴趣,让他们明白网络不是唯一的选择

事实上,孩子之所以会痴迷于网络,一方面是因为网络的诱惑力大,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孤独,没有地方打发时间造成的。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好的玩伴让他们只能窝在家里上网。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可以拿出一定的时间陪陪孩子,挖掘他们更多的兴趣爱好和潜能,这样是不是比暴力打骂的效果更好呢?

称赞孩子时你有想过吗


快3岁的小刚,智力发展得不错,能用积木砌出他所见过的汽车。父母对孩子的“模仿力”和“创造力”感到很满意,于是备加称赞,还常让他在别人的面前“表演”,这样,他赢得的称赞就更多了。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小刚照例地进行“表演”。可是,同来的一位和小刚年纪相仿的小客人,在同小刚一起用积木建“高楼”时,小刚却怎么也不如小客人建得那么高。这时,小刚竟一手把小客人建的“高楼”推倒了,并抢过积木,到一旁“造”起他的汽车来。

客人走了,父母问小刚为什么这样做。使他们感到惊讶的是:小刚竟委屈得泣不成声……显然,这时候孩子的心灵,已被妒忌心占据了。由于平时过多的称赞,使孩子滋长了一种自以为是的思想,觉得自己真有什么都比别人强的本领,以至于使他不能容忍别的孩子在这方面比自己强。

可见,孩子每一点进步,都是应该称赞的,但这种称赞不应该是廉价的、言过其实的,而应该是适度的、恰如其分的。尤其重要的是,在称赞的同时,做家长的要善于诱发孩子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兴趣,向他们提出切合实际的新要求。这样,才能使孩子不断进步。

相信自己的孩子,多说“你真棒”


我知道,现在的爸爸妈妈常常会用“你真棒!”来激励孩子,但我在儿子身上却从未开此“金口”。同事说我管孩子太严格,孩子太受制;母亲为此也总是对我不满,隔三差五地批评我的做法。可是每次话到嘴边却又止,不知怎么搞的,就是说不出这几个字来。

几天前,我正在办公室和同事聊天,儿子兴高采烈地推门进来,怀里抱着一堆文具,一见到我,就开口说道:“妈妈,我今天颠球是冠军,颠了1582个,这是教练奖给我的!”

“什么,你颠的球最多?真的?”

我的质疑让儿子觉得委屈了,眼里似乎已经噙上了泪水,他扁扁嘴说:“真的!不相信可以问教练!”

“我会问的。”我还是不敢相信。

我也从不敢相信儿子能得第一,从他刚进乒乓球队,我对他的憧憬就已经破灭,跑步测试比不过机灵的女生,跳绳只跳5个就被测试老师喊停……太多的不如意怎能让我再抱幻想?自己想想,应该把心态摆平:就让他当成玩耍,顺便锻炼身体,跟着混吧。

我的心态摆平没过几天,儿子回来告诉我说两周后要举行颠球比赛,当时他只能颠五六个,他那一组里颠球最多的是1000多个,听完儿子的话,我又感觉是一盆冷水,继而为自己早已经摆平的心态庆幸。所以,从那时起,我连一句鼓励的话都不曾说过。

也是从那时起,儿子却对颠球格外上心,一做完作业,自己就拿上乒乓球拍练习颠球,还问我要了一个本子,自己每天做记录。我对他的所做所为“熟视无睹”,只当他闲着玩。突然一天,他兴奋地告诉我能颠20多个球时,我也只是简单地应和了一声:“不错,继续练吧。”儿子就这样在我的“熟视无睹”中默默地练习着……

可就是现在,儿子居然说他颠球得了第一名……不大可能吧?是不是教练为了鼓励他,故意多奖给他一些奖品?所有与孩子的努力无关的念头一个个蹦了出来。瞧我这个当妈妈的,怎么这么不相信自己的儿子呢!我突然为自己的“坏念头”感到惭愧,嘴里不由自主的一遍遍地说着:“儿子,你真棒!”同事们都还笑我太高兴得过头了。

是啊,我是太高兴得过头了。

家园共育《除了"你真棒",谁想过这样奖励孩子?》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谁吃谁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你再这样奖励孩子,只会害了他! 奖励是我们最常用的激励孩子的方式,可有时却不能乱用。因为你可曾想过,当孩子在认真做好某件事情的时候,并非是为了要得到某种奖赏,反而是我们的外在奖励,改变了孩子仅靠兴趣去做“好事”的初衷,让他紧盯奖励品...
    2021-01-07 阅读全文
  • 想让孩子健康上网?除了暴力你还可以这样做! 现实生活中,不乏有家长将教育与暴力对等起来,当然,也不乏有家长是因为孩子的屡教不改而变得暴力,我们暂且不管暴力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暴力就是暴力,暴力教育的方式真的可以让孩子心服口服的承认错误吗?或许一切...
    2021-03-30 阅读全文
  • 幼教经验:告诉孩子你真棒 我曾看过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写得真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的工作和教育自己孩子都启到了很大的帮助。因为这是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书中举了许多典型的例子和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
    2021-02-01 阅读全文
  • 宝贝,你真棒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给人留下许多感动。只要我们细心去体会,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是一句赞赏的话就会令我们的内心偶起波澜。我是一个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对于幼儿教师这一工作,我的内心是有所害怕的。我不知...
    2020-10-22 阅读全文
  • 称赞孩子时你有想过吗 快3岁的小刚,智力发展得不错,能用积木砌出他所见过的汽车。父母对孩子的“模仿力”和“创造力”感到很满意,于是备加称赞,还常让他在别人的面前“表演”,这样,他赢得的称赞就更多了。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小刚...
    2022-03-24 阅读全文

奖励是我们最常用的激励孩子的方式,可有时却不能乱用。因为你可曾想过,当孩子在认真做好某件事情的时候,并非是为了要得到某种奖赏,反而是我们的外在奖励,改变了孩子仅靠兴趣去做“好事”的初衷,让他紧盯奖励品...

2021-01-07 阅读全文

现实生活中,不乏有家长将教育与暴力对等起来,当然,也不乏有家长是因为孩子的屡教不改而变得暴力,我们暂且不管暴力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暴力就是暴力,暴力教育的方式真的可以让孩子心服口服的承认错误吗?或许一切...

2021-03-30 阅读全文

我曾看过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写得真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的工作和教育自己孩子都启到了很大的帮助。因为这是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书中举了许多典型的例子和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

2021-02-01 阅读全文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给人留下许多感动。只要我们细心去体会,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是一句赞赏的话就会令我们的内心偶起波澜。我是一个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对于幼儿教师这一工作,我的内心是有所害怕的。我不知...

2020-10-22 阅读全文

快3岁的小刚,智力发展得不错,能用积木砌出他所见过的汽车。父母对孩子的“模仿力”和“创造力”感到很满意,于是备加称赞,还常让他在别人的面前“表演”,这样,他赢得的称赞就更多了。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小刚...

2022-03-2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