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美国父母惩罚孩子不听话:“计时隔离”

发布时间:2021-04-25

美工区教育笔记。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及时注意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成长!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美国父母惩罚孩子不听话:“计时隔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孩子,调皮不听话是很常见的行为。而类似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父母们对孩子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而惩罚也远远不是打孩子小屁屁几下那么简单的事情,惩罚是一门艺术。下面我们来看看外国父母是如何惩罚孩子的?

新西兰父母冷处理:让孩子体验后果

新西兰Bernny儿子2岁半,女儿半岁

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如果儿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Bernny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比如随他闹去。如果影响到别人,Bernny会将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Bernny认为,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

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

有段时间,老大总喜欢往花园的鱼池里扔鹅卵石,并且屡教不改。Bernny会对儿子说:“你看看,你把小鱼砸痛了,把水池弄乱了。水池不漂亮了吧?”然后Bernny会要求儿子把水池里的石头捡出来。有的时候,儿子可能也会耍赖,不肯去捡石头。如果儿子耍赖,Bernny一般不会强迫他去,他会自己下去把石头捡出来给儿子看。如果正好碰上儿子闹着要跟爸爸玩,Bernny就会借机对儿子施行教育:“你看看,你把石头扔进水池了,现在我要去捡石头,没有时间陪你玩。”这时候,儿子会体验到他不良行为的后果。于是,他会明白,他真的不能把石头扔进水池。

Bernny认为,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Bernny主张父母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日本父母避免当众处罚:给孩子留下尊严

日本TsukuBa儿子2岁半

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权威。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最富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孩子。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计划,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或者进行适度的体罚等等。

但是,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犯错,父母一般不会当众处罚孩子。

TsukuBa像大多数的日本父母一样,她认为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因此,她会在回家之后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给孩子一些惩罚。

韩国家长惩罚有新招:没收孩子的手机!

对于那些任性不听话的孩子们,作为惩罚,父母如果不希望使用体罚或者把他们和活章鱼一起关进衣橱的话,可以考虑没收孩子们的手机。

韩国一家广告公司的研究表明,手机现在已成为韩国青少年最钟爱的私人用品,没收他们的手机无异于让他们抬不起头来。

CheilCommunication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13到15岁的青少年,有77.5%认为手机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装备,对16到18岁的年龄阶段,这一数字是76.7%。

调查表明如果失去手机,青少年会感到孤独无助。没收他们的手机,将是一种很有效的惩罚。

美国家长的法宝:“计时隔离”

在美国的家庭及幼儿园中,父母和老师常常用一种叫做“计时隔离”的方式来“惩罚”一时不守规矩的孩子。例如:当孩子在家不听话瞎胡闹,或者和别的小朋友打架时,父母就会把他抱进他自己的卧室,让他独自呆上3分钟。3分钟后,父母会准时把他抱出来,并借机对他进行说服教育,督促其改正缺点。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幼儿园,这种教育方法都很有效而且对孩子具有一定的威慑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美国法律规定,小孩必须随时有成人陪伴和保护,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很少被冷落或孤立无援的情感体验。因此,一旦被隔离而受到“冷落”,必然会从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撼。其次,孩子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和群体意识,把孩子从群体中隔离开来会使他们感到自己被区别对待了,从而产生一种“不平等”的感觉,孩子对此是非常敏感的。这也暗示他们:淘气是不为大家所接受的。另外,让淘气的孩子暂时离开,可以缓解大人和孩子的紧张气氛,使孩子能够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

【相关阅读】重视早期教育是法国的优良教育传统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孩子的“听话”与“不听话”


在生活中,许多家长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听话。在很多人眼里,孩子的好与坏,可用听话与不听话来衡量。那么,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下面听听两位儿童教育专家的说法。

孩子的“听话”与“不听话”

郑州大学心理系教授许慧说,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听话的孩子方便管理。这也是不少家长和老师在潜意识里更喜欢听话的孩子的原因吧。

许慧说,这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孩子年龄越小,受环境的影响越大,自身经验不足,需要成人的指导才能健康成长。从这个角度看来,孩子如果“听话”也许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少受伤害。

另一方面,孩子不但是一个主动探索的个体,又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如果处处听话,自己就没有探索的机会,没有选择的机会,更没有自身经验积累的机会。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会相对降低,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人如果还把他们看成小孩子,要求孩子什么都听成人的,这时就会出现问题,孩子会反抗成人的管教,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与家长合作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在郑州市艺术工程学校教研室主任杨海燕看来,把“听话”与叛逆对立起来是不妥当的。长期从事幼儿教育的他认为,从儿童心理学来讲,孩子太听话或者太叛逆,都是不正常的。所以说,强强爸爸的朋友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孩子的培养,关键在于把握一个‘度’。”

许慧教授说,实际上,我们这里的“听话”,不是什么都听父母的,而是希望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

那么怎样培养与父母“合作”的孩子呢?

第一,要尊重孩子,把孩子看做独特的个体,不要把孩子看做控制的对象,允许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犯错,帮助孩子矫正错误,这样孩子自然就会与你合作。

第二,孩子情感和行为的独立是孩子长大、成熟的标志,并不意味着孩子与你作对,非要不听你的话。

第三,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选择,锻炼孩子自主选择的能力,不要从小就要求孩子长大后实现大人未完成的心愿,这其实是一件很残酷的事。

要相信孩子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如果父母经常说:“你能行,我相信你的能力。”无疑会鼓励孩子去尝试,但在尝试的过程中,父母要给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加以指导,孩子会很重视你的建议,合作关系自然形成。

第四,要允许孩子与成人有不同的意见,允许孩子与父母争论。让孩子参与家庭或学校里的重大事情决策,这是对孩子价值的认可,孩子会觉得你尊重他的存在,那么,他也会重视父母的建议,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凡事与父母沟通、充分与父母合作。

第五,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是非”观念,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在孩子脑子里逐渐建立一个行为判断标准,孩子按照这个标准,才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才能学会控制自我。

如何教育太听话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气质和个性,与生性活泼、叛逆的孩子不同,有的孩子天生就文静、听话、乖巧。这类孩子的家长如果不注意,可能会使他们太内向、太顺从、太娇气,缺乏独立意识和探索能力。

那么,作为这类孩子的家长,该怎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呢?

杨海燕说,对于生来听话、乖巧内向型的孩子,首先要允许他的个性存在,不要强求改变他。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学习生活本领时,确实需要大人的照顾和帮助,父母一定要及时帮他们解决问题,不能只考虑为了锻炼孩子,而不顾及他们现有能力而让他们自己去做,长此以往又会使孩子形成焦虑型人格。

其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可以有意识地通过环境影响孩子,使之成为一个既听话又讲道理、既文静又活泼、既乖巧又有独立性的孩子。这种理想的状态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急不得,也急不来。

杨老师还提供如下一些方法,供家长参考:

(1)鼓励孩子大胆触摸家里的物品。将危险品、不能动的物品收拾好,其他物品让孩子去触摸,如电话、电视机、电脑、音响、手机等等,只要孩子有兴趣,不要限制他,让他去学习使用。孩子在自由模仿和探索中,其独立思维的意识和动手的能力会得到充分的锻炼。

(2)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要引导孩子说出他的想法,表扬和支持孩子的主见,并适当满足孩子的要求。

(3)不轻易批评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一般不指责他,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孩子的独立意识和探索精神。

(4)不溺爱孩子。乖巧、听话的孩子,如果太溺爱,就会有性格懦弱、依赖性强的“毛病”。

孩子不听话要正确教育


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有出现一段不听话反抗家长的时期。比如宝宝1岁多时,个体意识开始发展,不愿随意听从别人的安排,而是凭借自己的判断与思路来为人处事,到2岁时尤其明显。

但多数父母已习惯于让宝宝听从自己的指令,凡事替他安排,一方面是出于父母之爱,另一方面是自我意识的狭隘,总是从自己的想法出发,希望宝宝服从于自己。因此,当宝宝开始独立思考时,“不听话”的冲突就油然而生。

父母应该坦然面对这种冲突,不要条件反射式地想利用强势手段来解决,这可能使宝宝将来唯唯诺诺缺乏主张,或成为阳奉阴违的人,或让他误认为暴力才是解决冲突的最好手段。

当冲突产生时,家长要给宝宝充分的尊重,这样不会伤害宝宝自尊而使冲突加剧,然后再跟宝宝沟通,站在他的立场想想解决矛盾的办法。如果宝宝的想法只是违背大人的意旨,本身没有原则性的对错,那么多数情况下要尊重他的想法;如果是原则性的问题,那么父母就要坚持原则。

父母如果能把宝宝当成独立的人,凡事平等商议,宝宝将来不仅能够独立思考,善于解决问题与把握发展机会,而且喜欢与父母交流思想与分享酸甜苦辣,这才是天伦之乐。

孩子不听话是因为家长“不会听话”


“当他是学龄前儿童时这样做,当他十几岁后,还会愿意和你谈话。你会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

——————————————————

让父母与孩子保持密切关系的一项最重要的技巧是倾听,而不是教育、建议或提供解决方案。

这些东西不仅孩子不需要,还会阻碍他们形成自己的想法。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你聚精会神的倾听。

有时,你需要倾听他的语言;

有时,你需要观察他行为传递的信息。

优秀的倾听者需要倾听弦外之音。

要想孩子“听话”,首先家长要——“学会倾听”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倾听者,只需培养优良习惯。但是,与所有习惯一样,倾听习惯需要实践。那么,如何培养倾听习惯呢?

1.记住闭上你的嘴

“倾听”的字母还可以组合为“安静”,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2.当你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专心

面对孩子,你是否随口应付、被迫答复、被动反应?如果是,按下你内心的暂停键。(是的,有时,你的确需要按下这个暂停键。这一过程仅需3秒钟时间。)停止工作,深呼吸,然后合上你的笔记本。看着孩子的眼睛,专心倾听。

3.注意孩子开始讲话的方式,然后做出回应

你必须具有很强的自律精神,才能迫使你将注意力从手头工作转移到孩子的问题上。这是一个重要信号,孩子可以据此判断,在他需要你的时候,是否可以信赖你。孩子主动发起的讲话比你的询问重要得多,例如,你可以借机了解今天学校发生的事情。

4.如果你现在不能听他讲话,应该这样答复他

“我听到你对这事感到愤怒,我希望我们能够认真讨论。不过,现在我需要安排大家去上学,所以暂时还不能和你讨论。我们可不可以定一个时间,就在今天晚饭后讨论怎么样?”然后,一定不要忘记你的许诺。按时和他讨论。这样,你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

5.要全神贯注

现在是你倾听孩子讲话的时间。工作问题可以先放一放。孩子能够感受到你是否在真正倾听。他可能不会流露出来,但是当你假装倾听,实际心不在焉时,他的自信心会受到伤害。

6.为了开启对话,要积极确认并反映他的感受,不要进行判断或给出建议

“你对弟弟非常生气”和“你似乎担心今天的野外旅行”,这些都是开启对话的方法;“你必须努力和弟弟相处”和“不要过分担心野外旅行,你必须去”,这些都会结束对话。

7.提出非判断性问题,鼓励孩子给予真实答复

“今天午饭时你和谁坐在一起?”或者“拼写测验怎么样?”比“今天上学怎么样?”要引出更多谈话内容。以“为什么”开头的问题常常让孩子处于戒备状态:“你为什么穿那个?”与“对于今天的野外旅行,你认为大多数孩子会穿什么衣服?”相比,后者效果要好得多。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你聚精会神地倾听。

8.不要急于提出方案或建议

这意味着,你必须控制自己对问题的忧虑。你的孩子需要一个宣泄的机会,否则他无法更好地思考。然后,他还需要一个思考解决方案的机会,在此基础上,他才能培养自信和能力。

9.确保话题的安全性

如果内心忧虑,人们是无法认真倾听的。如果他们感到不安全,他们通常会退缩或攻击,大脑的思维功能则会随之关闭。如果你看到孩子表现出愤怒、恐惧或悲伤的情绪,要及时与他重新建立联系。告诉他,同时也告诉你自己,你非常爱他,你有责任找到一个适合所有人的解决办法。

10.通过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感到对话的安全性

不要过于掺入个人色彩。首先,深呼吸一下。如果你感到负有责任(“我原本可以阻止这件事!”)或者恐惧(“我不敢相信这种事发生在我孩子身上!”),你要努力镇定下来,将你的感受放在一边。现在不是分析你的时候,内心忧虑于事无补。事实上,无论你的孩子在讲什么,你都可以稍后再处理自己的感受。提醒自己,现在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处理好这些棘手的感受。当他心情稳定之后,帮助他制定正确的行动计划。

如何让孩子听我讲话?

父母们提出的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是,“我如何才能让孩子听我讲话?”孩子的头脑中有很多想法,从午饭时和谁坐在一起到足球选拔赛,再到最新的计算机游戏。在他们的名单上,父母的座次相当靠后,让我们颇为尴尬。即使蹒跚学步的孩子,关心的事情也与我们不同。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在此时此刻洗澡!

当然,向我提出这一问题的父母们并未真正思考倾听话题。他们希望弄明白的是,如何让孩子照他们说的话去做。那么,秘诀是什么?先建立联系,再试图纠正。下面,我们详细讲述一下具体做法:

●在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之前,不要开始讲话

主动与孩子接近,轻轻触摸他。看着他的眼睛,直到他抬起头来。然后,开始讲话。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你不能这样做,务必确保吸引他的注意。例如,当你正在开车时,可以这样说:“我能告诉你点儿事情吗?”

●不要重复讲过的话

如果你已经问过一遍,孩子没有做出回答,不要简单地重复。你没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此时,你应该重新返回第一步。

●言简意赅

大多数父母讲话太多,弱化了要传递的信息,失去了孩子的注意力。当你向孩子作指导时,要尽量言简意赅。

●从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

如果你正忙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的配偶命令你停下来做另外一件对你不重要的事情,你会有何感受?你是否会不予理睬?但是,如果你赞同他的观点,效果就会大为不同:“我知道,现在很难停下来,亲爱的。但是,我需要你……”

●寻求合作

没有人喜欢听他人颐指气使地下达命令。所以,要语气温和,给出选择。“现在该洗澡了。你是想现在去,还是过5分钟去?好的,说定了,5分钟,好吗?我们拉钩。”

●要安慰,不要责备

当我们情绪波动时,孩子就会关注我们的情感,忽视我们传递的信息。如果你的目的是让大家都上车,不要浪费时间思考你第一次要求时他们为什么不听你的话。这样做,只能让大家心情更加糟糕,包括你在内。你该深呼吸一下,帮助孩子准备上车。上车之后,你可以让他们帮你想办法如何准时走出家门。

●设定例行活动

例行活动越多,你作为操练官的可能性就越低。如果孩子在做日常活动时你为他们拍了照片,并将它们张贴在一面小小的招贴画上,经过一段时间,他会对这些事情担负起责任来。你的职责仅限于提出问题:“离开家之前,你还要做什么?我们来检查一下。”

●做专心倾听的榜样

如果孩子向你讲述白天发生的事情时,你的眼睛却在盯着自己的电话,你这是在告诉他如何处理家庭交流。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听你讲话,就要放下手头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这只需几分钟时间。

当他是学龄前儿童时这样做,当他十几岁后,还会愿意和你谈话。你会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

【编者说】

1、只有我们先学会了“听话”,孩子才有可能变的“听话”;只有当我们开始从“上帝”的宝座上走下来的时候,放弃了命令、安排,才有可能与孩子更好的建立起连接,而只有先建立了连接,才能有更好的沟通与合作

试想一下,一个对你既不理解、又不尊重,完全无视你内心感觉的人,你还愿意与他沟通、合作么?你心中不会对他的命令与安排产生敌意与抵触么?甚至在对方和你说话的时候,你心里都在小声嘀咕着诅咒他……可以想一想自己的童年,或许就会有一两件记忆深刻的事情令你难忘,虽然那时的你还小,不明白自己为什么那么愤怒与不满

同理,如果你能想通自己的感受,那就可以深刻的体会孩子的感觉了。并不是孩子不想“听话”,而是被家长的行为推到了那个“不听话”的位置上了

请永远记得:孩子是一个有自主意识、思想的,独立的人

2、很多时候我们情绪失控,不能保持平静的状态面对孩子的问题,是因为自己的大脑自行运转机制所致。惯性思维会使得我们忽略了眼前这件事并没有多么严重、糟糕,而是联想起以前一系列孩子令你不满意的事情,甚至预想出可怕的未来,这些联想叠加在一起,就会使你变的焦躁不安,愤怒指数直线飙升!进而失控爆发

所以,面对孩子的问题时,记得时刻提醒自己,别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你要做的只是处理眼前这件事,而不是制造激化矛盾或是发泄自己的情绪

3、聊起孩子不听话的问题,我听过太多父母的头疼抱怨,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和孩子很好的沟通、合作呢?除了今天文中讲到的尊重、倾听,还涉及到家长的说话语气及方式,是父母一定要了解的!奶爸就介绍给你看两篇专门讲语气与方式的文章

孩子不听话的行为疗法


孩子不听话是许多家长的苦恼,我从行为疗法的角度分析了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并提出了“对治”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句话:

一、不要叫孩子做他做不到的事

如果叫孩子做他做不到的事,他当然不会听话。

因此,在给孩子下指令以前必须了解哪些事是孩子能做到的,哪些事是孩子做不到的。人的天性是自私的,叫三岁的孩子大公无私,学“孔融让梨”,这是很难做到的。上幼儿园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好动,让他半个小时静静地坐着听老师讲课或做作业,那是很难的。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区别很大,要求自己的孩子每门功课都考第一是不可能的。不了解孩子的个性,一厢情愿地想把孩子塑造成某种类型的人是不现实的。

怎么知道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呢?首先是看他的年龄。不同年龄的孩子认知和行为功能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其次是个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方面领先一些,有些方面落后一些。再就是考察,看他的实际能力。有些家长比较关注孩子,对孩子的能力和特长了解得比较全面;有些家长工作忙,跟孩子接触比较少,了解就少。

有人担心,只让孩子做会做的事而不让他做不会做的事,孩子怎么能进展呢?请看第二句话。

二、叫他做的事一定要做到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做他不会做的事。但是,这件事不能太难,应该以“跳起来够得着”为原则,意思就是努力一下必须能够做得到。

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鼓励和监督,不能下了指令就什么也不管了。

许多家长言教太多而身教太少。他们经常教导孩子怎么做人,至于他能不能做到,做到了没有一概不管,或者发现没有做到就批评几句或棍棒相加。一概不管的结果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或者听进去了,但理论脱离实际,言行不一。而批评和处罚的后果是,孩子学会了说谎。换句话说,过分强调结果会导致说谎和作假。家长应该多多关注过程,全程陪伴孩子完成任务。

陪伴就是监督,同时也是指导和鼓励。如果孩子真的不会做,那怎么办呢?放弃肯定是不行的。家长应该协助孩子做。注意,是协助而不是代替。有的家长看孩子不会做,就自己替他做了。例如,母亲叫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间,孩子不予理睬,母亲一边骂一边把他的房间收拾了。

三、做到了要及时奖励

根据行为疗法的理论,一种行为能不能建立起来,效果是关键。带来效果的行为会保留下来,没有带来效果和带来负面效果的行为会消失掉。

孩子做到了,家长视而不见,孩子会觉得做不做一个样,以后就不会那么热心地去做,对家长的指令听而不闻。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听话是天经地义的事,怎么还要“额外”的奖励?要知道,孩子可不懂什么天经地义!他们只看效果。

所以说,奖罚是必需的。那么,奖和罚哪个更好呢?从“局部”的作用来看,奖和罚没有区别。但是,从长远利益和人格发展的角度来讲,奖优于罚。罚可以消除不良行为,但是如果不去建立好的行为,行为的总量就会减少,变成“无所事事”。奖有利于建立好的行为,而好的行为多了,不良的行为自然就少了,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另外,奖励会使人变得乐观、积极、自信、卓有成效,惩罚会使人变得悲观、消极、自卑、一事无成。

前面提到,惩罚会导致说谎和作假。其实,奖励也会导致说谎和作假,只是程度轻一些。所以,应该避免单纯的奖励。不要早上下一个命令,晚上回来检查或听汇报。也不要年初布置任务,到了年底来验收。这样会滋长“不诚实”的品性。应该把奖励和监督结合起来,就是和孩子一起完成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和孩子“在一起”就是一种奖励。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美国父母惩罚孩子不听话:“计时隔离”》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美工区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不听话责任在父母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妈妈的困惑: 我家宝宝最近经常会不在意我们对她说的话,警告几次也无动于衷,依然我行我素,对她讲道理她就会回答“知道了”,但常常是口是心非,大声批评,她就会面对你掉眼泪,唉!强忍不发脾...
    2021-12-15 阅读全文
  • 孩子的“听话”与“不听话” 在生活中,许多家长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听话。在很多人眼里,孩子的好与坏,可用听话与不听话来衡量。那么,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下面听听两位儿童教育专家的说法。 孩子的“听话”与“不听话” 郑州大学心理系教...
    2021-03-17 阅读全文
  • 孩子不听话要正确教育 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有出现一段不听话反抗家长的时期。比如宝宝1岁多时,个体意识开始发展,不愿随意听从别人的安排,而是凭借自己的判断与思路来为人处事,到2岁时尤其明显。 但多数父母已习惯于让宝宝听从自己...
    2021-03-29 阅读全文
  • 孩子不听话是因为家长“不会听话” “当他是学龄前儿童时这样做,当他十几岁后,还会愿意和你谈话。你会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 —————————————————— 让父母与孩子保持密切关系的一项最重要的技巧是倾听,而不是教育、建议或提供...
    2021-01-25 阅读全文
  • 不听话的孩子,要这样教育 小朋友的调皮捣蛋并非天性,只要我们做老师的去用心,我们的孩子会是体贴和充满关爱的孩子。 只有不懂教育的教师,而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对待不听老师话的孩子,在我的工作中是这样进行教育的: 我们班有一个小...
    2020-10-26 阅读全文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妈妈的困惑: 我家宝宝最近经常会不在意我们对她说的话,警告几次也无动于衷,依然我行我素,对她讲道理她就会回答“知道了”,但常常是口是心非,大声批评,她就会面对你掉眼泪,唉!强忍不发脾...

2021-12-15 阅读全文

在生活中,许多家长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听话。在很多人眼里,孩子的好与坏,可用听话与不听话来衡量。那么,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下面听听两位儿童教育专家的说法。 孩子的“听话”与“不听话” 郑州大学心理系教...

2021-03-17 阅读全文

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有出现一段不听话反抗家长的时期。比如宝宝1岁多时,个体意识开始发展,不愿随意听从别人的安排,而是凭借自己的判断与思路来为人处事,到2岁时尤其明显。 但多数父母已习惯于让宝宝听从自己...

2021-03-29 阅读全文

“当他是学龄前儿童时这样做,当他十几岁后,还会愿意和你谈话。你会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 —————————————————— 让父母与孩子保持密切关系的一项最重要的技巧是倾听,而不是教育、建议或提供...

2021-01-25 阅读全文

小朋友的调皮捣蛋并非天性,只要我们做老师的去用心,我们的孩子会是体贴和充满关爱的孩子。 只有不懂教育的教师,而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对待不听老师话的孩子,在我的工作中是这样进行教育的: 我们班有一个小...

2020-10-2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