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英国人的育儿方法

发布时间:2021-04-23

育儿游戏。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英国人的育儿方法”,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朋友小月前几年去了英国,在异域找到了另一半。去年,喜得贵子。今年,她带着自己漂亮的洋娃娃翔翔回来探亲。我也在去年有了可爱的宝宝,见了面,便迫不及待地交流起育儿经来。这一交流,才知道育儿方法真是千差万别。

4个月后让宝宝独自睡觉

由于英国高频率的婴儿与父母同睡导致窒息死亡,他们主张宝宝和父母分开睡。只不过半岁前,宝宝的摇篮在妈妈的床边,方便喂奶和照看。半岁后宝宝就可以单独睡在自己的小床里了。

小月是在宝宝4个月后让他独自睡在自己的房间,原因是宝宝睡眠太轻,妈妈一个翻身,一声轻微的咳嗽就会把他惊醒,同处一室,妈妈、宝宝都无法安然入睡,明显睡眠不足。

让宝宝独自睡婴儿房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因为有专门的宝宝监视器,一个安在宝宝床头,一个安在妈妈床头,可以随时知道宝宝的情况。

英国提倡培养孩子(从4个月开始)正常的睡眠习惯,就是要让孩子定时上床睡觉和整夜睡眠。父母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告诉宝宝“现在是睡觉的时间了”(例如:一到时间就给宝宝穿上睡衣,唱催眠曲,讲故事,或者给一个亲吻)。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宝宝的独立性,而是认为“孩子很重要,父母也一样”。保证父母的正常休息才能更好地工作、生活,照顾宝宝。

从一出生就给宝宝穿纸尿裤

洋娃娃翔翔一岁多了,但一直穿着纸尿裤。小月说,在英国是不用尿布的。

英国认为宝宝的下体部位是最容易受到病菌、细菌感染的,所以不主张暴露,从一出生,就给宝宝穿上纸尿裤,一直用到孩子两周岁,尿了就换,只要用湿巾把宝宝柔嫩的小屁屁擦干净就行了。而且英国从未对宝宝长期穿纸尿裤的问题有过什么讨论和不同意见。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卫生(保护了宝宝的小屁屁),穿上纸尿裤再穿上封裆裤也是对宝宝的一种尊重。还有就是方便,让父母省去了清洗的时间与体力。

英国宝宝的小屁屁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在捂着。在温度适宜的天气里,小月会在家里地上铺一块柔软的毯子,让宝宝仅穿一个小背心或不穿衣服,特意把小屁屁露出来,让他自由自在地在毯子上玩,宝宝非常喜欢,同时也“晾晾”小屁屁。

和国内习惯给宝宝从小“把尿”一样,那里习惯“不把尿”。从一岁半以上开始教孩子自己大小便。孩子的小坐便就在大人旁边。开始在父母上厕所时,让孩子一起去,慢慢地孩子就会有“我也要上厕所”的欲望,这时候,父母就帮他脱掉裤子,让他坐在自己的小坐便器上。循序渐进,父母慢慢灌输,等到一定阶段,孩子就会自己大小便了。

从小让孩子知道对错

宝宝会走了,到处“惹是生非”,但英国的父母并不像中国的父母,赶紧把一切不利于宝宝的东西束之高阁,让他摸不到,够不着。他们认为,只要告诉宝宝,他就会知道什么东西能动,什么东西不能动。

小月的公公婆婆就是这么教育的。家里放在地上的瓷花瓶,宝宝就真的从来不去碰。宝宝做对了,一定要鼓励,如拍拍手或竖起大拇指告诉宝宝他很棒;做错了就一定要惩罚。

英国主张每个家庭都设一个naughtycorner,大意是惩罚调皮孩子的角落,让他自己反思(可以是一个铺毯子的地方,一个小椅子等)。一岁之前的宝宝还不明白为什么对、为什么错。那就用简单的“NO!”和手势制止他错误的行为,让他养成习惯,只要听见“NO”,第一反应就知道这个东西是不能动的,可以说是条件反射。等宝宝一岁,渐渐能听懂大人说的话了。这时如果宝宝做错了事,大人要用他能听懂的方式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下次再这样,就要到“反思的角落”去了。假如下次他又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毫不客气地把他放到“反思的角落”,直到他告诉父母“我错了,下次不会了!”父母鼓鼓掌,亲孩子一下,告诉他“你真是个好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英国人育儿从餐桌开始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父母们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了。

鼓励幼儿自己进食。幼儿在长到1岁至1岁半时,往往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在中国有的母亲往往不准孩子自己动手,而来个“包办代替”。但绝大多数英国父母认为,幼儿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应予以积极鼓励。

杜绝偏食、挑食。英国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父母的迁就造成的,因而在孩子幼儿时期就不要让他偏食、挑食。他们还认定,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也是一种放纵,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还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接近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要求孩子自己清理弄脏的桌面。3岁以上的孩子进餐时不慎弄脏了桌面,父母会教其向旁人道歉,并立即找来抹布令其自行清理。英国父母认为,此举一可帮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二可帮助其学会礼貌待人。

英国人对幼儿的教育


英国人对幼儿的教育

对于教育孩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方式。中国父母有的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严厉教育,不许孩子这样,不许孩子那样;而有的父母对孩子又过度溺爱,对于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那么怎样教育孩子呢,我们不妨看看素有“绅士之国”的英国父母是怎么做的。

我们小时候父母总是以某个从来不出去乱跑的孩子作为榜样来教育我们。要乖,要听话,不捣蛋的孩子似乎更赢得父母的赞赏。可是在英国,父母们却有意地“花钱”培养孩子顽皮。每个周末都会为孩子活动,不是到某个朋友家吃饭(往往是全家出动),就是去某个小朋友的生日派对,或者是去游泳、踢球。总之,英国父母很少让孩子呆在家里看电视。

除此以外,英国父母的教育方式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陪孩子玩就是最好的家教

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有个中国人到国外去做家教,当他想要按照国内的做法准备教孩子识字的时,主人却明确告诉他:只需带孩子到附近的一个游乐场去玩就行。孩子的父亲告诉他:“陪孩子玩就是最好的家教。”

在环保游乐场,小男孩尽情地玩,而且还动手做各种环保工具,如环保餐具、环保包装袋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问很多专业的问题,而大人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保护小男孩的安全和回答他的提问。

教育笔记

我们想要孩子学知识懂道理,说教或者填鸭式的教学似乎已经成为我们主要的教育手段。这样做短期来看似乎长进很快,但枯燥无味的教学只会使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而玩乐是孩子的天性,陪玩这种家教方式,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很多做人的道理和有用的知识在这个寓教于乐过程中被孩子掌握。所以与其让孩子正襟危坐地听讲,不如带他出去走走或者玩玩游戏来得更有效。

英国式的兴趣小组

英国爸妈推崇孩子多“向外走”参加活动,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区俱乐部中,父母都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这些兴趣小组大多是免费的,而且没有强制的教学计划,参加这个小组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玩乐中结识朋友,同时培养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兴趣。

自由、独立,娱乐为主是英式“兴趣班”重要特点,孩子在这些兴趣活动中有很大的自主性,父母也是全力支持。一些社区活动的表演会,兴趣班的成果展等活动,父母都是郑重其事地参与其中,因为英国父母认为,多活动的“顽皮”孩子更聪明!所以他们往往很乐意为孩子的顽皮活动“埋单”。

宝宝学起来:英国人最常用的25句经典口语


少儿英语学习过程中,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应该找哪些口语给孩子练习呢?其实,结合语境去练习是最好的了。整理最常用的25句经典口语,希望对学习少儿英语口语有所帮助!

1、How are you doing?(你好吗?)

2、I‘m doing great。(我过得很好。)

3、What‘s up?(出什么事了/你在忙些什么/怎么了?)

4、Nothing special。(没什么特别的。)

5、Hi。 Long time no see。(嗨,好久不见了。)

6、So far so good。(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好。)

7、Things couldn‘t be better。(一切顺利。)

8、How about yourself?(你自己呢?)

9、Today is a great day。(今天是个好日子。)

10、Are you making progress?(有进展吗?)

11、May I have your name, please?(请问尊姓大名?)

12、I‘ve heard so much about you。(久仰大名。)

13、I hope you‘re enjoying your staying here。(希望你在这里过得愉快。)

4、Let‘s get together again。(改天再聚聚。)

15、That‘s a great idea!(好主意!)

16、Please say hello to your mother for me。(请代我向你母亲问好。)

17、I‘m glad to have met you。(很高兴遇到你。)

18、Don‘t forget us。(别忘了我们。)

19、Keep in touch。(保持联系。)

20、I had a wonderful time here。(我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21、Have a nice weekend。(周末愉快。)

22、Same to you。(彼此彼此。)

23、Nice talking to you。(很高兴与你聊天。)

24、Take care of yourself。(自己当心/照顾好你自己。)

25、Thank you for everything。(谢谢你的多方关照/你为我所做的一切。

英国妈妈的育儿心得分享


看看英国家庭的育儿理念,看看他们都是怎么教小孩的!

家庭成员:

爸爸:StevenSmith英国驻渝副领事

妈妈:GillianSmith英国文化交流官

大儿子:GeorgeSmith12岁

小儿子:CallumSmith10岁

妈妈Gillian先后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George在英国出生,小儿子Callum在新加坡出生。两个宝宝出生时的体重相差很大,老大George生下来的时候体重2.95公斤,老二Callum生下来时,体重为5公斤。尽管出生时体重相差了近一倍,但是医院为两个新生宝宝的各项指标评分均为10分。为此,妈妈Gillian感到十分骄傲:“我在怀孕期间继续从事各种正常的日常工作,坚持活动,很少在床上长时间睡觉。怀孕时多活动,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这为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一个稳定而充满活力的母体环境。”

宝宝们生下来后,她给儿子们母乳喂养了6个月。尽管妈妈Gillian在开始母乳喂养的时候也出现过疼痛不适的感觉,但在婆婆和姐姐的帮助下,她坚持了下来。妈妈Gillian总结了自己养育两个儿子的经验:“最重要的就是尽早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作息,这对妈妈和宝宝两者都有好处。”

每天坚持有规律的作息

宝宝们降生后,妈妈Gillian渐渐让宝宝们按照一个固定的作息时间表来生活。早上7:00起床,中午11:30吃午餐,然后12:30~2:00午睡,睡醒后玩耍,下午5:00吃晚餐,傍晚6:00洗澡,晚上7:00上床睡觉。妈妈Gillian认为,当宝宝没有吃饱或者没有睡好的时候,情绪往往很差。当宝宝吃好、睡好之后,宝宝往往情绪上很快乐。

当然,妈妈Gillian也承认,宝宝并不是天生就有这样的规律作息。刚出生的宝宝往往3~4个小时就会醒来一次,需要哺乳。但是妈妈可以逐渐让宝宝往这样的作息时间上靠,到了晚上,给宝宝哺乳完之后,就把宝宝放到床上,让宝宝自己安静地入睡。而且不必一听到宝宝啼哭,就马上去哄、去抱。而且晚上7:00正好也是丈夫Steven下班回家的时候,妈妈Gillian认为这个时候小孩子到床上去睡眠,就不会过多影响到成人的生活,让夫妻二人可以安静地共进晚餐,交流分享一天来的感受。

一个半月就分房睡眠

妈妈Gillian认为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长期和妈妈同房睡眠,夜间入睡后,呼吸时闻到了妈妈乳房分泌出的乳汁的味道,反而更容易兴奋而苏醒过来。因此,当两个宝宝出生一个半月之后,妈妈Gillian就让宝宝在自己的儿童卧室睡觉。这样宝宝可以睡得更踏实,常常一觉睡上6个小时,而妈妈也能够在夜间获得更充足的睡眠,不必半夜起来照料宝宝。当丈夫需要自己的时候,妈妈还可以和丈夫有更多的私密空间和时间。

这样宝宝养成习惯,到晚上吃完最后一顿母乳或辅食后,去洗澡,然后就到自己的床上睡觉。早晨醒来,妈妈再给宝宝喂奶。这为妈妈腾出了属于自己的宝贵时间,不必每天晚上去给宝宝哄睡。早期分房睡眠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在于:一个半月的小宝宝在不知道什么叫分房睡眠时,就独立睡眠了,之后爸妈就不会看到懂事后的宝宝因为不愿意分房睡眠而嚎啕大哭的模样。这既省去了一个大麻烦,又免去了宝宝的一次痛苦体验。

早期尝试各种食物味道

由于大儿子George出生时体重较轻,妈妈Gillian就一直纯母乳喂养到4个半月的时候,才开始逐步添加辅食。刚开始就是喂一些红薯泥、煮苹果、米粥之类的。而小儿子Callum由于出生的时候体重比较重,发育比较成熟,而且胃口相对于哥哥来说也显得大一些,纯母乳喂养到3个月时就开始添加辅食了。妈妈Gillian的经验是早一点添加辅食,宝宝们适应得更快。她说:“有时候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妈妈老想着宝宝会不会喜欢这种食物,那种食物是不是合宝宝的胃口?实际上,只要按照宝宝正常的生活作息,到了宝宝饿的时候,让宝宝坐在自己的椅子上,逐渐给宝宝尝试各种原料制成的辅食,饥饿的宝宝这时候往往不会挑剔,感觉什么都是好吃的。毕竟宝宝越小越容易适应各种不同的口味。如果到年龄比较大了,再让宝宝品尝不同的蔬菜、水果、肉类,那么宝宝往往会因为不习惯新口味,而不容易接受。”

当然,在生活中Smith夫妇俩都喜欢健康的新鲜食品,每到宝宝们放学回到家,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妈妈亲手烹饪的英国美食,讲讲一天来的趣事,每个人都会觉得这是他们生活中很美妙的时光。

宝宝们的成长点滴

说起宝宝们儿时的活动与爱好,妈妈Gillian说,她的两个儿子喜欢用乐高积木搭东西、画画、涂色、玩水等,通过大量的活动,让宝宝们发展肌肉技能。在来中国之前,他们一家生活在越南。由于越南气候比较炎热,每天早上6:00~7:00和每天晚上5:00-6:00,宝宝们都到户外去玩耍。到儿子们过生日的时候,妈妈Gillian会把小朋友请到家里来,给儿子烤出独特的卡车形状的蛋糕,还请来魔术师为孩子们表演,并送给儿子一只活泼可爱的白兔作为生日礼物。

妈妈Gillian还给儿子们准备了不少婴儿图书,让宝宝们触摸不同材质制成的画页。她每天坚持这样和儿子们阅读图书,到两个宝宝6、7岁的时候,阅读能力已经和10岁儿童相当。从阅读中,两个宝宝获得了大量的词汇,每次接受测试的时候,他们的得分都相当高。在交友方面,由于两个宝宝都很富有爱心,他们交朋友总是很快,而且非常容易。

两兄弟的性格特点

虽然出生在同一个家庭,两个宝宝却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和爱好。老大George心地善良,富有爱心,喜欢帮助他人,性格相对比较严肃,对电脑和建构游戏比较感兴趣,喜欢把生活和物品安排得井井有条。老二Callum则比较轻松愉快,性格随和,喜欢运动,他满1岁时就开始能够走路,2岁左右开始开婴儿小汽车。现在Callum很擅长奔跑,喜欢踢足球,长大想当一个足球运动员。

对于儿子们不同的个性特点和爱好,妈妈Gillian坦然接受而且鼓励儿子们朝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方向去发展。每当看到两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她总是感到十分骄傲。

爸爸育儿热情耐心

爸爸Steven是一个很喜欢宝宝也乐于帮助妻子照料宝宝的好丈夫。当妈妈Gillian在外忙碌工作的时候,他会像妻子一样照料自己的两个宝宝,给宝宝们做饭、让宝宝们吃饭,给宝宝们洗澡,带宝宝们上床,给宝宝们讲故事。现在,两个儿子已经长到十多岁了。当一家人聚在一起时,大家喜欢一起从事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一起看电影,一起读一本书,一起下国际象棋,一起玩大富翁的游戏,一起玩抽抽乐积木游戏。

爸爸Steven尤其喜欢关于鸟类的书籍。他收集了大量的鸟类图书,有空的时候,就和儿子们一起看这些图书,了解各种鸟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栖息地点、繁殖生育等内容。看到爸爸Steven如此着迷于这些生动活泼的小鸟,两个孩子也对此颇有兴趣。通过这样的家庭活动,Smith一家有了更多的共同兴趣爱好,这让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更好地互相理解、互相陪伴、互相支持,形成一种宝贵的家庭合力。

亲子聚会提升带养水平

妈妈Gillian认为亲子聚会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当宝宝们出生后,年龄相仿的宝宝和妈妈往往每周聚会一到两次,每次在不同成员的家庭中。这样的亲子聚会让妈妈们有机会观察到其他宝宝的发育、情绪、行为、爱好,而且妈妈们之间的互相交流也提高了每个妈妈的信心,获得了实际有效的育儿建议和方法。妈妈Gillian带着宝宝们从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参加这种亲子聚会,一直到宝宝们进入幼儿园之前。

每周坚持这样的活动,不仅为妈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而且也让宝宝们获得了接触他人的机会。宝宝们习惯于外出、习惯于到不同的场所、习惯于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习惯于看到陌生的成人面孔、习惯于和各种性格脾气不同的人打交道。这样到了入托的时候,妈妈Gillian离开后,宝宝们也没有大哭大叫,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户外活动振奋精神

妈妈Gillian的另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每天要带宝宝们到户外活动。这不仅可以让宝宝呼吸户外新鲜的空气,而且宝宝能够接触到草地、沙地,感受到户外的种种季节变化。宝宝们如果长时间待在室内,容易变得无精打采、厌倦、情绪低落。因此,带宝宝们到户外活动是一种很好的育儿方式。加上健康的饮食和睡眠,妈妈Gillian很自豪地说:“两个儿子除了得过小感冒,一直都很健康。”

待人接物从小培养

作为英国文化交流官,妈妈Gillian还很重视培养宝宝们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貌。当儿子们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如果朋友给儿子们一块巧克力,妈妈Gillian就会教儿子们说“谢谢!”虽然儿子们说过一次,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景可能又忘记了,那么妈妈Gillian就会50遍、100遍、200遍地提醒孩子们当接受别人馈赠的物品时,要说谢谢。妈妈自己会示范,让儿子们在无数次观看和模仿中牢记在心。

当孩子们吃完饭,要离开饭桌的时候,妈妈Gillian教孩子们询问一句:“我吃好了,可以离开饭桌了吗?”得到妈妈或爸爸的肯定回答后,孩子们才离开饭桌。其意思就相当于中国人常说的:“我吃好了,大家慢慢吃。”得到在桌其他人的首肯后,才离开饭桌。

而对于在家中工作的家政人员,她从来不允许孩子们冒然地对他们说“我想要一杯水……”,而是让孩子们礼貌地说:“可以帮我倒杯水吗?”妈妈Gillian认为尊重是对任何人都应该持有的态度,不会因为别人的地位、工作、家庭背景、肤色、国籍不同而有不同的态度。

育儿体会:讲究育儿方法


有人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却要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俗话说的好“养不教,父之过。”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做父母关心的大事,在这件大事上,我觉得光肯用心、花时间还不够,更要讲究育儿方法。下面我来谈谈自己教育儿子的心得体会:

作为家长,不光要了解自己孩子性格的优缺点,还必须清楚自己的性格,在与孩子打交道的时候,必须理性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哪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爱不等于纵容,做父母的一定不要事事顺着孩子,要学会怎么拒绝,要让他知道,你为什么要拒绝他,你拒绝的理由是什么?要让他知道有时对他的拒绝也是对他的一种爱,人生漫长的路上不一定都会事事如意

,就算不如意,他也应该懂得怎么做。但是,不纵容孩子不意味着要过分的苛求孩子,孩子毕竟只有6、7岁大,是心智还不成熟的儿童,面对他们的时候,必须要有包容心。

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也许有人觉得这么点大的孩子偶尔做点错事不是什么大问题,不必要上纲上线,归结到品德的问题。但我认为“三岁看老”的说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先学做人,后成才”如果孩子连做人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就算学富五车又有何用?

我们应当多与孩子沟通,认真倾听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我平时的工作比较忙,但抽空还是会跟孩子进行“谈心”。这个“谈心”多以闲聊的方式呈现,问问孩子最近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谈谈最近对他表现的评价。让孩子知道自己最近做的哪些是好的,值得表扬的,哪些是不对的,应当改正的;同时,也能让我们知道一些孩子的近况。家长不可能24小时看着孩子的成长,而有些孩子往往幼儿园家里完全两个样,因此多与孩子沟通,甚至与老师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帮助我们360度的了解孩子。有时,在谈心的过程中,也能知道一些孩子内心的想法。

多鼓励,少训斥。对这么大的孩子,要有耐心,要俯下身子去教育。平时孩子做的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也不要用“笨”、“差”等字眼去评价他,而应该多给他一些鼓励。杨森宇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小孩子的通病——贪玩、惰性,不肯定下心来练琴,有时甚至又哭又闹,不肯弹琴。这时,作为家长,我心里一定是非常生气的。但我并没有大声呵斥或者逼迫他,我只是跟他说:“儿子,最近钢琴老师一直表扬你,说你表现非常得不错,爸爸妈妈也很开心,你弹累了现在就歇一小会儿,等过一会儿继续练,下次回课的时候老师一定会再次表扬你的。只要肯练习你就是最棒的。”孩子争强好胜,希望被表扬的心情有时会超过我们的预期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放弃强硬的手段,而软化孩子,以避免家庭中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应该操之过急,而应该考虑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给以孩子更多的耐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育儿心得方法


育儿心得方法

最近忙得很长时间没有进下心来写点什么了。

幼儿园的老师说,你写点什么教育小孩的心得吧,放在幼儿园的网站上,家长们互相交流一下育儿心得。我真不敢应承下来,说不上什么育儿心得,有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看着身边可爱的小人,经常会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想着这个孩子是怎么出来的,我就做妈妈了吗?

三岁多的女儿们大概进入第一个叛逆期了,小小的人儿已经知道跟你对着干,知道发脾气,她会说:你们不能这样,你们不能那样。甚至会说:你走,你们都走。我说:我不走,我为什么要走,这是我家。她说:你不走,我走,我再也不来上海了。你越对她凶,她越是反弹得厉害。我第一次感觉到了困扰,女儿们已经不是那个有吃就行的小家伙了,她们开始有思想,有自己的分辨能力,有自己的理论了。

有一句话说,在斗争中成长,我想用来形容我也是挺确切的,我逐渐从和女儿们的斗争中寻找到了一些方法:

育儿心得一:依循她们的兴趣点

大概每个小孩都爱看动画片,喜欢听故事,女儿们也不例外,喜欢《灰姑娘》、《白雪公主》,喜欢小动物。所以一般我要教育她们一些道理的时候,都不以她们为主角,主角都是她们喜欢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和她们喜欢的小动物。

比如说,一天下午接她们放学回家,因为高兴,她们在马路上疯跑,喊都喊不住。所以我就说:宝宝,妈妈给你们讲故事吧。小家伙们立马安静下来,乖乖的走在我旁边。于是我自编了一个故事,大意是灰姑娘带着她的宠物小斑比逛街,灰姑娘跟小斑比说在马路上乱跑很危险,过马路时要两边看,确定没有汽车时才能横穿马路。可是小斑比很调皮,它不听灰姑娘的话,还是和小伙伴们在马路上疯玩,这时候一辆大卡车过来撞伤了小斑比,灰姑娘伤心得不得了之类的。听完故事我就问她们:宝宝,小斑比为什么被撞了呀?小家伙们争先恐后的告诉我:因为小斑比很调皮,过马路都没有左右看。我说:对呀,宝宝,真棒,你看灰姑娘多伤心啊,我们不要学小斑比,好不好?小家伙们说:好的,妈妈,我比小斑比乖,我都知道不能在马路上乱跑,要看着车。以后,只要她们过马路不听话,我都会说:宝宝,还记得小斑比吗?还真管用,小家伙们立马乖了:知道了,妈妈,过马路要左右看。她们还会提醒你:妈妈,过马路要左右看哦。

再比如,我要教她们不要乱扔垃圾,就给她们讲了个故事,大意是小猪喜欢乱扔垃圾,有一天将西瓜皮扔在了马路上,害得山羊爷爷摔断了腿的故事。将小伙伴对小猪的指责和山羊爷爷摔倒的后果渲染得严重一点。

这招还真管用,不过,也别得意,在教育的问题上还得不断创新,哈哈,育儿是极需要创新力的行业哦。

育儿心得二:惩罚要一次到位

爸爸在孩子的心目中有种天生的威严,但是如果用不得当,这种威严就会慢慢消失。老公以前经常会说:再不听话,爸爸拿棍子揍了。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非常惧怕,一听说棍子立刻就乖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爸爸原来是只“纸老虎”,根本不舍得揍她们后,情况逆转了。你只要说揍她,另一个就会跑去找棍子之类的东西,还会跟你说:这有棍子,狠狠地揍她。真让人哭笑不得。

有意思的事,这种情况下反思的通常是父母,我们经过几天的反思之后,决定,教育不一定要揍,既然不揍,就不要说揍,处罚方式说出来后就要执行到位。

一天,小图图哭闹,好说歹说都没有止住。老公说:爸爸喊一二三,你要还哭,我就把你关外面去。女儿大概不相信,老公喊完,她依然在哭。老公把她拎起来就扔到了阳台上,把门一锁。女儿害怕哭得更厉害,连房间内的大图图也开始哭了:爸爸,不要把小图图关外面去,大灰狼会把她抓走的。利用这个机会,我一边教育大图图要乖,一边安慰着心疼的爷爷奶奶。天啦,真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哭了一会,小图图发现没人理她,屋里的人该干嘛还干嘛,渐渐觉得无趣,止住了哭,抱着腿坐在地上,安静的看着屋内,那模样真让人心疼。我和老公商量了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该是我出马的时候了。我走过去打开门:宝宝,知道错了吗?小家伙点点头,脸上还挂着泪水,让人心疼得想立刻就算了,把她抱进来亲亲,但是如果这样做,那这次就白关了。我又说:宝宝,错哪里了?小家伙不回答,厥个嘴巴低下了头。我说:宝宝不知道哪里错了吗?那再想想,想好了再进来,妈妈先走了。小家伙急了:妈妈,妈妈,你等一下。我蹲下来再问她:想到了吗?小家伙小声地说:我不听话,我下次再也不会了。我说:那我们去跟爸爸道个歉好吗?她点点头,我把她牵进来。看到老公严肃的表情,小家伙害怕了,又折回来。我说道歉了吗?她说:我道歉爸爸也不会理我的。我说:你没试过怎么知道呢。爸爸最喜欢知错能改的孩子了。在我的鼓励下,小图图终于鼓起勇气道了歉。这件事情对两个小家伙的教育意义都很大,只要说到关到门外去,她们就知道后果严重了。

这些方法,我想在一定时间之后都会失效,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更重要。

学学外国人哄孩子的方法之圣诞节篇


在欧美人眼里的圣诞节,就像我国的春节一样重要。在欧美许多国家里,人们非常重视圣诞节,把它和新年连在一起,而庆祝活动之热闹与隆重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

孩子们都期盼着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在大多数国家,圣诞老人是在12月24日前夜来给孩子们送礼物的。在德国,圣诞老人来的日子是12月6日,他的名字叫尼古拉斯,他可不是悄悄来去。孩子们可以知道他将在这一天何时到来,可以一边唱歌一边等候他。尼古拉斯也不是放下礼物就走,他还要一本正经地给每个人上一课。通常先传唤家长,让家长给孩子们做榜样。然后一一赞扬和批评家中的每一位成员,使孩子们在得到礼物的同时也受到教育。扮演圣诞老人的都是幼儿园的老师,他们很了解孩子的情况。

在英国,许多家庭都喜欢用真的松树做圣诞树,爸爸们在圣诞节前到郊外砍松枝,然后把它装扮成美丽的圣诞树。英国式的圣诞老人从天而降,给孩子们送来礼物,为的是培养孩子们对生活的信心,鼓励人们相信美好愿望都能够实现。所以,爸爸装扮成圣诞老人爬到房顶上,把圣诞礼物从烟囱里扔下来,使孩子们觉得圣诞礼物是从天而降的。

育儿心得:探索育儿新方法


育儿心得:探索育儿新方法

女儿已经四岁了,有她陪伴的四年里,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和笑语。我也在慢慢探索育儿方法,积累育儿经验。

1.以身作则

孩子在慢慢地成长,她的模仿能力特别的强。她会通过观察,对家长平时做事的行为以及说话时的用语进行模仿与学习,所以家长在生活中需要严谨,给孩子作一个可以学习的好榜样。

2.思想品德

从小就要教育孩子有礼貌、要诚实、与小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有好的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不乱扔垃圾、不说脏话、节约用水。做错事要勇敢的说:对不起!别人给了东西或给予帮助要说:谢谢!离别时要说:再见!要尊重父母长辈,尊重他人。见人主动打招呼或问声好。如果孩子忘记了,家长要进行提醒,但是孩子主动做到的话,要给予表扬与鼓励,让她知道施恩受惠、礼貌待人能使人快乐!

3.独立能力

孩子要从身边的小事学起,因为习惯成自然。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自己做,比如:自己吃饭、穿衣服、穿鞋子、自己刷牙、自己大小便、玩好的玩具要自己收起来。有时也会让她帮我们做一些小事情,如:递东西、晒鞋子、拿碗筷、收凳子。做好以后给她一个吻、一句赞美、为她竖起一个大拇指,感觉她都会特别的开心,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她会主动帮忙。

4.认真倾听

孩子逐渐成长,她会有自己的思想。在遇到某些事情上,她的想法与理解可能比较“独特”。我们要先倾听她的想法,多问问她:为什么,然后在针对事情上对她进行开导与教育。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育儿心得,有很多方面可能比较欠缺,所以家长要配合幼儿园老师的教育,家园共育才能使孩子全面提高,得到更好的发展!

故事分享——恰当的育儿方法


故事分享——恰当的育儿方法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相信很多家长说得最多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你不能、你不要、不准……”总是强调“不”,其实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在保护孩子,生怕孩子受到伤害,然而,对于孩子来说,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都想去探索,作为成人,总是已保护他们为理由对他们说“不”,有的甚至用强硬措施来制止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喜欢爬高爬低、跳上跳下时,我们总是对着他们喊:“不要爬,不要跳,危险。”此时孩子根本没反应危险在哪里?怎样才不会危险?或者是听到大人告诉他危险,他反而更无所适从,情况也许真的就变得危险了。假如换一种方式告诉孩子:“宝贝,小心哦,下来的时候要注意,先坐下,双脚再慢慢向下滑。”这样,孩子听到了明确的指示,就会照着尝试,同时也降低了危险系数。我想,后面的说法远远要比前面的有效。

记得小叮当一岁多的时候,曾经和妈妈回家乡住了快一个月,那段时间,家里就一老和一小,妈妈在厨房忙碌的时候,小叮当就独自一人在客厅玩耍,有一天,她把饮水机上的大半桶水全放了,等妈妈煮好饭,回到客厅时,满客厅都是水,小叮当还坐在地上哗哗哗的玩起来,可高兴了。妈妈见状,眉头一皱,正想发火,可是,她转念一想,小孩子好奇心很强,如果狠狠地批评她,无疑会伤害到她。于是,妈妈带着小叮当来到饮水机前,手把手教宝宝用杯子装水,教了一两次,宝宝学会了,每次,妈妈一说:“宝宝,婆婆口渴啦。”小叮当就马上应一句:“哦,我去帮忙装水给你喝。”说完就拿着着妈妈的杯子屁颠屁颠地去饮水机前装水,等妈妈喝完,她还会加一句:“婆婆,还要不要?”自从她学会自己装水喝了以后,就从没浪费过水了,也不会有事没事去开饮水机。

我想:与其说“不”,不如直接教会她怎么做,“堵不如疏”来得顺畅。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英国人的育儿方法》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育儿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英国人育儿从餐桌开始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父母们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了。 鼓励幼儿自己进食。幼儿在长到1岁至1岁半时,往往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在中国有...
    2021-04-21 阅读全文
  • 英国人对幼儿的教育 英国人对幼儿的教育 对于教育孩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方式。中国父母有的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严厉教育,不许孩子这样,不许孩子那样;而有的父母对孩子又过度溺爱,对于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那么怎样教育孩...
    2021-04-20 阅读全文
  • 宝宝学起来:英国人最常用的25句经典口语 少儿英语学习过程中,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应该找哪些口语给孩子练习呢?其实,结合语境去练习是最好的了。整理最常用的25句经典口语,希望对学习少儿英语口语有所帮助! 1、Howareyoudoing?(...
    2021-06-09 阅读全文
  • 英国妈妈的育儿心得分享 看看英国家庭的育儿理念,看看他们都是怎么教小孩的! 家庭成员: 爸爸:StevenSmith英国驻渝副领事 妈妈:GillianSmith英国文化交流官 大儿子:GeorgeSmith12岁 小儿子:...
    2021-04-27 阅读全文
  • 育儿体会:讲究育儿方法 有人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却要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俗话说的好“养不教,父之过。”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做父母关心的大事,在这件大事上,我觉得光肯用心、花时...
    2020-08-08 阅读全文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父母们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了。 鼓励幼儿自己进食。幼儿在长到1岁至1岁半时,往往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在中国有...

2021-04-21 阅读全文

英国人对幼儿的教育 对于教育孩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方式。中国父母有的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严厉教育,不许孩子这样,不许孩子那样;而有的父母对孩子又过度溺爱,对于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那么怎样教育孩...

2021-04-20 阅读全文

少儿英语学习过程中,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应该找哪些口语给孩子练习呢?其实,结合语境去练习是最好的了。整理最常用的25句经典口语,希望对学习少儿英语口语有所帮助! 1、Howareyoudoing?(...

2021-06-09 阅读全文

看看英国家庭的育儿理念,看看他们都是怎么教小孩的! 家庭成员: 爸爸:StevenSmith英国驻渝副领事 妈妈:GillianSmith英国文化交流官 大儿子:GeorgeSmith12岁 小儿子:...

2021-04-27 阅读全文

有人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却要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俗话说的好“养不教,父之过。”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做父母关心的大事,在这件大事上,我觉得光肯用心、花时...

2020-08-0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