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认识孩子压抑的怪异表现

发布时间:2021-04-15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孩子压抑的怪异表现”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导读:认识到你的孩子生活中存在压力,耐心地和他们一起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对每位父母来说都是必要的。当然,你不可能解决孩子们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但你可以为孩子提供处理问题的建议,帮他们成长为快乐的、有著良好适应能力的人。

当孩子感到压力时,他们可能出现以下7种怪异的表现:

1、哭泣

通常孩子哭泣是由于饥饿或疲劳,但哭泣也是减轻压力的一种自然方式。“孩子试著将所有见到的一切装进心里,试著理解这个世界,这对他来讲有点不堪重负。”发展心理学家阿利瑟所特这样认为,她著有《流眼泪与发脾气》一书。“哭泣是一种自然愈合机制”,当孩子受到太强的刺激,不知如何放松时,他们就垮了下来,然后大声啼哭,这就是为什么在生日聚会上总会有很多哭成泪人的孩子。随著儿童年龄的增长,眼泪仍然是他们在情绪激动时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所以不应该阻止孩子哭泣,也不要忽视他们的哭泣,应该充满爱意,心平气和地对待。

如是婴儿啼哭,可抱著他们摇一摇,直到他们恢复平静。研究表明孩子被抱著的时间越长,他们哭泣的次数就越少。即使年龄大一些的孩子,抱著他们也可使其恢复平静。

2、不安的睡眠

夜晚对孩子来讲是很难度过的。把婴儿或咿呀学语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分开,他们会很自然地感到焦虑。在想象力丰富的学龄儿童脑子里,壁橱可能是妖魔鬼怪的藏身之所。如果说你的孩子长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扰著他们。

宾州的乔伊凯斯在上6年级时就开始经受长期失眠的折磨。那个时期,他的母亲苏注意到:乔伊早晨不愿意起床,整天无精打采,还会常常无故乱发脾气。在医疗检查无异常的情况下,乔伊坦言,他总在晚上担心作业没做完,所以很不容易睡著。为了让孩子放松,苏和校长谈了一下,给孩子在白天另外安排一些时间做作业。这样,他晚上就不会再担心作业没完成了。校长答应了她的请求。现在,乔伊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作业,晚上睡得好多了。

在睡觉前和你的孩子聊聊天,给他们一个机会说出心里话,这有可能会改善他的睡眠不佳。

3、疾病反复

如果你的孩子叫嚷肚子疼或头疼,但又没有任何外在的症状,那么他可能就是精神紧张。曾经有一个父母正在闹离婚的孩子表现得非常焦虑,他不断地去校医务室检查,说自己头疼。作为父母,即使你怀疑孩子在装病,也应该带他去看医生。

华盛顿特区国家儿童医院的急诊和社区儿科主任本基特曼建议,一旦诊断出疾病,应首先治疗儿童的情绪和心理,而不是身体。“我们需要关心的是孩子,不仅仅是他的胃,”基特曼说,“我应该尽量安排和你的孩子单独相处而又无人打扰的时间,和他一起度过这段时光,让他感到你是值得信赖的,因为你可以解决那些给他的生活带来压力的难题。”

4、攻击性行为

每个人都知道咿呀学语的孩子也会发脾气,但这些行为不总是古怪的。“语言能力有限的儿童减轻压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负他的玩伴。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虽然和电视或录像上的暴力情景不无关系,但孩子的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压抑”。这就是阿利瑟所特称的“碎饼干现象”──一个两岁的孩子不大可能由于得到一块碎饼干而感到不安,只是将其作为借口释放早晨郁积的沮丧心情。“这种行为传达的主要信息是他需要一切放慢速度,”所特说,“给你孩子安排的活动应当尽量简单,以确保他有足够的时间自由玩耍。”

这就是说,你应该尽量少地告诉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则只能增加他的压力。孩子需要无忧无虑地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5、过度忧虑

孩子看到新闻中灾难的报道而害怕飓风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样,学生害怕临近的考试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们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们越感到软弱无助,害怕的东西就越多。

凯利西克是新墨西哥州教育医疗顾问,她建议孩子减轻恐惧和忧虑的方法就是正视他们。说“没什么好怕的”是毫无用处的,相反,应该让孩子集中精力应付他们控制范围内的事。

爱丽斯安多斯在她6岁的儿子劳根第一次不想去上学时不知所措。“劳根问我‘我可不可以跳过一年级的第一天’”爱丽斯回忆说,“我问他担心什么,他告诉我他整周都在担心‘等于’,他说,‘我知道2加2等于4,10加10等于20,可是如果老师问我50加25等于多少,我就不知道了’”。爱丽斯告诉孩子,或许班上其他孩子也不知道,但老师会教他们,因为这是她的职责。“我的话使他放心多了”,爱丽斯说,“他愉快地度过了上学的第一天。”

6、说谎和欺骗

四五岁的学龄前儿童有时会撒谎,但他们通常并不知道他们行为的后果。他们只是在区分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大一点的孩子在已经能够分清真假的情况下也会撒谎,这大多数是因为他们受到很多的压力。

8岁左右的孩子更关注自己在学校的一切。10岁的时候他们会有诸如“别人喜欢我吗?”这样的社交考虑。归根结底,他们是想取悦于父母,担心会辜负他们的期望。如果承认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他们会感到羞愧。因此,他们就编造一些父母喜欢听的话,或让他们高兴,或喜欢讲故事时自己受到关注和赞赏。

“如果你发现孩子在说谎或欺骗你,请记住他们在按著父母的暗示行事。”如果你的孩子听到你吹嘘自己停车没付费,或撒谎以避开工作会议,你要小心自己在树立坏榜样。最好把诚实的重要性和说谎的后果讲给孩子听。如果说谎已经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你就应该带他看医学专家了。

7、拒绝吃饭

很多专家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如果出现厌食或其它表示不满的肢体语言,家长应认真对待。如果对此忽视,就有可能发展成饮食紊乱症。

2-8岁的儿童十分挑食,这是人所共知的。“有的孩子很挑食,有的则害怕吃饭。”一位研究饮食紊乱的专家卡洛里戴雷解释说。

一些挑食的孩子胃口小,没有食欲。另一些明确表示不喜欢某些饭菜,但最终他们会吃掉喜欢的饭菜;而对于可能患有饮食紊乱的孩子,他们就干脆不去想自己饿不饿。谈到饮食,简单地把食物分成“好的”和“坏的”或过量运动以“燃烧脂肪”,可能意味著你的孩子正在试图通过一种不健康的方法控制自己的身体,从而达到控制压力的目的。

1994年发表在《饮食紊乱研究》上的一篇文章报道,1-5年级的学生里有40%的女孩和25%的男孩在减肥。孤立无助的感觉和自卑会引起对食物的反感,但多数情况下,父母一方丑陋的体态或对别人胖瘦指指点点的态度会影响孩子。因此,父母并不总能正确判断孩子是否患饮食紊乱症。

“不要强迫你的孩子吃饭,而是应该经常改变饭菜的种类,”鼓励孩子帮你做饭,帮你准备他们爱吃的饭菜。如果他在吃饭时的不良倾向持续很长时间或体重减轻很多,最好找治疗饮食紊乱的专家寻求帮助。

认识到你的孩子生活中存在压力,耐心地和他们一起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对每位父母来说都是必要的。当然,你不可能解决孩子们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但你可以为孩子提供处理问题的建议,帮他们成长为快乐的、有著良好适应能力的人。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孩子压抑时有七种表现


1.哭泣

通常孩子哭泣是由于饥饿或疲劳,但哭泣也是减轻压力的一种自然方式。

2.不安的睡眠

夜晚对孩子来讲是很难度过的。把婴儿或咿呀学语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分开,他们会很自然地感到焦虑。如果你的孩子长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扰着他。在睡觉前和你的孩子聊天,给他一个机会说出心里话,这有可能会改善他的睡眠。

3.拒绝吃饭

很多专家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如果出现厌食,往往是孩子们的情绪出了问题,家长应认真对待。如果对此忽视,就有可能发展成饮食节律紊乱。作为父母此时千万不要强迫你的孩子吃饭,而是应该经常改变饭菜的种类,鼓励孩子帮你做饭,帮你准备他们爱吃的饭菜。如果他在饮食方面的不良倾向持续很长时间或体重减轻很多,应及时看医生。

4.疾病反复

如果你的孩子叫嚷肚子痛或头痛,但又没有任何外在的症状,那么他可能就是精神紧张。曾经有一个父母正在闹离婚的孩子表现得非常焦虑,他不断去校医务室检查,说自己头痛,校医束手无策,于是请心理医生会诊。心理医生了解到孩子家里的恶劣家庭关系时,终于找到病因。

5.攻击性行为

每个人都知道咿呀学语的孩子也会发脾气,但这些行为总是古怪的。语言能力有限的儿童,减轻压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负他的玩伴。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虽然和电视上的暴力情景不无关系,但孩子的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压抑,这就是说,你应该尽量少一点地告诉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则只能增加他的压力。因为孩子需要无忧无虑的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

6.过度忧虑

孩子看到电视里飓风灾难的报道后而害怕飓风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样,学生害怕邻近的考试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们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们越感到软弱无助,害怕的东西就越多。

7.说谎和欺骗

5岁左右的学龄前儿童有时会撒谎,但他们通常并不知道他们行为的后果。大一点的孩子在已经能够分清真假的情况下也会撒谎,这大多数是因为他们受到很多的压力。如果你的孩子听到你吹嘘自己停车没付费,或撒谎以避开工作会议,你要小心自己在树立坏榜样。最好把诚实的重要性和说谎的后果讲给孩子听。如果说谎已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你就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了。

孩子受压抑的表现排行榜


简介:

我们往往认为孩子们生活得很轻松,他们所担心的无非是哪天出去玩,妈妈会不会买自己喜欢喝的果汁。我们似乎从未意识到成长也可能如此艰辛——对于成年人而言,如果错过一顿饭,不过是过后再吃罢了,但是,对一个依赖别人给他食物的婴儿,延误吃饭时间却会是对身心的双重折磨。那么,你怎么知道孩子感觉痛苦呢?当孩子感到压力时,他们可能出现以下7种怪异的表现。

NO.1拒绝吃饭

很多专家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如果出现厌食或其它表示不满的肢体语言,家长应认真对待。如果对此忽视,就有可能发展成饮食紊乱症。

2——8岁的儿童十分挑食,这是人所共知的。“有的孩子很挑食,有的则害怕吃饭。”一位研究饮食紊乱的专家卡洛里·戴雷解释说。

一些挑食的孩子胃口小,没有食欲。另一些明确表示不喜欢某些饭菜,但最终他们会吃掉喜欢的饭菜;而对于可能患有饮食紊乱的孩子,他们就干脆不去想自己饿不饿。谈到饮食,简单地把食物分成“好的”和“坏的”或过量运动以“燃烧脂肪”,可能意味着你的孩子正在试图通过一种不健康的方法控制自己的身体,从而达到控制压力的目的。

1994年发表在《饮食紊乱研究》上的一篇文章报道,1——5年级的学生里有40%的女孩和25%的男孩在减肥。孤立无助的感觉和自卑会引起对食物的反感,但多数情况下,父母一方丑陋的体态或对别人胖瘦指指点点的态度会影响孩子。因此,父母并不总能正确判断孩子是否患饮食紊乱症。

“不要强迫你的孩子吃饭,而是应该经常改变饭菜的种类,”鼓励孩子帮你做饭,帮你准备他们爱吃的饭菜。如果他在吃饭时的不良倾向持续很长时间或体重减轻很多,最好找治疗饮食紊乱的专家寻求帮助。

认识到你的孩子生活中存在压力,耐心地和他们一起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对每位父母来说都是必要的。当然,你不可能解决孩子们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但你可以为孩子提供处理问题的建议,帮他们成长为快乐的、有着良好适应能力的人。

NO.2说谎和欺骗

四五岁的学龄前儿童有时会撒谎,但他们通常并不知道他们行为的后果。他们只是在区分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大一点的孩子在已经能够分清真假的情况下也会撒谎,这大多数是因为他们受到很多的压力。

8岁左右的孩子更关注自己在学校的一切。10岁的时候他们会有诸如“别人喜欢我吗?”这样的社交考虑。归根结底,他们是想取悦于父母,担心会辜负他们的期望。如果承认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他们会感到羞愧。因此,他们就编造一些父母喜欢听的话,或让他们高兴,或喜欢讲故事时自己受到关注和赞赏。

“如果你发现孩子在说谎或欺骗你,请记住他们在按着父母的暗示行事。”如果你的孩子听到你吹嘘自己停车没付费,或撒谎以避开工作会议,你要小心自己在树立坏榜样。最好把诚实的重要性和说谎的后果讲给孩子听。如果说谎已经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你就应该带他看医学专家了。

NO.3过度忧虑

孩子看到新闻中灾难的报道而害怕飓风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样,学生害怕临近的考试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们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们越感到软弱无助,害怕的东西就越多。

凯利·西克是新墨西哥州教育医疗顾问,她建议孩子减轻恐惧和忧虑的方法就是正视他们。说“没什么好怕的”是毫无用处的,相反,应该让孩子集中精力应付他们控制范围内的事。

爱丽斯·安多斯在她6岁的儿子劳根第一次不想去上学时不知所措。“劳根问我‘我可不可以跳过一年级的第一天?’”爱丽斯回忆说,“我问他担心什么,他告诉我他整周都在担心‘等于’,他说,‘我知道2加2等于4,10加10等于20,可是如果老师问我50加25等于多少,我就不知道了’”。爱丽斯告诉孩子,或许班上其他孩子也不知道,但老师会教他们,因为这是她的职责。“我的话使他放心多了”,爱丽斯说,“他愉快地度过了上学的第一天。”

NO.4攻击性行为

每个人都知道咿呀学语的孩子也会发脾气,但这些行为不总是古怪的。“语言能力有限的儿童减轻压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负他的玩伴。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虽然和电视或录像上的暴力情景不无关系,但孩子的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压抑”。这就是阿利瑟·所特称的“碎饼干现象”——一个两岁的孩子不大可能由于得到一块碎饼干而感到不安,只是将其作为借口释放早晨郁积的沮丧心情。“这种行为传达的主要信息是他需要一切放慢速度,”所特说,“给你孩子安排的活动应当尽量简单,以确保他有足够的时间自由玩耍。”这就是说,你应该尽量少地告诉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则只能增加他的压力。孩子需要无忧无虑地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NO.5疾病反复

如果你的孩子叫嚷肚子疼或头疼,但又没有任何外在的症状,那么他可能就是精神紧张。曾经有一个父母正在闹离婚的孩子表现得非常焦虑,他不断地去校医务室检查,说自己头疼。作为父母,即使你怀疑孩子在装病,也应该带他去看医生。

华盛顿特区国家儿童医院的急诊和社区儿科主任本·基特曼建议,一旦诊断出疾病,应首先治疗儿童的情绪和心理,而不是身体。“我们需要关心的是孩子,不仅仅是他的胃,”基特曼说,“我应该尽量安排和你的孩子单独相处而又无人打扰的时间,和他一起度过这段时光,让他感到你是值得信赖的,因为你可以解决那些给他的生活带来压力的难题。”

NO.6不安的睡眠

夜晚对孩子来讲是很难度过的。把婴儿或咿呀学语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分开,他们会很自然地感到焦虑。在想象力丰富的学龄儿童脑子里,壁橱可能是妖魔鬼怪的藏身之所。如果说你的孩子长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扰着他们。

宾州的乔伊·凯斯在上6年级时就开始经受长期失眠的折磨。那个时期,他的母亲苏注意到:乔伊早晨不愿意起床,整天无精打采,还会常常无故乱发脾气。在医疗检查无异常的情况下,乔伊坦言,他总在晚上担心作业没做完,所以很不容易睡着。为了让孩子放松,苏和校长谈了一下,给孩子在白天另外安排一些时间做作业。这样,他晚上就不会再担心作业没完成了。校长答应了她的请求。现在,乔伊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作业,晚上睡得好多了。[!--empirenews.page--]

在睡觉前和你的孩子聊聊天,给他们一个机会说出心里话,这有可能会改善他的睡眠不佳。

NO.7哭泣

通常孩子哭泣是由于饥饿或疲劳,但哭泣也是减轻压力的一种自然方式。

“孩子试着将所有见到的一切装进心里,试着理解这个世界,这对他来讲有点不堪重负。”发展心理学家阿利瑟·所特这样认为,她著有《流眼泪与发脾气》一书。“哭泣是一种自然愈合机制”,当孩子受到太强的刺激,不知如何放松时,他们就垮了下来,然后大声啼哭,这就是为什么在生日聚会上总会有很多哭成泪人的孩子。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眼泪仍然是他们在情绪激动时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所以不应该阻止孩子哭泣,也不要忽视他们的哭泣,应该充满爱意,心平气和地对待。如是婴儿啼哭,可抱着他们摇一摇,直到他们恢复平静。研究表明孩子被抱着的时间越长,他们哭泣的次数就越少。即使年龄大一些的孩子,抱着他们也可使其恢复平静。

儿童心理压抑的五个表现


儿童心理压抑的五个表现

一、哭哭啼啼招关注

孩子的有些哭泣是有心理需求的,表现一般是,偷偷抹泪,哭声较小,哭泣中穿插一些行为来吸引大人的注意,比如发出声响或做小动作等。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家长一般不鼓励孩子哭出来,导致他们的情绪无法释放和表达。不少家长在孩子哭泣时,会采取3种错误的处理方式。

1.责怪与评判:诸如“走路怎么不小心”、“这点小事也哭,太懦弱了”之类的话,使孩子得不到家长情绪上的认同和安慰,让他们不敢再在家长身上寻找依靠和支持,损害亲子关系;同时,孩子会将“懦弱”之类的负面词语接纳到潜意识中,降低自我价值感,容易导致他们缺乏自信。

2.错误转移: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挫折时,会给他们食物来转移注意力,这导致孩子成年后会将食物或购物与解除痛苦的情绪联系起来,形成错误的压力应对方式。转移注意力也是对孩子情绪的变相压抑,剥夺了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

3.推卸责任:“都怪桌子不好,弄疼宝宝”,许多家长说过这样的话,殊不知这会让孩子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导致孩子长大后遇到挫折时,不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总是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这也会让孩子不愿意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不知如何从挫折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

对策:孩子哭的时候,父母首先要接纳哭的情绪,明白孩子有这个情绪需求,需要经历哭的过程。家长还要对此情绪持认同、支持的态度,比如可以告诉孩子: “妈妈知道你摔跤了很痛,妈妈也很心疼,别害怕,妈妈和你在一起。”这是家长增进亲子感情的一个契机,让孩子感受到“在我伤心的时候,还有人在支持我”。

二、上学就喊肚子疼

有些孩子一提上学就喊肚子疼、头晕,甚至呕吐、晕厥,可到了医院又查不出原因。这就是孩子的躯体障碍。焦虑时,人常常会呈现出一些躯体性症状,如肚子疼、发烧、腹泻、出虚汗等。比如有的孩子害怕上学,就会每到周日晚上开始肚子疼,这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种躯体障碍的表现。还有的孩子心理压力很大,不但会压抑他们的发展能力,扼杀创造性,还会降低自尊和自信,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导致身体上的障碍。

对策:家长需要先带孩子去医院,排除器质性疾病。如果查不出问题,那说明很可能是孩子心理有问题了。家长需要详细询问,让孩子觉得父母可以信赖,以便找出他们焦虑的原因,并想办法解决。父母如果发现孩子过度自责,就应该及时调整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中止各种偏激的、有悖情理的“高标准、严要求”。父母应该学会通过评价孩子努力的过程来肯定孩子,充分肯定他们所付出的艰辛和取得的进步。对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孩子来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三、乱扔东西爱打人

5岁的小威是个让人“头痛”的孩子:在幼儿园总是抢小朋友的玩具;做游戏只能赢不能输,否则就会耍赖;想要什么就大哭大闹,从不会好好说……小威妈妈深感无奈,只好带他到医院儿童心理科咨询。医生发现,小威的父母由于工作忙,很少带他出去玩,以致小威缺乏与人交流和相处的机会,父母的冷落也让他的心灵受到伤害,从而导致了“不合群”等表现。

一般而言,孩子的攻击性在2―3岁左右开始体现,比如没轻没重地随手把东西扔在地上,或莫名其妙地推别的孩子。这是因为,幼儿是不会约束自己的。对孩子的这些行为,有的家长觉得好玩而放任不管,反而会固化其攻击行为。据研究,攻击行为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倾向,但后天的养育也很重要,如果父母或家人过于粗暴,对孩子的关爱不够,更有可能固化其先天的攻击倾向。

对策:家长不要急着教训孩子,首先要了解导致攻击行为的事件始末和孩子内心的想法,弄清楚后再思考从何入手来教育孩子。切忌不分青红皂白就打孩子,以暴制暴只会强化攻击行为。对于只是偶然出现攻击行为的孩子,只需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引导,等孩子大一些,心理成长了,攻击行为自然就会消失。对于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家长可以安排一些简单、需要耐心的游戏,以确保他有足够的时间完成。

四、总是不愿意睡觉

上5年级的小洋晚上不愿意睡觉,整天无精打采,还常常无故乱发脾气。医生检查发现他并无躯体原因,经心理医生询问得知,小洋在学校目睹没写作业的同学被老师惩罚,这让他总担心作业做不完,会受到同样的惩罚,所以睡不着觉。

目睹同学被老师责罚,或许被责罚的人心里没当回事,可看到的孩子却被吓坏了。这其实与孩子天生的气质类型不同有关。有的孩子天生忧郁、敏感,情绪易受影响,容易受到创伤性事件的影响。有的孩子区分不开想象与现实的世界,会被想象中的怪物吓到,会因白天看到的动画片、听到的故事中有一个吓人的怪物,而认为怪物就在身边。还有的孩子对公平和温暖的要求很高,一旦老师和家长冷落了他们,或对他们有所不公,就会内心受伤。因此,家长一定要读懂孩子的心,关注孩子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有时候,许多困难在家长眼里不值一提,但却会让孩子受到伤害。

对策:睡觉前和孩子聊聊天,给他们关爱和安全感,也给他们机会说出心里话。如果是因为看了什么吓人的东西,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引导他们克服恐惧,同时要让孩子看积极快乐的动画片和图书。如果在学校出了问题,家长应该与老师沟通,并与老师达成共识,善待孩子,多给他们一些鼓励。

五、经常性地说个谎

说谎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在成长中,孩子发现自己的某些行为能引起父母的重视,有时会靠撒谎来吸引父母注意。成人常会使用善意的谎言来处理人际关系,可许多家长不注意回避孩子,会被他们模仿。因为某些愿望无法实现,类似吹牛、说大话这样的谎言,在孩子成长经历中也屡见不鲜。

如果家庭环境过于严苛,孩子的撒谎行为就会被固化。不少家长常常责备孩子,却从不思考自己有没有错,有没有对孩子关心不够。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下意识地逃避惩罚,而撒谎就是最便捷的方法。谎言被识破,家长会更生气,打骂得更狠;如果说谎成功了,就会加强孩子的侥幸心理,更加习惯撒谎。久而久之,甚至会发展到品行障碍的程度。

对策:父母要因势利导,鼓励孩子说实话,这对于孩子心理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还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要告诉他们:“不要怕,跟爸爸妈妈说实话,把你的遭遇和困难都与我们分享,我们和你共同面对一切。”有了父母的支持,孩子才不会选择用撒谎来逃避。此外,父母千万不要轻易地将谎言与孩子的品质联系在一起,以为孩子不学好,这些想法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把自己定位成坏孩子。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说谎已经成了孩子的一种习惯,你就应该带他看心理医生了。

父母如何面对孩子怪异行为


孩子一天天长大,可是他的行为却让你越来越捉摸不透,他开始变得很磨蹭,上厕所、洗澡要比平时慢十几分钟;看到你丢垃圾,他也会弃而不舍地一遍一遍往回捡……孩子到底怎么了?面对这些怪异的行为,你该如何对待呢?

当我2岁的女儿终于愿意使用自己的小便盆时,我兴奋极了,可是,很快我就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次她便后,还是要继续坐在便盆上,几分钟过去了,仍然不见她要起来的样子。

我觉得自己就快要忍受不了,于是有一次在她又坐在便盆上时,我便一次次鼓掌,直到她从便盆上站起来。让我奇怪的是,从那以后,她竟然改掉了这个毛病。

对2、3岁的孩子的行为困惑不已,大概是所有父母都曾经有过的经历。比如怎样才能让孩子不再去拣拾在路上见到的每一片叶子,或者怎样才可以让孩子放弃在春天穿棉靴的念头呢?专家告诉我们:“孩子们的这些行为部分原因在于:2~3岁这个阶段的小家伙总是因为掌握了新的技巧而兴奋不已,因此常常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现自己的本领。因而就出现了他总是要坚持不断地干一件事的现象。另外,2~3岁的孩子对于时间流逝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长时间的洗澡或者坐在便盆上也许在他们看来只是短短的几秒钟。”

专家提示我们: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社会能力和理解力都很有限,因此总会产生一些让家长无法理解的举止。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来看看下面几种比较常见的怪异举止以及应对办法。

怪癖之一:玩具狂型

当你带孩子想到公园或朋友家去玩的时候,你让孩子挑选一件最喜欢的玩具带上,免得路上无聊。可是他几乎把所有的玩具都装进了包了,甚至包括那些只适合在家里玩的布娃娃。

怪癖之三:过度亲热型

你2岁的女儿只要一见到邻居5岁的男孩儿就非要上去亲人家,弄得人家满脸湿乎乎的,人家总是躲闪,她却一点都看不出来。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这是小家伙表示喜爱的唯一方式。孩子还太小,她还无法读懂别人的身体语言,意识不到小朋友并不喜欢这样。

你该怎么办?

告诉孩子一些其他问候朋友和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也可以亲身示范。比如,遇到在邻居过生日的时候送张小卡片,或者是自己种的一盆花。

怪癖之五:天性拖拉型

和孩子去街心花园,5分钟的路最后走了整整半个小时,在路上他不管看到什么东西都要塞到衣袋里,小树叶、小石子,还有别人丢在路上的瓶盖。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孩子正在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同时,他离地面的距离要比大人近很多,所以能看到更多地面上有趣的东西。

你该怎么办?

专家告诉你:只要不是急着赶路,最好不要催促孩子,就让他尽情享受自己的快乐好了。但你同时要告诉孩子并不是所有在地上的东西都是安全的,尤其是在碰触陌生的东西前,要首先征询大人的意见。你们也可以向对方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色或事物,让双方都参与进来。例如,当你看到雨后的树干上有一只小蜗牛,你可以把孩子抱起来看,这样当孩子在地上发现一棵奇怪的植物时,他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你的孩子也有奇怪的行为吗?

裸露身体

我女儿3岁了,每次只要一进门,她就会脱掉所有的衣服,她就是不喜欢穿衣服,平时这倒也没什么,可是最近我们这里刚有寒流经过,虽然她也说冷,可还是喜欢裸体,没办法,我只好让她批着毯子。---------苏苏妈

只认火车头

我的儿子3岁,他的生活整天就围绕着蒸汽火车头。每次我们带他去公园,他从来都不去玩那些游乐设施,而是在小山上跑上跑下,同时嘴里喊着:“我从铁轨上滑下来啦!”-----瑞瑞妈

必备的颜色

女儿穿的衣服上必须要有紫色或蓝色,甚至是头绳或短裤也都是如此。如果没有这两种颜色,说破了头,她也不会要。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专家告诉你:这是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往往只限于字面上的含义,当你说“带上你想在公园玩的玩具”时,孩子就会把进入视线的所有玩具都带上,因为这些玩具都是他想在公园里玩的。

你该怎么办?

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选择,你可以把适合带到公园玩的玩具放到一起(即使脏了、湿了或者进了沙子也不至于被损坏的玩具),然后告诉孩子从这些玩具中挑选一件或两件带上。

怪癖之二:垃圾紧张型

每次你要倒垃圾的时候,孩子总会冲过来,把垃圾袋中一半的东西都挑出来,不让你扔,为什么他非要把家里变成垃圾场呢?留着那些已经旧了的扎礼物用的蝴蝶结和坏得不能再玩的快餐店玩具有什么意义呢?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专家告诉你:在你眼里是那些不再有用的“垃圾”,在孩子看来却可能是色彩缤纷的宝藏,它们甚至还可能具有某种情感上的意义,比如蝴蝶结可能会让孩子联想起拆礼物的快乐,而快餐店玩具会让他回忆起那次外出的愉快的就餐经历。

你该怎么办?

给孩子准备一个小盒子,让他把自己那些舍不得丢弃的小玩意儿都放进去,不然就会被扔掉。同时说好,假如小盒子满了他就必须要进行清理,否则就没有空间放进新的玩具了。或者,你可以选择在孩子睡觉或者不在家的时候倒垃圾。

怪癖之三:脏乱困扰型

吃饭的时候,面条掉到了地上,孩子便开始变得烦躁不安,直到你把地面清理干净,他才开始继续安静地用餐。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专家告诉你:2、3岁的孩子正处于学习和了解纪律和规范的年龄段,他们会把这些纪律和规范认为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假如你平时总是教导他要及时处理自己制造的脏乱情况,那么他就会无法理解为什么你会忽略掉在地上的面条,这会给他造成困扰,让他心烦意乱。

你该怎么办?

告诉孩子有时候某些事情是可以先放一放的,过后再找合适的时间处理,对他说你会在吃完晚饭后再清理,而且可以请他来帮忙,这样就会让他的情绪平稳下来,也会让他觉得自己很能干。

焦虑型的爱易使孩子脾气怪异


内心已有焦虑的伤痕,在日常生活中时时焦虑的人,当有孩子后就将焦虑源转移到孩子身上,不停地在孩子有关的事务上寻找可焦虑的事情,不断要求别人和孩子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某些状态,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

以为自己内心的担心全是为了孩子,其实焦虑早已存在,在任何时候,焦虑会投射到自己最重视的事情上,当有了孩子后,焦虑自然就会投射到孩子身上。凡是与孩子有关的事情,一概都不放心,所以每天找到各种细节去为孩子担心,还以为这是在爱孩子。

这类家长因为童年的成长有问题,给内心造成一定的焦虑和恐惧,不管任何情况下,都觉得天要塌下来了,会把焦虑投射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没有孩子时,会好一些,只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有了孩子后,会把所有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最重要的事情。只要离开孩子就会想会不会有人欺负我的孩子,孩子会不会哭了没人管啊……成天担心,惶惶不可终日。见了孩子就急不可待地拷问孩子,孩子掉了两滴眼泪,马上就没来由地问孩子是不是有人打你了,有人欺负你啦,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说一遍。

这种每天把所有受伤害的机会都说一遍的做法,等于训练孩子寻找使自己受伤害的机会,这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孩子会因此成为受伤害的狂想者,会变得对伤害非常敏感,将来一旦成为受害者,就会愤世嫉俗,认为社会对他不公,会在他的生活环境中专门寻找伤害他的人,要是有人从他身边走过碰他一下,或者这个人打了别人,他都会认为这个人打了他了。一个这样的人不会良好地发展幸福生活,只会把自己练习成一个受害者,与幸福生活无缘。

焦虑型的家长会使与孩子接触的所有人都紧张,这种紧张氛围无疑会造成孩子的焦虑,这种焦虑会埋藏在孩子的潜意识中不被发现,会在工作和生活中消耗孩子的心力,使孩子成为一个不被群体接纳并且脾气怪异的受害者,给孩子的一生都带来痛苦。

孩子受到压抑时的7种语言


不安的睡眠

夜晚对孩子来讲是很难度过的。把婴儿或咿呀学语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分开,他们会很自然地感到焦虑。如果你的孩子长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扰着他。在睡觉前和你的孩子聊天,给他一个机会说出心里话,这有可能会改善他的睡眠。

拒绝吃饭

很多专家提醒父母注意孩子的饮食。如果出现厌食,往往是孩子们的情绪出了问题,父母应认真对待。如果对此忽视,就有可能发展成饮食节律紊乱。作为父母此时

千万不要强迫你的孩子吃饭,而是应该经常改变饭菜的种类,鼓励孩子帮你做饭,帮你准备他们爱吃的饭菜。如果他在饮食方面的不良倾向持续很长时间或体重减轻很多,应及时看医生。

疾病反复

如果你的孩子叫嚷肚子痛或头痛,但又没有任何外在的症状,那么他可能就是精神紧张。曾经有一个父母正在闹离婚的孩子表现得非常焦虑,他不断去校医务室检查,说自己头痛,校医束手无策,于是请心理医生会诊。心理医生了解到孩子家里的恶劣家庭关系时,终于找到病因。

攻击性行为

每个人都知道咿呀学语的孩子也会发脾气,但这些行为总是古怪的。语言能力有限的儿童,减轻压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负他的玩伴。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虽然和电视上的暴力情景不无关系,但孩子的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压抑,这就是说,你应该尽量少一点地告诉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则只能增加他的压力。因为孩子需要无忧无虑的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

过度忧虑

孩子看到电视里飓风灾难的报道后而害怕飓风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样,学生害怕邻近的考试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们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们越感到软弱无助,害怕的东西就越多。

说谎和欺骗

5岁左右的学龄前儿童有时会撒谎,但他们通常并不知道他们行为的后果。大一点的孩子在已经能够分清真假的情况下也会撒谎,这大多数是因为他们受到很多的压力。如果你的孩子听到你吹嘘自己停车没付费,或撒谎以避开工作会议,你要小心自己在树立坏榜样。最好把诚实的重要性和说谎的后果讲给孩子听。如果说谎已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你就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了。

哭泣

通常孩子哭泣是由于饥饿或疲劳,但哭泣也是减轻压力的一种自然方式。

孩子受到压抑时的7种“语言”

不安的睡眠

夜晚对孩子来讲是很难度过的。把婴儿或咿呀学语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分开,他们会很自然地感到焦虑。如果你的孩子长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扰着他。在睡觉前和你的孩子聊天,给他一个机会说出心里话,这有可能会改善他的睡眠。

拒绝吃饭

很多专家提醒父母注意孩子的饮食。如果出现厌食,往往是孩子们的情绪出了问题,父母应认真对待。如果对此忽视,就有可能发展成饮食节律紊乱。作为父母此时

千万不要强迫你的孩子吃饭,而是应该经常改变饭菜的种类,鼓励孩子帮你做饭,帮你准备他们爱吃的饭菜。如果他在饮食方面的不良倾向持续很长时间或体重减轻很多,应及时看医生。

疾病反复

如果你的孩子叫嚷肚子痛或头痛,但又没有任何外在的症状,那么他可能就是精神紧张。曾经有一个父母正在闹离婚的孩子表现得非常焦虑,他不断去校医务室检查,说自己头痛,校医束手无策,于是请心理医生会诊。心理医生了解到孩子家里的恶劣家庭关系时,终于找到病因。

攻击性行为

每个人都知道咿呀学语的孩子也会发脾气,但这些行为总是古怪的。语言能力有限的儿童,减轻压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负他的玩伴。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虽然和电视上的暴力情景不无关系,但孩子的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压抑,这就是说,你应该尽量少一点地告诉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则只能增加他的压力。因为孩子需要无忧无虑的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

过度忧虑

孩子看到电视里飓风灾难的报道后而害怕飓风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样,学生害怕邻近的考试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们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们越感到软弱无助,害怕的东西就越多。

说谎和欺骗

5岁左右的学龄前儿童有时会撒谎,但他们通常并不知道他们行为的后果。大一点的孩子在已经能够分清真假的情况下也会撒谎,这大多数是因为他们受到很多的压力。如果你的孩子听到你吹嘘自己停车没付费,或撒谎以避开工作会议,你要小心自己在树立坏榜样。最好把诚实的重要性和说谎的后果讲给孩子听。如果说谎已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你就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了。

哭泣

通常孩子哭泣是由于饥饿或疲劳,但哭泣也是减轻压力的一种自然方式。

四大信号,教你读懂孩子的心理压抑


孩子表现喜怒哀乐的方式并不十分直接,有时候家长会难以理解,所以家长必须要了解孩子心理压抑时候的信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他化解心中的压抑。

1、拒绝吃饭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特别注意孩子的饮食。如果出现厌食现象,就说明孩子的情绪出现了问题,父母应认真对待。要是对此忽视,就会导致孩子的饮食节律紊乱,而父母在此时也不能强迫孩子吃饭,而是要改变平常饭菜的种类,鼓励孩子帮你做饭,帮你准备他爱吃的饭菜。如果他在饮食方面的不良倾向持续很长时间或体重减轻很多,应及时看医生。

2、说谎和欺骗

5、6岁的学龄儿童有时会撒谎,但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后果,再一点的孩子在能够分清真假的情况下也会撒谎,这也是因为他们受到的压力太大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作为,如果你的孩子听到你吹嘘自己停车没付费,或撒谎以避开工作会议,你要小心自己在树立坏榜样。最好把诚实的重要性和说谎的后果讲给孩子听。如果说谎已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你就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了。

如果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需要耐心引导,也应给予时间让其慢慢说出内心的感受,这个时候父母的关心和支持很重要。

3、过度忧虑

孩子看到电视里地震灾难的报道后而害怕地震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样,学生害怕临近的考试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们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们越感到软弱无助,害怕的东西就越多。

4、攻击性行为

就算是咿呀学语的孩子也会发脾气,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减压方式,那就是咬、激怒或欺负他的玩伴。孩子会有这样行为,很可能是源于心情压抑,这就是说,做父母的应尽量少一点地告诉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则只会增加他的压力,因为孩子需要无忧无虑地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

解读孩子粗心的表现


这里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家长大学,专注K12阶段所有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关注我,您的孩子会因为你变的不一样。

孩子粗心只是一种表象。

期末考试结束后,许多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后,都会吐槽:“这孩子太粗心。”

有家长还不解,我孩子平时学习很不错啊,但考试时偏偏粗心,这到底是什么毛病?

我以前就说过,孩子粗心只是一种表象,这个表象的背后绝对透露着他学习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问题。

如果平时孩子做作业时就认真审题、一丝不苟地做,做完作业又好好检查,就不会出现粗心这样的问题。

这当中有个训练问题。

好习惯、强能力都是训练出来的。

有一名优秀的高中生的父母是这么对待孩子的粗心的:从初中起,妈妈就告诉他:粗心,就是能力差,学得不扎实的表现!

任何时候,都不要说是因为粗心没考好,也请家长不要再为孩子找这个推脱责任的借口。

细心、沉稳、脚踏实地是必备的能力。

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偶尔丢一两分,可以理解,超过两分,就是能力还欠缺,学得不扎实。

“粗心”现象具体表现:

1、不细看条件,看错条件

2、数字结果错误。

3、推导错误。

4、缺少信心。

我认为学生粗心,其根本原因有以下两个:

1、考试粗心,坏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是学习能力还欠缺,学得不扎实。

2、学习的责任感不强。

习惯上的粗心比知识上欠缺危害更严重。

听到有家长这样批评孩子:“你不是不会做,你就是粗心大意。”

这种批评的结果,往往会让孩子心里产生潜意识:粗心只是一个小问题,至少是一个比不会更轻微的错误。

孩子有粗心的毛病,这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习惯,而是自小就养成的坏习惯。

从小学开始,学生的作业就由老师或家长检查,学生只负责完成即可。

而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了,至于效果怎么样,那就不重要了。

02

解决粗心的方法和对策

1. 落实信息

题目本身的信息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你在读取题目信息过程中联想的东西。

不能边看题边想,而应该看完题再想。

2. 心理重视

无论学生还是成年人,都知道粗心大意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和生活态度,甚至有时候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但是,有很多人就是不愿意去改。

只有真正地从内心意识到了粗心对你的危害,才会从行动上真正的体现出来。

3. 规范训练

真正形成 “不完成每一步骤就不是真正的完成”的观念。

做题时要边做边总结哪些步骤的表达是得分必须的,然而又是我在思维中一跃而过的。

比如物理题上必要的公式。

要养成精确表达的习惯,只要没完成百分之百就不算完成。

规范答题格式与步骤,答题中的粗心往往是由“眼高手低”造成的,因为想、说、写是不一样的。

-->

4. 精确计算

规划使用验算纸。

平时养成在草稿上清楚、规律的表达所有信息的习惯。

如果你在平时心算练习不够,考场上不可盲目用心算,否则得不偿失。

如果一定要依靠心算节省考试的时间,那么平时就要专门练习。

验算纸并非越随意越好,中、高考中很多孩子出现的时间不够问题,多由二次运算引起,而二次运算出现的原因直接和平时使用验算纸的习惯有关。

在运算的过程中,不跳步,少心算。

5. 重视平时训练

要从平时做作业开始,一点一点的注意,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平时细致了,到考试时也不用担心。

习惯会让你细致的。

6. 考试做题要严谨

考试的时候每答完一道题,问问自己,这道题能不能保证拿分,如果能,继续做下一道,如果不能,当场检查一遍,这样就不用留检查的时间了。

但是用这种方法有个前提,做题要求准确和速度,这就要在平时练习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来提高。

7. 加强心理暗示,提高信心

不盲目自信但也不能自负。

很多学生越是临近考试,越紧张,由于紧张,造成瞬间“短路”,往往会导致一些不该错的题目出现错误,甚至一些错误都是低级的错误。

很多学生平时的时候成绩都不错,可是高考成绩差距甚大,没有发挥好的原因就是心理因素导致的。

因此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拥有一份自信。

当自己每犯一次粗心错误,就给自己一次惩罚,或是把毛病的原因用笔记下来,平时多看几遍,并在心里默念:一个不认真、不负责任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业,我一定要克服它,让我学习、生活得更好,我一定能成功。粗心并不是我的专利,它控制不了我,我一定能战胜它。

8. 时间分配

如何克服粗心大意,考试中由于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在一些题目上花费的时间过多,甚至一些难度不大的题目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

考试之后,把试卷再次放到面前,觉得题目都会,就是时间不够了,甚至一些学生因为时间分配得因素导致答题卡都没有来得及涂完。

这些“会而不对”的问题,全部归纳成粗心大意导致的,也有点牵强,但是确实在考试中能避免这样的现象。

所以要合理分配时间。

父母表现是孩子情绪的榜样


如果孩子每天面对是爱唠叨、爱发火、焦虑、紧张的父母,其情绪发育肯定是很糟的。因为父母是孩子情绪的榜样。

一位母亲这样倾诉:“我的孩子自控能力太差,嘴上讲得好听,就是做不到。每天我要发好多次火,他才能勉强完成一些作业。我都为他操碎了心。但是现在我们俩就像对头一样。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想到孩子爸爸每天那么辛苦在外赚钱,而我连个孩子都教育不好,我真是非常难过。更让我焦心的是,孩子这样下去,将来怎么办?”

这位母亲言谈中充满了焦虑、失望、忧伤和无可奈何。她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动情的母亲。

面对这样一个母亲,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她本身的情绪问题。儿童在父母的不良情绪面前,很容易产生内心冲突。一方面,他们不得不依赖父母的照顾,以满足某些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喜欢父母的这些不良情绪及其一些行为方式。内心的矛盾导致他们心情烦躁、郁郁寡欢、精神分散,严重的可出现紧张、焦虑或强迫。有的则出现一些查不出生理改变的躯体不适症状,如头痛、头晕、胸痛、憋气等,以缓解内心更大的不安。长此以往,他们会将这种困扰压迫到无意识中,有意无意的采取一些拮抗行为,如强迫动作、说谎、逃学,丧失自尊和自信,经常爱与惹麻烦的儿童在一起,于是越来越不被周围喜欢,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反社会人格。

儿童心理问题与家长的不良行为、情绪往往互为因果,需要双方进行调整,但成人更应该自制。

家园共育《认识孩子压抑的怪异表现》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压抑时有七种表现 1.哭泣 通常孩子哭泣是由于饥饿或疲劳,但哭泣也是减轻压力的一种自然方式。 2.不安的睡眠 夜晚对孩子来讲是很难度过的。把婴儿或咿呀学语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分开,他们会很自然地感到焦虑。如果你的孩子长期...
    2022-01-11 阅读全文
  • 孩子受压抑的表现排行榜 简介: 我们往往认为孩子们生活得很轻松,他们所担心的无非是哪天出去玩,妈妈会不会买自己喜欢喝的果汁。我们似乎从未意识到成长也可能如此艰辛——对于成年人而言,如果错过一顿饭,不过是过后再吃罢了,但是,对...
    2022-01-06 阅读全文
  • 儿童心理压抑的五个表现 儿童心理压抑的五个表现 一、哭哭啼啼招关注 孩子的有些哭泣是有心理需求的,表现一般是,偷偷抹泪,哭声较小,哭泣中穿插一些行为来吸引大人的注意,比如发出声响或做小动作等。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家长一般...
    2021-09-10 阅读全文
  • 孩子压抑时怎么办? 不安的睡眠 夜晚对孩子来讲是很难度过的。把婴儿或咿呀学语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分开,他们会很自然地感到焦虑。如果你的孩子长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扰着他。在睡觉前和你的孩子聊天,给他一个机会说出心里...
    2021-12-13 阅读全文
  • 父母如何面对孩子怪异行为 孩子一天天长大,可是他的行为却让你越来越捉摸不透,他开始变得很磨蹭,上厕所、洗澡要比平时慢十几分钟;看到你丢垃圾,他也会弃而不舍地一遍一遍往回捡……孩子到底怎么了?面对这些怪异的行为,你该如何对待呢?...
    2022-01-29 阅读全文

1.哭泣 通常孩子哭泣是由于饥饿或疲劳,但哭泣也是减轻压力的一种自然方式。 2.不安的睡眠 夜晚对孩子来讲是很难度过的。把婴儿或咿呀学语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分开,他们会很自然地感到焦虑。如果你的孩子长期...

2022-01-11 阅读全文

简介: 我们往往认为孩子们生活得很轻松,他们所担心的无非是哪天出去玩,妈妈会不会买自己喜欢喝的果汁。我们似乎从未意识到成长也可能如此艰辛——对于成年人而言,如果错过一顿饭,不过是过后再吃罢了,但是,对...

2022-01-06 阅读全文

儿童心理压抑的五个表现 一、哭哭啼啼招关注 孩子的有些哭泣是有心理需求的,表现一般是,偷偷抹泪,哭声较小,哭泣中穿插一些行为来吸引大人的注意,比如发出声响或做小动作等。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家长一般...

2021-09-10 阅读全文

不安的睡眠 夜晚对孩子来讲是很难度过的。把婴儿或咿呀学语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分开,他们会很自然地感到焦虑。如果你的孩子长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扰着他。在睡觉前和你的孩子聊天,给他一个机会说出心里...

2021-12-13 阅读全文

孩子一天天长大,可是他的行为却让你越来越捉摸不透,他开始变得很磨蹭,上厕所、洗澡要比平时慢十几分钟;看到你丢垃圾,他也会弃而不舍地一遍一遍往回捡……孩子到底怎么了?面对这些怪异的行为,你该如何对待呢?...

2022-01-2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