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考问
发布时间:2021-04-15 中班我的幼儿园的教案 爱的教育的读书笔记 爱的童话记得儿子小的时候,我老爱出智力题考儿子。
什么“一个四方形,用刀切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三个!”当儿子不加思索地回答。
“不对,再想想。”
“想不出来。”
见他不去思考,我就告诉他应该有三种情况(剩三个角、四个角、或者五个角。关键看怎么切法),目的是想培养他的逻辑思维能力。
什么“三个自然数的和与它们的积相等,这三个数是什么?”(答案:1、2、3)
...
一晃几年过去了,如今儿子读五年级了。
我不考他了,他却冷不丁地考我一下。一般我都能化解。
可是昨天晚上,他给我出了个选择题,也让我上了回当...
题目是这样的:
1.“如果你买彩票中了500万,你会...”请选择(1.大吃一惊,2.无动于衷)
2.“如果我数学、英语、语文都考了100分,你会...”(1.大吃一惊,2.无动于衷)
3.“如果我现在给你变出向西瓜大的一堆牛粪,你会...”(1.大吃一惊,2.无动于衷)
我当然选则“大吃一惊”。
没想到他居然把我引到小河边,对着那堆牛粪说:“来,赶紧大吃一斤(惊)吧!”
我竟然无语...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教子疑问:儿子的话不无道理
教子疑问:儿子的话不无道理
今天天气不错,我和老公一商量决定乘车带孩子回老家,正赶上老家桃园的桃子熟了,我妈妈非让带些桃子回来给儿子吃,没办法只好用袋子装了十几个桃子,另外还带了十几张黄面饼子。一路上我们三口都很开心,坐在10路车上听着手机里的《欢乐颂》,心理美滋滋的,不想一会儿就到了美联门口,要下车了,老公一手拎着一小袋桃子,一手拎着黄面饼子走在最前面,步履匆匆,我在后面叫了几声让等等,老公也还是没有停下来,我和儿子只好跑步追赶,终于在楼梯口追上了老公,老公把袋子递给我说:“你掂上去吧,我把煤棚里的电动车充充电。”我刚接过袋子要上楼,没想到儿子一把接过袋子说:“妈妈,您身体不好,独自上楼还喘气呢,拎东西的任务就交给儿子了,走吧。”听到儿子这样说,我很感动,其实我儿子一直都比较关心体贴父母的,也很懂事。过了一会儿,老公上来了,我有点生气就问他:“干吗下车不等我和孩子,只顾自己往前走。”没曾想,老公比我还来气,“我生儿子的气了,看到我拎着袋子,儿子也不知道帮忙拎,这么大了也不知道关心父母,我比较失望。”听老公这么一说,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你说儿子不知道关心父母吧,他怎么知道关心我,不让我拎袋子呢,我犯愁了,该不该批评儿子呢?
带着疑问我叫来了儿子,把老公生气的原因说给儿子听,儿子听完马上说:“妈妈,您不是经常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人都要做力所能及的事呀,再说我爸爸是个男人,正值壮年,拎那么点东西是轻而易举的呀!如果是妈妈拎,我肯定会帮忙的,可爸爸是大男人,自己能拎动就应该自己拎,不是吗?”一时,我无言以对,想想儿子说的也有道理。
关于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
关于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
祺祺:3周零50天,情况就是不爱上幼儿园,也不能说是不爱上,对于每天上幼儿园是很积极的,早早起床,刷牙洗脸吃饭,吃完饭就要上幼儿园,通常时间尚早,不停的催,送到幼儿园了就开始哭闹,不让妈妈走,每次在家都是说的好好的,到学校就变卦,怎么哄都不行,在家是个活泼爱唱爱跳的宝宝,一到幼儿园就大变样,看到她那委屈的样子有时真是于心不忍啊!
针对我女儿祺祺在幼儿园的情况,我也查了不少的资料,好像这个还有点道理,先试试再说吧,希望对你们也有帮助!
对于一个问题,首先要学会分析,要从孩子的角度去分析。第一:你这个孩子上过一段时间的幼儿园,开始不喜欢的,后来还是上了,后来生病没去,然后因为接近放假了,就没去。再后来,你们再让他去,他哭啊,闹啊,结果又没去成;以后只要让他上幼儿园,他就闹。然后最后的结果还是因为他闹,没去成。然后因为没去成,你们的力度加大了,更严厉了,然后他闹得更凶了。呵呵,讲到这里,或许你似乎可以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接下来的事情,应该是你越让他去,他越来越闹得厉害,然后你不得已,放弃让他上幼儿园。
楼主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很多家长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个时候,你开始怀疑是不是幼儿园的问题了,还是孩子性格的问题了,开始鄙视这个孩子了,开始抓狂了,开始骂他了,开始觉得孩子不可理喻了,然后孩子真的就是这样了,而你开始觉得不可理喻的时候,可能爷爷奶奶又不干了,然后开始顺着孩子,不上就不上了。呵呵,问题就这么发展下去。。。。
但是估计,你们从头到尾,都没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你可能会很气愤,我有什么问题呢?我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我为他都心力憔悴了,难道我这么做不对吗?如果你觉得对,那么回答以下的几个问题:
1、在他上幼儿园的时候,放学回家了,你有没有问他在幼儿园有什么好玩的,并告诉你的孩子,幼儿园的老师经常夸奖他呢?有没有让他讲在幼儿园好玩的东西呢?还是你经常问他在幼儿园有没有不听话,有没有学到东西?
2、你每次是不都带着一种高兴的情感,送孩子去上幼儿园,并鼓励他在幼儿园好好表现,他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表现,你是否都给予相关的关注呢?
3、你是不经常督促他完成幼儿园的任务?
4、当孩子生病的时候,你有没有讲一些他在幼儿园好的表现,引起他上幼儿园的兴趣,引起他对幼儿园的怀念?
5、你在他生病的时候,有没有告诉他,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都很想他,希望他快点康复,早日回到学校?
6、你有没有就你的孩子和幼儿园的老师进行过交流?告诉他关于孩子的特点,以及你希望老师做哪些方面的配合?(比如,少给孩子一些作业,少给孩子一些任务。我的外甥女曾经因为幼儿园作业太多,晚上失眠,做梦都在写作业,后来我妹妹就去找老师谈了,说以后她的孩子不需要布置作业,老师也赞同了,然后我外甥女就成了全班一个不用做作业的人,在幼儿园表现很好,过了段时间,她觉得自己太特殊了,就主动要求做作业,然后就布置适当的作业,每天都非常喜欢做作业。老师同学都很喜欢她。);孩子的要求是不同的,家长的要求也不同,因为别的家长都希望多布置些作业,老师就这么做了,如果你不和老师交流,老师就不知道你孩子的特殊性。
7、当你的孩子因为哭闹不上幼儿园的时候,你问他为什么不去?但没有认真考虑孩子的回答,孩子的回答是说“幼儿园不好玩”,你是否注重了这个细节?并就这个细节向幼儿园的老师做一些关于孩子在幼儿园情况的了解??
从儿童心理的角度,一般孩子认为不好玩,不是真的不好玩,而是孩子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如果以上几点,你都无法给予一个比较正面的回答的话,那肯定是你的责任,因为你虽然爱孩子,但不知道怎么去爱,用什么方式去爱。
另外再告诉你,孩子为什么哭闹越来越严重。孩子的严重抵触上幼儿园,其实不是他不想去,或者幼儿园在他心目中很坏,而是你们让他去上幼儿园的行为,让他觉得他受到了足够的重视。通过对抗上幼儿园可以获得你们的关注。这样你们的关注越重,他的对抗就越强,这才是你孩子不上幼儿园的关键原因。
给你的对策:
1、尽量不提上幼儿园的事,不要逼他上幼儿园。但是每天都告诉他,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都很想念他。
2、不要带有太多的情感色彩,不要流露出很希望的样子,每天直白的问他,今天是不是可以去上幼儿园了啊?妈妈很希望你上幼儿园,妈妈最喜欢上幼儿园的孩子了。如果他不去,那你就让他一个玩吧。
3、和爷爷奶奶做好沟通,达成共识,只要他不上幼儿园,就别给太多的关注。
4、找些朋友的孩子到家里来玩,问他们在幼儿园的情况,让他们讲在幼儿园有趣的事情,然后给他们很多的关注,有意的减少对你自己孩子的关注,给他一个信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喜欢上幼儿园的孩子。
5、天天出门前,告诉他你去幼儿园,告诉他很喜欢送他幼儿园,即使他不上,你也要到幼儿园去走走。
6、经常给孩子讲你自己上幼儿园好玩的事情。
7、孩子提出上幼儿园的时候,拒绝他。并让他过几天想清楚再说。
8、当孩子再次提出上幼儿园的时候,和孩子来个约定,以后都要好好上幼儿园
9、孩子再次上幼儿园后,参考我们开始的几个问题,纠正自己的行为。
10、更多耐心,你会发现,你是一个非常有成就的家长。
解决亲子问题的4个问题
每天放学回家,你会询问孩子哪些问题?
我想大部分家长都会问,今天老师教了什么?中午吃了什么?有没有被人欺负?诸如此类的问题。
有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他从来没有辅导过女儿做功课什么的,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
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4、有什么需要爸爸帮助吗?
其实,日常与孩子交谈,我们总是以父母的身份自居。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女儿,增加她的自信心;
第三个问题是让她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
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关爱关怀在里面,事实上也证明很有效。
请拒绝负面的问话
● 今天哭了吗?
● 今天是不是没有吃饱?
● 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
● 老师凶不凶?批评你了吗?
● 老师有忘记带你上厕所吗?
这些话将传递给孩子的信息:
上学总是很不愉快!
引导孩子瞬间联想:在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能吃饱睡好,也没人跟我抢玩具,爸妈也总能第一时间回应我的需求。
这里不好,我上学不快乐。
会让孩子对老师产生偏见的问话
●总是搞得脏兮兮,这老师真是!
●尿湿了也没换,上班当睡觉呢!
●怎么脸划破了?老师真不尽责!
●磕破嘴巴了,老师怎么看的孩子!
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
老师不尽责,我受伤或遇到不愉快是老师或别人的责任。让孩子学会了抱怨。
渐渐地,你可能会发现孩子会跟你抱怨说,铅笔丢了是某某同学搞鬼,今天没喝水是因为老师总是玩手机等。
所以,无论对老师有万般意见,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和批评老师。
另外,孩子在学校遇到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总会因为新环境而不适应,或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而不开心,爸妈可以引导孩子将在学校的经历说出来,但爸妈需要知道的是,上学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他们永远不能在大人的庇护下成长。
所以他们在学校遇到比如跟小朋友抢玩具打架、因为玩闹摔倒磕破等一些小伤,不要去指责老师,更不要告诉老师应该如何保护好孩子。
因为没有老师故意让孩子受伤,甚至很多老师都害怕孩子在幼儿园受伤。这一切经历,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跨越的一个个的坎。
除此之外,放学接孩子的细节也很重要
不要带着玩具、零食、饮料等接孩子放学,更不要一把接过孩子的小书包。因为老师千方百计在幼儿园让孩子变小大人,一出校门就变回了“小宝宝”,老师的苦心功亏一篑。
看到孩子不要忘记来个拥抱,拥抱不仅会让孩子忘记了所有不愉快,还能让孩子知道,虽然跟妈妈分开了一天,但是妈妈还是很爱我的。
最后,爸妈每周至少亲自接一次孩子放学
对于职场爸妈们来说,接孩子放学可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但是,请尽量每周至少接一次孩子放学,别看接孩子放学这一事情无足轻重,但是在孩子心里,你的出现会让孩子感到自己被关注和重视,还有就是这瞬间的陪伴,能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满足。
如果孩子说不想上学怎么办?
首先要问清楚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一般来说刚上幼儿园或放假很长时间后上学,孩子都会抗拒上学,这跟孩子的分离焦虑有关。
这种情况下,爸妈不要训斥打骂,可以说妈妈知道我们家宝贝不想上学,妈妈小时候也曾经不想上学,但每一个人都要上学,就像妈妈一定要上班一样,这是每个人的责任呀。让孩子知道上学是一种责任。
但如果孩子实在是不想上,可以适当当孩子休息一下,调整情绪后再上。
语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我们总是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同样的话总是能传递给别人不同信息。与孩子相处时由于孩子特别擅长模仿和接收信息,所以往往不经意间的一两句话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育儿心得:孩子的教育问题
育儿心得: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是心存敬畏的”,这是朋友曾经说过的话。没想到优秀如她,在这个问题上竟然是这么谨慎。那么对于我们大多数平凡普通的父母,需要更多的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了。孩子,是生活在未来世界的个体,他们存在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对待一个未来世界的智慧生物能不谨慎吗?
世面上有很多育儿方面的书籍,也有诸如“狼爸”、“虎妈”这类的育儿心得,但我们要扪心自问,我希望带给孩子什么,我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我希望孩子能成为他自己,而我,是帮助孩子寻找自我的一盏灯。
父母天生是父母,不需要上岗证,不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然后我们就拥有了一个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要知道,孩子只是借助于我们的身体来到世界的,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属于任何人,他们不该成为任何人达成愿望的载体,他们只要成为他们自己就好了。人生的很多不幸在于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要什么,自己能干些什么。我们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寻找自己,有些人找到了,有些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找到。那些找到自我的人,于是收获了幸福,即使没有世俗的成功,但是幸福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找到自我,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找到自我,收获幸福,而我能做的就是给予最大的支持。支持的一层含义就是尊重,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尊重孩子自己的节奏,我相信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给予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小时候,宸明有段时间不愿意分享,把自己的东西护得死死的,我会告诉他分享的快乐,但是从不强迫他分享,其他小朋友找我帮忙,我也只会说:“那是宸明的东西,你要跟他商量。”我相信总有一天宸明会自己愿意分享东西。真的没过多久,宸明出去也会大方的分享玩具了,而且他不会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他知道那不是他的东西。几个月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去学习物品归属概念,学会与其他小朋友相处。在兴趣班的选择上,我也是全部尊重宸明的选择。英语兴趣班在离家比较远的地方,因为宸明选择去那里,即使小区里就有一个英语班,接送方便,但我们还是尊重宸明的选择。我们要做的只是支持他。每次去上课都要走20多分钟,我们陪着他坚持了2年多,而且我们还会一直坚持下去。
支持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平等,把孩子放在同等高度,平等对话,平等对待。孩子虽然小,但是也是有思维有情感的独立个体,有时候我们认为的思想幼稚,只是因为我们没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小王子》这本书我很喜欢,里面有段话:大人热爱数字,如果你对大人说:‘我看到一座漂亮红砖房,窗台上摆着几盆天竺葵,屋顶有许多鸽子……’那他们想象不出这座房子是什么样子的,你必须说:‘我看到一座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惊叫:‘哇,多漂亮的房子啊!’所以,虽然是大人,我也还是认真的思考宸明的话语,认真的和他交流讨论问题。当然,平等是相互的,同样他也要平等的对待我。每天晚上我都和他下一局国际象棋,说好规矩,落棋无悔,否则我一样会翻脸走人。
被人尊重和平等对待是每个人都希望的,我觉得孩子从小被这样对待,会更有尊严感和自信心,才会更加从本心出发去寻找自己。龙应台的《目送》让我动容,终有一天,我们的孩子都会远行。我希望宸明你能拥有独自飞行的翅膀,砥砺前行的勇气,而我只是留在你身后的一束目光,永远追随着你的身影。
育儿心得:尊重孩子的提问
育儿心得:尊重孩子的提问
当今社会的家庭,独生子女的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天下父母们的共同心愿。我们作为父母,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人,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离开我们,成为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立个体。
但要怎样教育孩子,尤其是怎样做好幼儿教育便成为我们每位父母的难题。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生存环境,而父母则是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与深远。以下便是我平时在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尊重孩子的提问,注重智力的培养。
我们一直没有刻意的去教她学习什么,只是在孩子提问的时候认真回答她提出的问题;在她喜欢看的书上面教她认一些字,给她一些她喜欢的书与碟子,让她自己学会放,怎样讲故事,平时在我讲一次故事,然后让她自己再讲一次给我听,使她对学习有着深厚的兴趣。
第二,尊重并引导孩子的思想的培养。
重视孩子的道德培养,不管在什么场合,要求做到不打人,不骂人,不说脏话。我们做父母的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在家里,在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要做到不说脏话,不做过激行为。在孩子发现父母做错了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要主动承认错误,并引导她在犯了错误时也要勇于承认。
第三,注重孩子的独立性培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尊重,尊重不等于纵容。在平时,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就必须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多商量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是我们父母自己遇到同样的问题应该怎样做,是会像孩子那样做吗?我们不能用自己的观念、模式、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定孩子该做什么,不准做什么,更不能利用家长的权威去压制孩子的想法。
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与独立性,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自己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学会涮牙、洗脸、穿衣等,让孩子自己学会独立思考,让孩子有自己的能力与知识。
上述这些只是我平时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现在是独生子女的时代,在幼儿教育上,我们也经历了一个从无知到渐知的过程,在教育子女这方面,家庭环境的区别,造就不一样的教育方法,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健康成长,出类拔萃,值得骄傲,但我相信,只要做父母的能够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们一定要取得成功,走向辉煌。
孩子的问题是家长问题的反映
今天姥爷很严肃的给我说,优优现在有个毛病一定要给他纠正:喜欢别人的东西就问人要。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贪图别人的东西,这是一个人应具有的品格和素质。姥爷说这件事的起因是,姥爷接优优时,发现优优问别人要爆米花吃,吃了好吃,还追着别人要。
关于优优的这个现象,我和优爸也发现了.比如最近的秋游,优优喝了老师拿的奶好喝,喝完了又跑去问老师要了个。但与此同时,我让他把自己带的奶分给老师时,他也很痛快地分给了老师,而且是把我们带的三盒奶都拿出来分给了三位老师。别人的东西,他喜欢就去要,但与此同时他的东西很自然的就与别人分享。所以综合这两方面的现象,我觉得优优的问题还没有上升到品格和素质高度,他的问题是三岁的孩子还没建立起物品的归属感,另外跟他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优优三岁前,基本在自己家、姥姥家、奶奶家、姑姑家、小姨家来回转,他的活动空间基本一直在自家人的圈子里,所以只要喜欢,东西随便拿、随便吃、随便喝,他对物品的归属感是模糊的。但随着进入幼儿园了,优优已经走出了“自家的圈子”,但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没有及时给他建立起物品的归属概念。以后我们要多跟他强调,东西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相信优优不存在姥爷担心的问题。总的来说,这件事给我最大的感触还是教育专家的那句话,,孩子的问题是家长问题的反映,是我们没有根据环境变化及时给优优建立物品的归属感,我们一定要尽快给优优建立起物品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