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专家谈儿童弱视的防护与治疗

发布时间:2021-04-14

儿童歌谣。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专家谈儿童弱视的防护与治疗》,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孩子眼睛炯炯有神,除了看电视时要稍微偏头侧视外,没有其他毛病,但却可能在入学体检时被发现患有单眼弱视。目前在我国,弱视在总体人群中的发病率已达3%,其最佳治疗时期为3岁,进入成人期再治基本无效。而临床发现,家长带孩子到眼科初诊的普遍年龄为五六岁。

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眼肌屈光科林小铭副教授表示,弱视是一种表面看不出来的眼病,因为眼球里外都没有器质性病变,孩子很可能不痛不痒,没太大异常表现,如果是参差屈光导致的单眼弱视,则发病更加隐蔽,它拖延治疗的后果或以丧失视物立体感为代价,甚至可能一辈子视力无法矫正至正常水平。“建议孩子读幼儿园开始就带其到专科进行检查,平时也应关注其细微异常。”

弱视总体人群平均发病率达3%

林小铭副教授告诉记者,弱视是指眼球检查正常(无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视力不正常,佩戴矫正视力在0.9以下。“弱视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以视力低下而无明显眼科检查异常为特点,一般人群中约1%~5%患有弱视。我国各地区弱视发病率调查报告为1%~4%,平均大约在3%上下。”他介绍。

弱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斜视性弱视:患者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斜视眼的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而导致弱视。这种弱视是斜视的后果;

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两眼屈光参差较大,在两眼黄斑形成的物象清晰度不同或大小差别太大,融合困难,脑皮质中枢只能抑制来自屈光不正度数较大的那只眼的物象,日久发生弱视;

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期,如有角膜浑浊、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甚至不恰当的遮盖一眼,使得光线不能充分进入眼内,剥夺了该眼黄斑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机会,视功能发育受到抑制而发生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侧性。发生在没有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者。

学龄前儿童远视可引发弱视

“可能是受铺天盖地的近视治疗广告影响,以及各类关于青少年儿童近视发生率的报道引导,儿童一旦发生屈光问题,家长首当其冲认为肯定患上了近视。”林小铭副教授向记者介绍,这是一个笼统的错误认识,因为以学龄前屈光问题为例,远视儿童的比例远超近视,而远视如果持续发展、不予以治疗,则可能导致弱视产生。

“学龄前儿童容易患远视的原因在于大部分孩子的眼球发育还没达到成人正常水平,大小、直径都偏小,随着年龄增长远视或会越来越轻,但此阶段依然不能放弃治疗干预和随时密切检测,以免远视加重进而引起弱视。”林小铭副教授说。

他指出,部分学龄前儿童难以正确表达,外加家长受青少年普遍存在近视的观念影响,临床发现,不少家长将儿童视力问题一律当作近视治疗,未经正规验光即随意选购市面上治疗近视的产品和药物,导致孩子远视、弱视不断加深,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弱视发展至成年治疗基本无望

“弱视最佳治疗时期为3岁,但从我们门诊情况来看,家长发现孩子视力有问题并带着来专科进行初诊的年龄普遍拖延至五六岁,还有的甚至发展到成年才来治疗。”林小铭副教授介绍,3岁时接受治疗最理想,越往后效果越差,目前认为成人弱视患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临床上弱视难以早发现的因素主要有两个:3岁前的儿童年龄小,依从性差,且不会看视力表,所以难以通过视力表测试发现弱视。如果孩子是单眼弱视,而另一只眼视力较好,他们就会逐渐习惯用健康眼看东西,从而错过了治疗黄金期。

“弱视拖延了治疗除带来孩子视力差的影响之外,还会直接导致两大问题出现:同视功能和立体视觉功能日益丧失,因为人体视网膜和立体视觉的神经系统都依靠后天逐渐完善,关键时刻不锻炼、不治疗就会逐渐丧失。”林小铭解释,所谓同视功能丧失即健康眼天天用、弱视眼天天闲置,两眼视力相差将越来越悬殊,通过视力表反映,差别可达两行以上;而立体视觉功能丧失则意味着眼睛看东西的立体感会慢慢消退,视觉质量大打折扣。

弱视治疗:遮盖疗法最经济、有效

林小铭副教授介绍,配镜矫正屈光不正、压抑疗法、视刺激疗法等都是常见的弱视治疗方法,而临床运用最广、治疗儿童弱视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遮盖疗法”。如针对一眼视力较好、一眼弱视的屈光参差儿童,可选用“单眼严格遮盖法”,具体操作为:用黑布眼罩严密遮盖视力比较好的眼,强迫弱视眼看东西,使其受到刺激锻炼,逐渐消除抑制,使视力提高。

“但此方法也有一定风险存在,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弱视眼没有好转,而健康眼却由于遮盖过度而视力下降,所以必须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他表示,在治疗过程中,应当严密关注弱视眼以及健康眼的视力变化。

“如果某些儿童的弱视难以通过其他方法治疗,也可考虑在特殊情况下为其实施准分子激光手术(准分子激光术适应症一般要求为18岁以上成人)。”他表示。

【小贴士】

家长应关注孩子弱视的明显特征;

儿童明显动作笨拙,行走蹒跚,较近的距离不能注意或认出事物及人,反应迟钝时,很可能有较大的视力缺陷;

在并不强烈的阳光下仍会经常眯起眼睛看东西,对光线敏感;

经常擦眼睛,流眼泪;

眼睑肿胀,经常患麦粒肿,或眼睛肿痛、发红、有眼屎;

经常为了看得更清楚,而恨不得将头侧向一边;

将书、玩具凑近脸部,看电视很近;

眼睛斜视,双眼不能协调活动;

如家长用一只手挡住其眼睛,孩子会本能地甩头用好眼视物或用手打掉家长遮挡的手。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儿童口吃的心理治疗


关键词:

导读:口吃属于心理疾病,因此,纠正口吃应从心理治疗入手,重点应放在排除孩子的心理障碍。还有一种情况父母应该引起注意,孩子非经常性的,短暂的言语重复现象或口误性言语停顿不应视为口吃症,随着年龄增长和智力发展,会自行痊愈。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神情紧张地面对孩子

口吃属于心理疾病,因此,纠正口吃应从心理治疗入手,重点应放在排除孩子的心理障碍。还有一种情况父母应该引起注意,孩子非经常性的,短暂的言语重复现象或口误性言语停顿不应视为口吃症,随着年龄增长和智力发展,会自行痊愈。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神情紧张地面对孩子,甚至斥责他“怎么这样说话”,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真的导致口吃症。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纠正儿童口吃越早越好。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多让孩子听表达流畅、声音优美、简洁明确的语言。如儿童故事、幼儿诗歌等。父母可以神情自然地跟着孩子一起讲,一起念。2、正确示范。父母耐心、细心地多与孩子谈话,多做示范,少做纠正,消除孩子的心理压力,让他在说的过程中从心理上轻松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纠正。3、与孩子说话的时候速度可以放慢一些。如果孩子一时没接上来,也不要急着提醒,父母可以自然而铸地继续往下说,使孩子沉浸在自然交谈的气氛中,不加强注意自己是否口吃的心理,久而久之,口吃带来的心理压力就会缓解甚至消除。相反,“你看,怎么又口吃了!你不能想清楚,把一句话一下子说完吗?”父母这样的纠正方法恰恰加强了孩子说话的心理压力。4、帮助孩子确立纠正口吃的信心。设法让小伙伴们不要嘲笑他,对孩子表现出耐性和信心,不要急躁。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口吃基本上就能得到缓解和纠正。

家庭教育冲突:隔代教育专家谈


儿童教育专家杨朵朵女士为我们撰文,希望此文能为您的日常育儿提供思想上的借鉴。 

案例回放:

5岁半的江江爱上了折纸,目前市面上流行仿真折纸书,一张平平的布满杂乱花纹的纸,经过几番折叠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小猴、小猫、小船……过去这对于江江来说就象是变魔术,而现在,江江自己也能在妈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魔法消失了,但江江更自信了。妈妈给江江买了许多仿真折纸书,江江的成果堆了满屋,快要泛滥成灾了。外婆对妈妈的做法很不满,认为现在的孩子,玩具越来越多,但是却越来越不懂得珍惜。而且外婆觉得这些玩具对孩子一点好处也没有

,外婆是个注重品德教育的人,认为勤俭、节约、朴素、合群的心理品质培养才是最重要的。而妈妈是学学前教育的,有“皮亚杰”撑腰:“学前儿童的心智是通过操作、运算过程建构起来的”。妈妈和外婆的分歧总是以各执己见,不欢而散结束。江江当然是最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妈妈偶尔下班迟一点,回来晚了,江江就会觉得无比失落。这么一来,外婆更不满了,孩子太黏妈,适应能力肯定差,将来怎么适应社会?除此之外,外婆也感到很失落,女儿和外孙是她生活的重要内容,她一心都是想为他们好,为了外孙的将来着想,但是她的好心却不被认可,她在想,是不是自己真的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她难过得干什么事都没有心情了。

对妈妈说的话: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什么是最重要的”这个话题,老年人是凭着几十年的人生经验总结出来的,“勤俭、节约、朴素、合群”,它实实在在,可以保护你平平安安走过人生。仔细想想,当你不得不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人生之路时,唯一的期望不就是希望他一生平平安安吗?折纸也许的确能帮助孩子建构心智,可是,目前为止,意识发展的具体过程仍然是一个“黑箱”,皮亚杰的理论也只是思辩、类比,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证实,而且皮亚杰也没有具体提到折纸有利于儿童思维的建构。妈妈支持孩子折纸,只是对皮亚杰的“操作”概念的演绎。更何况,理解他人(外婆)的心意、站在他人(外婆)的角度看问题,不也是一种思维的运算吗?而且正是处于江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主要发展任务,学前教育专业的妈妈怎么会放弃了这个以身作则,激发促进孩子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机会呢?

对外婆说的话:

外婆、外婆想一想,您是个“勤俭、节约、朴素、合群”的典范,但是,仅仅因为外孙和女儿的不认可,您的情绪、您生活的平衡就完全被打扰了,这就是合群吗?环境的反应不适合您,您就不满意。如果您的小外孙和您一样,他的心理、他的生活会得到真正的平静吗?到底怎样才能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您的女儿和外孙都需要您的人生智慧指引。

多动症儿童的特点及治疗措施


多动症发生于儿童时期,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俗称。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和孩子一起玩喜欢的游戏,可增加注意时间

多动症孩子的一大特点

学习成绩与智力明显不符

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导致孩子学习困难的第一位原因就是多动症。这也是多动症的孩子为什么上学后才比较容易被发现的原因,同时也使许多孩子误诊。当您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智力水平明显不相符的时候,就一定要引起关注。他们的表现一般有几个症状:

1.注意缺陷

该障碍患儿注意集中时间短暂,注意力易分散,常常不能把无关刺激过滤掉,对各种刺激都会产生反应,常有以下表现:

A、听课、做作业或做其它事情时,注意力常常难以保持持久,好发愣走神;

B、经常因周围环境中的动静而分心,东张西望或接话茬;

C、难以始终遵守指令完成任务。做事不能坚持,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

D、不注意细节,常因粗心大意而出错;

E、经常有意回避或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集中精力的任务,如写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这些任务。

F、丢三落四或好忘事。与他/她说话,也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等。

2.活动过度

活动过度是指与同年龄、同性别大多数儿童比,活动水平超出了与其发育相适应的应有的水平。活动过度多起始于幼儿早期,但也有部分患儿起始于婴儿期。

婴儿期,患儿表现为格外活泼,爱从摇篮或小车里向外爬,当开始走路时,往往以跑代步;

幼儿期,患儿表现好动,坐不住,翻箱倒柜,难以安静玩耍。

上学后,因受到纪律等限制,患儿表现更为突出。上课坐不住,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常常玩弄铅笔、橡皮、书包带,甚至与同学说话、下座位;下课后招惹同学,话多,好奔跑喧闹,难以安静地玩耍。

青春期,患儿小动作减少,但可能主观感到坐立不安。

3.好冲动

该障碍患儿做事较冲动,不考虑后果,常常会不分场合地插话或打断别人的谈话;会经常打扰或干涉他人的活动;老师问话未完,会经常未经允许而抢先回答;常常登高爬低而不考虑危险;会鲁莽中给他人或自己造成伤害。

患儿情绪也常常不稳定,容易过度兴奋,也容易因一点小事而不耐烦、发脾气或哭闹,甚至出现反抗和攻击性行为。

4.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部分该障碍患儿存在空间知觉障碍、视听转换障碍等。虽然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由于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和认知障碍,患儿常常出现学习困难,学业成绩常明显落后于智力应有的水平。

多数患儿症状可延续至成年

治疗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以往认为,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自限性疾病,随年龄增长可自然消失。现经长期追踪观察发现:仅部分多动症患儿可自愈,多数患儿的症状可延续至成年。治与不治,早治与晚治,在疗效和预后上,可有显著差异。

目前,多动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社会治疗、家庭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尽管如此,许多患有这类疾病的青少年却未得到适当的治疗。原因是,人们对该病的治疗存在着种种误解,同时担心药物的副反应,使相当多的患者贻误了治疗时机。

多动症的维持治疗是一个连续过程,节假日亦不主张停药。只有全天候的连续治疗,才能使多动症儿童获得最好的康复。国内目前多数专家认为,治疗期限应该在病情临床痊愈后维持1年以上。

单纯心理行为治疗效果差

但仍然为很多家长所偏爱

多动症最理想的维持治疗方案,是药物与行为的联合治疗。

美国儿科学会曾研究药物治疗、药物和行为治疗的联合应用、社区水平的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4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其中前3种治疗有明显的核心症状改善,而单用心理行为治疗,对多动症核心症状的改善并不见效。

我们的临床实践观察到,行为治疗如不结合药物治疗则难以奏效,其原因可能是:行为治疗需要花费时间,需要家庭和学校的配合;多动症儿童在疾病状态下,对行为治疗的应答较慢。尽管如此,因为家长对药物治疗顾虑重重,仍偏爱首选行为治疗。

不过,有报道认为,行为治疗如结合药物治疗或单独行为治疗,可使患儿减少对立、违抗行为或违纪事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行为治疗有三个期待的效果:一是加强了教师和父母对多动症患儿的认可;二是在药物和行为联合治疗的情况下,在适当时机可降低药物剂量但仍维持药物减量之前的同样疗效;三是家庭要求联合药物、行为治疗时,患者的破坏性行为、亲子关系及社会交流技能均有较好的改善。

给父母的贴心提示

1、应认识到多动症是一种疾病,积极寻求治疗,而不应采取粗暴、歧视、冷淡、责骂、惩罚等措施,否则会加重患儿的病症和自卑、忧虑、孤僻、反抗心理。

2、不要订立过高的目标,马上要求他们变成安静的乖孩子。对这类孩子的要求要点,是防止他们的鲁莽行为损伤自己或危害别人,所订的规矩能达到目标就行,不宜制定过多清规戒律。

3、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着眼孩子喜欢的东西,如和他一起游戏,使他的注意时间加长。

4、让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社会活动,宣泄其过剩的精力。

5、鼓励孩子的安静行为,逐步培养他们养成能静坐、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和做事的习惯。

6、培养孩子一心不二用。例如,吃饭时不看电视等,不迁就孩子的某些兴趣。

7、消除家庭中导致多动症的不良刺激或精神紧张因素,不在孩子面前吵架。父母关系不好也是引发多动症的原因之一,良好的家庭气氛,还可防止孩子心神不宁、焦虑紧张和兴奋。

8、避免含铅食物。铅中毒是引发多动症的原因之一,不给孩子吃含铅食物,如皮蛋、爆米花等,不给孩子用铝制器皿。

9、多鼓励孩子,给孩子减少压力。不要因为他不会数数、不会弹琴就把他说成“笨小孩”,让他轻松成长。

10、恰当对待。不能歧视、责骂或殴打他们,也不能以“病”为借口而过分迁就,使他们更加任性和好斗。父母要主动与学校老师保持经常的联系,相互反馈信息,共同促进患儿的好转。(北京安定医院副主任医师/崔永华)

解析儿童多动症问题及治疗


学习困难组儿童92%有各类心理卫生问题;而优良组仅22%。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是注意障碍、多动症,学习兴趣缺乏,学校适应不良,社会交往不良,脾气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以及成熟迟滞(智力发育正常,但行为幼稚、脑功能发育轻度障碍。自控能力差)等。据统计,就学习兴趣缺乏问题来说,两组差异甚大,学习困难组儿童34%左右对学习无兴趣,为优良组儿童的10倍。

有些儿童患有多动症,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他们无任何兴趣爱好,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即使在看一般儿童所最喜欢的电影、电视涟环画以及体育比赛游戏节日等等的时候,也不能全神贯注,而是手脚不停、忙忙碌碌;就是在严肃、陌生的环境中,他们仍不能控制自己。这类儿童入学后往往同时出现学习困难。多动症儿童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对自己的行为举止常不加思考,往往会做出危险动作或破坏性行为,甚至自伤、伤人。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多动症的发生率占在校小学生的5%左右。有些多动症儿童,对周围人影响较大,被发现较早,也可较早就诊,他们中多数是老师建议而来就诊的。有些多动症儿童,思想不集中,小动作较多,但不影响他人,所以被发现较迟,一般到小学较高年级时,学习发生困难了,才由家长带到医院就诊。

如何在家庭中早期发现孩子的多动症呢?家长可使用,“童多动症量表,并按照量表的要求,给孩子打分。

儿童多动症量表的内容为:

1.活动过多。

2.容易激惹,好冲动。

3.打扰其他儿童。

4.做事有头无尾。

5.经常坐不住。

6.注意力不集中,易于分心。

7.要求必须立即满足。

8.好大声喊叫。

9.情绪变化快。

10.易发脾气、暴躁,做出不可预料的行为。

评分标准:没有“为0分,”稍有“为1分,”多“为2分,”很多“为3分。”如果总分大于10分,就应引起重视,必要时可去儿童心理门诊咨询。

不可乱套“多动症”帽子

为了不使诊断扩大化,目前精神医学对儿童多动症诊断有如下诊断标准:起病于学龄前期,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并具备下列行为中的4项。

※需要其静坐的场合难以静坐,常常动个不停。

※容易兴奋和冲动。

※常干扰其他人。

※做事常有始无终。

※注意力难以集中,常易转移。

※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要产生情绪反应。

※经常多话,好插话或喧闹。

※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

※学习成绩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碍引起。

※动作笨拙,精巧动作较差。

医生诊断时还须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期精神病、焦虑状态、品行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的多动症状。

多动症的综合治疗

在学习困难儿童中,因多动症引起学习困难的占相当大的比例。从事心理工作的

医生对这类患儿采用综合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综合治疗就是把学业补缺、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三者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后,据统计,低年级多动症学生平均成绩提高20分左右,高年级多动症学生平均成绩提高10~20分,不少学生由班级的差生跃居为优等生。家长和教师一致认为对多动症儿童采用综合治疗的效果是好的。

对多动症儿童的心理治疗方法


目前对多动症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所选用的药物大多是一些精神兴奋剂,如哌醋甲酷(Ritalin)、右旋苯丙胺(Dexedrine);苯异妥因(Pemoline)等,这类药物的副作用不很严重,服用后可使患儿注意涣散状况有所改进,攻击性行为减少。但仅靠药物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种病症原本就存在着生理及心理的多重病因,所以在使用药物疗法时还需要结合一系列的心理治疗。

方法如下:

1.自我控制训练

这一训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些简单、固定的自我命令让患儿学会自我行为控制。例如出一道简单的题目让患儿解答,要求患儿命令自己在回答之前完成以下四个动作:停------停止其他活动,保持安静;看------看清题目;听------听清要求,最后才开口回答。这一方法还可以用来控制患儿的一些冲动性行为。例如带孩子过马路时,要求在过马路之前完成停、看、听等一系列动作。由于在训练中,动作命令是来自于患儿内心,所以一旦动作定形,患儿的自制力就能大大提高。在进行自我控制训练中要注意训练顺序,任务内容应由简到繁,任务完成时间应由短到长,自我命令也应由少到多。

2.放松训练

用这一方法来治疗儿童的多动行为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尝试,效果颇佳。由于多动症患儿的身体各部位总是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如果能让他们的肌肉放松下来,多动现象就会有所好转。放松训练可采用一般的放松法,或使用在有关医生指导下的生物反馈法。训练时间要集中,可以一连几天,从早上一直训练到晚上,其间除了患儿吃饭、休息外,其余时间都按计划进行训练。在施行放松训练时,每小时放松15分钟,患儿一达到放松要求就给予物质奖励。其余45分钟可安排患儿感兴趣的游戏,但一到放松时间就必须结束游戏。

3.支持疗法

这一疗法单独使用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与其他治疗相结合,用来帮助患儿解脱受挫折以后的情绪抑郁和由学习困难而导致的自尊心不足。在实施过程中,父母和教师要对患儿进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一旦病情有所好转,就给予奖励。

对待多动症患儿,除了实施药物治疗和专门脑心理训练外,家长和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疾病性质。克服对患儿粗暴、冷淡、歧视的态度,做到相互协作,耐心而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2)要求适当。一开始对患儿的要求不能与一般孩子一样,只能要求将他们的行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随后再慢慢提高要求。

(3)满足患儿的活动需要,对他们过多的精力要给予渲泄的机会。可指导他们参加跑步、踢球等有系统程式的体育训练,同时要劝止一些攻击性行为。

(4)做到生活规律化。家长、教师督促患儿遵守作息制度。在儿童吃饭、做作业时,家长要控制环境,不要主动去分散他们的注意,以培养患儿一心不二用的好习惯。

专家:鼓励儿童分享“悲伤”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预防研究中心的欧文·桑德勒及其同事曾撰文提及如何帮助悲伤的儿童。他们指出,儿童会在生活中逐渐意识到会有专门的词语对应他们所经历的各种情绪:若有亲人亡故,儿童不得不开始认识到悲伤的意味,或者说,开始感性地定义“悲伤”一词。或许小孩子并不能真正懂得死亡的含义,他们期望逝去之物再次归来。当孩子再长大一些,他们或许会明白入葬者永不会复活,或许还会明白什么是坟墓。但事实上,大多数儿童并不懂得什么是成人所说的“悲痛”及“哀伤”。

哀伤是何物,是何感?我们会感到空虚及对逝者的不舍,感到失去了一份世间的安全感。儿童亦有此感。若关爱他们的人逝去,孩子们会感到失去了生活中长期持续的一种必然性。他们能意识到这便是悲伤吗?他们是否真正了解这些词汇背后的含义?欧文·桑德勒指出,我们有必要帮助儿童知晓这些情绪的名称。此外,儿童应明白不要担心“悲伤”这种情绪,不要惧怕生活中随之产生的诸多变化。

家长应告知儿童,感到悲伤十分正常,而不时困惑、偶尔发怒、有时睡不着觉同样也正常。他们应该明白,这些情绪存在的强度并非长久,甚至会来去匆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同样的情绪,但表达悲伤的方法却是大同小异。家长们应当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情绪,不应只在孩子悲伤后进行安慰,还应教育孩子如何面对悲伤,并用适宜儿童理解的语言转述自己的经验。

喜欢《专家谈儿童弱视的防护与治疗》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儿童歌谣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儿童口吃的心理治疗 关键词: 导读:口吃属于心理疾病,因此,纠正口吃应从心理治疗入手,重点应放在排除孩子的心理障碍。还有一种情况父母应该引起注意,孩子非经常性的,短暂的言语重复现象或口误性言语停顿不应视为口吃症,随着年龄...
    2022-01-01 阅读全文
  • 家庭教育冲突:隔代教育专家谈 儿童教育专家杨朵朵女士为我们撰文,希望此文能为您的日常育儿提供思想上的借鉴。  案例回放: 5岁半的江江爱上了折纸,目前市面上流行仿真折纸书,一张平平的布满杂乱花纹的纸,经过几番折叠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
    2020-11-26 阅读全文
  • 多动症儿童的特点及治疗措施 多动症发生于儿童时期,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俗称。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
    2021-03-19 阅读全文
  • 专家谈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一) 受访专家:阿甲先生是著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也是红泥巴读书俱乐部的创办人 主持人:《父母必读》杂志和红泥巴每年都联合推出10本最优秀的书,有的妈妈是特别经典的书有很多,但是孩子可能只对其中的部分感兴趣,...
    2021-07-31 阅读全文
  • 专家谈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二) 受访专家:阿甲先生是著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也是红泥巴读书俱乐部的创办人 主持人:有位妈妈问,我的宝宝4岁半,是幼儿园中班,他每天睡前都要求我讲故事,我不会太生动讲故事,自己能力不足,我讲完故事会让他跟...
    2021-07-30 阅读全文

关键词: 导读:口吃属于心理疾病,因此,纠正口吃应从心理治疗入手,重点应放在排除孩子的心理障碍。还有一种情况父母应该引起注意,孩子非经常性的,短暂的言语重复现象或口误性言语停顿不应视为口吃症,随着年龄...

2022-01-01 阅读全文

儿童教育专家杨朵朵女士为我们撰文,希望此文能为您的日常育儿提供思想上的借鉴。  案例回放: 5岁半的江江爱上了折纸,目前市面上流行仿真折纸书,一张平平的布满杂乱花纹的纸,经过几番折叠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

2020-11-26 阅读全文

多动症发生于儿童时期,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俗称。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

2021-03-19 阅读全文

受访专家:阿甲先生是著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也是红泥巴读书俱乐部的创办人 主持人:《父母必读》杂志和红泥巴每年都联合推出10本最优秀的书,有的妈妈是特别经典的书有很多,但是孩子可能只对其中的部分感兴趣,...

2021-07-31 阅读全文

受访专家:阿甲先生是著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也是红泥巴读书俱乐部的创办人 主持人:有位妈妈问,我的宝宝4岁半,是幼儿园中班,他每天睡前都要求我讲故事,我不会太生动讲故事,自己能力不足,我讲完故事会让他跟...

2021-07-3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