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由"妈妈不爱吃好东西"引发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4-14

幼儿园不乱吃东西说课稿。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由"妈妈不爱吃好东西"引发的思考”,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WWw.Yjs21.CoM面一:点点(系化名)对正在盛菜的老师说:"老师,我要吃瘦肉。"老师问:"那肥肉谁吃呢?"点点说:"我妈妈爱吃肥肉。"点点还告诉老师,妈妈不爱吃好东西,好东西都是他吃。画面二:80高龄的张奶奶住院了,子女们端来了她爱吃的鱼头。望着鱼头,张奶奶流下了苦涩的泪:"我吃了一辈子鱼头,还没吃过鱼肉呢。"以上两幅画面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少孩子的父母认为这是在爱孩子,好东西让给孩子吃,让孩子生活得幸福是天经地义的事。孰不知这样溺爱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到头来这种"甜蜜的爱"只会结下像张奶奶这样"苦涩的果"。幼儿期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关键期。幼儿的道德认识是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并在成人指导下逐步发展提高的。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分享和谦让的品质,让孩子心中有他人。心中有他人,是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家庭中单向的受益使幼儿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形成众人为我的心理定势。长期处于被关爱的氛围中,无须学习关心他人,势必强化幼儿的自我中心,使幼儿的自我中心向社会中心的转移发生困难。因此,我们要通过教育,帮助幼儿从学会关心他人开始,提高其体谅、安慰、关心、谦让、奉献等社会行为水平。我们认为要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应从孝敬父母开始。一、成人要做孝敬父母的表率孩子的情感是与认识相结合的,情感的产生受知识经验的影响。为了丰富讲述"孔融让梨"之类的故事,让孩子分析大家为什么表扬孔融,使孩子懂得分享和谦让是一种优良的品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孔融学习。平时,父母在言行方面应为孩子作出孝敬长辈的表率。如当家中有老人生病时,父母应主动为老人捶背,穿衣,做饭,喂药;当老人愁眉不展时,父母应热心地向老人问长问短……父母的一言一行会深深地打动孩子的心,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埋下爱的种子,这样孩子体贴父母、尊敬长辈的意识才会逐渐形成。二、给孩子孝敬父母的机会人生在世,如果对父母不关心、不体贴、不孝顺,那么他在社会上就很难为国家和人民承担责任和义务。马卡连科对此精辟地指出:"教育是各种各样习惯、现象和概念的发展过程,从最平常的,由孩子对生活所产生的简单概念发展到公民对祖国荣誉的复杂概念。儿童的责任感,对父母、对家庭怀有感激之情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大起来,扩展到对人民的热爱和关心上来,并且扩展到使我们国家的公民得以幸福生活的一切工作上来。"可见,要培养未来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就要让幼儿从一些小事做起,如孝敬父母等。这就要求杨人不断地给孩子创造孝敬父母的机会。例如,让孩子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过生日,为长辈,为父母献上一首歌,画一幅画,说一句祝福的话。让孩子分水果,先送给老人,再送给父母,最后才是自己的。爷爷奶奶生病了,让孩子把药和水送到老人的床前。当顽强人心情不舒畅时,让孩子去排解老人心中的烦恼。孩子会在做这些事中得到长辈爱,得到成人赞赏,从而强化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意识。久而久之,孩子过强的自我意识会逐渐淡化,而长辈、父母、同伴在他心中逐渐占有了位置。通过情感体验,孩子产生自觉、稳定的行为,感受进行分享与谦让行为的快乐。三、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让孩子体验父母的苦与乐。父母要平等地与幼儿谈话,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例如:当妈妈疲劳地回到家里时,可以告诉孩子:"妈妈挤了两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很累,你能给妈妈倒点水吗?""爸爸妈妈上班很辛苦,回家又要洗衣服、做饭、整理房间,如果你能帮助爸爸妈妈做点什么,那就太好了。"若是爸爸或妈妈从外面带回精美的点心,可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让孩子分点心,家长应高兴地接受分享,表扬孩子的礼貌、懂事行为,让孩子养成好东西大家分享的习惯。从孝敬父母开始培养孩子心中有他,好东西大家分享,将为孩子今后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完善的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家庭早期阅读你是如何关注的——由宝贝故事录音事件引发的思考


幼儿园组织了故事录音的讲故事比赛。出于给孩子多锻炼的想法给孩子报了个名。因为,在日常的生活中家宝也很喜欢看书,讲故事。但是他不善于在集体面前讲述,容易难为情。但是本次的故事比赛只要录音,不需要在观众前露脸,我想这个应该可以接受。因此我给他挑选了一个故事《谁吃了我的毛栗子》。这是他阅读过的书,还是比较喜欢的。可是实际的录制情况是,录制了很久。因为,他对故事不熟悉,而且在讲述的时候不够连贯,这就导致了反复的录制,这让他很不高兴,不想录,我的情绪也就上来了。最后录制故事在不是太顺利的情绪中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怎么会这样呢?怎么就不能够连贯的讲述呢?和预期的想法差这么多呢?经过反复的思考我发现:

一、故事内容熟悉不够

这个内容是我选择的,他要选择的是托马斯。但是比赛的要求是绘本故事。而且从内容上这个故事角色比较丰富,在语气语调的表现上也更为丰富。讲出来则比较生动。但是,这个故事家宝就阅读过一次,在录制故事前我没有给他做好一个熟悉熟练故事内容的工作。这就影响了故事讲述时的一个连贯性。其实,还是我自己太仓促了,没有给他充分的时间。如果给他自己选择录制《托马斯的小火车》效果可能就不一样的,或者在之前不忘记早些将书本给儿子,让其充分熟悉就不会如此仓促了。

二、过于高控限制发挥空间

在录制的过程中家宝一直在和我争论一个问题“我不想这样”“我可以按照我的想法讲吗?”我的回答是“可以”。但是,当录到某一段后我觉得这里可以这样讲更好,就给内容丰富一些词汇进去,让其重新来。一次、两次、三次后家宝就不高兴了,由开始的积极配合转为了抵触,然后在我的威压下转为了无奈的配合。现在想想,是自己对于他的要求太高了。因为同一个故事的讲述我用了自己的想法和预设来要求他,而且是在他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是有些苛刻了。其实他自己预先讲一遍熟悉一下的时候运用自己的讲述方式其实是比较连贯的,而且能够将角色的特点以声音来表现。但是其中的连接词总是接着……然后……然后……,就让这个故事不那么趣和美了,破坏了感觉。其实,早一些将这个故事给他讲述,并在他自主讲述的基础上提些建议和要求,让其逐步地跟进,我想他的讲述会有更出色的发挥,这个录制的过程也将是一个愉快而诙谐的情感体验。

三、平时阅读的书目片类别话

在平时的阅读中家里的图书百科知识类的比较多,尽管也是绘本,但更多是科学绘本类。因此,在平时的阅读讲述中陈述的形式居多。而讲故事比赛自然选择的是多角色的,富有情感、故事情节变化的,这样的故事也比较生动。但是这样的故事在语言的表达上有比较高的要求,这是我们比较缺失的。因此,结合本次的活动,在今天的阅读中书籍涉及的面要关注、拓宽。

四、增加亲子互动激发阅读兴趣

在与何老师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的阅读的书籍类别不仅丰富,同时她还和孩子进行互动式的故事讲述,甚至是表演故事。这让孩子在语言的表达上、肢体动作的表演上、情感的表现上都有着积极的参与,让孩子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感知、体验故事的精彩。同时也对阅读有了更浓厚的兴趣。这是我在接下来的亲子阅读中要做的事情。其实,在故事的表演中我们会自然得丰富词汇,来表现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更生动地展现故事内容,这对于孩子的词汇的丰富、语言的表达都是很大的财富积累。

因此,早期阅读不是单一的关注,不是每天就陪孩子阅读一本书、一个故事,真正阅读兴趣的培养、能力的发展还是有许多东西要我们去关注和思考,更需要的是去落实。这样才会将“阅读”功能价值最大化。O(∩_∩)O个人想法。

育儿观念:“对不起”引发的思考


育儿观念:“对不起”引发的思考

“快点为你刚才的行为道歉!”这样威逼严厉的话从任何一位家长口中说出后,很可能我们就陷入了一场意志的斗争中,往往在无意中就会看到或听到,因孩子之间偶尔发生的的矛盾就会引来大人的斥责和逼迫,我想,可能是大人所谓的面子在做怪吧,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常常出现在我的身边。

情境回顾

儿子和我嫂子家的孩子相差两岁,兄弟俩平时很友好,经常能玩到一起,每逢周末回奶奶家时,兄弟俩都会相互问:“妈妈今天弟弟(哥哥)也回奶奶家吗?”可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两人一见面就开心的玩起来了,炫耀炫耀各自的新玩具,聊聊最近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我们在一旁的家长真是无话可插。

午饭时间到了,准备吃饭,儿子去洗手时不小心碰到了一旁的哥哥,哥哥生气的朝儿子做出了鬼脸还生气的朝他吐了口水,生气的儿子不甘示弱朝哥哥后背踢了一下(后来知道哥哥的后背受了点伤),哥哥的身体向前倾碰撒了桌上的饭菜,只见他气得朝儿子狠狠的大声喊叫,两人争锋相斗,没有让步的意思,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的,忽然就阴雨密布、电闪雷鸣,小小的“战争”就这样悄然开始了。

这时在吃饭的奶奶提高嗓门,想极力阻止兄弟俩的争吵,生气的说“快点为你刚才的行为道歉”,我阻止了奶奶的行动对她说:“这些问题还是让他俩自己解决”,丝毫没有要停止争吵的哥哥说:“谁让你浪费粮食”,弟弟说:“谁让你先吐我”,争执的声音越来越大,气氛越来越激烈,这场“战争”还在继续上演,会停止吗?

这时,我蹲下来轻轻的抱了抱两个生气的兄弟俩,听他俩争先恐后的叙述事情的过程,听完后我回应:“我知道你俩现在很生气,心情糟透了,现在怎么办?有什么解决办法吗?”俩人不依不挠气愤的指着对方说:“该你去收拾洒在桌子上饭,不对,你去收拾”,过了十几分钟,事情好像还是没有一点进展,哥哥想要澄清他的委屈,接着叙述事情的发生,我问他:“当你感到身体不舒服时、受伤时候,别人不小心碰到你,或许你可以怎么说”,(请不要碰我受伤的后背),很好你会说出你的感受,继续问儿子:“当别人说出感受时,你要怎么做?”(不在碰他)。兄弟俩此时好像稍稍平息了许多,儿子想了想后,主动先对哥哥说出了对不起:“下次我不在碰你有受伤的地方”,只见哥哥也像个小绅士一样对着儿子深深的弯下90度的腰:“哥哥不该吐你骂你”,兄弟俩破涕为笑后开始商量一起去收拾桌子,一起吃饭。(两人分工谁擦第一遍和第二遍)就这样小哥俩成功的化解了一场“战争”。

及时赞赏

在兄弟俩平复了心情彼此向对方道歉后,作为家长就应该及时给予一些鼓励和赞赏,事情从发生后经过激烈的争辩,必然要释放各自的理由后去分析解决问题,最终会找到解决的答案,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裁判,仅仅是为了一些所谓的面子,如果当时急于让孩子去说对不起,我想即便孩子在被动的情况下说出对不起后,不一定能明白事情的解决办法。

孩子是需要慢慢辨别自己所认为看待问题的正确方法,面对孩子之间的矛盾,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观察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需要我们帮助时及时给予帮助,感受他的感受,相信他们一定会沿着正确的成长道路一路前行……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


一到吃饭时间,很多家里出现这样的场景:小的在前面跑,大的在后面追,就算小逃兵被强按在餐椅上了,也是东张西望,一刻不肯安生。等到好话说尽,手段使完,家长们已经是精疲力竭了。难到吃饭就这么难吗?兔兔也总是听到家长朋友们说过这些问题,我来分享几个高招希望可以帮到家长们。

挑食偏食背后的原因

1、 内因:☆小儿胃肠道发育不如成年人完全,挑食可能是他们的一种本能保护机制☆儿童品尝到食物的味道与成人不同,他们的味觉非常敏感,更喜欢味道淡一点的食物2、 外因的模仿和学习:☆40%~60%的家长有挑食和偏食的习惯☆错过克服“对新食物的恐惧感”的机会☆电视的宣传☆环境对食物的评价,母乳喂养时包含了母亲饮食偏好的信息,从而影响了孩子的饮食行为☆孩子的不良进食体验。对孩子挑食的不满情绪,强迫进餐方式。会促使挑食程度加重

培养小儿良好饮食习惯,改善喂养技巧

尝试新事物

初喂宝宝辅食需要耐心:不要轻易改变新食物,允许拿出15次以上。最终宝宝接受。注意观察宝宝进食的反应和身体语言:15分钟之内不吃应拿开。整个吃饭时间≯25分钟。注意观察宝宝对食物的过敏反应:呕吐、皮疹等。选择良好时机:在宝宝感到饥饿时提供膳食(应有饥饿体会,才有饱腹感觉)。

进餐好气氛

为宝宝进食创造良好氛围:避免分散注意力(注意语言、电视等);让宝宝感觉进餐是愉快的,不要强迫喂养,越追着喂饭挑食越严重。妈妈不要暗示某种食物不好吃造而成宝宝偏食、挑食,妈妈本身也应积极地对待食物;不要过分关注宝宝进食,不要有期盼、焦虑等表情,给宝宝进餐的权利。忍受孩子的进餐狼藉,不要总去擦宝宝嘴。

宝宝来参与:

鼓励独立进餐:提供勺子、让宝宝参与餐前准备工作(擦桌子、放碗等);给不喜欢的食物起个好名字。和宝宝一起在花园或花盆中种一些菜,到超市让宝宝自己选择一两样菜等。自发组织亲子活动。小区内、亲友家,小宝宝们一起吃饭,气氛热烈又觉饭菜香甜。

妈妈最关心的两大吃饭问题:

不爱吃鸡蛋和蔬菜怎么办?

解决办法:1. 对不爱吃蔬菜的婴儿,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给孩子换着花样做;2. 用炖肉汤做的面条或菜汤,孩子会很爱吃的;即使不爱吃的婴儿闻到饭桌上的饭菜味,都会着急的;3. 把孩子放在大人吃饭的饭桌上一同进餐会增加孩子的食欲;4. 主食和副食分开喂,会增加婴儿食欲,让婴儿品尝出不同食物的味道,如都是放在一起,饭菜混合着,孩子就总是吃味道不明确的饭食,不利于刺激孩子吃饭的兴趣;5. 吃一口饭,吃一口菜,喝一口汤,婴儿会在不断的饮食变换中增加进餐兴趣;每天要尽量吃不同的食品,一6. 周尽量不重复上一周的菜谱,如果种类相同,做法要更换一下。

到嘴里的饭菜吐出来怎么办?

解决办法:这说明宝宝的自我意识强了。小小婴儿大多是妈妈给什么吃什么。随着月龄的不断增长,个性越来越明显,在饮食方面也有了自己的选择,爱吃的就会很喜欢吃,不爱吃的就会吐出来,这是很正常的反应。如果婴儿是很理性地把饭菜吐出来,而不是呕吐,也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多是表示自己不爱吃或不想吃(不饿,吃饱了都会这样)。这不是疾病,是婴儿自己的选择。如果婴儿把喂进去的饭菜吐出来,父母就不要再喂了。

孩子不爱吃饭的四个原因


孩子不爱吃饭的四个原因

孩子不吃饭大概是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了,一顿饭热了凉凉了热孩子才去吃,吃了没多少又不吃了,家长还要担心是不是吃的不够影响发育。

可你知道为什么孩子不好好吃饭吗?我们总结了主四个主要原因,快来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

一、家里做饭不好吃

这个可能虽然不算太大,但也需要拿出来说一说,有的父母工作忙,婚前也没有学过做饭,一做起来手忙脚乱,这也是很正常的,有的家长工作太累,晚上回家糊弄一顿,喂饱就行。还有可能是家长的口味和孩子不同,又很少摸索过孩子的喜好,每天做的菜就不是很得小朋友喜欢。

这种原因是最好辨别也是最好解决的,偶尔带孩子去吃些外面的小饭馆,或者去亲戚家做客,寻找一下有没有孩子爱吃的饭菜,假如孩子的饭量比在家时增加很多,那就是口味问题啦。对策:如果下班后时间相对充裕,家长可以带孩子去逛逛菜场或超市,让孩子自己挑一些爱吃的菜,或者去学一些在外面吃过的,孩子爱吃的菜。现在网上的做菜教程也很多,孩子一般更偏爱甜口的,带肉的菜,像糖醋鱼,四喜丸子等等。只要勤加练习,厨艺是很容易提高的!

二、肠胃不好

这种也比较好识别,一般来说如果孩子有些不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就容易引起肠胃问题,像饭前不洗手,爱买便宜的小零食等等,结果“病从口入”。除此以外季节变化孩子也会闹肠胃病。

假如孩子脸色蜡黄,肚子总是有点胀气的话,家长就要带孩子去医院看一看了,有一些细菌感染容易造成孩子的肠胃不适,严重时会变成胃溃疡,个别细菌还具有传染性。但有的爷爷奶奶看孩子时会为了让孩子好咀嚼嚼烂了喂给孩子,这样孩子就会被传染上爷爷奶奶的肠胃病。对策:如果确诊细菌感染,主要还是要遵医嘱吃药。同时日常的饮食调理也很重要,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做一些养胃的东西,像小米粥、山药、胡萝卜等等。

三、零食吃太多

我曾经见过有的家长在茶几上摆满了零食,孩子在看电视或玩耍时顺手就会拿着吃,家长也不怎么控制。到了吃饭时间家长才开始犯难。奇怪,孩子怎么不吃饭呢?

这当然就是孩子零食吃太多造成的后果,不到饭点的时候孩子早吃的饱饱的了,哪还有肚子吃正餐呢。但这种零食吃得多,主食吃得少的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一方面不能控制孩子的饮食均衡,一方面对孩子的零食中的防腐剂对健康也影响不利。

对策:家长在家要少存零食,每天准确控制孩子吃零食的时间和量,零食内容最好也以水果、干果等天然食品为宜,其他的零食最好少吃。

四、饭量小

天生饭量小的孩子也是有的,有时候只能吃半碗多到一碗,家长就会很着急,为什么孩子吃的这么少呢。但相比前面的原因来说这个其实不算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这个问题还是以家长的原因居多,有好些家长都觉得孩子应该多吃,吃的越多越好,所以孩子哪怕已经饱了家长也会觉得孩子吃的太少。还有些家庭习惯用大碗,家长在盛饭时又要压一压,就会显得孩子吃的格外少。对策:每个孩子饭量不同,只要不是上述的几个原因,家长不用太担心,也最好不要在饭量上强制孩子多吃,主要还是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让孩子自己觉得吃饱了就够了。

育儿故事:妈妈爱吃虾头


育儿故事:妈妈爱吃虾头

我的儿子特别爱吃他爸爸做的葱辣鲜虾。一次晚饭时,儿子见端上来的又是香味扑鼻的葱辣鲜虾,便津津有味地剥起来。他一边吃着虾肉,一边把虾头放到我的碗里,还自言自语道:“妈妈爱吃虾头,妈妈爱吃……”我心里一怔,我真的爱吃虾头吗?儿子看我疑惑的表情,又接着说道:“每次不都是你先吃虾头的吗?”。想想也是,因为大虾比较贵,买的也不是太多,儿子又特别爱吃,为了让儿子得到足够的营养,我总是先把虾头“消灭”掉,这样儿子就能吃到嫩嫩的虾肉了。如今可好,儿子不但没领这份情,反而认定妈妈爱吃虾头。我的心沉甸甸的。

忽然,我灵机一动对儿子说:“今天换一下,儿子吃虾头,妈妈吃虾肉怎么样?”儿子天真地说:“行。”他一边吃,我一边问:“虾头啥味儿?”“没有肉,一点也不好吃。”我借机深情地说:“虾头是没虾肉好吃,可妈妈爱儿子,就把最好吃的东西让给儿子。以后,儿子有好东西,愿意分给妈妈吗?”“愿意。”儿子说着,夹起一只虾子送到妈妈口边说:“妈妈,吃虾肉。”见儿子如此,我的心这才热乎起来。

从此以后,无论家里有什么东西,只要是儿子拿给我们吃的,我们都毫不客气地“享用”,与他共同体验分享的快乐。如今,就连他最喜欢的香香果、巧克力,他都能一点不留地分给大家,嘴里还兴奋地说:“儿子是个好孩子,对吧!”

父母的爱是人类智慧深沉的积淀,是只给予而不求回报的奉献。但对孩子的爱要有分寸、有理智。虽然吃虾头只是一桩小事,但它却给我一个启迪:家庭无小事,处处有教育。当父母的要从孩子的言行中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否科学、正确。只要我们不轻易放过每一个教育的契机,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与爱心并不难。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由"妈妈不爱吃好东西"引发的思考》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不乱吃东西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由角色游戏中的“自由人”引发的思考 曾几何时,幼儿角色游戏中出现了“自由人”这一特殊群体。每次游戏,除去各游戏区的“工作人员”,剩下的幼儿就当“自由人”,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到各游戏区当“顾客”。游戏中,只看见“自由人”在游戏区间穿梭,...
    2019-12-16 阅读全文
  • 由热播剧《虎妈猫爸》引发的教育思考 由热播剧《虎妈猫爸》引发的教育思考近日,电视剧《虎妈猫爸》在各大媒体火热上映,剧中关于虎妈和猫爸所代表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理念,以犀利视角聚焦“幼升小”、“快乐教育”、“隔代亲”等社会热点,直击现今教...
    2020-11-06 阅读全文
  • 孩子心爱的‘好东西’ 最近我发现,有几个孩子早上来园时手里总是拿着小粘贴,喜洋洋的,奥特曼的等等一些小玩意,一来到幼儿园孩子们就凑到一起‘欣赏’。可是孩子们把这种高兴,带到活动课上,就连睡午觉也得藏到安全的地方,生怕被老师...
    2020-12-12 阅读全文
  • 由吃包子引发的 在小班就餐时,我发现幼儿不知为何,对吃包子没什么兴趣。总有少数孩子不爱吃,光拿着玩剩下许多。面对此现状,我很着急,我过去问他们:“为何不爱吃?”他们说:“包子太大,想吃自己包的包子。”于是,我联系了伙...
    2021-09-11 阅读全文
  • 孩子眼里的都是好东西 我利用中午放学的时间,在我们班里修剪了印好的图片,随手将那些五彩缤纷的边角料扔进身旁的废物箱里,下午孩子们入园了,他们一进门就边探头探脑的,还不时诡秘地转过头来察看情况,紧跟着,好几个小朋友也被吸引了...
    2021-09-11 阅读全文

曾几何时,幼儿角色游戏中出现了“自由人”这一特殊群体。每次游戏,除去各游戏区的“工作人员”,剩下的幼儿就当“自由人”,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到各游戏区当“顾客”。游戏中,只看见“自由人”在游戏区间穿梭,...

2019-12-16 阅读全文

由热播剧《虎妈猫爸》引发的教育思考近日,电视剧《虎妈猫爸》在各大媒体火热上映,剧中关于虎妈和猫爸所代表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理念,以犀利视角聚焦“幼升小”、“快乐教育”、“隔代亲”等社会热点,直击现今教...

2020-11-06 阅读全文

最近我发现,有几个孩子早上来园时手里总是拿着小粘贴,喜洋洋的,奥特曼的等等一些小玩意,一来到幼儿园孩子们就凑到一起‘欣赏’。可是孩子们把这种高兴,带到活动课上,就连睡午觉也得藏到安全的地方,生怕被老师...

2020-12-12 阅读全文

在小班就餐时,我发现幼儿不知为何,对吃包子没什么兴趣。总有少数孩子不爱吃,光拿着玩剩下许多。面对此现状,我很着急,我过去问他们:“为何不爱吃?”他们说:“包子太大,想吃自己包的包子。”于是,我联系了伙...

2021-09-11 阅读全文

我利用中午放学的时间,在我们班里修剪了印好的图片,随手将那些五彩缤纷的边角料扔进身旁的废物箱里,下午孩子们入园了,他们一进门就边探头探脑的,还不时诡秘地转过头来察看情况,紧跟着,好几个小朋友也被吸引了...

2021-09-1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