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野花》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4-10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中班教案《野花》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对野花的兴趣,观察野草、野花,比较它们的颜色、形状、气味等,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野花》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观察野草、野花,比较它们的颜色、形状、气味等,感受大自然的美。
引发幼儿对野花的兴趣。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选择附近野花盛开的草地作为活动的场所。
活动过程
活动(一)采野花
带幼儿到草地上玩。让幼儿自由地采集野花、野草。教师启发幼儿观察比较:
草地上都有什么花?什么草?
哪些花儿大?哪些花儿小?
草地上的花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闻一闻,你采的花香不香?
你最喜欢什么花?
活动(二)做花环
教幼儿用野草、野花做花环,并把做好的花环戴在头上、脖子上,比一比谁最美?
活动(三)插花展览
指导幼儿在小瓶子、小杯子里放上一些沙土,插上采来的野花、野草,制做插花,摆放在展览桌上,比一比谁插的花最美。
活动(四)制作标本
指导幼儿将采来的野草、野花制成标本(方法见“制作标本”活动)。将标本装订成画册,或制成装饰画,供幼儿欣赏。
建议
此活动也可在郊游时进行。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欣赏大自然的美。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活动反思:
幼儿能够自己去寻找发现不同种类的野花,为比较野花的不同特点做铺垫。引导幼儿发现野花的根部生长与土壤土质的关系。游戏进行三次,每次幼儿拿出的野花都不同,为此幼儿在进行比较时,每次的发现都不同,找的朋友也不同,充满了兴趣和发现探究欲望。比较环节幼儿很认真的从草的叶子、茎部、根部去观察比较,能够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发现。活动充满趣味性。
幼儿百科:野花一般指在路边,田里或林间等野生的不知名的花。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幼儿园中班教案《野兔飞比》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自己解决困难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2.知道字长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应充满信心。
3.能开动脑筋,想出个方法克服困难、解决困难。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大头饰(飞比、飞比的两个哥哥、熊爷爷)
故事《森林里的小动物》的五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野兔飞比》的故事吗?小野兔飞比是靠什么赢得了跑步比赛的冠军的?熊爷爷说了一句怎样的话,让它有了自信心?它一边跑一边大声地喊了一句什么话?
二、创造性表演
1.教师逐一出示大头饰,让幼儿说出角色名称,激发幼儿参与表演的兴趣。
2.请几名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表演一遍。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创编动作及适当加些对白。如:小野兔飞比去找熊爷爷寻求帮助时无助的表情和话语:"熊爷爷,我该怎么办?请你帮帮我吧!"可让幼儿创造性的多说多做。
3.分配角色幼儿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戴头饰进行表演。教师观察、适时指导。
重点:鼓励幼儿有表情、有动作、创造性地表演。
4.可适当表演一次或两次。
三、迁移谈话
1.你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有过和别人比赛失败的情况吗?你是怎样想的?
2.引导幼儿认识到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鼓励幼儿大胆想出解决方法。
你在家里、幼儿园、路上或其他地方遇到过什么困难并提出几个思考问题让幼儿讨论:你是怎样解决的?你试过在妈妈病时,家里只剩下你一个人吗?如果发生了,你怎么办?
你曾与妈妈走散吗?如果有,你会怎么办?如果这时候有一个你不认识的人走来说带你去找妈妈,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只要我们又自信,多想办法,多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和战胜它。还是那句话--只要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你能做到!
四、分组讨论
创设故事情景,让幼儿面对困难,充满自信,解决困难。
1.借助童话故事,把幼儿引入一个充满问题的世界。激发幼儿解决困难的信心。
小朋友现在都知道了,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你能做到!可是,在茂密的树木里,有许多动物遇到了困难,它们着急了。你们愿意帮助小动物吗?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提问:它们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2.鼓励幼儿分组讨论,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
第一组:羽毛球被挂在了树上,小羊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下来呢?
第二组:小球滚进了树洞,小猴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出来呢?
第三组:小熊的裤子给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怎么办呢?
第四组:啄木鸟喝不了这半杯水,你们有什么方法喝到水呢?
第五组:小鹿的钉子全撒在这了,你们能用什么方法把钉子很快地捡起?
3.交流分享,鼓励幼儿讲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验成功乐趣。
你刚才解决了什么困难?使用了什么方法?困难解决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想办法!我们帮小动物解决了困难,小动物们可真高兴!今后,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又自信,多想办法,多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和战胜它。现在,我们一起说:只要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你能做到!
五、结束活动
师幼共同整理学习物品。
活动建议:
1.园内延伸
○1完成小图书中的阅读延伸活动"快乐的飞比"。
○2幼儿遇到困难时,鼓励幼儿增强自信,自己解决。
○3在阅读区角提供头饰,供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
2.家庭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孩子自己克服和战胜。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孩子们正是在我创设的这个宽松的语言环境中发展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乐意与人交往。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性的过程,需要教师把幼儿语言的发展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教育中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幼儿百科:兔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下属所有的属的总称。俗称兔子。生物学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兔形目。
幼儿园中班教案《野生动物》及教学反思
教育目标:
1.认识1——2种野生动物,知道它们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2.知道要保护野生动物,有初步的生态保护意识。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准备:
视频、幻灯片、横幅
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师:你们去过动物园吗?见过哪些动物?
二、播放视频,幼儿观看。
师: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动物,观看的时候要找出老师所提问题的答案:
第一,视频里是什么动物?他长什么样子?
第二,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
第三,它在做什么事情?
1.播放视频《大象的命运》,观看后引导幼儿说出问题的答案:
(1)视频里是大象,它有着小山一样的身体,粗粗的腿,长长的鼻子,大大的耳朵。
(2)大象生活在草原上、森林里。
(3)他们在用鼻子卷树叶,洗澡还有王身上喷土等等。
教师小结(过程中播放幻灯片):
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它属于厚皮动物,目前有非洲象和亚洲象两种,它们有的生活在大草原上,有的生活在雨林里,是群居动物,和人类一样以家庭为单位生活在一起。它们是食草动物,喜欢吃草、树叶、树皮、树枝等植物,它们的鼻子特别的厉害,可以往嘴里送食物、喷水洗澡、喷土保护皮肤、取物还有保护自己。大象还是寿命最长的野生动物,它脾性温和,非常珍贵。另外,大象还有一个特别奇怪的习惯,那就是站着睡觉,因为它的内脏承受不了它身体的重量。
2.接下来要和我们见面的动物十分凶猛,同样要在视频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播放视频《凶猛大白鲨》
第一,视频里是什么动物?他长什么样子?
第二,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
第三,它在做什么事情?
播放完后,引导幼儿说出问题的答案:
(1)视频里是大白鲨,它长着黑黑圆圆的眼睛,尖尖的牙齿,身体特别大。
(2)它生活在大海里。
(3)它在捕食小鱼还有海狗。
教师小结(过程中播放幻灯片):
大白鲨是最大的食肉鱼类,它长着乌黑的眼睛,尖锐锋利的牙齿还有大大的鱼鳍,是用来在水里掌握平衡的,它生活在大洋沿海地区,因为它的身体温度比海水高15度左右,所以它可以在很冷的海水里生活,它可不像大象一样喜欢群居,他们喜欢独来独往,喜欢捕食海狗、海狮、海豹等一些海洋动物,它的平均身长有6米,体重1200多公斤。
3.归纳野生动物的特征
(1)刚才我们认识的这两种动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生活在哪里(野外),是自己捕食,没有人工喂养。
教师小结:
像这种生活在野外,没有人工喂养,靠自己捕食生存的动物,叫做野生动物。
(2)师幼讨论:自己还见过哪些野生动物?
三、激发幼儿的生态环保意识。
这些可爱的野生动物现在却濒临灭绝,很多都遭到了杀害,到底在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广告)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野生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因为有了它们我们的大自然才能和谐,我们的生态才能平衡,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地球,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目前世界上已经建立了3000多个自然保护区,让野生动物在那里安全、舒适、自由的生活。
那我们可以为野生动物做些什么呢?
四、出示横幅,播放《动物世界片头》,全体师生签名。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条横幅“保护动物从我做起”,我希望今天在场的所有人在上面签上我们的名字,共同呼吁“保护野生动物,不要伤害它们”,不会写名字的幼儿,画一颗爱心。
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对科学活动十分感兴趣,非常积极地投入到本次活动的准备当中,和爸妈了解了一些有关野生动物的资料,在活动中,我利用了多段视频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并讨论,认识了陆地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和海里最大的食肉鱼类,幼儿对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部特征很容易就接受了,结尾时在横幅上的签名活动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全体教师也参与到了其中,激发了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我觉得这样的科学和社会的渗透课程更有益于幼儿的理解和掌握,25个孩子在活动中全部聚精会神,效果十分好。
幼儿百科:野生是一个词组,意思是动植物在野外自然生长而非经人工驯养或培植。
幼儿园中班教案《菊花》及教学反思
中班教案《菊花》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掌握从上到下有顺序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培养幼儿爱护花草的良好习惯,使幼儿能正确地叫出菊花的名称,知道其明显的外形特征(菊花的大小、颜色、气味、叶子的形状)和用途,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菊花》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能正确地叫出菊花的名称,知道其明显的外形特征(菊花的大小、颜色、气味、叶子的形状)和用途;
2、使幼儿初步掌握从上到下有顺序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培养幼儿爱护花草的良好习惯。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叫出菊花的名称,知道其明显的外形特征;
难点:使幼儿初步掌握从上到下有顺序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养成爱护花草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准备几盆菊花;瓶插菊花几枝;
2、印有菊花或菊花叶子的小卡片(事先放在桌上;)
3、干菊花若干、幼儿园用的小茶杯(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看卡片、找菊花
师:今天,老师带了很多好看的卡片,小朋友们想知道这些卡片上画的是什么吗?那就请每个小朋友把桌子上的卡片翻过来,看看卡片上画的是什么?(花、叶子)对了,上面画的是花和叶子,老师想请小朋友到院里去找一找,看看我们幼儿园里有没有跟卡片上一样的花和叶子。找到后,就请你站在你找到的花和叶子的前面,老师看哪些小朋友找得最对最快。(幼儿到室外园地中找菊花,老师把盆栽搬进教室里放在桌子上)。
二、认识菊花
1、认识花
问:你们是怎么找到这些花的呢?
答:根据图片上画的花和叶子,图片上的花是一丝一丝的,像一个拳头,叶子边上是弯弯曲曲的。。。。。。
问:哪个小朋友告诉老师,我们搬到教室里的叫什么花?
答:菊花。
师:我们都找对了吗?请小朋友先把刚才老师发给你们的卡片翻过去,放在桌子上,让小卡片睡一会儿。
问:菊花的中间是什么颜色?除黄的、白的颜色,我们还看到菊花有什么颜色?
答:红的、紫的。。。。。。
问:菊花的中间是什么颜色?长得怎么样?
答:黄色的、密密的、细细的。。。。。。
问:菊花像什么?
答:像毛线团,像分开的桔子。。。。。。
问:菊花是一样大小吗?
答:不一样大小的,有的菊花大,有的菊花小。
老师闻花(手在鼻前轻轻的扇)
问:你们也想闻花吗?就请小朋友像老师一样地闻花,闻到什么味了?(清香味)。
小结:菊花真美丽。菊花有很多颜色,有。。。有。。。还有。。。;菊花的形状也很多。有的像。。。有的像。。。;菊花不是一样大小的,有的大,有的小。
2、认识叶。
问:菊花的叶子有没有颜色,是什么颜色的?
答:绿色的。
问:菊花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答:叶子的边是弯弯曲曲的。
3、认识茎和根。
问:花和叶子是长在什么上的?是不是菊花和叶子都长在这上面呢?
答:花和叶子都是长在茎上的。
问:茎是什么样的?
答:长长的,细细的。
问:菊花有没有根?怎么我们看不到根呢?没有根菊花还会长大吗?
答:菊花有根,根是长在土里的,没有根菊花不会长大。
教师小结:菊花真美丽,有的在有的小,菊花有各种颜色,有各种形状。菊花的叶子是绿色的,叶子的边是弯曲的,闻菊花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菊花的根被埋在土里,没有根,菊花就长不大。
4、菊花的功用
菊花还可以做成好吃的东西呢!你们知道菊花可以做成什么好吃的东西吗?
(菊花茶、药。。。。。。)
5、品尝菊花茶
(1)让幼儿揭开杯子,看看杯子里放着什么?(干菊花)这些干菊花是工人叔叔、阿姨把新鲜的菊花晒干做成的。
(2)(老师给幼儿冲水)问:看看干菊花变了吗?变成什么样子?你们闻到了什么味儿?(清香味)
老师尝菊花花样,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师:你们也想尝一尝吗?水很烫,请小朋友慢慢地喝,不要把菊花喝下去,喝的时候闻一闻有什么味儿。
教学反思
1、通过这一节课,幼儿对菊花的认识比较到位,能清楚的知道菊花的形态和作用。
2、介绍菊花的功用环节太薄弱,菊花的功用比较多,还可以插在瓶里欣赏,制成干花作装饰等等。
幼儿百科: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
幼儿园小班教案《野草》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野草》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认识小草的种类,观察小草特点,表达自己观点,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野草》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观察小草特点,表达自己观点。
2.认识小草的种类。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户外草地、小兔手偶、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户外拔草
小兔子要去小羊家做客,请小朋友帮忙,每人拔三种不同的草送给小羊,去户外找找。
二、游戏:播放音乐,找不同
1.找一个好朋友,把自己的小草和好朋友的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说说不同。
2.第二次游戏:拿出另一种草,找朋友,比较,交流。
3.第三次游戏:拿出第三种草,找朋友,比较,交流。
三、再次观察,交流结果
1.拿一棵小草看一看,说一说小草叶子是什么形状?
2.看一看,你的小草根长什么样?
3.闻一闻,小草有气味吗?像什么一样的气味?
4.摸一摸小草,你有什么感觉?
四、结束部分
师幼一起回教室。
活动反思:
幼儿能够自己去寻找发现不同种类的草,为比较小草的不同特点做铺垫。引导幼儿发现草的根部生长与土壤土质的关系。游戏进行三次,每次幼儿拿出的草都不同,为此幼儿在进行比较时,每次的发现都不同,找的朋友也不同,充满了兴趣和发现探究欲望。比较环节幼儿很认真的从草的叶子、茎部、根部去观察比较,能够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发现。活动充满趣味性。
不足之处:
游戏的时间太短,没有更加透彻的比较三种草的特点。
幼儿百科:草和庄稼一样,需要有一定的矿物质养料才能长得好,但平时很少有人给草施肥。冬天把草烧成灰,其中的矿物成分保留在灰中,灰可以随着雨水渗到土壤里,这样,矿物质又回到土里,就好像施了一次肥一样。